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云深处有为家-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梭布,因为它是明朝皇帝制作内衣的专用布,细腻若绸,价格相当的昂贵,且外面买不到。
朝廷也不许这种专供布料在外面叫卖。
其次便是云布,也叫缣丝布,是一种以丝作经,以棉纱作纬的丝棉混合织品。
吴有为介绍这样的布匹给汪直:“这种云布在,上海县可是很有市场的,每一匹价格也不贵,富裕人家几乎都穿云布做的衣服,就算是贫家,也有云布做的内衣,外面可以穿苎麻做的衣服,苎麻布凉爽透风,很适合上海县的气候。
汪直看了看吴有为的衣服:“咱家见您这衣服,也是苎麻布的?”
“是呀!”吴有为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是苎麻和棉的混纺,穿着没有单纯的苎麻那么磨皮肤,也没有棉那么密不透风,很舒适的。
在他那个时代,苎麻和棉的混纺不知道多少,而且都说了:穷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闲。
休闲装多数都是棉麻织物,可舒服了。
汪直都看直了眼睛。
麻布那不是穷苦人家才穿的玩意儿吗?
只是吴有为身,上的棉麻混纺衣服,却不粗糙,很是细腻,摸着也舒服,昨天他来的匆忙,吴有为穿的是官服,今天他穿着的是便服。
而四周跟吴有为差不多衣服的人还不少。
吴有为喜欢原色,不喜欢染色,再说了,古代染色技术也不怎么过关,因为都是植物染色,洗几次之后就有点暗淡了,所以他最喜欢原色。
所以吴有为身上衣服很简洁,只不过带着的荷包、香囊很精致,咋一看,也不失礼数。
“那咱家也做两身穿一穿。”汪直来了兴趣,当场量体裁衣。
这个布庄吴有为熟悉,乃是当年坚持留守上海县的唯一一一家布庄。
据说也是黄婆的后人。
老板就姓黄,黄老板亲自接待的他们,他们自家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织布厂,吴有为帮着立起来的,并且改良了织布机。
不过只能纺织他们自家的这种布匹,而不能纺织丝绸等昂贵的面料。
这样也就省了跟高端产品争夺市场的尴尬。
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上海县本来就经济复苏中,这种时候,恰好占据市场空白。
松江布是很贵的,不如这种自家产的便宜货好销售,加上松江并非江苏那种地方,也不怎么产昂贵的丝绸等丝织品。
所以对高端市场来说,上海县的这种平民布料还无法撼动市场。
吴有为一边看汪直量体裁衣,一边跟汪直说这些,不过量完了,汪直却道:“咱家都没怎么记清楚,就先这样吧,反正这种布料便民,就比什么都强。
张绅就笑了:“别说便民了,就是水军,夏日里穿着训练的也是这种布料。”
主要是轻便,舒适,还结实。
“是吗?”汪直道:“改日去里头看看。”
黄老板算完了价钱,管家去付了款。
汪直就看黄老板一点都不客气的收了钱,还找了管家一点:“现在小店打折扣,但凡是做两套衣服以,上的,包括两套,全都是八折,十套以上便是七折了。”
汪直就来了兴趣,竟然亲自开口跟黄老板说话了,他问黄老板:“那多少是六折啊?
“没有六折啦客人!”黄老板摇了摇头:“七折便是只能赚点本钱,六折就得赔钱啦,而且大令不许人打价格战扰乱市场哒。
吴有为微笑不语,等出了店门,汪直才道:“没想到吴侍读不仅才华过人,这做生意,还有一手啊。”
“买卖嘛,讲究的很,在商言商,大家都要守规矩,不能打价格战,那样的话,富裕的商户当然不怕,小商户们可就吃亏了。”吴有为道:“而且种麻的农户们也会受损。汪直若有所思。
吴有为规划的上海县的商业街很有特色,布匹一条街;小吃一条街;酒楼一条街;金银一条街等等,都是让同样的商家扎堆,这样顾客来买东西的时候,就很容易货比三家。
尤其是客栈一条街,谁家条件好,服务好,态度好,卫生好,一对比就知道了。
有那不讲究的人开了客栈,屋里脏兮兮的不打扫,以为上海县繁华,他们不愁客源,可是随后就不行了。
因为他们家太脏乱了,愣是被左邻右舍给对比的生意惨淡,不得不勤奋的收拾一番,才招来几个住客。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少发生,想在,上海县浑水摸鱼的不是没有,但是吴有为这么“一条街”的策略下来,愣是管的他们没了脾气。
汪直还跟小孩子一样的买了炸年糕,拿着边走边吃:“在京里可没这种味道的年糕。
北方的年糕用的是黄黏米,而南方多用糯米。
压成长条,切成片,油炸过后撒上白糖,甜糯软,齐了。
“一会儿得去吃一一吃鱼丸面。”吴有为介绍道:“那个才美味呢,都是新打上来的大鱼,没有刺儿的那种,里头有青菜、海带丝、豆腐皮儿等等,再浇上一勺热汤,放上几个鱼丸,撒一勺辣椒油,来点老陈醋,那味道,绝了!”
