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低保政策好啊!”阎锡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关键。

“我们举仁义之师,正是民心所向啊!”唐药师插言赞叹了一句。

“需要人手去整理当地政务,梳理来年的经济运转情况!”周白说道。

“还需要稳定,维持好当地的治安。那边可是一直动荡,需要军队压制!”李树春插了一句,却是问的军队。

“整编好的77军已经到了兰州了。由他们帮着守护,问题应该不大。”范种答道,“不过既然提前完成了计划,那么我们需要调整整体计划。可以实行第三套计划,继续向西挺进。天气渐冷,一旦大雪封路,边疆地区将寸步难行。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多占据一些地区。”

他顿了一顿,按照原定的计划,先锋军先清理甘肃和宁夏,等到进入11月中旬才开始谋图新疆。这是基于孟享印象中的,苏俄会在不久后对芬兰下手。那时候被芬兰拖住的苏俄,对于新疆的掌控会更弱。也避免早碰上苏俄,出现一些麻烦。不过,不清楚这一些的范种显然有些不大看好,所以才说了能多占一点,就先占一点的想法。

此时盘踞新疆的盛世才,见势不妙,很可能就直接求助与苏俄。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那些大动作都会引发更多的变动。不过,吞掉一部分地盘,还不至于把盛世才逼急眼。

“冬天虽然西北的一些地区已经大雪堆积,道路难行,对我们的行军不利,但对于别人更加的不利。对付这些人,莫过于封住他们野外生存的能力。我们不急,先稳定占据的地区。后勤吃紧,还需要多准备一些弹药!”孟享开口道。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也希望军队能先适应一下寒冷天气下作战的模式,一旦和苏俄翻脸,寒冷就不得不考虑在内。所以他希望那新疆地区先练一练兵,所以不介意拖后几天。

再说,连续挺进了一周,先锋军的后勤已经非常吃紧了。若不是从兰州等地补充了些油料,加上作战不多,弹药消耗比较少,没有基地的支持,没有铁路的支持,紧靠着那点积攒起来的补给站是远远不够的。

在西北地区,他需要一座分基地的支持。有了基地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后勤的困难。

那些分基地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有用处。安排了大半天,孟享才把在曹县附近的那座分基地挪了出来。此次作战,分基地就随军一起行进。相对于之前穿过三马控制区域的困难,此时有军队重重守护,以军事机密为由阻挡了众人的视线。

蒙着帆布的庞然大物,都是趁着夜间行路,幸好基地车速度虽然慢,但可耐恶劣环境,总起来行进速度也不慢,此时已经挪到了兰州附近。但这不是它的目的地,为了后边攻打新疆方便,它还需要继续向西。

“对,应该先稳定后方再说。况且还有五六万的日本人被堵在兰州东边呢!这也是一个大麻烦事情!”李树春说道。阎锡山闻听,心中也是有些尴尬,当初放鬼子过去的就有他。

“什么麻烦的,直接消灭了就行。才五万来鬼子,缺弹少炮的,消灭他们还不容易?”周白随口说道。

孟享心中一丝苦笑,灭这些鬼子容易,可一打他们,他们万一再缩回红色禁区里,怎么办?难道真在那里养着他们不成?

板垣征四郎带着鬼子跑了一阵后,竟然发现先锋军没追上来,一个追兵都没有。加上大军需要整顿,于是他们就铜川一带休整。虽然他们时刻打着撤离的准备,但先锋军竟然真的一直没打过来。

此时北边和东边被先锋军封死,南边被中央军挡住,西边困苦,而且越向西补给越难,在附近还能用金钱收买一些中央军的败类淘到些弹药之类的。而且,板垣征四郎也有攻打西安和陕南的打算。只要先锋军不紧逼,他们就不着急撤离。而日本人大本营的思路也是如此。

孟享也是看到鬼子赖到了那里,才直接封住了他们西行的退路,直接把他们真的堵到了里边去了。

“最麻烦的不是这个,而是如何去向国人说,这一次向中央军攻击,攻城略地的事情。”阎锡山突然插话道。如果是他自然有不少主意,但他只字不提,只等着先锋军的其他人来回答。

“三马的事情好解释,这个也没有几个人来对此纠缠,只有我们的军队进入了中央军占据的那些地盘是个麻烦事情。不过,我们同是中央军一体系的,这不叫攻占,只是暂管,有些地方的官员有感于先锋军能维持地方稳定,保障汉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暂时委托剿匪的先锋军来托管而已!”旁边唐药师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那把纸扇更是徐徐摇动,带起一丝丝清风。

