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太虚剑意-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树下垂眸静立的女道背负长剑,周身气息柔和。
十年时间令她的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昔日的窈窕少女成长为如今清丽秀美的女子,霞姿月韵、恍然若仙。
她曾与西门吹雪相约,若他愿意,等她十年,她可与他一战。
今日便是十年之期。
是以瑶光在一月前收到万梅山庄发来的帖子时毫不惊讶,甚至可以说用期待的心情回复道——候君已久。
有相邀,有回复,才有今日月圆之夜的决斗。
十年来,瑶光清心潜修,内功修回八重,因铸造上清破云时那一道雷劫贯通经脉,如今她的内力有从前几倍不止,但她在冲击九重时一再失败,总无法顺利突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桎梏牢牢地挡住了她。
内功如此,剑道亦如此。
三才剑法修习圆满,两仪剑法小有所成,但离圆融贯通、炉火纯青总差那么一点,她却连自己到底差在哪里也无法明白——昔日于睿所授剑法止于三才,两仪剑法只稍加讲述,见她难以领会便暂且放下,道是日后再教。
然而,如今她已离了师门,又有谁来教她?
放眼世间,并非没有同出道门之人,那些人甚至连她几剑也无法接下,又谈何切磋。
她无人可问,无前路可参,唯有自行参研,摸索前行,却终不得那临门一脚。
只差一步,却是天壤之别。
太极两仪,阴阳化生。她如今剑中可出阳走山势,可出阴如流水,但要巧妙无隙地完成转化却是不能,让她一剑断水她能做到,让她续水却不能,换而言之,她使出的两仪剑法就如同两个“半”太极,无法拼合一体,生生割裂,只差那一息转化,就是术与道之别。
再凌厉的剑术,也不及最普通的剑道,她如今的两仪剑法便只是剑术,剑中道法无成。
瑶光卡在这样的关窍已有三年,耐心亦逐渐磨损,因这是一条不明去向、不知该如何走的路,独自摸索,不知对错,走到如今,却难以前进,又无法后退,她不愿就这样耗尽一生,因此接到西门吹雪的帖子,她不期然地想到,或许见见别的剑道、于生死之间……会有所悟。
瑶光于此世可说无亲无故,因此她也毫无后顾之忧,反而略有些兴奋期待地执剑等候着自己的对手。
西门吹雪来的很准时。
月亮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到了岛上。
黑发、白衣,苍白的脸,漠然的神情,远远看去,没有一丝活人的生气。
他整个人就如同一柄剑一般,散发出凌厉到令人窒息的剑气,所过之处,草木瞬间枯萎。
“清虚真人,十年之期已至。”
白衣的剑客一双寒星似的眸子看向树下的女道。
瑶光微笑着走上前,点头叹道:“是啊,十年……已过。今日一战,我并无后顾之忧……我知你必已为令郎安排妥当,只是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倘若你死而我生,我定会护万梅山庄十年无忧。”
十年之后,西门吹雪的儿子就已弱冠,再非稚子。
“倘若你我均亡,叶孤城也不会看着故人之子受苦。”
陆小凤不禁一怔,立刻看向叶孤城,却发现叶孤城竟笑着点头应了下来,他心中的悲哀立刻涨到了十分。
人若还有未竟之愿,还有后顾之忧,自然也会更加惜命。这般安排,无疑是断绝了两人的退路。这样开战,若无一人死去,怎可能休止。
陆小凤忽然不知是否该继续看下去。
是亲眼看这一场旷世之战,牢牢记住自己两位友人绝代风姿,还是不去看这残忍悲痛的情形!
他们都是他的朋友,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却非要在剑下分出胜负生死!
这就是剑客?
剑客,到底是什么?
