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耽]南妃-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还当真见鬼了。

    曹德义躬着身体,笑着解释:“陛下让娘娘好生安置周夫人。”

    不仅要将人安置在宫里,还得想办法留上一个月。

    曹德义传完话,便回去了。

    周皇后、乔贤妃倒抽一口凉气,深深对视一眼,眼神非常无奈。

    周皇后当机立断,继续装病,对外而言,萧氏侍疾宫中,实际上,却被打发到坤宁宫最偏僻的角落,周围派了侍卫重兵把守。

 第九十九章

    两国之主匆忙离席,怎能不让人多想,朝阳殿里的众人不可能假装继续坐在这边饮酒赏曲。

    心里的疑惑还没解开,没多久便传出了周皇后着了冷风,旧疾复发。

    在场百官、命妇不管诚心假意也好,面上不得不做出悲戚担忧的表情,不过来人传话,御医交代皇后需要静养,乔贤妃、承恩侯夫人在侧侍嫉,免了命妇进宫侍奉。

    国宴匆匆散去。

    即使心里猜测纷纭,面上却只余忧心忡忡,互相寒暄几句,出宫回府。

    回到高府的高滨杰、姚传奇用完高福端来的解酒汤,高滨杰见姚传奇眉头微蹙着,两手按压在腹部搓柔,动作豪放野蛮,高滨杰轻笑,自然而然将他手拉开,轻轻替他按揉起来。

    轻缓适中的力道刚刚好,姚传奇很是享受,满足的喟叹一声。

    高滨杰见他眯着眼睛享受的表情,跟御猫小乖被人挠痒时如出一辙,心里变得不可思议的柔软,失笑:“吃饭讲究个八分饱二分饥,如你这般暴饮暴食,容易堆积。”

    姚传奇很舒服的向后靠在他健壮的胸膛上:“那道火锅子真的很好吃,有家乡那边的味。”边说边咂嘴回味了下,颇有些不满:“就是辣味不足,红油未放,略显清淡了些。”

    国宴之上,王公贵族,重臣外宾,众人胃口难调,基本都已清淡食物为主。

    倘若真像他所形容一样,每到菜都放上辣味扑鼻的红辣椒,浇上红油,每人吃的辣味熏天,嘴上红光油润,面容不雅,张嘴说话,出口就是一阵呛人心肺的朝天辣味,万一又逢帝王垂询,可想而知会出现如何一个情况。一想到那场景,忍不住笑出声来,在他肚子上摸了摸,并不觉得他肚子有多圆,也不知道那么多东西吃到哪里去了,笑道:“到院子里走走,消消食。”

    吃撑了的姚传奇懒得动,导致的后果就是窝在高滨杰怀里,被人从后面推着往外走。

    两人跟两只大乌龟似地在鹅软石铺就的小径上慢慢挪着,五月的晚风,飘着路边槐花素雅的清香,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在碎银漫天的夜里显得分外诱人,姚传奇盯着那一串串可口的槐花,忍不住吞咽下口水,抬头对着身后人道:“明儿我们去三笑堂吃槐花宴,包准你吃了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怀里的少年仰着头,修长的脖颈与精致的锁骨连成一道优美惑人的弧度,高滨杰被那迷人的锁骨的吸引,目光微顿,少年柔软的发丝佛过他的下颌,就仿佛有人拿了把羽毛扇在他心口处微微搔动,高滨杰被他勾的心脏狂跳,勉强维持镇定道:“好。”

    重建后的三笑堂以嚣张的姿态霸占了整一条街道,楼有三层高,重新开张那日,用万人空巷形容也不为过,每日随着时节推出新鲜花样的菜肴,百花宴、千鱼宴、野味斋、辣味全席、药膳……,花样千奇百怪,引的京都热爱美食之人流连忘返。

