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大航程也就这么远。
曾经亲自驾驶飞过几次的萧伤兵却知道其中的水分多大,但是纪律要求不得泄密。当初他觉得B…17只能高空轰炸,太平稳了没意思,而且后来任务减少,不如可以俯冲轰炸的Ju…88直接上前线刺激,参战的机会也多,才主动要求调转,就是因为涉及到B…17的秘密,才被卡了很长时间。经过调查和警告后,虽然调转成功,但他也牢记严守天雷轰炸机的秘密。
“不能炸莫斯科,炸一炸库伦也行啊,咱们的老母鸡又不是飞不到那里?可惜咱们老是在这里闲着,飞机都要生锈了!”杜子元转而牢骚道。
“行了,快准备起来,上边有任务了,咱们的老母鸡也要下蛋了!”萧伤兵抬眉似笑非笑道。
“真的?哪里?我们要去炸哪里?”杜子元闻言惊喜的差点跳了起来。
“赛音山达!”
……
“空袭!空袭!”维纳格拉多夫的脸上带着一抹战场上的硝烟熏染的浓烈,不过此时他顾不得这些了,一跳下飞机就高举着手一路喊道。
“怎么了?你在大喊什么?”跑出来的赫留金上校一手摁着手枪枪套,一手掐腰吼道。
“先锋军袭击了我们在赛音山达的机场,我们的飞机损失惨重!”维纳格拉多夫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他的飞行团还没有开始行动去驱逐先锋军的侦察机,先锋军的轰炸机先把炸弹扔到了他们的头顶上。
草原上春天的黎明已经不是那么寒冽了,但即使满眼全是火光,依旧是不能减弱漫天飞舞的飞机零件上的金属的冰冷。远处另一处他记忆中的机场位置也同样冒起的滚滚浓烟,让他那一刻,心中是拔凉拔凉的。即使他带着几架飞机顺着坑坑洼洼的跑道冲上了天空来做最后的搏击,但先锋军那些刚揍完了苏俄机场附近的巡航预警机的护航战斗机群涌而至,却把他最后的一点希望给浇灭了。
凭借着娴熟的技术,他躲过了雷电冲击下的弹雨。但也只有他躲了出来。看着周围的那一道道在晨曦中肉眼可见的烟柱,无处可去的他只能朝北飞,靠着早就挂着的副油箱,他的29型伊…16飞机一直坚持飞到了乌兰巴托。
“我们的飞机都完了!”看到赫留金上校脸上一开始迷惑的表情,维纳格拉多夫心中突然有些发寒,到了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了,赫留金竟然还没有得到消息。
赫留金心中乱糟糟的,努力的消化着维纳格拉多夫带来的消息。赛音山达的机场包括前线的几个野战机场都遭到了大规模的轰炸,从维纳格拉多夫的口中,好不容易凑到前线去的三百多架飞机在轰炸机的狂轰烂炸中就这样完蛋了。
看了看时间,才过去了两个小时,赫留金心中抱着一线希望,希望查一下那边的损失如何。他有些不相信维纳格拉多夫的夸张,难道华夏人的轰炸机短时间内就让整个机场全部陷入火海了?
但他的电话还没等拿起来,就急促的响了起来。
赫留金心中一惊,迟疑了一下,紧抓起了电话。但刚拿起电话,对面就是一阵喷骂:“赫留金,你这个白痴,天空中已经满是华夏人的飞机了,你的飞机呢?他们在哪里?”
