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惜春是个佛修-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闹事的人认为童文静必定不可能站在童雪那边,认为童文静还可能把童雪推出去。事实证明,他们错了,童文静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把童雪推出去。
  不是她不讨厌童雪,而是这一件事情确实怪不得童雪,还有就是这一件事情涉及女子医学院。她不希望这一件事情影响到女子医学院,童雪成绩比她好又如何,但是烂好心不见得就能搭救天下人,反而可能把自己给搭进去,还拖累别人。
  “这位童二叔是地上的大爷的继子,两个人关系并不好,大爷早些天就已经病重,这一位却没有请大夫。”童文静道,“学生怀疑这里面可能涉及谋杀。”
  顺天府的人不管这一件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先把人带回去再说。这一件事情涉及女子医学院,不可能这么简单就善了,顺天府的人早已经习惯,总有那么一些人见不得女部发展,闹腾出各种事情来,只不过以前都只是小打小闹,这一种却有人命在里头。
  人命啊,这可就没有那么好办了,捕快们也不能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不能随便处理。这一具尸体当然也得带回去,算是证物。
  闹事的人见事情已经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但还是坚持着,不能在这个时候就放弃,可是他的手还是有点抖。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哪怕闹事的人背后有人,他还是有些害怕,到时候出事了,没有人护着他,毕竟他就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那么大的权势。别人说放弃他,就能放弃他,他还没有傻到认为别人就一定能护住他。
  这种事情没有这么快调查出来,顺天府还是得关押童雪,毕竟童雪现在是嫌疑人。关押人之后,顺天府再继续调查。
  陆少华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说搭救童雪出来,还是先调查出真相,童雪还是先关在里头吧。不是说童雪不应该给人送吃的,也不是说童雪不应该帮衬人,而是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学徒,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的本事,哪怕她求助教学的大夫也好,就是不好自己上。
  本身就没有达到出师的水平,也不大懂得治病,这么一折腾,即使没错,都可能变成有错。
  虽然童文静的成绩没有那么好,陆少华倒是更看重她,成绩没有那么好,慢慢学,还是得沉下心来。不能认为自己成绩好了,就能做很多事情了,实际上,理论和实践还有很大的差别。
  泰安郡主府,贾惜春听林黛玉说到童雪的事情,她只能说恃才傲物是很多人的通病,不过像童雪这种怯弱性格的人,只怕是别人求一求她,她就动手了。
  “心软吧。”贾惜春感慨,“乡下的医疗条件本身就不好,甚至连赤脚大夫都没有。那位大爷重病憔悴,再多求一求她,她哪里忍心。不管那些药草好不好,她到底熬了药。”
  事情又过去那么多天,药渣子能不能找到,这还是一回事情。
  因为是私底下做的,可能连药方都没写好,没有放着。现在再去找,找不到,默写下来吗?
  默写下来根本就没有用,因为是后面默写下来的,谁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以默写出来的,没有人去认可,除非能找到作证。这药方还好,要是高考作文,你怀疑高考成绩有误,说试卷不是你的,你再默写出作文,说试卷是别人仿写的。
  呵呵,谁信啊,作文是一次性写下来的,有几个人能一字不落的默写出来,不可能的。
  这药方还是短,又因为有些病症用一样的药物,所以才说默写出来。但是不同的人,用的药方也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原先以为她就只是送吃的,没成想还是熬了药。”林黛玉叹息,“那人曾经帮助过她。”
  “所以就更忍不住,想要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帮助他,又觉得时间太紧迫,不好找学院的大夫。”贾惜春道,“又或是觉得学院的大夫不可能出手。”
  在那些人眼中,女子医学院的夫子比较高高在上吧,毕竟有不少女子是穷人家的孩子。那个姑娘胆子也大,竟然敢那么做。
  不管那个姑娘的医术到底如何,贾惜春都不提倡这种行为,就算这一件事情调查出来了,最后跟这位姑娘没有关系,那也不能成为纵容她的条件。因为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很快就有其他医女效仿。
