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东宫当伴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殿下心疼万分,安慰他道:“花奴,今天你哥哥头七,江都传说头七入葬这天,亡灵会回来和他的每一个亲人告别,你哥哥看到你这样肯定更难过,走也走不安心……花奴,我保证一定找到你的玉佩,好不好。我听说许大人有孩子了,名字叫念念,还是你给他起的名字,以后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将念念抚养成人,这样你哥哥九泉之下也可含笑了。”
  太子殿下道:“你们许家本就功高盖主,如果你不振作起来的话,许氏早晚会成为陛下刀下冤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到时候念念该怎么办?你有何面目去见你九泉之下的哥哥!我今日送你回来的时候,尚书令大人给了我一封家书,是你哥哥写给你的,尚书令看你前段时间精神不好,就没有给你,现在着我给你。你自己好好看看,我走了。”
  许霁川将信攥在手里,过了很久才小心翼翼地打开那封信:
  花奴:
  见信如晤,如果有一天你见了此信,那为兄已经不在人世了。你那么聪明,我为何会前往甘州,你应该早就知道了,不必为我的死感到悲伤,兄长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自己血脉相连的那个人,这是我之幸,也是我生在门阀不得不去承担的责任。
  我走后你要好好侍奉父母和爷爷祖奶奶,守护我们许氏门阀,还要帮我照顾你嫂子,此生我唯一对不起之人就是她,这一生是我负了她。无数次想要给她写信却总是不知道写什么才好,以前希望她生生世世不要忘记我,现在只希望她能忘记我,这样她的余生就不会痛苦了。(此处有水渍)
  她以前说过,希望成为医女济世救人,待她稍稍从我的死亡阴影中走出来一些之后,你就为她造一座善堂,用于救济穷苦之人,让她在济世救人的善行中排解苦闷,也接触更多的人,如果能再遇良人,一定要极力促成这段良缘,为兄现在这里谢过你了。
  我来漠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发现晋王在北厢军的声望不是一般大,你要切切小心,适当时候提醒朝廷密切注意北厢军动向。
  门外擂鼓了,有夜袭,信就写到这里。
  大哥延川
  (第二卷完) 


第82章 伤仲永
  倘若在这江都城里为“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找一个最好的注解; 那绝对就是许上柱国家中的小公子许霁川; 哦; 不,现在算是许上柱国家唯一的公子了。
  两年前他大哥战死甘州; 他嫂子也是个烈女子; 拼死生下遗腹子之后就随着许延川去了,这事在当时也可算是轰动整个江都城了。
  陛下听闻此事之后; 觉得对不起开国功臣许家,于是特召许霁川入朝; 许霁川应召而去,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志不在朝堂; 此生此世决不为官,并且当堂求皇帝陛下直接取消他的侯位继承权,让给他哥哥的遗腹子许念; 此生愿素人一生; 决不涉朝堂纷争!
  皇帝气的龙颜大怒,当庭斥责于他; 藐视朝堂,本该廷仗五十,但念及许家是朝廷的开国功臣,且许家大公子又刚战死; 陛下就特赦免去了他这五十廷仗; 也准了许霁川所有的请求。让人不由感叹当今天子皇恩浩荡!
  许霁川在十二岁的时候; 曾被国师宗玉先生断为“王佐之才”没想到现在竟然自毁前程,江都人不由得唏嘘感叹,这许氏门阀估计要败落了。
  不怪这江都人这样想,这许霁川今年不过十八岁的年纪,每日混迹于赌场青楼,今年青楼“斗花魁”中的花魁烟萝,是他的红粉知己。
  市农工商,商是下九流不上台面的东西,但许霁川竟然开始经商,经商就经商吧,有门阀支持这样先天有利的条件,变成皇商富甲一方也未尝不是一条路。但此人好色成性,爱美人红妆爱的发痴,自己竟然倒卖起胭脂水粉来。
  上天给了他一副好头脑,这生意竟然被他做的有声有色,江都不论是达官显贵家的贵妇小姐还是名满江都的风流妓子都喜欢来他这里买胭脂水粉。
  许霁川自己倒是不常在这里店里晃着,不知从哪里找来了数十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长得水灵还不算,可人灵巧,任是谁也愿意和他们聊上几句。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这个胭脂水粉的铺子竟然开满了大梁所有的州府,实在是厉害!让人不由感叹,这聪明才智如果用在官场仕途上会是怎样的经天纬地之才。
  大家都替他唏嘘可惜,但许霁川本人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觉得自己现在快活自由,比那劳什子官好多了!