说的汪直都馋了,他们一一伙人在中午的时候逛到了小吃街,就找了一家鱼丸面小店进去了。
这么些人一进去顿时将人家的店铺挤满了,不过店家高兴的合不拢嘴:“以往想请父母官来你都没时间,这次可好,带了这么多人来。”
众人都笑了,吴有为道:“这回你可赚了啊!”
“给你们打八折!”店家高兴的道:“顺便每桌敬赠两道小菜!”
“那成,上鱼丸面,嗯,要包心鱼丸的那种。”吴有为折腾出来的包心鱼丸,在上海县很有名。
“得咧!”店家高兴的去了后厨,不一会儿一碗碗鱼丸面就上来了。
果然跟吴有为说的那样,绿色的菜,白色的鱼丸,还有淡黄色的细玉米面的面条,这是用简易的面条压榨机压出来的,人工擀不出来这么细的,只能用压面机。
但是面条里头掺了蛋清,吃着口感爽滑,鱼丸劲道弹牙,青菜也好吃,辣椒油里头还有芝麻呢。
吃过了鱼丸面,管家去付了账,一伙人继续逛游,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少,因为很多人都是听说上海县,却没来过,所以有不少考察的商家,富贵人家出门总不会一个人走起码老爷少爷出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带,上常随、小厮甚至是掌柜的,呼呼啦啦一群人边走边看也是有不少的,认识的知道吴有为的身份,不认识的就当他们跟那些人一样,按照吴县令的意思,那都是来“考察市场”的商家。
汪直一路上看到的东西很多,心里对吴有为佩服的五体投地,宫里的内宦们都知道那个笑话,现在却愣是让吴探花将这里经营的如此繁华。
晚上他们是从步行街那边回来的,晚饭在一家酒楼里吃的,根本没什么大鱼大肉,就普通的饭食。
吃过了后,从酒楼到衙门,他们都是步行的,也算是消食儿了。
已经快到衙门口的时候,张绅指着他们路过的商业街道:“汪公公,你发没发现一个现象?”
嗯?”汪直回过神来:“怎么?”
“上海县城里头,没有青楼楚馆。”张绅提醒了一句。
汪直一愣。
作为一个太监,没了根儿的男人,他们真的很少去注意青楼楚馆,因为注意了也没用啊,他们又不能进去消费。
有钱,身上也没那个能用的物件儿。
可是经过张绅这么一提醒,汪直才想起来,他这看了一圈,上海县不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的确十分繁花似锦,可真的没。。。。 青楼楚馆。
“因为,上海县不许有青楼楚馆存在。”吴有为淡淡的道:“什么暗门子,相公堂子,都不许出现。
汪直愣住了。
张绅又坏笑着道:“还有个地方,你也没注意。
汪直回头看他:“哪个地方?”
“赌啊!”张绅道:“上海县也不许有经营赌坊、赌场甚至是地下赌场的存在。
内监们因为不算是整个的男人了,所以他们不好色。
不过因为他们没了根儿,身如浮萍,想要抓紧一 一样东西,那便是钱。
所以内宦们不好色,好的是财。
他们看中权,也是因为权利能让他们揽财,不然谁有那个闲工夫,去打理朝政啊?
大权在握的大太监们也是由小太监时代爬上来的,而小太监们在没发迹前,也都是普通的太监。
他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堵。
赌钱的金额有大有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太监们唯一一的娱乐活动了。
可是在上海县,竟然没有“赌”这个地方!
