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消息果然立刻压下了周国公与太子妃候选人的绯闻,成了长安最火热的话题。
    遇刺同时,前往梁州调查梁王李忠猝死的人也回来了。
    “梁王死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吴诩乍听李忠猝死,不禁吓了一跳。
    这孩子才刚过二十岁不久吧?
    怎么说挂就挂了?
    等吴诩再听那汇报案情的阿刘表示李忠是在搞巫蛊的时候误服了金丹而死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巫蛊!
    又见巫蛊!!
    这娃怎么就不吸取他阿娘她们当年的教训呢?!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娃到了梁州之后就多了一个古怪的癖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女人的样子,每天换着寝宫睡觉……
    我勒个去!
    这是异装癖啊!!
    这娃到底受什么刺激了?!
    吴诩百思不得其解。
    而李小九陛下听完汇报,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任谁听说自己儿子可能是个BT的时候,脸色都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吴诩自己呆了好半晌,总算丰富的见闻让她很快就缓过来了,但李小九还愣着呢!
    “你先下去吧……”吴诩挥退了那个阿刘,然后让小顺子等人下去准备点茶点来。
    众人知道吴诩必定是有话要跟李小九陛下私下讲,立刻都退了个干净。
    吴诩把人都屏退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就算李忠是个BT,还有精神分裂症什么的,可他到底是李小九第一个儿子啊……
    年纪这么轻就死了,怎么看也是一见让人心痛的事。 。
    吴诩跟李忠的感情一般,说起来这娃还比较怕她呢,即使她一再对其表达善意,结果是越弄越糟而已。
    所以这几年,除了每年新春跟几个庶子见上一面。吴诩都不知道这几个孩子在藩地过得怎么样……
    谁知,这一不关心,老大就挂了!
    搞巫蛊啊,这事要真算起来是要被关小黑屋的,可人都死了,这事真是…… 。。
    吴诩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结果,李小九陛下听到她的叹气声,竟然清醒过来了。
    “忠儿这也是……咎由自取啊……”说不伤心是假的,其实只有李治自己知道,这孩子为什么会忽然性情大变,可这事是绝对不能告诉吴诩的,也不能让大郎知道……
    对了!
    大郎!! 。。
    想到自家大郎,李小九陛下不禁悚然一惊,正想叫人进来,忽见小顺子跌跌撞撞跑进来了,小脸惨白,哆哆嗦嗦禀报道:“天皇天后,不好了!太子忽发疾病,昏迷不醒了!”
    ===============================洛阳分割线====================================
    李弘觉得自己一定是要死了。
    黑暗来得毫无预警……
    李弘的神智是清醒的,但是看不到也听不到,浑身知觉都消失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耳朵开始能听到一些模糊的声音了。
    只是,那些声音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水幕一样,无论发出的是什么声音都是‘嗡嗡嗡’的,他完全听不出来是谁在说话,在说些什么。
    可是,李弘却偏偏能感觉得到,那些在他耳边说话的人情绪有多么激动……
    一定是阿爹阿娘和二弟他们……
    也许……
    阿兄也来了吧……
    不知道会不会耽误他的亲事呢?
    ==============================视角转换之分割线================================
    “居然还是不行?!朕养着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李小九陛下专注于仁君形象已经十多年了,外人根本无法想象他不顾形象咆哮起来时什么样子的,可是现在他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他只要他的大郎醒过来!
    跟他一样疯狂的还有一项沉默寡言的二郎,这孩子一看到自家兄长气若悬丝的样子,立马成了一头炸毛的狮子,逮着主治太医就是一通咆哮,那气势竟然让在场不少人恍惚以为看到了少年版的李二陛下……
    这乱糟糟的场面,说是彗星撞地球一样的奇观也不为过!
    可是,太医院的一干老小表示,他们一点也不想围观奇观! 。
    太医这个职业十分苦逼,这已经是真理了。
    如果在摊上一个身体不好的上司/上司他老婆/上司他儿子,那就是苦逼乘以N次方了。
    这次,太子殿下忽然昏迷不醒,太医院一干老小居然没有一个人能诊断出他是为什么昏迷的,也难怪李小九陛下和沛王殿下会这么生气呢!
    吴诩也很想揍人,很想咆哮的,可是看到势若疯狂的李小九和二郎,她只想哭啊——快来个人把这一大一小俩货拉住吧,没看到人陈太医都快被这父子俩捏死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jj又抽了吗?

