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东宫当伴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汝南的难民本来就听说云州拨粮食的事情,此时看到朝廷的军队带着粮食来了,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汝南去,与此同时贾威已经杀了天霸将军,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所有旧派的将军。
  王猛将几千百姓护送到城外一里地才重新回到汝南城。此时,贾威的军队已经和韩通的军队对上了,禁军的出现让局势朝着一边倒的方向发展,最后阿九生擒韩通汝南叛乱正式平定。
  平定了汝南的叛乱之后,太子殿下率领众人押解着韩通就回了云州。
  一路上,韩通也没什么话说,整日里低着头不知道再想什么。
  有一次许霁川去找王猛,经过囚车的时候,眼睛不经意间一瞥才明白了韩通整日里低着头在干什么。
  韩通拿着一只草编的蚂蚱,小心翼翼地摩挲着,仿佛陷入了一段温柔的旧梦里,他的表情平静而柔软。
  许霁川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同情韩通吗?
  同情。可他不应该为泄私愤,让汝南陷入动乱之中,杀那么多无辜的人。可若不是韩通,汝南这百年难遇的水灾在无良的汝南太守的掩盖下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上达天听。
  许霁川抬头看看汝南冬天永远灰蒙蒙的天空,世道将世人变复杂了。
  许霁川下意识去寻找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正和阿九说话,似有所感,转过头来,对着他微微一笑。
  许霁川看着太子,内心突然涌起豪情万丈,他一定要和这个人摆正天下,匡扶社稷,让今日汝南发生的一切永远不再重现。
  汝南和云州离得很近,如今乱军已平定,云州和汝南的码头都开放了,只用了一日,他们便到了云州地界上。
  云州城的大小官吏已经等在城门口了,远远看到太子殿下走来,云州太守几乎要热泪盈眶,涕泗横流了。
  太子殿下这一声不吭说走就走的脾气简直要折磨死他们了。
  去哪里都好,结果却偏偏去了汝南那等凶险的地方。自王猛走的时候告诉太守,太子殿下人在汝南的重磅消息,这三日太守大人都没有合过眼啊,唯恐一觉醒来,这大好头颅就要搬家了。
  太子殿下千金之躯,这如果此次出去有一星半点的闪失,不用等朝廷动手,他自己就把自己吊死在太守府门口了,这样还能保住一家老小。
  不过等太子殿下走近了,太守大人也没有认出他来。
  不能怪太守大人,太子殿下素来华裳美服,今日却穿着一件打了不知道多少补丁的衣服,别说是没见过几面的太守,就是陛下,恐怕也要仔细看了之后才敢认他。
  王猛看到太守大人站在门口张望,好心提了一句:“太守大人,太子殿下这一路体验民生疾苦,十分辛苦,太守大人准备些御寒的衣物与殿下与许大人吧。”
  太守大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已经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二十余年,听到王猛这样说,赶忙睁大眼睛仔细搜索,终于找到了隐藏在一件破衣烂衫之间的太子殿下。
  太守大人看到太子殿下,感动地泪洒当场:“殿下心系万民,亲力亲为体验民间疾苦,实在让我等惭愧!大梁能有太子殿下这样的殿下,实在是百姓之福,大梁之光。”
  许霁川站在太子殿下笑着听太守殿下陶醉地唾沫横飞夸奖太子殿下,对着太子殿下眨眨眼,一个转身就溜了。
  独留太子殿下一人面对云州太守不走心的吹捧。
  太子的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云州太守夸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放过了太子殿下,大军这才再次行走起来。
  太守大人夸完太子殿下之后,还要去和校尉王猛寒暄。虽然校尉的官阶低,但此次王猛仅带领两千禁军就平定了汝南四州的叛乱,此次回京除了太子殿下以外头号的封赏就是他的,连升三级也是不是没可能。
  如此新贵,怎能不结交?
  太守和王校尉寒暄半晌,王校尉委婉的提醒他,他拖慢了行军速度,太守大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去了。
  走的时候,看到囚车里关押的韩通,愣在当场一秒,众人还以为他是下意识怕韩通,却没想到太守大人突然发难,冲上去就对着囚车里的韩通飞起一脚,只是他年纪大了,踹的时候情绪又有些激动,因此踹的时候没控制好力道,踹完之后一屁股蹲坐在地上。
  众人:“……”
  大家纷纷低下头,掩饰自己嘴角忍不住的笑意。
  太守大人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这点小尴尬他完全有能力化解。
  只见太守大人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拍拍自己屁股上的泥土,走到囚车跟前的大义凛然道:“反贼,你也有今天!”
