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烧大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无数大臣的瞩目下,长孙冲洒然摘蹬下马。
这位现年已近五十岁的驸马都尉大人长相很随他的父亲,也是一样的圆短身材,甚至也刻意的学着他父亲赵国公长孙无忌的样子留了一副短须,如果不经意看去的话,他简直就是二三十年前的大唐国舅爷。
而事实上,他心里也确实是一直都无比的崇敬着自己的父亲。
三二知己酒后狂言之时,他曾说过,细论这一百年来,若是以天下为棋的话,那么这天底下最会下棋的,并不是先太宗皇帝陛下,而是自己的父亲,赵国公长孙无忌。
先太宗皇帝陛下顶多算是知人善任的一代贤君罢了,而自己的父亲,却先后捧起了两代帝王,并且还是识太宗皇帝与微末之中,毅然嫁姐,拔当今陛下与危难之际,力保登基,从而成就了长孙家几十年来大唐第一名门的绝世超拔之地位。
就凭这份相人定夺之术,便足以称得上独步天下。
然而,若干年后,谁能保证自己的功业不会高过父亲?
眼下,可不就是一个绝顶的好机会?
其实最初先太宗皇帝陛下与父亲商议嫁女联姻的时候,他是非常不乐意的,因为尽人皆知的,驸马都尉只是一介闲职,尊贵是尊贵,但是却从此失去了于朝中任职的机会,而这自然让自小便颇有野望的长孙冲心中郁郁,但是思前想后,他还是没有出言反对。
一来他知道,以父亲一贯的强硬,自己纵是反对也没用,还没得伤了先太宗皇帝的面子,二来呢,他知道自己作为驸马都尉虽然手中没有权力,就未必代表着自己对朝政失去了发言权,所以,在与父亲一夜深谈之后,年仅十六岁的他获得了管理整个长孙家族的权力。
而到了现在,三十多年的隐忍,终于换来了他生命中最最激情迸发的时刻。
长孙冲下马之后环视一周,目光扫过许敬宗等一圈人的时候,嘴角还溢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这是我们长孙世家第三次改变整个大唐王朝的气运啦!”他想。
对着众多围拢过来的大臣们淡淡的一拱手之后,他将怀中的奏折掏出来,高擎在手,正要说话,却见许敬宗突然走过来,便顿时又停下了,只是站在原地面带微笑地看着他走过来。
顿时两班大臣在大明宫前针锋相对,隐隐然楚河汉界针尖麦芒。
只不过与驸马都尉大人长孙冲的淡定自若相比,许敬宗的双眉紧蹙面色惨白显然失了些宰辅风度,而且,站在他身后的众多大臣也略显得垂头丧气了些,一看就是做贼心虚的样子。
这让长孙大人越发自得。
他将奏折高擎,“许大人,家父与褚遂良褚大人以及朝中六十多位大臣联名上表,奏陈皇后武氏干政一事,不知许大人可愿意附骥尾后啊?”
许敬宗闻言眉头深锁。
附骥尾后,这多是自谦时的用语,而长孙冲这样说,毫无疑问是在奚落眼下这帮佞臣。
此时认输,或许还能得残生之苟安,但是却不免要颜面尽失了。
许久,许敬宗突然破颜一笑,生生的犁出满脸的褶子。
“谢驸马都尉大人提携,下官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骨气还是有一点的,再说了,驸马大人此举,可是妄言陛下之家事……唔,这个么……此臣者之所讳,而智者所不取也,更何况未得圣旨而夜封九门,今又陈兵于大明宫前以下犯上者乎?长孙驸马以为如何?”
长孙冲闻言眼睛一瞪,旋又失笑。
这时站在他身侧与身后的众多大臣早就已经笑了起来。
许敬宗也有资格谈骨气二字?
真真滑天下之大稽也!
“吾等以顺诛逆,以天道正伦常,许大人何必再谬言煌煌?”
说完了不等许敬宗再次答话,他已经将手中的奏折高高擎起,道:“诸位,随本驸马上奏折去吧!”