第353章

这倒也是;笑。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武则天;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臆测给这句话配上不同的潜台词了。我只是固执地相信,在她成为冷血无情的政治动物之前,也一样有过如花少女儿女情长的一面,直到日后对于权力的追逐一点一点地碾碎所有的柔软与天真。日后她纵然君临天下;事业上达到辉煌的顶峰;然而兄弟姐妹勾心斗角,子孙媳妇视若寇仇,就是和李治夫妻之间也多了功利和争斗;也就是和杨氏的母女关系还算比较单纯吧。她不能算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但我仍然相信;或者说希望;曾经一度,她是个好女儿。
    宫门一入深似海,贞观十一年,14岁的少女武则天辞别母亲来到大唐的中心长安,成为太宗皇帝后宫花花草草中的一枝。这里,有因罪没入宫中的犯官女眷,有随例采选的普通宫女,武则天相比之下还算幸运的,一开始就有才人的封号,赐号武媚。因为母亲出生弘农杨氏的关系,她甚至可以在这里找到亲戚。其中之一就是昔为太宗皇帝弟妇,今为天子新宠的巢剌王妃杨氏——在一些传奇小说中,她常被指为武则天入宫的引荐人。
    巢剌王妃杨氏,即是以前齐王元吉的正妃,玄武门事变后没入宫中,成为太宗晚年的爱宠之一,生有一子曹王明。她是杨达堂兄杨师道的从侄女,因此是武则天转折的表亲(这个关系远了一点_)《武则天传》的作者雷家骥先生认为她是太宗晚年最爱的女人,不仅因为曹王明是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唯一增添的子女,也在于通鉴曾记载太宗曾有意立她为后(不是传说中的李恪之母大杨妃啦)幸为魏征谏止。然而个人认为这记载不大可靠,因为魏征在世之日曹王明尚未出世,杨氏既无儿子又无任何封号,太宗又是那样一门心思作名君的人,不太可能如此行事。曹王明给过继给元吉为嗣,长大后成为太子李贤的好友,李贤出事之后受牵连被贬而死,和母亲一样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不知道是否杨氏身份特殊,还是和武则天的关系远了些,从现有的材料看,没有任何彼此交往的事例。真正对武则天生活有影响的,是她的另一位表姐,十三岁即进入秦王□累升至德妃的燕氏。
    燕氏的母亲和武则天的母亲是堂姐妹,因此她们的关系要亲密得多。武则天在宫中可能得她帮助不少,对她极为尊敬。高宗泰山封禅,当时已是越国太妃的燕氏在武后的安排下,与她共同主持终献,参与了国家最高级别的祭祀大典,可谓荣宠已极。去世之后,武则天极为哀痛,令寺观为她度二十七良人,更为她造佛陀绣像二尊,亲笔制铭绣于座下,给予这位表姐极高的礼遇和敬意。传说这位燕妃自小就是一位过目不忘的神童,因才慧而招入宫中,十三岁即开始的宫廷生涯练就的城府、智慧和隐忍,对于武则天有不小的影响吧,我一直疑心她才是武则天入宫的引荐人和人生经验上的领路人,毕竟,武则天之前的经历并不十分复杂,她的手段和心计更多的还是在宫廷斗争中培养出来的。
    太宗皇帝晚年多内宠,他似乎偏好才貌双全那类,有时候才学甚至比容貌更为重要,比如燕妃和后来的徐惠都是以才女之名入宫。且不忌讳和后妃谈论政事,前有问政于长孙皇后,后又对徐惠上书劝谏征高丽大加褒奖,可见李唐家风原不严禁后妃干政。无怪乎唐朝皇帝在感觉外人不可信任的时候常常会倚重太座,一不小心造成大权旁落的远不止李治一个,不过他最为出名而已。
    以武则天的聪明和美色照说也是太宗喜欢的类型,从一开始就封为才人赐号武媚来看,也曾识得君王之面。为了讨好太宗,她还努力地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真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只是后宫习练王书者虽众,练到她那个地步还真是却不多。武则天开始只是为了邀宠,后来竟得以大成,成为她终生痴迷的爱好,跟太宗一样到处征集王羲之的作品,爱之如狂,以至于现在人们还在为《兰亭序》究竟是被太宗带入昭陵还是被武则天带入乾陵而争论不休。她的书法造诣极高,在书学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太宗首创以行书入碑,她则是第一次用今草入碑。 太宗有《温泉铭》和《晋祠铭》传世,她的《升仙太子碑》也堪称精品。只是人们提到武则天的爱好多半会很暧昧地想起控鹤府和一干男宠,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了。她在书法和文学上的才华是她日后赢得文学青年李治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在当时,她的种种努力并没有引起太宗的兴趣。在漫长的10多年中,她五品才人的地位一直都不曾得以升迁。从14岁到26岁,贞观时期占据了武则天最美的青春年华,却也是她生命中最黯淡的日子。
    注:李渊赞扬武士彟见《册府元龟·忠义》,为他做媒见《全唐文·攀龙台碑》武则天母亲杨氏的年龄见《全唐文·望凤台碑》:“咸亨元年(670年)八月二日,崩于九成宫之山第,春秋九十有二。”