赫留金已经听出了声音是来自于远东方面军总司令的阿帕纳先科大将,不禁瞬间冒出了一头冷汗。能够让他在电话中气急败坏的破口大骂,只能说明出大问题了。
“果然是大问题!”一边流着汗顾不得擦拭的赫留金此时脑袋里除了滚着这几个字眼外,其他已经一片空白了。
先锋军出动了轰炸机群,目标不仅仅是周围的机场,从赛音山达到扎门乌德的各处苏俄军队的兵营、后勤仓库都或多或少的遭到了轰炸,而被炸得最惨的还当属苏俄的炮兵阵地。
白天里各处拼命向侦察机开火的防空火炮被先锋军有目的的一个个敲掉,凌晨发起的轰炸遭到的防空火力锐减,又没有战斗机的拦截,先锋军的Ju…88轰炸机群们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低飞差点擦着了炮管,把炸弹一个劲的朝着那些挪动不易的战争之王头顶上扔。
苏俄炮兵在铁喇叭的小手枪的逼迫下,只能徒劳的用步枪冲锋枪朝天反击着,眼睁睁的看着一门门火炮消失在殉爆连天的火焰中。
……
斯大林的表情看上去很阴沉。
别人都说莫斯科的天气是与红场上的这位的脸色是保持一致的,但在贝利亚的感受中,斯大林的表情远比外边更加的阴冷。他努力使自己的身子再往下弯了弯,脸上的表情再顺从一些,以消除对面扑面而来的一股股阴寒。
对面的那个人随时可以决定他的命运。曾经在大清理中如日中天的叶诺夫即使画像曾经与斯大林的巨幅肖像并行排列挂在无数红色帷幕之上,被无数鲜花包围,但他却很快被对面的那个人一语定了生死。去年叶诺夫临死刑前脱光了衣服被看守殴打的景象一直在旁边关注的他的脑海浮现,时刻提醒着他,使得他在斯大林的面前一直是保证着恭顺的态度。
“现在损失多少了?”斯大林甩手压下了贝利亚刚递上来的关于外蒙前线的最新情报,不耐烦的说道。既然是大问题,就绝对逃不脱斯大林的耳目。
每个斯大林可能问起的数字,贝利亚都会反复记在脑海中,此时斯大林问起,贝利亚立即把阿帕纳先科之前求情的那些话语抛之脑后,认真回答道:“加上昨天凌晨遭受华夏人的空袭中,我方损失了的284架飞机、425门各类火炮,我方自开战以来,已经损失了467架战机了、647门各类火炮了。人数伤亡,此时一共约两万三千多人。”
他虽然脱口而出这些数据,但昨天凌晨才发生的事情,到了今天这个统计数据也并不是很准确,但他知道斯大林喜欢这样详细的数据,还是尽快的把精确的数据报了出来。经过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迅速统计,事实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阿帕纳先科有些太大意了。”斯大林不满的说道。但他也知道其中的情况,苏俄的战机不是华夏人的对手,防空火炮数量不足,这些远东方面已经多次申请,更何况此次先锋军的轰炸又是在夜色尚未启明的时候发动的,打了对夜间防空一直不很重视的苏俄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些都是次要的,斯大林的心中重点还是考虑阿帕纳先科的立场问题,最终盘算了一下,他还是决定保留阿帕纳先科的位子,毕竟阿帕纳先科还是符合他的安排的。
于是他转而问道:“华夏人怎么那么多飞机?”
听说,昨天凌晨的天空,全部被先锋军各类飞机的翅膀遮蔽了,估计各地至少有300多架轰炸机、100多架攻击机、还有200多架战斗机。这由不得他不心惊。据他所知,华夏人只在长安附近有一处飞机制造厂,产量也有限。他案头上的情报一直都是显示,先锋军只有各类飞机一千架左右。可昨天出动的先有六七百架了。
而据他获悉,前天的时候,先锋军还和日本人在广东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空战,虽然双方只各出了三十多架飞机,但据说在广州韶关附近,先锋军在那里至少有二百架飞机防御着日本人。另外在东北,在山东和上海附近,先锋军都有不少飞机在防御着日本人,甚至在新疆甘肃附近,苏俄也得到了情报,那里至少也有二百架飞机随时应付苏俄的进攻。如此算来,先锋军怎么可能在外蒙阵线上一次性投入六七百架?