  这些女子很多都是贫女,乡村里来的姑娘。要是她们觉得她们这是在做善事,也不管自己的医术好不好,学精了没有,这很容易导致后面出现问题。一旦那些医女瞎动手,出了问题,女子医学院的名誉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那么那些男子就更有理由让朝廷停办女子医学院。
  “本想那个姑娘家贫,又有天赋,但是……”林黛玉顿了顿,“大夫说了,这种事情还是得从重处理,不能从轻处理。不管她家境如何,还是得杀一儆百,不能让后面的学生如此。好心也罢,报恩也罢,大夫有大夫的操守,这学徒自然也有学徒应该遵守的规则。”
  女子医学院的大夫都认为童雪这样的不适合再待在女子医学院,必须让女子医学院的那些女学生都明白,没出师就别随便动手,不管是好是坏,都得负责。
  有些家贫的女子,采摘药草卖钱,女子医学院的大夫们不说什么,但要是没有出师,就只是看了一些医书,就去治病赚钱,那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待在女子医学院了,女子医学院也不收这样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天下可怜的女子多了去,该狠下心的时候就得狠下心。
  林黛玉有些心疼,却也没有帮着说情。她知道女部的发展有多么艰难,前方困难重重,她们必须万分警惕别人给她们设下的陷阱,也得注意内部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认为女部内部就没有问题。
  “不是你们对不起她,是她没有经受住考验。”贾惜春明白林黛玉的心情,也许其他人会觉得女子医学院的人太狠心,可是她不觉得,大夫给人治病,一不小心就可能治死人,生死一念之间。
  开除一个人,能让那些人警醒,这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童雪以后过得好也罢,坏也罢,这也是童雪应该承受的。童雪也算读过书,识字,也认识不少药草,日后也能采摘药草卖钱,也能种植一些药草,比很多贫女要好许多,就算嫁人,也能嫁得好一点。
  因此,贾惜春不认为女子医学院欠了童雪的,也许有人认为女子医学院太狠,也许童雪本人也会认为女子医学院冷漠无情,可是大夫的品性真的很重要,不能因为童雪一个人开了个例。
  别说什么留校察看之类的,一开始就得严格一点,不能让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是留校,到时候多做事,想办法撤销处罚。
  女子医学院还存在很多问题,女部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得慢慢解决。贾惜春能做的就是安慰安慰林黛玉,她的手不能伸得那么长,也不适合伸得那么长,“得多考虑一下其他人。”
  “不错,正是因为得多考虑一下其他人,太子妃也认可这个决定。”林黛玉道,“童雪还在顺天府的大牢里,还没有出来,得等事情跟调查清楚之后,才能出来。”
  女子医学院能做的,就是让童雪住得稍微好一点,没有跟那些女囚犯住在一起,也尽快配合顺天府调查,让童雪能尽快出来。
  “查吧。”贾惜春端起桌上的茶杯,“女子医学院不缺她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还有其他人。”
  也许童雪有一天能成为神医,啪啪啪打众人的脸,又或许她泯然众人矣,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得处理,不能因为觉得人家天赋好,就各种容忍。童雪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女部成立初期犯这样的错误,要是晚几年,或许就不会被开除。
  女子医学院的发展势头没有那么好,好人家的女子多半不愿意去当医女,也就是杏林世家的,还有那些平民百姓人家的女孩。虽然发展势头没有那么好,但也不是找不到女子学习医术。
  没了一个童雪,还会有更多的有医术天赋的女子。
  童文静跟陆少华一块儿去村里,配合陆少华帮助童雪洗冤。然而,因为童文静是里正家的姑娘,又因为她原本的成绩不如童雪,童雪的家人竟然认为是她陷害童雪。
  这让童文静很是无语,她陷害童雪做什么,她之所以到女子医学院,那是她父亲让去的,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能跟更多贵人打上关系,以后也能振翅高飞。
  至于成绩,童文静的成绩虽然不如童雪,但也不差,她跟同窗的关系也不错,日后从女子医学院出师也能找到活干。她跟教学大夫的关系远比童雪跟教学大夫的关系好,也懂得如何处事,她嫉妒童雪做什么啊。
  就是童雪日后能进宫伺候贵人,那她也不嫉妒,皇宫不是那么好待的地方。童文静进女子医学院的目标很明确,多学一点医术,日后能用得着,多认识一些贵人,也就是如此了。
  “大人。”等走出童雪家,童文静觉得自己很委屈。
  童雪的兄长那么愤怒地指责她,童文静真的很无语,童雪家穷,自己就非得去欺负人家吗?
