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家门口。旁边就有我们与先锋军自己办的先锋快递公司合作的柜台,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您的钱款送到您的家人手中。”
陈二狗看了看旁边的一个绿色柜台,那里画着一个大大的7,一个乌龟和一个奔跑的兔子。
“国内邮件和汇款,我们承诺七天之内送到。”那里的服务人员见到陈二狗的注视,过来解释道。
“七天?”陈二狗盘算了一下,七天已经很快了。自己本来打算托人把钱捎回去,此时用这个快递,还有那个什么电邮就方便多了。
“要的!”陈二狗点头道,冲着天平银行和先锋快递的名头,这个更让人让心,“那我取一百块现大洋。”
“好的,七天后就有您的回复了,您到时候可以过来查看一下!”蔡朴笑道。
正是源于士兵们的抱怨家书和汇款麻烦不便,孟享才有了建立快递公司的打算。邮政公司,上边抓得很严格。孟享不好插手,只好另起炉灶,建立了先锋快递公司。上边的乌龟代表着安全,兔子代表着快捷。虽然龟兔赛跑的故事,此时大多数国人都不知道,但这个不影响孟享的热情。
第0223章 白酒要卖给苏俄人
“办理电邮的话,不需要通过电报局,我们的快递公司可以架设自己的电讯网络。这将是一张网,一张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网络。”孟享指着地图上标记出的先锋快递公司的代办点道。
有了不断增多的容克大娘和基地的廉价电讯工具,这个计划不仅仅是梦想。这个也不仅仅意味着控制渠道和信息,这些行业的暴利性也意味着大把金钱的滚滚而来。
“指挥官,今天上午9点你还有预约!”旁边静立倾听鼠二及时提醒道,打断了孟享激昂阔言。
鼠二已经把每天工作的计划都安排好了。孟享想了一下,才想起今天上午要去拜会一下蒋百里。
蒋百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好了许多。正好这几天到主基地的第一医院来做检查,孟享趁机过去拜会。
“蒋先生,您好!”一见面,孟享就施礼问好。蒋百里的门生有的是比他军衔高的,这点觉悟,孟享还是有的。不仅仅如此,蒋百里后世的人气可是很高的。孟享对他的大名可真是早就如雷贯耳了。
“孟将军真是年轻有为啊!”蒋百里点头笑道。
“噗!”孟享忍不住心中吐血,自己已经留了短胡茬了,怎么每个人说的话还是一样?难道自己的长相就那么像进步青年?
“国难当头,我不过行匹夫之力。一直有感国是苍茫。今天,我是特来向蒋先生请教的!”孟享客套的说道。
“请教不敢当!不过,我已经听文种说起过多次,似乎现在先锋军的处境不是很好啊!”蒋百里也不客气,既然孟享都说了,他就直言说道。也正是他这个脾气性格,加上一点文人的狂傲,同样有些政治小白,所以在政界和军界混得并不算很如意。他有巨大的声望,凭借的是他的真才实学和遍地的门生。
“还请蒋先生指点!”该做姿态的必须做姿态,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范种这个手下和礼贤下士的风评,孟享也不敢太过失礼。
“你们先锋军打仗打得不错,发展的也挺好。但现在这个特区地理位置来说不是最好的。山东自古是四战之地,宜攻不宜守,仅凭着现在的这点规模对抗日本人,还略显有些不足。”蒋百里示意范种从旁边的书架上展开了一幅华夏地图。
“中央可以持久作战,用拖字诀把日军拖垮,但先锋军不行,瑾守山东一地很难有所作为。下一步先锋军需要更大的战略空间。”蒋百里指了指地图,看了一眼正在专注倾听的孟享,又道。