  有那闲时间写什么狗屁奏折,不如在赌场里多玩两把来的过瘾,他自己喜欢赌,进场玩骰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了,他还喜欢搞各种各样的投票和押注。
  比如今年的“斗花魁”,他竟然有本事自己弄,找了江都所有的纨绔子弟评比,和以前评比的青楼打擂台,竟然赢了。
  他赌的逸仙阁的烟萝虽是个名妓,但在名妓如云的江都城却也算不上什么,却没想到最后翻了盘,据说这一场比赛他就赚了五万两银子。
  捞钱公子许霁川在这场比赛中尝到了甜头,竟然开始搞什么江都公子榜,他总共列选了一百位公子进行投票选择,并且有赌注,分别有雅正榜,风流榜两个榜单,在江都开始宣传投票。
  这里说的公子可不是小倌馆里的那些郎君,而是真正的精通六艺的门阀公子。
  此次活动一开展,整个江都城的纨绔都沸腾了,以前老是品评那些花魁,这会子被人评选,倒是挺新鲜,纷纷去自己常去的秦楼楚馆里为自己拉票,这个所谓的江都公子榜成为近期江都人茶语饭后的谈资。
  这许霁川也是胆大妄为,竟然将当朝太子和晋王世子也放入评选行列!!!这……算不算不敬太子?!
  大家都等着他被朝廷抓去打板子,却没想到无论是太子还是陛下都没什么反应。
  太子被许霁川列入雅正公子榜的候选人之列,既然太子上榜,那其他人岂敢与日月争辉?
  这样一来太子肯定是榜首没跑儿!因此太子殿下便成为了榜单大热门。
  但太子殿下可没空帮自己拉票,因为最近朝廷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朝堂上两个派系之间整日掐架,搞得整个太和殿乌烟瘴气,陛下也很是头疼。
  这个不大不小的事儿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呢?
  这事儿起源于一场风流业冤,自古以来,但凡是牡丹花下怎能没有几个风流鬼,但此事中的这个风流鬼的的确确是个冤大头。
  这件事与当今逸仙阁的头牌花魁烟萝姑娘有莫大的关系,逸仙阁是个只成立了不到两年的青楼,在京城一个毫无根基的青楼怎能不到两年就发展成一个花魁云集的青楼?其背后必然有朝廷势力支持着。
  这烟萝本是楼心月的舞女,因某次周家三少去楼心月喝花酒,一眼便相中了彼时还叫做白雪的烟萝姑娘。
  白雪虽然有一张娇花照水令人惊艳的面容,但这个名字实在是和她本人一点也不搭,可以说是毫无特色。
  彼时白雪只是楼心月的二等舞女,因为长相惊艳,时时被楼里的其他姑娘打压,但自从她入了周家三少周鸿渐的眼,这境遇就大有不同了。
  周家三少素有薄幸名,曲江边上粉楼里但凡有名气的姑娘,几乎都被他捧过。周家三少捧了她之后,她的身价一夜暴涨,几乎接近当时花魁庄暖烟的身价了。
  所有青楼里的姑娘对她既羡且恨,都等着她被周家三少抛弃,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周家三少对她迷恋的不行,不仅为她赎了身,还专门送给她一座青楼,就是逸仙阁。
  逸仙阁开张之后,周家三少为她改名为烟萝,取自李后主“玉树琼枝做烟萝”之句。
  今年,逸仙阁的烟萝姑娘在“斗花魁”中击败楼心月的庄暖烟姑娘,成为江都城的头牌花娘子。
  朝廷中发生的这件事情的起因就在烟萝姑娘夺魁的这天晚上。
  烟萝姑娘夺魁的这天晚上,逸仙阁张灯结彩,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
