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自然不知道孟享用兵的谨慎,不过却也猜中了这12万登陆大军其中的水分。
12万大军是以南洋的华人青壮为主要力量在克隆兵的训练和核心支撑下组建而成。
在日本人占领区上,能维持和训练好一支军队很难。
况且南洋的华人情况特殊,在一些大家族手中控制自保的成分多一些,心向中央党、英美,甚至是抱有对伪清忠君思想的也有一些。
若不是先锋军这几年赶走了小鬼子,北攻老毛子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凝聚了南洋的华人,恐怕南洋华人的势力会更散。
种种不利情况下,即使仅仅南洋本土的华人武装力量快速的扩充到15万之多,但其中能达到孟享心目中合格士兵水平的只有4万多人而已,其他大多数是属于新兵和民兵的水准。若不是这些年,孟享不断的派过去的军队总数也有七八万人,他根本不敢发动死亡率超高的登陆作战。
就是手中有了近12万可用之兵,孟享也不敢全部拿出来,吞下中南半岛南部的重要地区。
新加坡等防守严密的地方,若是被日本人反应过来,强攻之下,这12万大军也不够损失的。
况且,孟享还不得不考虑到保护华人的问题。
虽然华夏和日本早已经宣战,但因为华夏军队的进攻一直克制着,没有什么太大动作,而南洋华人也温顺的任由日本人来割羊毛,该缴纳的税费是一点都不少,加上华夏的威慑,以及山寨保护伞公司的制约,使得日本人一直没有对华人大规模的下手。
即使日本人眼红华人那些大家族数百年积累的财富,也只是私下里的众多小动作。
这些小动作,使得一些没有听从先锋军劝告联合武装自保的华人家族破落,虽然因为华夏的制约,没有家破人亡,但家族也大伤元气开始没落了。这也让华人体会到了团结起来的作用,逐渐的向先锋军靠拢,被孟享逐渐的组织起来,捏在了一起,在华夏军队不适合介入的情况下,而采取了联合武装自保。
这也是日本人顾忌的一个方面,紧靠着小动作是无法对付南洋华人武装自保联盟的。
而动作一大,必然引来华夏和其他势力的干涉。
不过现在华夏的突袭行动,在朝韩、台湾和中南半岛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触动了日本人的底线,更兼日本刚攻克澳洲,自信心再次极度膨胀,这必然导致华夏和日本人彻底撕破脸皮,来一场大规模的生死决战。
这个时候,日本人自然不会再对华人客气。没收华人的财产都是轻的,甚至还会引发针对华人的大屠杀。
孟享绝不会放任这种屠杀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发生。
即使那些南洋的众多家族也有私人武装力量,但这些根本挡不住日本人的残忍。孟享不得已抽调了南洋实力的一半用于对华人的自保上。
幸好华人数百年的危机意识,都有一定的自保措施,借助着那些修筑起的防御建筑以及联合后的地利人和优势,面对日本人并不算精锐的后方防御军队,还能支撑一下,这才让孟享能凑出一支12万的登陆大军来。
这已经是他最大限度出动的兵力了,也只能找那些防守薄弱的地区来突袭。
即使是如此,他依旧靠着这些年南下安排的七八万精锐,靠着苏门答腊岛上提供的精良重装武器,靠着当地华人的内部接应,一口气选择了几处重要位置。
日本人也知道这些地方的重要性,但即使山下奉文看出了这股华夏登陆部队并不强,也不敢抽调大军回去。
当华夏军队在南方登陆的时候,中南半岛北部的各条战线上的华夏大军再次集中发力,用更猛烈的攻击压了上来,根本不给北部防线的日军以抽调军队南下支援的机会。
此时山下奉文都恨不得多来一些援军,来挡住华夏大军的冲击。
也正是华夏150万大军在北部地区的猛烈冲击,才使得那些日本人重兵集结的地区,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来对当地华人进行清算。
这也使得大量的华人逃过了一劫。
但日本人的贪婪和凶狠报复也已经在南洋各地展开了。