“黄河天险不足长期凭借,华北的日军兵力分散至山西河北两淮之地,京津地区就空了。”蒋百里回头看了看孟享。
孟享心头一跳,没有说话。
“先锋军现在已经有十万之众,人数还在增加,仅仅依靠山东一地养兵,太吃力了。京津之地赋税,可养三十万兵。配以燕赵之士,可扩至五十万。北封山海关,南锁淮河,外联苏俄和德国,凭借着先锋军的装备,足拒日寇!”蒋百里从范种口中听说了先锋军的武器装备很是吃惊,这等装备组织好了,有二十万人,即可北攻京津,收复失土。所以他才有此一言,这要是别的军队,五十万也不用想着打京津。他连说也不会说。
“老师,这个法子是不是太冒险了?”范种等到孟享走后,借故留了下来,问蒋百里道。蒋百里军事之说,一向承继了普鲁士的稳重,怎么今天突然改变了。
“不算冒险。这是我根据你说的先锋军的此时的大致实力,推演出的结果。我分析了很多,最后判定先锋军还是有实力收复北边失土的。按照先锋军出售武器的规模来看,半年内招足二十万精兵没问题。而此时,京津之地就是最好的发展方向。西边各路诸侯混杂之地,不屑与之相争。江南中央大义之地,也无法势夺。两淮之地过于狭促,唯有燕赵北地有养兵之余力。关东军也不敢随意动局,依照先锋军的实力,再次演变七七之变是不可能的了。我前番去欧洲,欧洲时局动荡,有再起战云的迹象。那时候,苏俄两头难顾。关东日军失去了制约,那时候才真正的难挡。此时不取,到时候只怕不借外力,非十年八年之力不可为啊!”蒋百里望了望范种道,“好好用心,先锋军或可破百年积郁之时局。”
孟享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蒋百里说这番话的意思,他说得太突然了,而且点明了先锋军的扩张,置中央政府何在?
“难道他倾向于先锋军?”孟享不由有些吃惊,这不可能吧,这位大牛自己都没有十足的拉拢把握,根本连提都没提,今日来送上一个名誉校长的话都没有说。
“站住!你个狗东西!”身后有人远远的大骂道。孟享一皱眉,此次前来,他是便装出行,身边十几人护卫在旁边,又在直辖地盘上倒是不用太担心安全。只是那女人的骂声太刺耳了点,打断了他的思路。
身后的牛一挡在了他的身边,一个胖胖的护士大婶从后边跑了过来,却是离着他们几米远就拐向了空地上的一处灌木丛,不多时,从里边揪出了一个落魄的老兵。旁边跟随的黄韬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这是两口子!”
他指了指那个老兵怀中的瓶子道:“那个老兵,参加先锋军的时候,别刷了下来,被照顾着来看守仓库。人也倒是很勤快,只有一样不好,太贪杯,有了很重的酒瘾。特区内限酒,酒价高涨,而且有钱无市。他找不到酒,就跑来偷医院的酒精喝解馋。”
“喝酒精?”孟享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成龙的醉拳中的镜头,“酒精可是有毒的!”
“这个医用酒精,有几种。常用的也是杀毒效果好的,就是他怀中抱着的那种75%的酒精。这倒不似工业酒精,里边没有甲醇,倒是不至于让人中毒失明。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多数是淀粉糖化发酵在蒸馏制成的。不过,因为里边含有醚、醛等其他成分,也是有毒性的。偶尔的喝点或许没事,但喝多了肯定是要中毒的。但他已经成瘾,不喝点酒就没办法正常生活。”黄韬在旁边解释的很详细。
孟享闻听心中一动,问道:“也不知这个酒精的味道如何?”
