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蛇虎旗-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必要的休息,然后将后备军源源不断地送到第二道防线上。不仅有了招架之功,而且开始具备了些还手之力。

在左路战线,南无极借着雨夜向袁恒博的左路军发动了“关原夜袭战”。以伤亡三千人的代价,消灭了袁恒博的先锋军一万人。从而迫使袁恒博放弃攻打驻后城的计划,向身在中军的吴南宗靠拢。

直到十二月中旬,下了十多天的雨终于停了。几天后的第一次降霜,虽然骤冷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黄国军的机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又使身上仍着单衣的南方将士们陷入了冻馁之中。由于没有冬季服装,部队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士气开始低落起来。越来越多的非战斗伤亡,让吴南宗也不像以前那样乐观了。可从小石城出来,到这里已经整整五百多里了,而且泰州城就在眼前不到六十里的地方。吴南宗不堪失败,让士兵们分散开来去周围的村镇里抢夺过冬的衣物。可南无极施行了焦土政策,从这里到泰州城的方圆一百里之内,别说是过冬的衣物,就连一块遮身的布条都找不到。无奈,吴南宗只能硬着头皮下令继续前进。只见部队里的士兵们迎着呼呼的北风,忍着寒冷和冻伤,一步一步的向着北方他们根本无法到达的城市缓慢的前进。到了月底,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了。此时,气温已跌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从没有经历过如此严寒的黄国军士兵们大部分没有御寒之衣,数以千计的人员被冻伤,数以百计的人员被冻死。可怕的严寒不仅摧残士兵的身体,而且还使武器失灵,弓弦被冻断,宝剑被冻住。与黄国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泰州军的士兵们拥有充足的冬季作战装备,常常袭击那些开不了弓,拔不了剑的黄国军士兵。右路的曲端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他决定先撤退了。身在中路军的吴南宗对于曲端的私自后撤非常的震怒,要不是军中一干大将联名替曲端说情,曲端将是第一个被自己人杀死的前军主将。

此时,已经进入疯狂的吴南宗下达了全军进攻泰州城的命令。他要用自己的优势兵力,一鼓作气拿下泰州城,让部队在城中渡过严冬以后再北上攻打洪都。但是各个方向的进攻都被可怕的严寒和守军顽强的抵抗阻止了。虽然泰州城近在眼前,也已处于他们的投石机射程之内,但黄国军现在已经精疲力尽,锐气丧尽。而泰州城的守军已做好准备,将对疲惫不堪冻地半死的黄国军发起强大的反攻。

就在黄国军攻打泰州城失利的第二天,南无极集合城中的所有兵力,出城攻击黄国军中军大营。长期处于攻势的黄国军遭到了泰州军的大规模反攻,未免有些慌乱,但身为中军主帅的吴南宗表现出少有的应变能力,他拔出从未使用过的宝剑领着卫队冲在最前面抵挡泰州军的攻势,惊慌的士兵们见到主帅都这么拼命,迅速从惊慌中稳定下来,展开队形和泰州军交战。战至晌午,战局开始向黄国军方面倾倒。怎么说南无极只有不到七千人,而黄国军虽然势气低落,可怎么说他们也还有十多万人。泰州军渐渐的被黄国军击退,吴南宗眼看胜利就要到手了,刚想喘口气。从上党城和驻后城赶来的泰州援军到了,黄国军的防线被接连突破,被迫向后撤退。是人都明白这场仗打不下去了,黄国军中的将领都一再要求撤退,可固执的吴南宗却一意孤行,执意继续进攻。后来事实证明,要不是由于他的固执,也不至于让黄国军走到了惨败的边缘。

最后,曲端和袁恒博无视吴南宗继续北上的军令,带领着各自部队退往南疆,失去两翼掩护的吴南宗也只好下令撤退。而曲端和袁恒博这种保全大局的明智之举,却为他们之后招来了杀身之祸。

