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华夏的远洋商船都是挂着德国人和美国人的旗子让日本人一直不敢下手,但近海的华夏船只在华夏海军的护卫下却是越来越多,况且有机会能登陆快速劫掠一两座城市,收获也是很大的。

海军中有人以报复的名义,打算搀和此事,也有人反对在南下的关键时刻招惹华夏海军。

虽然很多事情普通人都可以知道对错,但在利益和感情的纠缠下,诸多的事情都交织在一起,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矛盾体,永远没有解开最后一个扣的时候。

各种问题吵得沸沸扬扬,让那些端坐一直没有表态的大佬们直皱眉头。

他们虽然没有参与争吵,但心中对与苏俄联合已经有了动心。之前的中立条约的密约中所说的合作范围较小,毕竟两国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争斗,很难一下子和好。不过随着华夏的威胁越来越大,在双方共同的敌人的压力下,这种联盟就有了前提。

唯一考虑的就是此时南下计划已经启动,双方合作攻击华夏的时机问题。

“现在还是以后,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近卫文麿内阁即将崩散,面对东条英机一个劲鼓吹强势南下的政策自然有些抵制,对这次可能会改变日本大战略的机会还是很期待的,对于时机的把握也很为难。

不过他的期待和为难并没有持续多久,刚刚争吵了又一个晚上的各方在15日凌晨同时被一个消息惊呆了:

德国人在5月15日凌晨3点15分向苏俄递交了战书宣战,并在15分钟后发动了全面的闪电攻势。

“德国人进攻苏俄?”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均是目瞪口呆,这在预料之中,但真的发生后,却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到风云变幻的莫测,也感觉到风暴的来袭。

这是可以左右世界未来格局的重磅炸弹,几乎是所有的其他战略计划都在这个消息面前被重新抹平了。

……

“德国人进攻了?”斯大林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只是愣了一秒钟后就陷入了沉思。

苏俄人从各个渠道得到的那个红胡子计划曾经标示过好几个日期,其中也有15日的,还有更后边的6月22日的,但之前5月份初的两个日期,都没有等来德国人的进攻,让苏俄人已经放松了不少。而且从好几个方面反映来的消息均表明,德国人暂时不会进攻。

昨天,斯大林在暴怒华夏人的时候,苏俄情报部门还曾经推断,德国人五月份不会采取行动。却没想到今天就挨了迎头一棒。

“前线虽然还没有准备全面,不过应该也问题不大!”斯大林自语道。

考虑到和英国人的联盟,苏俄人已经在做着进攻德国人的准备,也考虑到了德国人的反击。西线兵力充沛,甚至连华夏人在西伯利亚闹腾,都没有从西线抽调兵力。斯大林相信那里的近三百万军队足以让德国人吃点苦头。

“拿破仑在这片土地上倒下过,威廉二世也在这片土地上摔倒过,这里是俄国人永远的主场!”虽然前线已经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但斯大林很快就膨胀了十足的信心。

……

“赞美万能的主啊!德国佬终于向东了。”丘吉尔闻听后,就一跃而起,不顾碰到的咖啡杯中煮了两次的咖啡撒满了睡衣,奔到窗前,叉开双手望着外边的花园,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赞美道,“外边的空气真好!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作为在背后一直助推的英国人这一次可谓是得偿所愿。通过不断抛出的消息,让德国人相信只要是攻击苏俄,英国人会停战和德国人一起分享红色大餐。而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勾引苏俄人来窥视德国人在欧洲的丰厚回报。

加上热情的在两边同时做买卖的美国人和孟享的暗地里推手,终于历史再次有了相似之处。

“这是红色帝国和黑色邪恶轴心之间的对决,而不是我们的最后一战。无论谁先倒下,一切都将很快重归秩序!”丘吉尔重新坐了下来,拿起秘书新煮的新磨制的咖啡喝了一口后,满意地轻笑道。

……

“感谢仁慈的主!我们的孩子们终于不需要亲自跑去欧洲了!”罗斯福闻听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淡淡的对陪同他一起说话的民主党的几个大佬笑道。

“作为一个总统的义务是历史性的,明确的,也是无法逃避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好上帝赋予我们每一个国民的权利。维护我们和平的生活,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家庭,如同保护我们的独立、自由一样都是我们最应该坚持的义务!”罗斯福当天就发表了他的第十三次炉边谈话。

“和平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和平!我们我们的邻居不安的吵闹终究会影响到我们的安宁,躲在角落中已经摆开了架势的响尾蛇也可能随时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最宝贵的权利,我们应该在危险最终来临之前,先让危险走开!这只需要我们对邻居们的一点帮助而已!”