  “他们愤怒当头,看不明白。”陆少华轻轻地拍拍童文静的手,“别在意,走吧,先调查其他的。”
  什么嫉妒不嫉妒的,陆少华看得明白,像童文静这样的人有没有非常好的医术不要紧,多学一些,回头好嫁人好做事。
  有的人就只是去镀一层金,陆少华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还曾经看到有千金的名声很好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际上却是假的,是丫鬟,是庶妹,别人帮着做的。


第213章 邢岫烟出嫁
  村子不大; 但因为要询问人一些事情; 走得不快; 等到了中午; 陆少华便在童文静的家中用饭。
  陆少华能看得出里正的为人,这是一位学识不高,眼光还算长远的人; 对待家中女子也算不错。
  童里正当初让女儿去女子医学院; 不是指望女儿能成为神医,而是希望女儿学一点本事。别看女子现在的地位没有多高,女部也是才建立几年而已,但是现在要是多学习; 以后指不定就能用上。
  因此; 他让女儿去了; 不像有的人家在那里犹豫; 错过了去女子学院的机会。
  大多数农家人还是想着让女儿在家里多做一些事情; 等女儿到了可以出家的年龄; 再把女儿嫁出去。有一定的聘金; 到时候也能给家里的儿子娶上媳妇。
  让女儿去学习那么多东西,那还是算了吧,一个个还想着自家的女儿也没有那么聪明; 与其浪费时间去学那么多东西,倒不如待在家里。去女子医学院又不能赚钱,有时候还得花一些银钱,还是让女儿待在家里做事情的好。
  女儿的力气虽然没有那么大; 但也能做不少事情了。一个个都想着女儿到时候要嫁人,没有必要学那么多,除非能多要一点聘金。可是女儿去了女子医学院,到时候只怕自己就管不了了。
  还有的人是担心女儿去女子医学院做医女,日后少不得受委屈,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脑袋,还是待在家里让人安心一些。
  童里正没有多劝那些人,女子医学院招收的人本来就不多,就算他劝大家也无用,干脆就把自己的女儿送过去。其他人家有人要去就去,女子医学院那边也得看一下大家的品性和天赋的,不是去的人都能被招收进女子医学院。
  对于童雪,童里正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勤奋做事的姑娘,家里虽然贫寒,但一家子关系还算融洽。他就是没想到童雪竟然心善到这个地步,还没有出师,就给人熬药治病。
  乡下确实有赤脚大夫,那些赤脚大夫也就是治治小病,有很多病症都治不了。童里正不认为童雪比那些赤脚大夫厉害,那些赤脚大夫至少有过不少经验,为了怕招惹麻烦,也没有随便医治,也会说得到镇上找大夫。
  而童雪呢,还只是在学习阶段,就给人熬药治病了。若是小病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位大爷已经病得很厉害了,难道童雪认为对方病得很厉害,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要真是这样,这样的善心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对方以后遇见其他病人,会不会觉得反正对方已经病得那么厉害,迟早要死的,没关系。
  这种行为会成为一种习惯,一开始说死马当活马医,等到后面就变味了,明明一些病没有那么厉害,却也乱开药,认为反正死不了人,认为死也就死了,说对方病死的。
  童里正虽然不是大夫,却不认可童雪这种行为。不是他觉得童雪比自己的女儿厉害,自己就不愿意童雪学习医术,而是童雪的态度有很大的问题。
  “等过些日子,便让她回来。”陆少华没有隐瞒童里正,女子医学院不可能再要童雪,不管她是否已经意识到错误,结局都已经定了。
  “给你们添麻烦了。”童里正心里有气,气童雪不听话,按照陆大人的意思,女子医学院的大夫在上课的时候,就已经多次跟那些学生强调过,让她们不能随意出手医治病人,因为她们还没有出师,很容易弄错病症。
  结果呢,童雪还是出手了,不管是不是那位大爷求的童雪,她本身不够坚定,没有拒绝,这就是一种错误。要是她本身已经出师,或者快要出师了,有足够的实力,那可以试一试,关键是她现在离出师,还差得很远。
  “麻烦倒是还好,有了她这样的事情,正好能警醒其他学生。”陆少华道,“学院重视她们,不代表她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学院也不可能总是给她们收拾烂摊子,她们也没有那个资格。”