第二百五十一章 黄国军溃败

攻打泰州城失败之后,黄国军各军退回到了原先占领的南疆防线上。那里虽然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御寒的衣物,可那里有可以用来躲避严寒的屋舍。

泰州城一役,黄国军不但损失了四万多人,还有近两万名严重冻伤的伤兵。更可怕的是,军中士气低落,很多士兵都要求回家不愿再打仗了。而吴南宗对于这些反抗的声音,总是用杀来解决。第一天,他就用一千多个人头堵住了那些想要回家士兵们的嘴。这是吴南宗犯下的第二个错误,身为文臣的他永远不会明白士兵才是军队的主体。

接着他很快犯下了第三个错误,他没有趁机南撤,而是让部队在南疆防线一线布防,等待大石城大本营送来军粮和军械,而且他还在等待北线北汉军的消息,准备着自己下一次攻势。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现在战争的局势正在一点点的变化。北线的北汉军并没有南下,他们还陷在丹阳这座大战场上。随着元奴第一军团的参战,让原本节节败退的元奴征西大军得到了强大的战力支持。元奴军是铁了心要和北汉军抢夺丹阳国了,就像他们从北汉手中夺取南夷国一样,只是丹阳的战略地位更高罢了。他们就像两只老虎一样,都想把丹阳这块肥肉占为己有,根本没有注意在他们之外还有一头狮子。孤军身在丹阳境内的尉迟信部在经过几个月的转战以后,终于突破虎跃关,退出了战火猛烈的关内腹地。由于尉迟信的突然出现,让那些原本想要入关参战的北汉军惊慌不已,纷纷将目标对准尉迟信,从而分散了关外北汉军的数量。

康德得到北汉军近期无心南下的情报以后,果断的做出了回应。他命令上官英雄马上领五万中央军前往丹阳接应尉迟信部回国。然后从西北军和各府卫军中抽调七万精锐,由上官宇豪率领急速南下增援南无极。

七万南下的大军由陆路和水路双路并进,于武昌二十三年一月中旬赶到泰州城听从南疆镇守指挥使南无极的统一调迁。

三天以后,南无极分兵三路,分别从上党城、泰州城和驻后城出兵,向盘踞在南疆防线上的黄国军发起了有名的“冬季攻势”。驻守南疆防线上的黄国军不但没有等来大石城送来的补给,更没有等来北汉军南下夹击康朝的消息。他们等来的只是八万多密密麻麻的康朝军···

吴南宗站在南疆要塞破碎的城头上,望着城外紧密的康朝军队,死命的闭上了眼。

“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等待···等来的却是更大的失败。”

康朝军对于自己的要塞非常的熟悉,懂得攻击那些防守薄弱的地方。交战不到三日,驻守南疆防线的黄国军被迫撤出战斗,向位于岭南境内的前哨站撤退。与此同时,刚刚从圣奎手中拿下泉州城的上官云德得知大军后撤的消息,只是狠狠的打着泉州城的城墙。要不是吴南宗不听从自己的战略,现在他们应该追着康朝军打,最起码仗不用打到这么狼狈的地步。而自己辛苦占领的泉州城,随着大军的撤退也失去了战略意义。当天下午,上官云德主动放弃泉州城向大军靠拢。

八万人追着十多万人跑是一幕多么壮观的场面。南无极要求部队:不要与敌人的后卫部队纠缠,大部队要迅速绕过他们,尽可能深入地打到黄国军的中军去,并且要不分昼夜地追击敌人。黄国军军队里出现了种种好笑的场面,士兵丢盔弃甲,猖狂逃命。身后紧追的康朝军士兵也在边跑边脱着什么,可他们脱的不是盔甲,而是身上厚重的冬装。直到现在康朝士兵们才发觉自己已经跑出国界很远了,都到了岭南的地界了。

接连半个月的溃逃战,等过了前哨站以后,吴南宗发现自己的兵力已经不到五万人,其他的不是跑了就是做了康朝军的俘虏。原本以后驻守前哨站的军队能够抵挡一下康朝军的势头,可很快从前哨站溃败下来的军队很快追上溃军,消失在前往大石城的荒道上。黄国军的士兵们都争先恐后的逃命着,心想到了大石城就安全了。