  囚车里的韩通恍若未闻,太守有些没有面子,但又怕激怒了笼子里的活阎王。
  他默默地后退了两步,站在囚车里的人够不着的安全距离骂了韩通一顿就心满意足扬长而去。
  太子殿下他不敢骂娘,可这韩通一个阶下囚,他就用不着那么客气了!
  叛乱已平定,赈灾刻不容缓。
  太子殿下回到云州的第二天就命人在云州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开了施粥点。
  他由太守大人陪着,去了四个施粥点视察,查看粥铺的建设情况,并且还亲力亲为给来粥铺的难民施粥。
  南城的粥铺在戏台跟前,此地难民也多,太守见此情此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上了戏台,慷慨激昂道:“此次汝江水患,云州没做好准备及时应对,没能让云州的百姓早日脱离水灾和□□的苦海,本官心中有愧!所幸太子殿下到了云州,挽狂澜于水火之中,不仅平定了汝南四州的叛乱而且为大家筹措了十万石粮食!!!今日云州城开仓放粮,大家能吃上粥和馒头,这些全都应该归功于太子殿下!”
  难民们见云州太守慷慨激昂,纷纷振臂高呼:“太子万岁,太子万岁~”
  许霁川皱眉,虽说百姓是情之所至,但若是今上知晓今日发生之事,难免不会对太子殿下生出芥蒂。
  太子殿下恍若未觉,施施然上台道:“今天听到大家对孤这样的热情,孤十分意外和羞愧。此次赈灾是朝廷办事不利,让大家受苦了!此次如果不是汝南太守将隐瞒不报,汝南也不会出现□□,此次回去孤定会禀告父皇,今年将整顿吏治放在首位!坚决摘掉贪官的顶戴花翎,不让他们继续为祸一方!汝南之事绝不会再大梁土地上重演!!!此番来云州我微服几日,亲眼见到汝南百姓的苦楚,孤心痛非常,在此,孤向百姓承诺,未来两年间,汝南和云州五地赋税全免!待汝南太守府官吏上任之后,会重新丈量土地,那些已经没有主的地会分给百姓,真正实现耕者有田,愿明天的汝南更加富饶,愿大梁的明天更加富强!汝南万岁,大梁万岁!!!”
  底下的百姓听到实打实的承诺,喜出望外,纷纷跟着太子殿下振臂高呼,“汝南万岁,大梁万岁!!!”
  许霁川看着台上仿佛在发光的太子殿下,心里油然而生一股豪情和骄傲,这是他的王,终究要成为这天下的王!!!


第70章 金屋藏娇
  王猛也与太子随行; 他看着太子在台上慷慨陈词; 和百姓一起高呼“大梁万岁”的; 太子殿下的眼神坚定; 那是守护者的眼神。
  在山呼万岁中,王猛想到进攻汝南的时候收到的太子密令。太子在密令中说; 务必要他护送所有难民出城之后才可以进攻汝南。
  所幸当时任务非常顺利; 难民都自愿跟着他们出城。现在回头想想,如果当时在护送难民的途中出了危险; 赶不及及时攻进汝南,只靠着贾威区区的几千兵马; 两方必然要进行惨烈厮杀,若是等不来援军; 贾威阵前倒戈,供出太子在汝南的消息,那韩通必然全力搜捕太子; 到时候太子危矣!
  以太子殿下的聪明才智不可能想不到这一步; 但他仍然给他下了那样的命令……太子殿下无愧大梁太子的地位!守护江山守护百姓的拳拳之心弥足珍贵啊!
  太子是怀着这样拳拳热血的人,但他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良善之辈。王猛想起太子殿下去汝南之前; 和他一起对汝南义军的审讯,看淡生死的漠然,杀伐决断的残酷,这; 也是太子。
  站在台下; 看着上面振臂高呼的太子; 仿佛带着光的神祇。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开创盛世吧,对普天之下的百姓怀着大爱,在政治厮、杀中杀伐决断,这样的人以后必定成为一代明君。
  韩通被俘虏之后,贾威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回来,而是继续南下,去其余州扫荡乱军势力。回来的时候已经十天后了,至此乱军势力一扫而光,汝南各州县平定。
  陛下在太子殿下走之前曾经许诺他到地方可便宜行事。汝南太守府不可一日无主,太子将陆昇和随行六部中的工部和户部的两名官员调往汝南,先行主持汝南赈灾事宜。
  殿下曾经吩咐太守大人筹集三万石粮食,太守大人却只筹集了两万石。
  他将所有募捐人的名单交给了太子殿下,云州太守只募捐到两万石粮草,其中有一万石粮食还是他自己家的,他心里也很苦啊!