  所有喜欢烟萝姑娘的恩客都去祝贺他,中军都督府的公子和定远侯家的公子都去了,两人都是京城里数得上号的世家公子,又整日里在这风月场上,彼此不喜对方的性格,做不成朋友只好成敌人,三天两头在这风月场里争风吃醋,这天两杯黄汤下肚,又争执了起来,大闹逸仙阁,还伤及了人命。
  豪门勋贵面前,人命如草芥。
  可偏偏这次死的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太学的学生,金秋就要被老师举荐入仕,就差临门一脚,如今却在这青楼魂消命陨。
  大梁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难出贵子,寒窗苦读数十载,马上要熬出头了,结果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让人唏嘘。
  偏偏此人死了,都督府上的王公子和定远侯家的张公子没事人一样,不仅没给死者一个说法,竟然隔日还在逛青楼斗鸡走狗。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以他们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
  太学学生不服!!!
  太学学生靠笔杆子吃饭,隔天他们写了万言书要求朝廷严惩王张二人!
  他们拿着万言书在大臣们上朝的奉天门静坐,给朝廷施压。
  虽然这些穷酸书生单个没什么本事,但是合在一起就叫做士子之心,朝廷可以不在意穷酸书生的死活,但没办法不在意士子之心!
  这件事因而传到了陛下耳朵里,士子之心重要,朝廷肱骨更重要。因此陛下命令王都督和定远侯家的吏部尚书速速解决掉他们儿子的事情,安抚学子之心。
  两人皆出自门阀,打小眼睛就长在天灵盖上,对这些穷酸书生的义愤并没有放在心上,命令下人给死者家属赔了钱,打发了。
  死者家属是打发了,但太学学生不干了,钱可以堵上一个穷困家庭的上访之路,但钱不能和一条人命相提并论,更堵不上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太学学生群情激奋,将此事编成戏曲和话本和儿歌,短短数十日,连江都城的三岁小二都能说出逸仙阁杀人案的细枝末节。
  而且在民间演绎中,那名士子的死亡染上了风花雪月的色彩,变成了名妓烟萝与此学子两情相悦,肥头大耳的王公子和张公子为了霸占烟萝,密谋杀害了学子。
  事件经过发酵,奉天门前静坐的人不仅有太学学生还有一些义愤的民间义士。
  陛下知道后将吏部尚书和王都督大骂一通,二人为了推卸责任,竟然在御前争吵起来。
  连着三天,两人在朝堂上互相针对,连带着与之相好的大臣互相针对,朝中政事都受到了影响,眼下必须要选出一个人主持这件案子的审理,将这件案子速速了了,给百姓一个交代。
  张王两个家族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刑部尚书寒门出身,爬到这个位子已是不易,平日里就靠三个字“和稀泥”行走官场,他早就看出了陛下的心思,从这件事情一开始就称病不朝了。因此陛下便想将此案交给大理寺卿黄聿,黄聿称按照朝廷律法,命案必须由刑部审核,他们大理寺只是配合刑部工作,无权审理命案。
  黄聿此人刚正古板,因此梁元帝才将他放在大理寺卿的位子上。
  黄聿说完,陛下就发了愁。
  陛下有忧,自然有会察言观色的官员来帮陛下解忧,这中书令郑江就是陛下的解语花。