第0851章 守护南洋华人
“这些天杀的小鬼子!真的放毒气了!”黄崇仁身为黄氏家族的族长,即使前方打得爆烈,他也一直没有退缩到后边的山林中。
他们周围的华人早早的就接到了通知,集中在了黄家的橡胶园周围。
这里是华人武装联盟的一处据点,靠着黄家橡胶园险峻的地理优势,以及早就储备好的粮食、弹药,他们足可以抵挡住日本人的报复。
在坤甸地区的华人很多。18世纪的时候,就有不少的客家人移民至此,开采金矿。时间长了,坤甸就成了华人的集中地。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仅仅在坤甸和三发的矿区,就已经有超过15万的华人聚集。兰芳共和国就是靠次逐渐的建立起来的。
虽然经过了荷兰人的压制,华人一盘散沙。但在最近几年,孟享有意识的引导下,华人又开始逐渐的聚集,方便联合自保。
这也是当战乱揭开后,当地的华人能快速聚集的一个原因。
当然也有对日本人抱有幻想的,或者不肯放弃家产的,心存侥幸的,甚至还有人打算投靠日本人获取更多获利机会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肯听从华人武装联合会号召。孟享不是圣人,尽到自己的努力即可,不可能搭救所有的华人。
日本人的报复来得很快。
有华夏军队突袭的地方,日本士兵自顾不暇,难以抽身来对付华人。但那些华夏军队波及不到的地方,日本人快速的出动军队,先控制华人。
这个时候,华人都已经明白了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投降的结果,不一定能换来生存。不管日本人怎么的喊话许诺,聚拢各处重要据点的华人,没有轻信,而是在克隆兵和正规武装军队的带领下,展开了反击。
在孟享早早就有计划的安排下,各地的据点都是选择了易守难攻的地方,确保了水源,积攒下了足够的食物、武器弹药和医药,一些老弱妇孺有些甚至在战争开始前,就有计划的提前一步安排到了这里。
正是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让日本人攻来的军队一开始就吃瘪。
前来对付华人民间武装的日军大多是二流部队,39年才新列装的99式7。7毫米机枪优先装备的是前线部队,他们装备上6。5毫米的大正十一式和96式机枪就算强火力了,但他们根本没有料到他们面对的是一挺挺的MG…42撕布机。
为了不引起日本人的过多注意,先锋军派往南洋的军队数量并不算很多。除去登陆作战的核心战斗力外,留下的4万先锋军精锐部队一分散在整个南洋地区的上千个聚集点,也就不多了。
即使加上华人武装的那些新手和菜鸟们,防守力量也依旧薄弱。
人不够,只能用装备来凑。
和历史中的华夏不同,先锋军从来就不愁装备的问题。
于是,日本人不得不无奈的发现,他们的三八步枪,根本突不过由撕布机、冲锋枪、突击步枪组成的华人武装爆出的弹雨。
日本人的掷弹筒也在精锐士兵操控的迫击炮面前,没有了用武之地。
日本人锋头一受挫,立即想起了土著人的炮灰作用。
他们用承诺和恐吓驱赶了大量的土著人而来,打算消耗尽华人武装的弹药。
只可惜,他们再次盘算失误。
一片片的土著炮灰倒下,甚至打到最后怕死的土著人在背后用刺刀赶着,都赶不动了,华人武装的机枪和冲锋枪的子弹还依旧欢快的跳着。
土著炮灰伤亡惨重,一向喜欢冲锋在前的日本军队的伤亡也不小,华人武装的也出现了伤亡。
人海战术的压力对一些新手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
幸好各处都有那些南派而来的华夏精锐士兵或者训练出来的华人精锐士兵组成的核心坐镇、指挥,免去了不必要的慌乱。
偶尔的伤亡也不怕,不说留下的十几万的防护兵力,即使是一般的华人壮丁都能拿起枪来守护身后的家人。
日本人的一次次冲锋被打退,即使他们在其他地方占领了华人的那些不动产,甚至收缴了华人留下的大量财富,但始终抓不到几个华人。
日本人终于意识到了华人联合起来是有预谋的了,数次强攻不果后,日本人开始拖来了火炮。
