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第2军团的率先撤离,使得下关落入险境。矛头指向处,徐源泉不得不抛出了一个师的编制,保住了实力。

于是,41师的编制落到了先锋军的头上。

虽然41的名头不好听,很有些西式节日的幽默风格。但可以名正言顺的招揽老兵,才是此时孟享最看重的。在同样的条件下,正规军总比民团要吸引人。

一万多伤兵和四万多精壮很多人在孟享派人不断的暗示下,都明白那天的具体情况。在同样选择时,无疑救命恩人的先锋军更加吸引人一些。况且,待遇也是中央军德械师的标准。只要不是很铁杆的关系,很多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先锋军的41师。单单是先锋军承诺的治疗伤兵的条件就让大多数有伤在身的士兵有了决断的选择。而这些人正是各部队的长官无奈忽视了的,有先锋军的承诺,他们只会出于袍泽之谊而感激。

不仅仅是他们,先锋军在下关帮助撤离的场景,很多人都终生难忘。一些找不到队伍的散兵游勇也凑了过来,孟享是来者不拒。

在已经投效手下的黄华民、胡鸣鹤、李铁侠等人的帮助下,以先锋军的两个战斗营和一个工兵营为骨架,一个师的体系很快就在江北树立了起来。

闻听此消息的孟享不由心花怒放,自己也成了少将了。也当将军了!

“哇哈哈哈!”指挥中心内,在小花那美女头像的冰冷表情注视下,孟享一时喜不自禁。

正当孟享得意洋洋的时候,一个消息确如一盆冷水泼头立时让他陷入了呆滞。

为了报复,恼羞成怒的鬼子在18号从别处赶来了绵羊一般的五万多军民,示威似的赶到了下关码头附近,就在对面防守官兵众目睽睽之下,一天之间就全部屠杀了。

孟享听闻后,良久不语。

这就是历史的惯性?

谁也说不清。这边才救了五万多人,那边又死了五万多人,只是死的人不同而已。

孟享把自己关在基地的指挥中心,沉思了良久。他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想,只是发呆。

一整天后,他才从无思维状态下缓醒过来。

“我一定会改变历史的!”孟享在指挥中心中使劲的喊着,大屏幕上的美女指挥官头像依然是冷冰冰的表情看着他。

“只有靠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才能摆脱这无奈的命运!”喊了三声嘶哑了嗓子的孟享慢慢地坐了下来,暗暗想道。

第0081章 历史的一点点变动

孟享一番思索的结论,就是要多靠自己,绝对不能指望自己的敌人发善心。

有了一次大规模的救援,鬼子的防守更加严密了,就连救人时通过密道进入城内的三个精锐的小队也差点回不来了。他们在城内到处搞破坏,扰乱了鬼子们注意力,为后撤争取了时间。但在撤退时,由于紫金山的防卫加强。至今还被封堵到了密道中。

再次组织救援的难度相当大。坐等鬼子杀软了手,也不是办法,孟享只能加大后续计划的力度。借着这一次救援行动的轰动效应,把鬼子屠杀中拍摄的影片和照片以及一些文字数字资料,捅了出去。

鬼子的屠杀从13号就已经开始了,原来的历史上是持续了六周,而且由于消息的阻碍,开始的几年竟然没多少人知道。

而这一次,从鬼子一开始屠杀起,完完全全的日本人模样的间十和间十一早早的就扛着摄影机和照相机开始了蝗军伟大功绩的采访工作。为了防止穿帮,间十和间十一所复制的模样确有其人,是被特遣小组在上海时特意解决了两名日本随军记者,这才有了间十和间十一的出现。

摄影机忠实的记录下了各处发生的惨剧。由于有些场所不宜进入,而且发生的惨剧太多,不容易都记录下来。所以,在南京城的不少地方,还提前隐蔽安置了一些基地出产的小巧的间谍摄影机。

