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

→载←·

→网←·

大雾天不仅仅影响到了空军,就连陆军的攻击也受到了影响。德军的攻势因为大雾滞缓,但英国人却是趁此加固工事,被昨日火箭炮创伤的心灵也稍稍平复了些伤痕。战争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摆脱,只能承受。他们是士兵,不是平民。不管是为了担负起肩上的责任,还是为了保住小命返回家乡,都需要让他们拼杀出一条血路来。

德国人也不会安静的等待大雾的消散,他们一点点的向前靠拢。此时,一些重炮的炮弹都可以直接打到海峡的海面上了。他们测算着港口的坐标,时不时的轰过去几炮。

但这些都影响不了英国人的撤离,经过两三天的摸索,英国人也掌握了不少撤离的技巧,撤离在加快,尤其是此时德国的空军有劲使不上的时候。大队大队的英法联军撤到了滩头等待着接送的船只。经过了两天的混乱,撤离的秩序也似乎好了很多。一队队的士兵排成了纵队,在远处的机枪口的对视下,有了些绅士的味道。而离着队伍不远的地方,依旧有砖红色的蝴蝶静静的躺在沙滩中。

士兵们都清楚了这些东西的可怕,尽量躲得远远的。那些想去清理它们而被炸伤士兵的惨呼依旧在耳边回荡。若不是炮兵不计代价轰出的通道以及损失了部分工程机械推出的几条通道,只怕那里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士兵。不过这些恶魔之卵就像是地雷一样,只要不去触碰它,就不会有大损伤。这样也使得排队的士兵规矩了许多。

有了这些蝴蝶的威慑存在,盟军士兵们也没有像原来的历史上宣传的那样可以悠闲的在沙滩上踢足球、玩沙雕的游戏,死亡近在咫尺,没有几个人可以置之度外。不过,他们听着头顶上德国人飞机的发动机轰鸣,却也并没有太紧张。德国人即使俯冲下来,也看不到多少景致。他们难道还能浪费炸弹?

“可以了,巧克力蛋糕的味道已经散发出来了。”间167回复道。作为潜伏在英国人中的间谍,他接到了指挥官的命令。此次是给德国人的飞机做引导。为了这一次的敦刻尔克撤离,孟享已经启动了十一名间谍了。有两名还为此暴露,一名还为此死去。但后续还需要更多的间谍来操控。

他布置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在一辆还冒着烟的废旧汽车中。这些发射装置是他从邻近的做好了标记的地方寻找到的。这些都是孟享派人在二战爆发刚开始的时候就提前安排好的,更早的一些安排在二战没开始就已经着手了。这对于有着历史金手指的孟享并不困难。知道了地点和大致的时间,就有了更多充裕的准备。

随着欧洲几大巨人的碰撞,海上的运输通道越来越难了。山寨公司卖给德国人的不少武器很多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趁着苏芬战争期间的绿灯送到了芬兰和挪威附近的秘密仓库。挪威有无数的海港,地广人稀,森林遍布,想藏起来也不难。

当初在西班牙也设置了几个仓库,因为西班牙还欠着山寨公司不少钱,加上有德国人在其中安排,倒是没有太过追究。

但是随着战争的加剧,运输越来越困难了。若不是还有中立国的旗号可以利用,恐怕要被击沉了。当初瑞士和瑞典就进口了不少Bf…109E,同时也捎带着给德国人送来了。英法当时还在静坐战争,到不肯随便的得罪瑞典等国。

借着美国人身份运送的货物也不少,美国人的船只本来就在这其中不断的穿梭,赚取着高昂的利润。不多山寨公司或者保护伞公司旗下的几个影子公司。

况且更多的时候是德国人自己运送,他们自然有自己的通道。他们紧张的是货源,而不是通道的问题。英国人就是称霸海洋,也封锁不住所有的运输线。

不过,作为孟享自己偷运的东西就稍微麻烦了一些。孟享不得不启动更多的奶牛在其中穿梭。奶牛的运输量也不错,不过这么多的奶牛即使是德国人也用不起。孟享也是头疼,别人头疼的是潜艇不足,而他头疼是人员不足。若不是奶牛们的人员需求相对较少,他很难支撑起这么一支队伍来。不过要想再扩大,还不好办。此时刺客潜艇上的攻击人员们有时候都要骑着奶牛穿梭四海。在没有更多人才可以利用的时候,这条通道只能是辅助用的。