大规模的日本炮兵都聚集在前线,除了新加坡等重兵集结的地区外,一般的地方警戒部队拖来的火炮也就是70毫米步兵炮、75毫米山炮野炮的规模。当这些火炮一轰开后,对面的华人武装立即用75或者76毫米的榴弹炮、加农炮还击。
日本人出动火炮,早在孟享的预料之中。
凭借着基地的武器产量,每个聚集点装备上一两门火炮还是还轻松的,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就出动了105毫米的榴弹炮,彻底把日本人的炮兵压了下去。
华人聚集点分散的地方太多,为此孟享特地抽调了数千名炮兵来支援,在南洋各地操控着两千多门火炮专门用于防御。若不是有山寨公司和保护伞公司出面,利用给日本人提供战略物资的机会运送,打掩护,还有华夏对华人财产的关注,恐怕这些火炮早就暴露了。
即使期间有几次汉奸的出卖,使得火炮暴露,但有保护伞等的介入包揽,也总算有惊无险的瞒过去了。
这才有了今日炮兵的发威。
不过一个聚集点,只有几门火炮或许能对付日本人的零星炮兵,但对付那些成规模的炮兵阵地,根本不管用。
即使各聚集点利用天然的山洞或者人工修筑,准备了各种防炮措施,倒也不怕日本人的一般炮击。但孟享绝对不肯就这样被动的挨打。
南洋所有的961个华人聚集点,都装备了电台可以呼叫支援。而所有来南洋的华夏精锐士兵以及那些被严格训练出来的华人士兵,都知道华夏军队有一条及时有效的支援方式——呼叫空中支援。
当日本人的大规模炮兵或者是重炮出现的时候,没等他们轰击,甚至没等他们展开炮兵阵地,炮兵阵地头顶上早早的响起Ju…88、B…17轰炸机或者伊尔…10攻击机疾飞而来的呼啸声。
日本人本土的防空火力逐渐的加强,甚至澳洲前线为了应对盟军的轰炸,也加强了防空力量。
但日本人的防空火炮一直不多,即使在华夏轰炸机手中屡次倒霉后,加大了产量,也无法满足各处的需求。
防空火炮的费用可是比一般的火炮更高,日本人技术上或许能够满足,但高额的成本实在是负担不起。
而且在崇尚进攻的日本人看来,与其花那么多的钱用于被动防空,还不如把这笔资金投入新战机的生产和研制,壮大空中的攻击力。
但他们拼劲全力生产的战机在华夏空军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从登陆战一开始,不管是提前清理各处顽固阵地的轰炸机,还是战斗在最前线的攻击机,或者是清扫空中一切日本敌机,彻底掌控制空权的战斗机,华夏空军的五千多架各类战机一直在为登陆战保驾护航。
与之相比,日本人的战机主力要么在澳洲,要么在本土,在南洋各地的各类战机勉强能凑齐一千架,但在华夏轰炸机在战争一开始对各地机场的突突然袭击中,先损毁了大半。
或许同样遭到空中突然打击的朝韩半岛靠着临近的日本本土的飞机支援,以及布置的较多的防空火炮能勉力的多支撑一下,但日本人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参与的空中力量很快也就淹没在海量的野猫、雷电以及野马的咆哮声中。
当初日本大本营还以丛林地带,空中的打击效果不足的实地试验为由,更加节省了在中南半岛的防空火力。此时面对着制空权轻松到手的华夏空军,日本人只能干瞪眼。
华夏的轰炸机、攻击机,甚至慢吞吞的运输机都是来去自由,毫无阻挡。
这也就为华夏空军及时为华人聚集点的防守提供空中支援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逼急了眼的日本人,在屡次进攻不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使用起了生化武器。
在很多日本人心中,此时已经彻底和华夏撕破脸了,而本土的空中防御也得到了足够的加强,已经不惧华夏的威胁了。
孟享他们也考虑到日本人狗急跳墙,可能使用毒气弹等,及早有了提醒和准备。
只是有些地方还是准备不足。显然黄崇仁就是有些半信半疑的,使得前线没有多少准备,但日本的疯狂让他追悔莫及。