街边小摊不算。”吴有为一点不怕得罪人的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超过一两银子的赌注不算,超过一一两银子,就要受到教育,超过十两就交给家里长辈处理,超过百。。。 那就得去劳动改造了。
什么时候挣够了这百两银子,才算结束劳动改造。
“那要是超过千两呢?”汪直有点胆战心惊的问,因为他来的时候,路过一处州府,手痒痒了,跟那里当官的玩了几把,输赢就在千两左右,当然,赢的是他,输的是对方
。。。。。
第380章 佛道的琐事
“那就只能去扫厕所了。”吴有为慢悠悠的道:“不过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去的地方,是公共厕所。”
汪直进了上海县,这头一天出来,还不知道什么是“公共厕所”呢。
张绅赶紧解释了一下,“公共厕所”就是谁都能进去解个手的地方。
汪直傻眼了。
“每个月五两银子的工钱呢!”吴有为道:“一直到赚满他们赌博的金额,就可以回家了,想要赌可以,继续啊,只要他们舍得拿那钱去赌。。”
能用千两赌博的人,必定是家里大富大贵,谁会去遭那个罪?
而如果真的被抓了,作为锦衣玉食长大的人,遭了这份罪,记忆简直不要太深刻。
哪儿还乐意动干这个活儿得来的钱财?
面子都丢不起啊!
探花郎太厉害了。
这份整人的手段,真不是盖的!
“其实我也是为了上海县好。”吴有为侃侃而谈了一番色青行业的危害,各种花柳病流行;赌博倾家荡产的不计其数等等。
听的汪直也觉得赌博不是好行为了。
张绅在一边昏昏欲睡。
说完了,聊好了,宵夜送来了。
其实就是薄荷糕。
现在已经六月份了,天气炎热,薄荷糕清甜爽口,夏季的时候,吃这个颇为下火。
配上灞凉了的绿豆汤,吃过之后,由里到外的凉爽,躺下就能舒服的一觉睡到大天亮。
万通晚上没回来,吴有为一个人睡的。
第二天吴有为还有公事要办,就让张绅领着汪直继续逛。
这一日汪直去的兵工厂,在那里待了一天,回来笑眯眯的心情可好了。
第三天他们俩去了上海县的四个村子里走了走,汪直发现这里的村子都快赶,上一个小县城了。
简直就是上海县的简化版。
这里的村民一个个并不畏惧,见了他们都大大方方的行礼问好,他们走路口渴了,还能在村里的商业街上找到茶楼歇脚,这村里的商业街,都跟上海县差不多,就是小了点,同样的店铺,上海县可能有三十个,这里也就能有三五个。
还都是村里人自己经营的,一般都是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住人的地方。
不过住着的都是店铺的掌柜的和伙计,老板还是回家里去住的,他们都是本地人。
第四日汪直来跟吴有为说了一声,他要跟张绅去白龙港看看:“去看看军港,然后转道吴淞口,看看那里的港口码头,以及吴淞营,然后去营岛上走走。
“行,从营岛回来别急着走,到这里来住两天休息一下。”吴有为道:“我让厨房给你做点薄荷糕、凉茶什么的带着,你刚从北边过来不知道南方太阳的厉害,这个时候可千万别逞能,中暑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汪直年纪其实很小,吴有为当他是小小那样的照顾,这两日让人给他做了不少的衣服,都是颇具上海风格的夏衫。
知道他要去军营,特意让人按照他的体型做了军中简便的服装。
如今水军跟张绅的关系不错,说句实在的,一点都不见外,不把他当阉人看。
他希望这个风气能一直保持下去,让汪直也能有一 一颗平常人的心,才会让他不至于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
他可以肆意张扬,但是绝对不能嚣张跋扈。
“嗯。。。 好。“汪直尴尬了一下,这种被人当弟弟一样关心,他没经历过。
等他跟张绅走“了,吴有为这边也来了人,请了白云观的观主古闻道长给算了算良辰吉日,给房子上房梁。
确定了是今天的正午之前。
只是今天一大早,不止是白云观的观主古闻道长来了,就连龙华寺的主持修缘法师也大驾光临了。
“两位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吴有为早上本来在睡懒觉的,结果就被人从凉席上挖了起来,管家心急火燎的给他洗漱了一番,换上衣服就赶紧推出来见客,这边麻利的让人做素菜点心,素酒熟茶的拿去接待客人。
两个出家人,一个一身仙风道骨,穿着道袍八方鞋;一个一身袈裟,顶着个光头一脸慈悲。
吴有为本来正在浑浑噩噩之中,见到这俩人立刻清醒了。
自从他被阎王爷摆了一道乌龙之后,他对宗教这个东西就怀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即空大师不算,他是个身在空门心在江湖的家伙。
这两位在上海县出生,在上海县入了空门,在,上海县遭受灾难的时候,也不离不弃。
虽然说他们的道观和寺庙。。。。。 在吴有为来之前,其实是很破烂的,破烂到海盗和倭寇都不曾光临。
当然,也许是他们也怕神明责罚,反正地方够大,就是房屋和人不咋地。
吴有为上任之后,不仅修缮了上海县,连带着他们那寺庙也都焕然一新
自觉对得起两位了,这一大早的堵他被。。。。 哦,不对,是堵到门口来,是要干什么?