西门吹雪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点头,沉声道:“多谢道长好意,却是不必。”
瑶光一笑,道:“倘若你死了,是不是有必要……也就无需问过你的意见,我事先说给你听,只是为了了却自己的顾虑。十年了,西门吹雪果然剑道有成,今日不论胜败,想来这一战……不会毫无意义。”
无论是她悟道突破或是西门吹雪更进一步,总有人在问道途中前行一步。
西门吹雪沉默地拔出了长剑。
瑶光亦拔剑。
月圆之夜,南海孤岛,死生一战,近在眼前。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我说这是这卷最后一章,你们会不会揍我……
。
昨天我问明河巨巨,收藏五千要不要加更?巨巨用各种姿势求我加更,我实在难以拒绝。今天就加个更,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38章 自你别后
… …
中秋月圆;本是阖家团圆之日;这样的日子里;任谁也会比平日开心三分。
但是,在这个好日子里,一向心情很好的陆小凤却并不好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或许是故人对这个节日最美好的祝愿,但是;此刻这句诗词却愈发让陆小凤难受。
月圆之夜。
他永难忘却这个日子。
多年之前,江湖中曾有“月圆之夜;紫禁之巅”的传言。陆小凤本以为他会在那一天失去自己一位友人,或者两位。
事实证明;陆小凤也有错的时候。
那一场旷世决斗最终以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方式落幕。
西门吹雪没有败,叶孤城也没有败。
西门吹雪没有死,叶孤城也没有死。
那一战最终成就的是白云剑仙清虚真人。
从结果而言,这一场决战之后,陆小凤倒是多了一位朋友——尽管他和清虚真人成为朋友要在他和西门吹雪的友情似乎淡薄之后。
陆小凤本以为这样的结果也算很好。
他很好,他的友人西门吹雪也很好,他的友人叶孤城和清虚也很好。
可惜,十年之后,陆小凤却又一次听到了月圆之夜的决斗之约。
更令人感慨的是,昔日的决斗者今日为见证人,自始至终,不曾插手。
哪怕他多年来惺惺相惜的对手西门吹雪在他眼前倒下。
哪怕他多年来朝夕相伴的友人清虚真人在他眼前倒下。
陆小凤不是不想阻止,但他在十年前不曾出手,十年后自然也不会出手——哪怕他无法理解,却也要尊重两位、应该说是三位绝世剑客愿为剑道生死的觉悟。而等到那两人出手后,他就真的是无法去阻止了。
欺霜赛雪、凛冬酷寒,碧波浪涛、水天一色。
两种剑气互相厮杀着,那般威势让人甚至难以靠近,剑气纵横,根本无法立足。
陆小凤不知该如何形容那一剑。
两人的胶着没有持续多久,不多时,两柄长剑散发出迫人的光华,甚至令星月失色。
灿烂如流星的光芒熄灭之后,两柄长剑不偏不倚,均刺进了对方心口。
该怎么形容当时的两人?
陆小凤已经找不到任何词汇去描述他当时的所见所思,只能愣愣地看着两人各自后退,看着两人静静地倒下。
两柄绝代利剑,就此失却主人。
如同星辰陨落,上一刻还耀目的长剑下一刻变得无比黯淡。
叶孤城走过去,静静地向着两人行礼,沉默地抱起了如同沉睡般闭目的瑶光,拾起地上的长剑收回鞘中一同抱起。
陆小凤终于略微回过神来,想要上前为昔日有人殓葬,却不想海边忽然有人疾步而来,恭敬而沉默地带走了那人的遗体。
陆小凤转身看向叶孤城,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过了会儿,开口的竟是叶孤城。
“陆小凤,你来送阿七最后一程吗?”
陆小凤不禁怔住,盯着叶孤城看了好一会儿,竟无法从对方平静如水的脸上看出一丝悲伤,他瞬间产生了一种荒谬的感觉,恨不得大吼来纾解。
到底谁才是和她十年相伴之人!
到底谁说过她如师如友!
为何那个人竟然能这么平静!