第0651章 这就是大势啊

“上天已注定啊!”远在重庆的老蒋在凌晨的花园中仰天长叹道。

自从先锋军和苏俄开战后,老蒋心中也是充满了矛盾。既希望先锋军在苏俄身上栽个跟头,折损颜面,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先锋军打出华夏人的声威来。当然,先锋军能在夺回以前被割让的失地的同时,大伤元气,让江河日下的中央党能再重登青云,是最佳的结局了。

他心中已经估算了双方的实力,认为先锋军实力要差了很多,从而命令了戴笠等人在国内的特务破坏行动暂缓,连那些不甘心先锋军新政策的豪绅地主也因为失去了中央军的大力支持而使得国内后方相对稳定。这样也好使得先锋军一心一意的在前线开疆扩土,可以好好耍一次花枪。

但苏俄人的表现让他很失望,或者说先锋军的表现让他连连吃惊。先锋军一次次的胜利传来,让他酸酸的对身旁人说起时,总是尽力淡然道:

“苏俄还没有准备好,才让孟日白连连得手。若是一旦苏俄人全力反扑,但愿孟日白能顶住,不要再出一次中东路!”

这样的心思,不止是他有。苏俄对于当时的华夏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当时国人在苏俄建立联盟后,都曾经对之做出了一番了解和交流。尤其是苏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的成就震惊世人,也让国人更加了解了她工业化武装起来的强大。

苏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已经在37年完成。二十世纪末开始的经济危机横扫西方各大工业国,唯独苏俄从中得利,重工业更是迅速壮大了起来。

苏俄一连串的成就已经需要前去参观考察的国人仰视了,虽然先锋军的地盘上工业也是不断的在发展,但规模和数量比起苏俄来还差了不少,自然让很多国人没有信心。若不是华夏的年轻人热血激扬,恐怕冷言冷语会更多。

即使在先锋军却得了外蒙的胜利后,很多国人依旧是选择了冷眼旁观。担心一旦先锋军失利,受到更大的损失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清算。

不少人,甚至包括众多大佬,以至于还有老蒋都暗地里打着给莽撞的先锋军收拾残局的口号,时不时的与苏俄人接触着。苏俄人和日本人、英国人一样也想借助着老蒋大义的名号来制约先锋军,而且给出的优惠条件还让人无法割舍。

整个华夏那个时候对待先锋军的对苏战争的态度,已经逐渐的分为了两个极端。亲苏和反苏在未来肯能的行动和可能的利益面前,已经不限于党派了。

这才有了老蒋私下里流传出去的几番清言。

但他的这种话仅仅说了三次,就被德国人进攻苏俄的消息雷得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是个人都明白,德国人的进攻势必会把苏俄拖进战争的漩涡中。面对已经打下了半个欧洲的强大的德国战车,苏俄恐怕再也顾不得东边的先锋军了。除非苏俄人放弃老窝不要,要不然战争的主场必然是苏俄的欧洲部分。如此以来,不仅仅是外蒙的问题能解决,恐怕满清割让的那些土地也可能收复回来。

先锋军如此一来,不仅仅会获得空前的荣誉,而且还不会有什么太大危险。

老蒋翻来覆去的想了半天,忍不住连连后悔。在他看来,在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准备与苏俄亲密接触的情况下,德国人会收敛,至少也要处理完英国人的事情后,才会与苏俄作战。没想到先锋军的冒险,竟然成功了。

这个在15日凌晨首先从先锋电台中传出来的消息,一下子雷倒了无数的人。

国人集体震惊了。为了搞清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各势力集体出动,电波信号四处横飞激荡,音讯中不断地出现苏俄的名字。

这一次不仅仅欧洲情报力量薄弱的中央党没有第一时间获得情报,就连经常与总部联系的红党也没有第一时间散发出消息。在15日凌晨先锋电台连续滚动插播追踪这条新闻的时候,很多莫斯科的官员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更不用说华苏开战后,备受冷落的红党支部联络人了。

先锋电台的播报在世界上都算是最快的,或许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了解到了,但绝对没有来的及在电台中播放出来。一不小心,先锋电台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也奠定了先锋电台未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巅峰地位。

