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势所趋,薛岳不为自己着想,也需要考虑一下家人以及众多部下嫡系的前程。

可老蒋的前程却越发的灰暗了。

“先锋军待人和善,总是给人留下一条路。”宋子文也跑来劝老蒋道,“只要有路,就有机会!”

阎锡山、李宗仁、龙云等人的遭遇并不算糟糕,并没有被赶尽杀绝。这也是众多中央军大佬纷纷投向先锋军的一个重要方面。

“达令,华夏待不下去,我们还能去美国!”宋美龄尽管心中不甘心失去华夏第一夫人的宝座,但大势已去。若是再晚一步,不要说众多的财产可能消散,就是身家性命都可能保不住。体面的退下,总比乱军之中一颗流弹的后果多了些安全。

10日夜晚,老蒋闷头思虑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则号外让他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11日清晨,各大报纸和电台都发布了一个消息,红党宣布加入华夏新政府。

双方的谈判早就开始了,红党还特地向苏俄传递了这个消息。

打到敌人内部去,这个做法虽然让苏俄很无奈,但这确实是最好的生存下去办法。

先锋军的新政府并不是一党…专制,而是多党制。

公民党虽然在政权中占了主要的地位,但议会和公民代表大会中的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声音依旧很宏厚。

“华夏不需要只有一个声音。”这些都是孟享的刻意所为。

后世的种种表明,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会变的。即使有克隆兵们监督下的公民党堪称廉洁高效,但孟享绝不敢把希望寄托在他们长期的保持这种状态。

不说克隆兵们是否会受到时空管理局的影响出现其他意外,一个缺少了制衡下的绝对权力,必然也不会长久。

孟享不希望华夏复兴路程在再一次的轮回中被打断。

无论是东方的太极,还是西方宙斯的天平,平衡之道是长期维持的基石。

新华夏政府的成立就是需要奠基未来发展的基石,权力的制衡是最为人关注的一方面。在西方浪潮下醒悟了的华夏各精英阶层也很难接受只有一个声音的训导。

如果孟享是白手起家的,为了未来发展方向的考虑,或许需要专制,但手下众多忠诚的克隆人,以及不断在发展升级的基地,使得孟享根本不需要吃相那么难看。

财力军权的把握,以及对其他关键位置的控制,甚至连基层都有克隆人的挟制,随时掌控一切的孟享可以把那层权力的幕布描绘的更加美丽。

无论是红党也好,中央军也罢,都已经不再是孟享的障碍。对手对自己的缺点的拼命攻击,反而可以成为最好的监督手段,进而可以不断的改良。

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势,而是只为一个目的,为了努力挣脱权力失衡轮回,打造一个华夏的新未来。

孟享甚至连斯大林对红党的那些指示都通过间谍知道了,但他还是同意了他们的加入。

当然有个前提,就是他们必须是作为华夏的一个政党加入,而不是苏俄的分支机构。

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遵从华夏的法律法规。不以政治上的敌我关系论处,而是以人的品德和职责来放到了大社会中进行制约。

规则就是最好的牢笼。

老蒋也无奈的踏入了先锋军的规则中。

12日,双方谈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央军的最终编制序列定位了三个军团。

老蒋也是哀叹,再不同意,恐怕连三个军团都保不住了。

解决了军队的麻烦,剩下的也都好解决了。零零碎碎的琐事可以慢慢的来。

先锋军也在13日止步于重庆市外,至此,除了重庆和广元等少数地方外,四川其他地方基本都落入了先锋军的控制之中。

15日,第二轮会谈结束。国人终于盼来了统一的好消息。

剩下的时间就是新政府的筹备和新议会的重新选举,以及国防军的重新调整。

孟享终于松了口气。

华夏终于要统一了。国内的大方向定住了,剩下的琐碎事情就是下边的众人来扯皮了。

从现在到49年,没有时空管理局的骚扰,孟享可以多关注国外,轻松布局全球了。

“国内即将统一,是不是需要兵锋向外,出兵南洋,转移一下矛盾了?”唐药师隐约的提议道。

这个时候对外用兵,根据惯例的规则,很多部门是需要军管的。其他势力和先锋军摩擦的矛盾,在国战义面前也得让路。这样可以攥取更多的权力。

老唐可从不嫌权力多,要不是条件不允许,巴不得自己的这位准女婿独裁成为皇帝。

“现在七八月份,南洋的天气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再说在缅甸的那支远征军也需要接收训练,可以再等一等。”孟享口中说着,心中却是另一个想法。