“呵呵,一场嘴仗免不了的。我们下一步在登记详查后,就让百姓来进行乡镇普选。这样才是最民主的嘛!”孟享在旁边也笑呵呵道,不过只是看谁的舆论造势大,谁控制的舆论多而已。这一两年,得益于受到后世影响的孟享的重视,先锋军对于媒体的控制越来越多。而且先锋军一直以来都是讲真话的传统,博得了民众的信任。打嘴仗,别人也是打不赢的。

孟享还祭起民主和自由的法宝,才是最有威力的。百姓都乐意了,他们选举的政府才是最有效的。别人还哼哼唧唧什么?

要知道这个年代,这样的帽子最大了,已经远超过中央政府口中的大义了。

“搞舆论战,他们莫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孟享不由轻笑道。

第0451章 宽轨

舆论战的烽火果然开始点燃了。大报小报都在评论着先锋军的这次西北进军。大街小巷也在纷纷攘攘的议论着这次行动。而此时孟享和唐药师等人正坐在指挥部会客厅中品论着各处媒体的评论。

“倭寇犹在侧畔,相煎何必太急?这一条说的犀利!也不知道是那根笔杆子的生花妙笔。”孟享指着中央日报上的头条赞叹道。

“这个笔名,我知道是谁,陈布雷当年曾用过一阵。”何思源笑道。

“陈布雷?”孟享对这个名字可是比较熟悉的,这可是老蒋身边的文胆,号称中央党的第一支笔,只是结局有些凄凉了些。不仅自己殉身,而且自己的家人后来也有些悲惨。

“陈彦及的笔名一般都是用如椽,其他笔名很少用了。这一次,恐怕他也是不好意思显真名了。倭寇犹在侧畔是不错,但三岁小孩都知道先锋军和中央军谁打鬼子多。”何思源呵呵一笑道。

“写得再花团锦绣也没用,打鬼子,咱们先锋军从没有落下过。根本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旁边李树春不屑道。

“也不能任由别人来说,假话重复多了,就会有人相信。”周白摇头道。

“我们说话的声音也不小!”孟享拍了拍旁边的一摞报纸笑道。

媒体的力量,没有一个比孟享体会更深的了。当媒体都是一样的强调的时候,上帝也能被说成仆人,剥削也能说成奉献,黑白转瞬即可颠倒,天地乾坤顿为失色。所以,先锋军的宣传工作一直都是重点,从没有半点的放松。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控制的报纸不多,先锋军利用的主要是电台。但正是先锋军的推广收音机的活动,使得先锋电台的声音时常飘荡在大街小巷。先锋电台的现场直播更是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消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使得先锋电台成为了国人信赖的一个主要媒体。孟享根据后世推出的众多丰富的节目也使得即使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们也喜欢收听先锋电台。

此时的先锋电台已经有了三个频道在一起播出。而先锋军设置的长波电台也可以覆盖全国,这是别人没法比的。

搞媒体,在很多时候是挣不了太多钱的,为了吸引别人,广告之类就不能播放的太多。所以搞媒体需要金钱来支撑,而先锋军恰恰在这方面也是强项,比之中央政府的投入还要舍得。当然这也和这个时代的媒体讲求自由开放,多数是民营有关系,要不然老蒋也不会在这上边如此被动了。

现在的这个被动又被先锋军捏住了,先锋军在短短的一年内就掌控了六百多家大小报刊,大到全国发行的大众报,小到县市内的地方报纸和刊物,都是一应俱全。有众多热血的青年和有感与先锋军的铁血抗战而投奔而来的众多文匠,加上雄厚资金的支持,短短的时间内,先锋军的话语足够能让国人都能听见了。

此次,老蒋和先锋军打舆论战,先锋军避而不提攻占之事,只提先锋军打鬼子的战绩,低保对百姓的好处,联合战区内百姓的幸福,西北百姓的贫困,遭遇战乱的无奈,三马军队的残暴以及中央军对汉民保护的一些不作为。

大篇幅的宣传下,百姓也会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先锋军还提到的对西北地区政策规划的畅想和描绘的蓝图,这引得很多中立媒体也开始转向支持了先锋军。