在随后的追踪报道中,先锋电台也吸引了创纪录的国人甚至外国人的听众的收听。据说其中插播的几条广告收费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先锋电台一下子扭亏为盈,国内十几个牌子的收音机销量大涨,很多存货都被销售一空。

街头巷尾也多是谈论遥远的德国人和苏俄的战争,国内的中上层社会中更是集中开始向先锋军倾倒。连很多老顽固都看清楚了形势,觉得先锋军定鼎华夏已经是大势所趋了,王者气运集于一身,连苏俄人都挡不住。

“天意?”老蒋摇了摇头,背着双手仰望着天边的朝霞良久无语。

……

“这就是大势啊!”暂居北平大学中刚做了一次关于农村无产者状况分析演讲的魏仁闻听了这个消息后,沉默了片刻后,才长叹道。

“党内同志,意见悬殊很大。有的同志喊出了保卫苏俄的口号,打算组织党内同志集体去苏俄!”宗立在旁边点了点头,才沉重道。

魏仁闻听心中冷笑,当初先锋军刚开始和苏俄打仗的时候,就有从莫斯科学成归来的年轻高层喊出了类似的口号,但很快就被全国上下支持先锋军的声音中被淹没了。那个时候的红党党员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上,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信仰组织。很多人都选择了不作为,一时党内行动和组织都陷入了低潮。

此时德国人进攻苏俄,倒是给了不少人表现的机会。打算借此用实际行动和鲜血来洗脱苏俄主义叛徒和国际主义敌人的名义。

“他们要去苏德战场?”魏仁还是不紧不慢的问了句,继而转叹道,“我们的武装力量已经不多了!”

“去那里也好。听说莫斯科那边把不少子弟都编入了少年团中,不是东线就是西线!”宗立的消息很灵通。莫斯科有不少来自全世界的享受特殊照顾的营部,就连老蒋的大公子都在那里待过,各支部内的高干子弟在那里学习也很正常。他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下了一半了。

先锋军与苏俄开战,让他们的处境很微妙。当初孟享还曾经派人私下里接走了一批,但更多的人选择了自愿留下来。

现在虽然还不需要他们去前线,但不久后将响应苏俄主义的号召,服从苏俄的义务分配,唯一能自愿的选择,就是向东或者向西?

“国内没有太多机会,去那里锻炼一下也好。”魏仁顿了一顿,国内没有军队演练的机会,也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很不利于红党的武装控制,而去苏俄,受到那里的总部影响的几率也同样会很大,魏仁继续说道,“不过人数要控制好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处理下一步的农村选举问题。只有为民众利益考虑到位了,他们才会拥护你。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做这些工作!”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研究后,魏仁敏锐的发现,由于农村的落后、愚昧以及家族势力的保护,先锋军发展的太过迅速,虽然组织建设到了乡村,但一些地方工作还迟迟打不开。那里的百姓根本不管什么大势,乡绅土霸就是他们头顶的天了。往往在村庄间,先锋军的势力并不占优,和其他势力均衡发展,这也是其他势力借助先锋军的公民代表和议会制度可以走向前台的一个法子。

各级议会代表了议政,属于精英议政,乡绅党派把持较多。而代表了先锋军未来政体三驾马车之一的公民代表大会主持着监督大权,他的主要组成人物则是底层民众的代表一层层的普选,人数占有优势。考虑到先锋军已经把持了组阁政府的另一驾马车已成定局,别人要想出头发展,必然要从议会和公民代表大会这两方面下手。

在国内并不能把持喉舌的红党,如果需要寻找机会,无疑那个公民代表大会更容易获得选票机会,而先锋军还没有完全控制的农村底层则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或许我们还有其他的机会!”魏仁点起了一支过滤嘴香烟后,轻声自语道。

……

“我们的机会终于来了!”守在长安等待着老希下达了第一道命令的时候,孟享心中激动不已,笑对同样守候的范种等人道。历史的车轮再次回到了他熟悉的轨道上,只是稍稍前行了一步,“只要我们准备好了,该来的总归是会来的!”