  他上前道:“臣推荐一人主持此事。”
  陛下道:“讲。”
  郑江道:“臣推荐太子殿下主礼此事。”
  赵景湛不动声色地看了中书令一眼,上次也是他推荐太子殿下去汝南赈灾,彼时,太子殿下还不清楚他是敌是友,如今殿下已入朝两年,各个派系看的非常清楚。
  中书令大人看似不偏不倚,但其实是晋王的人。他的义妹嫁进了周家做妾,彼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陛下听到他这样说,沉吟不语,中书令道:“此时涉及朝廷大员,王都督和张尚书的官职都高于大理寺卿的职务,这会给办案造成影响,此事造成群情激奋,应该尽早给大家一个交代,太子殿下如果能处理此事,一则彰显朝廷的重视,二则也可历练太子殿下处理政事舆情的能力。”
  陛下听他说完之后,道:“好,那就拟旨让太子殿下去办理此事吧。”
  太子殿下道:“儿臣遵旨。”


第83章 寒门跪子
  既然圣命已下; 不管太子殿下愿意或是不愿意; 而今他也只能出色地完成皇命。
  下了朝之后; 太子殿下就立刻召集了大理寺卿黄聿; 让他带上大理寺左少卿和右少卿和左右寺丞在奉天门口待命。
  二人说话的功夫,王都督和张尚书也过来了; 二人俱给太子殿下行礼。
  王都督道:“自臣那不孝子出事以来; 臣每日夜不能寐,此番太子殿下主理此案; 臣便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相信太子殿下定能秉公处理此事。”
  张尚书撇了一样王都督; 冲太子殿下拱手道:“臣相信太子殿下定会秉公处理,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太子殿下幽深的眼神凉凉地扫过张王二位大人; 久久不说话,就在二人心里犯嘀咕的时候,太子殿下淡淡道:“既然父皇将此事交给孤; 孤自会秉公处理; 给朝廷一个交待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审理时还望二位大人配合。”
  二位大人的冷汗当场就下来了; 讪笑着道:“微臣必然配合。”
  太子殿下冲二位大人拱手道:“恕孤要案在身,就不陪二位大人叙旧了,先走一步。”
  二人本存了拉拢太子殿下的意思,没想到太子殿下如此不给面子; 此时上朝的大臣大都还没走; 都看到了这一幕; 张王二人在朝臣面前被太子殿下碰了个软钉子,纷纷讪讪地归家了,同时也灭了这拉拢太子殿下的念头。
  太子殿下下了太和殿长长的台阶,就看到陆昇在台阶旁边等他,陆昇也已入朝两年,连升两级,现如今做了集英殿修撰,正在中书门下,主要给陛下草拟圣旨。
  陆昇看上去斯斯文文,却是个急性子,做事情单刀直入,绝不拖泥带水。
  他一见到太子殿下道:“殿下!”
  太子殿下看到他,笑道:“虽说天天早上一起上早朝,但下朝各忙各的,我们已经许久不曾见过了啊!”
  陆昇看到太子殿下云淡风轻的样子,道:“殿下,此案错综复杂,左右两难,若是殿下秉公处理,势必会得罪王都督和定远侯一族,这两人一个负责皇城以外京城九门的防御,一个手握吏部,若是殿下秉公,恐怕以后在朝堂上难以立足啊!若是殿下草草了事,恐怕会伤了太学学生和江都百姓的心,而且朝廷在百姓心里的信誉度也会大打折扣,陛下恐会对殿下不喜。郑江之心,不可谓不毒啊!”
  太子殿下笑道:“以前你虽长于政事,但对这些朝堂的阴谋并不敏感,没成想在集英殿不到两年,分析这些朝堂纷争头头是道,令孤刮目相看啊!”