此时的孟享已经有了新的路径,不是别的,还是靠基地。第四辆基地车已经运进了地中海。

升级后的基地车已经有了潜水的功能,三百米内的深度不妨碍它的潜行。不过因为在水中的速度依旧保持着步行的速度,所以航速稍快多了的罗马号还是需要的。只是现在不怕检查,有问题,直接从下边沉到海里去了。新的四号基地车就是直接在莱州湾下水,在罗马号的伴随下穿行了上万公里,才来到了地中海。

在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撤离的时候,罗马号已经停靠在了利比亚的锡德尔港口。

此时的利比亚还是意大利人的殖民地。靠着意大利人做的军火买卖,山寨公司在利比亚的苏尔特盆地廉价划去了大片的土地,而苏尔特盆地就是利比亚后世最大的产油区。那里是大片的荒漠,无论是意大利人还是当地人都对之不是很在意。孟享不介意多划上更大的土地。

西方世界虽然是强者为王,但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还是很到位的。你夺了别人的,改日必然有人来夺走你子孙后代的。所以,不是特殊情况,一般没有无条件强征的说法。这也是德国人占据了世界工业集中地的大半个欧洲却支撑不过苏俄和英美的其中一个原因。夺走了国家和政府的财产可以,但德国人对于劫掠私人的事件比起日本人和苏俄来要相对少一些。

日本人占领的亚洲地区,能有多少工业?主要靠自己支撑的日本人,面对着工业世界第一的美国自然是脚软。如果他们也有占据了世界一半的欧洲,依靠他们蝗虫式的掠夺,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是惊人的。只怕最后美国人取胜,都要元气大伤,一蹶不起。

相对的苏俄的劫掠本领也一点不差,正是二战的劫掠,才使得苏俄少奋斗了十年,跃居世界第二的宝座。

利比亚未来即使处在北非战争的中心区,无论是面对德意的老顾客也好,还是以绅士自居的英法也好,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所以孟享通过正当的渠道购买了土地,先占好这个坑再说。即使英法知道山寨公司也不要紧,他们没有特殊的情况,也不会去随便对付这些不知底细的神秘组织。

新的四号分基地就坐落在了苏尔特盆地,即为了保障这个未来的能源基地,也为了方便不久后的北非战争。基地的能源依靠石油的开采,利比亚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不仅仅可以供应基地电力,而且可以为基地账户不断的增加着数字。

基地虽然升级,但因为功能还没有解开,所以控制半径还是一万公里,利比亚可以覆盖在内,但南非和尼日利亚却是不行。欧洲倒是可以布置,但那里政府管理的太严格了,基地不好隐藏。而且在大军的阴影下,很难发展。

新的第五座分基地也已经在半路上了,目标也是欧洲。不过不是在欧洲大陆上,它的最终容身之所将是格陵兰岛的东北部。

那里虽然是丹麦的属地,圣诞老人的故乡,但那里是人迹罕至,即使是后世也不过才两三万人,而且是集中在海岸的十几个小镇。常年不见人,加上耸立如山的冰山,使得基地隐藏是最好的。况且,孟享也看中了格陵兰岛的资源。二百多万平凡公里的土地虽然可供人居住的地方不多,但自然资源丰富,仅仅东北部的310亿桶石油,就让孟享不肯放弃。

再说格林兰岛东南既是冰岛和英格兰,西南既是加拿大和美国,向东也可以直逼苏俄。比起万里外的华夏来可是近多了。若不是格林兰岛上常年冰雪,只怕早就被各国抢占了,哪里还轮到丹麦。不过这些恶劣的天气丝毫不影响基地的安营扎寨。