    其中又以百花宴最负有盛名,不仅味美且又有美容之功效,一经推出,京都贵妇小姐争相抢订。

    姚传奇挑眉,发出愉快的笑声,高滨杰的耳朵立刻变得通红。

    出口的声音沙哑,虚咳了一下生硬的转移话题,将今日在宫中见到发生的事告诉他。

    姚传奇听完他的话,先是深沉沉默了一下,接而抬头,漆黑的瞳孔在夜色下格外亮闪闪,里面似有星光在闪烁,伸出舌尖舔着唇瓣,高滨杰注视着忽然间变得兴奋起来的人,只觉得唇舌干燥,心里有团大火在燃烧,目光紧紧的锁在那粉色的舌尖上,心想舔上一口,那该有多美味。

    背后强壮的身体蓦然变得僵硬,靠在一起的地方,温度变得炙热,隐隐有东西抵在自己臀部,姚传奇眉间微动,抿唇,笑的越发邪魅,低垂着眼睑遮住眼底的躁动,仰头脸颊上似抹了鲜妍的胭脂,眸光湿润,看的人心里痒痒的,轻声道:“你,你……你硌着我了。”

    软软的语调配上潋滟的眸光,懵懂的神情,纯真的笑容,让高斌杰险些把持不住,猛地连声咳嗽,脸上烧红,又被他直勾勾的视线给吸引过去,心神恍惚下,犹如饿虎扑食一般扑了上去,将人抵在树下。

    灼热的呼吸喷洒在彼此的唇间,不容分说的吻了过去,舌头低开他的牙齿,霸道的力道似乎想要将怀里的人给生吞活剥。

    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去想其他事。

    而此时皇宫里也上演着一幕一幕让人脸红心跳的画面。

    戚羽迷迷糊糊陷入沉睡的时候,只觉得戚湛今天要的特别凶,回来后也不说话,拉着他就往龙床上扑,看上去很是疯狂。

    同样如此被折腾够呛的还有一人,戚瑾被那人给折腾的跟从河里刚捞出来一样,全身湿漉漉的,连睁开眼里的力气都没有,睡眠却显得格外安心踏实。

    夜里不知何时下起绵绵的细语,凉凉的晚风吹过,带起一阵微寒的凉意。

    戚湛走到廊柱下,只见南绍王抬头,目光不知看向何方,见到自己过来,侧目淡淡一笑,丝毫惊讶他的来访,脸上带着饕鬄的表情,整个人显得分外愉悦。

    两人心照不宣的回视一眼,默契的走进内书房。

    内书房里的灯火直至天明时分才熄灭,没人清楚他们究竟商谈了什么事。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段云天发现国师自从和兄弟重逢后,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仿佛要弥补曾经错过的岁月,一股脑将倾尽所有的亲情,每日兄弟两人那个黏糊劲看的他嘴角直抽抽,胃里一阵阵泛酸。

    戚湛同样有所感,兄弟两人的年纪加起来都近四十了,却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整日窝在一处,腻歪到人眼睛刺痛,做的事那叫让人一个牙疼,譬如玩泥巴的独特爱好,一起去挖野菜做饭,钓鱼喂鱼,喂猫喂蛇,给猫蛇洗澡,总有一样不起眼的事能让他们时时刻刻黏在一处,眉眼间洋溢着欢快的笑,险些刺瞎南绍王、天启帝王的双眼。

    这些眼不见倒也过得去,让两人气的牙痒痒的是,两人现在晚上也粘在一起,不回去睡觉。

    五月真是吃杨梅的好时节,汁多,甜酸适口,南绍王瞥了一眼正拿着一颗圆滚滚色泽鲜艳的杨梅塞进戚羽嘴里的国师,垂下眼睑,遮住眸里深处浓浓的醋意,内心疯狂呐喊,这两个人简直不想让他多活几天。

    南绍王漆黑的眉毛一挑,嘴角抽了抽,实在看不下去,起身,国师擦了擦手指头,将空了一半的盘子往边上挪挪,见他弟眼神直勾勾盯着盘子看,忍俊不禁笑道:“切不可多食,甚能损齿及筋。”

