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东宫当伴读-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殿下听了之后,一点也不例外,他一本正经道:“唉,孤也没什么好拿得出手的才艺了,唯有这脸和品位还值得称道。”
许霁川绝倒。
太子殿下自恋臭美的功力真是他拍马也赶不上!
这日,太学下午会举行有关大朝会的小论政,太傅让太子殿下也来太学一观。
所谓针对大朝会的小论证,就是学子上台阐述自己认为明年朝廷政策的侧重点将会在那些方面,老师们会根据他们的逻辑条例和论证观点给出一定的分数,以此培养学生们的政务能力。
学生虽然不涉朝堂,但未必没有灵光一闪火花一现的好点子可以启发太子,因此太子殿下就让许霁川和陆昇同他一起去太学。
太学在城南,从皇宫到太学要经过江都最繁华的西市,西市人来人往,非常繁华,三人牵着马从西市人群里挤过去。
西市还是如同往日般繁华,乞丐喜欢在人多的地方乞讨,因此繁华的地方乞丐也多,这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今日的西市,走上三五步就能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就太多了,这全江都的乞丐都挤到西市来乞讨了吗?
许霁川觉得奇怪便告诉了太子,太子扫了一眼,道:“这些人的衣服看上去不像是江都人,估计是哪里来逃难的乞丐吧。”
许霁川见太子不在意,也就在心里压下了这个谜团。
出了西市,他们一路纵马来到太学,已近申时,堂前试文台下已近聚集了许多太学学子,太子殿下同他们打了招呼之后,就坐到试文台上去了,太子就坐后,太傅宣布小论政开始。
第一组选手就上场了,这两人均是太学学生中的翘楚,一个是汝南人苏立,另一个是江都郊县人秦北。
上台之后,两人作揖之后,太傅让苏立先陈述自己的观点,苏立站在台上久久不说话。
许霁川耐不住性子,悄悄地问太子殿下:“你说他为什么不说话?”
太子殿下沉吟道:“也许在组织语言。”
太子殿下话音未落,苏立就在台上倒了下去!
第47章 狐假虎威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对面的秦北,苏立晕倒在地之后,秦北赶忙上前去扶他,其余底下反应过来的学生也纷纷上台帮忙扶着宋立,场面顿时一片乱。
众人将苏立背起来,背到他房间的床上,夫子急忙打发学生找了医馆里的先生来。那老医生来诊治之后,沉吟半晌,道:“这位公子没有大碍,就是饿晕过去了,等醒来吃些东西便没事了,注意现在要吃清淡的东西,太过口味重的食物容易伤胃。”
夫子谢过大夫就差学生送他走了。
大夫的一席话让众人非常惊讶。
“饿晕?这怎么可能?”他们太学学生吃饭都是统一的,月初交了银子,每天厨房会做好三餐他们只需去饭堂吃就可以了。在座谁不知道这宋立因为文采斐然被陆昇赏识,举荐到太子殿下跟前,太子殿下每月都会接济他五两银子,五两银子都够普通一家四口过三个月的了,宋立平常也节俭,怎么会没饭吃饿晕过去?
太学的学生都是四人一间房,许霁川问与宋立同住的三人,“最近宋立吃饭怎么样?”
三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顿了顿才道:“宋立平时独来独往,鲜少和我们同去吃饭的。”
在坐各位也纷纷开始回忆,有人道:“这个月宋立好像基本没有在饭堂吃过饭,总是打了饭一个人带回去吃。我碰到过他好几次。”
另一个又道:“我也碰到过。”
同宿的三人奇怪道:“但从未见过他在寝室吃饭啊。”
其中一人回忆道:“而且他这段时间经常外出,有时候很晚才回来。”
许霁川和太子殿下交换了个眼神,都觉得这件事情有蹊跷。许霁川眼睛扫过屋子里的众学生,突然发现有一个学生目光躲闪,欲言又止。
许霁川指着他道:“你!”那个学生惊讶且心虚地看了一眼许霁川,很快有低下头。
许霁川道:“就是你!!把头抬起来!你是不是知道宋立的事情却故意瞒着大家?快说!!!”
那人狡辩道:“没有!绝对没有!!”
许霁川道:“那你为什么一脸心虚,大胆!众目睽睽下竟敢对太子殿下撒谎!”看着那人面如土色的样子,许霁川觉得这种狐假虎威的感觉……还不赖嘛!