黄韬笑道:“以前在国外学习的时候,那一次为了庆祝中央收回威海租界,当时我们三个就用医用酒精对了点水喝了一杯,寡淡无味,实在不怎么样。”
“酗酒成瘾很难治吧?”孟享看似随意的问道。
“喝酒成瘾后,不差于吸毒成瘾,很难戒除。”国外此时对此的研究不多,黄韬也是一知半解。
但孟享却了解一点喝酒成瘾的小知识。超过60度的酒很容易成瘾,后世已经很少有60度以上的酒了。但这个研究结论是很久以后才出现的,此时人们还停留在男人要喝最烈的酒的想法中。
尤其是苏俄,身处在北寒之地,这烈酒更是缺不了的。
孟享刚才正琢磨到苏俄的问题,又加上这个酒瘾的字眼,让他想到了一个计划。
“回去!帮我找几个最好的酿酒师傅来!”孟享低声嘱咐鼠二道。
这个事情,自然有下边的人去操作。孟享回到指挥部没有一个小时,五个酿酒的老师傅已经到了他跟前。
“洪师傅,这个能不能勾兑出味道不错的烈酒来?最好是高度的烈酒。”面对着面前那位胡子白花花的老师傅,孟享很客气的问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酿酒作坊没被关停,但酿酒行的粮食却受到了管制,只能少量的维持。今天突然接到了司令部的命令,孟大帅要召见,年龄最长的洪师傅有些惶惶恐恐,局促间不知如何是好。家里的老伴都哭了一场了,担心遭了什么祸事。
但来到这里后,孟大帅却是客客气气的,让他受宠若惊,闻听孟享发问,急忙过去接过了鼠二递过来的酒杯,闻了一闻,不由一皱眉头。小心翼翼的放到唇边,轻抿了一口,闭目过了半响,微微摇了摇头,又喝了一小口在舌头间打了个圈后,就看了看四周想吐出来,但守着孟大帅,哪里敢失态,只得咽了下去。
“这个酒,真不好说。”他不知道这个孟享大帅的意思,不敢说难喝,只是把托盘中的几个酒杯让给了随来的几个老师傅。
众人喝了都是一皱眉头,表情各异。
“这酒不好喝,我只是想问一下,这个有没有改进的法子,还是要烈酒,我只要味道稍稍好一点就行,其他的不论。”孟享也看到了众人的表情,接着说道。
山东自古是酒文化大省,白酒作坊众多,虽然比不得川贵,但好酒也不少,五个老师傅更是业界的能人,几个人凑在一起一商量,还真的有了个办法。接下来,自然有人领着他们去做实验。
仅仅一天工夫,这个酒就出来了。
“只是这样的法子出来的酒,味道还是不怎么好?而且似乎其中的火性太大,喝多了对人不好!”洪师傅摇了摇头,多年与酒打交道,让他对酒很敏感。虽然不知道酒中的有害成分是什么,但他总觉得这个酒味还是不纯正。
这位老师傅虽然说味道不好,但等到这个酒做出来了的时候,几个来做实验的白俄人还是齐声高赞。张宗昌时代,山东留了不少的白俄人。虽说此时不多,但找上三五个还是可以的。
“成功了一半了!”孟享笑道。这种酒已经检验过了,里边的醚、醛等其他成分弱了不少,但长期饮用却也是毒副作用较大。对此,孟享毫无压力。本来他做出了这些酒就是为了销售到苏俄去的。
苏俄向来就是耗酒大国,因为地域文化影响,苏俄不饮酒的男人很少,高度酒在此很有市场。有的苏俄人酒瘾上来了,酒精都能凑和两口。孟享不过是添加了一把柴,争取让苏俄人每个男人都酗酒成瘾。
“好像这个饮酒多了不禁容易萎了,而且对后代也很有影响的,比如说,不孕不育之类的,也是容易发生的。”孟享想到了俄罗斯美女,心中无比期盼所有的苏俄男人都迷上酗酒而忘记身边的美女。
酒的暴利哲学让人心动。后世茅台等名酒一直不停的涨价,但实际成本和几块钱的散酒差不了多少。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暴利,让孟享一直记得。华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各类名酒层出不穷,前世里烟酒场上的好汉也是络绎不绝。