这就算是谈崩啦!
许敬宗面色发白的看着长孙冲带着一众大臣从面前走过,眼角余光留意到,甚至有几个站在自己身后,平日里也颇为自己所看好的大臣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如果不是顾忌着自己,他们也就真的过去“附骥尾后”了。
他的面色越发的铁青了起来,突然抬起手臂,无力的摆了摆,看都懒得去看他们,“愿意去的,尽管去吧!”
顿时有几个人闻言面面相视了片刻,这才如蒙大赦般的从队列里抢出来,甚至来不及道一声谢,只是拱了拱手,便撒腿冲着那昂然走向大明宫门的队伍追了过去,顿时惹得许敬宗身后这一般大臣们眼中的神色越发复杂起来。
做墙头草,没有一张城墙也似的厚脸皮怎么行!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许敬宗也很想跟过去的,毕竟只要过去了,人家好歹也会给留下一条小命的,这也算投诚不是?但是想一想……算啦,自己也没几年好活了,不要脸了一辈子,临到这最后一回,就勉强给自己,也给子孙后辈们,留点脸皮吧!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不愿意再看那长孙冲气势凌云的表演,默默地转过身来,环视一周之后便发现,自己身后这些人,大多已经是连抬起头来与自己对视的精神头儿都没有了,偶有几个抬起头的,也只是表情莫测地看着那随长孙冲前行的队伍罢了。
倒是那个叫狄仁杰的五品小官,看上去倒是一副凛然的样子,面色平静的紧。
许敬宗忍不住心里苦笑一下,说到头这佞臣,不好当啊!
※※※
大明宫内,琉璃堂。
一连声的咳嗽过后,素面朝天的皇后武氏扶着自己的丈夫,大唐的皇帝陛下在锦塌上躺好了,然后从宫娥手中接过琉璃盏。
“陛下,把这碗药吃了吧?”
以湿巾蒙额的皇帝陛下李治抬起手臂虚弱地摆了摆,然后又放下了。
最近一两个月以来,随着天气渐渐溽热,他的头痛病又厉害了起来,而且偏偏昨日还着了寒,此时的身子,便是连站起来都难了。
这时,一个同样是淡妆的宫娥快步但是悄无声息地走来,附到武后身旁耳语几句,面色疲惫已极的皇后武氏微微地点了点头,怜惜地看了病榻上自己的丈夫一眼,淡淡地道:“让他进来吧!”
那宫娥闻言点头称是,又无声无息地快步退了下去。
此时天际正是微明,宫内是处都还点着灯烛,虽然在这琉璃堂内因为皇帝李治重病讳光,所以只有两盏宫灯而已,却还是照得堂内明亮的紧。
昨夜皇帝陛下发了高热,皇后武氏也陪着他一夜未眠。结果半夜时分,就已经接到了外面的消息,说是赵国公大人亲自发出兵符,连夜调来城外连骑,已然将长安九门尽数封闭了。
虽然代替皇帝陛下处理朝政已经好几年了,暗中参谋朝政更是已有十年之久,但是皇后武氏明白,事情一旦牵涉到了长孙无忌那个老骨头,而且已经到了这种调兵围城的地步,就已经不是她能解决掉的了。
所以,虽然看着皇帝陛下这副面容枯槁的样子心疼的紧,她还是不得不趴在耳边慢慢的把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一的告诉给了他。
世人都猜测说当今皇帝陛下惧内,所以才将九五之权尽数赋予皇后武氏,但是宫中的知情者听了这话,却是无不嗤之以鼻。
且不说别的,如果皇上真是那种性情软弱可欺之人,二十多年前废掉王皇后时又何以那么坚定?纵是面对满朝文武的齐声反对,他依然是一意孤行,照废不误,这岂是一个性情软弱之人能做出的事情?
再者,这前后二十多年来,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之间的感情,便是举案齐眉都不足以形容,尤其是自皇帝陛下惹上头风之疾以来,皇后娘娘一边要替皇上处理政事,一边要为皇上求医问药,一边还要经常陪在皇上身边与他作伴,彻夜不眠连日不休,简直是家常便饭,便连宫里那些去了势终生无法娶妻的阉人们见了,都不由得为之感慨——
当今这位皇后娘娘,便是比之先长孙皇后,都毫不逊色!