那人赶忙道:“没有,绝对没有!我没有对殿下撒谎,事实上……”他吞吞吐吐道:“我有一天晚上见过宋立……在青楼里。”学生说完就看着站在床边的夫子,夫子恨铁不成钢地冷哼一声,背过身去。
陆昇难得与人争论,他对那名学生道:“你胡说,宋立这般守礼,绝对不会如好色登徒子那般去那种肮脏污秽的地方!!!”
太子殿下:“……”
许霁川:“……”
两个好色登徒子心虚地悄悄对视一眼之后,双双装出冰清玉洁、端方持重的样子,谴责地看着那名去过青楼的学生。
那学生寻思,反正夫子已经知道他去青楼的事情了,一顿处罚是免不了了,这厢再被人冤枉在太子殿下面前撒谎,那他岂不是罪加一等。
念及此,他赶忙道:“我没有撒谎,我看的很清楚,他就是去青楼了,还去的是楼心月。”
许霁川道:“楼心月是全京城最昂贵的青楼,你一个穷学生怎么会能去得起那种地方,你莫要撒谎。”
那学生面红耳赤道:“我平常当然去不起那种地方,但是前几日我表哥来江都,我表哥常年在外行商坐贾,也算是小有资产。这次得知他来江都进货,我母亲便让他来太学看看我,顺便帮我捎上冬衣。我们见面之后,他说自己第一次来江都,早就听说楼心月的大名,想去见识见识,于是我便同他一起去了楼心月。那天晚上,楼心月有波斯舞姬表演胡旋舞,我和表哥就坐在大厅里看胡旋舞,我亲眼看到宋立从楼心月的二楼下来。”
听他说完,许霁川道:“那宋立有没有看到你?”
那学生道:“没有,他当时看上去失魂落魄、心事重重的,根本没注意周围。”
许霁川没说话,但他心里已经相信了这个学生所说之事,这宋立应该就是去了青楼,应该是将钱挥霍在青楼里了,因此才没钱吃饭饿晕的。
这时候,宋立的一个室友也道:“前段时间,宋立每天都回来得很晚,有时候身上有淡淡的酒味和脂粉的香味。”
那告诉众人宋立去了青楼的学生破罐子破摔,反正他已经暴露了,于是便死猪不怕开水烫地帮忙分析起了案情,他道:“宋立会不会是像《李娃传》里写的那样,爱上了一个名妓,为了和这个名妓见面想尽办法筹钱,饿到发晕只为去青楼见这位名妓一眼。”言多必失,要知道太学禁止学生读这些扰乱人心的市井话本,这位同学不知不觉中又暴露出自己的一个错误。
许霁川亲眼看到站在床边摸着胡子思考的夫子听到这番话,生生揪下了自己一根胡子,许霁川都替他疼。
但太学学生对他说的这个故事却信了几分,学生郎没有接触过市井,在学院里待久了,对于这类传奇浪漫故事很向往,听到这样的分析,很快各自在心里上演了一出落魄书生和青楼名妓爱恨情仇的传奇大戏,有的学生都把自己感动了,恨不得以身代之。
许霁川打断这些学生的脑内小剧场,道:“决不可能,不要说花魁了,楼心月稍微有点名气的妓子,一晚上就要二十两银子,这还要除去楼心月的酒水吃食,一晚上少说要三十两银子,宋立一个穷学生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
一听到许霁川这样说,大家都有些失望地停止了幻想。见自己打破了这些涉世未深的小年轻的风月幻想,许霁川一点不觉得愧疚,他替孔夫子挽救了多少面临深渊的莘莘学子啊,实在是太伟大了!
孔夫子感不感激他,就无从而知了,反正现场没有一个人感激他。陆昇皱着眉看着他,缓缓开口道:“许霁川,你怎么对青楼之事如此清楚,如数家珍。”
许霁川傻眼了,为了拯救大梁的栋梁,自己暴露了。
陆昇严肃道:“你身为东宫伴读,代表的就是东宫的门面,竟如同江都城不学无术的纨绔般在青楼厮混,你对得起太子殿下对你的信任吗?”说完,陆昇看了太子殿下一样,太子殿下赶忙和他同仇敌忾,共同用沉痛的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着他。
趁陆昇不备,太子看着许霁川,目光里流露出同情,这同情许霁川很熟悉,每次叶奕声做了蠢事被他那彪悍的母亲追着打的时候,他自己的目光就是这样了。
许霁川出离愤怒了!!!陆昇这个书呆子被道学禁锢了头脑,呆是呆了点,但一举一动确实是按照孔夫子对君子的标准来的,他自问在礼教方面做不到陆昇这个程度。但是太子,哼!他俩在礼教方面半斤八两,他凭什么混在君子的队伍里冒充大尾巴狼鄙视他?!