陆小凤也真的吼了出来。
他甚至搞不懂自己到底是为那个离开的人鸣不平,还是为自己或许看错人而愤怒。
叶孤城的神情并未动摇,待陆小凤吼完了,他淡淡地开口:“谁人无死,何者长生?阿七求仁得仁……比起浑浑噩噩活在世上的人,岂不好上千百倍。”
陆小凤愣住了。
他低头看向叶孤城怀中的女子。
她的脸上竟残留着笑意。
既无怨恨,也无遗憾,无悲伤,无泪水,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竟是笑着的。
不知为何,陆小凤忽然想起了很多年前他和她的对话。
清虚,你们修道,到底修的什么?
我若能说清楚“道”是什么,或许也就不需要再修下去了。道是何,道在何处,唯圣贤知。寻道之路,漫漫无期,问道之途,荆棘满地,修道之人,只进不退……只为叩问“道”之真意,生死何惜。
朝闻道,夕死可矣?
当时桃李年华的少女笑道:可。
当时陆小凤对这一个“可”字心存疑虑,而今他看着女子脸上犹存的笑意,竟是忍不住地眼眶一热。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人能知道在生死一线之间她明悟了什么,才会这样笑着。
或许……她在最后,就找到了那一个夕死可矣的理由。
朝闻道,夕死可矣。
半晌,陆小凤低声道:“我从前一直以为修道之人心冷,今日方知……修道之人也有如此心热执着之时。”
叶孤城并不停步,抱着瑶光走到她先前所站的树下。
陆小凤刚准备问这是何意,却惊愕地看着叶孤城一脚震裂了地上一层草皮,露出下面黑洞洞的棺材来。
那显然不是什么偶然,而是早有准备。
他顿时失了声。
入棺,合棺。
一层厚厚的棺木从此隔绝阴阳。
叶孤城并没有将瑶光的佩剑一起放进棺里,而是负到了背上,他重新将那层草皮盖上,蹲在地上许久才将手从地上移开。
“阿七说不用立碑,这样就好。”
白衣的剑客静静地凝望着眼前枝叶繁茂的树,似乎还能看见某种残影一般,许久之后,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陆小凤这一天已受到太多的惊吓,此刻他竟已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震撼,只能静默地站在一旁。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自己先前的愤怒、不平、担忧有多么可笑。
一滴泪水从树下闭目的白衣剑客眼角流出,静静地滑落,无声地落进土中。
那一幕情形久久地刻在陆小凤心里。
他见过很多次叶孤城的笑,却只有那一次见到了对方的泪水。
他原先以为,叶孤城是不会笑也不会落泪的人——至少在遇到清虚以前是。
每一次月圆,陆小凤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时那个人寂静如死、无声落泪的悲痛,他想,或许从前他说的那些玩笑话、曾经期盼过的喜帖并非全无可能,但是,事到如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斯人已逝。
叶孤城失去了清虚,而他自己则同时失去了两位友人。
偏偏那一天是月圆之夜,偏偏那一天是八月十五。
从此之后,每到中秋,陆小凤都会特别不好过,他总会找人喝酒,或者是司空摘星,或者是花满楼,或者是……白云城主。
如今江湖中再没有两位白云城主了,只有一位,只有叶孤城。
白云城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依旧是昔时模样。
陆小凤很欣慰,白云城没有变成万梅山庄那样,叶孤城也没有变成西门吹雪。
有时候,陆小凤甚至会萌生出一种清虚只是在闭关的错觉,或许下一次他来访,她就会出来,如同往日一般,说一些让他哭笑不得的真话。
这一年的中秋,陆小凤又一次去了白云城。