孙立人等训练的军队早已经适应了南洋的战争条件,即使最恶劣的环境也有不少部队实地训练过。而且已经接受了热带作战培训的已经超过了百万,不需要中央军的远征军也足以横扫中南半岛。

统一的全新的联合政府组建在即,孟享不希望其中出现什么太多意外影响,也不需要军管等紧急临时的措施为以后留下什么隐患,他只需要静等新政权的完美产生。

“再说,美国人现在还不够忙。再等一等,即使我们的海军出现在太平洋上,他们也顾不得了!”孟享心道。

第0770章 海参崴

美国人最近忙得焦头烂额。

英国人已经挡不住了德国人的登陆,双方的战场除了英吉利海峡和大不列颠的天空外,还扩展到了英格兰的陆地。

到了八月中旬,已经有三十万德国军队踏上了英国的本土,但德国人在此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英国人擅长的不仅仅是海军,他们的陆军还没有在一战的荣誉下没落。

他们的脚步曾经踏遍了整个星球,征服了无数了陆地的野蛮部落,挑战了数百年来冒起的众多强国,积累了宝贵的陆地作战经验。

他们的限制在于量的匮乏,但精锐在他们的身上依旧闪现出不亚于德国战车的光辉。

为了保卫家园,他们的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德国人,而且占据了地利的优势,顽强的阻击着德国战车的继续前行。

而起在大不列颠岛上,还不止是英国人,数十万比利时人、法国人、荷兰人的抵抗势力也参与了这场同一个敌人的战斗。

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其他方面,三十万德军并没有优势可言。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面,至少还聚集着近百万的德军,但他们却无法快速的渡过英吉利海峡,甚至连前线作战的补给也出现了紧张。

美国人的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已经到了英吉利海峡。

随着美国舰队的再次增援,虽然德国人还保留着部分通往对岸的通道,但已经不再那么轻松。

但英美联军也无法阻止德国人的继续登陆支援,美国人抽调出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已经是极限了。

他们的头疼的不仅仅是欧洲,还有亚洲。

麦克阿瑟一天几个电报的向华府求援。

日本人在澳大利亚已经打出了亲善和解放的口号,撕破了最后的一层伪装,正式登陆了。

华夏在北方的用兵,给了他们松气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

“用最快的速度占领澳洲大陆!”裕仁似乎已经想尽快感受一下统治一个大陆的滋味,在一次宴会时,难得的没有用腹语表达了他的意志。

即使澳大利亚军队在一战时候出了名的英勇,也难敌不断登陆而来疯狂的日本人。

澳大利亚海军不堪一击,即使有英美部分海军力量也无法阻挡日本海军的连续攻击。

整个澳大利亚大陆成了到处可以登陆的筛子,在八月份日本人又在西澳和大澳大利亚湾分别登陆。此时横行在澳大利亚的日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万。

在墨尔本的麦克阿瑟已经感觉到了浓烈的危机。

美国人也感受到了危机,强烈呼吁处理亚洲事务的呼声日高,尤其是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被挪用后。

华府也感觉到了亚洲和澳洲的事务需要控制了,于是另外两艘匆匆服役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和4艘其他战列舰,以及5艘航母组成的庞大太平洋舰队开始向澳大利亚驶去。

……

孟享的整个八月是在国内的权力分割的吵闹中度过的。

但这个吵闹在孟享的操控中,并没有影响先锋军在北方的征途。

一寸寸的国土在北方延伸,一直指向北冰洋和白令海峡。

八月的骄阳快要收敛夏日余晖的时候,阿列克谢王子以沙俄王储的名义,向华夏人表达了歉意,并和先锋军政府签下了废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归还众多被割让土地的正式声明。

虽然这个正式有很多不正规的地方,甚至阿列克谢王储的身份也还不为世人认可,但先锋军只需要这么一块遮羞布而已。

不管苏俄人或者全世界愿不愿意,是自己以前的土地就要拿回来。只要有了足够的实力,任谁指手画脚都不行。

现在的华夏足以向任何人说不,但有了一个名义,最起码省掉许多麻烦。况且,阿列克谢王储还大方的把贝加尔湖等土地列入了归还和赔偿的范围之内。

这可不比西伯利亚和远东其他需要多重遮羞布掩饰的地区,需要那些土著民族代表跳出来民选哭着喊着要加入华夏大家庭的耗费一道道的程序,才可以让华夏人合法的成为这些土地上的主人。有了这一道遮羞布,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他们直接画在华夏的新地图上。