而与之对比的是,中央军抨击先锋军的话语就显得有些苍白。

“你们看着一条,‘攻击友军!挑动内战的国贼’,也太没有水平了,干巴巴的,只会用这个来扣帽子!什么内战?老蒋他们的部队不是经常与红党他们闹些小摩擦吗?怎么到咱们就成了内战了?”孟享又点着一份报纸笑道。

“人家那是争一两个县城的地盘,咱们这次可是攻占了一两个省了。”周白一边笑着,眉头却是也皱了一下。西北那地方虽然也有些特产之类的,但比起下一步的低保、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来,差了太多了。

“我们要占的可不是一两个省,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四个省我们都要,还有陕西,我们也要插手占一部分。”孟享豪气的一点点的点出了自己的猎物。

“那几个偏远省份,中央可能不是太在意,但如果陕西也被咱们占据,只怕有人要急了。”唐药师心中虽然也一直奇怪,孟享怎么会只占一部分陕西,但依旧笑着提醒道。陕西虽然不复当年京兆之绝代,但依旧是国之重地。对于手中握着不多的地盘的中央来说,是决不能容忍的。

“陕西不宁,西北不靖。陕西必须要拿下。”孟享毫不迟疑道,现在二战战火已经点燃,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在国内墨迹,按照先锋军此时的实力,他还不信老蒋真敢和他翻脸。

“到时候说不定真要打内战了。即使我们不打,别人也会以我们开先河为借口,开始内斗。”何思源不无担忧的说道。之前虽然各路部队底下有些小摩擦,但在日本人的压力下,表面都服从老蒋政府的。老蒋的政权也是众人都认可了的。但此时先锋军的这一次西北的动作有些大了,确实有挑战中央政府权威之嫌。

日本人现在缩头停止了攻击的脚步,这使得剩下不多的地盘更显得重要。一些丢了地盘的军阀需要养兵,需要弄钱,而之前抗战的消耗,也把众人的口袋掏空了不少。他们没有先锋军一战歼十万鬼子的能力,从日本人手中夺不来,他们就从剩下的蛋糕中割。

先锋军更是得罪不起,不等去夺人家的地盘,自己手下的兵就先被人家夺去了。于是他们只能在国统区的那有限的地方抢夺着资源,暗地里勾心斗角的。但此时既然先锋军揭开了盖子,别人也有了推托之词。

“只怕以后又要乱了!”何思源最后感叹了一句。

“乱?谁要乱,我就打谁!”孟享霸气十足的说道。内战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打起来,如果一方太过强势,最终只能是一场骚乱而已。以先锋军此时的实力,只要不是中央军和先锋军直接闹翻,其他的动荡都能一翻手就压下去。

“没了地盘,没有兵源,没有钱,他们想内战都打不起来,只能在困鼠室斗而已。”孟享不以为然道。

“咱们有地盘,也有兵源,只是咱们也要没钱了。”周白在旁叫苦道。这一次进军西北前,就已经整理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确保西北的国防安全,无论是哪一项也好,都需要加强西北和内陆沿海地区的交流和沟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修建一条铁路了,毕竟在这个缺少汽车的年代,一条铁路承载的运输量是惊人的。

西北地处偏远,华夏为了更好的管理这里,一直打算修建铁路,但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陇海线前两年不过才通到宝鸡而已。正在准备施工的宝鸡到天水一段,随着抗战的爆发,资金缺乏加上工程艰巨而停滞了。这两天,先锋军不光是在向西推进,顺着兰州和宁夏向东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前已经攻克了天水了,还在向东挺进。而天水到宝鸡的道路上,已经可以看到铁路修建的痕迹了。

而在先锋军的规划中,是打算修建一条更加长的铁路。连通陇海线,让其延伸一直到兰州,再分为两路,一路到西宁,一路一直延伸入新疆,最少也要到达迪化。孟享从美国人那里弄来了不少铁轨,最先铺设的几条铁路中,最重点的就是这一条。有了铁路的支持,后勤才得以保障,才可能稳固西北,进而向西向北攻略。

“仅仅一条铁路就要耗光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些盈余的财政了。”周白略有些不甘心道,联合战区最近工商繁盛,第三季度竟然有了不小的盈余,但随着西北的进程,那些钱全部填进西北的规划和修建中去了。这全部源于孟享的一句话,“我们先锋军走到哪里,就要建设到哪里,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我们先锋军的诚意。”为了解决交通的问题,后边孟享还加了一句,“我们走到哪里,路就要延伸到哪里!”