这些布置虽然偏远,但可以供应起以后山寨公司在欧洲的大部分销售,不需要再万里迢迢的运过来了。

而新的基地车也在主基地的战车工厂内生产着,等待着孟享这个指挥官在世界棋盘上新的布局。而此时的敦刻尔克不过是一条水沟边上的折腾而已,对于掌控着基地和无数个未来世界节点的孟享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为了对以后的布局更加有利,孟享还是继续伸手帮着德国人打一场只留少许遗憾的胜仗。

他既然早就知道了有大雾天气,自然早就有了准备。间167的布置只是其中一项,无线电发射装置作为一个信号源不断的传递信号,可以使得远距离接收确认。

“偏左一千米攻击!”命令及时传递,剩下的88门火箭炮的呼啸立即划破了浓雾,攻向了士兵密集的地区。随着德军的推进,即使火箭炮的短脚射程也已经快打到海边了。

“上帝啊!”盟军士兵狂呼大喊,那可怕的噩梦再次来临。火焰蒸发了浓雾,立即向人们再次展示了地狱的景象。刚刚巩固的战线又开始松动了,海滩上排队的士兵齐齐向前奔去,远离危险。杂乱的队伍中,不时有蝴蝶妖艳火光的翅膀沾染着鲜血翩翩而起。但这些都挡不住人们对背后的地狱再现的恐惧。

虽然火箭炮的准头不佳,但这样的大雾天,此时再准确的火炮也无法校对目标,而大范围覆盖的火箭炮却是不怕,而且因为大雾,反而使得盟军的反击增加了困难。随着距离的逼进,甚至火箭炮也能直接覆盖盟军的炮兵阵地。连绵的爆炸和热浪在不断的驱散着大雾。

“全体注意,已经到达目标上空,准备投弹!”同时接收到其他信号源发来信号的德军的引导飞机,开始提醒后边的轰炸机群,并率先把蝴蝶炸弹扔了下去。

漫天的蝴蝶在硝烟和浓雾中飞舞,最后纷纷停歇在敦刻尔克的港口和海滩上。

第0471章 敦刻尔克的转折

妖艳的蝴蝶炸弹再一次布满了沙滩和港口。而火箭炮把暴风雪的冷冽入骨送到了英法联军的背后,催得港口的拥挤更甚。

混乱再次在浓雾中响起,叫骂声,诅咒声、哭喊声混在浓雾中不断的翻腾,但当密集的枪声穿透浓雾,让人们心头一紧后,各种声音小了八度。但不久后,各种吵杂的声音再次在另一个方向响起。浓雾不仅掩盖了他们的行踪,也使得管理增加了困难。若不是伦敦雾都的人们早就习惯了浓雾下的罪恶,只怕情况会更糟糕。

但本来很好的撤退机会被浪费了,整个28日,虽然有大雾的庇护,运出去的有7千多人,但比起原来历史上的17804人来说,却是不足一半,这还是民船增加的功劳。

29日下午的时候,天气开始转晴,通过天气预报得知了天气变化的德国人早就做好了准备。天气放晴,德国飞机就飞临港口和海峡上空,开始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攻击。虽然坦克部队已经撤下来了,准备投放到攻击法国其他地方的红色计划中,但有火箭炮开路,大批的瓦解英法联军的士气,猛冲猛打的地面部队一直在推进,已经可以远眺大海了。

英国人也知道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危急的时候,总有人站出来拼命,但更多的人却是失去了抵抗,木然的向后逃离。最后黑夜挽救了他们,当入夜后,感觉胜券在握的德军停止了在黑夜中的进攻,等待英法联军投降。