斯大林严厉的目光直逼贝利亚。
“山寨公司对华夏人一直很支持,一些情报我们把握不准确!”贝利亚背后的汗水如注,立即解释道。
“山寨公司?”斯大林食指扣了扣桌面,目光中的冰冷淡化了许多。
斯大林知道对上这个山寨公司的难度,全世界的情报组织对上这个山寨公司的时候,都是铩羽而归。苏俄也曾成立了专门针对山寨公司的情报小组,但根本摸不到他们的老窝。不能一网打尽,谁敢得罪这个能生产战列舰的神秘组织?
当苏俄与山寨公司买卖开始越做越大的时候,苏俄虽然宣布解散了那个在山寨公司手中屡屡吃瘪,甚至被残酷的报复了一次的情报小组,但斯大林还是暗地里指示,组建了新的针对山寨公司的情报小组,潜伏得更加隐蔽。
全世界都有山寨公司推销武器的身影,但没人奈何得了他们。而且据说,华夏的先锋军是他们在华夏的代理人。这使得斯大林在外蒙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曾经犹豫过一阵。仅仅是山寨公司手中扣着的两艘大和级超级战列舰还没有完全交工,就让斯大林心中有些不安。
不过山寨公司之后明确的出来表态,表示不插手各国的纠纷,只管卖商品,让他放心了一半。
此时贝利亚提起山寨公司,无疑是说了先锋军的飞机的来历,也是他不放心的另一半。
“华夏人不会是把蒙古的一些利益转移给了山寨公司了吧!”斯大林心中闪过了这个念头,据他所知,由于很多资金都投入到了国内建设上,即使挖到了金矿,先锋军也不会有太多的资金来与山寨公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于是很多人推测,先锋军是出卖矿山等利益,来与山寨公司交易。
就连华夏国内也在中央军和其他势力的鼓动下闹过,但一直没有确切的把柄。不过想来,也只有这个能勉强解释山寨公司一个劲的支持先锋军的部分动机了。
“蒙古一旦落入华夏人之手,恐怕远东甚至西伯利亚都要危急了!即使山寨公司插手也不行,看来下一步需要加强与保护伞公司的联系了。”斯大林心头急转,最后再次敲了敲桌面道:“我知道了!”
贝利亚知趣的退了下去,斯大林的私人秘书波斯克廖贝舍夫随即闪了进来。
“通知外贝加尔和远东以及西伯利亚军区,多调集一些防空部队和飞机,加大对蒙古共和国的支持。”斯大林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桌面上刚才关注过的德国方面的资料,继续说道,“继续加大蒙古兵力的投入,务必在五月中旬之前,快速有效的处理好蒙古边界的问题。”
第0604章 军队向外蒙汇集
“老毛子才赶过来二十来万人,还是太少啊!不让他们损失大一些,看来是对我们重视不起来啊!”孟享放下手中的前线战报,轻声叹道。
“若是真要打疼了,有了意外,怕到时候就更麻烦了。”范种同样拿着一份战报,仔细盘算着前线的状况,随口应道。
“放心,老毛子拼劲很足,很抗打的。况且有那个不服输的铁人,苏俄绝对不会轻易屈服的。下一步恐怕就要忙碌许多了,只是咱们时间不多了。”孟享微笑着边说着也边扫过墙上的大幅世界地图。
“怎么?德国人有动静了?”范种诧异道。他知道孟享与天网情报组织等联系密切,消息更加灵通一些。他却不知道天网上一些让世界震惊的消息来源于孟享的一手操作。
“暂时没有,不过也快了。”孟享此时想到了原来历史上,德国人曾经打算在五月中旬发动巴巴罗莎计划的,老希本来都认定了时间不能更移的,但是被意大利人在希腊的惨败拖了后脚,导致拖到了6月22日。但现在德国人已经在希腊给了英国人恨恨的一击,打得英国人来了一次小规模的敦刻尔克式的撤退。
