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工业太强大。
即使华夏这些年不断培养人才,奠定工业基础,一时也难以消化整个美国工业,况且还有整个欧洲的精华在等着华夏来消化吸收。
即使华夏不断吸纳各国人才,甚至为了充分利用德国人才,放德国一水,但在文明背景的隔阂下,还是不足以吞下整个美国工业。
“留一点也行!”一些工业设备和技术都是有时效的,放任那些过时还不如留给美国人一点。
漏一点残渣,也能让那些心中滴血的大鳄们看到重新崛起的希望,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华夏从很多方面来说,还不足以担当起工业先锋扛旗者的角色,这个时候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一些技术甚至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就可以有借鉴作用。
只要套上了笼头,任他们再发展,也只是滋养补充华夏文明,难以再有所作为。
在工业、技术和赔款上有所缓和,华夏却在其他方面下了狠手。
美国确实在被肢解着。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自然不用说,早就贴上了华夏的标签。
落基山脉以西的部分,包括漫长的落基山脉,都被华夏割让了。
“太平洋是我们的!”华夏霸道的一句话,就彻底让一切反对都无效。
“加州是墨西哥人的!”不甘心的美国人还企图挑拨一下,但墨西哥被华夏教训清理了一遍后,已经主动加入了华盟,对于这个割让领土的方案毫无异议。
“我们承认建国13州是美国不可动摇的领土!”华夏砸了美国人一棒子,也不忘给点甜头。
“这本来就是我们的!”美国人含着热泪,委屈不已,但看看已经进驻到美国各地,谈不拢条件绝不肯离开的华夏大兵,想想华夏一口气扔出的5颗核弹。美国人只能继续忍了。
“后来又从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手中夺来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各州也是属于美国人民的!”华夏继续释放和善信号,甚至连五大湖区的繁华地带也归还,让美国人松了一口气,根本没有注意到那个美国人民的字眼。
直到一群美国人也拿起了武器指责着政府的无能和托拉斯们的贪婪,在华夏控制更为牢固的这些地区喊出了要恢复自由新美国的时候,才有人猜测到了什么。
“我们不会轻易干涉美国人民的内政!”在更多条件退让后,华夏人笑眯眯的向华府做了保证,任由他们各自去闹。反正有克隆间谍和影子公司做后盾,什么也牵扯不到华夏。
美国人不得不退让的还有密西西比河以西和落基山脉的广阔地区,成了已经主动加入了华盟的印第安人新建的国家。
世人或许明白,华盟的出现不过是掩饰过度贪婪的牌坊,按照华夏逆天一般的人口总量,彻底淹没整个华盟的地盘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此时华夏强大的拳头,就是说服一切质疑声音的真理。
美国人很快低头认可。
这个年代美国最精华的部分还是在东部,能完整保存东部,美国人已经庆幸了。即使地盘上还有要独立自由的黑人。
美国黑人的建国要求被华夏婉拒了。
无法在人口和文化上占有优势,难以被华夏黄色人种融合,加上后世那些黑哥们的表现,孟享不想一个黑人美洲国家成为未来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渗透控制的棋子,一开始就有了决断,此时更是顺水推舟的把这些民族麻烦继续留给美国人。
未来在美国地盘上,黑白之争的矛盾必将继续让美国高层头疼,而黑人惊人的繁衍能力也将继续黑化美国。
同样保持黑化的还有欧洲,就像后世法国被非洲人充斥一样,华夏在保持欧洲文明借鉴之外,也不忘向这些因为劳动力匮乏的欧洲地区,掺杂着黑哥的砂子。
第1159章 调教亚洲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和平,但至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当华夏发现举世无敌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幕布已经降下了。
