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域人生-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迅速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自从远离连山之后,李明就加强了敌踪的侦察活动,现在他的基地车没在身边,无法通过车载雷达和遥控侦察飞机来查知敌军的动向,一旦被敌人从后面包抄,将他的后勤运输路线堵住,那么他这三十万作战部队可就要陷入危险之中了,因此,即使是在行军的途中,他的斥候部队都在不停的向他汇报着他部队周围五十公里以内的情况,而在他的后勤通道上,这种情况更是每天晚上都要进行,趁着夜色,他部署在后勤通道上的防守部队每天晚上都要逐次的通过便携式铅酸电池探照灯,由连山关隘开始,一段一段的向李明的大营传递信号,一旦李明没有接受到信号,那就表明他的后勤运输通道上出了问题,那时候李明就要派遣大队的游骑兵前去探查敌踪了,通过这种信息的传递,使他对敌人的行动了如指掌。

天,渐渐的晚了,头顶的月亮也渐渐的偏西了,在同众将领研究完第二天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之后,李明信步走出了帐篷,深深的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由于他还要等待着他的斥候部队汇报信息,因此虽然他已经感到很困倦了,但他依然不能休息,这种情况自从他领军出发之后就已经成了惯例。

慢慢的,一队接着一队的斥候部队开始返回了,每天,李明都要听到斥候部队回报的安全消息之后才能安然入睡,否则,他真的睡不安稳,几十万人的性命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一个疏忽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作为大军的统帅,李明绝对不敢有任何大意。

今天晚上的情况似乎比以往要复杂一点,其实这也在李明的意料之中,越是接近明扬城,敌人的活动就越是频繁,作为李皎来说,肯定会把明扬城作为同自己决战的场所,对于这一点,李明深信不疑,不过,自己手中掌握着在平原上战无不胜的重甲骑兵和重装步兵,还有机动力和战斗力都异常强劲的游骑兵,因此李明并不害怕同敌人正面作战,他现在所担心的,是李皎不想同自己堂堂正正的决战,反而要做一些令他意想不到的袭击和伏击,因此,他对与斥候回报的异常情况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现在,斥候回报的情况就让他开始警惕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对峙

根据李明的情报,李皎在明扬城地区驻扎了二十万大军,其中明扬城内驻扎了十万,城外各城塞、村镇驻扎了十万,当然了,这十万驻扎在城外的部队主要是在面向蒙荫边关那一面,明扬城的防御方向在北方的蒙荫边关,而不是在南方,对于南方,明扬城几乎是不设防的,因此当初李皎才那么容易的拿下重兵把守的明扬城,不过现在,同样的事情也降临到了李皎的头上,这一次李明和他当初一样,也是从南方领兵杀过来的,对于明扬城来说,防守上的压力要大得多,没有了明扬城在防守上的优势,李皎要想依城打一场城塞防守站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是先将驻扎在明扬城北方的十万大军调集到了南方,在明扬城南部修筑各种防御措施和陷阱,同时将千叶城和附近其他地方的驻军紧急调集了过来,根据李明得到的情况,目前已经有六十万大军聚集在了那里,而且陆续的还有不少的部队正往这个地方赶。

对于这种情况,李明并不感到意外,李皎是一个劲敌,这一点李明从不否认,在得知李明进攻的方向之后,他肯定会知道自己攻击的目标,如果他不事先做好决战的准备的话,那他就不是李皎了,对于对方仓促组织的这么多大军,李明毫不惧怕,自己的作战部队目前虽然仅剩下三十万,但是无论是在平原上大规模的兵团作战,还是在城池下的攻防战,自己的部队都能以一当十。

以前几天虽然也不时能得到对方增援部队到来的情报,不过他们的聚集点都是在明扬城,如今明扬城外面已经被五十万大军防守的水泄不通,人员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极致,就是他们毫不还手站在那里任由李明的部队屠杀,也够李明他们杀伤好几天的,更何况,这些人中还有非常精锐的千叶城守军,但是今天得到的情报却引起了李明格外的重视。

一支大约有十万人的大军,目前从千叶城的方位向这个方向赶过来,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明扬城地区,却好像是连山山脉。