    见黄正健《关于武则天身世的一点猜测》燕妃生平,见《大唐越国故太妃燕氏墓志铭》,其母是隋太尉、观王杨雄的第三女(即武则天母亲的堂姐),所以燕氏是武后的表姐。
    另:太宗宫中有三位杨氏,大小杨妃和巢剌王妃杨氏。大杨妃为李恪之母,隋炀帝之女,现在炒得比较热的那位,因为李恪冤死的缘故,大杨妃也失去了陪葬昭陵的资格,昭陵那位杨妃的墓是小杨妃的墓。小杨妃身世不明,生子赵王福,后来过继给建成为嗣,死后追封为贵妃。巢剌王妃文中已经介绍过了。鉴于有人总是把这三个人弄混,这里说明一下。
    按照大唐的后宫制度,有贵、淑、德、贤四妃为正一品,昭仪为首的昭容、充容等九嫔为正二品,名额均有限定,一旦满员再受宠也只能排队等待升迁。武媚受封为才人正五品,位在四妃、九嫔、九婕妤、九美人之下,属中等偏下。跟一般人想象中帝王的嫔妾就是每天扮靓等待皇帝临幸不同,这些嫔妾都是有一定职务在身的,在制度上称为“内官”。才人的职责为“掌叙宴寝,理丝枲,以献岁功。”主要就是负责安排帝王宴饮、音乐和休息,以及宫中女子蚕丝纺织等,因此常有机会得见天颜。且唐代承北朝雄健之风,君王外出游玩,往往有才人骑射随行伴驾。杜甫在《哀江头》中描写昔日玄宗游玩曲江时便道:“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充分展现出宫内才人伴驾骑射的高超箭术和勃勃英姿。诗人卢纶也有“台殿云凉风日微,君王初赐六宫衣。楼船罢泛归犹早,行道才人斗射飞。”之句,可见才人不仅需要有音乐细胞和组织能力,也需具备一定的骑射功夫呢。——题外话一句,女子尚且如此,也难怪文武兼修出将入相在唐代蔚为风气了。总括而言,武媚在贞观宫廷大约就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混个脸熟没问题,但要在一大群莺莺燕燕中脱颖而出引起皇帝的注意并不容易,武媚在太宗生前一直不得志,但也有不少伴驾露面的机会,否则也不能结识太子李治,但也因此普天下皆知新皇后曾侍奉过先帝,搞到高宗立后诏书不得不大费周章,乃至公开撒谎,那是后话了。公开撒谎,那是后话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角色。作为才人,要有文才,懂音乐,会骑马射箭,伴君王笙歌宴乐,她还有天赋的惊人的美貌,必然也就有同等程度的野心和渴望。既然要负责帝王安寝,难以想象她从来没有得到过临幸,或者这就是赐号“武媚”的由来,但对于太宗来说,大约也就是随手掐下一朵花又随手扔掉,不曾有丝毫的怜惜和留恋,当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结果可言。唐代原本是个个性张扬的年代,一介布衣可以大大咧咧地直接上书皇帝要官做,自称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君王如若错过他日必定后悔吐血。长期在等待压抑状态下的武媚想做点什么事来吸引太宗皇帝注意,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著名的狮子骢事件。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 吉顼惶惧流汗
    作者有话要说:又有妹子要出现了~~~

第354章

第二十三章 儿女
    08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绿衣少女忽然出现在武敏之眼前。
    而原本该是通向太子寝宫的宫道;在那少女出现的一瞬间变成了一个草坪,这方向离太子殿下的寝宫根本是南辕北辙啊……
    武敏之不由大吃一惊。
    他少年时也曾在江湖上闯荡过一段时间,知道一些懂奇幻之术的人会制造出类似鬼打墙的阵,把人困死在里面。
    武敏之虽然听说过这种事;今天却是第一次见识到。
    不过让他最吃惊的不是这个困人的阵法;而是眼前忽然出现的绿衣少女。
    这个女孩子看来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衣着打扮很显然不是宫中之人,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小娘子的脸……
    应该说;这小娘子的容貌还是相当美的,可是武敏之一见之下;他那一向冰山一样的冷脸居然有了开裂的迹象……
    其实;任何一个见过太子的人看到这少女的脸,神色大概都不会太平静。
    “你……”武敏之震惊得都说不出话来,死死地瞪着那少女,似乎想从对方脸上看出点什么来。
    “你干嘛这样看着我?”绿衣少女被武敏之看得浑身发毛,不由自主的往后缩。
    武敏之却跨前一步,出手如电,拽住那少女的手腕,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绿衣少女被武敏之的动作吓坏了,挣扎着想要甩开,可武敏之的手像是铁钳子一样扣在她手腕上,哪里挣得开。
    “我不过是想跟你开个玩笑而已……”绿衣少女都快哭了。
    正在此时,一个老者的声音在武敏之身后响起:“武郎君,手下留情……”
    武敏之闻声一愣,回头看到那个道骨仙风的老者,脸上的神色越发惊讶了:“孙太医!!”
