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小鬼子跑掉,真不是滋味!”已经是少将师长的刘放吾不甘心的瞅了瞅孙立人道。

“上边有统一的安排,接下里该打的鬼子别放跑了就行!”孙立人扫了他一眼,然后淡淡的说道。

这次南方军的总指挥虽然是鼠一,但主要还是孙立人来上下忙碌。法属印度支那的战争已经结束,副指挥白崇禧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整个英属印度支那的战斗可都属于孙立人来主持。

虽然孟享没有细说,但却点到了驱狼吞狗的战略意图,孙立人自然也就明白了剩下日本人的用途,直接放开了缅甸南部的通道,一路赶着日本人的残兵败将压向了印缅边界。

与之同行的还有二十多万印度伪军,在这一次华夏的突袭中,三十万印度伪军和七十万土著伪军被歼,剩下的土著军队只有十几万跟着日本人一同西撤,其他的都一窝蜂的散入丛林中,各自奔逃。

日本人也想着利用这些人四处逃窜的混乱阻碍一下华夏军队的追击,但那些土著人早就吓破了胆,只顾逃命,哪里还要再为蝗军效忠?犹如小浪花碰到了铁甲舰的舰艏一样,根本对华夏军队的追击没有一点影响。

华夏大军紧紧的追在逃窜日军身后,让他们来不及停下来组织起有效地阻击,在从北面和东面的步步紧压下,只能继续逃窜。本来还指望缅甸的驻军能挡一挡,但在华夏军队全力打压下的,又是一场场的溃败。

在随时可能传来华夏装甲部队和空降部队阻断退路,遭到围歼的情况下,日本人只能留下部分军队断后,大军继续西撤,小规模的阻击根本不管用。即使华夏部队出动的是轻型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但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日本人匆匆布置的防御阵线也是一击而溃。

1月24日,华夏军队攻入仰光,踏着周围的华人庆祝这个特殊的除夕夜的鞭炮声,继续向西追击。

一路追击中,到了2月中旬,日本人在又丢下了十万日军尸体和逃入丛林中的近十万日军后,剩下的二十万左右的日军撤入了印度边境,和留在印度的三十万日军会合,准备借助缅印边界的地形阻击华夏军队。

但华夏大军却在边界附近停止了持续了近一个月的追击,驻扎了下来。除了加大对周边的剿匪力度,接收日本人的遗留的财产外,不再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似乎一下子又沉静了下来。

而外界因为华夏大军在南洋的行动,此时却已经掀起了惊天骇浪。

第0916章 锁链

“华夏人这一次来真的了!”和日本人一样,无论是英美还是其他国家,也都适应了华夏人在南洋慢慢推进的节奏,直到华夏连续攻城略地后,才意识到华夏这一次动了真格的。

但即使意识到华夏来真的,别人也无法插手。

英国和荷兰一开始还巴巴的跑去中州来谈那些地区的未来归属,随着前方消息的传来,不得不一次次的改变谈判的代价,但华夏依旧一个拖字诀,让一切尘埃落定。期间,他们也只能干瞪眼,伸不出手去。

他们留在南洋的一些后手,不是被日本人有意无意的清理干净,就是在战乱中被华夏军队误伤,使得根本无法发力,即使有些遗漏的暗地里出力,也改变不了华夏强力压来的大局。

“印度支那要属于华夏了!”很多外国人不得不哀叹,而还有一部分势力意识到这种局面已经定局,趁机锦上添花的靠向华夏,打算在未来华夏殖民南洋的时代中捞取更大好处。

当然,他们还意识不到接下来华夏的移民大军将把南洋的汤汤水水都捞个干净。

“如果东南亚也落入华夏之手,那么这道从北极一直延伸过东亚、东南亚、澳洲,再到南极的黄色锁链甚至可以阻断大洋的洋流!”丘吉尔再次在美国人耳边唠叨。

有了美国人在欧洲减轻压力,英国人还能硬撑着本土的半壁江山,保留下更多的殖民地,但却没有能力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向华夏翻脸,不过丘吉尔却知道美国人尚有余力,不由再次游说美国。

英国人其实心中也很矛盾,既希望美国人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欧洲来彻底打垮德国,又不希望美国人在欧洲力量太强,避免战后损伤惨重的英国落入美国人的阴影中。

英国人盘算半天,知道在苏俄和英国人力量未尽的时候,美国人不会全力顶在前边当炮灰,已经觉察到了美国战斗机器恐怖的英国人狠下心来,要为美国人竖起个对头,来为英国赢得发展的时机。