听到这个消息,本来已经有些困倦的李明顿时便睡意全无了,十万大军,如果全力进攻连山城关的话,是很有可能得手的。虽然自己在连山城关上驻守了三千的士兵和五千后勤部队,可同敌人的十万大军相比较来说相差太远,虽然他们占有很大的地理优势,可是如果被敌人不要命的猛攻的话,关隘上面的防守器具毕竟还是有限的,人员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另外,如果自己任由这十万大军攻击连山关隘的话,势必会将自己的后勤通道堵塞住,在这大战的前夕,无疑对自己的士气和部队的后期补给带来一定的打击。

因此,李明在稍加思索后,便紧急调集了两万游骑兵前去消灭这支敌军,目前他所面对的是李皎的六十万大军,因此他不可能派遣更多的部队了,两万游骑兵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凭借着游骑兵高度的机动性和犀利的远程打击能力,在平原上对付对方的十万大军还是有可能的,现在就看领兵将领的指挥才能了,对于这一点,李明是有信心的。

安排了这件事情之后,李明在大帐中稍寐片刻,便迎来了第二天的曙光,大军在各个将领的安排下拔营起寨,浩浩荡荡的向着明扬城的方向继续进发,如今他们距离明扬城仅剩下两三天的路程了,随时都有可能同敌军的前哨部队接战,因此,盘绕在大部队周围巡查警戒的游骑兵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他们要随时关注着前进的道路上的敌军和陷阱,为大部队的前进开路。

李皎的作战思路看来非常明确,他就是要集中兵力在明扬城下同李明来一次大规模的决战,他也知道,凭借着小股士兵的骚扰并不能给李明带来多大的损失,因此,李明这一路上并没有碰上敌情。

第二天傍晚,李明大部队前进的方向上第一次出现了敌军的踪影,这些部队似乎是李皎的斥候,发现李明大部队的到来,急忙调头向这明扬城方向飞奔回去了。

虽然天色尚早,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过李明还是命令大部队就地扎营防守了,根据今天一路上搜集的情报,李皎的增援部队又增加了十万,目前在明扬城下已经汇集了七十万大军,这个数目听起来都让人惊心动魄,七十万大军,一字排开的话,能排到七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排成方队的话,能密密麻麻的占领一平方公里的地方,这么多部队聚集到明扬城下,想想都让人心里发麻。

在中军大帐中,李明照例安排了第二天的行动方案,所不同的是,由于明天有可能同敌人接触,因此对于第二天的战斗方案,他照样安排的井井有条。

后方斥候传来的消息表明,前天出现的那十万大军果然朝着连山关隘的方向杀了过去,但是他们却在连山山脚下被李明派去的两万游骑兵缠上了,游骑兵超强的战斗力和作战方式让这十万大军吃尽了苦头,这两万游骑兵犹如一块狗皮膏药一样紧紧地贴住了这十万大军,让他们甩又甩不掉、灭又灭不了,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敌人利用远程弩箭将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射杀掉,仅仅半天的功夫,十万大军已经死伤多办。

不过,虽然游骑兵占尽了各方面的优势,但也不能将这十万大军一口吃掉,因此经过这一天的艰苦战斗,还是让李明的后勤运输陷入了瘫痪之中,整整一天的时间,李明大军急需的各种后勤物资被困在连山山脚下不能前进一步,他们在押送士兵的护卫下,焦急地等待双方战斗的结束。

李明随军携带的后勤物资可以让他的大军使用十天,因此对于暂时地后勤不畅,李明并不是太担心。他对自己游骑兵的战斗能力非常有信心,两万游骑兵,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在两天之内将对方十万大军消灭干净。

第二天黎明时分,李明的营地遭到了李皎部队第一次的夜袭。

好在李明对此早有安排,夜间在营地外面巡逻游弋的斥候及早地发现了偷袭的敌军,让李明的部队能够在敌军到达营寨之前将他们团团的包围了起来,这一次夜袭的敌军大约有一万人,对于夜袭行动来说,一万人算是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了,但是当他们陷入了重装步兵的包围圈中之后,还是象鲇板上的鱼肉一样,任由那些手握大砍刀的重装步兵疯狂的屠杀,不到两个小时,便全军覆没了。