“我们需要撤到后山去!”他艰难的向前线的连长程连封提议道。
“不用!我们的援军来了!”程封一摆手,顺手又指向远处树丛的顶端。
黄崇仁顺势看去,三架螺旋桨在顶上的怪摸样的飞机正轰响而来。
第0852章 轰炸东京(上)
“哒哒哒……”M61火神机关炮的吼声再次爆响。
后坐力和活力一样惊人的火神炮,对直升机的要求很高,损伤也很大,也只有可以很快被基地修复的黑鹰直升机可以装备这种每分钟可达6000发子弹的高射速6管20毫米。
三架黑鹰直升机虽然有两架带来了弹药补给和支援人员,只有一架携带着火神炮,但已足以扫平下方日本人的那个12门大小火炮组成的炮兵阵地,甚至他们连高射机枪都没有架好,就被整个夷平了。只留下被殉爆的两颗特殊炮弹处冒起了黄绿色的浓烟。
“小鬼子用毒气了?”南洋华人武装联合总部直接将此事上报,一直在关注着各地战报的孟享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
“哼!看来小鬼子根本不长记性!”孟享冷哼道,“他们应该已经忘了我们最喜欢以牙还牙了!”
“告诉参谋部,修改C计划,换炸弹!”他直接吩咐鼠二道。
“嗯,对了!先把日本人的表现宣扬一下,以后怎么打,都是我们占了理,免得又有人跳出来聒噪!”孟享喊住了鼠二补充道。
时间长了,孟享已经学会了清理尾巴。即使无论是英美为主的盟军一方,还是以德意为主的轴心国一方,都是偏向华夏的。但能避免未来的隐患的,孟享都会尽量提前考虑到位。
有了日本人首先对华人平民使用毒气的初一,华夏的十五就可以做得很圆满了。
仅仅两天过后,3月12日傍晚时分,随着孟享最后一道命令的下达,隶属军委直属的战略轰炸机编队的800架B…29轰炸机分别从大连、青岛、连云港、南京、杭州五个机场起飞,在东海汇集后一起向日本东京飞去。
“这是怎么了,雷达的显示不正常!”小林光三看到了雷达显示屏上出现了大量的杂波,不由有些束手无措。
日本人为了防备华夏的轰炸机,在积极的攻关后,已经研制出来了防空雷达。只是制造能力有限,不多的防空雷达,除了供应东京等要害地区外,还设置在长崎、佐世保离得华夏最近的九州一带。
虽然日本人早早的就研制出来了空腔磁电管,但在投入资金少,传统的作风不重视等情况下,整体的电子水平还是差劲了些,即使是研制出来了防空雷达,性能还是比较原始。当这些雷达碰到了战略轰炸机这一次随行的电子侦察机的压制性电磁干扰时,彻底歇菜。
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日本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对头顶万米高空呼啸而过的B…29轰炸机群视而不见。
直到散布日本各地的人工防空站点从高空中暴起的惊雷中听出了蹊跷,才拉响了防空警报,并向上通报。
但通过这种落后的人工方式来警戒,早就完了三秋。
此时的轰炸机群们已经到了东京的上空。
“降低高度!打开弹舱!准备投弹!”再次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升任空军上校的萧伤兵有些激动,但依旧语调沉稳的发出了一系列命令。
此时正值冬春交际的时节,日本本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气流。
为了尽可能的保障轰炸的准确度,和轰炸东京的李梅一样,参谋部已经研究出了降低高度的一整套方案。
“头,扔特殊炸弹,还需要追求精确度吗?”耳边传来了手下马祝涛的牢骚声。
轰炸机临出发前,携带的部分燃烧弹已经换了。只要一看上边的骷髅标识,已经有针对的做了很多次相关训练的这些老兵们都隐约知道了这些特殊弹的来头。当上级长官们在鼓动中,愤怒的指责起了日本人对华人平民使用毒气弹的事情,这些老兵们立即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次的轰炸命令是地毯式轰炸,类似这种生化弹,在没有明确指向目标的情况下,还真的不需要多大的精确度。只要炸弹扔下去爆开,就能让一片区域寸草不生。