英国人也展开了是否投降的辩论,眼看着德国人逼到了眼前了,但撤离出了只有不到2万人,这意味着剩下的那十几万英军再也回不了家了。等着他们的不仅仅有俘虏营,而且还可能是地狱。不管上层的人如何讨论,下边很多的人在德国人攻来的时候,直接举起了双手。他们已经失去了抵抗的信心,如果能撤回,他们自然是向后跑,如果到不了海边,那么干脆投降,还能有回家的机会。

在上边不断争吵的时候,海边的撤离依旧忙碌个不停,今夜没有德国人的大规模骚扰,英国人一口气撤出了近2万人。

这个成绩让英国人欢欣鼓舞,他们立即改了一些软弱的措辞,发表了一份强硬的声明,计划拖延两天后好好的驳斥德国人一通,但这两天,还需要与德国人委曲求全,争取撤出更多的人。

他们发动了各种的关系,让德国人确实放松了,在30日这个大雾天的整个白天里,英国人再次撤离出了2万人。但这样的消息不可能瞒过德国人,感觉上当了的德国人立即在夜间潜艇攻击。空军也借助剩下的最后一个信号源,投下了蝴蝶炸弹,再次封锁被暴力破开的通道。得益于越来越熟练的组织,使得盟军当夜也撤出了1万人左右。

当第二天31日来临的时候,德国的陆军又开始一步步的向前挪动,再次压缩英法联军的空间。这使得英国人的撤退计划加速,并通告了德国人那份措辞强硬的声明,丘吉尔的那个臭硬的口气跃然纸上。

“进攻!全力进攻!”老希恼怒道,最后一次指望和英法和谈的门被关上了。

31日中午过后,浓雾又开始消散,使得德国人的攻击更加的犀利,英法联军的防线越是收缩,越是显出火箭炮密集攻击的威力来。英法防线又开始了动摇。

“坚持住,只要我们坚持住,胜利之船将会带我们回家。”蒙哥马利大喊道,此次战役他表现出了顽强的作风。但手下的士兵却是已经有些丧胆了。德军逼近,而背后有撤离的通道,任谁心中都像在最后一班船前撤离。

盟军剩下的火炮发了疯似的用弹幕暂时阻挡住了德军的脚步,德国的火炮也在不断的还击,延伸的炮火还时不时的对准海里的大小船只,不断落下的炮弹使得德国人的潜艇撤离了。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不被英国人护航的舰炮所伤,也会被岸上的各种火炮击中。海面上到处腾空而起的水柱,让人避无可避。

除了炮弹溅起的水柱,天空中的德国人的轰炸机扔下的炸弹,溅起的水柱更高。但英国人之前驱逐潜艇的军舰也是损失惨重,这使得英国上层直接下达了命令,打算把最新的那几艘驱逐舰撤回来保卫本土。这次战斗打到现在,英国人的陆军已经元气大伤了,但英国人最为厉害的是海军。只要海军不失,他的本土就不容易出问题。

高层中的这些命令已经有舍弃这些士兵的意思了,反正已经努力了,也撤出了六七万人,足够对民众交代了。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受到了德国人海军的威胁。

德国人此次攻击不仅仅是来自空中和陆地,大和级战列舰组成的舰队从挪威那边慢慢的撤了回来,巡游在苏格兰附近,让英国人万分紧张。挪威的战事基本上已经平息了,除了部分北方的地区还没有被攻陷,其他地区都控制在了德国人的手上。

在21号的时候,一支由挪威军队、波兰军队、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组成的2万多人的队伍,在舰船和飞机的掩护下,重新占领了纳尔维克,打算再次卡住德国人铁矿砂的运输线的咽喉。但此时,西线危急,加上那艘恐怖的兴登堡号领衔的舰队开始围拢了过来,这使得,这支联军不得不早早的又主动放弃了纳尔维克。

挪威战事已经基本结束,那艘大和级战列舰又调转船头,率队来到了北海。所以这次英国人撤下去的不仅有那些驱逐舰,还有一些先进的飞机,只为了先保障本土港口的安全。

不过敦刻尔克附近的天空中还有一百多架英国人的飞机在掩护着来往的船只,使之尽量少受轰炸机的攻击。但这已经阻挡不住斯图卡和Ju…88的对商船的轰炸了。老希发狠,加上休整了一段时间,此时天空已经遮满了纳粹标识。