第二天,李明的大军再次拔寨缓缓地向前行,经过昨天晚上的厮杀,李明已经明白,今天将同敌人的大部队正式接触了,因此,他的行军非常谨慎。非常缓慢,除了派出了由五万混合兵种组成的先锋部队之外,还特意加派了一万游骑兵在大部队后面巡行戒备,防止敌人从后面的包抄。

中午时分,李明的五万先锋部队同敌人的大部队开始正式接触了,李皎这七十万大军分布在了方圆五十公里的地区,士兵的密度相当大,当李明的先锋部队同对方大军正式接触时,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敌人的联营一眼望不到头,密密麻麻的人头在广阔的平原上一望无际,这种阵势让纵使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李明的士兵们也感到小腿肚子直发抖,看来李皎是豁出去了,他要聚集他全部的兵力在这里同李明来一次生死决战了。

根据李明的命令,先锋部队在距离敌人最外围的营地一公里处安营扎寨,为李明大部队的到来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空间,其间,从敌人的营地中一共派出了三批骚扰的部队,但都被李明的游骑兵打退了,这之后,李皎的部队便再也没有动静了,似乎他们对这区区五万人的大军不大感兴趣。

下午,李明中军的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到达了,以先锋部队的营地为依托,他们的大营连绵了七八公里,同李皎的大部队遥遥相对,一时间,紧张的气氛充满了战场的上空。

对于李明大部队的到来,李皎的大军没有任何反应,他们只是静静的看着李明的部队在那里安营扎寨,丝毫没有派兵骚扰的意思,这让李明的心中升起了一丝警惕。按照常理,李皎以七十万大军迎击李明的三十万大军,在兵力上他也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在这种优势之下,他肯定要在对方扎营的时候派出部队进行攻击的,依据人数上的优势,他完全可以在瞬间发起一批又一批的攻击,以此来消耗对方的兵力,但是现在,同样是身经百战的李皎却没有采取这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这让李明的心中感到极度的不安,因此,他将为数不多的重甲骑兵安排了一半,放到了后方营地里面,以防止李皎趁夜将他们合围。

不出李明所料,李皎白天的对李明部队的漠然完全是为夜间的行动打掩护,在夜幕笼罩、月光洒向大地之后,处于李皎营地两侧的敌军便开始了他们的行动,整整四十万的大军,犹如一柄巨大的钳子一般从两侧向着李明的中军营地包抄了过来,在夜半时分,完成了两侧的合围,紧接着,两侧各分出五万大军朝向了李明大营的后方。

对于敌军在两侧的合围,李明并不害怕,但是他却害怕自己的后方被敌人包抄截断,李明此时的作战方式已经具备现代战争的雏形,全部都是以远程打击为主、尽力的避免同敌人部队进行近距离上的接触,因此对于后勤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后路如果被包抄的话,自己的后勤运输路线就会被截断,这是李明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看到敌人马上酒药完成合围,早已准备完毕的两万重甲骑兵接到李明的命令,朝着那十万敌军横扫了过去。

在朦胧月光的照耀下,这场平原上的战争又是另外一种景象,腾空而起的尘雾将重甲骑兵的身影完全遮掩,在月光下照射下犹如一堵朦朦胧胧的土墙向那些士兵快速的推移过去。伴随着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很快地就将那些惊慌失措的士兵淹没了,在十公里的长度上,两万重甲骑兵排成两列,在敌人十万大军的头顶横扫了两遍,随后,又将横队一分为二,分别向这两侧尚未扎营的敌军狂扫过去,与此同时,从中军大营着再次冲出两万重甲骑兵,配合着先期出动的那两万骑兵,开始破坏敌人侧面的围困行动,李明和李皎大军地第一次正式决战就在这皎洁月色的铺洒之下展开了。

惨烈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夜,李皎虽然出动了四十万大军,但无奈他们碰到的是李明的四万重甲骑兵,在没有营地掩护的平原上,人数上的优势并不是实力的象征,在重甲骑兵近乎蛮横无理的疯狂冲击中,他们犹如大海中飘荡的小舟一样毫无反抗之力,整整一个晚上,他们都被恶魔般地重甲骑兵疯狂的杀戮践踏着,一夜之间,李皎精心策划的合围行动便土崩瓦解了。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狂奔了一个晚上的重甲骑兵终于回到了李明的中军大营,破空而出的晨曦将大地铺洒上了一层血色,和着李明大营两面空地上那满地的血流和被践踏而成的肉泥、重伤呻吟挣扎地伤员,密密麻麻横七竖八的尸体,使这一片美丽的平原似乎在霎时间变成了一片人间的地狱。