“啰嗦什么,执行命令!这黑灯瞎火的,你飞得再低,小鬼子也打不着你!”萧伤兵没好气的喝道。
这一次突袭也是一次实战演练,战略轰炸部队难得有大规模出动的机会,萧伤兵不希望错过这次磨砺一下手下那帮精力过剩的小伙子们。
这同样是总参谋部和空军总指挥部的想法,于是该怎么低空轰炸,还是怎么来。况且此次轰炸过程中,不止有那些生化特殊弹,还有众多的燃烧弹。
一架架B…29庞大的身影在夜幕下,根本显露不出什么来,只有上边的一盏盏航灯,让漫天的星斗突然的璀璨了起来。
晴川芳子她迟迟睡不着,正在考虑白天里,学校里老师所说的那些话。
帝国军力紧张,正在征调更多的人员。
不止是青壮的男子,就连女人最近也在加大了征调扩编的力度。
这一次,军部的指示直接传达到了国中,鼓励随军去澳洲的女生。
帝国攻下了澳洲,向那里移民的消息,已经向民众通报了。但父母却坚决反对她随军去澳洲。
她的大哥自从去了南洋后,连续来了十几封信,父母只给她看了其中的几封,其余的却被看一次信件就哭一次的母亲藏了起来。
她偷看过一次,模糊的知道了帝国军队征调女生的一个用途——慰安。
自从日本人退出华夏后,少了一个慰安所的重要来源。只能加大对朝韩半岛的征调,随着日本军队在南方的节节胜利,从东南亚、印度和澳洲白人中选调的各种慰安妇已经快速的补充了这个空缺。
但很多军官还是抱怨,这些女人的水平太差了。
因为东南亚的华人不能随便征调,而那些土著女人又黑又丑,自然入不了高等军官的眼界。
那些西洋婆子高高大大的身材经常让某些地方短小的日本人缺乏自信心,而且身上的味道和粗糙多毛的皮肤,也经常惹来日本军官们的抱怨。
而那些印度女人在很多时候,身上总是带着那种刺鼻的咖喱味,让一向喜欢清雅的日本高级军官们也为此抱怨。
选来选去,除了更加优秀的华人女人,他们只能用国内的那些温顺的女人们来满足一下心灵的空虚了。
打着圣战的旗号,他们在全国积极的鼓励那些年轻的女人们自动投怀送抱。
众多涉猎未深的日本女生,在加入了军队中,纷纷成了军官们的私宠。
不过,这一次军部抽调大量的女人,甚至从国中学校中抽调那些稚嫩的女生,也确实有为澳洲移民的打算。
这个年代的人,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很多都接受了类似老希提出的优秀种族的说法。
但即使日本人再狂妄,心中也是对三寸丁的个头,和那粗短的萝卜腿自卑。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良民族的基因,甚至不惜从华夏大规模的借种。
此次在占领了澳洲后,裕仁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挑选优秀的日本人才前往澳洲新大陆,那些日本社会中的劣等人物,都逐渐的留在本土。这样经过多重筛选后,以后澳洲新大陆的大和民族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在一些鼓吹优秀种族的人士的促进下,才有了这一系列的选拔行动。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军官借此机会满足自己私欲,晴川芳子的大哥作为一名少佐军官,一边享受着这样的待遇,一边也提醒着家人。
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同学中的言论,都早已经让晴川芳子接受了慰安的概念,而且以能为帝国效力为荣。
只是父母的强烈反对,让她还有犹豫,翻来覆去睡不好觉,于是在阁楼上推开窗户,望向星空。
在那一瞬间,漫天的星斗突然璀璨了许多,亮起了更多闪着红黄绿色的星点。
“好多星星啊!好美啊!”晴川芳子忍不住赞美道,但立即就被东京上空响起的刺耳的防空警报打断了。
日本人终于反应了过来。但他们除了徒劳的拉着防空警报,又能做什么?