经过了先锋军宣传部门的大肆宣传,或许早已经忘记了以前华夏的形状的很多国人才对国土的庞大而恍然。

不知不觉间,华夏已经朝着历史中最庞大的领土的方向迈进。

这也使得众多地理课本上,需要老师一次次的模糊华夏地图的轮廓。

但在孟享的办公室内,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早就标出了未来华夏的轮廓。

“整个远东还有这么一道伤疤,我想这个遗憾最好不要留到以后了。”孟享指向一点。

先锋军此时有六个军团,近百万大军在外兴安岭以外征战,一路势如破竹,最北方本来就没有多少苏俄人。

恶劣的环境,鲜少有人生存。即使驻兵,规模也是极少。后勤保障成了制约他们扩大的最头疼的事情。

而勒拿河沿岸的一座分基地使得先锋军的后勤保障方便了许多,甚至空降兵直接去攻取那些只驻扎连排级别的要塞。

近百万大军撒在广阔的土地上,一点点的把脚下的土地插上先锋军的五星战旗。

牛二接手的第一军团在八月份空降马加丹后,借助着空降的优势,已经把进军的脚步踏上了堪察加半岛。

“从这里向东,一直到白令海峡,扫清苏俄的抵抗力量轻而易举!”卫立煌信誓旦旦道。

不知什么时候,华夏军队的口气也是那么自信甚至有些自傲。

但形势确实如此,自从先锋军和美国人眉来眼去了一阵后,顺便用防空力量封锁了苏俄人甚至美国人的援助通道后,苏俄远东军的后勤保障就一直出问题。苏俄人兵力不足,武器不足,只能确保重点城市。

而先锋军的军队随时可以得到重火力的至此。

先锋军的装甲大军已经横扫了万里,更有空中的及时支援,卫立煌的面对赤塔的正规军尚且不惧,更不用说其他民兵组织的抵抗了。一路摧枯拉朽的快要打到亚欧大陆的最东头了。

在强大的先锋军面前,外兴安岭外的战斗毫无悬念。甚至移民点都建设到了勒拿河沿岸了。

而外兴安岭以内的远东地区,同样有一百多万大军在弹压清剿。

双城子、共青团城和庙街都在八月份被彻底收复。但先锋军的脚步却暂时止步于海参崴外。

因为苏俄的太平洋舰队存在,加上临近的日本驻朝韩大军的在旁的威胁,先锋军攻克双城子后就和苏俄军队对峙在海参崴外。

同样,苏俄的太平洋舰队没有被歼灭,也同样无法把锡霍特山脉的东侧的几处沿海地区占领。

苏维埃港的苏俄战舰依旧巡游在鲸海沿岸。

缺少了海军的支持,仅靠着陆军和空军的攻击,攻克苏维埃港容易,但对付同样是远东最强堡垒的海参崴,恐怕损失要很大。

鲸海,也就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海的通道,此时被日本人和苏俄人扼守住了。尤其是日本人。

先锋军沿海的那些战舰想要进入鲸海,最近也是最便捷的就是从朝韩海峡通过。

而朝韩海峡临近的除了被日本人占领的朝韩半岛外,还有日本人的九州岛。

长崎等港口扼守着海峡的出入口。北海道等地进入鲸海的通道也很难躲过日本人的监控。

在鲸海北方,先锋军刚刚占领了庙街不久,把整个黑龙江流域尽控手中,但黑龙江入海口的处,还有库页岛的扼守。

库页岛被日本人占了南边,因为他们和苏俄人有了华夏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在苏俄节节败退的时候,依旧没有趁火打劫的占领库页岛的北方,但却加强了库页岛的防御。

如果要进入鲸海,怎么也绕不过日本人去。

自从有了先锋军的威胁后,日本人在本土的防御可是下了大工夫,尤其是强项海军上。

先锋军对渤海海峡的空中和巨炮的封锁,以及从黄海到渤海的潜艇战舰的封锁,早就让日本人对旅顺的海军有了牺牲的觉悟。旅顺被攻克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那么快而已。

面对着先锋军的威胁,即使是借道,日本人也不会放心的同意。

如果是强闯,恐怕就要直接挑起华夏和日本人撕破了脸皮的大战。

这显然是孟享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人的太平洋舰队已经准备和日本人来一场大战了。这个坐山观虎斗的机会,孟享不会让过,甚至为此押后了攻克海参崴的时机。直到有了另一个更好的机会。