只是现在考虑有点不大现实。粮食!粮食的问题最为关键。现在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大谈酒文化可就为时过早了。国内传统的酿酒工艺与粮食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每当遇到粮荒时候,各统治阶层都禁酒的命令。现在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酒只能作为奢侈品,靠边站了。
直到医用酒精给了孟享一个启示。
医院内使用的医用酒精是基地出产的,成本价格跟白开水似极为低廉。若不是每天的产量太少,孟享都有用酒精代替汽油的打算了。
但这个产量低是相对的,若是一个二级基地医院每天十吨的产量用于酒业生产,可就足够了。因为,孟享的目标只对准了苏俄。
若医用酒精只是经过简单加工,也能运到苏俄去卖钱。但要长期销售,不是说只需要些劣质酒精就能应付的,没有人长期犯傻。
后世有段时间,国人在苏俄倒闭前后大肆推行劣质货的倒爷风范,就很让人诟病,最终酿成俄罗斯人对华夏货的反感抵制,丧失了部分市场。品牌是慢慢培养的,突显的威力也是逐渐加成的。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将是终身受益。孟享也自然不会愚蠢到劣质酒去糊弄人而只干一锤子买卖,要知道以后苏俄的市场可是一大块肥肉,孟享还打算长期的从里边捞钱,轻易丢弃不得。
孟享既然把酒投入进去,是冲着暴利去的,不仅仅是为了那点利润,品牌的效果自然是更加的清楚。为此才特地请来酿酒师傅加以改良。既然后世那么多酒浆勾兑的酒都能成名牌,那么经过改良后的医药酒精未尝不能成为苏俄人心中的名牌。
为了以后的名牌效应,孟享还特地取了个“火烧云”的名字。后来感觉苏俄人体会不到华夏的诗意,无奈改成了“火星”牌。
经过了方法改良的白酒,最后成了四个系列。瓶子上的商标也都有相应的标识。
60度的火星酒是一朵橙红色得小火苗,65度的是两朵,70度的三朵。75度及以上就成了一朵大火云了,这就是后来让很多苏俄人念念不忘的国际名酒“火烧云”了,比之伏特加还要猛烈,但口感却要爽冽醇厚多了,而且关键是便宜。
其实华夏酒也有不少的名酒受到苏俄人的喜欢,但同样因为粮食的问题,不可能大量的供应,这也就使得其本国的味道只剩下了酒精味道的劣酒占据了主流。
“运一批去苏俄试一下销路!中低档次的价位即可!”孟享嘱咐道。对于成本极低的这种酒来说,按照低度酒卖都有暴利。苏俄一样是粮食紧缺,每年进口大量的粮食,对于国内的酿酒管制的很严格。酒的价格也不低。国外进口的酒价格更高。那里比得上火星酒的廉价倾销。
别人也绝对想不到医用酒精上去,医用酒精虽然比酒的暴利便宜,但成本依旧不低。若是孟享没有基地的支持,也根本不会去动这个脑筋。
医用酒精,也能卖不少钱,但比起酒业的暴利来,还是差了很多。况且,孟享还想完成他的让每个苏俄男人在酒中寻找幸福的计划呢。
“我好想记得后世的华夏,一年产白酒不过也就四五百万吨吧。二级基地十吨,一级基地一吨,那升到了三级,是不是有一百吨?到时候一百座医院日产一万吨酒精。一千万苏俄男人一人一天喝一公斤,不过才一万吨。到时候足够了。”孟享自动忽略了政治的因素,单纯的在盘算着未来的盈利。
还没等结果出来,唐药师先找上门来了。