前世甚至二战还没有结束,丘吉尔就开始叫嚣反苏俄,终于让美国和苏俄半推半就,顺水推舟的坐到了铁幕的两侧大旗下。

只是没有料到美国人实力太强,而苏俄人在他们稍一放纵下,扩张的太猛,老朽的大英帝国已经再难反底。

当然这个时空的苏俄人更为悲惨,要说被竖起为美国对立的终极靶子,没有几个傻子相信。

前世若不是英美的支援,加上放水,在二战中元气大伤的苏俄也不会那么快崛起,但这时候,即使英美支援都无法让看上去惨烈的苏俄人原地满血复活,于是华夏这个大靶子就落入了英国人的视野。

“黄祸!”这是英国和美国媒体中潜流涌动中经常浮起来的一个字眼,也是欧洲人早已经淡忘的字眼。

宣传这东西,不是到了临到事头才开始抱佛脚大肆鼓动。除了对日本人拉仇恨可以一点就着外,即使在帝国主义重压下的华夏人,拉美国人的仇恨都需要早早的向华夏人渗透美国人野心的思想。更不用说,自以为生活在世界中心,不屑老朽东方的白人了。

至于成吉思汗的铁蹄也早已经是遥远的传说了,远不是老外的几句奉承话,就足以让有些华夏人往自己脸上贴金那么夸张。

时代在进步,昔日的古老文明,要么消失,要么没落,没有多少白人觉得远离世界中心的华夏人有什么威胁。

即使各国高层们已经意识到了华夏的强大,但作为普通的国民,又有几个人了解真相?在各国国民心中,本国才是最强大的。即使有大致了解华夏有千万大军的,也有些不屑。

“要不是欧战,我们早就把那些野蛮落后的土著人打发了。”阿Q思想并不只是华夏的传统,白人的自信的定势也同样很难改变,英国人不得不提前做思想渗透。

在战争中崛起的美国得利集团,虽然前边还有个德国大BOSS,但也巴不得多几个靶子,赢得更多利益。

国家谋略,远不是眼前的形势这么简单。很多政策甚至早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已经确定。对于华夏的崛起,连夺澳洲以及和阿拉斯加接壤的远东等地,势必未来要有冲突。况且任何一种意识思潮都可能转化成为一把对付政敌的武器,美国很多高层没有几个彻底的亲华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股英国人推起的反华思潮暗流涌动。

而当英国人再次添上几把火后,这股反应已经让美国高层不得不把华夏的问题再次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要知道,我们的机遇是在欧洲!”国务卿赫尔首先发言道。

众人都知道,美国的政治就是资本大鳄们的游戏场。游戏的奖励品就是赢得更多的利益。

世界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最为庞大的消费市场都在欧洲,是资本大鳄们发动战争可获得最大利润的地方。远不是仅有资源优势的亚洲可比。不要指望那些资本大鳄们在餐桌前狼吞虎咽的时候,还要抬起头来考虑几十年后的那些利益收入。

在他们互相勾斗的丛林法则的游戏中,只争朝夕的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才是主要的。

这些大鳄们的主要意见已经决定了美国人虽然也在提前布局华夏,但重心还是在欧洲,他们的最大的敌人还是德国人。

“但华夏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了,或许真的有一天,我们的商船再难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自由的航行!”由于之前在英国人的排挤下,美国海军在亚洲下的本钱最多,牵扯的利益也最多,欧内斯特…金自然希望再压华夏人一下。

众人听了心头也不由浮现出丘吉尔的那句话,若是华夏彻底掌控了中南半岛和印尼的诸岛,那么一条由亚洲大陆、澳洲大陆和一长串岛屿组成的庞大锁链,纵穿半个地球,真的可以封锁住从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甚至更远地方的通道,无论如何都绕不开。

“这样一来,即使我们收复菲律宾和伊里安岛,也影响不了这条锁链的形成?”副总统华莱士看着大幅世界地图上用红笔标出的长长的一带,不由皱起眉头问道。

“华夏人在东南亚进攻后,已经盘活了整条锁链,而且已经有了战略纵深,很难再突破!”已经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莱希叹息一声,但他随机又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及早把伊里安岛和菲律宾控制住,为以后解开这条锁链做准备!要不然,被华夏再进一步的话,……”