此时再小巧的摄影机也不如后世的探头方便,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还是导致了三处摄影机受损。但由于鬼子们实在没有料到有偷拍的行为,摄影机又设置在很隐蔽的地方,所以没有一处被发现,这也是很值得庆幸的。

虽然此时摄影机前的鬼子们一个个都得意忘形,但这些影像都将是以后揭露鬼子们邪恶变态形象的有力证据。

当然,仅仅指望国内此时正在歌颂党国、歌颂领袖的救人事迹的媒体是不够的。蚂蚁的抗议无效。

国际上的不少著名媒体,在又接受了一笔不菲的赞助金后,纷纷在短时间内把接收到的来自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图片和详细的数据传播了出去。拉贝、魏特琳、马吉等国际友人或文字或影像的证词也纷纷披露出去。

红果果的影像带给人们的现实冲击格外的强烈,反人类大屠杀罪名的惊骇标题一时盖住了西班牙内战和德国国内大动作的风头。

国内的花生米终于盼来了国际各大政府的谴责干涉,国内舆论一时也纷纷慷慨激扬,怒斥日寇的残暴。

各地的抵抗也一下子成了两极化。要么望风而逃,全部跑没影子,要么顽强抵抗,直至最后一人。总之,没有再去傻乎乎投降的士兵了。至于不认字,从不看报纸听广播的大量民众,也是机灵的随风随雨了,顺应潮流了。

鬼子打算震慑的效果只发挥了一半的作用。

终于,孟享得到了一个听来不错的消息,鬼子在南京城内的屠杀行为收敛了很多。国际集体谴责发挥了一下作用,当然该怎么交易,该怎样经济往来,还是照旧。谴责只是口头上的制约,不要太过分的警示而已。

孟享也不指望国际力量的涉入,然后和平解决。但只要此次大屠杀中能多活一个人,也算是成功了。

终于在一个月后,在国际压力下,在各国派遣调查小组进驻南京前一刻,南京的屠杀终于比原来历史提前了两周结束了。

战后通过各类方式的精确统计是,南京大屠杀中被屠杀的总人数是约25万多人。加上南京城外临近的小城镇也有数万的损失,各类纪念活动中大多数是以30万为警示标题。

他们所有人都不会知道原来的历史上这个数字至少还将向上浮动十万人。

单单是孟享的一系列行动先已经解救出了不少的人了。

开始鬼子围城前的散布的谣言,就让一些老幼妇孺提前离城躲了起来;招工强制抽丁又挽救了近十万民众;下关撤离通过对鬼子的阻击和三艘大船加入救援,又多救出了至少六七万;难民区中收留下来的五六万难民,还有雇佣形式保留下了近两万少年儿童及少量青年妇女;在先锋军组织带领下冲出突围的残军也有一万多人;加上那次救援行动救出的五万多人;再算上国际舆论的制约后,鬼子畏手保下命来的一干人众。

零零总总的算起来,孟享的一系列救人计划至少多存活了二十多万人。

孟享看着这个数据,并没有多少欣慰。在原有历史上当时城内依旧留下的军民达到了四五十多万的庞大数字面前,悲剧依旧还是在不断发生着。他一直想着原来的那个时空,那场大屠杀的模糊的统计数据,心中一阵阵绞痛。那个三十万的前边是有个“大于”前缀的,三十多万也是大于,四十多万也是大于。模糊数据不似亲眼目睹的一条条人命,那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而已。那无法计数的在怀念的天空中依旧哭泣的生灵,都统统化为了历史书本上夹在三十和万中间的“多”这一个后缀字眼。

原来的那个世界中,南京周围的人都杀没了,大屠杀开始的几年,国人还都不是很了解。通过鬼子记录功勋的一些记载,国人才渐渐晓得有这出惨剧。而后来国弱的不幸,使得为了政治利益的妥协而放过了本该受到终结审判的诸多侩子手。

这一次,虽然悲剧依旧在上演,但所有的一切都不会逃出最后的审判!