第0771章 一年、一个月、十天

“让他们来吧!这里将是他们的地狱!”远东方面军的司令梅列茨科夫大将挥舞着拳头鼓舞手下道。

阿帕纳先科完蛋后,倒霉的普尔卡耶夫上将被顶了上来,但随即就是一连串的失败。

虽然众人都知道面对着强势的华夏先锋军,谁来也差不多。即使苏俄人也打着空间换时间的主意,但毕竟失去了那么多的领土,必须有个交代。

倒霉的普尔卡耶夫并没有坐稳,也早早的被审查了。

这个时候,梅列茨科夫被临阵受命来处理远东事务。

在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和西伯利亚被占领后,西伯利亚和贝加尔的几个集团军只是挂着名号的空壳而已。远东方面军成了苏俄在东方的唯一一支强大军队,包括了以前的远东方面军和贝加尔湖军区的残余军队,加上新动员起来的各类杂牌军队,人数直逼百万。

这样的大方面军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掌控的,而梅列茨科夫这位40年开始封大将的时候,就已经位列开始的三大将之一,还在40年就成为了苏俄的总参谋长,资历足够弹压众人。

这位曾化名在西班牙国际纵队立下卓越战功,在苏芬战场上也小有成就的大将,曾是前红旗集团军的参谋长,对远东极为熟悉。但饶是他有着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面对汹涌扑来的先锋军大军也无可奈何。

但斯大林不允许一味的退却,他也只能一路退一路守下去。

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以梅列茨耶夫在欧洲做过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就可以看出他和斯大林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也是他连续的退败,而没有被斯大林立即撤职审查的一个原因。

欧洲战场的危局和远东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也是其中的两个原因,不过最关键的是梅列茨耶夫早早的就把和华夏人决战的地点定在了海参崴。

按照他的一开始的战略部署是选择几个主要城市打重点防御战。

但无奈先锋军的炮火比德国人还猛烈,而且是不惜摧毁一切的轰炸,饶是他在伯力和庙街安排了城市防御战,但几乎都被先锋军的炮火摧毁了。

对此,梅列茨耶夫只能感叹先锋军的炮火不要钱似的奢侈。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即使德国人,在面对列宁格勒这样的堡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弹药的补给和消耗的问题。战争总是需要成本,若是成本太大,收获太小,意义就不大了。

但先锋军的廉价炮火只是别人的几十分之一,一个便宜足以让先锋军的炮火前所未有的猛烈。

先锋军的攻击重炮又多,万炮齐鸣的连续轰炸下,很多地方废墟得不能再废墟了。

加上先锋军的空军优势,苏俄人的炮火支援根本发挥不出来。

炮轰过来,大量的装甲部队和地面部队扫过废墟,清理炮火波及不到的壕沟和地下工事,一场战斗就这么结束了。

战术简单,但梅列茨耶夫偏偏没有多少办法。

这是没有丝毫取巧的实力的直接碰撞。若是在欧洲的那些大城市还能凭借着庞大的城市多坚持一段时间,但在远东,之前从贝加尔湖向东的苏俄人口还不足三百万,又能有多少大城市?

即使伯力庙街等所谓的大城市也是布置不了太多工事。几颗小小的铁钉根本耐不住大铁锤的敲打,就折断了。

梅列茨耶夫只能不断调整,最后确定了海参崴这颗钢钉。

苏俄人一直在经营远东的堡垒。

黑龙江下游入海口有两个设堡区,在阿穆尔地区的软肋上挺起了尖刺,但针对海面的过多布置并没有对陆地的攻势防御到多少,在重炮的一阵阵的轰击中,最后都成了一片混凝土废墟。

但海参崴的堡垒群从沙俄时代就开始布置,从陆地到海洋,经过了数百年的完善。苏俄时代为了对抗日本人,更是大力修建改建。此时完全可以称为远东第一堡垒,比旅顺更甚。

再加上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以及日本人在侧翼的照应,梅列茨耶夫有信心让这里称为华夏人的滑铁卢。

他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积蓄物资,积蓄力量,他的一系列布置和计划也同样给了斯大林一个信心。

“不要辜负人民的期待!国家元帅的榜单上也期待着你的名字!”远隔万里,有先锋军的严密封锁,斯大林并不能提供多少物资支援,只能精神上做了点鼓励。

本来44年封元帅的梅列茨耶夫有望提前封帅,但这个期望太渺茫了。

“如果有日本人协助,固守一年应该没有问题!”梅列茨耶夫也知道其中的艰苦,但有太平洋舰队在鲸海的支持,海参崴就不会断开外界的联系,一年的防御还是没有问题的,而因为美国的参战,一年以后,世界的格局将会大变样。苏俄也会有了足够的应对措施。

