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惜春是个佛修-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有等薛蟠说完,陆少华就一鞭子甩出去,先打了薛蟠两鞭子,然后就用鞭子帮着薛蟠,拖着他去薛家。
像陆少华这种女子,更像是江湖儿女,哪里可能跟薛蟠讲什么温柔。薛蟠不愿意是吧,想要解除婚约是吧,那就打几鞭子,再拖到薛家去,反正没伤到这位命根子,能跟儿子就成。
当薛夫人听仆人说陆少华来了,心想陆家不会是后悔要退婚吧。这可不行,她好不容易给儿子定了这么一门亲事,要是对方退婚,她去哪里找比陆少华更适合的儿媳妇。
薛夫人匆匆地走出来,打算迎接一下陆少华,再跟对方说不能退亲。没成想就看到对方拖着薛蟠进门了,薛夫人皱眉,“这……他欺负了你?”
这时候就不能再护着儿子了,薛夫人调查过陆少华,知道这位姑娘不可能随便找薛蟠麻烦。
“他要跟我解除婚约。”陆少华直言,“我就打了他两鞭子,把人带了过来,您看看,是把他关柴房饿几天,让他跟我成亲呢。还是现在解除婚约呢?”
“饿他几天吧。”薛夫人立马就知道怎么做了,饿几天,又不是饿死儿子,没问题啊,“半个月后,你们就成亲了,绝对不让他乱来。”
“……”薛蟠看向薛夫人,亲娘不是一直都很宠他的吗?
一会儿后,薛蟠回过神来,“不,不……”
薛蟠还没有说完,薛夫人就往薛蟠的嘴里塞了帕子,儿子就不要在这个时候再瞎说话了。她既然之前写了字据,让陆少华可以打薛蟠,那就得算数,得让儿媳妇好好管管儿子,这家才有希望。
“来,进屋喝口茶。”薛夫人笑着看向薛蟠,同时吩咐下人,“把你们少爷关进柴房,只送水,饿他几天。关着,别让他跑了。”
薛夫人狠下心,想要儿子好,自己这个当娘的也得站在儿媳妇这边,不能拖后腿。陆少华敢揍薛蟠,那就好,就怕来一个柔柔弱弱的,根本就不敢动手,还在自己面前为薛蟠遮掩,那才可怕。
嘴巴里被塞了帕子,薛蟠想说话都不能说话。在陆少华收回鞭子之后,薛家的奴仆就摁住薛蟠,薛蟠又动弹不得,无法拿下嘴里的帕子。
那些奴仆本身就经常做事,力气大。而薛蟠这个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的人,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
陆少华见薛夫人如此,笑着点点头,“成。”
在未来婆婆面前,陆少华没有表现得很淑女,她本身就是一个武女,坐姿也没有那么讲究,倒是有些英姿飒爽的样子。
“我这么坐习惯了,请您见谅。”陆少华道,“以后,出去也可以改一改。”
“无妨。”薛夫人笑道,“我既然替我儿说你这个儿媳妇,就是看中你的性子。我薛家又不是大官之家,家里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出去应酬,亲戚间倒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既然为儿子说了这个儿媳妇,那么他们薛家就得接受儿媳妇在其他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好。哪里能指望人家十全十美,要是陆少华那么十全十美,也轮不到他们薛家,陆少华早就已经嫁人。
“这便好。”陆少华点点头,把鞭子放在桌子上,端起茶杯喝茶。
薛蟠被未婚妻拖去薛家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当贾惜春得知这一件事情之后,心想陆少华多么好的一个少女,就这么跟薛蟠定亲了,是得多揍薛蟠几顿,揍到他听话为止。
贾惜春想到薛家兄妹都定了亲,而贾迎春的亲事还没有定下来。王熙凤已经坐完月子,估计也快行动了。
这些年来,她就看着红楼里的这些女子改变命运定亲什么的。仔细想想,这时间过得也很快,当年,贾迎春还很小,贾宝玉也小,如今,他们都长大了,有的人都要定亲,要嫁人了。
“咻的一下,就这么大了,二姐姐都要定亲要嫁人了。”贾惜春抱起大胖橘,揉揉我的大胖橘,你也长这么大了。
她今天又只能在院子里跟大胖橘玩耍一二,她亲娘张老夫人前几天又问她要不要学习女红,等她以后也能绣几个荷包。她知道,荷包就跟定亲信物一样,她娘担心她以后做不出荷包,送不了人。
送什么荷包啊,送一根细长的银簪子,要是对方有了其他的心思,一根簪子刺过去,再掰断簪子,就此就跟那银簪子一样,一刀两断。
贾惜春心里那么想,却不敢跟她亲娘那么多,就怕亲娘不高兴,想打她几下。
“年纪到了,自然就该定亲,该嫁人。”谢嬷嬷道,“郡主到了年纪,也该这样。”
“还没到呢。”贾惜春揉揉大胖橘,脸在大胖橘的身上蹭了蹭,“是不是应该准备添妆了,还是用银票好了。”
“看郡主的意思。”谢嬷嬷笑着看贾惜春,没有说她这么做不可以,这种事情也不算不合规矩,她没有必要说主子的不是。
“一套头面,再加一些银票。”贾惜春之前也有送贾蔷的妻子,就是那个改了名字的龄官,只不过给贾迎春等人的得贵重一点,不能少了,“自己有银钱才好,还得有宅子,日后,要是过不下去,还能去自己的宅子里头,去娘家没用。娘家只会觉得外嫁的女儿回来,让人笑话。”
谢嬷嬷微微点头,是这个理,可是郡主现在就想到这个,郡主以后成亲还想离家出走?