莱希顿住了,不用他描述,众人也知道将面临什么。

没有足够的落脚点,美国人未来跨太平洋和华夏持续作战,可能会拖得元气大伤,财政破产。

“这么说,我们必须要加快速度喽?”罗斯福稳坐在他那特制轮椅上,双手已经摁向了桌案。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总统阁下!”马歇尔在他身旁点了点头回应道。

……

44年1月21日,不等华夏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上尘埃落定,刚平定瓜岛的美国人已经开始向伊里安岛和新不列颠岛发起了进攻。

美国海军的攻击重心在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为下一步北上菲律宾做准备。

华夏的步步紧逼,谁也不敢保证华夏人会不会再来一次突袭,就像澳洲那样,“帮着”收复菲律宾。

而美国陆军的攻击重点则是伊里安岛,要进一步控制印尼,在华夏已经占据了澳洲地理优势的情况下,只能先解决伊里安岛,西可进印尼,北可攻菲律宾。

……

“我们要不要和日本人谈一下?”副国务卿爱德华弯下腰来靠近了罗斯福轻声问道。

瓜岛战役已经结束了,但巨大的伤亡让美国人的很大非议。

这也是他们一直没有紧接着直接攻击伊里安岛的原因之一,当然驻扎澳洲的华夏军队一直很安静,也是另一个让美国人不着急的原因。

但在华夏突然要彻底占据东南亚,发现华夏人可以锁住美国人谋图世界的野心的时候,美国人着急的推出了这一次进攻,甚至连澳洲的新喀里多尼亚岛都没有先解决。

很多美国人对这一次的战役抱着悲观的态度,不是胜利与否的问题,而是同样伤亡的问题。这一次恐怕要更大的伤亡换来一场胜利,还是一场不会影响华夏人太大的胜利。

“我们可以尽快和日本人和谈,这样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控制印尼,在锁链上先解开一道环。”有美国高层提议道。

况且如同华夏留着日本来拖住美国一样,美国人还可以就此用日本制衡华夏。

“现在还不是时候。”罗斯福沉吟片刻,才缓缓道,“不管怎么样,我们总要先打一仗!”

第0917章 我们也不要太慌张

美国人也动真格的了。

在攻克瓜岛等所罗门群岛近的时候,美国人就在不断调动军队支援。尤其是随着战争的深入,美国陆军的支援人数快速增加。

在41年的时候,美国陆军的人数只有160余万。即使战争爆发,快速扩军,但装备和训练有素人才的缺乏,使得美国陆军前两年都处在打酱油的状态。

当然这也不排除,美国人继续观望坐等最佳时机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经过战争磨砺的美国陆军也没有大规模出兵作战的能力,新兵蛋子居多的军队很容易就损失惨重的让美国人承受不起,很可能会早早的退缩出这次世界级的角斗场。

但经过了2年多的训练,以及众多先进武器装备的到位,美国陆军的战斗力已经越来越强,向外投放作战的力道也更大。从美国向欧洲和北非战场派遣的陆军人数超过60万人就可以看出,但这仅仅是已经扩充到了600万的美国陆军的十分之一。

在欧洲陆战中,德国和苏俄这两个正在进行着一场军队的消耗大比拼,成百万军人的消失,让美国人不敢轻举妄动的露头。但他们却绝对有实力再投放出上百万军队去,无论进攻的方向是欧洲还是亚洲。

这一次进攻,虽然美国人准备不是很充分,但亚洲和澳洲等地的美陆军人数也已经突破了40万,加上海军、空军的人员,总兵力已经达到了54万。

这还是在夏威夷基地还没有彻底休整好,依靠诸多沿途小岛提供简单补给的远洋运输基础上的。

正是孟享手中有美军详细的情报,所以才格外的谨慎。

不过,美国陆军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

50多万军队在21日发动进攻,打了两周,过春节都休整了三天的华夏军队都攻占了大半个苏拉威西岛了,美国人还是只在伊里安岛海岸线上徘徊。

日本人已经在瓜岛和斐济岛中领教了美国人的火力优势,很果断的放弃了在坚守海岸线这个不切实际的战略部署。

整个伊里安岛可登陆的地方很多,而这里部署的日军只有不足20万,根本无法面面俱到的守卫。而日本海军在瓜岛和珊瑚海一系列海战中损失较大,元气大伤,也根本无法顶住美国海军的强攻。

除了部分在山本五十六的带领下会本土修复外,其他剩余的部分战舰留在了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