孟享还有些自知之明,没有加上铁路的字眼。要知道铁路的修建可比起修建一条简易公路耗费太多了。即使解决了铁轨、劳动力、技术等问题,单单剩下的资金问题也是一笔惊天的数目。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虽然铁路投入大,但一旦投入使用,西北大量的资源可是源源不断的可以运出来。”孟享笑道。确实如此,西北虽然给人以荒凉的印象,主要是因为地表水资源相对缺少利用难度大,使得人烟稀少。但资源却是一点不少。单单一个柴达木盆地,后世就有聚宝盆的称呼。

此时谢家荣等人已经去了金川勘探那里巨型的铜镍矿,而先锋军的前锋也接收了玉门老君庙地区还在勘探的玉门油田。由于先锋军早就把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人收在麾下,使得玉门油田的勘探晚了一段时间,本来3月份就出油的,但现在勘探还没有完。当然这也与先锋军通过石油开采和走私运输,缓解了国统区的石油紧缺也有关系。

源于对未来的筹划,下一步还要修建包头到兰州的铁路,未来还要准备归绥到库伦的铁路,甚至未来还需要考虑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连接问题。但其中涉及到一个铁轨的规格问题。

铁轨的规格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体现在宽度上,更是五花八门,从610毫米的,一直到马来亚、缅甸等的米轨,日本的1067毫米,再到苏俄、芬兰的1524毫米,巴西、西班牙、葡萄牙的1665毫米,印度、阿根廷、巴基斯坦的1676毫米,共有20多种。

国际上为了统一,在37年正式确定了采用了英制的1435作为标准宽度。华夏大多数铁路采用的也是这种规格。不过,西南地区受到了法国人的影响是米轨,山西正太铁路用的是法国人的贷款,自然也是米轨,老阎也随即统统把山西的铁路都改为了米轨。台湾受到日本殖民,是采用了1067毫米,东北地区受到了当时俄国人的影响,很多都是用了1524毫米。

其他地方还好说,现在山西在手,需要改造,下一步与西伯利亚铁路接轨也需要调整,孟享就不得不考虑到未来的铁轨宽度的问题。

说实在的,1435毫米的铁轨也不是很科学,只不过最强势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大多数都是用这种规格,也就产生了后世的马屁股决定火箭尺寸的问题。

尤其随着集装箱的问世后,标准轨道的宽度也显得有些不合适,双排的安置不上,单排的又有空余。孟享为了加快运输,更好的提供后勤保障,正打算引入集装箱的概念,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有些耽搁。

此外,后世的苏俄正是因为铁轨宽度大,使得造出的很多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都比别人块头要大一圈。孟享记忆深刻的是后世的火箭零配件的运输,一些大配件用铁路无法运输,使得运输成本增高不少。就连核导弹列车的布置,宽一点的苏俄规格也占了不少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越宽越好,太宽了就造成了道路建设成本的增高,尤其是穿山越岭的时候,还有就是车速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孟享对于车速的问题没有太大的关注,火车跑300公里和跑200公里差不了多少,关键是一路上只能金鸡独立的打站票才是让人受不了的。要是火车上人人是卧铺,除了个别赶时间的人,多耗个几个小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点时间省了排队买票的工夫就能补回来。

华夏人多,也就意味着客流量的巨大,后世铁路上那么多关于这方面的世界第一都成了华夏自己一个人玩的游戏了。在铁路长度一定,安排车次的频率不能超过安全范围的基础上,要想获得更大的运输量,除了再加条铁路外,只有增大铁轨宽度,增加车厢的宽度了。

但后世全国的标准已经统一到了标准轨道上,想要全部改变的成本太高了,只能照着马屁股,规范其他的标准。机器、产品的尺寸也就只能按照这个设计规划,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妥协下的产物,一直推进到挖潜的成本大于革新了,才会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技术革命。

此时华夏的铁路还不多,虽然接近2万公里,但其中不少也需要统一和调整。而且在孟享的未来规划中,华夏的疆域将是前所未有的宽广。铁路里程超过十万公里都略显不足。根据庞大的疆域设定自己的标准也未尝不可。标准决定了未来的发展之路。

孟享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所以迟迟没有确定铁路的标准。

“铁轨的尺寸确定的如何?”但此时铁路的建设不可再拖了,所以孟享问起了铁轨的情况。

“铁路小组的人已经计算出了方案,2米宽的铁轨方案可行。”周白点了点头,“不过具体的测试数据还没有整理完。”