第0652章 苏俄外蒙远征军的覆灭

“之前已经想到了苏俄军队问题不少,但没想到竟然如此不禁打。”范种一边拿着一份份来自苏俄战场的情报仔细的看着,一边感叹道。

对于孟享提出的一些激进的对抗苏俄的方式,即使他再对孟享有信心,心中也总是惴惴不安,直到苏德开战,先锋军攻击苏俄的战略已经算是成功大半,剩下的只是战利品多少的问题了。

而苏俄军队在苏德战场一开始的表现,却让他忍不住升起了更多的念头。

“据可靠情报,苏俄西线布置的军队超过了三百万,但我们从德国人那里得到的消息,他们的进攻毫无阻挡。从波罗的海到南方的黑海,两千多公里的漫长沿线,他们的对面到处是投降溃败的苏俄士兵。真难以想象,苏俄人竟然毫无抵抗之心,有些地方的苏俄士兵甚至直接调转枪口对准了对他们大吼的军官和政委。

苏俄人好像一点准备都没有。德国人的飞机可以似乎忌惮的在他们头顶上飞舞,而苏俄的战机,却没有几架能飞起来。仅仅半天的时间,苏俄前线的60多个机场上已经成为德国轰炸机的战利品,在机场上被炸毁的飞机超过了千架。

苏俄西部的城市和海空军基地以及通讯设施也都遭到了德军航空兵的轰炸和破坏。前线各地的指挥机构已经瘫痪了,一切都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真难以想象苏俄军队竟然如此的脆弱!”

范种连连感叹,对比远东的军队,似乎欧洲的苏军成了小孩子一样,一打就哭。

其实算起来,远东的军队因为刚刚与日本人切磋过,军中有经验的老兵不少。这批人在满洲里战役后,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军中的中坚力量。再加上远东地区民众的彪悍,使得整个军队的战斗力比起在苏芬战役中的那些软脚兵来强多了。

还有一个原因,苏俄人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那些投降的官兵在日本人那里都得不到好结果,而德国人的俘虏要略好一点,一直符合欧洲的战俘公约。于是对于向德国人投降,很多苏俄人并没有什么抵触,类似苏俄刚吞并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甚至乌克兰等地区,因为俄罗斯主体民族以及苏俄主义的压制,反而更加期盼德国人来解放他们。

而那些少数民族对一向被视为野蛮落后的华夏人则是没有太大的期盼。再加上先锋军并没有大肆的宣传优待俘虏,也使得苏俄军队的抵抗一直不断。比如在外蒙的远征军,即使已经因为各类情况,伤亡了15万左右,还投降了八九万了,但依旧还剩下十来万人在混乱中赛音山达周围坚持着。

当然这也与先锋军并没有发动攻击有关,即使是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遭遇的抵抗十分薄弱的先锋军也是没有像德国人那样进行猛烈的全面攻击。究其原因是孟享觉得时机不对。

先锋军抢先对苏俄作战,是为了抢占一个道义。孟享也不敢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经常冒出不少限制的基地身上,如果真要和德国人正式联盟,一旦基地因为时空管制出了问题,可能会对抗大半个世界的华夏的命运将更加的悲哀。

所以孟享只能借助历史金手指的大势来先把自己撇清,而且也为以后国人增加一点自信心和自豪感。毕竟,此时是华夏顶着巨大的压力独自向苏俄宣战,德国人的配合只是后来的举动而已。

既想抢先进攻,又不想真的让苏俄陷入疯狂,导致先锋军损失过大。所以作战的规模和时机就需要慎重考虑。华夏毕竟是在远东作战,对于莫斯科的那些决策者来说,即使乌拉尔的硝烟都已经燃起,但紧急和危急是两个概念。

至于外蒙那边,就更是遥远的事情了。

此时外蒙远征军的破破烂烂的军营中,已经一片死寂,四周先锋军架起的大喇叭中,不断地的回荡着莫斯科电台传出的控诉着德国人的邪恶和无信的激扬,但这一切都已经挽回不了那些远征军官兵心中破灭的希望。

“德国人打来了,援军不会来了!”有人突然暴怒的喊道,立即差不多同样的声音在各地沸沸扬扬的喧闹了起来。

“你们干什么?我们苏俄主义战士是永远不会败的!所有的侵略者都将会被我们伟大的苏俄主义联盟消灭掉,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华夏人。”一个憔悴的铁喇叭手指向他大声喝道。

但回应他的是一声枪声,这样的情况在军营中经常碰到,机灵的铁喇叭扑向一旁卧倒,子弹并没有击中他。

随即耳边却响起了更加密集的枪响。

“又要大规模混乱吗?”吐掉了一嘴尘土和草根的铁喇叭心中不由一阵担心,上一次的大规模混乱中,直到血腥镇压下来为止,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两万多苏俄直接跑到了先锋军那边投降,还有至少三千苏俄官兵死在了那次内乱中。

但这一次没有听到那句熟悉的“我们要食物,我们要药品!”的高呼声,而是传来了让人更加惊心的狂呼:“先锋军进攻了!”

