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失败。这一次不虚此行,中央军和先锋军之间的裂痕已经种下了。先锋军虽然态度强硬,但蒋中正却是态度缓和了许多。以后会有机会的。”土肥原贤二笑道,“如果先锋军现在遭难,至少蒋中正是不会轻易伸手帮忙的。而且,背后还有其他人要落井下石。”

第0356章 能源的危机

在众多参谋的反复讨论中,孟享也感觉到了日本人正在策划一场大的攻击。此时鬼子看似软弱退缩,但实际上还是原来的那样穷凶极恶。只不过他们的忍字诀念得更多而已。想到后世所知的鬼子在太平洋战役中的坚忍,孟享就不敢丝毫马虎。

不过,特区内的经济该发展的发展,该布置的布置,张家口轻易的接收,孟享立即就在那里开始防御工事。没有基地的直接构建,全靠自己的实力来修建,孟享明显感觉出了压力。启新水泥厂的水泥恢复了生产,但构筑的防御工事不仅仅是需要水泥,还需要沙石、钢筋,才能形成钢筋混凝土工事。钢筋水泥的高昂的价格还是让孟享觉得肉疼,幸亏配置的机枪火炮靠着基地出产,省了大笔的费用。

固定的防御工事并不多,孟享一盘算还不如直接生产武器合算,进攻比被动的防守更适宜下一步的行动。长城不是先锋军脚步停止的地方。跨过长城,站在蒙古高原遥望北方才是先锋军要做的。

由此一对比,孟享明显已经感觉到了基地的巨大助力。显然基地的助力还不仅仅如此。

“动力和能源是工业的基础!”周白说道。而华夏的工业基础薄弱,电力、能源都是紧缺的,各种动力设备更是紧缺。在这个人力富余的国度,人力甚至在代替着牛马的工作。不过,到了先锋军这里,这一点被基地很好的解决了。

坦克、飞机、卡车、军舰上的发动机都拆卸了一遍,然后推回去重修。多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发动机就成了战区内各个工厂的动力系统来源了。虽然孟享不敢选择最好的发动机,但即使一战时期的蒸汽机都是此时的华夏紧缺的。而这些燃煤的高质量的军用舰船上的蒸汽机最适合现在华夏的使用。

缺少石油使得煤炭成了战区内的主要能源。进口的石油和煤化油都用于军事行动了。不说那些战备用油,即使是平时的训练,各种飞机车辆、坦克舰船也变成了一个个的无底洞吞噬着大把的钞票。

“动力和能源也是现代军事的基础。”孟享不仅感叹道。后世的经历给了他更多的感触。

原来的那些军队依靠着进口和煤化油还能支撑,但随着先锋军的扩大后,尤其是第五舰队的加入后,燃油明显不足了。不说民用船舶用油,单单镇远号出去溜达一圈,近千吨的燃油就没有了。即使这个年代燃油再便宜,挡不住数量大啊。还有足柄号重巡,以及苍龙号可都是烧重油的。海军人才本来就缺乏,不训练不行,但训练起来,不停的开动,这个消耗太大了。

陆军的那些坦克、车辆更是在培训新手中不断的消耗着大量的油料,尤其是那些苏俄制的坦克,个个都是油老虎。

那些车辆虽然油耗少些,但此时特区内各类车辆超过万辆,一天下来消耗的能源比那些坦克老虎还多。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车辆一部分要提供军用,而另一部分的油料供应则受到了限制。

飞机的油耗更高,仅仅先锋军现在拥有的一百来架运输机几次空降所消耗的油料都让孟享看得咂舌,每天还有近千名新的飞行学员和飞行员在练习操作,各地机场的飞机不断起飞,降落,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随着发动机的青烟升到天空中去了。

加上民用用油,一天战区内消耗的油料就有数千吨。这实在已经超出了基地煤化油和外来进口的能力了。

正因为油料的紧张,民用的动力都是燃煤为主,但即使这样,迅速增加的燃煤需求也使得各大煤矿开始紧张。为了采集煤炭,事故频发。不用别人发动罢工抗议,先锋军在孟享的指示先颁布了相关的安全生产法令。强令矿山的开采者执行严格的安全措施,不合格的直接封矿,甚至罚没矿山。