因他与叶孤城相识多年,府中的下人并没有阻拦他,他就那么一路顺顺畅畅地走到了叶孤城的住处附近。
门并没有关,一道影子在烛火的映照下透出来,映在地上。
陆小凤走过去,抬眼看屋内情形,只是一眼,他就怔在原地,久久无法出声。
白衣的剑客坐在桌边,静静擦拭着一柄秋水般明净的长剑,神色温柔,就如同看着情人一般。
那柄剑的脊上刻着剑铭,仿若天成。
上清破云。
这世上有一些追求,是无法用言语对他人描述的,因旁人无法理解。
这世上有一些感情,亦是无法用言语对他人描述的,因那种感情已无法去描述。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悲无泪,大爱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我个人非常喜欢。
☆、第39章 武当八子
宋末明初;有一张姓少年游历各地,忽一日;于两峰之间悟道;改名三丰,自立门户,开创武当一派。
自此;江湖中又多出一大派来。
早年张三丰门下有七名弟子;最年长的宋远桥已近中年,俞莲舟、俞岱岩江湖中人称俞二、俞三,张松溪行四,张翠山行五,殷梨亭、莫声谷均未弱冠;只是少年。到张翠山入门之时;张三丰已过花甲之年,故而张翠山虽行五,却是张三丰手把手教导的最后一名弟子,至殷梨亭、莫声谷入门,两人都是由宋远桥、俞莲舟代师授课了。
武当门下七名二代弟子情同兄弟,并肩行走江湖之时,多行侠义之事,又本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慈悲心给人一条生路,从不赶尽杀绝,渐渐的,七人闯出了声名,江湖中将七人合称武当七侠。
莫声谷入门后,张三丰本已闭门不再收徒,然而他八十五岁上冬至大雪时在山门处捡到一个女婴,竟破例再收一徒,以当时风景赐名雪竹。
武当山上从未有过女弟子,众人皆惊。
张翠山询问师父为何收徒,张三丰捻须不语,片刻后,反是精于相面的宋远桥开口解释,此子天生道骨,众皆哗然。
待那女婴逐渐长大,武当山上众人越发觉得她不同寻常,这才逐渐信服昔日宋远桥之言。女婴不哭不闹,经常用那双与成人相比格外乌黑清澈的双眸凝视着窗外日月、地上花鸟,若有人去逗弄她,她从不配合,只用那双眼睛静静地看着对方,直到对方没法把那些掐脸、摸头一类的动作继续下去,等一群少年、中年都熄了逗这孩子说话的心思,他们才愕然发现,她竟从不开口。众人一度以为她天生失语,思及这般孩童竟天生不能言何其可悲,故而在她面前也甚少提及聋哑盲等字词,不欲她知此乃天残。
女童三岁时,忽有一日,张三丰抱着她在树下看了半日落花,问道:“雪竹,汝观何物?”
当时武当七子有四人游历江湖,张翠山、殷梨亭与莫声谷三人因尚未弱冠而在山门内修行,也是因此,三人与雪竹相处的时间最长,感情亦较深厚,尤其以殷梨亭最为宠着雪竹。三人闻言,不由得一惊,还道师父糊涂了,殷梨亭更是急得红了脸,差点就想要跑出去。
因雪竹几年不语,七名师兄对她既爱且怜,不欲她知晓不能说话是天生残疾,所以从来都不对她用那些需要对答的言语,最多只用些以点头摇头就能回复的问话。眼下张三丰这一问,显然是无法以点头摇头来回答,也就等于逼迫雪竹去面对不能说话的窘境,怎不令三人惊愕。
谁知几年不语的雪竹竟在片刻之后开了口,以清朗稚嫩的嗓音如念诵般回道。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张三丰笑而抚须,点头道,“大善。”
张三丰虽作道人打扮,他门下七名弟子却是俗家弟子,并未修道,各人虽修读道家经卷,但到底是否读进去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七人之中,以张翠山悟性最佳,张三丰因此偏爱于他,对他悉心教导,因而听到这番对话,张翠山若有所悟,殷梨亭和莫声谷两人面面相觑。
殷梨亭低声问:“五哥,这句话……是《道德经》上的吧?谁念《道德经》给小师妹听了?”