假道学!伪君子!虚伪!哼!!!
他用自己全部的耐心将要揭穿太子殿下这个假道学的话压在了胸腔里,憋地他胸膛都痛。
唉!罢了罢了,谁让人家是太子,他是伴读呢,毕竟维护太子殿下所剩不多的良好形象也是他身为伴读的责任之一。
太子殿下看到了许霁川眼睛里的哀怨,那厢陆昇还在恨铁不成钢地对许霁川进行君子教育,眼看话题要从宋立身上转移到许霁川的品德上了。
太子殿下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问宋立的舍友道:“这段时间,他有没有和你们无意间说起过什么?”
听到太子殿下这样问,陆昇的注意力重新被转移到宋立身上,暂时放过了十恶不赦的纨绔许霁川,让这个孔夫子门下礼教的叛徒得以喘口气。
众人也都将目光转移到宋立的室友身上,室友认真回想起来,突然像想到了什么,道:“除了爱发呆,喜欢外出之外就没什么了。”
那举报宋立去青楼的哥们很有经验道:“绝对是思春了,没跑了!”
许霁川笑道:“你很有经验啊!”
那学生满面通红想要反驳,却突然听得床上传来一声咳嗽声,众人看过去,宋立已经醒了。
他迷茫的眼睛扫过床下众人,落到太子身上时,突然一亮,不顾虚弱的病体,挣扎起身,匍匐挣扎到太子殿下跟前,跪着抓住太子殿下的袍子,抬起头看到太子殿下道:“殿下,救命!”
第48章 同心流离
宋立家境贫寒,能来这太学学习是因为他有个望子成龙的娘亲,他父亲早丧,母亲一个人拉扯他长大,又用卖绣品的微薄收入,将他送进了江都太学的大门。
为了回报母亲,宋立学习非常刻苦,生活也非常节俭,从不和同学一起出去吃喝玩闹。
国子监的学生都出生于公卿之家,这太学学生的家境虽不如国子监的学生般显贵,但各地能送儿子来太学的,也都是富裕的家庭,最起码也是乡绅之家。
宋立家境贫寒,学习出类拔萃,这样的条件让他非常清高,过分自尊,将面子看得比命重要。
此番在同学面前这样狼狈挣扎,跪在太子殿下面前,一定是遇到了比他的命更重要的事情。
许霁川亲眼看到宋立眼中有一滴泪悄无声息划过,不知是觉得屈辱还是悲伤。
太子殿下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袍子从宋立的手里扯出来,道:“有什么事你说吧,你说了孤才知晓要不要帮你。”
宋立呆坐在地上,摇摇头不说话。
太子殿下对太傅拱手道:“太傅,今儿的小论政继续吧。烦请夫子将学生们都带回去,既然宋立已经醒了,料想也没什么事了。”
太傅和夫子都拱手应了,夫子知晓他们遣退学生是想顾全宋立的面子和隐私,因此道:“大家都跟我回去吧,小论政继续。王子华,你去青楼和偷看市井小书的事等小论政之后我们再谈。”
王子华哭丧着脸争辩道:“夫子,我也算举报有功啊,这惩罚能不能功过相抵啊!”
夫子揪着自己胡子,瞪着眼睛道:“功是功,过是过,功过怎能相抵!”
王子华:“夫子,你这样会打击我们举报的自信心的。”
夫子:“平时上课提问你的时候你都安静地如同一个鹌鹑,为自己狡辩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
王子华委屈地看了一眼夫子,不说话了。
学生们哄笑而出。
屋子里只剩下太子、许霁川、陆昇和宋立四个人。
太子让宋立起来说话。
宋立便将他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告诉了太子殿下:
宋立家是汝南人,汝南地处汝江和沧江两大江交汇之地,水灾频繁。今年雨水较往年多,水灾更严重,许多人家里的房子都被雨水冲垮了,农田也被冲毁,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饿殍遍地,汝南水灾严重的地区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有些有女儿的人家,为了保证一家人度过危机,就将自己女儿卖给青楼贩子。宋立的未婚妻白雪一家为了度过危机,就将女儿卖给了青楼。
因为家乡已经无法生活下去,宋立的母亲历尽千辛来京城投奔他,见到他之后将此事告诉了他。
宋立心急之下从家乡来的人中多方打听,终于打听到,有人曾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见过那个青楼贩子的车,他的未婚妻很可能已经被送进了京城的青楼里。
这半月来,他经常去京城的各家青楼去找,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楼心月找到了未婚妻。
本想就算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要给未婚妻赎身,岂料他俩见面时,未婚妻告诉他,因为她不服管教,已经被楼心月的老鸨变成了官妓,除非天下大赦,或者陛下亲口应允,否则终身不能脱贱籍。
故事讲完,宋立早已泪流满面,他跪在地上,不住给太子殿下叩头,将地砸地咚咚响,泣道:“宋立今生身无长物,如若殿下能帮我救出我未过门的妻子,来世宋立愿结草衔环以报殿下恩德。”
太子低头看着底下涕泗交加的宋立,道:“来世之说虚无缥缈,本宫从来不信,如你真要报答,那就今生吧,别把账欠到来生。”
太子殿下此番话说完,宋立一时有些呆愣。
陆昇笑道:“宋立,还不快谢谢太子殿下!”