低保的撑腰也使得煤炭工人感觉不满意,也可以直接罢工不干。

特区早就开始执行的劳动保护法中给予了工人罢工的权利,但根据用工的合同需要提前三日到七日通知,以避免造成太大的损失。

此起彼伏的罢工虽然影响了煤矿的生产,但孟享并没有强加制止,只要他们没有违反相关的游行罢工条例,政府就只是作为中立的调解人为劳资双方调解。

“实在干不下去了!我不开了。”一个戴着三个大金戒指的干瘦的矿主大声嚷嚷道。

“一天八个小时工作制,我给了。一周一天休假我也给了。安全措施,我们正在整治完善。但这帮穷哈哈还不满意,要求涨工资,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绝对不干了。”他在调解庭中大声的对着远处的几个矿工代表。

“要我说,你多用几台机器,不就可以辞退一些人手了吗?你瞧我们矿上新安装了一套电力绞车,比一百个人背煤的速度还快。省了那些人,也就少缴纳了税费了。”旁边一个大腹便便的矿主满面红光的说道。

“也是!不过,那东西价格高不高?”干瘦的矿主问道。

“不高,特区里边不是有电站吗?拉上线很方便。这电力机器比那个蒸汽机好伺候。”那个胖矿主笑道。

“噢!那你来这里是……?”

“矿上安全出了点事情,在处理赔偿问题呢!”胖矿主苦笑道,“老弟,注意点,千万别出事故,出了事故要被罚得倾家荡产的。”

这样的罚款力度,一开始使得很多煤矿矿主或是找了关系,或是直接上门,一起跑来诉告。

但孟享丝毫不退让,这使得众多煤矿矿主联合了起来,停止开采。打算逼迫先锋军政府退让,但孟享大力开动了采矿车的生产,各地的基地降低了生产,采掘出的煤炭优先供应冬日的取暖和工厂开工,凭借着先锋军名下的那些夺自日本人和汉奸的矿产,硬生生的扛过了这一次煤荒。基地的全力执行根本就没有打马虎眼,与外人狼狈为奸的说法。

当煤矿矿主眼看着先锋军的名下公司日进斗金,终于坚持不住了,纷纷开了煤禁,松散的联盟没有出动暴力手段就瓦解了。

一次危机解除,但也让孟享认识到了,仅靠着煤炭也不合适。各种电力设备又从基地中拆卸了下来,装入了各处工厂。基地的电站外接出的电源通过建立的几座小功率电站的掩饰,传输到了周围的城市,在基地生产不紧张的时候供应着周边城市的用电。只是由于二战时候的电动系统也不是很多,很多条件下也不能代替内燃机未来几十年的霸主地位。基地产的各类柴油机、汽油机品种最是齐全,数量也最多。

只是却被油料的供给难住了。孟享此时也理解到了历史上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无奈。

37年日本人本土和占领区内的油料生产不过才250万桶,每天生产的还不够先锋军消耗的,更不用说日本人更庞大的舰队了。后来没有油料开不动舰船,还真不是笑话了。

即使老蒋此时也是无奈,先锋军至少还能煤化油自产,也能通过奶牛们运输,解决大部分燃油的问题。而老蒋在广东等港口沦陷后,与先锋军的联系也间隔着鬼子。燃油更是一个难题。英美此事上明显站在了日本人这边,除了一些民用的照明煤油还有限量供应外,其他的以各种借口推脱了。华夏的战争也增大了那些油商们的风险,使得他们的冒险精神在日本人的舰炮前止步了。

陕西发现的延长和永坪油田,一天数吨的产量无法解决实际困难。翁文波和孙健初等人此时正待在稷下学宫的地质学院中,玉门油田虽然也在探寻,但进展一直不快。孟享也只知道玉门油田这个地方,具体的油田地址却是想不起来了。后世的玉门油田太小了。

逼急了的中央军用各种办法来解决汽油问题,他们正在筹建的利用甜菜、甘蔗和杂粮生产酒精工厂,以此代替汽油。还有用桐油和菜籽油为原料生产汽油的工厂。四川的天然气也在被开发。历史上这些都起到了不少作用大,但依旧是杯水车薪。

“我们需要有个油田了!”孟享思量了半天,觉得应该直接开采石油,来缓解战区内油料的压力了。相对于被鬼子发现,疯狂扑来的风险,还是有油料壮大自己更实际。况且,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偷偷开采石油或者开采石油的产量不大,让鬼子觉得攻击那里不如南洋合算,应该不会招狼来的。

“可是要开采哪里呢?”