“大令不必客气。”修缘法师是个上了年岁的老和尚,看起来分外可亲。
在吴有为刚来的时候,他瘦弱的很,穿着带着补丁的袈裟,面有菜色,寺里就剩下十几个信仰坚定的徒子徒孙们。
还自己种了水田菜地。
现在则穿着干净整洁的僧衣,披着袈裟,满面红光啊!
胖乎乎的肉肉将他曾经满脸的褶皱都抻开了,好像返老还童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管家颠颠的送来了三杯凉茶,两碟素点心。
这可真是素点心,一盘薄荷糕,一盘绿豆饼。
古闻道长喝了一口凉茶道:“我等乃是方外之人,此次前来却是为了公事。”
吴有为愣住了:“公事?”
他这县衙,跟和尚道士,有个毛的公事啊?
“大令莫不是忘了?”修缘法师看了看吴有为,发现他不像是在装假,就看向了古闻道长。
“这个?”吴有为想了想:“请恕本官冒昧,真的想不起来了。”
“大令,县衙里还少两个职位。”古闻道长笑道:“一个僧会司的僧会,一个道会司的道会,至今为止,您都没有派人担任。”
吴有为彻底无语了,因为他真的给忘记了!
这两个职位在县衙里是有的,只不过因为不慎重要,他也不怎么看重宗教,便给落下了。
而且这两个职位虽然不入品级,却是直接跟佛教道教打交道的,感觉没什么前途,朝廷对宗教又很严格,因为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就是靠白莲教起家的,所以登基称帝之后对宗教格外看重。
暗地里可没少打压宗教,甭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一概不客气。
现在被人问到了眼巴前,吴有为才想起来,可不是么,少了俩人!
“大师,道长,这事儿吧,其实也不是本县疏忽。”吴有为先打好基垫:“刚开始的时候吧,考虑过了,只是这两个职位虽然不入品级却要与宗教打交道,而本县这里的人对佛道都不是很了解,也没精通的人,就一直这么拖着,拖着,拖着吧,本县忙乎的,就给忘了。
其实是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人接手那两个职位,因为他觉得没必要,可是现在看来,人不能没有信仰啊。
因为上海县越来越富裕了,人们手里头的钱越来越多了,日子越来越爱好了,两个地方现在香火鼎盛。
“既如此,大令,老道士厚着脸皮推荐一人。”古闻道长看向吴有为:“不知可否?”
“哦?”吴有为来了兴趣:“何许人也?”
如果有合适的人,当然好了。
反正这附近就这两个方外之地,哦,还有个城隍庙,那里他修缮了,但是还没有庙祝呢。
“乃是黄婆布庄的老板,黄阿星。”古闻道长道:“他乃是老道我的俗家大弟子。”
白云观那些年多亏了黄阿星的支持,才没能成为荒废的道观。
“他是您的俗家大弟子?”吴有为想了想:“没听说过啊?”
拜师了吗?
在这个年代,俗家大弟子那是有些名头和规矩的,他都不知道唉!