殷梨亭这句问话却不是无的放矢。因雪竹几年不语,七名师兄从不对她用那些需要对答的言语,又怕她一人在山上孤独寂寞,因此才有了念书给她听的举动。起初这么做的是素来心细的张松溪,后来几位师兄弟自然很快也学了去,每每有闲暇就带着《三字经》、《论语》、《孟子》这些去念。因雪竹年幼,几人原本也没有要以此开蒙的意思,只注意着不拿些乱七八糟的书去,也没有关注过彼此都念的什么。
张翠山摇头道:“我带去的是《三字经》。”
莫声谷虽比殷梨亭年幼几岁,却少年老成,此刻看起来竟似和殷梨亭差不多年岁一般。
少年利落地摇头,“不是我。”
殷梨亭愣愣地盯着树下的女童,似是不相信自己的小师妹刚才出了声。
张翠山思索片刻后忽道:“或许……是师父念给小师妹的吧。”
殷梨亭、莫声谷两人一听,皆觉有理,遂不再追问。
三人实不知此刻张三丰心中亦是惊喜交加,有惊,更有喜。三年之前他心有所感,出山门外,果然于雪中岩上捡到一名婴儿,根骨清奇,可说是天生道骨。他一见那女婴,便觉与己有缘,是以破例收徒。三年来,他虽不是亲力亲为,却也常挂念着这个孩子。雪竹几年不语,张三丰并不着急,在他看来,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相,天予奇才,那么夺其言语也非不可理解之事。张三丰见七名弟子爱护幼徒,心中很是欢喜,有时他也会抱起雪竹到屋外任她静观花木星月,也会将道家典籍拿来一一读给她听。雪竹虽不言语,张三丰却能感觉到,当她聆听那些经典之时,确有所悟,而非茫然无知。
今日树下观花许久,张三丰感觉到怀中女童周身气息隐隐有所改变,以内力一试,不禁愕然。
这孩子竟已然经脉贯通,真气游走全身,内力小有所成,其中精纯不下旁人,而犹似太极一般回旋往复的气劲更是令人惊叹。
张三丰于三十岁上入道门,修道五十年余,悟得太极深意不过近年,而他这名弟子不过三岁却已触到了太极之意。
天生道骨,天赋奇才。
是以,张三丰有那一问。
得到答案后,张三丰怎能不开怀大笑。
大善,自然大善。
有人生而知之,有人生而修道。
他的关门弟子三岁入道,他的道统有了传人。
在那之后,武当山上很是喜气洋洋了一段时间,所有人都为雪竹能说话开心得不行,结果等殷梨亭、莫声谷兴冲冲地去找小师妹说话时,对方又闭口不言了,闻讯赶回山上的俞二、俞三也在雪竹那张平静淡漠的表情面前败退,最后还是张松溪有办法,拿着一本《道德经》回来,与小师妹坐而论道。
自然,“坐而论道”一语最初不过是玩笑,可是在张松溪和雪竹一问一答间,师兄弟几人脸上的神色一变再变。
坐而论道,竟不是一句笑语,张松溪是认真地在和自己年仅三岁的小师妹在探讨。
随着时间推移,一人问出,另一人思索回答的时间逐渐延长,到后来竟是张松溪先陷入长思。
师兄弟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片刻之后,雪竹忽然轻声笑了起来,道:“四师兄好意,我铭感五内,四师兄本非专研道经,不必勉强,今日我也累了,我们改日再论如何?”