再说了,几个经常秉旨的太监心里更是知道,其实但凡牵涉重大的事情,都是皇后娘娘与皇帝陛下商议之后才下的决定。
否则的话,不说别人,单单是一个长孙老爷子,只怕也早就忍不住要跳出来了,哪里会容忍到今日!
这时,病榻上的皇帝李治微微睁开眼睛,声音苍涩而虚弱已极,“媚娘,是不是舅舅他们已经到了宫门外了?”
武后淡淡地冲他笑笑,两手轻阖,将他的手捧在中间,“陛下,您还是先吃了药吧?不管出了什么事情,还是您的龙体要紧!”
李治无力的抬起另一只手摆了摆,“你去命人把舅舅叫进来,朕同他说,你做的那些决定,都是朕同意过的,他这样……咳、咳……”
武后赶忙伸手帮他抚胸顺咳,就在这时,刚才出去那宫娥已经带了一个小太监进来,跪拜毕武后命平身之后,那小太监才站起身来。
他正是刚才在大明宫外击磬传旨的那三个小太监之一,只是现如今,他的胸口多了一团沾带着泥土的脚印。
那是被长孙冲一脚给揣的。
他身子微微发颤,双手捧起一道奏折高举过顶,“陛下,娘娘,驸马都尉大人携朝中大臣计七十余人联名呈表,这奏折、这奏折……乃是赵国公大人与褚遂良大人联名所奏,下面署名者,亦是多达七十余人。”
说完了,他两臂发颤地举着那奏折,动也不敢动。
李治吃了一惊,差点一下子坐起来,忍不住伸出手来指着那奏折,“这是……七十余人?褚遂良……还没走?”
皇后告诉他的,说是舅舅长孙恐有异动,但是他却没想到,一夜之间,这上表的人竟是多达七十余人,朝堂鼎臣,已然过半!
难道长孙舅舅想废了自己不成?
“那奏折……拿来朕看!”
“皇上,您的龙体……”
“拿来!”
武后把奏折接过来递给皇帝,然后挥挥手命那捧着琉璃盏的宫娥且先退下,这才道:“加一盏灯来!”
“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请废佞后武氏折……”
病重的皇帝陛下李治就着皇后手里的灯光看了第一行,不由得轻轻地嘘出一口气来,原来舅舅他们不是要废掉自己这个皇帝。
灯烛明黄,纤毫毕现。
皇后武氏也同样首先看到了那句话,也同样的轻轻嘘出一口气来,只要不是想废掉陛下就好,只要陛下在,他定会护住自己的,多少年了,夫妻俩不就是这么相互搀扶着过来的嘛!
灯火寂寂,人心戚戚。
过了也不知有多大会子,李治吃力的看完了奏折,手臂终于无力的垂下,不知是因为头痛复发还是心有愁结,他的眉头深深地蹙成几道横波。
这时武后把手里的灯盏交给宫娥,淡淡地问那小太监:“宫外情势如何?”
那小太监跪在地上身子发颤,声音亦是发颤,“回禀皇后娘娘,宫外、宫外……数百骑士已经围了宫门……”
武后闻言倏然蹙眉,却又淡淡散开。
看来这一回长孙无忌那个老骨头是动了真格的了,甚至已经不惜以兵威相谏!
她侧首看着自己皱眉苦思的丈夫,“陛下,这件事……”
李治闻言睁开眼睛,目光在面色憔悴的武后脸上打了个晃儿,便转向看着身旁不远处的宫灯,这顿时让武氏的神色突然为之一黯。
多少年的夫妻了,她怎么会不了解他!