这一次二战的损失绝对超过了任何一次战争,尤其是人员的损伤。
在华夏的声音占据了历史主流后,一些损失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根本不为后人所知。只有华夏一直不曾解封的绝密档案中,保留着只有少数人知道的一些机密。
比如说,没人说得清日本人的伤亡是多少。
世人只是知道失去了本土的日本人在华夏大军攻入印度后,连最后一块聚集地也没有了。
残存的日本人就像吉普赛人一样的漂流各地,多数靠着男女最原始的本能职业为生。
谁也估算不清四处漂泊的他们的人数到底有多少,但在五十年代中期统计的不到百万的数字是获得世人认可的。只是世纪末的时候,除了娱乐场上有人挂着世界知名的日本娼妓的名头吸引那些怀旧的人群外,已经难以再看到纯正日本人的身影了。
在二战后四处卖肉滥交曾经被贬以下贱词眼的日本女人在很多年后,被很多人怀念她们的顺从,但已经成为逐渐消散的回忆。
就连作为二十世纪末最出名的红灯集结区之一的日本本岛上,纯正的日本人也极少了,代之以大量的白人和混血种人,利用日本本岛靠近华夏核心区的优势,在风月场上寻找着靠近纯华夏人的更多机会。
二战后,涌向华夏本土的不仅是大量的财富、机器设备、最新的技术,还有各式各样的人。
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结束,但大部分地区满目疮痍的荒凉外,还有华夏不轻易干涉各国内政的放纵后的其他各国矛盾和摩擦引发的战争延续。
如果是美国人,他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来消化他们的庞大工业产量,用世界市场来缓解相对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
但是华夏的工业能力甚至连国内市场都无法满足,而消化胜利果实强壮华夏的工业力量需要时间。
孟享制定的外王内圣的政策决定了华夏坐视外界因民族、宗教、各种利益引发的各种混乱,专心营造国内的发展。
在战后混乱中,华夏本土的和平安宁,成为了全世界人们向往的桃源。
昔日的避难圣地美国此时陷入了黑人、赤潮引发的混乱中,而世界各地的大量科学家、工程师、熟练的技术工人都开始涌向华夏。甚至各国的文艺界娱乐界的聚集地也转向了华夏,就连好莱坞的各种明星们也开始转战新崛起的世界影视中心…上海。
即使加州也同样属于华夏土地,但毕竟这个世界新的中心正在逐渐挪向亚洲华夏。
面对各种文化、各色人种的涌来,极其考验华夏的包容性。
但自古以来,华夏就以她独有的哲学方式包容着附庸而来的各种文明。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血缘文明甚至身纳各国侵略性最强的宗教而不染,卓尔不群的独树一帜。
华夏的文化之根从来也不是只有儒家,历经上千年乱世沉淀下来的诸子百家之光才是华夏文化源远流长,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根本。
孟享对华夏文明的弄潮有信心,即使有现代西方文明的另一种哲学体系,以及社会大生产带来的极大物质诱惑,但华夏文明的地域优势和人口优势,使得华夏文明至少在本土上是难以被撼动的。只要多一份执政者的支持,甚至能更合理的反过头来吸收别的文明的一些长处。
一个强大文明的长存,不是建立在抹杀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即使华夏抹杀了这个星球上的其他文明,还有其他星球和其他时空的更多文明。
孤家寡人的没有其他参照物的发展,缺少了外界文明的刺激和推动,也容易陷入近亲文明的泥潭中踯躅而寻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
所以,孟享除了对世仇的日本人下手狠一些外,在保持华夏主流地位的基础上,对其他种族和文明也只是打压削弱,并不会完全灭族。
整个亚洲差不多已经是华夏一统天下,其他种族和文明虽然也有保留,不过能在华夏主流文明中不被同化,坚持多久,就是另一说。
朝韩国已经消失,整个种族也在逐渐没落,人口逐渐减少,二十世纪末能被人记得的只剩下泡菜和棒子少数经过孟享诠释后的特色词眼。
他们和很多民族一样,由女性先行一步,逐渐的融入同化到了华夏族群中。
东南亚的土著人靠着他们比华夏还要夸张的繁殖,保留的数量比棒子们稍多一些,但他们却需要面临周围战争的不断消磨。