最新情报显示,希腊也已经稳定了下来。只要再安抚一下巴尔干半岛,德国人就能抽身而出,大军向东。甚至先锋军在外蒙的战事,也让德国人看到了机会,甚至会加快这个进度。可惜,德国人为了突然袭击,对此保密的很严格。并没有与华夏联系,克隆间谍们因为等级较低,也没有接触到这样的情报。
不过,孟享估计德国人在战前肯定要与华夏联系配合的,只是时间估算不准。无奈之下,孟享只能以5月15日为限。
“最好在半个月内对外蒙收尾,好展开下一步的计划。”孟享再次说道。
“半个月?恐怕难度较大。我们倒是问题不大,只是苏俄人的行动很拖拉,半个月的时间他们不一定到位啊!”范种皱起眉头道。
“只能以半个月为限,到时候网里边有多少鱼,就收多少。要不然德国人一动,时机可就错过了。”孟享毫不犹豫道,“再说,这一次狠敲了老毛子一下后,加上我们的一点帮助,恐怕苏俄那边的行动就要利索多了。”
……
“同志,要我们五天就赶到乌兰巴托有些难了吧。要知道,我们需要从新西伯利亚赶到乌兰乌德,再转车到蒙古,就需要很多天,我们还要带着大量的防空装备……”
“这是命令,莫伊谢耶维奇同志,你需要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了!”冷冰冰的话语让莫伊谢耶维奇的牢骚戛然而止。
“是,保证完成任务!”
“铁路局各方面都会给你们提供便利条件,你们的任务就是用尽一切办法赶到乌拉巴托。那里有车辆准备好了,送你们去前线。”
“是!”莫伊谢耶维奇再次利索的回答道,心中却颠倒着用尽一切办法这个念头。
……
“你的车辆被征用了!”一个苏俄士兵走上来,把一张纸条往谢苗诺维奇手中一塞,就把他拨到了一边。
“同志,这是我们集体农场的卡车,我们的庄稼还等着……”一个黑洞洞的莫辛纳干的步枪洞口在他眼前晃了一下,停滞了他上前阻拦的动作。
一声怒吼声中,一辆BT…7坦克翻着路边的泥浆从身旁开过,坦克上的机枪手望过来的目光更是让谢苗诺维奇缩了缩脖子,转而挤出全身的可怜样堆积在脸上笑对向持枪士兵。
“现在是战争时期,集体需要服从国家的意志!”谢苗诺维奇没有觉悟的想到国家,但旁边的一个士兵冷冰冰的眼神让他明白了国家的意志。
……
“不惜一切代价,用尽一切的办法,在4月25日之前,你们必须赶到!”远东方面军的总司令阿帕纳先科拖着有些嘶哑的嗓子依旧大声的吼着。即使军队中需要一副好嗓门,这么多天下来,阿帕纳先科的嗓子也开始掺杂着漏气的声音。
本来,他从贝利亚那里听说,斯铁人给了他相对比较宽松的时间,可以合理的安排。但一个消息又让斯大林改了主意。
“德国人有可能在五月份发起攻击。代号红胡子。”
这样的情报,苏俄情报局收集了一大堆,时间早晚不一,斯大林自己都对之不屑了。但这个情报却是来自天网,不说这是用大把的黄金换来了的,仅仅是天网这个名号就让斯大林不得不谨慎对待。
天网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凭借其准确的情报在世界上已经是权威级别的了。苏俄就是通过他们搞到了许多德国、英国、日本人的装备资料。尤其是苏俄人为了试探天网,搜集苏俄实验室中的武器资料,虽然数量上难以统计,但武器的规格参数却是极其准确,甚至图纸都能收集到。这让苏俄人大吃一惊,在几处研究所中掀起了更加残酷的大清理。
之前发生的几次事件,包括德国人的行动,甚至一些战役的结局推算,天网都有准确的情报,甚至有的提供了准确的时间,让人不得不叹服天网情报的渗透能力。