相关的消息,并没有瞒住多久,德国人安插在盟军中的特工也趁机大肆散布谣言。高层乘船或者乘机已经逃亡的小道消息更是漫天的乱飞。

在此之前这样的消息或许相信的不多,但现在德国人已经逼到海滩和港口了,加上上层已经有了弃守的打算,所以士兵也感觉到了不妙,大批大批的士兵退下来,朝着港口和海滩,打算赶上最后一班船。

31日当天的风浪变大,不似昨天的风平浪静,使得撤离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不光是那些内河船只很容易被浪头打翻,就连摊头的临时栈桥都被风浪打得很难靠停。艰难的撤离工作更是加重了迷茫人群心头的愤怒。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想组织,也没人听了,人们开始疯狂,想抢到船上的一个空位。人性本恶的哲理格言似乎在此时得到了证明。被挤在人堆中的哭喊声,被踩在众人脚下的惨叫声,被掀落海水中的呼救声,在逼近的炮火声中愈发的清晰。就连此起彼伏的枪声都压不下去。

执法队开始举枪射击,但倒下的人群后边伸出了更多的枪管,以前排的士兵为盾牌反击。一时间枪声大作,跟随而来的法国百姓的哭喊转瞬被枪声大作遮掩了下去,但地上躺着的伤者的呻吟却是越来越多。

“投降,我们投降,还能回家!”人群中有人大喊。

“逃兵立即枪决!”有军官立即发现了不妙,大声喊道。

“高级军官们都逃走了!”有人继续大喊道。

“不要相信他们,是间谍在造谣!”蒙哥马利站了出来。高级军官的出现稍稍稳定了一下众人的情绪,刚才混在人群中的德国特工很快被人认出一个,被暴怒的人群拳脚加身后直接倒在地上被踩死。

但随着前方撤下来的士兵越多,船只被封锁的越多,拥挤在港口和海滩上的混乱中,人们不满的情绪却是越积越多。

“轰!”一声晴天霹雳的巨响后,沙滩上立即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就像是被陨石撞击了一样,焦黑的坑壁上残留着一些亮晶晶融化的暗色琉璃。周围倒下的一片士兵,皆是七窍流血,相对于靠近巨坑的那些再也没能爬起来的人来说,那些口鼻流血,滚爬呼喊的人显得更加幸运一些。而留在坑内的残肢断臂泡在翻滚上来,又被从旁边渗透出的血水慢慢的淹没,只留下几根朝天的断指露在外边。

“舰炮!”英国人对这种巨响十分的熟悉,有人顺着海风吹来的方向看去,一艘巨型战舰的身影在夕阳穿透硝烟斜照下来的光彩中,犹如一座山峰在海上升起,显得格外的雄伟。但狰狞的炮口很快提醒了人们这是现代文明制造的杀人武器。

“上帝啊!是兴登堡号!”有人惊呼道。听到惊呼,被这艘巨舰惊呆的人们才清醒过来。

“兴登堡?它竟然敢开进英吉利海峡中来?”或许英国人的舰队无法顺利的挡住它,但面对着遍布海峡的水雷大阵,普通船只都感到胆战心惊,而德国人宝贝一样的兴登堡号竟然拿来冒险?