“外边已经有人在传言,将军贪杯,请酿酒师傅酿造新酒。酿酒涉及粮食,此时粮食依旧紧缺,需要管制,所以还望将军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啊。”
难得语气很重的他这么一说,孟享才发现自己因为想出了这个主意有些自得,而忽视了一些细节。
第0224章 可以多种点美洲作物
“若不是我了解些蒋方震的为人,也几乎要认为他是为中央当说客的。”唐药师折扇一收,轻敲扇骨道。孟享看到唐药师,倒是想起了蒋百里给他说的话,不由把这些给唐药师说了一下。
至于卖白酒的事情上的一些不妥之处,可以慢慢调整。而别人的风评不佳,有好也有坏。人人都有缺点,抛出一个莫须有的缺点倒是可以转移他人的视线。贪杯好酒在国人眼中也不算很大的缺点。
“虽然蒋方震赞赏德国式的中央集权,但这人有些风骨傲气,还不至于来当说客。他说这些可能是推断出了什么。先锋军的机密情况,我想范种也不会乱说,但一些实力却是摆在明处的。这半年来,从先锋军手中流出的军火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用这些分成的利润和武器通道,那先锋军半年扩张至20万一点都不难。先锋军的几次战斗,明眼人都会关注,对于先锋军的实力,20万对抗日寇30万不难。”
“半年后,先锋军20万攻鬼子30万很轻松!”孟享心里嘀咕道,半年后的先锋军的情况绝对又是一个样子,半年之后,孟享手中就可以攒出一支强大的机械部队,还有一个强大的空军。用来对付华北的日军还是没问题的。
“华北日军不足三十万,第一军又有部分军队被拖在山西,第二军有大部分在南边。半年以后,除非日寇退守,否则京津地区缺少兵力的情况依旧不会得到缓解的。到时候,攻打京津还是可以的。只是唯一可虑的是关东军以及日本的援军。这个似乎国际上有所变动了。”唐药师猜测道,但他对于国际形势不是很熟悉,不敢妄下结论。
“日苏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双方都在陈兵边界。日本侵略华夏,苏俄是肯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困顿日本的。要不然,日本得了华夏的资源,苏俄是最感觉到危险的。英美不要指望,他们正盼着日苏再打一场呢!运往日本的美国船就没断过,现在美国国内也是只允许日本人公共场合庆祝,而不允许华夏人集会抗议。若不是你们孟司令使了钱,只怕消息灵通的美国人依旧不知道南京屠杀的事情。这还不如苏俄人的实打实的用来度过难关的援助,虽然这也是利用。但若是先锋军占据了燕赵之地,你们的利用价值就大多了,苏俄人是肯定要来的。中央命令黄河以北的官兵不得退缩过黄河,但没有庞大的支持力量,我只担心这么多的士兵时间长了,可就散了心,只怕都要变换阵营了。到时候,可是要华夏人打华夏人了。”蒋百里一气说了那么长,似乎有些累了,但他还是竖起食指对范种说道:
“日本人的怀柔能力很强,国人又多软骨之徒。最多一年的时间,超过了一年,日本人站住脚,那时候就很难反攻了。除非是外部大局变动,但两三年之内,日本人忙于消化华夏的资源,应该没有外战的打算。不要指望他人,你们有这个实力。只要先锋军打过了黄河,天下共鸣。到时候燕赵京津之地任由你们驰骋,损失是有的,但收获更多。”
孟享顾虑到其他的问题,在没有猜测到蒋百里的意图的时候,不敢心中妄下结论。但处理好根据地的事情,练好内功才是根本。
“那我再去关注一下农业问题!”孟享笑道。
在先锋军的军垦农场中,牟平阳和张长工又凑到了一起。
“张大叔,你种的田好啊!这一个大队就没比得上你,我看就是整个农场,种田比得上你的也不多。”牟平阳赞扬道。
