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漠烽烟-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马虽然吃苦耐劳,但是速度并不是它们的优势。而身高腿长的阿拉伯马却是短途冲刺的高手。只是这种马数量稀少,一匹往往能顶十匹蒙古马,因此只有身份显赫的大将才能乘骑。
眨眼之间,速不台就冲上了通往堡门的斜坡。只要再跑不到两百丈就能到堡门了。这伐金第一功就要落在自己速不台的头上了,想到这他不禁热血上涌。双腿一夹,那马就如飞般的冲了出去。
可是没跑几步。速不台就感觉到身子猛的向下一沉。原来已经触动了,暗设的飞锁暗箭的机关。
刹那间,设在两边崖壁上的三十盘飞锁暗箭就立刻发射出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之‘长箭’暴风雨般的想速不台身后的蒙军中射去。金国使用的箭独具特色,被称为‘长箭’。因为这种箭的箭头特别长,往往要长达七八寸,有的甚至接近一尺,比普通的箭头要长出一倍。
虽然因为箭头太长影响了射程,但是,在五十步之内却具有令人胆寒的杀伤力。因为巨大的箭头本身就具有了超强的破甲能力,一箭就能洞穿最坚固的铠甲。而现在蒙古骑兵全部集中在这窄窄的上山小路上,骤然遭到机关枪般密集弓箭的射击。立刻就象是割麦子似的被成排的射到。
而就在这危机的时刻。忽然乌沙堡城里一声炮响,无数的金朝骑兵冲了出来。
不好;中计了!速不台心中大惊;悔不该不听拖雷王子的话;这下子;可要吃大亏拉!
第二十章 各施手段
显然,金军已经作出了安排。虽然他们不知道蒙古军什么时间会进攻这里。但是已经得到了蒙古军即将偷袭的情报。
速不台猛的一拉马缰绳,从坑里跳了出来。原来飞锁暗箭都是向后瞄准的,用意是来杀伤大规模冲锋的密集队伍。而速不台所处的位置正好处在飞箭射击的死角里。因此虽然他身后的人马被射的人仰马翻,但他本人却毫发无损。
跳出陷坑的速不台立刻环顾了一下四周的情况。显然,现在的情况对自己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这个队伍被金军的长箭压的抬不起头来。而金朝的骑兵正象旋风一样冲来。要是稍有犹豫,自己和手下的两千弟兄就非要葬身在此处了。想到这里速不台猛的抽出了腰中的弯刀,把刀在手中一挥说道:“弟兄们,为了大汗和蒙古的光荣,冲啊。急如风”“急——如——风”手下幸存下来的蒙古勇士听到自己主将的战号,也立刻拔出自己的兵器,大呼起来。在蒙古军中只有功勋卓著的部队才有成吉思汗亲赐的‘战号’。而黑骑军的‘战号’就是——急如风。在战场上只要一听见这个‘战号’,从者别以下的全体将士就会立刻精神倍增,仿佛大汗在跟自己一起,冲锋陷阵一般。
飞琐暗箭虽然密集,刁钻但是毕竟数量有限。片刻之后箭雨停止了发射。蒙古军立刻感到头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千余名骑兵在速不台的带领下,呐喊着向金朝骑兵冲去。从乌沙堡中冲出来的金军约有三四千人,都是金朝精锐的近卫骑兵。他们是一身标准的金朝重骑兵打扮,身上穿着重达六七十斤的冷锻玄铁甲。头戴二三十斤的铁盔,脸上戴着面具。马的前胸上戴着铁制的护胸甲,脑袋上带着铁面具,面具上还铸造这一个尖角或者是一个突起。用于冲撞对方的马匹。马身上的负重包括骑手的重量在内往往要超过四百斤。因为重骑兵的骑手也都是挑选的特别身高体壮的人来担任。因此重骑兵的马,都是从东北挑选的特别高大强壮,善于负重的巨马。他们和蒙古军所骑的蒙古马比起来,简直就是巨人和侏儒的差别。蒙古军的小马善于野战机动,发挥蒙古弓箭手的威力,在远距离上消灭敌人。而近距离的肉搏战正是防护力和攻击力最强,却缺乏机动力的金朝骑兵的优势。因此这种狭路相逢的恶仗正是金朝骑兵的长处,相应的也是蒙古骑兵的劣势。