“男人啊,没有那么可靠的。”贾惜春道,“去乡下的时候,不就看到他们打骂妻子,妻子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就只能任由夫君欺辱。回不去娘家,就只能待在夫家受罪。”
“郡主不用担心,您不可能遇见这样的情况。”谢嬷嬷劝慰,“无人敢对您如此。”
“要真有,跑了就是。”贾惜春回答。
“……”谢嬷嬷真想说:郡主,您还不了解谢世子吗?
“女部那边,二姐姐不大适合。”贾惜春又想,“探春姐姐那边……虽然庶出的也能考,可也得有能力。”
贾惜春认为贾探春可以试一试,但是贾探春太小了,只怕处理不好那些事情。倒是早已经生了儿女的贾元春可以去,生了儿女之后,孩子又几岁了,那么贾元春就更能做得更好,不用总是操心自己的亲事,操心家里的事情。
就跟现代的职场差不多,说男女平等,说不歧视女性,但是大多数公司还是喜欢用已婚已育的女子。而刚刚毕业就已经结婚的,可能有点难度,要是没有男朋友的女的工作几年,想再换工作也有难度,因为年纪大了,家里必定催婚,然后很快就结婚生子。
这个古代就更是如此,女子本来就是待在内宅,要是在外头做事,必定不能时不时请假回去照顾孩子。那些保守派也能借此攻击女子,所以没有成亲,没有生儿育女的女子,很难在女部当女官,顶多就是当学生。
谢嬷嬷听了贾惜春的话,笑了笑,心想:没及笄的多半考不上。
第131章 贾探春不甘心啊
贾府; 贾探春确实想考女部; 可女部哪里有那么容易考的。赵姨娘得知她的想法后; 立即就阻止了她。
“你还没及笄,也没成亲,更没生孩子; 考什么女部。”赵姨娘阻止贾探春; 认为女儿就去考了; 也不可能有结果。与其浪费时间做这些,倒不如想想怎么找一个好人家。
因为她是妾室; 无法带贾探春出去,府里也就是周姨娘能出去参加宴会几下。可是周姨娘到底是妾室,也不能常去; 有时候就是李纨去。
可李纨和周姨娘是一个战队的,根本就不可能多关心贾探春。贾政到时候要是问周姨娘; 周姨娘还能说自己是妾室,不好再带一个庶女出去,而李纨本身就很少出去,又是寡妇,贾政就更不可能多问李纨了。
这就导致贾探春几乎都是待在府里; 很少有人送帖子给她; 贾惜春和林黛玉,那是当她是自家姐妹,才跟她走近一些。要是换成旁人,必定不可能如此。
因此; 贾探春根本就很难出去参加什么宴会,人家家里基本都是嫡女举办宴会,那些庶女可不能随意举办宴会。嫡女举办宴会,又怎么可能邀请贾探春这个庶女呢,贾迎春是记名嫡女,还有可能受到邀请。
这就倒是贾探春去的基本都是自家姐妹举办的宴会,还有就是自家姐妹有帖子,然后让她去。
贾探春一直都不是很喜欢自己的身份,想成为一名嫡女。然而,他们这一房本身就有贾元春这个正经的嫡女在,根本就不需要记名嫡女。而且王夫人的名声不好,也没必要记名。
“没有规定未及笄不能考。”贾探春道,就跟科考一样,没有规定男子一定得弱冠之后才能参加科考。
贾探春知道她的希望不大,但是她还是想努力一下。哪怕没有考上,自己去参考了,便也是一个好表现。兴许有的人家也看这一点呢,贾探春认为自己可以试一试,哪怕考不上,她也没有损失。
那么多女子去考,她去考,也不可能损毁名声。贾探春想着要是她能考上,那么她就是女部的女官,庶女的身份也就会被人慢慢忽略。
他们这一房的名声不好,主母放印子钱,其他人的名声都被带累了。贾探春不认为自己能说到一门好亲事,只怕是别人不要了,又或者是身份不好的,挑挑拣拣到最后,才选择她的。
贾探春不甘心,她也想好一些,不想跟自己的亲娘一样,一个姨娘就只是一个姨娘,妾室不是正室。她也不想给庶出的子弟当正妻,那还算是庶出的,庶出媳妇也不好做。
即便贾探春跟赵姨娘比原著里的亲近,但她到底在贾老夫人身边受教育的,多多少少都受到贾老夫人的影响。她没有多瞧不起赵姨娘,却也不希望自己成为赵姨娘这样的。
“你傻了不成,外头的男子多么瞧不上女子,你不知道吗?”赵姨娘道,“男人,就要温柔体贴的女子,不需要女子抛头露面做那么多事情。”
“温柔体贴?”贾探春嗤笑,“您说的是您自己吧。”
“怎么,要说你亲娘的不是?”赵姨娘皱眉。
“不是。”贾探春摇头,“只是不想跟您一样,曲意逢迎,温柔似水。”
赵姨娘听到贾探春的话,就冷下了脸,“说什么呢?”
“这不都是真的吗?”贾探春道,“您在父亲面前不就是这样,以前在嫡母面前,您也得低头。女儿敬着您,可不代表女儿也想过这样的生活。”