第0357章 识字扫盲

“华北油田!”孟享在选择了一圈后,终于确定了首先要开采的地方。

现在先锋军的根据地内有不少后世的油田。比如东营地区的胜利油田,此时那里还是个小村庄,一片荒芜。再比如,天津大港油田,和中原油田。这些都是大油田。

但这些油田都不适合此时开发,安全性还存在一些问题。

胜利油田就在黄河口附近,和大港油田一样地处渤海沿海地区,日本人架起舰炮,即使占据不了,也能毁掉。还有中原油田,那里也是靠近先锋军与鬼子交锋的前线,安全大打折扣。

其他地方也有一些零碎的小油田,但孟享所知不多,采矿车巡查中也只发现了一星半点的,不足以竖起油井。齐都北侧和滨州地区倒是有些石油储量,但附近人烟密集,难以保密。

而华北油田在河北任丘,地处第七战区的腹地。鬼子即使知道了,想要一路攻过来,所付出的代价也需要让他们考虑一番。

“前怕狼后怕虎的,如何才能快速发展?只要发展壮大了,即使鬼子知道了又如何?来一个我揍一个。”孟享一时信心满满道,此时的先锋军确实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保实力。

“我命令,建造油井!”因为是比较大的油田,孟享又知道在任丘,采矿车经过了一个月的探索,终于发现了几处可竖油井的地方,大多数是处在盐碱荒地中。人烟稀少,但也缺少树木的遮挡。油井到时候可以通过基地伪装来解决一部分鬼子的探寻,盐碱荒地上划定军事禁区也能阻挡一部分窥视。

因为管理这些油井的廊坊分基地还不是能源基地,每小时的产量只有10吨,而不是向中东分基地的油井达到了40吨。

但每小时10吨也不中央军在陕西每天几吨的产量要高一大截。一个油井三星,而廊坊分基地还要肩负着北平和天津的建设,比较吃力,孟享只是建造了五个油井就停止了。

华北油田最高生产年份达到了一千多万吨,此时五个油井的产量一年下来仅仅占了个零头。无奈,油井有限。京津地区建起了众多的战车工厂、空指中心、后勤装备中心等,北平还有两座科技中心,天津周边还有造船工厂。到处需要建设。有了这五个油井一天1200吨的产出,加上煤化油和进口的油料就足够缓解战区的压力了。

经过精炼车间的提炼,各类汽油、柴油滚滚而出,就连解析出的沥青也可以直接利用,用作道路建设。在战时不紧张,留出军用储备的时候,战区内的油料资源还有了余力挪作民用。

有了这处油田稳定的供应,而且随时可能加大产量,孟享也不再惧怕鬼子来袭。钢铁和汽油拼凑的战争机器就可以碾碎一切来犯之敌。

虽然有了油料,孟享还是采取了一些节约的措施。训练和民用的燃油动力尽量是采用功效高,耗油低的发动机。各工厂的柴油动力也鼓励用电动机来代替。为此,电网在基地的帮助下,正在覆盖到每个县城乡镇。一些就近的村庄也可以通电了。当电灯的光亮划破沉寂了数千年的村庄黑夜的时候,很多村子的百姓兴高采烈的守着电灯待了一晚上。

由于价格的因素,百姓家里按不起电灯用不起电,很多村庄唯一的灯泡就是在村民代表委员会的办公场所。

“通了电,却用不起电,用不起灯,那不是白通了吗?”孟享也是哭笑不得,老百姓一到晚上,就抹黑上床,哪里需要什么电灯。

“物质精神都要抓呀!”孟享此时才理解那些后世的口号的含义。

此时进入了冬天。组织室外活动还不如组织劳动,修整各村的道路、沟渠。另外,认字脱盲也是让百姓睁眼看世界的有效途径。

“先认字扫盲!”孟享的一句指示,各村镇上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扫盲班。这条指示并没有强迫,只是加了条件。但凡认识两千个字,能写一百个字,会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计算,通过了脱盲考试要求的,每年春节的时候分十斤粮食的规定而已。

十斤粮食可是不小的数目,一时间各地的百姓纷纷踊跃报名。不用教员督促,自己就开始主动学认字。

“我去找村里的学习班认字去了。”焦崇礼对着屋里边的妻子招呼一声,放下碗筷就要出去。

“那孩子谁来看?我们妇女班也要学习了!”里边的沈翠花不由喊了一声。

“一个女人家认识什么字啊?头发长见识短的。”焦崇礼嘀咕了一声,但他还是被那个一人十斤粮食吸引住了。农村有田地的人家虽然不能按季度领取粮食,但脱盲后,依旧可以享受年底分那十斤粮食的优惠。