速不台当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他带领队伍冲锋的目的,只是延缓对方的攻势,不使自己的队伍一下子就被对方冲破。双方骑兵很快就混战在一起。金朝骑兵近战的武器是每人手中一条狼牙棒,这是金朝从起兵以来的看家利器。当年在侵略宋朝的时候就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威力。在宋人的著作中,多次出现金朝武士腰挂狼牙棒记载。金军的狼牙棒大多是用枣木作的。形状多为八棱型,也有一些是圆的或者是方的。在上面钉满了铁钉。近战时,金朝重骑兵利用自己身高的优势,挥起狼牙棒猛的向对手的天灵盖砸去,往往一击毙命。而蒙军的弯刀砍在这些钢铁战士身上却都被弹开,即使有少数人的刀能砍开铁甲,却也只是在铁甲上留下一个缝子,没法伤到骑士的身体。
蒙古军的特长是在草原上来去飘忽的打运动战,即使是两军决战也是用弓箭争风,很少打这种硬碰硬的阵地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很不适应这种战法,骑兵身上几乎没有什么盔甲,多是在身上穿一件牛皮背心就完了。而金朝进入中原日久,已经很熟悉这种战法了。重铠骑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没一会儿工夫,蒙军就损失了好几百人。
速不台指挥着部队且战且退,渐渐的退出了堡门前的峡谷。来到开阔地带就是蒙军的天下了。蒙古骑兵立刻放开马力,象出发时的山谷猛跑,一边跑一边象后面放箭。蒙古军的弓箭天下无敌,涂有防水油漆的混合弓,发射出来的透甲箭是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一箭就能轻松的穿透金朝骑兵的重铠。更何况双方并没有拉开距离,始终保持六七十步的差距。这正是蒙古弓箭的最佳杀伤范围。而相对来说,金朝骑兵的马因为身上的负重过大,没法放开四蹄奔跑,只能用小步快跑的方式追击敌人,没法追上敌人形成肉搏战。而他们在弓箭上又不是这些蒙古弓箭手的对手。他们的长处是肉搏,而在弓箭上却并不十分的精通。他们的箭因为太长太重,所以射程只有蒙古弓箭的一半。一般只能射到八十步以外的地方。也就是说,等他们的箭射到蒙古军身边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蒙古军甚至只要一伸手就能轻松的抓住。
而蒙古军发射的箭头却是劲头十足,这些蒙古战士都是常年生活在气候环境恶劣的蒙古草原上的,因此身体条件要比生活在中原地区的金军官兵优越的多。差不多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的拉开两三百斤的硬弓。而他们发射的箭头更是三棱的钢箭头,俗称‘穿甲箭’又叫‘透甲锥’。蒙古骑兵坐在马上使一招‘犀牛望月’回手一箭,后面就有一个金朝骑兵应声落马。
在这段不长的道路上金朝骑兵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有将近一千人被杀死在路上。
速不台跑在最后,沉着冷静的指挥着部队的撤退。而实际上这也是蒙古军的一种战术,在正面力拼,打不过对方的时候。往往采取诈败的方式。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但是很快蒙军在进入山谷以后形式又发生了逆转。山谷中的树木和复杂的地形阻挡了蒙军骑兵前进的速度。而两军相距的本来就不远,眨眼之间对方就追了上来。这下又落入了对方的节奏了。此时金军的手中已经换上了冲锋时使用的利器——长矛。重骑兵使用长矛的名声几乎和弓箭骑兵用弓箭一样响亮。穿戴重铠的人和马的重量再加上快速奔跑起来的惯性都灌注在那铁制的矛尖上了。这么强大的冲击力足以把对面一个同样重装厚铠的骑士从马上挑下来。
这些杀红了眼的金军骑士此时仿佛是魔鬼付体了一般,嚎叫着冲向蒙军。转眼间,两军遭遇。蒙古骑兵就象是撞到了墙上一般,被金朝骑兵一下子从马上撞飞了出去。那些不幸撞到了矛尖的骑兵,就象是一片叶子似的被挑在长矛上。金军一用力,就从马上被挑了起来。然后重重的摔在山石上。
速不台指挥队伍拼命的向山中跑去。但是山沟里满地的石头,树根使得马匹无法奔跑起来。此刻,金军收起了长矛又换成了狼牙棒。这些金军都是身材高大,再加上马也高大强壮。蒙军士兵大多只到他们胸口的高度。金军挥动狼牙棒正好从上而下,一下子砸到蒙军的头顶上。可以一击毙命,而蒙军的弯刀却只能砍到对方的胸口。而胸甲又正是全身铠甲中最厚的地方。因此对对方行不成什么威胁。