贾探春真的不想过这种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主的生活,想着得有点能耐,得当能说得上话的正室,也不能在婆婆的面前就只能低头的正室。可是她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多么高贵,除非她低嫁。
“你……”赵姨娘无法,女儿跟她确实不一样,比自己当年的身份好。而自己当年,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不是官家之女,而贾探春还是官家之女,“你要考就去考吧。”
可女儿必定不可能考上,没有规定说没有及笄的姑娘不能考,可他们稍微仔细一想,就知道没有及笄的姑娘不适合去女部。就算去了,也只是坐边缘事情,不可能做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样的女官可能就没有什么地位,甚至比丫鬟都还不如。
赵姨娘没有去过女部,但不妨碍她思考这些问题。她这些年来,看似得贾政宠爱,实际上,她也有心酸的时候,她不是不想过得更好,可她就是一个妾室,哪里来的理由过得那么好。
若是她是官家之女,她也想给人当正妻,也想能厉害一点,能管着家。赵姨娘知道女儿心里生了那样的想法,就不可能熄灭。
女儿有那样的想法好,就怕事实不尽如人意。赵姨娘便想,贾探春要去考就去考,没考上之后,再等着及笄嫁人。赵姨娘现在比较担心贾探春要说什么样的人家,因为贾政还在停职中,又没人带贾探春出去走走,等女儿及笄之后,再来说那些,就不好挑选了。
大多数人家都喜欢带着儿女出去走走,为的就是早一点给儿女定下亲事,等女子及笄之后,就能很快的去办理婚事。
贾政得知贾探春要参加女部的考试之后,没有反对,女儿要考就去考呗,考上了再说。但他依旧更关心贾宝玉和贾兰,贾探春是女子,没考上,就回家等着嫁人呗,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啊。
很多人家都跟贾政拥有一样的想法,想着女儿、儿媳妇要考就去考,毕竟这一种事情也不是她们去考就能考上的。所以着实没有必要跟她们计较那么多,太伤感情。
薛家,薛宝钗没想着去参加女部的考试。她想得很明白,自己这个年龄,很快就要嫁人了,随后就得怀孕生子,不能一直在衙门上班。既然不能一直待着,那她必定做不了什么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女部那边也不愿意要一个不能做事的人,而她也没脸待着。
所以现在不是去考女部的时候,至于不是女部第一批女官,不能名垂千史,这不重要。因为她去考了,不一定就考上,人家也不一定要。不如等几年,等她生活稳定了,又有了孩子,那她就可以去考女部。
“明白就好。”薛夫人得知薛宝钗的想法后,拉着女儿到怀里,轻拍她的手背,“还是先稳定生活,嫁人生子才重要。”
他们薛家经不起折腾,既然已经定了亲事,那就成亲生子,等过几年再去考女部。女部也是权力的逐角之地,薛宝钗这样的进去,不见得就能好。王子腾不在女部,也帮衬不了薛宝钗,而薛宝钗一个人在里面,也不容易。
倒不如等女部的情况稳定之后,再去参考,情况就好很多了。到时候,也就不用担心那些势力争得有多厉害,至少会好很多。
薛夫人不忍心看着女儿受苦,便想着怎么的情况对女儿好一些。他们不是官宦人家,着实没有必要跟人家官家之女去比,他们得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
“是,您也不用担心女儿觉得委屈,女儿明白。”薛宝钗看得明白,就算她现在勉强考进去,也站不稳脚跟。
林黛玉那边倒是简单多,因为皇帝派林海去女部那边,也允许他带林黛玉过去。为什么是林黛玉,而不是贾敏呢,那是因为贾敏是荣国府出来的,林海年纪又老了一些,还是得让贾敏在家里,而林黛玉也有林黛玉的好处,小姑娘年轻。
林家没指望林黛玉做得多好,能做一些就做一些。毕竟林黛玉小时候身体不是特别好,现在也不是弱柳扶风之姿,好歹健康很多,脸上的肉也有一些。