    戚羽乖巧的点了点头,只是那渴望的小眼神随着映寒的手指移动,映寒被他灼热的视线盯的头皮发麻,快手快脚的将装着杨梅的盘子给撤走。

    南绍王绷紧下颌,牙齿一阵发酸,再也呆不下去,怕自己一个激动,失手将那人最为疼爱的弟弟给揍了。

    泼天醋意没处发泄,南绍王自是去寻戚湛的麻烦。

    戚湛下完朝,有心处理些国事,这边南绍王气急败坏的进了御书房,气呼呼的坐下,凌厉的视线扫了他一眼,忽然间垂头丧气,怂着肩膀,同他大眼对小眼。

    白日的天气有些儿热,曹德义端着一盆刚洗干净的杨梅送进来,南绍王脸色一变,冷声道:“牙酸,快撤走。”

    曹德义为难的看了一眼戚湛,戚湛示意他端下去,南绍王竹筒倒豆子绘声绘声的将兄弟两人你喂我一颗梅子的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南绍王睨了他一眼:“你有什么办法将这兄弟两人分开。”孤枕难眠的滋味你懂的。

    戚湛蹙着眉头,长叹一口气:“兄弟正热乎着,何来的办法。”

    南绍王双眼一瞪:“难道就放任这两人。”

    戚湛冷哼:“倘若你拿他们两人有招,何必同我来啰嗦。”

    “……”。

    这时外面响起通传声,潘、蒋二位老将军求见。

    戚湛眯眼:“撵出去”。成日吃饱了撑的,没事就往御书房跑,跟一万只苍蝇似的嗡嗡个没完。

    潘、蒋二位老将军接连不断的叩请陛下让他们见南妃一面,奈何南妃分身泛术,没时间接待两位,只能迂回到戚湛这边,戚湛烦不胜烦,今儿再加上南绍王滔滔不绝说着那兄弟两人的事,一气之下将人直接轰出宫去。

    潘、蒋二老神情沮丧走出宫门,蒋老将军脸膛气的通红:“南妃又不是娇滴滴的娘们,还要藏着掖着不让人见,岂有此理。”

    潘老将军点头:“可惜了一手好剑术,武艺精妙,于排兵布阵上也有独到见解,委实不该荒废在后宫之中。”

    蒋老将军同仇敌忾附和。

    这时,一位老王爷从两人身边经过,刚好听了一耳朵南妃两个字眼,见两人神色愁苦,心下暗以为两人不赞同南妃越俎代庖,僭越本分与帝后同坐。

    老神在在的开口:“既然嫁了人,就该如女子一样遵守女德女训,分清尊卑,安分守己的在后宫中服侍陛下。”

    “……”。

    潘、蒋二位老将军老眼眯成一条缝,睨眼看他,冷哼,两人一个鼻孔出气:“无知。”

    道不同不相为谋,潘、蒋二人眼神都欠奉给他,大步流星的走了。

    将老王爷气了个倒仰,两个饭桶竟然敢撩眼皮子看他,临走还恶狠狠的骂了他一句。

    脸色阴鹜,眼神怨毒看了两人一眼,气冲冲的往御书房去,告御状。

 第一百章

    老王爷满脸怒火冲进皇宫,到了帝王面前鼻涕一把,通陈潘、蒋二老不将王族放在眼里,无端痛骂王族,临走还放狠话,威胁于他,真假参半,哭的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戚湛不耐烦应付这些尸位素餐,没事穷折腾的王爷,即便心里不愿,面上却不显,好言安慰几句,让人送回王府。

    老王爷怒火攻心下将进宫进言痛斥南妃乱尊卑的事给忘记了,稀里糊涂的被人送回了王府。

    南绍王从屏风后走出,嗤笑:“这样胆子如鼠之流,哭的跟个娘们似的还留着王爵,当真是个笑话。”

    戚湛疲惫一笑:“各国国情不同,即便他们没任何作为,出生摆在那边,有时候不得不花些时间应对,朕不求这些人能有所为,只求他们能够躺在祖辈功劳簿上安分守己。”

    毕竟是他国的事,南绍王并不好多言,只是言语之中很不认同。

    南绍王撇了撇茶水上的浮沫,掀起唇角道:“在前来天启的路上,接到密报,西边鞑靼最近很不安生,似乎在筹谋挺近中原之事。”