金军就象是在狩猎一般轻松的对蒙军展开了屠杀。片刻工夫就有几百蒙军成了对方棒下的冤魂。眼看着速不台手下的人马越来越少,再过一会儿,就要全军覆没了。正在这危急时刻。忽然,听见两边的山谷中传来了,阵阵的号角声。那声音此起彼伏,绵延不绝。
金军首领听到号声,赶忙抬头看了一下周围的山势。不禁脸色大变。大喊着命令手下的骑兵集合,结阵准备应战。但是已经晚了,在激烈的追击战中金军的队行已经被拉长成了一字型。这在山地伏击战中实在是再理想不过的队型了。
伴随着号角声,无数的巨大石块从山顶上排山倒海般的砸下来。随之而来的是一片鬼哭狼嚎的惨叫声。许多身在谷底的金兵被那翻滚而下的巨大石头连人带马砸成了一团血肉模糊的肉泥。在这重达数百斤的岩石面前什么重甲都变成了纸糊的玩具。
“大家散开,快散开。”金军主将顾不得滚滚而下的石头。在队伍中勇敢的来回奔跑,一边喊一边挥舞双手指挥手下躲避。可是刚跑出没有几步,迎面就飞来了一支穿甲箭,正中他的面门,穿透了铁面罩,穿透了颅骨,深深的钻入了脑子里。金军主将一个跟头从马后边摔了下去。挣扎几下就不动了。
金军失去了首领顿时大乱起来。象没头苍蝇似的乱跑起来。而这更加增添了他们的伤亡。但是这毕竟是一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边防骑兵了。和蒙古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并不缺乏。即使是遭到了突然袭击,即使是在失去了主将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努力的使自己镇定下来了。
在遭到最初惨重伤亡以后,金军显然想到了办法。所有骑兵下马,徒步向山上冲来。在难以活动的山沟里骑着马就象是把自己的双脚绑起来等着对方来杀一样。而下马徒步作战反而增加了机动性。再加上金军对自己的重甲很有信心。只要能冲上山坡占领了敌人的阵地。就有信心在肉搏战中彻底打跨对手。
但是,金军显然是太天真了。当他们迈着笨拙的步子向山上冲去的时候。蒙军的穿甲箭早已经作好了准备。当金军距离山顶还有二十步,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事先伏在山顶上的伏兵突然站起身来,几千张弓弦同时绷紧,几千只雕翎箭同时发射。那声音就像是刮过了一阵大风。金军在极近的距离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距离太近,许多透甲箭不仅射穿了甲胄。更射穿了对方的身体,来了个对堂,从背后又射出去了。可见,在弓箭功夫上蒙古人确实是天下无敌。站在了世界的颠峰。
金军在遭到最初的打击之后,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直到蒙军的第二拨箭射到,他们才清醒过来。有盾牌的赶紧取出盾牌保命,没盾牌的就往别人的盾牌后面躲,实在躲不开的就只有作好去见长生天的准备了。
金军被蒙古的弓箭又压回了谷底。躲在山石或树木的后面,从马背上取下了弓箭和蒙军展开了对射。金军在弓箭的技术和质量上虽然不如蒙古。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巨大而锋利的铁箭头是一种骇人的武器。对于身上缺少盔甲保护的蒙古轻骑兵来说更是如此了。通常只要被射中一箭,这个人就会立刻丧失战斗力。而起箭时由于箭头的特殊构造更是痛苦万分。而此时,蒙金双方相距不远。女真长箭正好可以发挥威力。
不过由于金朝骑兵并不以弓箭见长,所以所携带的长箭也就并不多。而蒙古的弓箭却是看家的本事。再加上蒙古透甲箭的重量也要小于女真长箭所以携带的数量也要多于金军。通常是蒙古发射三箭,金军只回一箭。有时还把地上掉落的蒙古箭再射回来。以此来拖延时间。
此时,速不台已经带领手下脱离了危险地带,来到山头上。只见拖雷正悠闲的坐在山石上。一手托着下巴正若有所思的看着战场。另一只手中拿着马鞭轻轻的敲击着石头。“他真是一个战争天才。”速不台在心中这样赞叹着。大敌当前的那一份从容镇定,把握出击时机的冷静,预想对手行动的预判力。等等这些加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就是——胜利。但是速不台现在还有一个疑问,他想要看看这个年轻的王子在面对,战场上出现突发事件时的决断力。一锅饭已经作到八分熟了。而要如何把这锅饭彻底作熟呢。速不台非常想知道,因为这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和卓绝的天才之间唯一的一点差别。眼前的这个少年到底是属于那一类呢。速不台等待着答案。