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儿过得开心,平安喜乐,而不是参与到那些权势的争夺。林海本身就是朝堂之人,自然知道有很多人都想在女部插一脚,即使皇帝没有同意直接安排,而是让那些女子参考。
可到最后,那些人家的女儿、儿媳妇,必定有进女部的。等到那时候,就有新的权势之争。
林海在朝堂上便不站队,做一个纯臣忠臣,皇帝用心培养太子,那他就向着皇帝向着太子。要是皇帝废了太子,另立太子,他又向着皇帝向着另外一个太子。
他的意思很明白,让女儿别去站队就好。那些皇子妃之类的,也不能随意插手,除非她们参加考试考进来,皇帝还得最后把关,怕是她们到最后还是进不去女部,皇帝暂时还没有打算把女部变成小型的夺嫡战场。
这一日,林黛玉来了泰安郡主府,在要进女部之前,她有些忐忑。女部那边现在也没有多少事情,主要还是女子医学院的事情。
林黛玉不懂得那些医术,平日就是种种花养养草的。若是什么都不懂,去了女部那边做什么。
“对女子好的。”贾惜春开口,“提高女子地位的。”
贾惜春跟林黛玉坐在湖心凉亭里,亭子上的轻纱随着轻风飘飞。
“提高女子地位?”林黛玉本以为只要看看女子医学院那些女子如何学习便好,多顾着一些。她的父亲没有跟她说很多,而是说让她先去瞧一瞧,等后面再跟她说其他的,“说起来也是。自古以来,多是男大夫,就没有几个医女。有了女子医学院之后,就能多出几个女大夫,也算提高了女子的地位。”
林黛玉是何等聪明的一个人啊,随即就明白贾惜春话里的意思。现在那些女子的地位确实比较低,她们就只能待在后院里头,而不能去做男人做的事情。
她平日待在家里,父母疼爱她,弟弟对她也好。林黛玉根本就感觉不到男女差别有多大,不觉得自己不出门有什么不好,认为女子三从四德,礼义廉耻,她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的。
“有女大夫之后,很快就会有其他的。”贾惜春给林黛玉倒了一杯水,“这些事情不能让男子把控,因为男子对女子的事情,总是没有女子用心。就是姑父,不见得就比那些女子更加用心。”
林黛玉听到贾惜春的话后,没有不开心,对方说的是实话。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这个女儿很用心,不见得对其他女子也这么用心,可能想女部没有那么快发展起来,现在就算再用心也没用,极有可能被阻止。
男人遇到女子的事情被阻止,便容易想反正这事情又不是男的,跟自己的关系不大,那就慢慢处理,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处理。
林黛玉很快就想到这些,就算父亲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也不是父亲的错,只能说没用那么拼。
“所以皇上让父亲带着我。”林黛玉道,“女承父业。”
“也许是吧。”贾惜春认为皇帝就是打着这个主意,林海的能力很强,要是林黛玉想要在女部做实事,林海一定会多帮衬着林黛玉,一定会帮着女儿扫除障碍。
皇帝就是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林黛玉没有经过女部考试就进去,是皇帝对林家的恩德。可另一方面,皇帝又是在压榨林家,让林家父女用心为女部办事,这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若真是如此,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林黛玉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轻笑,“我平日就是种花养草,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去女部做一些事情也好,至于日后成亲生子,没有这么快。”
等她及笄,再成亲,再生子,这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足够她在女部做不少事情。她的父亲暂时是女部的最高官员,又能上朝堂,还有以前的那些关系,她依靠着自己的父亲,也能安稳一些。
“如此想来,还是得有一些关系。”林黛玉感慨,“若是我父亲没在女部,我便是寸步难行,泰安妹妹是否有去女部?”