作为一个女人和一个妻子,她和皇帝李治意趣相投,所以,苦累于她来讲是心甘情愿的,甚至她心里也明白,自己这个丈夫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他天性良善,自然便有些优柔寡断,又何况现如今他这身子……
所以,期盼着他能乾纲独断,大义凛然的训斥朝臣们一番,已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她内心依然期盼着,他能看在自己这些年替他受了那么多苦累的份上,在大臣们面前能帮自己把腰杆挺起来,能够给自己这个小妻子一次庇佑。
但是很显然,自己这个丈夫最后作出的决断将是舍弃自己……
那奏折她一字不落的看了,长孙无忌携三朝老臣之威,以太国舅之尊,口气狂横若训小儿一般……
作为皇帝陛下的亲舅舅,作为一手扶植他登上皇位的托孤大臣,长孙无忌自然是无比的了解自己这个丈夫。
如果这奏折上的语气稍微软一点,只怕他就会多犹豫片刻,但是当长孙无忌这个太国舅的口气硬到了这个地步,他……就怕了!
李治看着不远处的琉黄的宫灯,语气有些纠结,也就越发显得虚弱,“媚娘,舅舅这次,是在兵谏……”
武媚娘突然觉得一阵心凉,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凉意,从头顶,一直到脚底。
二十多年,三子二女……这,就是夫妻。
她笑笑,有些凄然,又有些无力的淡然,目光也转向那寂寂燃烧的宫灯,“陛下,臣妾……明白!”
寂寞如我,空燃一生,却也不过落得灯烬成灰罢了!
待到青灯孤盏将至时,谁能救我?
※※※
萧挺带着一百三十八名牙兵步行赶到大明宫外时,长孙冲不知从哪里命人弄来了一面大鼓,此时正有一名赤膊壮士,正昂然擂鼓,声震九城。
大明宫的值守将士一个个刀剑出鞘,枪戟阵列,但是那目光中,却满是胆寒。
自当今陛下即位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动乱,而动乱者,却又偏偏是朝中半数以上的鼎辅之臣。
八百骑兵阵列于前,刀锋枪利,盔甲森严,怎不令人胆寒?
至于许敬宗等人,则早已默默退到一边,似乎是在闭目休息,也似乎……是在引颈待戮。
因为在刀枪面前,他们已经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了。
目前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那个病榻上的皇帝,能够多少拿出一个皇帝的威严和男子汉的气概来!
一个男人,要是连自己的妻子都护不住,有何颜面身为帝王?
长孙冲双手负后,此时意气,怎一个爽字了得!
以长孙世家之名,带兵入宫,片纸废后,满朝束手而贼子胆寒,这是何等的功业!想来周勃细柳之事,太宗玄武之变,不过如此而已!
甚至他忍不住想,有此一刻,此生足矣!
这时,即便在震天的鼓声中,他仍然听到了身后杂乱的脚步声。
倏然回头,双眉紧蹙。
此时萧挺正带着百余皂衣牙兵行至大明宫前。
门前八百骑兵见萧挺身着青色官衫,不知来处如何,因此也并没有调动兵马拦住,因此,萧挺趁着这个难得的时机,已经带着百多牙兵从那八百骑兵身边行过,直奔大明宫门口而来。
长孙冲目眦欲裂,慌忙挥手,“拦下他们!”文人小说下载
此时鼓声正酣,三十丈外的骑兵首领饶是侧耳去听,也听不清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只能看着他的手势紧皱眉头。
长孙冲见状不由顿足,忙就手扯过一名官员,大吼道:“快命那鼓手停了!”
鼓声尚未停下,萧挺已经带着人在许敬宗等人瞠目结舌的注视里,快步奔到了大明宫门前。
“来人哪,将这逆贼长孙冲,与我拿了!”
此时,东方一轮红日恰恰喷薄而出,整个天地,好像突然亮了起来!
第十三章 打人者,萧挺!
鼓声蓦地停下,一百多朝中大臣看着领头冲过来的一个八品小官目瞪口呆。
“疯子!”无数人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两个字。
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关口会有一百多个牙兵冲过来,而且那领头的小官儿开口第一句话居然是要抓人!而且还是要抓官居一品的驸马都尉?