“什么?”沈翠花从里屋走了出来。

“没什么。孩子还需要人看着,要不我学了以后,回来再教你?”焦崇礼忙说道。

“你教?你那笨脑袋能记住多少?认字还没我多!再忙活一个月,我就能通过考试,过年的时候,就能分到十斤粮食。过年那几天咱们天天吃饺子。”沈翠花叉腰笑讽道。

焦崇礼闻言不由羞红了脸,各类庄稼活他是一把好手,但认字识数,他比起别人要慢上一拍,比起自己的妻子来更是差了一截。

“送去他们爷爷奶奶那里,学习班也很快,一个时辰就够了。我们妇女班上课早,下课也早,下了课我就去接孩子。”沈翠花岔开话道。

超过五十的不用学习,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分到五斤粮食,也算平衡了一下老人们的心理。同样,残疾人士如果不学习也是可以分到五斤粮。

焦崇礼此时正坐在村中小学的桌椅上看着那个年轻的教员在黑板上画着一个个文字,那些似曾相识的汉字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头头牛一样塞进他的脑袋里,让他脑子发涨。

教室里很暖和。小学中早早的就升起了煤炉子,墙边的暖气片摸着都有些发烫。

今年秋天,他伺候的十亩地大丰收,明年的粮食都够吃了。他卖了点粮食,换了些金属军票。除了家里新添了一把暖水壶和一把手电筒外,他也想着在自己家里安上一个这种煤炉子。冬天里格外暖和,不至于在屋子里都伸不出手来。煤炭价格也不算很高,烧点煤砖,至少过年的时候能暖和。听说这种炉子烧柴火也行,到时候就更省钱了。

他不知道的是,为了让各地的小学能够安然过冬,取暖用的煤炭,孟享大手一挥就全包了。让专家们还专门设计了这种采暖的炉子,用的暖气片和管道都是从军舰上拆下来的。至少特区内的二百多所学校中,都有了暖气供应。大学中的暖气炉子更是直接使用了大型军舰上的蒸汽锅炉。

由于时间和材料有限,很多学校并不是全部供应取暖,只是主要建筑,等到明年完善了,就可以全部用上了。至于新收复的地区,这些只是规划,也只能等到明年了。

焦崇礼抬头看了看头顶的那个电灯,灯光下毫发可鉴。这种东西,此时也就村委和小学中有。这小学担负着周边几个村子的学生的上学,是周围最好的建筑了。里边的电灯、暖气每一样都让周围村里的老百姓稀奇。按照基地的能力,还可以建起更多的学校,但教员的数量却是不足,根本无法做到每个村子都有。只能聚集在比较大的村子里,周边的跨村来念书。这个对于在野地里跑习惯了的孩子们来说,根本无所谓。而且学校中午还要管饭,更是解决了来回奔波的麻烦。

焦崇礼又开始分心了,他的脑海中此时是一头头的牛,一亩亩的耕地,黑板上的字仿佛都变成了牛蹄子踩在泥地里的脚印。想象中,他盖起了牛棚,牛棚里都用上了电灯。

“电灯?”他一下子回过神来,为了十斤粮食,为了不能让妻子看扁了。他需要多认字,不当文盲。

“以后咱也要住上这样的房子!”他看了看黑板,又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电灯给自己鼓劲道。

这个冬天,房子的问题根本不是最紧迫的,最紧迫的是温饱问题。

山东地区经过了大半年的治理已经稳定。新收复的地区此时还没有开展低保,但到处设置的粥棚可以暂时确保饿不死人了。各处搭建的简易房舍也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一个躲避风雪的地方。棉毛大衣的申请发放的措施依旧在继续,也同时多了许多免费的旧衣物的发放。不仅是战区管委会出面组织,民间也有许多团体在进行着慈善的救助。

一切为了保证不饿死一个人,不冻死一个人。

第0358章 要靠我们自己

“你要把你的钱全捐了?”