第二卷 扬帆,38到39

在众多复杂目光中,大军阀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朗诵国家的童话。

第0082章 历史的惯性

孟享本来的打算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走势,趁着鬼子的实力达不到偏远地区,来低调发展自己。但随着现场直播式的体会到鬼子在南京的残暴,孟享觉得很难再压抑住自己的怒火。

救援行动中又张扬了一回,想低调也不大可能了。

孟享也想开了,凭着自己手中的力量,又有了飞机和坦克,在鬼子来临的时候保住周围的一圈非战略要地的地盘还是很有把握的。至于临近不远的济南,若是计划好了,说不定也能给鬼子一个深刻的教训。

孟享此时心中只想着要给鬼子个深刻的教训。南京那地方离着太远,有诸多的其他因素不方便布置,不过临近的济南地区倒是可以在黄河沿线布置一番。借助基地的力量或许能撬动一下历史的局点。

在十几个兵营的全力生产下,即使除去南京城内一千来人的损失,克隆兵团总数也已经突破了七千人。而新组建的41师也在日夜兼程的往回赶着。41师隶属了中央,却被安置到了韩复渠身边。其中的疙瘩,孟享不想多去揣测。孟享已经打算好了,过几天就和韩复榘再接触一下,为他在黄河的防线多增添一些力量。

经历过了那场救人后的报复性屠杀的洗礼,孟享没有过多的颓废,连续几天都在组织安排武器生产,为保卫济南做准备。武器由于换代和交易,以及前一段时间在南京的消耗,倒一时有些紧缺。

有了一个师的编制,再像克隆军团一样的精锐奢侈,现在来看有些不现实。需要做一些调整了。

普通新兵拿着索米只是浪费,适合国人的中正式便宜得像是白给,弹药又通用,可以拿来训练初演。但经过了战火熏陶的老兵,最后孟享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索米。虽然价格高,但基地最看重的还是生产时间,同为枪械,索米的生产时间和毛瑟差不多,但火力占优。在靠近基地,弹药充足的前提下,索米还是很适合。

当然,介于忠诚度的关系,索米只装配到正副班长一级,克隆士兵也还是人手一支。如此,最起码可以保障一个班至少有三支索米,其他的人则需要拿着中正多考验一段时间。

节省开支下,一个班的通用机枪也缩减到了一架。同时火力班组的掷弹筒取消了,掷弹筒那玩意是好用,但没有那么多的老手操作。安排在排一级的威力更大的50毫米迫击炮,有克隆兵专门教导操作,反而更加容易形成战斗力。

其他的重机枪和高射机枪和各类火炮等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人数上增加了很多,没有克隆兵的熟练操作,需要用人数来填补。

至于具体的编制,他还需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毕竟他不是很懂行,这些最后还是需要内行来编排。

“什么?韩复榘跑了?!”

正当孟享YY怎么收拾小鬼子的时候,却听到了这样的噩耗。历史又一次展示了她的巨大惯性。

“为什么?这一次,不是他又买了不少火炮了吗?”孟享只注意到在原来历史上,韩复榘被老蒋算计,没有了火炮,为保存实力仓皇撤退,却没有分析背后的其他事情。小白不是一下子就能长成老鸟的。

各大军阀中,张学良的部队撤了;宋哲元的部队撤了;阎锡山的部队败了,老窝丢了;老蒋的都城丢了,精锐损失了十多万人,几个德械师也跨了下来,更关键的是钱袋子丢了。

但他们都留了一处青山,留待以后积累薪柴,东山再起。

韩复榘也抵抗了一段时间,甚至反扑到黄河北岸,但在德州等地区的一系列战斗都败了,甚至有一次被杀的只带着一个卫兵逃了回来。对比日军的飞机大炮,韩复榘的实力还是差了许多。