还好,大石城很快出现在眼前了。许多士兵停下了脚步,他们不是认为安全了才停下步子,而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数以千计的黄国军士兵的尸体倒在大石城的城门前,而城楼上高高的飘扬着一面锦色的蛇虎军旗。

“百夷族的兄弟们!放下你们的武器投降吧!”凌云站在城头高声用百夷语喊道:“现在大石城已经是我奉天的了,你们已经无路可退了。放下武器,我们可以饶你们不死!”

前路被封,后面又有三个军团编制的康朝军。进退无路的黄国军士兵纷纷将手中的武器扔在地上,仗打到这份上,再反抗已是徒劳。

“叔叔!叔叔!”常青哭喊着冲进吴南宗的中军帐,说道:“不好了!大石城···大石城被康朝军占领了!”

“我听见了。”吴南宗失落的望着手中的宝剑,低语道:“前有来敌后有追兵,我们是插翅难飞了。”

“侄儿现在去搞几件农装,我们假扮农夫先躲躲吧?”

“躲?!”吴南宗冷冷一笑,说道:“二十万人都垮了,国家都要灭亡了,我们还能躲到哪里去?就算能躲的过去,我吃了败仗,你说皇帝会放过我吗?”

“我们可以找替罪羊啊!”常青拉着吴南宗的衣袖说道:“您大可以说是上官云德没遵循先前的计划,贻误了战机,害您吃了败仗。还有他底下那些将军不听帅令,才致使现在的惨败啊!”

闻言,吴南宗眼前一亮,点着头说道:“对啊!皇上生性对武将多疑,如果我能再告上官云德有通敌的意向。战败的责任就不用我背了!”

“对啊!”常青连连点头道。

“常青你马上去找几件衣服,我们马上走!”

“好,侄儿马上去。”说着,常青急急忙忙的冲出军帐。

黄昏的时候,上官云德才带着他的部队追上了溃军。在临时搭建的营地,他找到了自己的两个旧部:曲端和袁恒博。

“曲端,袁恒博!”上官云德大声的叫住两人。

“大帅!”两人异常兴奋的迎上上官云德,欣慰的说道:“见到您真的万幸!”

“为什么部队会溃退的这么快?”

“我们完全着了泰州军的道了。”曲端边往箭袋里装箭一边无奈的说道:“他们就像是赶鸭子一样,追了我们半个多月!”

“中军帐呢?”上官云德张望着四周,焦急的问道:“吴南宗到哪里去了?”

“跑了!”袁恒博将宝剑收回剑鞘,回答道:“我刚才去看了中军帐,里面早就没影了。”

“吴南宗这个混蛋!”曲端恶狠狠的咒骂道:“要是我再看见他一定砍了他!”

上官云德顿了顿,他明白现在还有更加严峻的问题要解决,问道:“现在部队怎么样?”

“能带回来的都在这里了!”袁恒博指着四周的散兵游勇,说道:“一共还有五万左右,身后是康朝军的三个整编军团,大石城里还有奉天的府卫军,据说不下一万。我们全被夹在荒道上,仗很难打!”

“你们考虑过投降吗?”上官云德好奇的问道。

“投降?!”袁恒博和曲端相视一笑,说道:“投降不是我们的作风,而且我们跑了这么久,实在是没有力气跑下去了,索性陪他们大战一场!”

“好!”上官云德微微一笑,说道:“现在起我重新掌管中军帅印,你们去找所有军官到我的中军帐,我们要商议一下明天的战斗!”