“没有。”贾惜春摇头,“我没有过去,顶多就是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药方子。”
贾惜春不打算插手女部的事情,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身份弄得复杂化,也没有必要抓住那么多权势。要是她在女部,又得了天下女子的敬重,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别人会想她是不是想用女子造反。
人家明空大师也就是在相国寺当得道高僧,再云游四方。
而她贾惜春也没有必要插手那么多,她就用心研究一些适合这个世界的人用的药方子就行了,偶尔再去乡下走一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威烈将军府要发展,她日后若是跟谢长云在一起,谢长云也要发展。要是她再去女部,那么他们连在一起的势力就太过庞大,即使女部看似还没有发展起来,但大有可为。
贾惜春不认为皇帝是傻子,天下有那么多女子,皇帝自然会考虑到这一点,既然办了女部,皇帝必然要得到那些女子对朝廷的忠心,而不是让别人采取了果实。
要是贾惜春是古代土著居民或许还可能去女部,可她不是,她的女性意识比这个时代先进。她去了女部之后,必定大刀阔斧,等到那时候,要是天道觉得她做得太快,一道雷批下来呢,或者让她张开嘴巴却不能说话呢。
贾惜春都得考虑进去,按理说,这个时代不应该有女部这样的部门存在,至少在原著里没有出现。现在却出现了女部,这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发展,所以她还是坐在家里,看女部发展吧。
“妹妹不去,倒是有些可惜。”林黛玉认为贾惜春有不少好的看法,对方又时常去乡下之类的,见的也多。
“我不去,但你可以来找我啊。”贾惜春笑着道,“要是我知道的,也能跟你说一说。”
“这个不错。”林黛玉点头,虽然泰安妹妹没有,但要是自己遇见困境,也能找泰安妹妹唠叨唠叨。
皇宫,皇帝正跟太子下棋,有事没事找太子来溜溜,这就是皇帝的日常行为。
“回头,让太子妃跟你母后学学,这女部的事情,她也得看看。”皇帝想着自己培养出来的儿子确实不错,这儿媳妇嘛,也得拎出来学一学。他这个皇帝不好教导太子妃,就让皇后教导,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也该明白怎么发展女部,而不是想着让那些女子窝在后宅里。
若是那些女子医学部的女学生学了一些医术,也能减少人口伤亡,人口多,才好打仗,才更不用担心那些敌国入侵。若是女子能学好医术,便还能多学学其他的。
皇帝今天依旧很努力地当千古一帝,认为自己的明智行为一定会被载入史册,永垂千古。
“是。”太子应声,他现在想皇帝要把棋子下到哪里。
然后,皇帝下了一颗棋子,自杀了好多颗棋子,“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就得坚持下去,要是不坚持,半中间中断了,日后就很难再发展起来。”
皇帝坐皇位坐了那么多年,才好发展这些。要是轮到太子,太子刚刚登基,必定会受大臣威胁,所以他这个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得出一些成果,太子到时候才好坚定地做下去。
到了那时候,成为皇后的太子妃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很大,一国之母要是开口说女人就应该待在后院伺候男人,那一切就都完了。一国之母不配合,又不能让其他妃嫔上,那跟宠妾灭妻没差别。
所以,必要的时候就得废后!皇帝要让太子知道,在大事情面前,不听话的皇后也只有被废的结果。
第132章 我有药啊
废后; 不是皇家个人的事情; 也会影响朝堂。皇后不是说废就能废的,太子妃还好,当太子妃成为一国之母就难了。因此; 皇帝给太子选择太子妃的时候,就十分用心; 不仅仅是表面的温婉端庄; 还让人调查了那女子私下的生活了,然后; 才给太子定了现在的太子妃。
别看太子妃的容貌没有那么出色,但处事能力极好,有条有理,家世不低,却又不是那等想着居功自傲的人家。太子妃的娘家没有太强大,但也没有十分弱,中等的; 这才能更好的防止外戚专权。