  陆少华说的是大实话,这天下不缺贫家女,也不缺稍微有天赋一点的医女,总有人代替童雪。女子医学院有那么多女学生,不可能捧着女学生的。
  “是该如此。”童里正点头。
  这一件事情本身就不是女子医学院的错,童里正当然不可能去怪罪女子医学院,更何况他的女儿还得在那边学习。
  三天后,这一件事情水落石出了,原来是那个继子好赌,又不孝顺继父,想从继父那边拿银钱。正好又碰到有心人让他找女子医学院的麻烦,他就故意熬制了带有毒的药汤,给他继父喂了下去。
  这种事情也简单,山上又不是没有毒草毒物,煮一煮,喂下去,人也就没了。
  等人去了之后,他就让人抬着继父的尸体到女子医学院闹腾。有心人跟他说过,可以跟女子医学院私了,等私了之后,他们可以再挖出来说女子医学院不是,还能多找几件事情,他这边也就不算什么大事情。
  然而,他就没有想到陆少华会直接报官,让顺天府调查这一件事情。顺天府尹为人刚正不阿,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收买,当然得调查清楚真相。
  事情水落石出了,童雪也被女子医学院开除了。
  童雪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女子医学院开除,可是她脾性本身就属于怯懦型的,自然没去找夫子,没有说要留下,她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可她的家人不是这么想,他们认为顺天府既然没有判定童雪有错,那么女子医学院也不能开除童雪啊。
  于是童雪的家人就去女子医学院门外,遇上那些夫子女官就要上前求一求,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即便他们看上去很可怜,但是女子医学院的夫子女官都没有心软,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铸成大错。
  女子医学院也不可能给童雪银钱,做学徒的被辞退,还想要银钱,怎么可能,毕竟童雪还没有给女子医学院创造利益。有的事情不能开一个头,开一个头之后,会不会就有人故意送孩子到女子医学院,然后讹诈一笔银钱呢。
  所以不管童雪可怜不可怜,女子医学院的官员都不可能发善心,不可能让童雪回来,也不可能给童雪银钱。甚至对童雪的父母说,如果他们再这样闹腾,就等着送官吧。
  百姓都怕官的,因此,童雪的家人也不敢再闹腾。童雪的家人还算关心她,否则也不可能为了她去女子医学院门口待了那么久,也不可能想着去求人。当然,童雪家也希望她能能耐一点,能给家里赚一些银钱。
  由于童雪在女子医学院到底学了一些知识,也带了一些书籍回来。童雪还能去山上采摘一些药草卖,只不过这到底赚不了很多银钱。
  到了后面,童雪也就是因为读过书,识得字,嫁得稍微好一点,聘金稍微多一点。除此之后,便也没什么了,她顶多就是自己多看看医书,镇上的那些医馆大夫都不收女子做学徒,这种的事情,自学又能学到哪里去呢。
  等到多年之后,童雪也就只能在乡村给人看看头疼脑热的普通一点的病症,再来就是给人接生,没有大成就。当她看见曾经一起在女子医学院学医的人,混得那么风光时,她再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无用了。
  在童雪被女子医学院开除之后,那些女学生一个个都没有了往常的嬉笑,她们知道夫子跟她们说的话是真的,行医不能草率,要是她们不听话,也有可能被开除。
  有了童雪的例子在前,那些女学生就更加遵守女子医学院的规则。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年底,邢岫烟和薛蝌也要成亲了。
  邢岫烟在邢家出嫁,她的嫁妆就是薛家送来的聘礼,加上王熙凤送来的那些,因为亲戚少,添妆也就少。
  “好妹妹。”王熙凤笑着进邢岫烟的闺房,“明儿就要嫁人了,可得高兴些。”
  “表嫂。”邢岫烟心里就是有些担心父母日后的生活,虽然说她会帮衬一些,薛蝌那边也是允了的,可是她难免还是有些忧心。
  可能是因为要出嫁了,就会想到这些事情,怕到时候不顺。
  “家里头的这些事情都不必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王熙凤道,“安心嫁出去。”