“是的!”孟享叹了口气,明明投入基地的那些钱都可以算是自己的,他还得另外表示一下,以显示自己对慈善行业的支持。

“只是把我个人今年的饷银全捐了!”他又补充了一句。身为上将军衔,他按照先锋军分发的军饷,一个月就有五千大洋。

“不妥!”唐药师在旁边摇头道。

“怎么不妥了?”孟享诧异道。

“上行下效。你捐了薪水,别人也得跟着大捐。那些有外快的还可以靠家底吃饭,那些吃薪水的工作人员却是要麻烦了。如此大张旗鼓的全捐不妥!”唐药师连连摇头道。

孟享也一下子想到了后世的例行公事的行政捐款。正因为反感如此的做派,他才采取了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此时却是红十字会的人来募捐了。他想到民间慈善也要发展,才有此一举。

孟享点了点头,唐药师说的有理,到时候一年号召一个一日捐就可以了。

“可惜啊,这些慈善组织都是国外发起的。就连老百姓也都认为洋人热爱慈善了!”孟享想起了后世的一些传闻不由感叹道。

“洋人慈善?他们坑蒙拐骗的事情多着呢。老百姓可是对这些洋人畏避三舍。”老唐没弄明白孟享的感叹来自何方,不由嗤笑道。这年头洋人还在原始积累中,从那些殖民地身上剥削比吸血鬼还狠毒,哪里有后世养尊处优后的绅士风度。

“这个慈善也不尽是外国人的机构在做,国人很多都是私人做慈善,形成机构的倒不多。关键是这个机构一旦形成,谁当这个家?这些钱怎么用?勾心斗角的哪里还有做慈善的门风,还不如自己日行一善的好。”唐药师摇了摇扇子叹道。

“个人行善始终不如机构专业有效。只要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到位,这个机构慈善还是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孟享联想到了后世,多少个人的慈善行为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停止或者局限在了一个小的范围,只有大规模的机构才会越做越专业,覆盖更广阔的地区。

“大帅可以自己组建一家慈善机构。借助先锋军的推广,未必就不如那个红靶子。”老唐难得幽默了一把。

华夏的复兴是从各方面着手的,自己独特文化的兴起是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别人的优点再形成自己的特色。此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并不是很强盛,但他们一个扎根于欧美文化,一个崛起于中东的阿拉伯文明,已经开始走出了国界。

而华夏的慈善文化如同中医一样只能守在厅堂之内,静等时光的消磨。

“善事人人可做,就连小女也开了家善堂,接济周围一二。”唐药师有些自得道。

“哦?”

孟享在调查了唐明月的那家善堂后,不由也是吃了一惊。那个慈云堂,老唐没有插手。全是唐明月一个人义诊扶持贫困的百姓,从扬州到南京再到齐都,已经七年了。唐明月成了孟享的护理后,那等同于少尉军饷的100大洋的薪水也都填了进去。孟享都没想到这么一个看上去冷冰冰的女孩子在外边竟然有不少人喊她活菩萨。有那样板着脸的菩萨?

“你一个人如何帮得了天下穷苦的百姓?一个人做善事能救助几人,鼓动众人一起做善事才是大善之举。多找一些人,扩大你的那个善堂的规模,正规化一点,才能长久的救助更多的人。这里有一份草案,你看看觉得合适,不妨试行一下。如果你同意,这笔资金可以作为你的善堂扩大的基金。”孟享把自己从后世了解到的一些做法列了出来,并结合着此时各慈善机构的一些好的经验,让人整理出了一份草案。他不急着推出,先借着唐明月的那个慈云堂先小范围施行试验一下。若是可行,再大范围推广也不迟。而他的上将的军饷就成了这笔试验资金。

“可以!”唐明月惜字如金,答应了这份方案。按照规定,她可以集中精力来大力开展慈善行业了,比起待在孟享身边要好多了。

“这个标志不错。很醒目!”孟享看了看慈云堂上的那个一根针灸针上挂着两片修长的茶叶的绘画示意图,远远看上去,抽象的绘画更像是一个商标符号。

唐明月只是点了点,没有吭声。

孟享也不在意,挥挥手让唐明月离开后,他的注意力很快又集中到了上个月发生的一些大事上。

“似乎有什么事情忘记了?”孟享感觉有什么事情似乎应该是过去的十一月份发生的,但又没有发生。

“长沙!长沙大火!”孟享细数了一下后,终于想起了原来的历史中11月份曾经发生了一件抗战三大惨案之一的事件。具体的日期早就忘记了,但却是在武汉沦陷之后。

鬼子逼近的时候,老蒋提出要执行焦土战略。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安排了纵火队,并由防守长沙的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和长沙市公安局长文重孚等人具体负责,约定天心阁火起,开始全城纵火。但13日,伤兵医院失火,纵火队以为是信号,开始全城纵火。于是这场恐怖而又无情的大火一直延烧了两天两夜,直接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2500多年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几乎都毁了。全城8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原来繁华的街道变成断壁残垣,学校、银行、工厂、商店毁于一旦。大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