    戚湛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百年不问世事,竟然连他国的情报也能了如指掌,诚然不问世事,不过是明面上的虚言。

    鞑靼是游牧民族,不事生产,靠游牧为生,生活在天启朝的西边草原之上。

    往年都是在草长水肥的秋季大举犯边,平日里不过都是小打小闹,到边境地带打草谷,人、粮食、牲畜、生活用品,但凡能抢的,一样都不会放过,每次来打草谷,就跟蝗虫过境一样。

    不过这两三念似乎特别的安生,竟没到边境打过几次草谷。

    三年往草原的探子换了几批,每次带回来的消息都大同小异,前两年鞑靼夺王内乱,近一年休养生息。

    按往年兴兵来犯规律,鞑靼犯边应该在秋季,因为那个时节,粮草丰富,牲畜最是膘肥体壮。

    近一段时间却不断有异动传来。

    造访天启的时间在提前。

    据打探来的消息,两方兵士大概在炎炎夏日交锋。

    戚湛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闲闲喝着茶水的南绍王,问:“南绍王可知晓鞑靼这次为何会在明知对他们不利情况下,还选择在夏季大举进攻边境。”

    南绍王慢慢的放下手中茶盏,眯眼冷笑,风马牛不相及的道了句:“端午过,五毒出。”

    戚湛愣了一下,南绍王好以整暇说:“无他五月真是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最为繁盛的季节,将毒虫制蛊,加以秘方,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兵士的战斗力,无坚不摧,无知无觉,即便头破血流,尸首分家,只要蛊在,士兵仍可对敌。”

    戚湛双眉紧锁,事态竟然严重到如此境地,他原本心头的疑惑此时更深,出口的声音带上冷意:“每年都有五月,手中握有此等秘药,为何不出兵。”

    倘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短兵相接,伤亡无数,边境会变成怎样断壁残垣的惨景。

    南绍王冷笑反问:“阴损毒蛊这般好养成的?”

    “没个十几年的功夫耗上万千草药,此蛊只能算是个半成品,效果会大打折扣,且易反噬。”

    南绍王眸光里闪过锐利的眼神,笑容阴森:“多半是听到了南绍国来访的事情,不得不打破原来计划,提前发兵。”

    戚湛心里一惊,迫切追问:“原本该是何时计成?”

    南绍王沉声道:“多则需三年五载,快则一载有余,九成把握该是明年的夏季发兵。”

    戚湛神色一凛:“多谢南绍王提前告知详情,伸出援手,然给了对方充足的时间准备,只怕到时候两兵交战,我军凶多吉少”

    南绍王笑道:“来贵国目的主要是替小瑾了结心愿,顺路解决一下叛贼的事,不过是举手之劳。”

    南绍王阴测测笑道,这样一来,南绍这边的人势必要跟着前去边关,绞杀叛贼,到那个时候兄弟两人自然是要分开的。

    戚湛心下暗忖,羽儿有沙场征战之心,有统兵之能,可率兵前去迎敌鞑靼,南绍国有国师在,定会倾力相帮,如此一来,倒不必太过担心羽儿安危。

    原本打算派羽儿领兵前往东海一带的清楚海寇,眼下只能另选他人过去。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思绪万千,都以为达成心中所想。

    却没料到两人的想法相差十万八千里。

    近日来朝堂之上并不平静,先有老王爷同潘、蒋二老当庭,老王爷处于高位多年,养尊处优的,见两人依然拿眼角余光撩看他,一气之下,挽袖子朝两天直扑过去,潘、蒋二老正如何盘算开口向陛下建议让南妃入朝为官的事,余光一瞥,人影飞过来,下意识的拿手一撑一挡,半两力气还没用上,年事已高,没半分武艺的老王爷哐当一声,来了个脸和大地的亲密接触。

    朝堂上直接炸开锅了。

    两位老将军呆愣,满心费解:“吃饭的力气都没用上,怎么不禁甩。”

    老王爷气的胡子乱颤,老脸红的跟只蒸熟透的老虾一样,眼眶都红了,脸上红白青紫,各色变化,好不精彩:“竖子嚣张,武夫嚣张嗜杀,目无王法,长此以往,必生祸端。”