那般悠闲自在的风度气质,若是不看着她,忽略那般稚嫩的声音,恐怕无人会认为眼前的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
张松溪迅速回神,愣了一愣后,突然伸手抱起雪竹,而后将她高高抛起。
雪竹不料有此突变,惊讶之下忍不住“咦”了一声,短短的手脚在空中挥动几下却全无作用,直到方才都还冷静从容的稚嫩面庞这才显露出和年龄相符的纯真稚拙。
非但雪竹惊呼出声,其他几位师兄弟也给吓得不轻,年长的几位虽然心知张四是在和小师妹玩闹,却也反射性地出了手,最后俞莲舟轻功更胜一筹,稳稳地接住了雪竹,安抚性地拍着她的背,略带嗔怒地瞥了张松溪一眼。
张松溪不禁笑道:“咱们兄弟七人,难不成真能让小师妹摔了?我只是想看看我们小师妹是不是哪方神仙返老还童,却原来还是个小鬼啊。”
俞莲舟还未开口,宋远桥出了声。
“师妹年幼,纵是玩闹也要当心。”
大师兄开口,张松溪自然乖乖闭嘴,做出知错的模样,但他余光一瞥二师兄怀中的女童,险些当场笑出来。
先前甚至都要被他错认成返老还童的女童窝在二师兄怀里,一脸郁卒,小小的手推着二师兄的手却挣不开,努力了几次都失败之后,更是扁了扁嘴,嘴角往下一撇。
这根本就是个孩子嘛!
殷梨亭这才走过来低声说:“四哥,你别吓唬小师妹,你看她都要哭了。”
莫声谷没开口,但脸上也是类似的意思。
张松溪看看雪竹,直觉她根本不是想哭,而是不想被人那么抱着,遂开口道:“二哥,放小师妹下来吧,她似乎不习惯被这么抱着。”
俞莲舟低头看了看雪竹,雪竹抬头,那双乌黑的大眼睛竟然已经湿了,随后她趴到俞莲舟肩上低声呜咽起来,肩膀一耸一耸,哭声却极为压抑,看着好生可怜。
俞莲舟立刻怒目瞪着张松溪,道:“还不道歉!”
张松溪也没料到雪竹竟然当真哭了起来,一时间慌了手脚,不由得想起以前他这样和六师弟、七师弟玩两人明明都很开心,为何小师妹竟会哭?
莫非是男女有别,她不喜欢这样?
张松溪本无恶意,眼见如此情形,立刻诚心诚意地柔声道歉。
雪竹趴在俞莲舟肩上只呜咽着不吭声,宋远桥、俞岱岩相继开口说了张松溪几句,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碍于长幼辈分不便开口,只能以眼神表明自己的心情。
俞莲舟抱着雪竹往外走,说是带她出去看看花鸟,或许她会好些,几人都觉得有理,相继跟出门。
张松溪有意无意地被推到了最后,他无奈地笑笑,举步跟上,忽看到伏在二师兄肩头的女童抬头对着自己挑眉笑了笑,脸上干净的很,哪里有泪水的痕迹。一时间,张松溪竟有些哭笑不得。
枉他自负才智,居然被一个三岁的女童戏弄了一把,偏偏他还理亏在先,什么都说不得。她若是一直骗过去也就罢了,偏还让他知道她只是做戏,这般孩子气的举动,他先前怎会错以为她是何方高人返老还童,分明只是个聪慧过人的孩子罢了!
张松溪自然不知他这一念之变,就从九分正确到了三分正确。雪竹的确不是返老还童,但也并非只是聪慧过人的孩子,以这一生而言,她或许的确算得上“生而知之”——因她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曾名瑶光,拜师华山纯阳,曾历经安史之乱,曾见咸阳宫阙,曾与人在月圆之夜一剑相决。
瑶光以为自己已死了,虽有遗憾,却不后悔,在死生一线之间,她确有所悟,纵然这领悟来得太迟,也好过一生蒙昧不知。
瑶光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竟会以婴儿之姿再一次醒来。她花了整整一月才接受这般现实,随后为了抓住那一丝生死之间的明悟沉入思索,这一长思就过去了三年,倘若这一次她不是身在武当,而她如今的“师父”不是道家高人、武林泰斗,恐怕她这一次就等不到平安长大了。
三年已过,瑶光受武当照顾良多,又怎可能以这般幼童之姿脱离武当?
罢了……
她已不再是昔日的她,拜入武当又如何,如今她的师父师兄待她如此,恩重情深,尚未图报,怎能割舍?