他疯了吧?一个八品小官,一帮子小小牙兵而已……
在场哪一位大人是低于五品的?长孙冲更是长孙世家的嫡长子,堂堂的驸马都尉啊,就算是真的疯子,怕也不敢动他吧?
但萧挺就是动了!
在全场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宋旭东从萧挺身侧抢出,一把击落了长孙冲慌忙之间拔出来的佩剑,然后三两下便把他控制住了。
长孙冲哎呦一声,忍不住大声咆哮,“萧挺小儿,你、你好大的胆子!来人哪,骑云尉,与我将逆贼萧挺拿下!”
那八百骑兵的首领这才从吃惊中回过神来,手臂抬起来似要发令,这时萧挺却突然拔剑,将银白耀目的剑身横在长孙冲的脖颈前。
“谁敢妄动,便是逼本官杀人!”
众人闻言几乎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疯了,这个小官儿……真是疯了!
不过这时开始有人留意到,刚才驸马都尉大人管他叫什么来着?
萧……挺?
嘶!
……原来如此!
这一段时间以来,其人其事传遍长安,所以,萧挺这个名字大家还是听过的,尤其是关于他与太平公主殿下的亲昵,与英国公李勣的关系,尤其是还有……与长孙世家的仇怨!
那骑云尉首领抬起的手臂犹豫了一下,却终究还是没敢落下去。看那萧挺的疯狂劲儿,再联想到他与长孙家的大仇,谁敢保证他不杀人?如果万一死了长孙冲这位驸马都尉……萧挺得到什么惩处的无所谓,反正自己身上的罪过可是大了去了,简直是万死莫赎!
所以,他只好回身传令,命手下骑兵下了马,缓缓的合围过去。
这个时侯,场面竟是诡异的冷住了。
牙兵们遵照萧挺来时的吩咐,四五十人刀剑出鞘将那几十个与长孙冲站在一处的官员逼到一处角落,另外人等,则列阵与八百骑兵遥遥相对。
士大夫们自然不能容忍自己这么多大员却被几个平日里连瞧一眼都懒得的小小牙兵给逼成狼狈,当下不由得有强项者与那些牙兵针锋相对。而牙兵们虽然刚刚被激发出了胆气,决心以命搏富贵,但是面对这些气势凌人的朝中高官,却还是不由得心生怯意。
这时那骑云尉首领不由得在对面大声质问,“萧挺,你一个八品小官,却威逼大臣,挟持驸马都尉,这是犯上作乱,诛九族的大罪,难道你不怕死吗?快快放开长孙大人,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萧挺闻言脸上绷得更紧,却是冷笑一声,大声应道:“我挟持的是驸马都尉吗?我看是乱臣贼子才对!”
他冷然看着长孙冲,“你等世受朝廷恩遇,累掌朝纲,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做出这等兵围皇城的大逆不道之事,岂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我萧挺为国擒贼,仰不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反倒是尔等,居然还有脸说话,我呸!”
他这一口口水居然不偏不倚的,直接就吐在了长孙冲的脸上!
整个大明宫门前为之一静!
就连那些犹自做出强项风骨的大臣,也不由得微微愣住,张口结舌,欲辨无辞,而那些步步紧逼的骑兵们,则不由得顿下脚步。
长孙冲自然更是傻住了!
以自己长孙世家嫡长子的地位,驸马都尉的盛贵,这几十年来养尊处优,别说被人吐口水了,便是连当场顶撞的可都没有,但是今天,这萧挺居然敢当着那么多人,在大明宫前把一口口水吐到自己脸上了……
他愣了好一会子,突然回过神来,脸上刷的一下酱成了通红,两只眼睛狠狠地逼视着萧挺,那眸子里恨不得喷出火来。
“萧挺,你这无知狂徒,你竟敢辱我!”
他的身子猛地一阵挣扎,几乎把宋旭东给撅开了去,晃得宋旭东连忙加了几分劲道,才又拿住了他。
这时萧挺闻言冷哼一声,缓缓收起剑来,眼睛却是毫不退让的与他对视着,然后,就在全场近千人的注目下,萧挺扬起手臂——
“啪”的一声脆响!