“伺候了四五十年的地,手熟了!”张长工蹲在地头敲了敲黄铜嘴的烟袋堆笑道。
“看来我这种田,还是不得法,空有一身力气也没用!”牟平阳看了看张长工地里的庄稼羡慕道,先锋军这个农场是采用了多收多得的方式,租子不高,还提供一应农具,只需要卖力气就行,但卖力气也得需要法子。
“这个要注意几点,咦,那边来了很多人啊!”张长工正要给牟平阳指点一下,但田头小路上,来了几十个人,让他赶紧压低了声音提醒牟平阳道。
“要在耕地上收获更大,诸如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在同等条件要比本土作物产量要高一些。”陈翰笙给孟享解释道。他刚从美国被周白拉回来,但他却早早的就加入了红产国际了。对此,孟享也知道,但他从二十年代就开始组织对华夏农业状况的调查统计,在研究北方农业这方面可以算是权威了。
孟享不言,继续倾听。
“36年,在山东省做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137来斤,水稻仅有109斤,谷子和高粱的亩产稍高一点,可以达到250斤左右。虽然玉米也只有200斤,但花生却可以亩产三百斤以上,甘薯更是平均亩产1300多斤以上。况且,花生和甘薯的藤蔓枝叶等获余可以专门用来饲养牛羊。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这个时侯,甘薯的幼苗栽秧是最合适的了。这种作物最是高产抗饥。”
“就整个山东来说,很多地区都是春种,一年收获一季,若加上玉米,可以两年三熟,甚至有些水土好的地方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如此,产量就一下子提高了。只是土地肥力缺失很快,需要多追肥。”
“这一段时间,我已经查看了一下,特区丘陵山地撂荒的土地还是比较多,这些地方正适合种甘薯、花生、玉米这些耐旱、耐瘠薄的作物。”
春节过后,周白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大规模种植了,但主要是以粮食为主。就连棉花和花生这些经济作物都被削减了耕种面积,对于先锋军来说,此时以粮为纲一点不为过。首先要保障吃饭的问题。
山东是种植花生的大省,但此时可不是家家飘香花生油,山东的花生七八成以上的是要出口的,是出口的大宗货物。花生榨油后的花生饼、花生秸、花生壳都是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老百姓从产量高的花生身上得到的实惠更多,所以大规模的开始种植花生,有些年份,花生种植面积占到了耕地的三分之一。
虽然花生也能饱肚子,但不能顿顿当饭吃。所以,孟享在先锋军控制的耕地上大副的削减了花生的种植面积。
棉花同样的道理,若不是需要供应棉纱厂的开工,只怕削减的也更多。
出口通道被阻,孟享也不打算靠关税支撑财政,所以保住粮食的底线才是根本。
“大叔,你这是种的什么啊?”孟享看到张长工地头上出的苗比别人看上去要好一些,便走过去亲切的问道。
“这个,这,这是春麦!”张长工有些手足无措的站起来,烟袋往腰里边插了两次都没插好。
“来吸根烟!”孟享掏出了硬壳的胜利烟,递给了张长工一根,顺手又给了一直摆手的牟平阳一根。
“大叔,你这麦子长得很好啊!”孟享笑夸道。
“一般,一般!”张长工唯唯诺诺道。
孟享看到他这么拘谨,想起了后世那些的剪辑处理镜头,不禁放缓了语调又问道:“大叔,贵姓啊?”