“遵命!”两人欣然领命,左右跑开去传达命令去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最后的反扑

位于岭南荒道人口一处高地上的康朝军中军大帐里灯火通明,南疆防务指挥使南无极和所有军团将领以及指挥官们都聚在一起,为第二天的战役作最后一次讨论。在之前半个多月里,他们从严寒的泰州府一路追击来到了地处热带的岭南地区,季节的反差让许多人有点不适应。

“真热啊~~~”南无极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开口道:“我长话短说好了。”

帐中的将领们一听,各个抖擞精神仔细的聆听着。南无极将地图展开在圆桌上,说道:“据可靠的情报,黄国军大元帅上官云德已经重新掌管军队。他手上还有大约五万人,被我们和在大石城的守军堵在荒道里。他们南北两线受敌,所以明天的战斗,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突破我军的防线。”

“对!”圣奎点头道:“大石城城高墙厚,他们丢弃了所有的攻城器械。如果他们还想打,就只能冲着我们来!”

“可荒道里道路狭小,不利我军展开队形啊?”上官宇豪担心的说道。

“这点外公不用担心!”南无极微笑的解释道:“我军展不开,他们也照样展不开!”说着,南无极指着地图,说道:“所以我把算把部队后撤到荒道以北的平原上,同时也给了黄国军一个决战的信号!”

“太光明正大了吧~~~”泰州军镇守使姜赋趴在圆桌上,低喃道:“这行吗?要是黄国军不敢怎么办?”

“这个由不得他们了。”上官宇豪一针见血的指出道:“他们的辎重粮草全被我们劫了,要是他们在荒道上和我军久持,反而对他们不利,所以他们一定会趁着还有士气和我们决战的!”

“所以我的策略是,由元绍率领两万人在中军的左翼,应天王率两万人在中军的右翼。然后是姜赋和延邰···”南无极指向两将。

“末将在!”两人站直身听候命令道。

“你们各率五千骑兵在大军的两翼掩护!”

“是!”

“花誉领一万作为后备军,我和李汉以及一万奉军作为大军的中军本阵。”

“明白!”

“好吧!今晚的会议就这么结束了。大家好好回去休息吧,准备明天的战斗!”说着,南无极不失时机的加了一句:“他们虽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可他们都是职业军人。困兽之斗,力可撼天!所以他们都不能大意,明白吗?”

“是!指挥使大人。”众将异口同声道。

待众将都要离去之时,上官宇豪却迟迟没有退出去的意思,反而冲着南无极问道:“指挥使大人,为什么没有给老夫分配任务?”

“外公···”南无极直起身,望着年近七旬的上官宇豪,不由的低下了头。追击的时候,南无极不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外公拖着年迈的躯体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在马背上疾驰南下。说真的,他实在担心上官宇豪的身体。

“是不是看到老夫已年近七十,怕明天的战斗拖大军的后腿啊?”

“不是的,不是的!”南无极急忙解释道:“外公骁勇善战,是当代名将。怎么可能拖大军的后腿呢?”

“那为什么不让老夫出战?”上官宇豪不愧是武将的性子,就算南无极是自己的孙儿而且官阶还比自己高,可他总是有什么说什么。

只见南无极冲着门口一使眼色,会意的将领们纷纷出帐而去。然后南无极将外公轻轻的按坐在椅子上,笑着说道:“那外公您打算要怎么样呢?”

“让我做中军的先锋!”上官宇豪眼神中透露着无比的刚毅,断断续续的说道:“这次贼军的统帅是我那个不争气的侄子,想当年他被康显那个混蛋唆使做了背叛皇上的错事。这也成为了我们上官家族一直都磨不灭的耻辱,所以明天一战,我一定要砍下他的脑袋,给我们上官家族的先烈们一个交代!”

“可孙儿怕您的身体会吃不消···”南无极担心的说道。

“不碍事!不碍事!”上官宇豪笑着摇头道:“你外公我打了一辈子的仗,什么阵势没见过。我要是连我自己的身体状况都不知道,我怎么可能向你要求做先锋将呢?”