但他们没有犹豫多久,地动山摇的舰炮再次响起,地皮犹如再次被雷神之锤擂起,刚才的那个弹坑内,不断滚落下沙粒,把坑底的血水抬了上来,而沙滩上几处浓烟冒起的地方,又必然是新的弹坑重现。

而德军攻来的方向再次涌起一片火云,众人熟悉火箭炮的尖啸在一片火焰升腾的地方再次响起。

“投降了,投降了。我们跑不了了!”有人高呼,随即有更多的人随之大喊。虽然不知道那艘大和级战列舰怎么过来的,但当他的身影出现在英吉利海峡的时候,英法联军都绝望了。

兴登堡号还在几艘驱逐舰和鱼雷艇的护卫下缓缓的航行,路过英国人的那些小舰船也不必让,直接压了过去,嘎吱吱的金属摩擦声传出老远,但碎裂的木块却依然漂浮在海面上。对上那些薄皮商船,大和级战列舰这辆海上坦克的野蛮冲撞,立即吓坏了海上的运输船只,立即有两艘挡在战舰前进方向上的商船竖起了白旗。

连锁的白旗相继挂起,就连沙滩上和港口的联军大部分也都打起了白旗。至少德国人对待俘虏,还保留着一份绅士的风度。在很多士兵放弃了抵抗后,德军迅速的冲了上来。

5月最后一天的黄昏下,除了个别地方抵抗依旧外,已经遍插白旗了。

在黄昏下那艘大和级战列舰出现后,犹如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让英法联军崩溃了。没多少人想过能穿过那座山峰一样的巨舰的封锁逃回去,投降保住性命成了士兵们最好的选择。至于国家和荣誉,此时都没有恐惧笼子里亲人的眼泪有分量。

6月1日,在升起的照样中,德军全面占领了敦刻尔克。

“英法联军终于投降了!”第一时间接到了这些情报的孟享松了一口气,也不由为自己的决断而有些得意。

眼看着德国人对于英法联军的撤退并没有太好的招数,孟享不得不甩出了自己隐藏的一招。第三艘大和级战列舰被送到了德国人的眼前,让老希终于狠下了一把心,舍得派出了一艘大和级战列舰来震慑。那艘刚经过改装的第二艘战列舰在德国人的操控下,按照天网提供的水雷大阵的图示,和大雾时候一直持续破出来的航道,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稍作了停留了休整后,就出现在了英国人撤离的通道处。一下子摧垮了英法联军抵抗的信心。

“我还会回来的!”这一次战役中表现抢眼的蒙哥马利受命和一帮高级军官乘坐来迎接他们的飞机撤回国,临登机前,他望着远处海峡内的兴登堡号,又看了看沙滩上的最后一缕夕阳,忍不住低声说道。他不知道他抢了别人的台词,只是心情有些沉重。

大战到此,聚拢了140多个师,三百多万人的盟军以失败告一段落。敦刻尔克只撤离了七万多名士兵,其中只有4万英国远征军,其他的十几万同其他一百多万盟军士兵一起关进了战俘营。盟军绝大多数的武器装备以及大量的设备和军事物资都被留在了法国,落到了德国人的手中。匆忙逃跑和投降的联军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炸毁。

德国人一下子威名大振。凭借着一国之力,一举击垮了号称此时最强国联盟的英法,确实值得骄傲。即使后来以一国之力抵抗英法、苏俄、美国等诸强国,最终落败,在世人眼中,也从不曾以弱小而冠之。

这一次,英法联军败得更惨,更是突显了德军的威名,也让历史在此有了更大的转折。

6月2日,德国人开始了红色计划,装甲部队朝着法国其他的地方继续挺进,一路上摧枯拉朽的,法国人望风而逃,没有一丝的抵抗心思。他们的斗志已经在时尚之都消耗殆尽了。德国战车继续朝着巴黎挺进。

“英国人和法国人,已经不堪一击了。”日本人首先反应了过来。他们望向东南亚的目光更加的热切。仅仅一百多万的俘虏就抽干净了英法国的大半残存的兵力,剩下海外的部队那里还能把心思放在安稳殖民地上?