  云州太守在太子殿下面前,痛哭流涕,历数自己筹措米粮的艰辛,已经某些大户不配合的事实。
  太子听完之后,安抚了云州太守,当时也没说会对这些不捐款共赴国难的人怎么样。
  两天后,衙门有人击鼓举报云州最大的米店的当家李守一偷税漏税的罪证,甚至还有账本为证。
  太守审案的时候,太子殿下就坐在旁听席上,云州太守看着太子殿下平静的神态,冷汗嗖地就下来了。
  一天之内,太守还审理了云安伯纵奴霸占良田一案和豪绅韩冲逼死家奴一案。
  这些事在云州街头巷尾广为传颂,第二天云州太守打开府衙的大门就看大门外云州豪绅巨富齐聚一堂,一看到太守出来,号称周扒皮的皇商周光拉着他的手,道:“听说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在公开募粮,我等经过商议千辛万苦筹措来这十五万石粮食,希望能帮助我云州和汝南四州百姓度过难关,虽然粮食不多,但总归是我等的一片心意,还请太守大人笑纳。”
  太守大人笑着感谢了各位乡绅的鼎力相助,表示自己一定会告诉太子殿下的。
  心里却想,还不是太子殿下雷霆手段处置了三个带头的,你们才乖乖地将粮食交出来。
  云州太守将富户们捐献粮食的事情禀告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惊喜道:“孤晓得,云州的大户深明大义,必定与朝廷勠力同心,共赴国难!”那惊喜显得那么真挚,仿佛他不知道云州富户们为什么会捐款。
  太守:“……”
  为了答谢云州乡绅们的慷慨,太子殿下在府衙设宴,与此次乡绅们共进晚膳,并在城中间立了一块纪念碑,将所有捐献粮食的乡绅的名字都刻在上面,自己还在上面提了字,给了捐献的乡绅们极大的面子。
  太子殿下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就如此赏罚分明,一手恩威并施玩的更是出神入化,小小年纪帝王心术已初见端倪,真不知道再过几年,他又将如何。
  身在朝堂,太守大人自然听过关于太子殿下的各种风声,通过这些天和太子殿下的接触,他才知晓传闻不可靠……最后这天下是谁的天下真不好说。
  不管是谁的天下,这不是现阶段他该操心的事情,太守大人叹了口气,张罗准备宴请的事情了。
  汝南在洪水和乱军铁蹄之下,富户凋零,百姓减半,出现大批良田无人耕的局面,因此太子殿下在云州发告示,凡是去汝南开垦的农户都可以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两年免税,只需要还上此次水灾中欠下的粮食即可。
  农民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太子的告示一出,大批农民涌入汝南,汝南的开荒问题顺利解决。
  太子让阿六将先前的朝廷粮食全部拿出来,按人头分发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冬天。
  云州和汝南四州灾情缓解,一切都步入正轨已是十一月中旬,太子殿下将此次赈灾中表现良好的户部郎中田光等四人分别任命为汝南四州代理太守,让他们留在汝南主持后续工作,自己带着其余人回了江都。
  太子走之前请小奇吃了饭,自从回到云州,小奇这才知道原来和他一起扮作乞丐的人竟然是太子殿下!!!
  这段时间每每想起这件事,他都觉得非常不真实,仿佛在梦中一般。
  就算和太子同桌吃饭看到太子本人他依然觉得不真实,直到太子殿下和他说话,他还有些难以置信道:“你真的是太子?”
  太子殿下一本正经道:“我不是,我是山阴米店的少东家。”
  听到太子殿下和他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小奇紧张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些,一顿饭也算吃的宾主尽欢。
  临走的时候,小奇道:“殿下,让我参与这么重要的计划,你就不怕我倒戈去晋王那边?”
  太子殿下笑道:“倒戈知道去找晋王,不错不错,看来你很关注朝堂,孤没找错人。”
  太子殿下和小奇对视一眼,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走的时候,太子殿下道:“三年,小奇,三年之后孤在江都等你!”