闻言,南无极犹豫了一下。顿了顿说道:“好吧!不过您一定要听指挥。”

“是!”上官宇豪“嗖”的一声站起身,抱拳道:“末将领命!”说完,意气风发的走出了军帐。

就在康朝军队按照南无极的战术方阵做出部署以后,身在荒道的黄国军也收到了消息。

“康朝军从道口后撤了?”上官云德不敢相信的看着侦察兵问道。

“是的,大帅!”侦察兵肯定的回答道:“小的亲眼看见他们已经拔营了,现在正在向道口以北的平原地带前进!”

“他们想要和我们决战。”上官云德会意的支走侦察兵,转头望着袁恒博和曲端问道:“你们怎么看?”

“据说这次康朝军追击而来的大军有七万,而且今明两天里还会有援军赶到,相信到时候军队可以升至九万上下。”袁恒博边摇头边说道:“而我军只有五万溃军,人数和装备都是无法比拟的。我们还是避战吧!在荒道坚守,可能现在皇上已经派出援军了也说不定。”

“我不同意袁将军的建议!”曲端摇头否决道:“要是援军不来呢。我军失去了后勤补给,现在各军团都缺少粮食和武器装备。如果我们再在荒无人迹的荒道上待上一些日子,到时候不用康朝军动手,我们就要人吃人了!”

“曲端说的有理!”上官云德点头附和道:“和我想的不谋而合。久持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我们也不用太期望小石城的援军了。要从小石城集合部队再赶到这里,没有二十天是根本办不到的。到时候,就像曲端说的那样,我们真的会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所以,趁着我们还有士气,还能拿得起剑,决死一拼!可能还会至死地而后生也说不定。”

“如果大帅您这么认为,末将也会支持您的!”袁恒博点头道。

只见三人达成共识,然后连夜制定出出击的计划。上官云德早年出身于奉天军的前身左屯卫军,深知奉天军的战法,而且对奉天方阵也颇有心得。当他得知奉天府卫军将作为中军出战时,觉得上天冥冥中给了他一个翻身的机会。因为他深知奉天方阵的弱点,而且他知道有朝一日可能会碰上奉军,所以将一件秘密武器也带在军中。

第二天,决战如期的爆发。

岭南炎热干燥,强劲的西南风卷起漫天的尘土扑面而来,让康朝士兵士兵睁不开眼。列阵完毕的康朝大军顶风前进。阵中的奉军尤为的鲜艳,因为他们都身披猩红色斗篷,打磨得锃亮的头盔在正午的太阳下闪闪发光,头盔上红色的羽冠高高耸立,从黄国军阵地的山坡上远远望去,就象是涌动的红色海洋。七万士兵排着密集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鸦雀无声,稳步前进,和黄国军阵营里上窜下跳、大呼小叫的百夷族人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随后,黄国军也齐步向前推进···

双方军队越来越近。突然,康朝将士们看见黄国军的阵营里出现了一群高大的黑影,它们有三个人那么高,体型巨大,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缓步走来。可这次出征的都是西北军和各府卫军中的精锐,连年作战,实战经验丰富,因此虽然震撼,并不慌乱。就像岭南人没见过下雪一样,康朝军也没见过大象,不知道是什么,窃窃私语一阵后,统一了认识,认为是“岭南野牛”,于是军心安定,只等着打仗。

战斗在晌午爆发!按照先例,康朝军先向黄国军阵营两翼射出了三轮大齐射,想迫使黄国军将阵型收拢。然后就是更加密集的一轮轮箭雨,许多黄国军士兵死在箭雨之下。可黄国军还是不断的接近康朝军的中军本阵。目的很简单,采用传统的一字长蛇阵,将手中剩下的一万五千名骑兵全部投入战斗,保护三万多步兵推进,打算采用强攻的方式攻下康朝军的中军大帐。其实南无极早已经预料到黄国军队将会直扑自己的中军本阵而来,所以他又一次把自己的中军作为诱饵。他的意图就是等黄国军突破以后,用他最得力的西北军步兵从两侧夹击敌军。摆在黄国军面前的仗十分的难打,因为他们不但要冲破康朝军的中军本阵,还有面对东西两侧夹击而来的西北军精锐步兵军团。可南无极实在怀疑,等他们突破自己的中军本阵以后,他们还有多少人能够对付左右夹击的四万西北军呢?