既然打不过,韩复榘也就做好了撤离的打算。

南京大屠杀的信息一披露,固然是增加了不少国人反抗的决心,但也使得不抵抗成了新的一种潮流。

抵抗就要屠城,不抵抗或许能够保留民众的生命,再说抵抗也抵挡不住的,至少现在没有一个挡住鬼子脚步的成功例子。

通过南京惨案的披露,不少人有了如此想法,心存侥幸不抵抗可获得保全,毕竟有东三省和北平的例子,不抵抗可以有安定的顺民日子,这是孟享万万没有想到的。

韩复榘的想法或许更多,既然抵抗不住,保留实力是最重要的。治下民众的生命也是他考虑再三的,不抵抗或许少些杀戮,这种新潮流的念头使得他直接放弃了抵抗,收拾了各类细软家底,拉起了军队,开始战略转移了。

此时,与历史上似乎一样,12月22夜,鬼子一千多人从清河镇过了黄河,还没有站住脚,韩复榘几万人不战而逃了。

而孟享依旧停留在记忆中,家中老人说的鬼子过大年进村的老黄历中,没有太多的准备。

韩复榘有了逃跑的准备,只是民众们却没有准备。济南陷落,似乎已成必然。

一时之间,孟享的脑袋里乱哄哄的。

济南挡住了鬼子南下的脚步,接下来遭遇到的攻击肯定是猛烈的。有韩复榘的大军在前边抵挡着,孟享加上基地协同援助还是有守住防线的可能。最大不济,也能给民众安全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

可谁料到,韩复榘竟然又跑了!

韩复榘撤离时,只带着他的大军。不可否认,前一段时间,他在抵抗鬼子的进逼时,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这么不声不响的就放弃了济南,实在是有些太突然。即使他明知道韩复榘有过后世的先例,但接触时间长了,认为韩复榘人还不错的他一直保留着一丝幻想。

“怎么办?”

孟享此时满脑子都是糨糊一般的问号。他努力的使自己静下来,南京的历练让他成熟好了许多,最终开始一条条的分析目前的状况。

此时,鬼子已经有千数人过了黄河,孟享派去协防的一个营还没有撤回来。孟享知道这个消息还算是早的,此时还有不少人不知道这个信息,就连有些士兵也不晓得。他们已经被当做弃子,来掩护战略转移了。

“怎么办?”孟享这个宅男此时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来应对如此的危机。来到这个世界以来,他一直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道道不平的门槛,即使是南京,也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远远的注视着。但这次迫在眉睫的巨大危机,却压得他差点喘不过气来。

扫清门前雪,苟且偷生,静等更好的机会来临?这种念头若是在以前,或许孟享自己给自己说的开,但经历过南京屠杀后,孟享心中的一种愤懑始终是不能平息。

愤青的信念已经开始燃烧他浑身的血液,他大吼道:

“保卫黄河!”

第0083章 我代君而

即使有愤青的基因分子在内,冷静下来的孟享也没有太高尚。他静下心来时,说服自己把阵地转移到省城的理由是尽量的让战火远离自己的主基地。

孟享在这个世界,手中所能借助的力量也就是基地了。

主基地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到时候自然不能靠着游击战术,而把家底抛下。没有多少家底之累,或者不在其位者,或许可以放纵一下,但孟享却不能舍了不断壮大的基地。

退缩到主基地处,战略纵深就没有了,很容易受到炮火的轰击,更不提飞机轰炸了。要把鬼子尽量挡在主基地之外,而且还要给鬼子一个教训,那么地点选择在济南附近就比较合适了。

只是济南地区离着主基地有些远,有些地方已经超过了主基地的直辖范围,有很多的不方便。孟享考虑了再三,决定开启第二分基地。

以前,孟享玩游戏时,喜欢开分基地,快速提升力量。这一次现实的操作中,受限于口袋里少有剩余和周边整体的安全形势,所以孟享一直没有再开第二个分基地。在济南开基地更是空谈,若是被韩复榘探知到什么马脚,麻烦可就大了。