  小奇什么话也没说,冲着太子殿下行了个江湖抱拳礼,扬长而去。
  太子殿下心情大好,回去的时候和许霁川经过他俩当初买糍粑的地方又买了两个糍粑吃。
  回京之前,太子殿下没有忘记陛下给他说的驻守永宁的北厢军统帅田子文,他派使者专门去了北厢军府,传达了陛下的犒军旨意。
  一来全了陛下对他的爱子之情,二来也不至于落田子文口实。
  云州官员依依不舍地将太子殿下送到城外十里的驿站才离开。
  这一路没有粮草辎重的拖累,一行人都走的很轻松,晚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太子殿下命令王猛就地安营,安顿好此行的所有人之后,王猛将禁军的大帐安装在外围,呈拱卫之势。
  太子殿下想起贾威,他对行伍之事不太明白,因此想去找王猛问问。
  禁军和大臣们不一起吃晚餐,此时大臣们已经用完了晚饭,禁军们纷纷换防用膳,王猛的帐子外面没有人守卫。
  王猛天生大嗓门,太子殿下远远就听到他愉快张狂的笑声,走进了才听到王猛说:“这会儿大家都不在,你快过来给我亲亲~”
  王猛竟然在行军途中金屋藏娇?!
  这是严重违反军规,太子殿下很生气,他悄悄地拉起了帐篷的一角,想看看王猛到底在和谁打情骂俏!
  他掀起帘子的时候恰巧看到王猛一把抱住了眼前之人,深吻了下去,两人吻地很忘我,传出暧昧不明的水声。
  太子殿下见此情此景,猛地好像一个天雷劈下来,整个身体仿佛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清醒,一半混沌。
  他浑身发麻,不知道自己在帐篷外站了多久,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在回帐篷的路上了。
  他心里憋得慌,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但是他又浑浑噩噩想不出来,仿佛三魂没了七窍。
  这时,突然从他背后传来一声:“阿宴!”
  这个声音出现的电光石火见,他心里突然比任何时候都清明,那个种子终于得到机会破土而出!!
  太子殿下一个趄趔,夺路而逃。


第71章 君心难测
  晚上吃完饭; 许霁川无聊就来找太子殿下; 结果殿下不在帐中; 他在营地找了一圈; 最后失望地回到太子殿下的帐子前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前面太子殿下的背影。
  许霁川激动地喊道:“阿宴!”
  哪成想太子殿下听到他的声音; 脚下一滑; 仿佛见鬼一般地夺路而逃。
  许霁川:“……”
  他看到太子殿下慌张地样子,下意识就追了上去。
  阿宴在奔跑; 许霁川想也没想就用轻功瞬间追上他。
  太子殿下的肩膀被人抓住,转头看到许霁川; 无奈道:“你怎么跑这么快?”
  许霁川道:“我用了轻功啊!”说完,他想起刚刚太子殿下夺路而逃的样子; 不高兴道:“刚刚看到我你为什么要跑?!”
  太子殿下面无表情道:“尿急。”
  人有三急,许霁川有些讪讪地放开太子殿下,道:“那你去吧。”
  太子殿下:“……”
  看着太子殿下愤然离去的背影; 许霁川:“……”不至于这么生气吧。
  太子殿下去了很久才回来; 许霁川在原地等他。
  太子回来看到他,道:“你怎么还没走?”
  许霁川这才后知后觉地觉得太子殿下可能不太高兴; 赶忙道:“这就走。”
  说完,许霁川就赶紧走了。
  太子殿下看着许霁川仓皇而去的背影,“……”
  让他走他就走啊!平时也不见他这么听话!更生气了怎么办?他为什么会喜欢这样一个家伙?
  太子殿下目送着许霁川的背影,一直到他进了自己的营帐; 才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回了自己的帐子; 冬天的寒风中那被呼出的雾气很快就消散无踪。
  第二天太子殿下已经恢复如常了; 起码在许霁川看来是这样。
  早上,吃了早饭,许霁川看着千夫长和王猛并肩走了过来,他俩和太子见礼之后,许霁川就与二人打了招呼。
  二人走了之后,太子殿下问道:“王猛旁边的那个人,你认识?”
  许霁川点点头道:“认识啊,他是禁军的千夫长,上次我们去汝江边偷袭,就是他带队解救了六部的大人们。”
  “他和王猛平时关系怎么样?”
  太子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许霁川道:“他是王校尉手底下的兵,很尊重王校尉,上次我们去偷袭,王校尉将解救六部大臣的任务交给他,自己去吸引火力,当时还为此和王校尉起了争执。”
  “什么争执?”