当时放火焚城的时候,鬼子离着老远,也没有安排百姓撤离,又事出意外,结果事后统计的就烧死了三千多人,其中伤者和失踪者更是众多。

孟享一时想起了让长沙毁城的大火,心头也是松了口气。总算没有白忙活一场,抗战时期三大惨案已经算是全部被改变了。

黄河决堤的水灾,被先锋军制止了。虽然郑州落入了鬼子之手,但最起码两淮之地的千万百姓不再受水涝之苦。千里良田也不再是黄沙遍地的黄泛区了。

这一次的长沙大火,因为先锋军的牵制,武汉一直在中央军的手中,长沙也是安然无恙。

鬼子对重庆的大轰炸虽然从今年二月份就开始了,但被先锋军的飞机阻击了两回后,损失了三十多架轰炸机。加上先锋军支援交易给中央军的飞机阻截,以及先锋军支援交易到重庆武汉附近的上百门防控高射炮的防御体系,鬼子的轰炸次数越来越少。而且每次先锋军从雷达站提前获得信息后总会及时通知重庆和武汉等地。就连鬼子对长沙的一次大轰炸,也被先锋军事先提醒了。

到现在暂时还没发生那类闷死两千多人的大惨案。不过,孟享记忆中惨案是发生在四十年代,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但随着先锋军飞机防御范围的扩大。鬼子肆无忌惮大轰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再以后,恐怕是日本人担心自己的防空了。

进入十二月份已经好几天了,战区内一直在按照特区的改良方式运行着,而鬼子一直也没有进攻的影子。但孟享心中却明白,日本人不会死心的,不久后肯定有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在等待着他。

为了关注到鬼子的动向,从日本本土、朝鲜、东北、台湾、华中、广州等地搜集到的各类日本人的情报不断汇总到孟享的案头。

“日本人重新整编了!”范种皱着眉头不断在琢磨着其中的变数。

此时日本人再挂着华北派遣军的招牌似乎有些不合适。为了对付先锋军,也为了下一步汪精卫政权的铺垫,统一在华的指挥权,日本人提前亮出了华夏派遣军的旗号,总部设在了南京。杉山元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总司令官。

第一军负责山西地区,司令部在太原;

新组建的第12军负责河南、苏北、安徽等地的防卫,司令部在合肥;

11军负责对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战斗,司令部在安庆;

21军依旧负责广东地区的防卫。

“具体的编制还不清楚,但日军调整很大。”范种在地图上看了看日军的分布,揉了揉有些发涨的独眼道。

“无论他们怎么变,咱们以不变应万变!来多少打多少!”孟享信心十足道。每天不断有人来投,眼看着50万大军即将成编了。

“情报显示,日本国内的独立混成旅团编号已经到了14了。新组建了30号以后的师团也快编满了。日本人一次又要多出十几个师团来。”范种微微摇头,略显沉重道。

“这不是又要多出几十万人,日本人养得起吗?”孟享现在对于养兵的费用特别敏感,即使鬼子再省略,一百万人的军费开支绝对让他们头疼不已。

“他们靠抢,以战养战,怎么都能撑下去。”范种低沉的声音说道。

两人一时无语。

“他们统一了指挥,只怕下一步就要有大动作了。统一指挥这么多的日军,矛头只能是我们和中央军。按照日军此时的布置来说,很可能是针对我们来的。”范种走到了挂着的大地图前指点道。

“此时我们战区的周围可谓是重兵云集了。

最大实力的日军是正在山海关外的关东军,山海关的防守只能防备一时,面对他们的大军压上,压力会很大。那里被牵扯住了我们的180师和18师;

张家口的残敌推出关外,就是要等待更好的攻击机会。赶去的关东军的援军正在和他们会合。他们可能还会从张家口进攻我们。这是北边的一路,我们的38师在防守;

西北地区攻过来的可能是大同和绥远的驻蒙兵团,38师兼顾防守,兵力不足;

山西的日军会从太原和焦作等地一起出击,庞炳勋的39师和106师防御不足;

加上张灵甫的74师或许能够抵挡住,但黄河以南的郑州的日军如果同时北攻,74师仅能自保;

天津撤离的日军集中到了两淮一带,如果他们一起发动攻击,凭借着徐州一带的41师和连云港一带的22师恐怕也很困难;

如果日军从海面攻来,天津沧州沿海一带只有孙桐萱的20师和81师。借助海空力量的帮助或许能挡住,但胶东一带只有50师在防守,恐怕会出大疏漏的。”

“他们如果一起攻来,确实很麻烦!”孟享脸色凝重的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