“小的叫张长工,弓长张,长工的长工。”张长工一口气把自己的名字都说了上来,他此时已经看到了农场的负责人都跟在后边,就知道眼前这位肯定也是个大人物。手脚更是不知道该放哪儿了,手中捧着那根香烟,有些哆嗦着回答道。
“长工?”对于他这样子,孟享也是无奈。
“张大叔给人家做了四十多年的长工,他那个早早跑路的老爷给他取名叫张长工。”牟平阳看到孟享说话很和气,不由插言道,“张大叔现在可是我们农场的第一流的庄稼把式。”
“第一流的庄家把式,那大叔对这个农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说一下。”孟享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了地头上,并拍了拍旁边示意张长工也坐下。
张长工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蹲了下来。看着孟享满脸亲切的笑容,不由狠下心来说道:“都挺好的,不过就是有些秧苗种的太密了。就像那边的那些番薯,苗种的太密,长不出好庄稼。”他犹豫着看了后边不远的那个农场负责人,没有再多说。
孟享心中却是乐开了花,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竟然有了个好结果。刚才陈翰笙还在惋惜撂荒的山坡地上,没种作物,而最好的培育秧苗期已过。张长工的话接着就提供了秧苗的来源。太密好办,间出去,就不密集了,而且有了现成的秧苗。
第0225章 拖拉机
“多询问几个农业专家看一看,这种情况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去查看一下,各地类似的秧苗密集的有多少。趁着这个时侯正合适,该挪的就挪出去。到时候,争取把所有的撂荒空地都利用起来。”孟享吩咐跟随的鼠二道。
这类种苗密集的情况看来也不一定常见,尤其是个人种植的。但先锋军手中已经积攒到了八百万亩土地中有三分之一是种了甘薯,种植的密度标准都差不多。如果这种情况属实,一下子就可以分出不少秧苗来。
孟享其实也不想着过多的利用山坡地,后世的退耕还林宣传了很多,多个论坛上也有介绍。山坡地应该是自然植被的王国,正是由于类似美洲作物这等耐干旱、耐贫瘠、高产、效益高的外来经济和粮食作物侵占了山坡上的土地,才导致了本土植被体系的被破坏,有些植被甚至灭绝。连锁式的影响到鸟兽等,进而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但此时,这一切都顾不得了,没亲身体会饥荒的人是无法想象饥饿对人的威胁有多大。
孟享的案头堆积着的各地关于饥荒的报告,时时给了他危机感。加上从胶东运来的粮食,根据地能够支撑到六七月份。但若是夏粮出了意外,下半年的粮食缺口可就没处找落了,日军必然对先锋军封锁的更加严密。
“那个人是谁啊?”张长工等到孟享等人走了,他才询问农场的一个管理员李福根。
缺了一根胳膊,受伤复员的李福根面带羡慕之色笑道:“这个可是咱们先锋军的孟大帅。你可走运了,你这一个建议,孟大帅就要奖给你一千个大铜圆。”孟享当场就嘱咐人等一会儿给张长工奖励,也算是买骨之举吧。反正给铜圆,成本很低。
“什么?这就是孟大帅?”张长工没在意那个一千大铜圆,他只是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那根香烟,嘴里不断嘀咕着,“他就是孟大帅啊!”
“张长工!”在车里,孟享也在念叨着他的名字。
“陈先生,在山东地区,农村的农民划分是不是按照地主、富农、中农、贫农来划分?”孟享试探着问了一句坐在身旁的陈翰笙,对于他的身份,孟享很是警惕。
“现在农民的分法,我们一般是分为佃农、租农、佣农、自耕农和地主。”陈翰笙也没有注意孟享话中的禅机,只是看到孟享在侧耳倾听,继续解释道。
“所谓佃农,就是没有土地代耕种他人之田,按照收成来与地主分配的农民。佃农亩数少的十亩上下,多的四十亩以上。分配收成时,地主得七成,佃户分三成。也有对半分配的,叫大种地,到时候,丁漕附捐由地主担任外,其他的诸如牲口,种子,肥料所需则由佃户来承担。
租农就是按照每亩多少钱,直接事先约定好了租金,到时候收成的好坏与地主无关了。前两年的普通土地的租金是每亩一元至二元不等,每年按两季缴付,荒了则免缴,年限一般的为三年。到期按照行情续订。
佣农多数是贫农受雇于人而为之工作,有长工短工二种。长工一般是按年算。忙忙碌碌一年,吃喝用的全部是从地主那里拿,但他除了种地外,还得砍柴喂牲口,比佃农更累。那个张长工就是这样的,熬了四十多年很不容易啊。
短工都是以日或月来计数,每到农忙时节,城镇乡村里多有临时工市,由主佣两方协订佣金数额,一般按日给付。
还有就是自耕农,也就是自耕自田的农民。
其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