  “他想去吸引火力,让王校尉去解救六部大臣。后来被王校尉骂了一顿才作罢。”说到这里,许霁川感叹道,“二人的袍泽之情实在令人感动。”
  太子冷笑一声,不理会许霁川走了。
  许霁川莫名其妙:“……”这是又又又又又又怎么了?隔三差五太子殿下总要来这么阴晴不定的一出,简直比来了月事的女子之心还难测。
  许霁川想了好久,才发觉可能是太子殿下问道王校尉又想起了那时候他不顾危险和王校尉去吸引火力的事情了……他为什么话这么多,太子问什么说什么就行了,为什么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解释解释?!
  太子殿下这几日非常别扭,老是说着说着莫名其妙就生气了,害的许霁川都不敢往他跟前凑了。
  整日里在马车外面晃荡,太子殿下也不去管他,许霁川闲的无聊,便整日里和王猛他们待在一起。
  许霁川他们家本来就是将门之家,加上他曾经和王猛一起并肩作战过,所以许霁川心里很亲近禁军这帮人。
  有时候听他们聊以前打仗的事情,非常向往,想着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去参军就好了,来犯大梁者,虽远必诛!!!
  但他突然想到了太子殿下,他已经答应太子殿下会扶持他当上皇帝,所以这个戎马倥偬的梦想现在是没办法实现了。不过等以后,太子殿下即位之后,他就可以帮助太子殿下守护边疆了,等他们统一天下,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到时候,他就骑马仗剑走天涯……不过,等到那时候,他也许已经是花甲古稀之年了,还走的动吗?……没关系,老夫聊发少年狂!
  短短一瞬间,许霁川就为自己描画了一生的轨迹,他对这个人生很满意……如果他将这轨迹讲给其他人听,听者一定会发现,这个人的生命里竟然没有知己红颜的位子,只有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轨迹中……
  许霁川为自己规划了人生,心里非常高兴,他和几个禁军的卫视并辔骑着马走在最后,漫无边际地聊着天。
  这时,太子殿下身边的秋枫走过来,哭丧着脸对许霁川道:“许大人,你快去看看太子吧。”
  许霁川一听秋枫这样说,有些急道:“太子殿下怎么了?”
  秋枫道:“这几日,太子殿下进食很少,整日里发呆,我们想找个大夫给他瞧病,可是他不让我们找。今日又没吃午膳,再这样下去,太子殿下的贵体可怎么受的住。平日里,殿下最是器重大人,还请大人同小的同去看看殿下。”
  许霁川听说太子殿下有可能生病,赶忙下马和秋枫一起去找太子殿下了。
  到了太子殿下的马车跟前,许霁川要上去的时候,夏石将一个食盒给了许霁川,许霁川拿上就上去了。
  进了马车,太子殿下抬抬眼皮,看到是他之后也不搭理,继续看着窗帘发呆。
  良久,许霁川才开口道:“殿下。”
  太子殿下听到他这样说,冷笑一声道:“这不过才几天没见,就同我这么生分了?”
  许霁川道:“我这不是怕冒犯你……”
  太子殿下厉色盯着他道:“怕冒犯我,所以整日里和王校尉待在一起?哼!你以为他是个什么好东西,他……”太子殿下想起了什么似得顿住,“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许霁川有些无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道:“总归是我的错,以后我一定改,离王猛远远的!”
  太子殿下“哼”了一声,脸色到底是没那么难看了。
  许霁川道:“秋枫说你这几日不好好吃饭……眼看就要回江都了,回去要处理的事务还多着呢,你要是在路上病了,回去又要耽误事儿了。”
  太子殿下冷着脸打开食盒,将里面放的小点心拿起来面无表情地咀嚼着,看上去有些食不知味。
  许霁川看着太子殿下,陷入了思考,太子殿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怒不定的呢?
  从他们上路开始殿下就开始闹脾气,许霁川看看这大盒子似得四方四正的马车,外面天高地远,太子殿下却只能被困在这逼仄的马车里,久而久之也就郁闷了。
  等回了江都,太子殿下更是要战战兢兢,提高警惕,难有放松的时候,想到这里,许霁川脑子一热,对太子殿下道:“阿宴,我们悄悄溜出去散心吧!”
  “散心?”
  许霁川点点头,道:“反正也只有几日到江都了,我们这几日不要与大部队一起走,自己去玩玩怎么样,等最后和王校尉他们在江都城外的驿站汇合怎么样”
  阿宴道:“就我们两个?”
  许霁川理所当然道:“当然了,你还想带谁吗?”