赛音山达周围的形同虚设的防线一片混乱,在一连串的炮击爆炸声后,各种吵杂的声音很快被索米的清脆声以及声震云霄的“缴枪不杀”的俄语声淹没了。

5月15日,在世界的眼光都对准了在欧洲的苏德战场的时候,在外蒙的赛音山达附近也爆发着一场并不算激烈的战斗。因为有鼠疫,先锋军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只在外围一步步的向前压着攻击,并接收俘虏。战斗的时间持续的也不长,从中午前爆发的战斗,到了第二天上午仅仅一天就结束了,苏俄外蒙远征军全灭。

阿帕纳先科等将领趁着夜色坐着特意从莫斯科调来的六架里…2运输机逃跑。但在黑寡妇的纠缠下,只有阿帕纳先科那一架借助几架战斗机自杀式的纠缠高空逃脱了。黑寡妇也不是万能的全天候战机,加上苏俄的优秀飞行员的驾驶技术,才有了这个遗憾。

不过,远东方面军参谋长斯莫罗季诺夫中将的战机却被击落,被警卫人员带着跳伞逃生的斯莫罗季诺夫被抓了个俘虏,另外三架运输机被直接击毁或者在迫降时候爆炸,只有两架运输机被先锋军俘虏,上边满是军官的星星。

为了稳定远征军的情绪,苏俄军官们留在了最后时候才逃走,结果被先锋军抓了个正着。十几个将军,甚至包括两死一俘的中将是先锋军此次最显眼的战利品。就连那投降过来的6万多俘虏的战绩也不如,更不用说此次剿灭的6万多苏俄士兵了。

“歼敌数那么多?”周白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有些疑问,以前那么多次的战斗,还从没有一次歼敌那么多,自然让他好奇。

“很多苏俄士兵要么饿,要么病拿枪都拿不稳了,轻松就可以消灭!”杨杰在旁解释道。

“那鼠疫防御的问题,以及俘虏的治疗问题都是一个大麻烦事情!我们需要调用的物资和药品太多了!”周白担忧道。

自从远征军中鼠疫横行,在莫斯科的过问下,他们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毕竟军队不同于普通的百姓,虽然混乱但依旧有一定的纪律性。通过各种条件控制和防疫,以及被允许通过的来自苏俄的药品的治疗下,鼠疫已经不再大规模的散布。

只是也有苏俄人打算借助鼠疫的威胁,来阻止先锋军的大规模进攻,加上远距离运输药品和物资的费用太高,鼠疫一直没有消除,这让周白担心俘虏苏俄军队之后的鼠疫扩散和治疗费用问题。

“该处理的都处理好了!你没看那么大的歼敌数据吗?”杨杰不以为然的说道。

周白也不是傻瓜,闻言心中一惊,但随即默然。

很明显,那些伤病士兵以及其他问题士兵已经在战场上被歼灭大半了。也只有在战场上的歼敌才会不被人非议,要不然放任俘虏的伤病和虐待都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指责。虽然这个时代不会引来大麻烦,但表面上的形象还是要多注意的。

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这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哪里还容许向敌人释报仁慈之心?战争就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先锋军也不需优待俘虏来获取什么国际支持,俘虏的优待政策只限于国内的内战而已。

剩下的一些士兵的疾病和伤病部分还要采取自然死亡淘汰一批,也需要救治一批做做形象,留作日后他用。剩下的人数少了,那些医治费用自然就不再是问题了。

“赛音山达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咱们还需要解决外蒙北方边境的问题,一鼓作气把整个外蒙彻底拿下来。”旁边孟享也转移开话题断然道。

第0653章 用陆军踏平他们

“相对于这一次的赛音山达战斗,北边的战斗无疑会更加的艰苦。”范种手持着地图棒在外蒙巨幅地图的上方不断的圈点着。

“赛音山达虽然是哀兵,但被抛弃的消息以及漫长的围困已经让他们抵抗的心理防线降到了最低点。恐怕再等两天,只要招招手,也能让那支陷入绝望的苏俄远征军放弃抵抗,集体投降。”范种继续说道,只是在谈到俘虏的问题时,口气还是有点不自然。