在印度人最后投降,华夏彻底占领了整个印度后,东南亚残存的数百万土著们被陆续迁移来了南亚,并根据民族的特色建起了6个国家。
而留在东南亚的土著在不到三十年中就基本消失同化了,只留下原来的国名留在华盟中成为了无数华人的栖息地。他们保留下来的对热带和亚热带原始森林的认知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的文明一样,不断探索的华夏彻底消化吸收,成为了华夏新文明的一部分。
印度的文明和欧美西方文明一样,很难被华夏消化。他们的庞大人口就是一个障碍。因此英国人前世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把印度逐渐的分为印度、巴基斯塔、孟加拉国,另外加上了一个斯里兰卡这四处。
但孟享在把华夏和华盟跟印度的分界线以卡克马拉河、恒河标注后,还是把剩余的印度部分逐渐的分化为八国,在加上大洋洲上迁移而来的和中亚迁移来的2国,印度一下子又恢复到了十六雄国的状态。
不过即使到了本世纪末,以新德里为中心的那个最大的印度国家人口也只在一亿左右徘徊。内外的战乱消耗了所有国家的精力。
而这个时候,人口已经走向了良性循环的华夏,还是突破了18亿,遍布世界各大洲。甚至连中东的沙漠中都有华夏人的脚印。
中东除了一个已经被华人移民充斥的新月国外,还是保留下了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等各民族圣地为核心范围的几个小国家。
即使这样的小国,孟享依旧不忘记在其中掺杂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突厥人,以及各种宗教派别的砂子,并美其名曰“不同的文明才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欧洲或许是最大的火花碰撞地,阿拉伯人、波斯人在部分西迁流入非洲的同时,也念着经文流入欧洲;非洲的黑哥们也带着部落的古朴载歌载舞的扭到了欧洲钢筋混凝土的都市街道上;中亚各国的残存人口和土耳其人一起被不断扩张而来的华夏压制着,只能向西寻找着欧洲新世界。
东欧和南欧成了亚欧文明碰撞最为激烈的地方,中亚各民族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以西重新建起了新的国家,逐渐的成为了苏盟的一部分。
寒风越是凛冽,棉袄会裹得越紧。越是矛盾激化的地区,苏俄主义越是适合成长。
未来评论二战哪一国人口损失多的时候,苏俄人哭得和日本人一样冤。
前世的苏俄在二战时最高达到了1。8亿,二战死亡的人口有很多说法,大约在三千万左右,上下在一千万浮动。但这个前世争论不已的数字这个时空同样存在着很多的争论,不过数字已经改成了八千万。反正苏俄人重新拉拢各盟国后的人口总数还没有超过一亿。
要知道损失的人口不是平均削减,青壮是战争最先消亡的部分,苏俄残留的青壮甚至连被华夏掠夺后残留的那部分工厂都没办法全部开动起来。
再加上华夏和苏俄重新划定了新地岛…乌拉尔山…卡马河…伏尔加河…顿河一线的主要分界线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苏俄完了。甚至苏俄国内也发生了质疑斯大林的两次内乱。
斯大林强硬的再次压下了一切反对的声音,若没有意外,他最后也不过以一个独裁暴君的身份渡过最后的人生几年。
但是华夏横扫全世界后,激化的各种矛盾在孟享的放纵下,成为了国际主义最好的燃料。
不止欧洲,甚至连美国都爆发了赤潮。在苏俄的推动下,反抗的矛头不仅指向了各国贪婪的压迫者,并隐射向华夏。
华夏始终牢牢的压制着核武器的扩散,使得实力大损的苏俄有心反抗,也不敢明目张胆。而且在华夏的春风和煦一样的各种国家福利和优惠政策下,苏俄的破棉袄始终无法披在华夏身上。
而随着华夏实力的不断攀升,足以掌控全球后,彻底放弃苏俄这根搅屎棍,致使苏俄联盟的彻底崩溃,苏俄人对华夏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第1160章 孟享的忧虑
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能威胁到华夏的了。
在华夏的把持下,整整三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哪个国家敢越过核弹这道红线。
平时牵扯到和华夏的摩擦,华夏都是以常规武器的正常姿态出面解决。一旦触及核红线,立马会遭受到华夏毫不手软的核打击。