至少现在天网情报机构没有被发现是为哪一国的推手,上边的情报交易平台也很公正隐蔽,使得在西方包围下有些封闭的苏俄人也时常挂在天网上交换一些新情报,多次的交道下对天网的能力很是相信。
此时天网抛出的情报或者是他们凭借着无所不渗透的情报网有了察觉,由不得斯大林不重视。
红胡子这个计划代码,已经被在苏俄在德国的情报人员证实。但天网只给了个五月份,让斯大林不敢大意,五月份从一号开始都有可能是危险的。他立即取消了原先从容安排的计划,命令阿帕纳先科必须在4月29日之前,必须把外蒙边界的问题有个了断。
说是了断,虽然没有明说是把先锋军都赶出去,但一场决定性的大胜是免不了的。斯大林也希望借助这个胜利,震慑一下德国人,好把双方撕破脸的时间延后一些。
“贝利亚,西欧需要多一些反抗的声音!”斯大林的这个指示已经开始把欧洲的一些棋子都甩了出来,尤其是苏俄人支持的被德国人占领的那些国家的反抗组织,需要他们更多的走到台前,来发动一些动乱,来拖延德国人的后腿,给苏俄准备更多的时间。
苏俄特使已经开始频频的在英国、美国、甚至德国露面,但是这一切的外交活动也同样需要一个胜利的欢呼声加大筹码。
“要给华夏人最猛烈的一击!”为了这个筹码足够大,在斯大林的大手一挥下,一列列火车不断的在冰雪开始融化的西伯利亚平原上奔驰,一辆辆各式各样的卡车排成一条条长龙碾碎着外蒙草原上的嫩草,乌拉尔的东方大地上,一道道洪流在向着外蒙草原汇集。
一架架苏俄战机从乌拉尔以东的地区开始起飞,目标都是直指乌兰巴托。
“我们有一万两千多架战机,保卫着联盟的天空,也有能力保卫国际主义的天空!”斯大林在接下来的一次会议上说的语气很重,让心领神会的苏俄空军运转的速度立即加快。有上千架飞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云集外蒙,其中不乏苏俄新装备的雅克…1等新型战机。
虽然此时远东方面军的两千多架战机中,新飞机不足20%,但阿帕纳先科一口气几乎全部调遣到了外蒙来了。
被斯大林点名的阿帕纳先科也是几乎把全力以赴的要在外蒙边界上找回场子来,以挽救他的政治生命。他隐约的也猜到了斯大林的意图,也同样知道了他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凭借着斯大林的指示,一门门防空火炮从远东、从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和军营中拖了出来,通过火车和汽车运送到了外蒙前线,开始在外蒙的天空划分区域,加固火链。更有一门门防守各要地重炮被拖下了火车,在卡车和马匹的牵引下,黑洞洞的炮口带着从北方来的寒气一直指向南方。
一队队军队在红旗的指引下,也开始向南方前进。为了赶上时间,他们除了在地方政府的配合外,也直接出手征调沿途各地方的各类卡车,甚至是马匹。
“下边是那支骑兵队伍?怎么这个样子?”见自己的TB…3轰炸机在尾流中稳住了后,亚科维奇在观察前边的大队飞行编队的同时,也看到了地面上的一片斑驳的浮云。
“那不是骑兵,有些部队是需要赶时间,顺手牵了农场的马匹了。”巴甫洛维奇歪头看了一眼就懒洋洋的回答道,“我在乌兰乌德碰到过,上边的命令下的很死,不抓紧点时间要受罚的,那些陆军的小子们想近了各种办法。公路上都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卡车,火车上更是堆满了人。要是华夏人扔上几个炸弹,肯定要惨了。”
“幸好,我们不是陆军,不用那么受罪了!”亚科维奇庆幸道,并望了望身后,低声说道:“要不然就很可能像后边的那些家伙一样了!”