听到陆昇这样说,宋立眼睛一亮,仿佛溺水之人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道:“太子殿下的天恩,宋立今生拼尽这条命,也难报一二。”
太子殿下道:“起来说话。刚才有人给你从厨房拿来了馒头,你先吃点吧。”
宋立确实是饿的狠了,也不客气,拿起馒头就狼吞虎咽吃起来。
太子殿下道:“汝南的灾情这么严重吗?前些日子,地方官汇报的时候只说是一般的灾情。汝南两江交汇地,水灾也是常见灾难。”
宋立道:“水灾灾情秋季是很常见,因此各家也有设防,只是这次灾情太大了,听从家里逃出来的人说,数十年没有这么大的灾情了,此次洪水来势汹汹,将前两年修建的大坝冲垮了,不仅淹了农田,连在高处的房子也都冲垮了,各家的存粮自然就没有了。地方官之所以报成一般灾情,恐怕是害怕承担大坝损毁的责任吧,这个大坝是前年我们大梁最大的水利工程,号称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如今就这样被冲垮,当时督建大坝地方官难辞其咎,恐陛下降罪,故而将灾情说小些也未可知……汝南秋雨连绵,后续肯定还发大水,现下大坝又被冲毁了,苦的还是百姓啊……”
许霁川突然道:“今天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乞丐是不是从汝南来的?不对呀,如果汝南难民入京的话,不可能不会形成一个难民村,可是街上除了乞丐多一些,和往常并未有不同……”
宋立道:“朝廷要开始大朝会,京城戒备森严,江湖人和其他地方的人都不让进门,每天都有守卫在门口查人,我娘来的早,就进来了,后来从汝南来的人,要不北上去洛阳,要不就在京城的郊县住下了,京城郊县现在有好多汝南来的人,我曾经打听阿雪的消息的时候去过那里,难民没吃的,饿极了就抢东西,那里治安现在很乱。”
说完,太子殿下和许霁川面色凝重地对视一眼,他们都嗅到这些事串联起来背后的阴谋味道。
第49章 君臣社稷
汝南发了一场百年难遇的水灾,朝廷兴修的大坝被冲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饿殍遍地,北上的难民进京的时候在城门被阻,大规模的难民迁徙,沿途各州府竟然没有一个人向朝廷递折子,是官官相护故意隐瞒不上达天听,还是只手遮天阻塞了递折子的门路?
赵景湛和许霁川面色凝重地对视一眼,他们都嗅到这些事串联起来背后的阴谋味道。
太子殿下答应宋立会帮他未婚妻脱离贱籍,然后想给宋立一些钱让他安顿老母,结果一摸兜发现没带钱袋,他给旁边许霁川使了个眼色。
许霁川望天,假装没看到。
开玩笑。这二十两是他娘给他这十天的零花钱,能随便给人?他还要用这二十两银子给玉茶姐姐买蜜饯呢。
太子殿下道:“陆昇,好些日子没见旻儿了,我们明天去看看他吧。”某人答应要带旻儿出去跑马,结果将此事忘的一干二净,到现在都不敢见旻儿。
陆昇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突然提到福王殿下。
许霁川一听到福王殿下的名字,飞快地掏出自己的钱袋子,三步并两步并到宋立跟前,抓住他的手情真意切地对他说:“宋兄,这二十两银子你先拿着,你母亲来江都寻你,你用这钱先给母亲找个落脚的地方。不用感谢我,这都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对他的识时务很满意,不过……这个手就不用拉了吧。
好在他们俩拉了一下就放开了。
许霁川将钱袋给了宋立,转过头来就瞪了太子殿下一眼。
他娘的,用臣子的钱给自己培植亲信,天底下还有没有这样的奇葩主公?