    ===========================小吴同学分割线=============================
    “你确定这样真的可以?!”
    吴诩狐疑地看着小明道长拿着一把艾草使劲搓成小拇指粗细的条子,然后又想宫人们要了烈酒和火折子……
    “阳来万物生,太子阳气衰竭,必须尽快补足阳气……”小明道长此时满头是汗,哪里还有什么道骨仙风的样子,一面把搓成条子的艾草点燃,一面解释道:“贫道现在用艾草熏灸太子的几处要穴,打开其淤塞的穴位,让阳气徐徐进入太子体内,补充精力,疏通经络……”
    小明道长尽量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跟吴诩解释他此举的用意。
    吴诩虽然不怎么懂中医,却也明白风疾之人最忌讳的就是血脉不通,小明道长此举倒是挺对症的。
    阿韦等人对这明真人是相当敬畏的,见他说得有理有据的,越发信服,也不敢多言,只按照小明道长的吩咐,给太子除了衣物,只留了一条亵裤而已。
    吴诩在旁看着儿子白皙的身体,还有时间感叹一下:大郎的身材还是有点料的嘛,亏她总以为这儿子就是一只白斩鸡呢!
    很快,小明道长就把几支点燃的艾条戳在李弘的胸前的几个穴位上。
    原本毫无声息的青年忽然抖了一下。
    “哎呀!他动了!”先前太医院的几个太医也不是没给大郎扎过针,可一点效果也没有,现在这小明道长才戳了一下,就有反应了,果然没找错人!
    小顺子、阿韦等人也面露喜色,都盼着这明真人把手上的艾条都戳完后,太子就能醒过来。
    然而,李弘的颤动月频繁,小明道长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那看。
    就在最后一根艾条戳完的那一瞬间,原本平躺在榻上的太子殿下忽然弹坐了起来……
    “大郎!”吴诩大喜,只道是儿子醒过来了。
    众人也异口同声直叫‘太子’。
    可是,已经坐起来的太子殿下一点声息也没有。
    不等众人上前查看是怎么回事,就听‘噗’的一声,依然闭着眼睛的青年喷出一口鲜血,然后‘哐当’一声又躺回去了!
    吴诩看得目瞪口呆,随即暴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不是她一手托着李弘,吴诩恨不得揪起明崇俨的衣领,扁他一顿。
    尼玛!
    这该死的狗道士居然把老子的儿子弄吐血了有木有!
    小明道长此时的脸色也跟老茄子似的,不过他并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赶紧抓起李弘的手腕把脉……
    “咦?”仔细摸了一把太子殿下的脉后,小明道长的脸色越发难看了,“太子这是中了毒啊……”
    吴诩闻言,脸唰的一下就白了:“什么?!中毒?!”她一直以为他家大郎是风疾犯了呢!
    有病可以治病,可这毒……要怎么解?!
    “娘子,太子中的这毒应该是南朝宫廷的一种秘药……”小明道长的脸色一直不好看。
    太子中的这种毒不简单啊,这玩意儿应该在南朝陈国灭亡的时候就失传了才对!