英国、法国、美国、苏俄都得到了意外核爆的实际警告,就立即缩头。就连在内斗分裂状态下刚有所缓解的德国人也接到了华夏严厉的口头警告,而停下了触摸华夏底线的尝试。
在美国人的核设施和相关技术人才都被华夏劫掠后,这个世界上只有华夏掌控着核弹这个终极武器,谁也不敢冒险来试探华夏的耐心和残酷。
再说有了核弹,没有发射的方式,没有足够的量,一样会落到和美国人一样惨。
这也是各老牌强国一试探华夏核底线立即缩头的原因,即使造出来,也容易成为出头鸟被华夏轰杀,还不如积攒各方面的实力。
孟享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总会不断的被缩短甚至打破核天堑的差距。但此时只有华夏独大的情况下,却可以尽量把这个垄断期延长,利用华夏独霸的机遇,挥舞着世界指挥棒,真正把华夏的实力扩充起来。
一下子从被压制被侵略哭诉的三流国家一下子跃升为世界头号强国,很多华夏人都不适应。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这也是华夏喊出了不轻易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因之一,此时的华夏还欠缺应对全球各种事务的经验,需要一个适应期。
这期间如果只靠着简单粗暴的举动,虽然一样能完成殖民统治,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样的方式无法维持长久。即使派出国内的老狐狸去解决外部争端,也需要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
华夏之前的底气在于基地支撑的强大军事力量,但走出去的华夏人耳渲目染的感受到西方世界的文明、工业和经济的强大,时间长了,军事强大带来的信心也会缩水甚至动摇。
华夏需要一个发展壮大自己真实实力的时间,需要当一个世界第一强国国民的信心培养过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这个不轻易干涉,绝不是不干涉。
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牵扯,驻扎世界各地的华夏大军会很快让所有人再次意识到曾经横扫全世界的那支军队的本来面目。
即使没有短期利益的,孟享暗中的布局和棋子也在推动着整个世界按照他的蓝图在运转。
就是明面上,为了解决那些向华夏这个头号强国哭诉的种种繁杂事务,孟享还在46年10月份推出了联合国这个解决国际事务争端的万金油。
联合国总部设置在了夏威夷,另有华夏国土在欧洲的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被华夏空降部队敲打过的中立国瑞士的日内瓦也建有分部。
虽然德国正忙于纳粹势力和盟军势力的内斗和分裂,但德国总算不属于战败国,所以联合国设置了六大常任理事国。
一众耳熟能详的联合国机构也被孟享列了出来,成了世界各国争吵的另一个空间。
而华夏在其他老牌强国在内斗和外界纠纷不息下难以心安的情况下,却依旧能埋头发展,不轻涉那些纷争泥潭。
仅仅三年的埋头发展,华夏已经大不一样,逐渐绽放第一强国的强势姿态。
在49年7月份释放出的华夏钢铁产量半年就超过了五千万吨的信号,已经让世人见怪不怪了。
华夏全世界的搜刮了各国的钢铁厂,尤其在抢劫了欧洲和美国这些狗大户后,华夏掌控的生产产能设备就已经逼近了一亿吨。
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人才,即使吸纳了各国不少精锐工人后依旧缺口很大。经过了三年的培养和发展,才算逐渐的把产能都发挥了出来。
而随着充氧转炉技术的推广和华夏领土上的澳洲巨大铁矿床的开采,华夏的钢铁产量更是猛增,在世人眼中,华夏这个庞然大物的钢铁产量超过一亿吨一点也不稀奇。
这几年,华夏创造的奇迹太多,让世人已经见怪不怪开了。
比如,没有过多的依赖化肥并在大量人力涌向工业领域的情况下,勤劳的华夏人还是在48年突破了6亿吨的粮食年产量。
虽然说华夏这个庞大国度占领了这个星球上大半的土地和耕地,甚至还把持着华盟的耕地,但于整个世界粮食年产量不足8亿的产量来算,足见夸张。
在陆续控制了铁、铝土、铜、钨、镍、铬等世界主要矿产和石油、煤炭等工业能源的定价权后,华夏的手中又多了一件控制全世界的大杀器。