只是南无极今天打错了算盘,上官云德可不是吴南宗那样的庸才。他竟然用典型的康朝军打法来对付南无极。就在他的步兵冒着箭雨推进的时候,他的骑兵竟然脱离要掩护的步兵军团从两翼偷偷的迂回过来,出现在康朝军的两翼。抢先攻击康朝军阵两翼的骑兵,顿时双方骑兵杀成了一团。然后,双方的步兵开始接战。康朝军的弓箭手怕弓箭会伤到自己人,所以退回到阵中。上官云德趁机又抢先在南无极阵前展开阵型,用密集的箭雨反击。黄国军作战风格完全和康朝军不一样,他们根本不管还身陷在战圈里的已方士兵,他们只是不停的射出手中的箭矢,杀了很多自己人,也杀了许多康朝军的士兵。南无极完全被这种自杀式的打法打懵了,过度珍惜士兵生命的南无极下达了后撤的命令。身处中军两翼的诸葛元绍和圣奎看见中军大旗打出了后撤的命令,也下令后撤,向南无极的中军靠拢。

因为双方的骑兵旗鼓相当,现在打的是难分难解,所以战役的胜败就都交到了两军的主帅和步军手上。本来奉天军团的百人队编制极其灵活,对付大集群敌人很容易调集兵力在一点上寻得突破。可当他们聚集成千人以致军团制的方阵后,这个优势就失去了。大军团方阵对付无序的蛮族非常管用,但和同样使用盾牌方阵的黄国军交手……居然也是半斤八两!竟占不了一点便宜!

就在这种僵持中,上官云德专门用来对付方阵的秘密武器终于上场了。四十头岭南战象,披着铠甲突然出现在阵线前。战象动作实在是比较慢,上官云德一直把它们寄存于前哨站中,等他撤退到前哨站时却意外的发现康朝军并没有把它们都带走,所以他就带着战象回到了荒道。当它们赶到第一线的时候,战局突变。康朝士兵发现这个东西原来不是牛,当即惊慌失措。战象的冲锋并不能简单地被装备长矛的步兵方阵化解,这一点与骑兵不同。战象冲锋的威力在于它们巨大的力量。它们冲垮康朝军的阵型,践踏阵中的士兵,挥舞长牙破坏厮杀。就算没有被冲垮的军队,也被战象的冲锋驱赶到一边,或者是其压迫下后退。除此之外,战象并不需要与敌人接触就能引起恐慌,在它们的冲锋面前敌人会因为恐惧而望风披靡。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西北军有时也不免如此。此时,刚刚占点上风的延邰看见敌军的庞然大物正在肆虐自己的步军,连忙率领骑兵前来助战。骑兵在战象面前也不能幸免,因为战马不熟悉象的气味,很容易在战象面前受惊。结果被咬上来的黄国军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由于战象的厚实皮肤,而且还披着专门为它们打造的铠甲,使得在战场上杀死或者击败战象极端困难。它们排成一线,刀枪不入,势不可挡!盾牌和长矛在它们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它们不光践踏,还用它们长长的象鼻横扫挡在自己眼前的一切事物······半个时辰之后,中军侧翼的应天军被迫撤退,虽然身在中军的一万奉天军团依靠团队精神保持军团没有崩溃,但也是大势已去。

突然从侧翼疾驰来一名骑士,南无极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应天军大将军--夏雨林。只见夏雨林跳下马,一瘸一拐的走到南无极的身边,说道:“少帅!敌人全线突破了我军的防线。现在正在撤退!”

李汉看见侧翼的应天军果真在撤退,他指着应天军旗也在其中,大喊道:“少帅!你看!应天王正在撤退,我们中军的侧翼完全暴露了。要是再不撤,敌人会从侧翼包围我们的!”