战场上的焦灼状态还在继续着。金军的长箭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方圆五十步的防线。在此之内‘生人务进’这是他们的信念。正在此时,拖雷站了起来。随便的对身边的传令官说了一句:“点火吧。”
命令刚一下达,蒙古军就举起了早已准备好的火箭。在箭头上绑上布条就成
了简易的火箭。此刻数千蒙古军把火箭一燃。随着各队千户的一声令下。数千支火箭就像是无数的流星一样。像谷底的金军射去。与此同时,一捆捆点燃的干柴从山顶上推落下去。此时正是初秋时节,山谷中的树枝经过夏天太阳的烘烤已经都变成了干燥的柴火。干柴烈火相遇哪有不燃烧的道理。
霎那间山谷中烈焰腾空,浓烟弥漫。在山谷中的金兵被烧得鬼哭狼嚎,哭爹叫妈。最先忍受不住的是那些马匹。它们虽然都受过严格的训练,但毕竟是些畜牲。虽然听人指派,却无法思考。被大火一烧。立刻就乱了营。在山谷中来回的奔跑,蒙古人向来爱马如命。一看见这么多的好马立刻就心花怒放。不少人跑下山去抢马。但那些马被烧得惊了,再加上这些人也不是它们的主人。所以根本不听蒙古人的吆喝,还是在山坡上自顾自的乱跑。有的就直接冲进了火堆里,把自己烧成了一堆黑炭。躲在山谷中的金兵此时也躲不住了。纷纷脱下那身笨重的盔甲光着膀子没命的向谷口跑去。“快追他们要跑了。”速不台大声呼叫。就要冲下山去。拖雷却一把抓住了马缰绳说道:“不要追了,放过这些可怜的人吧。”速不台转过脸来看着拖雷。实在有点搞不懂这个王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你没看到他们都把盔甲脱了吗。对一群失去抵抗能力的人赶尽杀绝不是真正战士的行为。”速不台一下子愣住了,他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以前跟着大汗纵横草原,从来都是要杀便杀,毫无顾忌。难道对敌人也要讲究什么正义吗。他们胆敢和蒙古大军作战,这本身难道不就是天大的死罪吗。但是他望向拖雷,又觉得这个年轻的王子确实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仿佛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无法抗拒的魔力似的。使得自己心甘情愿的服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残余的敌人打着赤膊,狼狈不堪的逃跑了。蒙古军兵将从来都是胜利了就对敌人斩尽杀绝,因此很少有欣赏敌军狼狈逃窜的时候。此刻,望着眼前的情景不禁心中升起了无限的自豪与喜悦。那份高兴真比把敌人全部杀光还要来得痛快。
此时,山谷中的火势越烧越大。拖雷命令赶快打扫战场。退出这个山谷。蒙古军士兵们把敌人丢弃的战马,铠甲,兵器都收集起来。至于敌人的尸体就只能留在原地等待火葬了。
第二十一章 智勇双全
蒙古骑兵快速的骑上战马,兴高采烈的离开火场。转移到另外一条山沟里。这里是上风头,无论是浓烟还是烈火都影响不到这里。速不台和拖雷以及另外几名千户都来到山顶上,远远的眺望乌沙堡中的动静。
只见,此时的乌沙堡城门紧闭。城上战旗密布,虽然人数看不清楚。但是大概还是能看出城上的守卫兵力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速不台有些懊恼的看着远处的乌沙堡。“没听殿下的话,莽撞的打了这一仗。现在敌人有了准备。要想速战速决恐怕就难了。”
拖雷微笑着看了速不台一眼说道:“将军不必把小事放在心上。乌沙堡早晚是我们的。我有一个计策,要是行的通的话今天晚上应该就可以拿下乌沙堡。”速不台一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什么,什么,今天晚上。殿下,你不是在说胡话吧。咱们手下现在只剩下三千人了。而且是清一色的骑兵,没带攻城的器械,连爬城的梯子都没有。你是准备叫我们拿脑袋去撞城墙吗。”拖雷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汉人有句话叫‘稍安无躁’,将军既然不信那咱们不妨就打个赌。看看今天晚上我的运气怎么样。”