在其他各国还在动荡中为了食物发愁的时候,华夏作为第一大粮食出口国已经挥舞起了粮价指挥棒。甚至只看华夏占领的地盘,就足以看出橡胶、棉花、生丝、蔗糖、甜菜、大豆、花生、茶叶、咖啡、可可、香料等这个星球上各种主要经济作物的控制权已经都集中在了华夏手中。
甚至就连烟草以及地下世界的毒品都是华夏说了算。
若是论起种植业,华夏人从来不甘落后,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无论是寒带还是热带的植被都能被华夏驯化成丰收的果实。
即使是华夏不大擅长的畜牧业,华夏同样占据了这个世界的半壁江山,至少已经满足了国人的需求,用大量的肉蛋奶强魄着国人的体质。
在48年夏季,华夏主推并举办的二战后第一届奥运会上,华夏健儿能力压众多力图在奥运赛场上羞辱华夏的各国强敌,勇夺金牌总数第一,彻底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就已经从一方面向世人展示了华夏国民的体质的提高。
反正各国国民看那些华夏驻军的伙食待遇总是容易流口水,甚至千方百计的想要争取华夏雇佣军的一席位置或者一份在华夏工作的机会。
华夏正在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家转变,限于人才的匮乏,总是有大量工作岗位虚位以待。
一开始,大量的外国人还能在这些岗位上挣得优势。但仅仅三年的时间,随着华夏大量的学生从各类学校中走出,大量的华夏学徒从外国师傅身边出师,即使华夏快速发展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没有点真本事,外国人的生存也越来越难。
而即使他们回到本国或者去其他国家,生存甚至会更加艰难。
不说各种工业原材料被华夏掌控操作,使得其他国家的产品成本居高,就是人力资源的对比,其他国家也不占优势。或许华夏工人的待遇在提高,但国家买单的各类福利等通过财富再分配的补贴,无疑降低了工厂自己的投入成本。
而即使拼技术,在搜刮了全世界技术基础上在稳步提高,并不断汇集了全世界精英人才的情况下,华夏各方面工业技术落后的差距正在快速赶上来,并在很多方面居于领先位置。
只要基础打牢固了,有孟享的历史前瞻金手指和基地科技金手指的指引,华夏成为科技带头羊的步伐会越来越大。
种种的优势已经让华夏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逐渐成为了世界工业的中心。
华夏工业的崛起首先造福了华夏国内,从一开始从各国刮地皮搜集来的稀罕洋玩意,到作为战利品的那些机器全速运转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巨大内需,安定富余的华夏国民们得以持续的享受劫掠全球的战争红利。
一座座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城市被因地制宜的规划,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甚至已经开始向农村普及。
全世界的资源都在向6亿多华夏人倾斜,短短的时间内就造就了国人富足的生活。
“多亏了孟主席啊!”朴实的国人不忘神化一下孟享,但此时的孟享却在为华夏潜伏的隐患而忧虑。
华夏此时只是工业中心,而不是文明中心这些并不为孟享担忧。
就连美国人摆脱暴发户身份,成为西方世界的文明中心都需要上百年,更何况华夏要竖起东方文明的旗帜。
即使工业中心潜伏的危机也不足以让孟享担忧。
或许华夏特定因素爆发的内需不会持续太长,将走向一个稳定期,正在成为世界工业中心的华夏急需市场的开拓。但实力强大起来的华夏已经开始在全球逐渐的压制动荡,甚至有了一系列战后恢复计划,有意识的培养起了全球市场。
甚至这些年各国的休养生息和华夏国内持续的内需增长也足以让华夏的工业产能有回旋的余地。
即使各国甚至国内的敌视和反对势力,对华夏和孟享来说也是不痛不痒,唯一让他担心的只有一件事,时间已经进入了49年,逼向了基地的一道门槛。
第1161章 补天计划
“这是共和国的基地,自然要受到些影响。”小花轻语道。
她的全息影像已经可以像一个真人一样,随处漫步在基地中,缓缓走到孟享的身旁,让孟享心中不由泛起一种熟悉的感觉。
但此时他顾不得细细探寻那熟悉的感觉来自哪里,只为眼前已经快到了49年10月的门槛。
无论是他,还是这个基地都是收到另一个时空影响的。即使这个时空已经天翻地覆,谁又能说能不受这个限制影响?