  陆昇道:“都什么时候了,殿下竟还有心思开臣的玩笑。”
  赵景湛笑道:“放心吧,既然此事两难,孤动辄得咎,那孤就还给朝廷和百姓一个真相吧。孤个人得失事小,就算两位大人事后怪罪,那孤也只能坦然接受。可如果因为孤草草结案,百姓因此对朝廷产生不信任感,那孤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太子殿下一番话大义凛然,陆昇道:“殿下高义,臣高兴。”
  太子殿下哈哈一笑,道:“走吧,随孤去门口看看太学学子和百姓吧。”
  二人转过身就看到大理寺卿黄聿站在身后,他冲太子殿下拱手道:“大理寺左右少卿。左右寺丞已经在奉天门集合完毕,请殿下示下。”
  太子殿下道:“好,此案群情激奋,现下第一步我们先出去给门口静坐的百姓和学生一个交代,让他们散去,毕竟坐在皇宫门口百姓静坐对朝廷的影响不好,如果时间一长容易给邻国留下笑柄口实。”
  黄聿鞠躬作揖道:“还是殿下想的周到。”
  太子殿下笑道:“走吧。”
  天色还早,奉天门外已经聚集了诸多太学学生和义士,太子殿下领着陆昇、黄聿及大理寺众人站在门口,他对众人道:“各位学子义士,孤是大梁太子赵景湛!”
  太子殿下此话一出,众人迅速抬起头看他。
  太子殿下继续道:“日前逸仙阁发生了一起命案,涉及太学学生和两位勋贵公子,陛下高度重视这件事,特命孤全权处理此事,孤定会秉公办理此案,给大家一个交待。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案情,从即日起,每五日朝廷都会在大理寺前张贴告示汇报案件的进度,如果谁有此案的相关证据,还请大家递交刑部或大理寺,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案件早日水落石出,孤在此表示,绝不会袒护任何人,一定严惩凶手,让亡者早日安息!”
  太子殿下和太学生素来交好,此番太子殿下出来说话,组织集会的太学生代表便站起来道:“同窗们,殿下为政请柬,刚正不阿,定会还我们一个公道。”
  说完,他对太子殿下道:“既然朝廷说好会还我们一个公道,那我们就静候太子殿下的审理结果。”
  说完就带着太学学生走了,太学学生一走,民间义士也都纷纷离开。
  人都散了之后,黄聿道:“还是太子殿下有办法,三言两语就将这些人打发了。”
  太子殿下道:“不过是大家给孤几分薄面罢了,孤的老师太傅就是太学的太常,孤去太学听过几次太学论辩,因此大家对孤熟悉罢。”
  黄聿道:“原来还有这份缘由在。”
  太子殿下道:“不然孤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劝退他们。”
  黄聿道:“殿下谦逊。”
  太子殿下摆摆手,道:“现在我们去刑部吧。”
  陆昇还要去集英殿办公,因此对太子殿下道:“臣还有公务在身,就不陪殿下了。”
  太子殿下道:“你去吧。”
  陆昇行礼之后就离开了。
  刑部尚书虽然告病,但他毕竟是刑部的主理人,赵景湛虽是皇太子,但要用刑部的人还需要给他提前打好招呼。
  在去刑部之前,太子殿下和黄聿二人便拜访了刑部尚书。
  二人坐在大厅里喝茶,不一会儿,刑部尚书王湘家的家丁就抬着老爷王湘出来了。
  这刑部尚书已经六十有四,是个鸡皮鹤发的小老头,整个脸看上去就像是个皱巴巴的蔫枣子,唯有一双老鼠眼时不时闪过精明的光。
  一看到太子殿下,他就半眯着眼睛,嗓子里像是装了一个破风箱一般嘶哑,气若游丝道:“臣给殿下行礼。”
  听他的声音,如果殿下真让他行礼,他恐怕会背过气去。
  太子殿下道:“王大人不必多礼,此番孤二人前来是想就前日在逸仙阁发生的凶案征求大人的意见……”
  太子殿下还没说完,王湘便惊天动地一番咳嗽。
  太子殿下淡笑着看王湘咳嗽,待他咳完了之后,才道:“看来大人果然病地不清,不能审理此案了。”
  王湘进气少出气多,看上去像是要随时绝于人世。
  旁边侍立的王湘的儿子,跪泣道:“殿下,臣父年事已高,且有旧疾,而今只能卧床休养,实在……实在不能处理政事啊!”