  要是邢家有万贯家财,招赘倒是可以。可惜邢家没有那么银钱,本身就是进京投靠人的,因此,邢岫烟不可能招婿,就只能嫁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找到一门合心意的婚事本就已经极为难得。
  王熙凤不认为邢岫烟嫁给薛蝌有什么可惜的,说门当户对吧,却也算不上。薛蝌家有钱,能找到有钱的商户女,那样的或许更门当户对一些。
  邢岫烟自己也明白她能嫁给薛蝌是最好不过的了,她本就不是什么千金小姐,薛蝌家有银钱,日后也能帮衬到她的父母。算是她拖累了薛蝌,邢岫烟心里清楚,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她有些忐忑。
  “薛家的人都极好相处。”王熙凤劝慰邢岫烟,新嫁娘难免担心这些问题。而邢家又帮不上邢岫烟,就只能靠对方自己了。
  “嗯。”邢岫烟微微点头。
  邢岫烟和薛蝌的亲事很顺利,等她跟薛家人相处之后,就发现他们确实挺好相处的。薛夫人等人跟他们没有住在一处,薛夫人只是伯母,不是婆婆,薛宝琴又时常去女子学院上课,薛蝌还得去看管铺子生意,白天的家里基本就是她一个主子。
  薛宝琴不插手府中中馈等事情,都交给邢岫烟处理。邢岫烟跟薛宝琴相处的也不错,没有什么矛盾,邢岫烟在薛家自然就过得不错,薛蝌又爱护她。
  眼看又要过年了,邢岫烟准备年礼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已经搬出荣国府的妙玉。
  妙玉现在还是单身一个人,没有出嫁,因着她跟荣国府还有一些往来,也就没有人敢对她出手。那些身份高的不屑,身份低的害怕,妙玉的日子倒也顺遂不少,清清冷冷的。
  京城那么大,没有人去管一个妙玉如何。
  当贾惜春在街上看到妙玉,也就是瞥一眼就过了。因着这是贾惜春和谢长云的第一年,他们还是去了昭华长公主府,准备跟昭华长公主等人一起过年。
  “还说你们两个人要在郡主府过呢。”昭华长公主开玩笑道,“怎么,又过来了,来看看我这张老脸吗?”
  “这是第一年,就来陪陪你们。”谢长云开口,没有让贾惜春为难,“省得说我们不孝,不来陪你们。”
  “听你这话,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孝顺的人!”昭华长公主道,大儿子依旧这么不可爱,“今年第一年,你们就回来过年,明年就不必了。你们就当你们分出去了,还回来过年呢。”
  昭华长公主不是不希望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回来一起过年,而是她觉得这没有什么要紧。他们都在一个京城,平日里也有见面,又不是一年只聚在一起一次。
  “也是,让长清习惯一下,以后这侯府就是他的了。”谢长云点头,“他该多操心多操心,我这样的,算是分出去了。”
  虽然这话听起来像是玩笑话,但是谢长云是认真的,总是来府上,容易让弟弟觉得有哥哥在,没有什么压力。没有压力,就容易粗心,就容易不积极向上,他还是少过来,给弟弟一点动力。
  要是谢长清知道谢长云的话,一定会说他哥哥就是一个重色之人,根本就不想大过年的过来陪着他们挨冻守年夜。
  “哟,我这才说几句,你就顺着杆子往上爬。”昭华长公主看向贾惜春,“你瞧瞧,他就是这样,嫌弃我们累赘。”
  “他不敢!”贾惜春笑着道,“可能就只是觉得天冷。”
  “天冷了,窝在被窝里不想出来。”昭华长公主调侃,“两个人一起窝着,就更加暖和了。”
  “……”贾惜春沉默,没想到昭华长公主竟然是这样的长公主。
  “是。”谢长云一本正经地点头,“也省得去给您请安的时候,您跟父亲还没有起来。”
  “……”昭华长公主心想大儿子就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不过就是调侃一下他的妻子,就把早几年的事情翻出来说。
  大冬天的,外面冷,当然得窝在被窝里,没事起那么早做什么。她后来不是让两个儿子少那么早去找他们了么,只是让他们早起练功读书而已,没有父母在,又不是没有丫鬟奴仆给他们端茶倒水。
  “回你们的院子!”昭华长公主挥手,不想再跟大儿子说话,有了妻子的人就是不一样。
  宣平侯府,一家子过年自然是该热热闹闹的,但是宣平侯夫人根本就不管宣平侯如何,而老太太那边,该请安的请安,该一起吃饭的时候一起吃饭,就是不多说话而已。
  世子夫人被老太太为难过,也知道公爹的骚操作,当然是站在婆婆和夫君这边。
  宣平侯当然想让他们陪着守岁,就让他们留下来。