“影响能多大?”孟享还是抱着一丝侥幸问道。
这样的问题,他问过多次,但受到基地影响的小花却也是语焉不详,只能越是临近这道门槛,才越是详解的透彻。
也正是一次次发问的收获,才让孟享早早做了大量的准备。
“至少借助基地造成的影响是不会改变的了。”孟享心中也是暗暗揣测。
华夏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依然离不开基地的支援。虽说把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和机械力量搬空了大半,已经大部分转化为了华夏的自己的力量,但在一些项目上还是借助基地不少。
比如已经运行了7年的地下长城计划,在那崇山峻岭中开辟可抵御核弹和各种天灾的生存空间。已经率先在本土的太行山、秦岭等山脉中贯通了上千公里的地下工事,若不是有基地的地下挖掘设备,进展也不至于那么快。
还有已经完工了大半的“引北济黄”工程。也是利用那战场上一直没怎么出现过的基地地下挖掘机械和武器,半运河半地下通道的从改为北海的贝加尔湖引水,穿过蒙古高原,分两路分别引入本土西北地区,部分改造西北的气候,部分就此引入黄河,滋润人口密集的黄河流域。
平时利用那些廉价的武器和弹药、炸药开山劈石头,在修路和修筑运河等各种工程上屡见不鲜。
这些总不成受到时空影响,一下子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那太玄幻了。这个时空也有这个时空的规则运行,这些不受影响是被小花肯定了的。
“至少,不会白忙活一场!”孟享心中为此已经松了一口气。孟享对这个世界的改变也将受到这个时空规则运行的保护,不会轻易因为牵扯到基地而被外来因素抹杀。
“基地生产的那些武器,会不会受到影响还拿不准!”孟享自从亲见了那些武器从一道道光柱中出现的景象后,就对这些武器有一天会不会化光而去没有把握。
那些死在这些武器上的人,孟享也不会相信他们会满地满血再复活。这些武器已经实实在在的对这个时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只是孟享尚还拿不准这些残留的武器会不会受到时空门槛的波动影响。
基地造成的结果已经证实不会改变,但这些基地产的物质会不会出意外,才是孟享一直在意的。
蚩尤九兵计划已经在步枪、火炮、坦克、战机甚至导弹等各种武器上形成了一系列的自造产品,并在吸纳了欧美设备后,完成了质到量的转变,已经把华夏的军队差不多换装了一遍。
即使基地的雷达、防空武器等还在运作,但都已被华夏自造产品的替代,成为了后备。
陆军和空军已经基本完成了自产改造,陆军虽然对封存天启坦克和猛犸坦克有些意见,但对他们的豹二坦克为原型的新式主战坦克替代灰熊和犀牛以及T…64坦克还算满意。
空军对歼…7的普及以及根据苏…27改装的歼…8的最新式飞机也很满意。
随着这3年华夏科技在吸纳了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上的突飞猛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各种限制基地的技术被一一攻破,而成为地球霸主的军功早让基地和孟享有了持续升级的资本。虽然限于技术的壁垒,还无法跨过83年星球大战计划开端的门槛,但83年以下的那些科技壁垒已经不再受限。
大量的基地造武器可以轻松的把这个星球上的所有敌人都打趴下。但是毕竟实际的科技水平还是差距不少,无论豹二坦克还是苏…27战机都因为动力和电子方面受到了一些性能的限制。
不过这些优良的平台已经打造下了基础,可以不断的一点点去完善,况且这些简装版已经足以横扫这个时代的所有对手了。
甚至二炮部队也装备上了自产的远程和洲际导弹,虽然华夏在49年初才发射的卫星辅助作用太少,但配合空军的无敌和遍布世界的华夏军队驻军,还有在这个世界上依旧是独一无二存在的核弹,即使基地出了意外,也能保障华夏对外的震慑,保持安定。
只有对海军那些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巨型战舰封存时,着实引来很多人的不解和遗憾。
无畏级战列舰和红警航母的威名已经震慑全球,更不用说还有那些大和、蒙大拿、H级战列舰的光辉威吓四方。
那可以受到智脑控制的纯正红警武器,孟享是最不放心的。即使那些基地造武器,孟享也不释怀那曾经给别人开启的后门。
通过狸猫换太子的计划,以及各国投降后的缴获替换,这些基地造战舰真的出了意外也是砸在德国人和英美手中,孟享手中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原生态的主力战舰,加上领先的导弹技术,完全无惧他人。
只是那些红警武器被封存,让那些在这些战舰上战斗过的官兵们心中酸涩,那些威武的战舰被封存,也让经历了华夏海军翻身巨变的民众们也有一些不舍。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和平,我们华夏当做出表率!”孟享以这样的借口搪塞,以掩饰大量红警武器和基地造武器的回收和封存。
为了把基地的影响减到最小,孟享连那些用基地材料建造的诸如堡垒学校和道路等都重新做了更换,甚至那些用战舰和各种武器拆解下来的废旧金属的重新应用的部分都和其他国家调换、更换。更不用说那些基地直接打造的电厂、油井和矿山。
孟享努力的消除着基地带来的一切物质上的影响,但牵扯到众多的克隆人时,孟享却真的没有办法了。
那些无比忠诚的克隆人让孟享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他们忠诚的方向是基地和他的指挥官身份。
若是有时空管理局和更高层基地联盟和更高权限指挥官的指挥,孟享也不知道他们的忠诚还能保留多久。每个克隆人的身体里都有基因锁限制,根本无法违背一些更高权限的限制。比如,关系到他们身份立场的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