从去年年底,一系列关于铁轨宽度的测试就已经开始了。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未来长久的考虑,必须要谨慎。孟享并没有催促,但试验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2米宽的方案是孟享提出来的,在先锋军不断推行国际标准单位后,整数位的计算相对就简单了许多,既然孟享打算确定自己的标准,当然是从基础上一点点的搭建整个系统。这虽然让华夏的科学家们可以从基础入手彻底熟悉整个体系,但也相对的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用整数位相应的可以减少许多的工作量,反正需要用英制来统一什么,所以也不需要考虑个位十位的那点差别。

2米的宽度,也是孟享考虑了后世集装箱的尺寸。汽车的大致尺寸定住了,道路的宽度也就相应的定住了,于是集装箱的尺寸也不能太夸张,这样由此推定火车车厢的宽度,可以用2米的铁轨满足。这也能符合材料的性能,不至于用特殊工艺处理增加成本。

火车宽上十米倒是不错,但仅仅各类轴承之类的荷载就受不了。

“2米宽的铁路,是不是有些太宽了?”何思源不清楚后世铁路的发展,也刚接触到这个信息,不由诧异道。

“2米的铁路虽然宽,但有个好处,大风刮不倒!”旁边的李树春笑侃道。不过这个真让他说着了。后世西北的铁路经常有铁路被大风吹翻的新闻。宽轨上的火车相应的重心低一些,相对要稳当一些,当然转弯的时候,问题也多一些,不过以后尽量取直,还可以为以后的提速做准备。

其实不止是这个,因为铁路变宽,相应的在冻土带和土层松软的地区,同等重量下,压强可以减小。这大概也是苏俄的铁路用宽轨的其中一个原因。未来,铁路要延伸到西藏等地,也需要考虑冻土层的问题,自然也要提前准备了。

“铁轨宽了,火车头也宽大,机器装得大,马力足,拉得多,跑得快!”周白给众人解释了一下集装箱的问题和标准、系统的定制问题,何思源才恍然大悟,自我调侃了一句。

“那些试验测试资料抓紧时间整理出来。2米的宽度如果确实可行,那么西北的铁路立即开始准备。明年天气转暖后,从兰州、天水等地分段施工,加快进程,争取早日完工。同时还要筹备平绥铁路的延伸,顺着银川一直延伸到兰州。向西的铁路和向北的铁路网都要规划好!”孟享点点头,又指示道。

时间也越来越紧迫,欧洲的炮声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不是德国人的事情,而是苏俄唱了一回主角。

11月15日,苏俄集合起了大军开始进攻芬兰。

这比历史提前了半个月。主要是德国人的大和战列舰在波罗的海上太有威胁了,苏俄想给列宁格勒多一圈保护。而日本人偏软,使得远东的事务解决的很快,远比原来历史上顺利的多。欧洲在苏德瓜分了波兰后,暂时恢复到了暴风眼中的平静。斯大林就把南方部队抽调了出来,取代了苏芬边界他不信任的部队,直接发起了对芬兰的进攻。

“看到没有,毛子这不就是搞侵略吗?打完了波兰,打芬兰。不就是为了占地盘吗?”黄维刚大声嚷嚷道。

张自忠的指挥部已经设到了兰州,虽然先锋军的前锋此时又向前挪到了敦煌,但这一段时间,先锋军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稳固现有的地盘上了。先锋军的政策一向是利用低保政策一直渗透到乡镇,直接影响村庄。这虽然使得先锋军的脚步有些迟缓,但开展了工作后的地盘更加稳固。

“这不是贪图别人的地盘,是苏俄要维护西北边境安全,是用卡累利阿地区两倍面积的领土换芬兰的芬兰湾诸岛屿和雷巴奇半岛部分领土,租让汉科半岛军事基地并将卡累利阿地峡的边界后移。”张克侠解释道。

“什么湾,什么雷巴的,说是用两倍的面积换,这些都是糊弄人。我要用这西北的一百亩地去换齐都的十亩地,谁乐意换?看到没有,人家不给换,就去侵略人家了!”旁边的李九思插言道。

“这,……”张克侠心中也是对苏俄的这个做法有些意见。岂止是他,苏俄这一次入侵芬兰,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世界舆论的背面去了。