  阿宴定定地看着他,许久才点点头。
  许霁川不懂,不就是出去散心两日,为什么阿宴的表情仿佛是做了个重大的决定一样。


第72章 微服出巡
  从那天看到那石破天惊的一幕开始; 赵景湛就开始了漫长的煎熬。
  在他短短十五年的生命中; 好像每走一部都是考验。
  他们赵家人的一生好像都是被别人推着走的; 他的父亲赵胤被部下黄袍加身不得不做了皇帝; 而他,被无数素昧平生的大臣推到了太子的位子上; 开始了漫长的博弈。
  身为太子; 在权利的漩涡中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警惕,但这个身份也为他带来了无双的尊贵; 如果他喜欢一个人,那必定是那人莫大的荣耀; 被喜欢的人应该感恩戴德,下跪谢恩。
  可偏偏他喜欢的人; 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贪慕权贵的人。这人神采飞扬,眼睛里仿佛有光芒,仿佛阴风苦雨的朝堂和后宫不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印记。
  他这样暗无天日的喜欢恐怕也不会在他的身上留下半点印记吧!这是一段注定无望的喜欢。
  这段日子来; 赵景湛急于想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 想要尽量如同往常一样,但是每每看到许霁川神采飞扬的样子; 他总是忍不住发脾气,为什么这个人不能喜欢他?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忍受煎熬。
  每次看到花奴儿手足无措的样子,他总是又气自己,又难过; 索性要他不要再出现了; 这样他也可以平静一些。
  只是花奴儿真的不出现了; 他每天坐在逼仄的马车里,面壁般地看着眼前,却觉得这样没意思透了。
  偶尔从车帘子里看到许霁川和王猛还有那些禁军将士相谈甚欢的模样,他又控制不住地妒火中烧。
  花奴儿提出要和他一起偷偷溜出去散心的时候,他心里又欣喜又悲哀,眼前这个人虽然对他不能怀抱情爱,但却是真心挂心着他的人。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和花奴儿再更近一步了,但他没办法控制自己想要靠近的心,他在心里想到,就这两天,让花奴儿再陪他两天,两天之后他保证收起所有的感情,怀抱着这段悲哀的感情直到进坟墓的那天。
  既然决定要走,那就要尽快离开,只是太子殿下突然失踪,只怕整个队伍都会出问题,因此太子殿下将秋枫和夏石叫来,给他们留书一封,让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交给王猛将军,请他务必封锁消息,并在信中写明了会和的时间和地点。
  这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许霁川和赵景湛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离开了营地。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王猛就听到帐篷外有个又细又尖的声音喊他,王猛从睡梦中醒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手从身边人的腰上收回来,生怕弄醒他,搅了他的一夜好梦。
  他披着衣服轻手轻脚地出了帐篷,就看到帐篷外面站着的小公公,是太子身边的夏石。
  夏石道:“王将军,这是太子殿下给您的密信!”
  王猛听到这句话,眼皮一跳,有好事太子殿下绝对不会找他。
  等他看完信之后,废了老大的劲儿才忍住自己想将信扔在地上踩两脚的冲动。
  妈那巴子的!他不是东宫的亲信啊!微服出巡这种事情,能不能不要找他善后,上次在云州,大臣们从他这里得知太子殿下去了汝南,差点没把他绑起来关进大牢里去。
  太子殿下这次又搞这出?六部大臣的战斗力绝对不会比云州地方官的小,王猛无语望天,太子殿下我和你并不是自己人啊!能不能不这么信任我?
  许霁川和太子殿下是星夜悄悄地离开的,走的时候害怕惊动他人,连马也没牵。
  这是山阴府地界上,赵景湛和许霁川两人星夜出发,早上的时候等山阴城的城门开了才进去。
  山阴城距离江都不过四五日的距离,且此地的人都非常善于经商,整个城市显得非常繁华,无愧于他小江都的美称。
  进城之后,两人先找了一家包子铺坐下吃了早餐。山阴本地人早上喜欢吃包子喝粥,许霁川和赵景湛两人坐在当地人中间,听着山阴人用方言打招呼吃早饭。
  在这样嘈杂又平淡的环境中,赵景湛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尤其是当花奴儿把最后一个包子给了他之后,他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就这样吧,哪怕只有一天,能与他这样平和安静远离任何喧嚣阴谋地待一天,也足够回味好多年。
  吃完了早饭之后,他们俩就在山阴城里漫无目的地逛着,虽然在给王猛的信里说是要微服出巡,体察体察百姓疾苦,但他们所看到的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