几乎所有人都被他这一巴掌给吓得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脊背生寒!
给人的感觉是好像这重重的一巴掌,已经把长孙世家五十年的尊严给一举打飞了似的!
全场寂静!
长孙冲连哎呦声都来不及发出,便被打了个趔趄,幸好有宋旭东拿着他,这才没有仆倒在地,但那头上的紫金冠却是被打的歪到了一边,发髻也散乱了开来,尤其是那左边脸颊上,更是明显的多出了一个鲜红的巴掌印,恰好与他左边脸上的唾沫相映生辉,令在场所有见惯了他尊贵气度的人都目瞪口呆。
此时的驸马都尉大人,却哪里还有一丝一毫刚才那种意气风发的模样儿?
长孙冲趔趄了两步,却并没有如人们所料的那样大怒而起,反而好像是有些目光呆滞,一副被打傻了的样子。
如果说刚才萧挺那一口唾沫还只是让他不敢相信的话,那么现在的他则是被这一巴掌给打晕了头。
大唐开国垂五十年,他还是第一个被人如此这般当众羞辱的长孙家子孙!
这一刻,他好像是被打丢了魂儿,居然连开口辱骂萧挺的心思都没了,只知道傻傻地看着萧挺的那只手。
此时此刻,好像是所有的野心,所有的功业,都已经不足道之了,他的脑子里剩下的只有一个念头——
“他……敢打我?”
这时,大明宫前百多大臣千余兵丁,无一人敢开口说话。
萧挺侧身,那好似野狼一般凶狠的目光从那些大臣们脸上一一掠过,好像在看着即将到手的猎物一般。
那些平日里高居庙堂之上的大臣们,还有刚才那几个犹自在愤怒不已的强项之人,此时却被他看得寒毛耸立,再不敢动!
这萧挺连长孙冲大人都敢如此折辱,还能不敢杀人?
面对一个已经不怕死了的人,谁能不怕?
而且,这兵谏说到底……可不就是乱臣贼子?只不过成王败寇罢了!
这时,那长孙冲却是突然回过了神来,蓦地一声大吼,竟然一膀子把力量奇大的宋旭东给甩开了。
“萧挺,你他妈的敢打我!”
※※※
大明宫内,琉璃殿。
“自朕即位以来……朕虽不如先帝,然亦有从谏如流之愿,今查皇后武氏……以故,特准卿等所请,将武氏废为淑德妃,翌日另择贤良者为后……”
李治闭着眼睛,声音有气无力且断断续续,刚刚被从宫外招进来坐在一旁秉笔的中书令上官仪却是一丝不苟的紧,把皇帝陛下的话全部记录了下来,待会儿整理润色之后加了玺印,便是圣旨。
自此,乾坤定矣!
“陛下,臣再读一遍给您听,若是无误的话,臣下去誊写一份再交给陛下御览……”此时上官仪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微微笑容,而跪在地上的皇后武氏则面无表情,只是呆呆地回想着自己的皇帝丈夫说到的自己的罪过。
正在这时,却突然听见殿外有喧哗声。
“皇上,娘娘,喜讯!”一个小太监一边喊一边跑进殿来。
大明宫琉璃殿内沉闷到令人窒息的气氛为之一开,皇后武氏缓缓地抬起头来,李治也勉强睁开眼睛,似乎不敢看自己的皇后,因此那眼神只在她高高的凤冠上打了个唿哨儿,便也转首看向宫门。
那胸前印着一个黑黑脚印的小太监快步抢进宫来,扑通一下子跪在地上,“皇上,娘娘,宫外、宫外打起来啦!”
“啊?”皇后武氏闻言眼神蓦地一亮,忍不住抢在皇帝之前开口问道:“什么打起来了?谁跟谁打起来了?”
她在想,难道是李勣动弹了?
这个老狐狸,自己已经向他示好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他却一直都在那里装糊涂,从来也没有明确的说过什么,难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反而站出来了不成?这可不像他的处事风格呀?