这一晚上的战斗,李皎派出的四十万大军损失过半,最终能够逃回大营的仅剩下十二、三万,李明营地两侧方圆三、四十公里的地方,密密麻麻的留下了二十多万具体无完肤的尸体,在沉重马蹄的践踏之下,一多半的尸体都成了肉泥,远远望去,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李明这方面,由于战马过渡劳累失蹄造成了二百人的损失,这些人都是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谁也无法及时分清楚敌我,因此,这种意外的伤亡是难以避免的。

李皎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失礼打乱了阵脚,虽然他早已经从那些三环城溃散回来的士兵口中得知李明重甲骑兵的威力,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重甲骑兵居然厉害到这种程度,在朦胧月色笼罩下,他并不知道李明究竟出动了多少人马,但是李明部队的总数他是知道的,在正常情况下,他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士兵去狙击自己派出的人马,那样的话,他们的大营就有被攻陷的危险,因此,最多李明只能派出十万兵马来对抗自己派出的四十万大军,但是,自己四十万的大军在一夜之间损失过半,这种结果是他不能接受的,按照对方这种恐怖的战斗力,自己这七十万大军根本就不够他们吃的,这种战争还如何能打下去,一时之间,李皎只觉得心灰意冷,万捻俱灰,他一屁股坐在柔软的软塌上。

不过,他毕竟算是一代枭雄,身边也有不少智计高明的谋略之士,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集思广益后,以昨天晚上的战斗为主,他们很快的就从这一阶段的战斗中总结出了李明部队作战的特点,并且及时的呈报给了李皎。

正在沮丧中的李皎看完这份报告之后顿时精神大振,开始逐渐的恢复了正常的心情,并且开始琢磨起对付李明的方法来,根据他手下的意见,李明部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机动性,手下的报告中还提到了李明在皇城附近指挥的那场战斗,他的指挥作战方式是属于很灵活的那种类型,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高机动力仍是他作战的一大特色,一旦自己将他部队的机动性阻滞了,那么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昨天晚上战斗的失利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放任李明的部队在广袤的平原上对自己的部队进行疯狂的劫杀,如果当时自己能够稳重一点,一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步的将营地向两侧延伸,逐步地对李明的部队形成了包围,那就不会发生类似昨天晚上的惨败了。

相通了事情关键之处的李皎精神大振,急忙召集所有的将领商讨对付李明大军的方法,经过众人的讨论,一个方案逐渐的在李皎的脑海中形成,这个想法经过众将领和众谋士的共同策划之后逐渐的变得严密了起来,李皎的脸上也开始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李明的营地中,李明正在中军校场上为得胜归来的那两万游骑兵和昨天晚上出击的那四万重甲骑兵召开庆功大会,大战在即,李明深知士气的重要性,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不好好把握的话,那他这几年就算是白混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胶着

十面巨大的牛皮鼓同时擂响,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感到热血沸腾,随着鼓声,李明信步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将双手轻轻的一举,震天的鼓声嘎然而止。

“我勇敢的士兵们,对你们勇敢的行为,我感到深深的自豪。”李明的声音很轻,但是在他雄厚内力的传送下,清晰的将声音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使我们摆脱了被敌军围堵的命运,也使我们能够继续保持着对敌人作战的优势,为我们能够最终夺取明扬城立下了首功,今天,我要把我们碧泉岛上的首枚功勋奖章授予你们。”

功勋奖章,是李明从现代社会抄袭过去的概念,这次出行前,特意让工厂铸造出来了一批,这种能让士兵产生荣誉感和凝聚力的东西,他是不会吝啬的。

“第一军团第一游骑兵独立师,在这次连山山区狙击战中发挥出色,以两万游骑兵驱散了敌人十万部队,保障了我军后勤道路的通畅,功勋卓著,特授予三等功勋奖章,现在请师长上来,我将为他亲自授勋,其余人员的勋章将由统帅部随行官员发放到你们师中。”李明撤开了嗓门,神情激昂的宣布了起来。