“退?!”南无极提起手中的钢枪,冷冷的说道:“我是中军统帅。如果我一退,中军本阵就会乱。如果中军一乱,我军就会全线崩溃。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将是屠杀!”说着,南无极望着身前的帅旗,大吼道:“命令全军!给我死死的守住,就算是死也给站在原地,绝不后撤!”

战事空前的激烈,接着另一侧的西北军也渐渐不支开始后撤了。冲着最前面的岭南战象肆虐着奉天方阵,阵中的将士不是眼睁睁的看着被踩死,就是整个人被打飞。中军帐的四周到处都是潮水般的杀喊声,中军各部都在溃退,阵线眼看就要崩溃了。一骑突然冲到南无极面前,大喊道:“无极!你在干什么?”

问话的是南无极的外公上官宇豪,只见他立在马镫上,望着神情颓废的南无极,说道:“你就这样子坐着等待失败吗?如果你这样子死了,你有什么面目去见你九泉下的父亲!”

“外公···”

“拿出斗志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真正的实力!”说完,上官宇豪抽出宝剑向着阵前杀去。

南无极望着士兵们从自己眼前一个个的惊慌的后退,防线的崩溃已经迫在眉睫。这时,他看见一名年轻的掌旗官拿着锦色的蛇虎旗一路退下来。南无极仰面望着这面象征着荣誉和不屈的旗子,突然大步上前,从掌旗官的手中夺下帅旗,大声喊道:“别退!都别退!大家跟着我,把敌人打回去!”说完,南无极高举着蛇虎旗冲向敌军。

李汉激动的热泪盈眶,拔剑在手,大吼道:“兄弟们!跟着少帅,冲啊!”

一身赤甲的南无极一个人冲向敌人的一幕把所有士兵都震撼了,正在撤退的康朝士兵纷纷调转身来,鼓起最后的勇气跟在南无极的身后。

战场的一角,一群侍卫护着圣奎正在撤退。圣奎回头看见蛇虎旗仍顽强的立在那里,并且还在冲锋,他伸手推开来人,眼眶湿润的说道:“看呐!中军的蛇虎旗还在冲啊!我们不能退,全军给我杀回去!”

与此同时,同在撤退的诸葛元绍和花誉也看到了这一幕。诸葛元绍不顾身上的箭伤,拉住了花誉。花誉见到蛇虎旗,心底不由生出了一股由衷的佩服,对着诸葛元绍说道:“大将军!少帅也太拼命了吧。我们怎么办?”

诸葛元绍脸色一沉,冲着花誉喊道:“还能怎么办!全部给我杀回去。怎么也不能让少帅孤军奋战!今天我就算死也要死在帅旗下!”

就这样,两翼偏师的退而复回一下子使战线恢复了平稳。全军用枪林防线硬扛黄国军的战象兵团,弓箭手将密集的箭矢射向战象的各位部位。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将战象一头又一头的放倒,直到最后一头岭南战象倒地···位于方阵最前沿的南无极振臂高呼道:“康朝威武!有我必胜!”

“呼!!!!!”数万名长矛手举着闪着寒光长矛高亢的呼喊道。

“太疯狂了!”袁恒博望着眼前的一幕,不敢相信的说道:“中军主帅亲自带队冲锋,他们是一帮疯子!”

“这才是康朝军队真正可怕的地方!”上官云德语重心长的说道:“一个人能将几万人团结在一起,不是所有名将都能做到的!”说着,上官云德望着天际,低声说道:“我们撤吧!”

“大帅···”袁恒博不解的问道:“只要我们再加强攻势,康朝军一定会崩溃的!”

上官云德伸手阻止袁恒博的话,说道:“仗打到这份上,我们已经输了。趁现在还有选择的机会,全军退往仙人跳沼泽。要是康朝军不继续追击我们,运气好的话,我们这万把人还有几千人能够活着回家!”

“是!”袁恒博低下头领命道:“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