当初他是打算静等苏俄远征军自动来投降的,但杨杰提议要速战速决,并在战斗中消除鼠疫等问题带来的隐患。

范种曾质疑过这个建议,但无论是阎锡山等人,还是白崇禧等人均认为这样更能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孟享确实需要一些俘虏,但却不需要那么多,而且其中还有苏俄政府故意留下的一批鼠疫病人,以及一大批缺医少药的伤兵。这个本来会拖累苏俄人的大包袱,随着形势的发展已经不需要了,快速解决外蒙的问题,打通通往西伯利亚的通道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所以孟享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虽然范种也知道不这样做后期处理的代价过大,最后也是默认,但曾立誓做一个正直骑士的范种心中对于对此有点不舒服。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是一句扫过,继续解说其他:

“北边的苏俄援军虽然被我们阻挡在达尔汗以北,而且在这一段时间我们不断的在沿途发动了各类小规模的袭击和攻击,歼敌也约有五万多人,但他们的背后的补给后勤并没有被切断。虽然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乌拉尔山口到新西伯利亚段已经整体陷入了瘫痪,东西不再交通。但在乌兰乌德到赤塔甚至一直到伯力和海参崴,即使我们的空袭炸毁了不少铁路,但苏俄军队依旧一边抢修着一边恢复着这些地方的联系和供给,想要一下子把北边的问题解决,并不容易,需要我们的战略向东倾斜一下。”

范种所说的主要是空军的力量。现在先锋军的空军除了在华夏的防卫部队外,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了向乌拉尔地区运输和护卫上。即使仓库中还有更多的飞机,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飞行员。空军力量向西边倾斜,在贝加尔湖军军区和远东军区,只有少部分轰炸机炸炸铁路而已。

即使铁路被炸毁,苏军依旧能依靠其他道路补给,并快速的抢修好铁路,恢复交通。

苏军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使得少量的轰炸效果不大,而陆军隔着日本人鞭长莫及。

德国人的进攻使得苏俄的精力一下子转向了西线。15日晚上,略有些自大的苏俄国防委员会就下达了命令,要求边境军区的苏军立即展开猛烈反攻,消灭侵犯之敌,而其他军区也需要做好支援的准备,就连正在组织的向乌拉尔山以东征讨的欧洲援军也停滞了下来。一切以保卫欧洲领土为要。

先锋军在西线压力顿减,加上对各战略要地的控制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大半,范种才提出要转移部分空中兵力来支援远东和贝加尔湖区的作战。

“这个恐怕不行!”杨杰首先插话道,“我们在乌拉尔地区的兵力并不很强,经过几天的超长距离的空运,我们在乌拉尔地区以及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军队虽然突破七万人,但那些地方幅员辽阔,即使只分散在重点地区,平均下来,每个地方的兵力也不算多。这些人面对当地军队的反扑都有一定的危险,更何况还有苏俄的欧洲援军。

只指望德国人正面的压力是不够的。德军如果进展顺利,莫斯科更加可能会把诸多战略工厂向东迁移。无疑他们面对我们在乌拉尔地区的少量军队,比起对抗德国人的庞大军队会更容易一些。如果他们越过乌拉尔山口先消除我们这些后患,加上地处敌人腹地,恐怕我们的军队就太单薄了些。”

“我们应该只要切断了远东和欧洲的联系,切断了在乌拉尔地区的武器弹药补给,紧靠着伯力等地的供应,他们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白崇禧也赞同先西后东,“而且我们如果在远东有所行动,也需要多考虑一下日本关东军的动静。日本人恐怕会在其中有所动作,让我们僵持在那里。这还不如我们主动一点,先维持远东地区的平衡,慢慢的收拾他们!”

孟享静静的坐在那里专心倾听,但心中却对杨杰和白崇禧联合起来对抗范种的行为盘算着。

在主基地指挥中心周围十公里内,没有什么能瞒得住孟享的耳目。只是他现在也明白了,无论什么样的群体中,都会有派别山头,只是一个度的问题,不要因此而影响大局即可。这需要利益和权力的平衡。

对于新加入的各路派别与先锋军老人的对立,孟享并不打算插手。只要是有序合理的竞争,更加有利于以后的调整。此次杨杰和白崇禧的联合反驳,也有他的道理。

本来空降乌拉尔地区的计划就是匆匆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随之调整的计划也颇多,有些滞后一些。空军力量的向西倾斜,加上苏俄对贝加尔湖地区的防护也使得北边的计划滞后与先锋军的整体进度。范种的调整就是孟享决议要快速解决外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