    老王爷不是没心眼的,双全难敌四手,更何年纪一大把,根本不禁揍,就将事情扯到武人乱国上来,将事情闹大。

    却不知一言捅了马蜂窝,大殿内武将可不在少数,虽不如文官多,却不容小觑。

    文人围观看权贵同武夫的热闹,皇亲王族当中和稀泥。

    顿时武将激动了,浴血奋战在战场的时候不见你们这些权贵跳出来,国家太平之时,难道就该鸟尽弓藏,兔死狐烹,让我们一个个归家卸甲,倒让你们这些半点功绩也无,靠着投了个好胎,享尽人间富贵。

    再言,那些脖子伸的老长,眼睛里压印不住兴奋的酸儒也好不到哪里去,遇见战死,逃的比兔子还快,龟缩在王城,待战事结束,迫不及待的打压武将。

    武将中也不乏有脑子的,瞬间想到将战火助燃,泼到做壁上观的酸儒身上,将王公贵族,文人武将全部拖下水。

    乔在昭混在人群里,轻轻的打个呵欠,与其在这里争吵,不如回家睡觉来的痛快。

    旁边一人看着他漫不经心,瞪他呵斥:“难道你站在莽夫那一边的?”

    乔子昭双眼霎时愤愤不平:“自然不是。”

    那人很满意的笑了,挽袖子,脚还不忘去踹不知从哪个角落飞过来的人一脚。

    管你是谁,先打了再说。

    乔子昭偷偷摸摸摸到姚传奇身边,心里暗叹,这边当真再安全不过。

    姚传奇精致的脸如同玉雕一样,双臂抱胸,双目如雷灼灼的盯住想扑却又不敢扑过来的文官们。

    其中骂声断断续续的在耳边响过。

    戚湛因前一日同南绍王商谈战事起晚了,等到了大殿的时候,满眼骇然,前来早朝的多半人鼻青脸肿,衣冠不整。

    戚湛脸色一沉,不须赘言,有人忍不住痛哭起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将事情给说了一遍。

    多亏了旁人补充,不然还说不周全,哭的差点气绝过去,说话都哽咽哪里说的清楚。

    戚湛冷笑,中肯评价:“武夫祸国,无稽之谈。”

    文官王族满脸不服气,戚湛凛声道:“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缺一不可。莫非诸位以为到了太平盛世,将所有武将全部撵回家去,刀久不磨砺不锋利,士兵久不操练不精锐,等到边关起了战事,拿什么去抵御外敌,莫非是准备让名人才子大学士,跑去边关同来敌磨嘴皮子功夫,莫非是用皇亲国戚去交换太平日子。”

    老王爷见陛下对他所述置之不理,反而将逞勇好斗的武夫夸赞了一番,心里就跟打翻了调味酱一般,酸甜苦辣涩的滋味在舌尖上爆开,梗着脖子反驳道:“陛下眼下四海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穷兵黩武之风不可举,于社稷无益,于民无利。”

    戚湛冷笑看着吐沫横飞的老王爷,宽大的衣袖一甩,衣带当风,缓慢走下丹陛,语调冰冷:“穷兵黩武?嗜杀成性,朕是置民于水火的暴君吗?”

    老王爷脑门上冷汗潸潸,面无人色。

    戚湛冷冷的看着他,老王爷双腿发抖,心里一瞬间很是慌乱,很是后悔脱口之言。

    戚湛一字一句道:“鞑靼兴兵来犯我朝国土,这个时候正是文武百官,军民一心,齐心协力御敌。”

    戚湛眼底逐渐泛起森然的寒光,让人不敢与之直视。

    戚湛目光缓缓在众人身上扫过,转身走上丹陛,语调缓慢却铿锵有力:“犯我天启者虽远必诛。”