这个时空,由于美国人一开始遭受重创,一直还没有敢派出航母轰炸东京。因为在南太平洋上的劣势,也还暂时没有庞大的远程轰炸机群来轰炸东京。
虽然日本人防备着华夏的空袭,在东京一带布置了严密的防空措施。但毕竟没有经历实战,一开始竟然有些手足无措。尤其是面对着夜幕的遮掩,他们更是抓瞎。
夜色下,战斗机根本无法升空拦截。十几道探照灯的巨大光柱四处晃动着,却没有为地面匆匆就位的防空火炮指明目标。
甚至长时间的和平安宁,使得一些防空火炮迟迟没有到位。
错乱交织的防空炮弹拖拽出的亮光下,照亮了一些日本人无奈迷茫的表情,浑然不知道,在一声声的航空炸弹爆响后,自己头顶上已经笼罩上了死神的睡袍。
第0853章 轰炸东京(中)
“轰!轰!轰!”巨大的爆炸声很快压过了刺耳的防空警报,在东京上空回响。
这个年代,即使是日本人也没有多少夜间娱乐活动,大多数日本人也同样是早早的就睡觉。当很多日本人从睡梦中惊醒后,望向外边,却被一重厚厚的夜幕遮挡住了。
也只有沉闷的爆炸声,起复不断的防空警报声,人们的哭喊声,士兵的斥骂声,急促的脚步声,汽车的发动机声,木质门窗撞击声,甚至伴随着玻璃等清脆的碎裂声,才能撕开一条条的缝隙传入人们的耳朵里。
陆续亮起的灯光,很快在士兵和警察的爆喝声下熄灭。只留下越来越多的防空火炮曳光弹拖着长尾,在那些四处乱晃的粗大的探照灯光柱冲上夜空。
东京至少经历过几次防空演练,在夜晚,任何亮着的灯光都可能为空中的轰炸机指引方向。
日本人不知道华夏的战略轰炸机编队中都使用雷达来确认各处的目标,但反应过来的他们很快按照演练条例,开始灯火管制了。
但骤逢突变,连足够的管理人员都不能到位,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哪里能顺利的管理到位?四处晃动的灯光和一些地方燃起的火光,掩饰了大多数航空炸弹那黯淡的火光,若不是那巨大的声响,恐怕都会被很多才从睡梦中醒来的日本人所忽略。
至于这些沉闷的爆炸声中,散布出去的烟雾,更是完全被夜幕所遮掩。
“好香啊!今天谁带了苹果?”一处制造日军铝制饭盒的作坊中,坂田申二抽动了几下鼻翼。
受到地域和技术、资源的限制,二战时期的日本的工业并不是像美国人那样一片片的大工厂。除了有数的那些大工厂外,更多的是分布在居民区中的小作坊。
即使在军工产业,那些小作坊,甚至是手工作坊都是其中的支柱。
在东京也同样散布着数量惊人的小作坊。
坂田他们家族就在新宿区经营着一家铝制品加工的作坊。
若不是日本人此时六大铝土产地之一的印尼,从印尼得到的铝土产量超过了50万吨,恐怕他们的工厂不会这么满负荷运转。
国内战机生产对铝的需求很高,大部分铝的需求首先要为战机生产让路。
就连南方一些士兵的铝制饭盒都不足,甚至出现了一批竹筒做的饭盒。
对铝金属的限制,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来接到部分战机铝制品的订单,这样坂田家的生意艰难度日,差点破产。最近接到了供应军方的铝制饭盒的一份订单,才好了些,现在正在日夜加班的赶制。