不过,自从有了远在招远地区的至今少有人知的后备基地,他也放轻松了不少。

那里的分基地,在前一段时间发现了地热后,小花竟然主动提醒可以通过地热发电,让孟享大大的惊喜了一把。追问太阳能、风能等新资源时,却又遭遇了小花不言的冷霜脸。

孟享早就发现了,只要不是满足一定的条件,智脑是怎么问它,它都不肯多说的。对此,小花的意思是指挥官新人培训手册中都有详细说明,它不负责指点。可孟享哪里学过什么新人手册,反正小花这里是绝对没有的。这个时空也不可能有,一下子就断绝了孟享的希望。

如此一来,孟享只能不断地摸索,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自己寻找答案了。

能够不借助外在能源的基础上维持基地的基本运转,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分基地的隐蔽性。那里的采矿车在周边矿山的开采,也能够满足基地的自我运转,而且还有很大的盈余。

矿产资源的出产,相比军火和药品的暴利,孟享一直不是很在意。但随着矿产数量的增多,又得到了一个惊喜。原来他老是以为矿产资源价格低,但经过基地升级调整,他重新摸索后才发现,低价格的只是一开始开采的贫矿,富矿和金属的价格就相应的提高了不少。总的来看,基地回收的价格大约是这个时代价格和后世价格的一个平均值。介于后世矿产资源有的价格飞涨,有的资源降低,所以价格也有了很大的出入。

但总的来说,矿产资源还是以涨价为多。加上采矿车不断的升级制造,每天开采量的大幅上涨,一天竟然也有上万元的收入了。要知道,此时才两个基地而已,即使分基地有金银矿产收入,这个数目也使得孟享的目光开始转向了世界上那么多未开采资源。

那些都是很遥远的,现在重要的是守住济南,守住黄河防线。

在济南也有良好的分基地条件,运作好了,经济上不成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既然孟享不打算退缩了,那么防守中,基地的用处就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基地中带有的机枪堡垒和围墙这些功能,更是防守的一大利器。

“指挥官令,立即建造分基地!”

“确定吗?小白指挥官!”小花依旧像上一次那样多了条提示。

“确定!”孟享断然命令道。

“只是,七天来得及吗?”孟享一下子想到了生产分基地时那个苦熬的七天,不由有些担心的想道。

“41师什么时候才到?”孟享又一次问道。

“25日下午17点到19点。”鼠二称职的又一次回答道。

“还是赶不到了!”孟享低头在纸上画了几道谁也看不懂的符号,突然抬头道。

“我命令,第七营和第八营立即出发,控制济南城。”

韩复榘已经撤走,此时趁着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没有慌乱之际,趁机接手。要不然等到消息一传开,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韩复榘的大军已开走,两个精锐营扫平零散的小鱼小虾没问题。

孟享此时手头上已经还有五个步兵营,一个战车营,还有一个警卫连,另外还有一个飞行大队。

其中第一营都在南京附近;二营主要是在基地周围担任防守职责,看护基地、机场、矿场和雷达站等等;第三营在鼠一和虎一的带领下已经同着近万名南京残冲出了重围,到达了潥阳的山区一带;第五营和工兵营也去支援了南京的救助撤离行动,而第六营已经参与到了黄河防线,援助韩复榘去了,此时还在黄河南岸驻防。

“命令,第四营立即出发控制主基地周边县城。”既然在南京漏了底,孟享也就不再躲躲藏藏的了。早就有了占据的念头,此时韩复榘一跑,更是顺理成章的占下了。矿工兵多安排在第四营,战斗力或许稍弱一些,但维持县城稳定是眼下最适合的。