  世子夫人正好怀孕了,见世子朝着她使眼色,就故意多拉拉衣服,表现出她很冷很弱的样子。
  “父亲,我瞧着您还未出世的孙儿可能受不了冻,我先送他们回去。”世子握着世子夫人的手。
  “去吧。”宣平侯挥手,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重要,不能勉强,那就让儿子去陪儿媳妇。至于儿子还会不会回过头来,那就别想了。
  宣平侯老夫人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说世子夫人是故意的,自打柳姨娘的事情出了之后,老夫人就发现她跟宣平侯夫人、世子等人的关系疏远了,不,应该说从未靠近过。
  老夫人被捧着那么多年,哪里想过低头啊。这就导致她不低头,宣平侯夫人他们也就是例行请安,不多说话。
  “是不是冷了?”宣平侯夫人看着怀里抱着的小孙子,“你瞧你,鼻子都红了,祖母带你去多穿一件衣裳,别冻着了。”
  然后,宣平侯夫人抱着她的小孙子走了,把世子和世子夫人生的孩子带走了。
  “母亲,等等我。”宣平侯夫人的嫡幼女干脆不找借口,直接追亲娘去了。
  谢三姑娘早已经被宣平侯嫁了出去,剩下的其他庶出的姑娘倒是还在,但是她们都没敢多说话。其他的姨娘也在,她们保持沉默,她们当年斗不过柳姨娘,而如今,即使柳姨娘被送去庄子,但她们年纪老了,也不想斗,还是安静待着吧。
  宣平侯见嫡子离开,嫡妻离开,嫡女离开……再看看剩下的,姨娘侍妾,庶出的女儿,再回过头看看他的亲娘。
  “母亲。”宣平侯看向老夫人,今年比往年清冷许多,他心里难受,却也阻止不了妻子他们离开,他们根本就不想待在这边。
  “天冷,早些回去休息吧。”老夫人挥挥手,在丫鬟的搀扶下回去,“年纪老了,待不了那么久。”
  老夫人的眼睛有些红,儿媳妇、孙子这些人分明就是不想他们一块儿守岁。一个好好的家变成这副模样,老夫人身影落寞,却也不想跟那些侍妾庶女待在一块儿了。
  看见那些侍妾庶女的,她就想到她当初对娘家侄女那么好,结果娘家侄女的心根本没有那么好。
  亲孙子那么对她,老太太也无法,到底是她先做错了,这么多年过去,挽回不了,弥补不了,就只能这样。她就希望儿子活得时间长久一些,让她先走,那么她也就没有那么凄苦。


第214章 南安郡王战败
  宣平侯府; 老夫人回到自己的院子; 只有丫鬟陪伴,倍感凄凉。老人家站在门口; 看着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一个人看着就算了; 那些侍妾庶女的,没有必要。
  她想要是她再跟那些庶出的亲近,是不是孙子就更不可能亲近她了?还有曾孙子曾孙女; 她以前真的没有觉得他们如何; 没有感觉多疏远,就是觉得他们也有过来请安,有见到人,认为他们都被宣平侯夫人带坏的。
  而现在,老夫人不知道怎么说; 当柳氏东窗事发后。她才发现原来府上其他的侍妾没有那么嚣张,一个个都那么安静; 她们也没有跟宣平侯夫人做对,反而比较亲近。
  那些侍妾曾经也想挑衅宣平侯夫人; 也有的曾经跟柳氏站一队; 可后来她们很快就发现问题了; 柳氏在府里跟一家独大似的; 根本就瞧不起其他侍妾。她们这些侍妾去捧着柳氏,只会被轻视,宣平侯夫人掌管中馈; 也不多管她们。
  于是她们就多站在宣平侯夫人这边,站在掌管中馈的主母这边,至少能过得好一点,没有那么凄惨。她们不求过得有多好,就是不想被柳氏设计,不想流产,不想护不住孩子。
  柳氏根本就不想她们生下孩子,而宣平侯夫人则不会不允许她们生。可惜她们生的是女儿,不是没有儿子,就是早夭,以及没生下来,这里面就有柳氏的手笔。
  曾经还有人傻傻地听柳氏说是宣平侯夫人的手笔,真是可笑,柳氏就是把她们玩得团团转,就是要谋害她们,还把罪责推到别人的头上。
  那些侍妾之所以还那么安静地站着,那是因为她们只是侍妾,不是良妾的话,有卖身契的妾,还担心被发卖掉。所以她们安安静静地,她们只是妾室,没有资格怨怼侯爷和老夫人。
  老夫人当然知道那些妾室不敢怨怼什么,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不想跟那些侍妾站在一处。一个个那么安静,实际上,她们的内心不见得就喜欢她。
  这个家,早就已经不成家了。
  当年,儿子还未成亲的时候,老夫人觉得自己管家管得很好,后来……者已经没有必要去说了,老夫人静静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