  太子殿下好脾气道:“既然如此,还请王大人推选一位刑部主事之人,有司会审之事我们便同他商议。”
  太子殿下说完,王大人的呼吸愈加急促,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王大人的儿子道:“父亲!”焦急道,“快去请大夫!!!”
  此情此景,太子殿下道:“既然大人病重,那就好好在家休息吧,孤就不打扰了,改日再登门拜访。”
  王公子道:“如此便不留殿下了。”赶忙命人将太子殿下送到门外。
  送走太子殿下没一会,家丁飞腿来报,“太子殿下走了。”
  椅子上背过气去的王湘大人如同回光返照借尸还魂般坐起身子,中气十足道:“真走了。”
  下人道:“回老爷,真走了。”
  王湘道:“走了就好,走了就好。”
  王公子不解道:“父亲,既然陛下命令太子殿下审理此事,那不管此事发展到什么境地,也与您没有关系啊,您为什么还称病不朝?”
  王湘道:“此事虽是一个小案子,但其背后却是晋王势力与太子势力的博弈,此番我如果帮着太子殿下处理此案,那晋王必会以为我有心亲近太子殿下,日后还不知道在朝堂之上怎么针对我呢!且此事涉及吏部尚书和王都督,二人皆是累世勋贵,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着实惹不起啊!”
  王公子听父亲分析完这原因,点头称是道:“还是父亲想问题全面,儿子真是不及父亲的万分之一。”
  王湘道:“不懂怕什么,为父自会教你。”
  王湘今日蒙蔽了太子殿下,躲开了这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心下愉悦,给儿子说了很多为官之道。
  离开王家的太子殿下和黄聿一起坐在马车里往皇宫去,黄聿冷笑道:“臣看这王大人不适合刑部,倒是适合教坊司,这丑角唱的是出神入化。”黄聿为人刚直,这嘴也是得饶人处不饶人。
  殿下笑道:“这小老儿左右不过是害怕得罪张王两位大人,他寒门出身,爬到这一步不容易。”
  黄聿尖刻道:“这寒门难出贵子,一旦出了贵子,这贵子也就变成了跪子,别人当官是站着当官的,他们当官是跪着当官的,整日里卑躬屈膝奴颜媚主,读书人的风骨荡然无存!”
  黄聿家世代为官,已经历经三个朝代两百余年,实实在在是个书香门第,笔墨世家,骨子里自然瞧不起这些媚上软骨的寒门官吏。
  太子殿下听到他这样说,也没反驳,只是将黄聿的视线拉回到案子上,道:“现在既然王大人不想参与,那孤这就去禀报圣上,找一个想干的人来主理刑部。烦请大人会大理寺拿上逮捕令将张王二家涉事的公子缉拿归案!!”
  黄聿道:“遵命!”


第84章 风流纨绔
  黄聿上门的时候; 张王两家大门紧闭; 任凭黄聿怎么敲门也不开。
  左寺丞为难道:“大人; 这……”
  黄聿看着紧闭的大门; 沉吟道:“既然他们不开门,那我们就守到他们开门为止。”
  旁边的右寺丞上前小声对黄聿道:“大人; 这拿人是刑部的事; 若我们上门拿人,是否有点……越权。如果案子出了什么纰漏; 到时候我们大理寺……”
  黄聿听右寺丞说完,沉吟半晌; 叫来一个小吏,道:“你拿上我的腰牌去宫门口等太子殿下; 将办案的规矩告诉太子殿下,等待他的圣裁。”
  小吏领命而去。
  右寺丞问道:“大人,那现在我们是否可以收队回大理寺了?”
  黄聿威严地看了他一眼; 冷冷道:“继续在这里等太子殿下的信儿。”
  右寺丞揖了一揖; 谦恭道:“是,大人。”
  大约等了一个多时辰; 太子殿下带着刑部的人就赶到了,他到了之后,对身旁一个穿着鸟纹方心圆领官服的人道:“去叫门。”
  黄聿一样就认出了他,是刑部司务张涟; 张涟此人出生中州张氏; 是当地一个二流士族子弟; 建隆三年入朝为官,为官十五年颇有政声,只是此人太过刚直,在一次办案中得罪了周家,因此才沦落下僚。
  太子说完之后,张涟上前去敲王都督家的门,朗声道:“太子殿下奉命办案,尔等速速开门,否则以扰乱公务罪处理!”