“命令,第九营和战车营去黄河防线,把日本人先从清河镇赶回黄河那边去!”鬼子一过清河镇,谷良民立即就撤了。因为知道先锋军在这一带,没有和历史上那样撤到周村,而是撤得更远了。鬼子才只过来了一千多人,根本就不是先锋军的对手。若是让他们占据了清河镇,就离着主基地太近了。

“不,警卫连也一起去,进犯来敌,务必全歼!”稍一停顿,孟享立即改口道,南京一口恶气未出,实在憋气。

24日,黄昏。

孙桐萱刚刚送别了率领最后一批大军转移的韩复榘。回转身后,心中也是喟叹一声。

济南保不住了!韩复榘提出的焦土战略的命令,让断后的他心中也是一阵痛楚。德州血战后,虽然韩复榘的三个师折了一半,但若是步步为营的后撤抵抗,或许还能争取到一丝机会,最不济也能落个好名声。但现在,……

“报告师座,有人递过来一封信!”卫兵双手递过一封只是折起来的信笺,并回身一指不远处一个挺身而立的少校军官。

“哦?”孙桐萱稍一迟疑,才慢慢接过了信笺。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二十九个大字:

“保家卫国,你走我留!断后保民之责,守土安城之职,我代君而!”下边落款赫然是“抗日先锋军”五个大字。

第0084章 钢铁的主角戏

“快!快!前边就是**城,那里的一切都是你们的!黄金白银、漂亮女人都是你们的!”即使是过了黄河后有些累了,但河野枯平依旧在鼓励他的手下。帝国在支那首都的功绩刺激着每一个帝国士兵。

当他们一过黄河,对面的几万军队立即后撤时,河野就知道他们已经是胜利者了。

不止是他这样想,一路顺利的攻伐让他的整个大队也是处于一种全体兴奋状态下了。

“前方有人在射击!”传令兵过来报告。

“冲过去!碾碎他们!”河野一挥指挥刀兴奋的喊道。一路上,这样的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就凑过来的零星阻击不少,但都被他一一击垮,并把活着的人都当做了新兵练胆的靶子了。

对付他们不需要特别的队形。当他们这大半个大队集体冲过一个平缓的小土坡的时候,就看到了阻击他们的人。不过,他们的人很多,得有上百人,而且他们的前边还排着一二十辆坦克。

“坦克?”河野看到这个时候,以为自己是眼花了。

“幻觉?”河野见过帝国的坦克,但最多的时候,也只见过检阅时的二十多辆。但现在,似乎也已经超过20辆了吧?

“轰!轰!轰!”连续的炮击,河野还可以清晰的看到前方坦克炮口冒出的硝烟,使得他终于确认了这不是幻觉。

“苏俄人?”卧倒在地上的河野除了机械的喊了声卧倒外,一时都不知怎么去面对这种情况。在他的认知里,支那人应该没有坦克,坦克上面的红色标志一下子让他联想到了苏俄。

前边一个军曹站了起来,叫喊着鼓起他骄傲的勇气举起步枪就向前冲。但马上,一阵来自坦克机枪的金属弹雨把他打成了十几块,最大的一块就散落到了河野的面前。

“隐蔽!卧倒!卧倒!不要起来!”河野只是徒劳的喊着,但高高的小土坡上,哪里可以有隐蔽的地方?

卧倒以后,也挡不住T26S坦克4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的轰击。河野不远处的两架歪把机枪的子弹叮叮当当的敲打在25毫米的前装甲上,却一直没有叮出个洞来。

“退回去!”河野是使劲的喊道。

小土坡的地势使得它或许能够暂时抵挡坦克炮的直接轰击。

黄色的军服一阵骚动,后撤爬行的尘土掀起了一阵土浪。中间掀起的一块块更大的土浪则是炮弹的冲击。

但他们的撤退速度好像不如坦克的前进速度快,好像全速冲刺的坦克一眨眼的功夫就冲过了中间的四五百米,冲到了近前。

“要是有那落在了河岸处的两门步兵炮也在就好了!”河野的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自己掐灭了,“两门炮能挡住十几辆坦克?”