    也难怪洛阳这边的太医都看不出来,就是他,也是因为机缘巧合之下在一本古书上看过相关的记载,才知道有这么一种毒药的……
    这毒发作的症状十分像李氏家族的风疾,中毒的人会如同中风一样昏迷不醒,七日之内如果找不到解救方法,中毒者就会元阳耗尽而亡……
    而在此期间,如果有人给中毒者补充元气,只会适得其反,加速中毒者死亡。
    想到这里,小明道长忍不住又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
    他刚刚都做了什么?!
    太子殿下不会因为他的鲁莽举动加速毒性吧?
    小明道长强压着心中惶恐,静下心来又给李弘把了把脉……
    还好……
    艾熏比针灸轻柔许多,对太子的损伤不算太大,刚才那口血,大约是太子自身为了保护自己猜吐的,看起来吓人,倒是并没有伤到五脏六腑。
    小明道长忙把自己的推测对吴诩说了,又道:“依贫道看,太子平日里比较注意饮食,这毒中得并不深,只是……太子毕竟体弱,这些时日有案牍劳顿,所以才会发作……”
    “那……那太子还能坚持几日?”吴诩乍听他家大郎中了那种恶俗的‘X日没解药就会XXX’的毒药,整个人都不好了。
    而且眼前这个虽然知道毒药是啥的家伙,居然不知道怎么解毒!
    太他喵的的坑嗲饿了有木有!
    而且,从弘儿犯病道她跟李小九星夜赶到洛阳,已经有六天了有木有?!
    这不是让她眼睁睁看着儿子去死?!
    “娘子也别太着急,贫道看太子至少还能撑个三五天……”小明道长此时是一脑门子冷汗都顾不得擦,急匆匆地从宽大的袖口里掏出一瓶丹药来。
    “这是固元丹,能保住太子元气不失……”虽然不能给太子补元气,却可以守住太子体内的元阳,至少能减缓毒性侵蚀的速度,等孙老爷子赶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吴诩一听小明道长还有这么个拖延时间的办法,哪里管他的药有用没用,当即让阿韦去取水来,自己亲自扶着李弘,对小明道长道:“快给太子服药吧……”
    “谨遵命。”小明道长忙从瓶子里倒出一丸拇指大小的黑色药丸来,就要递给吴诩。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小明道长吧丹药递给吴诩的时候,他的手腕上忽然多了一条鞭子……
    与此同时,就通殿门方向传来一男一女的喝止声。
    “且慢!”这是武大郎的声音,此时的他一脸焦急,两眼死死盯着明崇俨手上的药瓶子,神色可怖。
    “那药吃不得!”这是武敏之身旁那绿衣少女的声音,他手上拎着一条墨绿色的鞭子,鞭子的另一头正缠在小明道长的手腕上。
    跟在两人之后,急匆匆赶来的正是吴诩以为赶不到洛阳救治李弘的孙太医。
    老爷子依然老当益壮,尽管须发已经全白了,步履依然极快,竟不比武敏之和那绿衣少女慢多少。
    殿中的人都被这忽然发生的变故惊呆了。
    小明道长不认得孙老爷子,但他认得武敏之。
    “周国公这是何意?”他的脸色极难看,任谁在救人的时候被打断,都不会有好脸色的,而武敏之与那少女的言行分明是在指责他不是救人,而是在害人。
    吴诩也有点懵了。
    看到孙老爷子,她顶多是惊喜,可看到那个绿衣少女的时候,她完全是震惊了。
    像!
    实在是太像了!
    “你、你是谁?!”吴诩失神地看着那个少女,只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一样。
    那绿衣少女闻言,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孙老爷子,然后一撅嘴,轻声嘀咕道:“怎么一个个见了我都是这副样子,难道真有这么像吗?”
    武敏之原本就立在少女身旁,听到她这话,脸上神色一冷,道:“快救太子!”
    “哎呀!差点忘了办正事了!”少女闻言,忍不住一吐舌头,用那张脸做出这样俏皮的神色,看得武敏之和吴诩都是一愣……
    若是大郎/弘儿应该不会露出这样可爱的神色吧?
    孙老爷子趁机上前,对吴诩一躬,道:“天后,有什么事且等老朽看了太子之后再说吧!”
    吴诩如梦方醒,连忙把几人让进来。
    孙老爷子直奔太子殿下的榻边,抓起他的手就开始诊脉。
    武敏之和那绿衣少女也一前一后奔到榻边,去查看李弘的情况。
    可怜的小明道长完全被众人无视了,只能蹲在角落里画圈圈。
    作者有话要说:绿衣少女的身份呼之欲出了=。=
    默默为道长殿阁蜡烛XD

第355章

第二十三章 儿女09
    小明道长就是再傻也已经看出了来人的身份了——话说他刚才难道又一次差点害死太子殿下了吗?!