到时候,无论是他成功还是失败,他都将是苏俄英雄。

……

“一个月!只要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能拿下海参崴!”魏寒潮主动跑出来请战道。

现在国防军在重新调整,魏寒潮虽然有收复东北的功劳,但比起开疆辟土的外功来,依旧稍有逊色。

他虽然是第四军团,但以前排在他前边鼠一、牛一、虎一三人可都是孟享的嫡系,而他因为在某段时期立场的犹豫,而导致和孟享的核心圈子有点隔阂。

先锋军最重军功,他希望用军功来弥补一下,以迎接接下来华夏新政府新军队的大机遇。

“嗯!”孟享笑着点头,不置与否。

魏寒潮的作战请求可以,但并不能作为主力。

第四军团长期在外,魏寒潮的小山头立得挺高,需要调整。

况且第四军团大多数是东北当地人,新的国防军避讳一个地方的人员过于集中,形成浓厚的地方军队和军阀派系,也需要调整。

他们侧重的也是山地和游击战,并不擅长大规模的攻城拔寨,尤其是这种强攻要塞堡垒。

魏寒潮可以冷血的用人命去堆,但孟享却不会轻言牺牲。要不然也不会准备那么久了。

魏寒潮请求参战,可以从第四军团中抽调出一两个师的规模去参战,但主力因为熟悉东北的情况和环境,还需要第四军团在接下来的清剿和安抚工作中出大力。

……

“一个月可以吗?”孟享转问鼠一道。

“是,指挥官!”鼠一这位别人眼中先锋军中最大的分立山头的领头人物,在无人的时候,立即从舒司令变成了孟享的忠实部下。

但当范种拿到了鼠一制定的计划书后,不禁笑道:“这样的实力,半个月足矣!”

他不知道鼠一只是按照孟享的问话严格的制定了一个月的攻击计划而已。而魏寒潮也不知道孟享有众多的后手,才喊出了一个月。

“海参崴的堡垒并不比欧洲的那些难啃的骨头强多少,我们有这样的准备,哪里还需要半个月?十天我就能让那里插上我们的红旗!”从北非刚回来不久的赵易在帮助范种修改计划书的时候,充满了自信的抨击恰巧被孟享和范种听了个正着。

“就十天!”孟享看了赵易的大略计划后,和范种点了点头,立即拍板道。

于是详细的新作战计划出炉,但指挥官依旧是鼠一。

鼠一的功劳在收复南方后,一直不曾有太大的战功。元帅的招牌也有些水分,虽然孟享会在以后的南方会战中给他更多的机会,但现在他需要战功。一个是升级,一个是立威。

鼠一是孟享布置的另立山头,吸引内部矛盾的重要的安排,没有足够的战功和名望如何冒起山头?

牛一和虎一已经在西伯利亚和远东作战功勋卓越,已经双双踏入了八级,获得了基地的准将军衔,人性化和其他权力方面有了跟多的提高。孟享希望鼠一获得足够的战功冲破七级的巅峰,晋级八级,于是最后的这次海参崴之战的功劳就转给了他。

新计划的指定者赵易,资历不足,根本无法指挥三军的配合,此次提拔为前线总指挥部的大校副参谋长。

“老毛子早已经把海参崴的华人都流放了,攻击这样的堡垒还需要什么忌讳。只要陆地炸不沉,破坏了我们再建设。你们只管放开手脚攻击就好了!”临行送别中,孟享嘱咐道,“我们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8月份的最后一天,黎明还没有解开曙光的面纱,海参崴的上空再次响起了战争的号角。

第0772章 他们是怎么出现的?

米林托洛夫举着望远镜的手都有些颤抖,八月底的海风很柔和,并不能让他的手打寒战,但满脸的气恼和恐怖却一直传染到了他的双手上。

“华夏人的舰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大声叫嚷,但身旁那一张张惊恐和茫然的表情却没有一个能张口回答他。