作者有话要说:原著里,武当确实是不收女弟子的,不过这个是同人吗,所以就开个后门让瑶光进去了。有关育婴的种种困难,大家不要深究了,反正孩子养大了(……)。
姬友说,如果是为了武当背景,也可以设定瑶光这次是武当七侠里某一位的亲人,然后带上山被张三丰教导长大,我翻了翻原著,除了宋远桥明确有妻有子,张翠山吗大悲剧大家都知道,殷梨亭有个未婚妻又没了,其他几个好像没提过亲人之类,我又不想让瑶光和那宋青书成姐弟,索性金手指开大一点变成金大腿,直接是张三丰的关门弟子好了。
。
为什么我非要扒着武当不放呢?
一:武当算是道门的。
二:张三丰九十寿诞和百岁寿诞各出一件惨事,实在令人唏嘘。
。
写同人的意义何在?
弥补遗憾,改变悲剧,又或者单纯只是喜欢某个角色,因为这样的爱与遗憾我才会动笔,所以我的同人绝不会跟着原著剧情走,看着悲剧发生来一句“这是命”,擦,原著都这模样了同人还这样,我是脑子有坑啊!只要在合理范围内,能改的,我就要去改,要改得理、改得大胆。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写原创角色的理由。
我认为,在原著的世界中,每个角色的性格早已确定,性格决定命运,可以说,即使把事情重演几遍,很可能最终也还是原著的那种发展,想要打破这个局面,需要的是外力,不管是穿越还是重生,都属于这样的外力,它带来的是原著所没有的、来自于外部的干涉。瑶光并不知道剧情,也不存在什么为了改变而改变,她只是存在着,从她身边开始影响,就像往水里丢了个石子,最终涟漪能扩散到哪里,那颗石子自己也不知道。我要的就是这一点变数,不需要她刻意去做什么,而是顺着这一点变数,给那个世界一种别的可能。
☆、第40章 天才师妹
时光荏苒;匆匆两年过去;武当派的小师妹也过了五岁生辰。
自从“雪竹”三岁开口之后,武当七侠的生活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那之前,他们一直对这年岁相差甚远的小师妹怜之爱之;就如同爱惜自己女儿、妹妹一般,但凡人在武当山上,每日总会拨出时间去陪伴这位小师妹;耐心地读书给她听,见她笑时也不由得会心一笑;几人原本还有些担心等到开蒙之时;小师妹不能说话的弊端会显现出来;几人凑在一起为了如何教导小师妹也不知讨论了几次。天幸他们所讨论的法子全都成了不必要的;他们的小师妹并非天聋地哑;只是说话的时间迟了那么一些,几人也就把课程摆上了日程,然后,他们就相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这个世上有一种人叫做蠢材,天生蠢笨,无论如何悉心教导,他也什么都学不会,直让人恨不得一巴掌刮醒他,要是再加上一点好逸恶劳、好吃懒做,那简直让人难以忍住愤怒,谁若是摊上这般的徒弟又或者同门,那恐怕是难以真心喜爱他。
这个世上还有一种人,叫做天才,天赋其才,天予其知,仿佛生而知之,触类旁通,无论什么都一教就会,这样的学生固然会让老师极为开心,却也会令他的同门师兄承受极大的压力。
试想一下,一个年龄还不到自己零头的孩子不管什么都是一学就会,眼见着就要比自己懂得还多了,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男人能视若无睹吗?
武当七侠里较年长的几位早已有了当师兄的经验,因年岁差别,待小师妹更似待女儿一般,宠爱非常,像是殷梨亭、莫声谷则因入门晚,一直都只被师兄们照顾,好不容易有一次当师兄来照顾师妹的机会,两人虽不肯说,心内早就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了很久决心做一个好师兄,一定好好教导照顾小师妹。常理来说,有这样的师兄们,定然会是同门融洽、和乐融融了,可是,眼下的情形时 ,师兄们眼看着就要无用武之地,反而要担心自己将来教不了小师妹、或者要向小师妹讨教了。于情于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