  宰相家奴七品官,王都督家的家丁根本不在乎这劳什子“扰乱公务罪”,只是听说太子殿下在门外,便速速报了老爷。
  王都督一听说太子殿下亲自到了,心知负隅顽抗只会让事情更加不可收拾,这太子殿下是铁了心要秉公办理此案啊!
  其实他这不孝子出事之后,他也没少在朝中走动,谁知最后竟然是太子殿下来办理此案,又谁知,太子殿下竟如此铁面无私?
  他眼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家中众人前来迎接。
  王都督府的门在众人眼前缓缓打开,王都督率先走出来,对着太子殿下作揖,笑道:“臣千叮咛万嘱咐,大理寺和刑部办案一定要全力配合,哪想到这些狗奴婢不知轻重,竟将黄大人等拒之门外,实在是该打!!!”
  旁边的门丁道:“老爷说的是,回去奴婢就去领家法。”
  太子殿下淡淡道:“王大人客气了。日前,逸仙阁发生了一起命案,与令公子有关,请令公子跟我们去大理寺问话。”
  王大人哭丧着脸,喊冤叫屈道:“太子殿下明鉴,我儿真的是冤枉的。”
  太子殿下道:“孤相信王公子是冤枉的,因此孤此番要替王公子洗刷冤屈,让天下百姓都相信他是清白的。”
  王大人哭丧着脸,把自己的儿子交了出去。太子殿下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表面上好像是全为着他着想,但其实还是要拿人的意思。
  王公子哭天喊地叫道:“爹!!!你可一定要早日救我出来啊!!!”
  王都督气的叹了一口气,别过脸去。
  刑部的官吏押着王公子,经过太子殿下面前的时候,太子殿下轻描淡写地来了句:“也没有传说中那么肥胖嘛~”
  王公子:“……”
  谁能告诉他为什么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会去看那些下九流的乡野杂谈。
  王公子本是个不爱读书的,但自从他在逸仙阁出了事之后,他就悄悄阅读了一些民间话本,那些话本里将那个死去的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名字的书生写的倜傥潇洒,将他和张公子无一例外写成了脑满肠肥的丑陋模样。
  这话本里的这俩傻公子既招人恨又招人烦,如果不是知道这话本里写的就是他,他必定要到奉天门去静坐去为死去的书生讨回一个公道!!!
  太子殿下既然看过话本,就冲那话本里的反面形象,在大理寺的监牢里他不死也要退层皮。
  王公子想象着自己悲惨地牢狱生活,越想越觉得生活没有一丝希望,呜呜呜呜,爹,你可一定要救我呀~~~~
  这时候,他听得旁边一个声音道:“哟,这是怎么了?”
  他睁开眼睛,就看到许上柱国家的许霁川蹲在门口吃苹果,他今日没有束冠,头发随意地披在脑后,用一根黑色的丝带随意地扎起来,有几束头发凌乱地垂在锁骨上。
  他今日穿着一袭鲜红的长袍,不是时兴的方领款式,衣服的……领口一直开到胸口,鲜红的衣服配上他白皙的胸膛,看上去放浪不羁,令人遐想。
  王公子是个荤素不忌的主儿,逸仙阁的姑娘他经常一亲香泽,品花楼的小倌他也各个都熟识。但那些个小倌故作媚态,矫揉造作,哪里比得上姑娘们各个烟视媚行,一个眼神就媚态横生。
  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子,故意扮作女子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比如眼前这位主,虽然衣服随意地穿着,头发也凌乱,但他浑身上下散发着风流不羁的味道,看上去危险而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他和这许公子也算是老相识了,不过算是风月场里的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