一直庞大的海军舰队挂着黄色五星的旗帜就像是幽灵一样,破开了晨雾,出现在了巡航舰队的眼前。

……

“那艘长门级还是我们转手卖给老毛子的,我还在那艘船上待过。”程达龙指着前方的那艘巡航的战舰黑影,不由感触道。

苏俄的太平洋舰队比起原历史强大了更多。

在前世直到二战临近结束,苏俄太平洋舰队除了老旧的潜艇多一些,拥有两艘巡洋舰,一艘驱逐领舰、12艘驱逐舰的规模的水面主力战舰难以和日本人对抗。

苏俄人一直奉行借助辽阔的西伯利亚疆域拖垮日本人的野心的政策,陆战为主,在太平洋舰队的关注程度就差了许多。

这也是无奈之举,不是养一支舰队的费用问题。而是苏俄的技术和生产水平较差,难以完成超级战舰的设计和制造,那艘苏俄级战列舰至今难见踪影。西方世界封锁压力又让他们买都买不到。即使扩充的海军实力也是首先照顾欧洲波罗的海和黑海的舰队的安全。

直到孟享的出现。

便宜实惠而且性能强大的战舰是他们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难以得到的,沙俄财宝和聚集了全国财力的支持,购买也不是问题。

苏俄人或者斯大林急需这些大铁家伙来彰显大国威势。

在孟享的战舰客户上,那些超级战舰的订单,除了德国人就是苏俄人最大方了。

德国人用的是机器和技术交换,而苏俄人却是真金白银的大把甩出来。

为了运转财富,先锋军直接出手过当做训练舰的战列舰,直接把大把的金银硬通货存入了华夏的太平银行。

“别怀念了,等一会儿它就沉入海底了!”随着一起上船的海军参谋曹瀚在旁边撇了撇嘴巴道。

“轰!”他的话音刚落,远处那艘苏俄的长门级战列舰处立即爆发出了一声巨响。

“潜艇的那帮小子又先出手了!”程达龙恨恨道。

在罗卡角海战中获得了巨大战功的他很荣幸的成为了华夏海军一艘巡洋舰的新晋舰长。

但刚看一个目标,就先成为了别人的猎物,让他无比郁闷。

此次随行的潜艇舰队还担负着警戒和侦查的任务,当然他们见到了猎物,也很快就会恢复他们的刺客本性。

“这种潜艇绝对要比与刺客级要好用多了!”亲眼看着苏俄人那艘长门级战列舰笼罩在一片烈火和硝烟中,已经升任了艇长的钟书潜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夸起了他的新坐骑。

先锋军中的VIIC型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大多数已经处理给了德国人,只有少数的几艘成为了潜艇学校菜鸟们的训练舰。

XXI级潜艇早已经成为了先锋军潜艇部队的主力潜艇,游荡在黄海东海,甚至南洋和太平洋、印度洋上。

作为二战中最好的潜艇,XXI级潜艇有些生不逢时。

德国后期的形势也使得它的质量有不少的缺陷,但基地造从来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性能已经获得了众人的认可。

但钟书潜的新座骑却是感觉比XXI级潜艇性能还要好用。他自然不知道的新刺客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武器了,也自然不知道他的新坐骑应该有个白鱼级的名字。

吸纳了德国人潜艇最新技术的美国人虽然在二战后重点发展方向偏向了核潜艇,但白鱼级潜艇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泪滴形潜艇却是在青花鱼级的进一步的经典之作。

此次作战计划中,潜艇的戏份很大。虽然XXI级潜艇已经足够好了,不过考虑到潜艇安全性和以后的作战需要,孟享还是在此次作战中,又加入了几艘白鱼级潜艇。

若不是先锋军潜艇部队中还有不少小鲨鱼级潜艇服役,钱书潜也不会如此快的上手。

但白鱼级潜艇也是不负众望,四艘白鱼的齐攻就让那艘长门级瘫软在那里。

……

“完了!”听着一声声的嘶喊,这艘长门级战列舰的舰长米林托洛夫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这几个字眼。

手下不断传上来的消息表明,遭受了重创的这艘战列舰已经失去了大半的动力,再面对着越来越近的那支华夏舰队,就连苟延残存的最后一丝生机也要破灭了。

望远镜中,他已经看到了两艘庞大的超级战列舰,他认得那是华夏人的那两艘定远和镇远号。

自从旅顺战役后,已经大改的两艘超级战舰再次震惊世人。

众人还曾对这两艘已经大变模样的战舰还是不是原来在罗卡角海战中大出风头的那两艘战舰做过讨论,甚至米林托洛夫前几天还坚决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毕竟吨位和体积的变化不是大修和大改就能轻易完成的,那样还不如重新建造一艘。

现在他终于可以肯定的告诉别人他的猜测是对的,两艘和介绍罗卡角战役报纸上的照片一模一样的战舰再次出现了。

他还曾猜测原来的两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