在华夏占领了澳洲后,经常遭遇轰炸的莫尔兹比港就不安全了,日本海军的基地重点就放在了条件更好的拉包尔。

两厢一比较,日本人更加需要拉包尔这个节点,开发资源及其有限的伊里安岛的防御自然弱了一些。

但饶是如此,美国人也在伊里安岛的海滩上留下了六千多具尸体,伤者翻倍。

登陆战从来就是残酷的,日本人也不会直接就放弃这个机会。

这还只是开始,日本人的防御重点在内陆,利用广阔的热带雨林摆下了重重防御。当美国人在伊里安岛西南的部分海滩上站住脚,开始向内陆进攻后,脱离了海军舰炮的支援的美国陆军的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在伤亡超过5万,连伊里安岛的四分之一都没有攻占后,美国人开始犹豫了。

……

“这样损失太大了!”副总统华莱士向罗斯福道,他打算再提一下和日本人和谈的事情,“我们……”

“至少我们也有好消息,日军人的海军主力从拉包尔撤退了!”罗斯福笑着先截断了他的话道。

相对于美国陆军的艰难,美国海军在拉包尔打得很顺利。

围绕着拉包尔两周内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战役,最终损兵折将的日本海军再次在美国航母的攻势下落败,丢了2艘巡洋舰,重伤了一艘大凤级航母,甚至就连拉包尔也被美国人在1月31日的空中突袭中得手。

在5艘航母和从瓜岛转机的B…17轰炸机编队联合攻击下,把拉包尔的港口设施炸了个底朝天。这使得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黯然退出了拉包尔,退向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部——特鲁克。

虽然以拉包尔为核心的新不列颠岛上还有7万多日军驻扎,让美国人损失了近万人后一直没有登陆成功,但至少美国人控制了这附近的海域。

“而且,我们也在新几内亚岛上插上我们的旗帜了。”罗斯福再道。

美国人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在强大的海空力量协助下,还是有了一定的收获。

后世的伊里安岛开发程度都很低,更不用说这个时代。现在的人们根本无法抗衡克服热带雨林的种种困难,除了木材等几样有限的资源外,铜矿、石油、金矿的开发还都没影子。

这也是日本人肯舍得的主要理由。即使顶着世界第二大岛的名头,不能带来利益,又很难移民安居,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护,也无法让日本人重视。

况且,这里还将直接面对澳洲的华夏大军。日本高层也考虑过守不住,就把伊里安岛扔给美国人,让美国和华夏近距离接触下产生点摩擦。

拥有辽阔领土的美国人同样也不是很重视伊里安岛,他们本土上的土地都没有开发完,何况还有个拉丁美洲后院,开发条件要更好于伊里安岛。他们不需要伊里安岛的资源和土地,而只是需要一个可以紧逼向爪哇岛的跳板。

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巷战后,美国人已经控制了大半个莫尔兹比港了。只要再加紧一把,美国人就有了设置在伊里安岛的前进基地,可以直接穿过托雷斯海峡,正式把军队送到东南亚去。

打了那么久,美国军队才触摸到东南亚的边界,才可以对外,对华夏宣布他们又回来了。

“华夏人都不着急,我们也不要太慌张!”罗斯福轻轻摆了摆手,意有所指道。

他明白华莱士的要说的意思,现在美国国内对日和谈的声音很多,但他却不建议现在和日本人和谈。

作为一个要称霸世界的大国,美国人要获得世人的认可,靠和谈是不行的,只有靠打出来的威名,才能减轻以后的压力。虽然现在的损失可能很大,但这可以分摊到未来一个长期成本中去,远比要不断派兵弹压的费用要合算的多。

况且,已经连任三届总统的罗斯福同样有类似老希一样的沿着凯撒、拿破仑的脚步一步步征服世界的野心。他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书的记载上,还附带着对豆丁小国的一次次妥协。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不惜代价也要打出美国人的威名来,而这个时候,华夏给了他时间。

华夏之前的猛烈攻势让美国人不由着慌,但在陆续攻占了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岛以及苏拉威西岛后,华夏军队的脚步却又停住了,连近在咫尺,又极具华人人数优势的爪哇岛都没有去攻占。