那小太监抬头,见皇上与皇后都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他的目光不由得一缩,但脸上的喜气却还是遮掩都遮掩不住。
他兴奋地道:“回禀娘娘,是萧挺萧大人,刚才他带了百多牙兵赶到了宫前,萧大人神勇异常,单人仗剑冲锋在前,连八百骑士都拦他不住,现在已经是被他给冲到宫门前挡住了外面那些骑兵,而且还把那些上书的大臣们,全部都给抓起来了!”
这小太监不知是不是听先帝爷们征战的故事听上瘾了,也或者是这消息从宫门外经由其他人传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走了形,因此刚才萧挺取巧绕过了那八百骑士的事儿,竟然愣是被他给说成了萧挺单骑闯关的英雄故事了!
不过说完之后,他却是下意识的胆子一寒,刚才赶着来报信不及思量,现在再一想,一百多牙兵……八百骑士……单人仗剑……这似乎不太可能?
然后他顿时想到,自己这可是在向皇上和皇后娘娘回禀呢,这个夸大其词的罪名可不是要不得的……
他顿时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不等的有人接话,便又赶紧道:“这消息都是宫门口的侍卫们传进来的,据说萧大人还、还……”
皇后武氏现在当然没心思去关注这消息有多么失真,他唯一关注的是,居然真的有人赶来救驾了?
萧挺……原来是他?竟然是他!
她一直都以为萧挺这个人有点小才气,又有点小聪明,而且还颇能揣摩上意,但是……也仅此而已。因此,便也没太拿他当回事,只是赏了一把剑给他,打得主意便是姑且先用一用,看看成色如何再说。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到了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竟然是他站了出来!
李治听到这里不由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咳嗽了一声问:“萧挺?就是那个整天跟小太平一块儿胡闹的人吧?他带了一百牙兵守住宫门了?还抓了大臣?你刚才说……还怎么样了?”
那小太监闻言下意识的抬头看了默不作声的皇后娘娘一眼,然后才又赶紧低下头道:“回禀皇上、娘娘,萧大人还吐了驸马都尉大人一脸口水,然后……又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驸马都尉大人这会子……都傻在哪儿啦!”
“大胆!”李治闻言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拍床骂了一句。
一个八品的小官儿却敢当众折辱世家子弟朝廷的驸马都尉,这成何体统!
“打得好!”皇后武氏突然开口道,然后,她竟然慢慢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看得皇上李治和手持草诏正准备整理的上官仪都不由得眼睛一缩。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于其寂寥凄惨的度过后半生,还不如是生是死的就赌这一把了,至少那个叫萧挺的小子已经帮自己拉了一个垫背,而且这所谓夫妻之间,好像也没有什么情分剩下……那还有什么可害怕可顾忌的?
“来人哪!”她看都不看李治和上官仪,淡淡地用袖子拂了一下宫裙,对外喊了一声,顿时便有两名侍卫闻声入内。
她经营大明宫已经好多年了,若说外面那些将领们她掌握不住还好说,如果这宫内的布防她还没有攥在手里,那她就不是武媚娘了!
“将逆贼上官仪给我拿了!”她淡淡地道。
李治与上官仪闻言都是一愣,这时,那武氏又淡淡地道:“传皇上圣旨,长孙冲擅自调兵,图谋造反,且率众逼宫,意在篡立,翌日捕获之后,当另行昭告天下,以定其罪名!另外,命所有人等,与我坚守宫门,等待援军到来!”
“是!”那两名侍卫闻言顿首至地,然后长身站起,三两步过去轻松地便拿住那已经被惊呆了的上官仪,押了出去。
这时,皇上李治已经被惊得连头痛都忘了,他在榻上坐起来,任由那额上的湿巾掉下来,只是眼睛圆圆地瞪开,呆呆地看着突然发作的已废皇后武氏。
武氏挥挥手命太监宫娥们全部退了下去,转过身来淡淡地看着自己的丈夫,然后,她突然的一笑,一如当初的贤惠温婉,“陛下,诏书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