眼看着德国人一路挺进已经跨过了一战时期的战斗遗址,逼近巴黎了,日本人也行动了起来。在广西和海南的日军快速的集结,并逐步的向越南边界逼迫。但摸不清后边的发展,日本人依旧保持着最后一道底线,没有攻入。

原来的历史上,日本人是在法国的维希政府建立以后,才在9月份入侵越南的。几天之后才与德国人确定了同盟关系,签订了三国公约,正式形成三国轴心世界。

但此时德国人因为需要拉拢先锋军和山寨公司,所以对日本人不冷不淡的。使得日本人并没有急着趁火打劫。他还需要辨析一下其他国家的意见。

面对着德国人强大的武力展示,在芬兰农给了个灰头垢面的苏俄也坐不住了,本来和德国人签订了互补侵犯合约,打算缓和几年来备战,岂料号称世界最强大的英法联军竟然一塌糊涂的败了。他们不得不加紧了战备和扩张。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占据着波罗的海的港口,使得苏俄并不能很好的防御来自波罗的海的进攻。如果有人从爱沙尼亚等三国登陆,顺势推进,可能直接就威胁到莫斯科。

这种不安定因素,苏俄人向来都是用凛冽的北风摧垮在萌芽状态。如果不及早处理,让德国人从西边空出手来,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苏俄人也立即调兵遣将,兵陈三国边界。这时候,德国人因为有合约限制,加上西线战事未了,插不上手。英法更是无法伸手,此时苏俄可以放心的生米煮成熟饭。

“如果伦敦陷落,那我们共和国也将陷入一场天大的危机。不光是经济上,而且军事上,我们的本土也容易受到德国人的威胁。如果让德国人整合了欧洲的力量,他们的军舰和潜艇会直接开到纽约来!”罗斯福拍了一下轮椅的扶手,沉声说道。

“可惜,国内的不少人只想着用战争刺激经济的发展,却是没有看到时局变化太快了。如果我们不扶持一把英国,恐怕到时候就来不及了。”罗斯福继续说道。

他的对面是威尔吉,这是40年刚脱颖而出的共和党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这个以前毫不知名的新手一开始就抨击罗斯福新政效率低,尤其是罗斯福已经连任第三届,也是为人诟病。但罗斯福的注意力不在他这里,这张新面孔也只是一个传话筒而已。

美国人的总统虽然是财阀手中的一把刀,但如果总统根深蒂固后,这把刀可以反过来伤害那些舞刀弄棒者。不少总统试图摆脱傀儡的命运,但绝大多数是以被刺身损,美国总统的被刺杀的概率使得他的风险性堪比煤矿工人。

但罗斯福经过了两届的总统后,势力已经不是那些大亨们可以轻易活动的了。此时美国的关系有点像是华夏晋朝的士族、隋唐时候的几大家族和皇帝皇族的关系。当总统的势力发展后,形成的利益集团很渴望代替老的财阀。虽然美国总统死掉了不少,但美国的大财阀也倒下了不少。

而罗斯福正是这样一个强势的总统,就连第三任总统的职位,也依旧攥到了手中。若不是后来他离奇死去,恐怕美国也会有一位终身大总统独裁一下。

美国在罗斯福的经营下,越来越强,已经不需要孤立主义这件外衣了,罗斯福也有心在有生之年,把美国的力量展示到世界上。

大国的崛起的时间都是按照十年为单位的,美国人早在一战前就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了,而且一战还获利不少,但依旧算不上世界第一强国。继续发展了二三十年,经过了二战的洗礼后,才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这些年受到英法日德等强国的干扰,美国人甩出了孤立主义,一心发展国内,稳固国内的市场。

但他们从没有搏击世界巅峰的努力,看看美国人在二战中的很多武器,都是早早的就有了相关的设计,并不是匆匆急就。

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美国人需要好多借口以及合适的机会。

罗斯福此时说的这些话,就是为了要议会通过《出口控制法案》,来引爆最佳时机。

第0472章 先锋军的魅力所在

《出口控制法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出口物资上一卡,无论是对象还是品种价格,都要过一下手。

这样强大的指挥棒,那些财阀们自然不肯让罗斯福轻易到手。不过,英法危急,无论是欧洲也好,亚洲也好,两大洋都不是很安宁。需要有根指挥棒来控制一下出口的倾斜方向。在一系列的妥协和平衡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