巴甫洛维奇扫了他一眼,并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后边运送的那一队士兵已经快挤成了罐头了。
TB…3轰炸机是重型轰炸机,但苏俄此时对于重型轰炸机并不重视,本来要组建的重型轰炸机部队也停滞了。这款30年研制的略显衰老的轰炸机上战场展示的机会就成了伞兵们的坐骑。而这一次,阿帕纳先科更是调集了五十多架TB…3轰炸机来运送人员和装备,彻底把它们当成了运输机来使用,和历史上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一样了。
“是我们的飞机!好大啊!”达都诺夫高兴的向着天空挥挥手,但从天上绝对看不到下边的小不点的动作。他挥舞了几下后,就不得不开始稳住身子下的那匹马。
幸亏他在家乡的集体农庄中骑过一阵马,此时身下又是一匹刚解下犁套的相对温顺的矮小的蒙古马,整个队伍也不是专业的骑兵,使得他还能跟上队伍的前进。
这时候,大地一阵巨颤,身下的马一声长嘶,看上去很是欢悦,使得他不由勒紧了一下马的缰绳,以免身下的马活蹦乱跳的把他甩下去。
他向路边靠了靠,感觉到这样的颤动,他以为是坦克部队的行军。在恰克图的时候,他就遇到了这样的一队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挺进,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感觉整个大地都像是要震得翻了过来一样。
但身后并没有传来坦克发动机的怒吼,而是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和战马的长嘶声。
“是骑兵!”有人喊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一匹匹金黄色和火红色的顿河马中,一起裹着西伯利亚的寒风,在大地的震颤下,席卷过身边的草原。
……
西北的中亚军区频频的调动,重心开始朝着华夏边界倾斜。塔城、阿拉山口、喀什等地边界线上双方小规模的冲突开始频繁爆发。
而在苏俄密使的频频造访下,在交换和妥协下,日本关东军再次调集军队南下,这使得苏俄的远东军更多的解放了出来。随着阿帕纳先科的一道道指令,远东方面军的精锐开始抽调,不过,苏俄人并不相信日本人。远东方面军的大军还是镇守在伪满前线一带。
而更多的军队从开始编练的外贝加尔方面军,甚至西伯利亚军区抽调,以完成斯大林所指示的最猛烈的一击。
此时外蒙草原上的人员开始朝着三十万人突破了。
第0605章 分基地再调整(上)
“侥幸,侥幸啊!”孟享心中喜道。
苏俄的大规模行动根本瞒不过先锋军的耳目,就连苏俄可能进攻的时间,也估算出来了。
“没想到老毛子不经刺激,一刺激就爆发潜力了。幸好我准备好了。”孟享一边说着,一边又建起了一座空指中心。
在电子计算机建成后,虽然在孟享眼中是那么的笨重落后,但对基地的改变却是巨大的。经过了一个月的调整,三级基地的直辖半径一下子扩大到了三百公里。
虽然升级到三级基地后,分基地多了很多,足够孟享折腾,但很多地方能源缺少却是制约着孟享的布局。
尤其是在外蒙、新疆、西伯利亚等疆域辽阔的地方,百公里的直辖半径简直冒不起多少泡沫,这样的后勤保障只能以点来布置,做不到全面的覆盖。而一些地方因为孟享脑海中没有能源产地,使得基地覆盖不过去,使得基地的力量扩张不过去。而后勤的压力即使集中在最后的几十公里上也足以让先锋军忙不过来。
为了直辖半径的扩大,孟享三天两头的过问电子计算机的进度,并及时的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虽然孟享担心基地产的零配件容易造成一些时空影响,但用来做实验,并快速的模仿生产倒是简单。此时联合战区内建起的五六处电子厂足以生产这些零配件。
在孟享的积极关注下,才使得电子计算机得以快速的研制了出来,促进了基地的调整。
不过,基地的直辖半径不是一千公里,也让孟享有些诧异。小花一本正经的解释却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一个阶段的开始,而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则是另外的阶段标志。于是孟享也就明白了,没有晶体管的诞生,看来三级分基地只能把直辖半径控制在300公里左右了。