“苏俄人参战了?”河野的脑海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对于眼前的危机来说,苏俄人参战对帝国的威胁更大。没有他们出手,支那人怎么会有坦克?就是给他们坦克,他们也不一定会开!

“必须确认,找个机会传出去!”河野咬了咬牙,对着附近的一个传令兵喊道,“回去,快回去。告诉联队,有苏俄人的坦克!”

那个传令兵很机灵,听闻立即低转身跑去,但没有多远,就被已经冲过土坡的一辆坦克用机枪打成了两端。为了后勤管理方便,T…26S坦克上的机枪被工程师更换成了MG…34,威力更足。临近基地使得不必担心弹药的问题。于是密集的弹雨把整个阵地都覆盖了。

“啊!”河野惨哼了一声,一发子弹打在了他的手臂上,立即把他的左前臂直接撕了下来,喷出来的血瞬时把身旁的黄土染成了红褐色。

“手榴弹!”他身旁不远的参谋甲贺鸣一大声的喊道。

立即有三个士兵爬了起来,抱着迅速捆拢的手榴弹矮身冲了过去。但密集的弹雨瞬间淋透了他们的身体,只带飞了一片片的红色的血迹。另外两名匍匐过去的士兵也没有逃脱弹雨的倾泻,一二十辆坦克交错冲来,互相守备防护,在空旷的原野上不似巷战中,根本没有死角。偶尔的疏忽也被跟随过来的士兵补足了。

“是支那人!”河野终于亲眼看到了一个士兵的面孔,不是通过一开始就被弹雨打碎了的望远镜。那个士兵的脚就在他的脸旁,然后他就看到了一支手枪黑洞洞的枪口。

“呯”

河野苍白的手臂下的笔记本上,一个苏俄的字样还没有完成。

甲贺鸣一躲过了第一波的钢铁洪流,但没等他召集幸存的士兵,又是十几辆坦克出现在眼前。

甲贺看了看追着逃跑的士兵开远了的那十几辆坦克,再回头看看正一步步驶近的钢铁怪兽,不由长叹一声,举起了河野的指挥刀冲了上去。

机枪扫过,甲贺无痛觉的直接倒下,倒在了坦克前进的履带下,瞬间又被碾成了一团花泥。

“前方两公里发现敌军辎重部队!”一辆指挥坦克上传来了前边侦查人员的汇报。T…26上没有电台,很是不方便,孟享只好另外生产,让他们自己携带上轻便的电台。但除了指挥坦克上,其他的还没有全部安装。

三根小旗伸了出来,比划了几个旗语。35辆坦克又聚拢在一起,向着那个方向冲了过去,后边的士兵也纷纷跳上了后边驶过来的军用卡车,一起随行。只剩下一辆损坏的坦克被两辆卡车上下来的工程师和猪战士紧张的修理着。

半个小时后,再另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只有十几个士兵在打扫着战场。

远处,一团黑烟伴随着轰鸣直向黄河岸边扑去。

两个小时后,日军正在渡河的部队受到了装甲炮火的袭击。两座浮桥都被炸断,已经过河的两个大队在已经架构好的简易工事下,暂时阻挡住了不明武装的袭击。

但仅仅是暂时而已,半个小时后,又一轮更猛烈的炮火袭击,密集的炮火一时间竟然盖过了对岸支援的日军火炮。

“还是大口径火炮威力大啊!”远在基地中心听电台直播的孟享不由感叹道。坦克好是好,但人手不足,眼下的三十多辆坦克已经是所有的了。而且现在的坦克炮的威力比火炮还差了点。担心炮火吃亏,孟享特地又派出去了他那超编规模的炮营。

T…26S的装甲虽然加厚了,正面装甲有25毫米厚,但其他面的薄装甲对于步兵武器的攻击还是有一定的危险。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