“华夏人怎么了?”世人纷纷猜疑。

罗斯福身边的智囊团更是列举出了众多的理由。

他们推测,日军溃败的速度太快,很多地方的日军堡垒还没有攻克,甚至一些日军残敌逃入了各地的丛林中,各地总人数估计超过10万,危害极大,需要军队来清理。

而且众多日侨担心华夏人的报复,也纷纷逃入丛林,这部分人也需要解决。

美国人还推测,华夏需要清理土著人武装,为下一步华夏移民做好准备。

当然,美国人猜测华夏军队停止进攻脚步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后勤供应方面。

虽然现在华夏的战舰也出现在了南海上,但日本人的海军力量同样不弱。

在华夏阻断了日本人海上补给线的同时,日本海军也挡住了华夏补给从海上走的通道。

在中南半岛上的一系列攻势,华夏军队的后勤补给靠的主要是陆地。

没有铁路,缺乏公路,面临着恶劣的天气和环境,在丛林小道中,后勤运输的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为超过百万的军队供应。

之前华夏人进攻的那种节奏,美国人早有推断,除了火炮的支援范围因素外,后勤的压力也是一方面。

大致了解华夏军队火力优势的美国人早就测算出了仅仅弹药的运输就足够让交通工具稀少的华夏忙乱的了。

随着战线的拉长,华夏的后勤更是难以为继,停滞下来也很正常。

至于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这三个大岛恐怕是华夏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有布置安排,才可以靠着积蓄的补给彻底占领,而在人口密集的爪哇岛上,土著人众多,日本人的监控和清理严格,才使得华夏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使隔着一道窄窄的海峡,恐怕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不知道孟享手中有基地利器的美国人自己找出了各种理由,却一直没有猜到这是孟享故意的。

第0918章 他们是要麻痹我们

美国国内对与日本人缓和关系的大讨论一直在进行,这自然瞒不了华夏的情报部门,而且孟享手中有更隐蔽的情报来源。

虽然部分美国高层不会向日本人妥协和谈,但眉来眼去的缓和关系倒是有可能的。

历史走势已经变动,虽然还有个菲律宾以及昔日的仇恨横在美日之间,但日美都想利用对方来牵制华夏,如此一来,连孟享也不敢打包票两者不会勾结起来,不由开始调整对两国的策略。

就连美国人突袭拉包尔这件事,早得到了消息的孟享都没有趁机提前通知日本人,要不然美国人的损失会更高。

现在孟享还真怕美国人损失不起,暗地里和日本人勾勾搭搭,先压制快速扩张的华夏。

国家利益面前,什么都有可能。

美日的那点旧恨又算什么?被华夏一口气攻占了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岛后,日本人已经失去了南洋的油料来源,加上华夏海军在南洋运输线上的袭击,使得日本人的海上生命线早已经困顿。美国人哪里不知道日本人落日西山,没有多少威胁了?

一边是在下坡路的日本,一边是正在急速崛起扩张的华夏,美国未来的亚洲战略要以谁为敌,以谁为友,就很好判断了。现在美国人不发难,不过是以前的旧恨需要了结一番,给国内和外界一个交代,挣个面子。但到了国家利益争夺的关键时期,什么面子都顾不上了。

之前,华夏虽然抢占了澳洲,但在日本人的封锁下,英美都不是太过重视。如果是换拥有强大海军的英美来,封锁的效果会更好,绝对能把华夏的扩张战略给腰斩了,甚至卡死澳洲,重新夺回。

只要有东南亚横在中间,华夏的威胁就不大。可谁知没多久,华夏军队大举进攻,连续攻城拔寨,掌控了大半个多东南亚,就要打通亚洲到澳洲的通道,把一条纵穿半个地球的锁链连接成形,由不得英美不着急。

在孟享获得的情报中,即使他们还没有和日本和谈,但已经在暗中勾连。尤其是英国人,眼看着在华夏和美国人口中收回东南亚几率渺茫,干脆就用它和日本人做起了交易,频频接触。

孟享知道他该稳一下了。

华夏的野心已经众人皆知了,若不是二战的环境下,早就被老牌帝国们联合起来压制了。

即使华夏沉静下来,众人也不会相信华夏就从此友好和平,不向外扩张。但此时正是各国分赃不匀,大打出手的时候,打出去的拳还没有收回来,对准的是之前的仇敌,谁也不放心收回来的时候,会不会趁机被对方打倒。除非是遇到更加危急的情况。

而华夏此时收敛一下,就是不至于太过压迫英美的神经。虽是阳谋,但却很有效。美国人挑动起国民对日本人的仇恨,不是那么简简单单靠上层的几句话就能消除掉的。毕竟权力的源泉还是来自极其弱小的民众。