孟享盘算了一阵,才算消除了那丝郁闷。即使是分基地此时只有300公里的直辖半径,覆盖范围也比以前大了九倍,一次可覆盖28万多平凡公里的范围,一些省份,一座分基地就足够了。即使那些疆域辽阔的地方,两三座也能控制起来。而现在孟享生产的分基地已经有28座了,也能够用一阵了。
稍稍让孟享解怀的是,虽然基地的调整,基地的控制范围的半径一下子也突破了一万公里,直接提升到了三万公里。以前美国的东海岸,南北美洲一些地区照应不到,此时也能够全部覆盖了。如此一来,基地的影响可以直接覆盖全球了,毕竟赤道周长不过也才4万公里而已。
这么一来,孟享布置全球的脚步就更加便利了。
反正调整主要是主基地程序的更改,各地的分基地到时候只需要经过一天的调整就够了,所以自从电子计算机研制出来后,孟享就开始调整最近基地的布置。
拉丁美洲的战略位置和资源是孟享一直不愿放弃的,此时有了调整的机会,孟享立即从现有的分基地中调整出了三座,直接调往那里。
“26号基地车运送到墨西哥,那里仅靠着雇佣兵是不管用的。”虽然这一段时间,小花是忙着调整,但图像看起来灵活了许多,可以让孟享直接说一些委婉模糊的命令。
此时在墨西哥,甚至在拉丁美洲,无论是山寨公司还是保护伞公司都有插手,并利用武器组织起了不少的佣兵团。但这些佣兵团即使装备了飞机大炮,但与真正的军队相比,还是差了很多。而且由于之前基地的控制范围达不到那里,走私武器不仅仅数量少,也容易被查获封锁。想要组建起大规模的武装来根本不可能,美国人在那里可不是吃素的。
“正是考虑到了美国可能的参战,所以即使英国人那么惨,希特勒还是希望能封锁住他们的补给线,逼降英国,以免美国人借机干涉进来。这也是德国人没有登陆英国,而转过头来先去收拾苏俄的打算。在希特勒看来,德国人在没有打垮英国人的前提下,先收拾苏俄,会让美国人坐山观虎斗。等到收拾了苏俄,消除了背后的隐患,集中了整个欧洲的力量,也不再惧怕任何人。”这是孟享与范种、陆思华等人在讨论德国人行动的时候,陆思华的见解。
陆思华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还是给了孟享很多帮助,在加上未来的一些消息,一些迷雾也被拉开。
不过,德国人对美国人的实力以及一战时候的教训更有体会。虽然有了攘外必先安内,先消除不断挑唆着欧洲地方动荡的苏俄这个隐患的计划,但德国人也并不是就彻底放心美国。在拉美地区添上一把火,就是德国人的外交战略之一。
陆思华也是这么认为:“德国人在阿根廷实力很大,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阿根廷离得美国太远,加上巴西现在政坛混乱,在美国的干涉下,有可能倒向英美。如此一来,德国人就找上了墨西哥人。”
孟享也知道,一战的时候,德国人就曾经拉拢墨西哥,打算资助墨西哥夺回被美国占去的德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内华达等地方。
虽然墨西哥的实力不怎么样,但那个时候美国人的军事实力也不放在德国人的眼中。
但一战美国人在关键的时候,狠狠的给了德国人一击重击,加上美国人这么多年的发展,使得德国人不敢掉以轻心。虽然暗地里同样资助着墨西哥人,但德国人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只是指望墨西哥人能够在关键的时候给美国人折腾一下子,滞缓一下美国人的行动即可。
但孟享却不打算只是给美国人放把火就算了,至少要让美国人焦头烂额,甚至动摇美国人的根基才算。
虽然拉丁美洲受到了美国人的制约,但如果有了一座分基地的支持,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背后撑腰。虽然与美国庞大的工业无法比拟,但关键时候,足以让美国人大惊失色。
孟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