第0452章 该到我们出手的时候了

当苏俄军队唱着国歌手挽手的跨过边境侵入芬兰领土的时候,苏俄已经失去了世界舆论的支持。

若是说之前侵入波兰,还有德国人在前边顶着,苏俄为了保护边境线,占领和扶持波兰的一个新政权还说得过去。但自从芬兰在一战后就已经独立,是个主权国家,此次苏俄的这次攻击,就是赤果果的入侵行为。

本来世人就对苏俄主义警惕,此时苏俄的入侵行为无疑给欧美国家留下了把柄,被大肆宣扬。

这丝毫不能影响一些人解放全世界的狂热,张克侠之所以心中有些其他想法,也是受到了先锋军中的一些思想影响。公民党的党章虽然相对比较宽松,但先锋会的教义却是被孟享融合了后世的很多观念,使得也加入了先锋会的张克侠也颇受影响,一些观念也随之改变。苏俄此次那么明显的入侵行为,自然又是减了不少的印象分。

很多时候,立场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态度。

芬兰中的苏俄主义党的绝大部分成员也放弃了对苏俄国际的听从,纷纷加入了芬兰政府军的一方,展开了对苏俄军队的进攻。这一方面是斯大林对进入了苏俄的芬兰积极分子也清洗了一遍,使得其他人对苏俄再也不信任了。再一个毕竟他们的身上还烙着芬兰印记,面对苏俄的侵略,会让很多人放弃原来的世界大和谐的立场。

这一次因为牵扯到苏俄,同盟国的那些首脑们又开始靖绥起来,一方面是德国人的威胁,一方面是苏俄的过激行为。他们不可能同时面对两个敌人,真的让苏德走到一起。所以在没有明确德国人的最终意图的时候,他们是不会主动对付苏俄的。斯大林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恃无恐。

德国人也需要时间消化波兰的成果,希特勒的声望再次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内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在这些胜利面前淡了许多。老希已经开始从容布置新的战斗了。苏俄的行动无疑掩饰了德国人的部分企图,当英法不断的猜疑其中的微妙之处。

不过,这些都对先锋军没什么影响。孟享一听到苏俄进攻芬兰的消息,就立即命令部队做好继续西进的准备。

分基地已经在武威展开了。武威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可供应分基地的正常使用。反正孟享也不指望在此进行大生产,只是当做前进基地,补充武器弹药。

孟享不知道张掖附近还有煤炭资源,他只知道武威再向西,恐怕就是一直到哈密才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了。而东边的兰州西宁等地区的驻军也需要武器弹药的供给,所以分基地选择在了武威和兰州之间。下一步如果要对陕西用兵,因为北面的道路不通,只能从东西两侧进攻,所以西边的后勤准备也需要充分。

为了确保后勤供应得上,除了基地外,道路的建设也随之进行。铁路耗时,耗钱,先锋军军队上的车辆暂时不缺,所以直接修建简易公路。先锋军一占领了附近,在低保正式施行前,以工赈民,先组织起当地的百姓整修水利和道路,这才使得整修过的简易公路勉强能够使用。

说是简易公路,并不是沥青的黑色路面和混凝土的白色路面,不过是修整好的土路,使得它们不再坑坑洼洼而已。先锋军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颠簸着用卡车把武威分基地生产出的弹药补给运送到了武威。其中也包括粮食。

在之前的扩张中,先锋军不需要考虑粮食的问题。之前攻克的县城基本上道路都很通畅,军粮可以轻松的用火车卡车之类的运过去。尤其是华夏不多的那几条铁路,解决了先锋军的后勤保障远距离调动的问题。剩下的只是从火车站往前线的一段路的运输。

而且即使道路不通畅的地方,打下的县城一般也都有存粮。处理一部分汉奸,再购买一部分,加上自带的粮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先锋军也很少有打很长时间的战斗。

但此时进入西北,先锋军就不得不考虑粮食的问题。西北一直就缺粮,这不是贫富差距造成的缺少,而是总数就缺。相对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西北地区粮食的不足。平时人烟稀少还觉察不出来,但一下子涌进来十万大军,粮食就紧张了。

这个时代,并不惜那个后世一样,一些地区还没有开垦,即使傅作义也才刚刚开始在河套地区屯田。所以说一些粮食的缺口需要从后方运输。

但陇海线只修到宝鸡,平绥线只修到包头,离着兰州还有一大段路,跟不用提运大宗的货物到玉门,甚至继续要迪化了。只能靠卡车一点点的运输。

这毕竟比起以前的骡马、骆驼来强多了,只是也需要时间。所以才一直拖到了11月中旬。

而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