    潘、蒋二老浑浑噩噩的下了回了家中,不敢置信陛下让两人分兵南下,西上。

    这一天仿佛犹在梦境一般。

 第一百零一章

    王族、文官、武将在朝堂上不顾礼义廉耻打的头破血流一事不过片刻功夫就传了开来,百姓们还没来得及八卦一把,过过嘴瘾,就被鞑靼欲陈兵边关的消息给震晕了。

    一时人心有些惶惶。

    太平日子过久了,许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

    毕竟鞑靼沉寂了四年之久,边关偶尔有战报传来,也不过一小部分鞑靼兵以游击方式烧杀掠夺,不足畏惧。

    如今却突然传来鞑靼欲重兵犯边,空前绝后的大规模有备而来的鞑靼兵即将兵临城下,让很多怀疑这消息的真实性。

    锦衣玉食的宗室、世族尤其为最,没听到半点从边关传来告急的消息,真假尚且难辩,帝王这边却已经斩钉截铁一意孤行定下北征、南下的统兵元帅。

    被揍的鼻青脸肿的老王爷回到王府,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他堂堂一王族,贵为郡王之尊,不仅众目睽睽之下被那些酒壤饭袋给痛揍了一顿,且当庭遭受帝王言语讽刺,半点面子也不留,不由恨从心来,双眼带出三分阴鸷的目光。

    同是□□皇帝的子孙,自来尊贵非凡,凭什么要受到这样的屈辱,苟延残喘看人脸色战战兢兢的活着。

    脑门上肿胀的红包时时刻刻提醒着老王爷今日屈辱康王的话犹在耳边:“陛下登基不到三载,性情却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说一不二,丝毫没有转圜余地。老王叔您在宗室里最为年高德韶,父皇在时,常赞您心胸宽厚,端方和煦,不慕权位,与世无争,让我们多向老王叔您学习潇洒做人处事之风姿,但有看不透看不明可亲近王叔,虚心请教。而如今陛下却违背父皇圣意,一意孤行,将王叔闲置家中,每每看到王叔您,侄儿心甚为悲恸,枉负王叔您一片忠心耿耿赤城之心”

    人与人之间,本就有亲疏远近之分,康王一番肺腑之言,对此时的老王爷无异于雪中送炭,心灰意冷见仿佛看到一袭暖光。

    嘴角扯出阴冷的笑,富贵险中求,与其侍奉一个不将宗室放在眼里的白眼狼,翻脸无情的帝王,不如重新另择明君,助同自己关系一向亲近的康王登上那九五之尊之位。

    到时候新主登基,自己将不再是区区末流的郡王爵位,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亲王之尊。

    老王爷眼里闪过疯狂的笑意。

    面对泼天富贵,谁能做到无动于衷,面色泰然将富贵权势拒之门外。

    翌日,宗室联名上书劝帝王慎重三思,军情真假不明,切不可听信奸邪小人之言,置万民于水火之中。

    热衷和平的文官们如嗅到了血腥的蚊子一般,闻风而动,立即跳出来应该以和为贵,先探查消息真伪,再待机而动,切不可偏听偏信乱臣贼子惑众之妖言乱语。

    宗室、文官一派握手言和,仿佛昨日不雅群殴事件未曾发生过一般。

    往日朝堂上沉默不语的武将们,冷笑看着一丘之貉的文官、宗室痛心疾首痛斥穷兵黩武,民不聊生,国将不宁,导致百姓遭受战火纷扰,让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们这些成天喊打喊杀的将百姓生命视为儿戏的大奸大邪之小人。

    向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昨日在潘、蒋二老带头破了戒的武将们尝到了甜头,多年淤积胸口的恶气仿佛也随着那一架消散了不少。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到底是秀才烦恼多,还是兵丁困扰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知哪个心里更忧烦。

    嘴上说不过酸儒没关系,咱们可以不要名声脸皮,拳脚相加,谁让咱们膀阔腰圆,力气奇大。

    武将们众志成城响应主站政策。

    放眼过去,武将们有爵位多半是因为祖上有功,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能够加爵升官的武将越来越少,武将人数与宗室、权贵、文官比起来可谓是小菜一碟,不够看的。

    如今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眼前,不抓住的那叫白痴,蠢蛋,脑子绝对是折了被挂裤裆里了。