“很早就有了。”古闻道长摸着胡子道:“据说某一 一代的观主救过当年的黄婆的命,不然她一个逃出去的童养媳,怎么可能单独去崖州生活三十多年?后来他们回到上海,每一代的长子都是白云观观主的俗家大弟子。当年上海县那个样子,黄家都不走,就是因为白云观在这里。”
吴有为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一道渊源在。
“老衲推荐的人选,同样是老衲的俗家大弟子。”修缘法师慢条斯理的道:“他乃是沈家家主沈毅。
“沈家?”吴有为倒是知道沈家,自从上海县起死回生之后,沈家就一直很活跃,主要表现在他们家好像事事都出头,不管是劳军还是别的什么活动,他们家都支持。
还有上次说的要将弟弟搬迁回来,吴有为不予考虑,他们家也没再来求。
“与白云观差不多,老衲寺中有一位长老,乃是沈家上一辈的叔爷爷,只不过遁入空门,从此不问世事。”修缘法师道:“沈家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那位长老,不过那位长老已经过世了,所以沈家才要搬走。”
只是如今这里安全了,沈家。。。。 自然就不会搬走了。
吴有为这才知道,为什么上海县破烂成那样,别人都走了,怎么沈家没走?黄阿星一家在别的地方也一样开买卖,就在,上海县这么硬挺。
不止是没有强硬的关系走不了人,还有这么一个不可言说的理由。
但是有人能接替那两个位置,又是佛门和道家都信任的人选,吴有为也就不多做考虑了:“既然如此,那便是他们俩好了。”
二位都很满意。
不过吴有为也说了:“不过,入了职,可就是胥吏之流了,将来孩子如果入仕的话,可就要三代以后了。”
俩人一愣。
他们没想那么多。
想了一下,还是修缘法师道:“那老衲举荐沈毅的弟弟沈迩,他也是老衲的俗家弟子,只是他是二弟子。”
吴有为就想起来沈毅说过,想让他弟弟搬回来,如果他弟弟当了这个僧会司的僧会,那势必会搬家回来。
而且家里的厨娘是个包打听,老早就听丫鬟婆子们嘀咕过了,这沈家的沈迩跟沈家家主不同。
沈毅是当大哥的,大气,大方。
沈迩是当弟弟的,小气,狭义。
兄弟俩简直是对着长大的,不论是脾气还是秉性。
所以这样的人,吴有为也不想要。
“沈迩仿佛并非本县人吧?”吴有为摇了摇头:“这个职位,优先考虑本县当地人。
修缘法师愣了愣,随后宣了一声佛号:“那,老衲的小弟子俗家兄长,倒也合适。”
这是一定要安排一个自己人才行的架势啊!
第381章 玻璃工厂
“不知那又是哪位呢?”吴有为耐心的问:“可是本县人士?”
“他家倒是祖祖辈辈都是上海县人。”修缘法师叹了口气:“他哥哥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想着寺庙好歹是佛门清净地,孩子在那里,总。。。 倭寇和海盗不会进去杀人放火。“那孩子也是真心向佛,因为从小身体不好,三灾八难的,隔三差五就去寺里住一段日子,就这样,入了佛门,他俗家兄长是县里头。。。 哪个老城东区第十八号门的田家他兄长和两个侄子都在新城区那边的工地上,上工,如今家里正在张罗给老大娶亲。”修缘法师道:“他兄长倒是想让他还俗,可是他不肯,早已身心都在佛门了,凡尘俗世已经不适合他了。
这点吴有为能理解,毕竟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坚持修行,都是一心向佛的方外之人。
于是吴有为便定下了这位叫田大力的人,作为僧会司的僧会人选。
说定了之后,管家便让人上了早饭。
正好他们俩也没有吃过,就跟吴有为一起用了。
这次的早饭可是精挑细选过的素斋,香菇菜馅儿的豆腐皮包子,香油咸菜丝,瓜菜粥。
一点荤腥都没见,连蛋类都没有!
吃过了早饭,正好,既然来了,吴有为就带着一起去了工地那头,因为是良辰吉日,算准了时辰,上了房梁。
上梁是要放鞭炮的,噼里啪啦一阵子热闹过后,便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吴有为却道:“还是回县衙吃吧,这里都是大鱼大肉的,你们也吃不下。”
因为今日上梁,乃是喜庆的日子,所以工地今天中午的饭食便是果仁菠菜和红烧大鹅,就连咸菜都是清蒸咸鱼丝,汤水是绿豆汤。
果仁菠菜里头还放了不少新鲜的春蒜;红烧大鹅那油足足有半锅那么多!
这饭食他们肯定吃不下的,吴有为虽然想吃,可总的照顾一下这二位的感受,于是坐着小车拉着他们俩回了县衙。
后厨也早早的就备好了午饭。
依然是一桌素斋。
吃过饭之后,请了黄阿星和田大力过来,吴有为事先跟他们说了,入了小吏这一行,三代之内可不能考功名了。
谁知道俩人竟然全部在乎!
说的理由都差不多:两人都认为自己三代之内肯定都聪明不到哪里去,将来想娶个聪慧一点的女子进家门改善一下自家的血统,那也得三代之后才能见到效果了,干脆这就当个小吏吧!