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 得平衡朝堂,得手里有权,还得考虑人心,所以他管不好那么多皇子皇女。要是他们不好,那就让他们过简单一点的生活,要是他们想争夺,那就看看太子什么时候弄死他们。
“时间久了; 这人心总会变。”皇帝道,“你也会变。”
即使当初给太子选的太子妃再好,也不能保证太子妃日后还那么好,太子也会变。所以皇帝才说这些话,不仅仅是为了提醒太子其他事情,也是为了提醒太子。
“东宫女子还不多,等你成了皇帝,会更多。”在选秀的时候,皇帝已经很少选人进宫,但是后宫还是有不少妃嫔,妃嫔多了,她们的想法就多。
就跟男人想当大官一样,那些妃嫔也想爬上高位,想生皇子,想着当皇后,想着当太后。
皇帝心里心情,后宫多少妃嫔说爱他,实际上都是因为他的身份,要是真那么爱他,就应该看清楚情况,而不是怂恿儿子去争夺皇位。
“您已经有了小皇孙。”太子不打算多选女人到身边,若是他登基,可以减少选秀的次数,“父皇功绩非凡,留给后人更多的选择。”
正是因为皇帝已经做得很好,掌握大权,而不是让朝臣一个个踩在皇帝的头上,那些人都怕皇帝。等到太子的时候,他手中有更大的权力,朝廷也稳,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这都是因为现在这个皇帝的铺垫。
皇帝就喜欢听太子这么说,日后,太子要是有什么丰功伟绩,后人一定会说是他这个做父皇的教导的好。看,这就是千古一帝该有的姿态。
“朕就不管你后院的事情了。”皇帝心情愉快,他基本不给太子赐美人,要赐就给其他皇子赐。
那些皇子都当他是真的赏赐他们呢,皇帝暗骂他们蠢货,赏赐女人算什么好的,让他们沉迷美色,让他们后院起火么,一个个都没有脑子。
皇帝赏赐的美人,一般人都不敢太过怠慢她们,这就导致她们还能利用这一层身份在后院欺压其他低身份的人。皇帝以前就接受过他父皇赐的美人,美人是美,可惜真的不是什么好的,天天仗着是先皇赐的,没少折腾事情。
要是自己少去几次,她们还能说自己是皇上赐的,她们是来伺候爷的。
当过皇子又当皇帝的人,就知道赏赐美人真没有什么好的,这种赏赐也简单,从后宫挑选几个美貌的宫女,直接赏赐下去。那些宫女也许也有官家身份,遇见乖巧懂事的还好,遇见不懂事的,那就会添乱。
“待会儿,让小皇孙过来吧。”皇帝表示他现在还能再教导教导小皇孙。
要是太子不好,还能让小皇孙顶替太子呢。皇帝很喜欢小皇孙,但也没有因此就对小皇孙太过和颜悦色,还是得让小皇孙学习各种知识,得让这个天下在他们祖孙几个人的手里发展得更好,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是。”太子应声,他知道他的父皇,天天都想着当千古一帝。所以他只要好好做事,皇帝就不可能废他,不用想那么多,也不用去争那么多,其他皇兄皇弟就争吧,上窜下跳的,还以为别人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不知道他们多么能耐呢。
作为一个被群攻的人,太子不怕那些人,但也得小心一些。
淑妃宫里,淑妃现在正头疼,要是早知道有女部这种东西,她一定就拘着五公主,让五公主表现好一些。而现在,她想让五公主进女部,根本就不可能。
若是五公主能进女部,再掌握女部,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不管女部涉及朝堂多少事情,就应该紧紧地把握在手里,偏偏现在不能。
不能让五公主去,那就只能让娘家侄女她们去考,可娘家侄女总要嫁给别人家,也不是特别科考。真真是让人惆怅,让柳家的那些儿媳妇去考吧,淑妃觉得自己控制不了那些侄媳妇,她的嫂子们弟妹们也不大可能进女部,这就等于要眼睁睁地看着一块肥肉落到别人的嘴巴里。
这让淑妃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好在其他公主也没有进女部。皇帝跟昭华长公主的关系那么好,都没有让昭华长公主插手,而是皇后管着,后宫的其他妃嫔都没能参与,除非得到皇帝和皇后的允许。
淑妃想要参与进去,可她知道皇帝不可能让她参与,皇帝从来没有过分宠爱哪位妃嫔,一直都敬着皇后。
“可恶!”淑妃咬牙,却也不敢随意摔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