当然这一次止步,也不仅仅是为了顾虑英美和日本的联合,另外也是为了稳定东南亚这些刚占领的地盘,清除隐患,加快移民工作,而且也是为了掩饰一下基地的秘密,准备日后和英美翻脸后,给他们更多的惊喜。

……

虽然没有猜出一个头绪,但华夏军队的止步,已经够让英美惊喜的了。

不要看伤亡有些重,但美国人有足够的实力推平日本人,缺的只是时间。

欧洲战火正酣,需要时间。在亚洲后方跨洋运输,集结足够的进攻力量同样也需要时间。此时华夏止步,无疑给了英美调整战略的时间。

这下子,英美国内和日本人妥协的声音就被压了下去。英美始终还要照顾一下老牌帝国的面子。再说他们和日本人的利益冲突,也很难调和。

诸如伊里安岛这类难以开发的岛屿,双方都能推让一番,但诸如菲律宾这样的地盘,日本人绝对不肯轻易放弃。即使明白眼下日本处境困难,但日本人的狂妄还是绝不肯轻易认输,再说美国实力的恐怖,也只有孟享最为了解。

在这个信息滞后的年代,日本人也不了解美国人到底有多强,只知道美国人被日本揍了很多次了,即使最近美国海军和空军发威,也并不是压制性的,何况他们还要在欧洲忙碌。

美国人又是对菲律宾志在必得,根本来不得丝毫的让步。

双方谈不拢,又加上华夏空出了时间,于是又继续开打。

“我们为什么不先攻下帝汶岛和爪哇岛?”麦克阿瑟向华府询问道。

“帝汶岛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只要我们一攻帝汶岛,很容易让葡萄牙人彻底推到我们对立面去。而且一动帝汶岛,恐怕华夏军队会有反应,直接攻下爪哇岛。到时候我们陷入华夏军队来自爪哇、苏拉威西和澳洲大陆的三面围攻之下,很难坚持长久。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进入东南亚,恐怕就没有和华夏的关系就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罗斯福亲自来电给麦克阿瑟解释道。

华夏停滞进攻,美国人更想借此在欧洲战场上赢得有利时机,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越来越觉的菲律宾不保险了。

菲律宾也同样华人众多,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得到了华夏在菲律宾暗地里有所动作的消息。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是孟享放出来的消息,却不敢疏忽大意。

华夏虽然占据了东南亚的大半陆地,但日本人的战舰依旧在南海四处活动,背靠着菲律宾,继续阻断华夏船只南下澳洲,甚至南洋诸岛的通道。

于是在不知道基地秘密的外人眼中,华夏同样面临着和日本人一样的问题。

在工业及其不发达的东南亚,吃穿好解决,但武器弹药和油料同样只能靠本土运送。

这也就意味着,缺少足够补给的华夏军队即使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依旧是虚弱的,很容易被困死。

为了牵制华夏,英国人的一些影子公司甚至向日本人走私部分石油,以让日本战舰在南海能动起来。这对美国人好处不多,但为了同一个遏制华夏的目的,美国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这么明显的短板,英美相信华夏人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这样,华夏想攻下菲律宾,彻底把南海运输补给线的隐患消除,就不稀奇了。

“决不能让华夏人先占了菲律宾!”华府很快统一了意见。

虽然目前来看,华夏长距离跨海登陆的能力有待验证,但即使菲律宾上众多的华人武装起来,也能占据部分地区的优势,接应华夏大军登岛。

华夏人在南洋其他地方筹谋的行动的前车之鉴,怎能让外人相信华夏会忽略菲律宾呢?

美国人知道真要让华夏军队出兵义务占领了菲律宾,恐怕光是扯皮就要费上几年。除非美国人主动撕破脸,而欧洲局势未明朗前,美国人还不敢这么做。

不说华夏以后还不还菲律宾,可能仅仅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华夏就能稳定住南海的局势,打通向南方的海上通道。

靠着环境恶劣的陆地通道,华夏是无法支撑庞大远征军队消耗的,况且还有众多的移民。

美国人很快把握住了,海上通道才会华夏扩张的命门。

在切断华夏锁链布局的重点,也是利用菲律宾切断南海和西太平洋的运输通道,困死华夏的南方军队。相对来说,华夏占据了苏门答腊岛直接出海印度洋后,有没有爪哇岛和伊里安岛关系不大,整个战略的重点反倒成了菲律宾。

之前,美国人还想靠着菲律宾是属于世人公认的美国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