这个师长是当年曹豹带领过来的第一批士兵中的一员,这两年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一直都把李明当作自己的偶像,如今听说李明要亲自为他授勋,感动的热泪盈眶,一溜小跑的就跳上平台,在李明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强忍这泪水激动地望着李明。

李明走近这个师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郑重的用双手捧着功勋奖章,挂在了他的胸前,然后后退两步,对他还了一个举手礼,顿时,震天的鼓声再次响起,在场的各部队代表都带着羡慕地眼光望着那个师长,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接下来,李明又给参加昨天晚上那场歼灭战的重甲骑兵官员颁发了功勋奖章,然后在高台上即兴发表了一场全军动员,听得在场的各人热血沸腾,很不得立即拔刀冲向敌军的阵营。

这个时候,李皎已经初步确定了对李明的作战方针,从他那些谋士的建议书中,以及昨天晚上参加过战斗的逃兵口中,他对李明的作战特点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针对他这些特点,一道道命令从李皎口中不停的传了出去。

太阳过午的时候,李明这边结束了他漫长的授勋仪式,虽然表面看起来,在这战云密布的时候搞这种烦琐的仪式实在是浪费时间,但是李明知道,这种看似无用的东西对鼓舞士气有着极大的作用,虽然李明有着精良的兵器和装备,士兵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他又有着超出这个时代的战略战术思想,但是他们毕竟同眼前李皎的部队相差太远,纵然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中消灭了对方二十多万士兵,但双方在人数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昨天晚上的战斗中消灭了对方二十多万士兵,但双方在人数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昨天晚上的战斗仅仅是由于对方的大意造成的,如果他们想出了对付自己的方法,那么这场战斗将变得非常困难。

果然不出李明所料,李皎并不是那种容易对付的人,下午的时候,对方放弃了一切军事行动,开始全力的向军营中运送起巨大的木料来,李明从自己营地的了望塔上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一堆堆的木料逐渐的在每一个敌军的军营中堆起,这给了李明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当天晚上,李明在营帐中召集一众高级将领,商讨敌军的行动意图,从白天李皎部队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是要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这对于背靠明扬城、身处李皎大本营的敌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没有了后勤上的拖累,他就可以无限期的缓慢的逐步建立营寨,一步步的将李明的大部队包围起来,而李明就不行了,漫长的后勤补给线给李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迫切的想要快速的结束这场战斗,如果对付依靠营寨一步一步的逼近自己,然后将自己困在这里的话,总会有将自己拖垮的一天,因此,本着集思广益的考虑,李明将所有高级将领都找来了。

在场的将领中,除了张猛和尉迟雄之外,其他的都是李明到碧泉岛后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就连曹豹,都是在李明的新战术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如今的他与以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王文、卓君豪、冷痕等新生代高级将领更是李明一手带出来的,如今经过多场战争的洗礼,更是显得异常沉稳,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因此,李明有必要同他们进行一下沟通。

听完李明的分析,在场的众将领都微微的点了点头,看开他们都同李明想到一块儿去了,如今曹豹、王文、卓军豪和冷痕已经变成了李明的少将军长了,李明回来后,将三十五万大军分成了四个军,每个军由四个师和一个加强旅组成,现在,这四个军长也都应该适应了自己的自己的职位了。

“我们应该主动出击,破坏他们的包围计划,否则,我们的后勤物资可能要跟不上了。今天晚上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借助于重装步兵的掩护,利用火攻将他们白天运送来的物资烧个干净。”王文是最早跟在李明身边的高级将领,也曾经是以前康王手下的一个军官,他的作战经验在这些人中算是最丰富的了,听完李明的话,立即就做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们的燃油是有限的,晚上烧了,他们白天又会重新补充,敌人背靠明扬城,明扬城又是依山而建,对于木料这种资源是取之不竭的,而我们的燃油是要从千里之外的碧泉岛运过来,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和他们这么拼。”卓军豪虽然年轻,但是带军打仗的灵性是最高的,听完王文的计划,一语便切中了要害。