守家在地不说,好歹也是衙门里混饭吃的人了。
以前的衙门什么样儿?那真是麻绳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
现在的衙 i门,打破脑袋都想挤进去啊!
工资高,待遇好,尤其是里头的人同意着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煞是好看。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吴有为虽然没当过县令,可他以前可是管过一个私人学校的,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所以管理这么一个县,他很是如鱼得水。
他不揽权,所有的权利都下放,他只看结果。
所以现在在上海县的人都是各司其职,并且有真正的权限在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般人谁会这么放权啊?
于是这俩人这就说定了,第二天来县衙上班。
而吴有为又跟两位说了说七月半的法会。
最后派人专车送了两位回去,并个人捐献善款,寺庙和道观都是一一百两,附赠百斤稻米。
等到了第二天,俩人果然来了。
“县衙拨了一个小院子给你们俩当办公地点。“吴有为亲自领着他们俩到了一座小院子里:“这里便是宗教办事处,你们俩就在这里办公。”
这座小院子里有正房五大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倒座房四间。
院子不大,但也是新搭建的不是?里头什么设施都全,连假扮过夜的班房都包括在内,本来建设的时候,便是每个职位都有份,又多建了八个小院子,吴有为这是未雨绸缪,想着日后有所增加了,衙门里也能转悠的开。
他们这个小院子有两个正式职工,就是他们俩;其次有两个外聘的公务员,负责协助他们工作。
另有专门人士负责打扫卫生,当然,他们的桌案之类的得自己动手,保洁人员只负责地面和外面的院子。
“好好好!”这俩人倒是不挑剔。
“你们的任务也不多,就是管理一下宗教事宜,堪合度牒。”吴有为介绍了一下他们的职责:“大到各个庙宇的情况,小到香烛的质量,以及有某些人想要出家,理由呢?堪合这一块很重要。”
不能肆无忌惮的谁想出家就出家。
历朝历代对于方外之人都很宽和,虽然大明暗地里也很防备宗教,但是明面上还是敬重这些出家人的,例如出家人是不服劳役的,这一点就很让人心动。
上海县因为吴有为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水泥混凝土的出现,官道上清一色的水泥大路,堤岸更是用青砖水泥一次性搭建成功,没了繁重的劳役,每年那点规定的劳役时间,也就是清理清理黄浦江的淤泥而已。
而且黄浦江通海,只要将淤泥清出吴淞口,到了大海里,自然,海水就会帮忙解决了。
安顿好了这两位,吴有为就回了他的办公室。
房子上了梁,就得赶紧上房顶了,眼看着六月份尽了,七月这里正是热的时候,且七月份乃是早稻收割的季节。
双季稻成熟的快,农时就紧张了一些
吴有为这边忙着,万通那边也不闲着。
汪直到了地方,他就让人带着他可劲儿的看,想去哪儿去哪儿。
同时,万通根据吴有为的那些后世军队的理论,找了不少吴有为的学生们,让他们没事的时候,就教导一下这些人思想品德。
当然,是忠君爱国的那种,包括大明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洗脑的言论,务必要打造出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
还有什么“不抛弃,不放弃”等等。
听的汪直这个小年轻的内宦都热血沸腾了。
吴有为这边大力开发工厂。
他的玻璃厂终于建成了,并且开始烧制玻璃。
吴有为激动的亲自过去观看,结果。。。 第一次烧出来的是一团灰不溜秋的玩意儿。
别说透明若水晶了,连是个什么都看不出来。
负责玻璃厂的是吴有为在京里调过来的烧窑师傅林大海。
他们全家的卖身契都在吴有为的手里攥着,全家都搬了过来,他有四个儿子,五个闺女。
闺女全在京城嫁了。
儿子娶了媳妇儿,全家都搬了过来,在玻璃厂里做技工。
他是首席技师。
吴有为给封的。
“老爷。。。。。”林大海懵圈了。
“没事儿,慢慢来。”吴有为抹了把脸:“继续烧制,总会成功的!”
可能是原材料不纯?
还是哪里出了意外。
反正继续烧制就是了
一天下来,热得不行。
吴有为出来后有点晕,抹了把汗:“让人煮点绿豆汤解暑,天气太热了,以后中午就不开工了,躲过了热劲儿再说。”
烧制玻璃可是个热活计,外头本来就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