许霁川再次怀疑自己当初跟错了人。
路上,太子殿下见许霁川不开心,用手掌压了压他的头,哄道:“好了,别生气了,孤将书房里的那款莲叶戏水的端砚给你,怎么样?”
这方砚台许霁川看上很久了,他想跟太子殿下讨来送给自家哥哥,但是跟太子殿下讨了好久,太子殿下都没有给他。
冷不丁听到太子殿下这样说,他有些惊讶,怀疑自己听错了,道:“真的吗?你真的把那方砚送给我?”
太子殿下笑道:“真的,孤什么时候骗过你。”
许霁川见钱眼开,乐的眉开眼笑。
太子殿下:“……”傀儡戏里变脸都没有许霁川变的这么快。
今天从宋立那里知道了汝南严重水患的消息,一进东宫,太子殿下就屏退众人,将许霁川和陆昇带到书房里议事。
众人退下之后,太子殿下就问两人:“你们对汝南水患的事情怎么看?”
陆昇道:“汝南水患很严重,现在要赶快上报陛下,尽快决断,早日赈灾。”
太子殿下点点头,然后他盯着许霁川问道:“你怎么看?”
许霁川道:“确实,现在最重要的是治理水患,这水患发生至少有一两月了,如果朝廷迟迟没有赈灾措施的话,恐怕……”许霁川心里一惊,对太子殿下道,“恐怕民众暴动。”他感觉自己脑子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却没有抓住。
太子殿下神色凝重,手里拿着茶杯,微微失神。
许霁川道:“汝南遭遇百年一遇的水患,汝南的太守隐瞒不报,难道就没有其他人知晓事情的严重性吗?这么久竟然没有一个人上书陛下,就算汝南的官员沆瀣一气,但流民大量迁徙,沿途各州县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发现这隐患?为什么这么久江都一点消息都没收到?虽然大朝会的时候江都确实会戒严,但守卫看到这么多流民,难道会不报到上面请求决断吗?因此十有八九有一股势力在隐瞒压制水患的消息,但这伙人到底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太子殿下道:“朝中官宦势力和门阀势力盘根错节,吏治混乱,腐败横行。这场水患牵扯各方利益,尤其是有人要为大坝的毁坏负责,因此水患的事情一出,朝中这帮人,想的不是如何救百姓如水火,扶社稷于危难,想的都是一旦纸包不住火,要如何将自己从这个泥沼里摘出来。”太子一掌拍在黄花梨木的扶手上,眼睛出现凌厉的怒意。
许霁川道:“既然太子殿下知道了,那你应该知道如果你现在冷不丁将水患的事情捅到陛下面前会有什么后果,这些人肯定会怨恨你,等您入朝之后,这些人在背地里一定会百般为难你。”
太子殿下叹了口气道:“不然怎么办,总要对百姓负责,宋立未婚妻的悲剧,孤不想让它再发生在大梁的国土上了。”
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
过了一会儿,太子殿下面无表情道:“你们两个,能不能不用这么炙热的眼神看着孤!”
太子殿下这样一说,陆昇便不好意思了,脸红地低下头站到一边。
许霁川这个没皮没脸的,笑嘻嘻对太子殿下道:“这是崇拜之光,啾~”说着做了个发射的手势,挑眉看了一眼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说话就说话,抛什么媚眼!
他干咳一声,假装正经道:“现在孤就去政事堂找父皇,将今天宋立所说之事告诉父皇。”
许霁川道:“殿下,我们俩个陪着你一起去吧,也好给你作证。”
赵景湛略一沉思,便答应了。
三人赶到政事堂的时候,陛下正在和大司空见面,他们三人便站在门口等。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大司空出来了,李忠才宣三人觐见。
梁元帝是个勤勉的皇帝,每天早上五更起,处理政务,一直要处理到晚上才可以休息一会儿。尤其是两天以后马上就是大朝会,各地送上来的年终奏折,都要好好看一遍才能行,不光看奏折,还要协调朝中各部,这几日政事堂里来往官员络绎不绝,刚刚梁元帝才和大司马商量好出使南唐的事情,李忠就来报说太子殿下在门外恭候多时了。
近日梁元帝国事繁忙,就免了太子殿下的请安,是以他几日都没有见过太子了。最近太子的表现不错,梁元帝越来越觉得这个儿子有一国储君的样子了,他让李忠宣太子殿下进来。
太子带着两位伴读给陛下请了安。
梁元帝心情不错,难得温和和太子殿下拉家常道:“皇儿,后天就是大朝会了,心情可紧张?”