这两人一开口,立即将其他将领带动了起来,一时间,中军大帐中人声鼎沸,讨论声和争吵地声音不绝于耳。

这场会议一直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李明一直坐在那里静静的听众人各抒己见,虽然现场非常吵闹,但是李明还是能从他们的吵闹中发现不少有用的观点和注意,看到局面渐渐的有些不可开交,李明终于忍不住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这一声夹杂着他雄厚的内力传入在场每一个将领的耳中,让他们如闻惊雷般的停止了吵闹,一个个面红耳赤的回归原位,眼睛死死盯着地面,都在为自己的失态感到惶恐。

李明微微的笑了一笑,轻声说道:“你们刚才的建议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利弊,虽然现场很吵闹,但我还是都听见了,今天的会议很有收获,在你们激烈辩论的时候。很多正反两方的观点都非常有用,看来这样的会议我们要经常开了,我综合了一下你们刚才讨论的观点,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形成了一套行动方案,你们看看有什么漏洞没有。”

“我们军队的优势在于高机动性和高技术性,面对两倍于我们的敌军,我们更应该把这个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暂时我们的火攻是派不上用场上,投石机的射程只有五百米,在这种大规模的作战中,我们不可能将那么多的投石机同时靠近敌军大营二百米以内,同时,敌军的大营中肯定有不少陷阱,纵然我们可以凭借火攻和弩箭攻击攻破敌军大营,在那种妨碍我们机动性的地方也是非常难以战斗地,因此,我们的作战方式还是要以游击战为主。”李明坐在中间的座位上,边思考边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当然了,要想调动三十多万大军进行游击战,这个难度实在是大了一点,部队之间的配合首先就是一个大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先出动少量的兵马对敌军进行试探。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派出五万游骑兵,绕道敌军联营的外围,利用弧线打击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他们一次出击起码就可以消灭敌人两万士兵,运气好的话,敌人的损失可能还要大不少,这样的话,不出十天,敌人就会忍受不住而主动出击的,这样就正中我们下怀了。在游骑兵出击的同时,我们大营的投石兵可以在重装步兵和重甲骑兵的掩护下对敌军两侧的合围进行打击,尽量拖延他们合围的时间,等到我们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动大反击了。”说完自己的计划,李明的目光扫视着下面的将领,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主公的计划虽然有效,但是消耗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一个年轻的将领走了出来,对着李明抱拳说道的:“您刚才也说过,拖的时间太长的话,会给我们的后勤补给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攻击对方的正面大营呢?敌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处于我们正面的也仅有十几万大军,如果我们集中攻击这一点,相信很快就会突破敌人的大营,从而到达明扬城下,就像包围三环城一样,凭借着我们的火攻,小小的明扬城还不是很轻松的就能拿下?那时候敌我双方的攻守之势就会掉转过来了,敌军失去了明扬城的支持,相信距离溃败的日子也不远了。”李明的开明让众将领敢于在他面前直言不讳,这个年轻人虽然只是一个少校,但是面对李明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拘谨。

李明微笑了一下,对着那个年轻的将领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个想法很好,只是不适合眼前的情况,三环城的胜利给不少人以极大的信心,但是同时也造就了我们对自己实力的盲目自信,这是不可取的。在三环城战斗中,我们所面对的仅仅是李皎的三十万大军,而且这三十万大军还驻扎在三个不同的城池中,所以我们的投石部队可以在其他部队的掩护下从容靠近地方城墙而不用担心受到攻击,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面对的是集中在城外的七十万敌军,虽然现在仅剩下五十多万了,但依然不可忽视。你说的没错,我们正面的敌军很容易突破,但是一旦我们到达明扬城下,我们所面对的就是明扬城和城下敌军的夹击了,五十万人的攻击和十万人地攻击完全是两码事。虽然我们有重甲骑兵和重装步兵,但依然不可能完全挡住这么多敌人的进攻,一旦被敌军突破我们的外围防线,那么我们的投石部队就要损失惨重了,这种情况恐怕是李皎所期待的吧。”

说到这里,李明微笑着看着那个面红耳赤的年轻军官,继续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只是我们领兵作战不能太僵化了,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我们的战术,这一点上,你还要好好磨练一下,但是,我还要对你这个想法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