    妈呀!
    日后想要弄死他的人;岂不是要再多一个周国公?!
    小明道长默默的在心中为自己点了一个蜡,越发坚定要紧抱天后娘子的大腿T^T
    孙老爷子诊完太子殿下的脉,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
    “太子这毒不好解啊……”孙老爷子叹了一句,然后向立在他身后探头探脑的绿衣少女使了个眼色。
    那少女忙叫了一声‘来了’;就拎着孙老爷子的那个招牌大药箱奔过来。
    结果,这妹子一凑近看到昏迷中的太子殿下的脸,就愣了。
    吴诩可是一直盯着绿衣少女在看的,现在她跟自家大郎一个立着一个躺着,距离不超过两米远,两张相似的脸就这样对上了,看起来十分诡异……
    还是孙老爷子咳嗽了一声;提醒某人该干正事了;那绿衣少女才回过神来;忙把药箱里的一包金针拿出来,递给孙老爷子。
    孙老爷子也没有时间教训那少女在给人诊治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什么的,他只是皱着眉在太子殿下的每个指尖上都刺了一针,然后挤出他的血来查看……
    前两个指尖挤出的血颜色还是鲜红的,道了中指就开始不对劲了,颜色有些发黑……
    “这是……”吴诩看得震惊不已,先前小明道长说他家大郎是中毒了,她其实还是有一点点不相信的,现在亲眼看到自家儿子被扎出来的血已经是黑色的了,她顿时觉得事情比她想象得还要糟糕许多。
    孙老爷子看着那些黑血,老脸都快皱成菊花了,哪还有功夫跟吴诩解释。
    就连那个绿衣少女看到孙老爷子挤出来的黑血,也变了脸色,口中直道:“怎么这么快就到心肝了啊?!”
    说完,她用手上的鞭子一指所在一旁长蘑菇的小明道长道:“那谁,快去取个碗来!”
    小明道长一看她那条鞭子,就觉得手腕隐隐作痛,哪里还敢有半句废话,当即跑到外室,寻了一个喝茶用的小漆碗,跑回来双手奉给那少女。
    少女看了看那个小碗,似乎不太满意,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么小……算了,先凑合一下吧……”说完,她忽然卷起左边衣袖,然后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薄薄的银刀,照着自己的手腕就割了一刀……
    众人都吓了一跳,便是一向冷脸的武敏之也不禁皱起了眉头,眼中露出担忧的神色,直看着那少女。
    只有孙老爷子依然在仔细观察太子殿下的状况,对其他人的动静根本没有分一丝心神关注。
    好容易检查完太子殿下四肢五官,也看了几处穴位扎出来的鲜血颜色,孙老爷子像是打完一架似的,馒头是汗。
    正好此时那少女已经放了满满一碗血了,看孙老爷子已经检查完了,就在自己胳膊上按压了几下止住了血,然后端起碗就凑过去:“阿翁,可以喂他喝了吧……”
    果然是要给她家大郎喂血喝!
    吴诩的脸都僵了,倒是想问些什么,可人家一老一少根本没工夫理她。
    最后,她只得挥手让已经呆掉的阿韦等人赶紧过去帮孙老爷子二人扶起李弘,把那碗血给他灌下去。
    少女看阿韦等人熟练的喂食动作,也就不再坚持亲自给李弘灌血了,就立在外围观看青年的脸色。
    “果然还是不够……”一碗血灌下去了,可李弘根本没什么变化,少女不由嘀咕道。
    然后她有撩起衣袖,准备再来一碗……
    不想,她拿着银刀的手腕忽然被人握住了。
    “我来。”武敏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立在了那少女身后,此时正一脸认真地看着她。
    少女愣了一下,随即颇为鄙视地‘切’了一声,问武敏之道:“你是药人吗?”
    “……”武敏之闻言,手不由松了松。
    那少女趁机挣开他的手,麻利地又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了一刀,继续放血。
    殿中众人听那小娘子自称(?)是‘药人’,一个个都露出敬畏的神色。
    吴诩这货虽然不太懂‘药人’是神马东东,可看大家的样子古怪,尤其是自家大侄子一脸震惊,就知道这玩意儿不简单了。
    不过此时还是救大郎比较要紧,她只能按捺着好奇心,紧张的盯着眼前又一轮放血灌血行动……
    可怜的太子殿下被敛血灌了四小婉鲜血下去,终于有了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