只是现在因为防空警报,作坊内的灯光也被强令控制,只有少许昏暗的室内灯光照明。
日本人担心灯光的指引,连一些室内的灯光也禁止。
很多作坊无法生产,只能静等禁令的取消,也趁机让那些一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工人们适当的活动一下。
今天轮到他当监工的坂田申二就在此时闻到了一股苹果的清香味道。
自从日本人从华夏撤离后,苹果就成了紧俏的奢侈品。即使南下的军队攻下了南洋,市场上多了一些同样因为保存不利而身价依旧昂贵的热带水果,但苹果这类温带水果,在英美和华夏联合封锁下,市场上依旧是难见。一般家庭根本消费不起,这才让坂田申二过鼻难忘。
“好像是外边?”一向自夸鼻子灵敏的坂田申二终于闻到了苹果味飘来的方向。
“不要开门,外边刚爆炸了一枚炸弹!”躲在墙角的两个女工声音颤抖着劝道。
“没关系,我只打开门看一下……”坂田申二一边笑说着,一边拉开了门,但仅仅拉开巴掌宽的门缝,他就一头栽在地上。
“啊!……”室内传来了几个女工的惊叫,不过很快,声音就彻底没有了。
东京的夜空下很多地方响起了类似戛然而止的惊叫声,也有很多不知不觉间就在倒卧街头的人,更有许多在睡梦中永远醒不过来的日本人。
“这是毒气!”有士兵很快反应了过来,他们在战场上曾向华夏等释放芥子气的时候,就是这个味道。
“快用湿毛巾捂住嘴!”一些退役的老兵和东京众多的军官反应很快,提出了应对措施。
只可惜他们只闻到了那腐烂苹果的芥子气味道,却忽略了空气中弥漫的另一种清新的苹果味道。
沙林,纯净的是无色无味的,含有杂质的是有一股苹果味道,混杂在芥子气那样的烂苹果味道里,根本没有多少人能辨别出来。即使有人嗅出了差异,又有多少人能辨别出这是38年德国人才发现,而一直没有使用过的沙林毒气?
即使是捂住了口鼻,依旧不断的有人倒下。同样是苹果味道,沙林的毒性远比芥子气强大。
它不仅是通过呼吸道,而且通过皮肤黏膜也能发挥作用。数分钟就能致人于死,一滴针眼大的沙林就可以很快杀死一名成年人。
仅仅是堵住口鼻是不管用的,况且更多的人连口鼻都不知道堵住。
只是看到有人莫名其妙的倒下,而更加的惊慌失措。更多惊恐的日本人从房舍中呼喊着跑了出来,却在加速血液和扩大呼吸中,很快的像根木头一样永远的倒在街道上。
即使这个时候的强对流天气下,毒气的效果差了很多,但却随着气流波及到了更远的地方。
不断有人死去和受伤,尤其是在东京的众多作坊和厂区,很多地方就连猫狗也没有了声息。
“可恶的支那人!”匆匆赶去皇宫发现裕仁暂时无恙后,松了一口气的东条英机才暴跳道。
“这是支那人的报复!”近卫文麿淡淡道,“我们用毒气,他们借着就会以牙还牙!”
……
“东京到处是木头房子,用燃烧弹效果会更好。若是再多派一些轰炸机,说不定会把整个东京都烧掉。”孟享自语道,整个主基地的指挥室中,只有大屏幕上的小花在倾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