    只要敢拼敢杀,升迁荫庇子孙后代的功劳唾手可得。

    武将们吼声震天:“犯我天启者虽远必诛,当毕其功于一役,让靼子们有来无回,祭我边关百姓将死亡魂,捍卫国土。”

    浩气凛然的话让文人们刮目相看,微微一愣后,脸红耳赤出言驳斥。

    武将们那叫一个越说越有底气,嗓子高亮,声如洪钟,文人们的端雅的声音没一会儿便被大嗓门给淹没了。

    宗室脸上表情扭曲狠狠盯着一脸正气,义正言辞,说辞一套一套的武将们,很是怀疑这些人还是不是曾经鲜言寡语,不善言辞的酒壤饭袋?不会今日出门忘记吃药,抑或是给人掉了包,换了脑子。

    武将们昂首挺胸,藐视过去,心里暗道,歹竹出好笋,呸呸,他们才是歹竹,咱们大老粗里面也是人才济济,有状元之才的。

    戚湛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奏折全部留中不发,不该初衷。

    宗室对帝王独断专行很是不满,在这边没讨到好处,自有地方哭去。

    这一哭就哭到了在京郊皇家庄园的太后那里去了。

    姚太后听到宫人回禀后,眉尖微蹙,端着茶盏的手一顿,目光看向双目微阖,头发花白的王公公。

    王公公伸出消瘦的手指轻轻将姚太后手中茶盏换下:“太后,这茶凉了,喝多了伤身。”

    姚太后眉目渐渐舒展开来,笑道:“真是这个理,人走茶凉,先帝驾鹤西去,这些人到现在还没想明白这个理,可见这日子也是白活了。”

    王公公微笑道:“奴才看着陛下长大,陛下最是仁善至孝,一再吩咐奴才们不许拿些微小事扰了太后娘娘清静。”

    话音微顿,抬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垂着脑袋的宫女,宫女被他寒冰一般的目光扫过,整个人瑟瑟发抖。

    立即有宫人上前将抖成筛糠的宫女架了出去。

    姚太后笑着看向大门外,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语调柔和道:“湛最是面慈心善的,多日不回宫,甚为想念湛儿。”

    太后的意思是要回宫了,王公公心领神会吩咐下去。

    这样一来倒是方便宗室们,省的奔波劳累跑到皇家行宫哭泣。

    皇后凤体违和,自然没功夫接待宗室命妇们,乔贤妃忙着照顾周皇后没闲暇去同她们啰嗦,一推三五六,直接做甩手掌柜,冯德妃暂代执掌后宫,身份地位是够了,可也不敢任意发表意见,一来二去,宫妃们都装聋作哑,不理会宗室命妇请见的帖子。

    如此一来,这些人只好泪洒衣襟到太后那边。

    姚太后轻车从简的回到宫里,刚沐浴换了衣裳,那边宗室们风风火火往宫里赶。

    乔贤妃凤眼一眯:“太后这才刚回宫,这些人就跟闻到腥的猫一样,勤快的让人恶心。”

    周皇后眉梢微皱:“太后回来连喝盏茶的功夫都没,这些人也未免太心急了些。”

    乔贤妃冷笑:“宗室越发不老实了。”

    周皇后抿唇不语,宗室这一招走的委实过臭了点,吃相难看。

    乔太后母凭子贵,自陛下登基后,三不五时去西郊行宫住上一段子,不大爱管后宫中的事。

    暗地里宫人宗室们没少猜测是天家母子不合,太后娘娘才不得不退避到行宫。

    周皇后目光微闪,嘴角一抹冷笑划过,只有领教过乔太后手段的人,怕是才知道乔太后的聪明利害。

    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的一方。

    亲子登临大宝,睥睨天下,母凭子贵,乔太后乃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无人越的过其风光。

    这样一个女人,敢小瞧去的,只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正准备带着戚羽去见太后的戚湛,听闻宗室们急慌慌的进了宫,颇觉扫兴,意兴阑珊的牵着戚羽的手往回走。

    戚羽听到今天不必见太后,一瞬间心情大好,蔫蔫的脸上光华绽放:“委实不巧了,改日再前去拜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