太子殿下也笑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不紧张,大朝会孩儿自会拼尽全力,实在不行,还有父皇给儿臣撑腰呢。”
梁元帝笑道:“到时你如果表现实在太差。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朕也不好指鹿为马,太过偏袒于你。但皇儿你也不要太过妄自菲薄,以你现在的能力,朕认为完全能应付得了大朝会。”
太子殿下鞠躬行拱手礼道:“谢父皇鼓励,儿臣自当尽力而为。”
梁元帝点点头。
太子殿下道:“其实儿臣今次来,并不是为了大朝会的事情,而是为了汝南水患。”
“汝南水患”
太子殿下道:“正是,父皇。”
陛下道:“汝南水患年年发生,汝南州府赈灾已经形成了体系,……莫不是皇儿听说了什么?”
太子殿下跪地道:“还请父皇为汝南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百姓做主!”
太子说完后,梁元帝脸色沉了下来,父慈子孝的气氛瞬间消失了,他淡淡道:“你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太子殿下将宋立告诉他的事情禀告给了陛下,只略去宋立未婚妻的事情不提。
太子殿下越说梁元帝的表情越寒冷,待太子说完,陛下将案几上的茶杯摔到地上,狠狠道:“汝南太守欺上瞒下!!简直该死!!!”顿了顿,陛下平静下来,看了太子一眼,道,“这个宋立说的话可靠吗?”
太子殿下跪下抱拳道:“父皇,儿臣与宋立有过几次接触,此人是个非常诚实的人,绝不敢欺瞒于儿臣。”
梁元帝沉吟道:“皇儿,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召集朝中大臣开会决定的,你只要做好大朝会就行了,其他事情你不用管,好了,你先下去吧。”
太子殿下看了一眼梁元帝的表情,知道千言万语也不能再说,他跪下道:“儿臣告退!”说着就带着两个伴读走了。
起身的时候,许霁川突然跪下,大声道:“陛下,臣知道您心中将信将疑,如果宋立说谎,将他凌迟死一千次也不过分,但是如果他说的话是真的呢?现在汝南水患已经发生了这么久,百姓不会以为是汝南太守知情不告,他们只会以为朝廷已经放弃他们了,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很难想象!不管陛下信不信,能不能先下旨意让周围府县调配些粮食过去,先救急,然后陛下再派人去调查实情。”
梁元帝低头看了一眼下跪之人,此人是许上柱国之孙,许尚书令之子,他将他爷爷的仗义执言和他父亲的缜密都学到了,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梁元帝眼神复杂地打量着许霁川,良久才道了句:“你先下去吧,朕会考虑的。”
许霁川重重叩了个头,道:“谢陛下!”
出了政事堂,走到宫墙夹道里,太子殿下皱眉对许霁川道:“你今天太大胆了,父皇最不喜别人对他的朝政指手画脚,幸好他今天心情好,没有同你计较,如若他今天心情不好,冲你发火怎么办?”太子殿下越说越生气,道:“你自己也就罢了,死了就算了。万一牵连到你在朝中做官的父兄,看你到时候上哪里哭去。”
许霁川看得出赵景湛生气了,他知道太子殿下是为了他好,心里熨帖,面上却笑嘻嘻道:“还能去哪里哭,当然是到殿下这里哭了。而且有殿下在,陛下也不会赐死我的,你总会救我的,对吧,殿下。”
太子殿下啐道:“谁会来救你,哼。”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许霁川微妙地感觉到太子殿下怒火消散了些。
许霁川道:“虽然刚才是有些冒险,但我说出来陛下肯定也会考虑我的建议的。也算是为汝南的百姓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吧。”
“你不说,父皇也会派人去查看赈灾,一定也会查办那个贪官。”
许霁川道:“但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赈济百姓,平息民怨。水患已经过了这么久,实在是经不起再拖了,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都有可能,能早一天行动就能早一天杜绝最坏的可能。”
许霁川说完之后,陆昇一本正经道:“殿下,臣觉得许霁川做得对。”
太子殿下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汝南水患,陛下果然没有完全相信太子说的话,他也没有按照许霁川说的,下旨让汝南周围受灾不严重的府县先调些粮食去汝南赈灾。但陛下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秘密派人去了汝南调查真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