速不台一听把大腿一拍说道:“好,就打赌。我要是输了,速不台今生今世都跟随殿下,愿为牛马供您驱策,决不反悔。”“哎呀,将军言重了。现在咱们先休息一会儿,叫兵士们抓紧时间吃干粮,补充体力。等一会儿我把计划说出来。咱们照计划行事。”“好。”
两个时辰之后,乌沙堡城上守卫的金军突然看到远处的点起了无数的火把。在火把照应下一支蒙古骑兵迅疾的展开了队伍,向乌沙堡冲来。守卫的兵士吓的大叫:“大人,大人。蒙古鞑子开始攻城了。”
他这么一叫立刻就在城上引起了一片骚动。因为刚刚结束的这场战斗,实在是过于惊心动魄了,过于惨烈了。五千精锐骑兵出击,回来的却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是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实在是金朝历史上绝少有的惨败战例。
敌军的战士不仅作战勇敢,技术娴熟。更要命的是他们的指挥也是变化多端,神鬼难测。这支边防部队过去也曾经数次深入草原和蒙古军作战,但那时侯感觉他们是只知道正面硬拼的军队。
凭借超人的体力和精准的箭法战斗。而对于战术,战法一套则是毫无概念。因此在那个时侯,金军仍然可以凭借良好的组织,排成整齐的队型。利用整体的优势来抵消个体的劣势。但是现在,这种优势却好象是突然消失了。一向是只知道死打硬拼的蒙古人,居然给自己设起圈套来了。这在过去实在是不敢想象。
以蒙古军的超人体能再加上一个精明的头脑,会发生什么后果呢。这个前景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溧啊。
”“传我的命令,叫弟兄守好自己的位置,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出击。”“是。”传令兵应声前去传令。
金军指挥官用手扶着垛口向远处笼罩在夜色中的群山望去,只见远处火把照耀,仿佛是天空中的星斗。数下来,总有两三千只火把。他和蒙古军在白天交过手,知道蒙古军的兵力不多。这两三千人应该就是蒙古军的全部主力了。
忽然只听蒙古军的队伍中一声号令,那些火把立刻就快速的移动起来,直向乌沙堡冲来。
“什么。”金军指挥官激动的瞪大了眼睛。“就这样展开骑兵冲锋了。这不是找死吗?”他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白天设下那么巧妙埋伏的对手,怎么会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呢。
首先,乌沙堡前是一条斜坡,两边是悬崖峭壁。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甬道,在这里骑兵根本展不开队型。其次,金朝在咽喉要道上设下了飞锁暗箭。只要机关发动,就是神仙也要被射成刺猬。
而蒙古军好象是对这个豪无准备。还是象白天一样的用密集队型冲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呢。指挥官在心里这样的问着自己。可是这却是一个叫他百思不解的难题。但是不管结论是什么,蒙古军确实作出了一个叫他意想不到的选择。
很快蒙古军冲锋的部队就触发了飞锁暗箭。三十盘飞锁暗箭放出了飞蝗一般密集的箭雨。尽管是在黑暗中看不清下面的情况。但是,飞箭射中人体的声音,以及战马的嘶鸣声却是清晰可变。
经过一段攒射以后,飞锁暗箭耗光了,长箭停止了发射。蒙古军也转身逃回了出发的地方。金朝指挥官望着那远去的蒙古军,能够清楚的看出他们的人数和进攻的时候相比已经少了不少。通过目测,他们的兵力至少减少了两成。
金军指挥官叫过传令兵说道:“快,叫人给飞锁暗箭重新装填,另外再检查一下战场。”“是。”传令兵答应一声,转身跑了。很快从城墙上垂下了几根长绳,金军兵士背着箭囊从绳子上爬下去,顺着密道爬上山腰,给飞锁暗箭重新装上了飞箭。
不一会儿的工夫,几十名金军干完了活,又顺着绳子爬回了城上。这一切金军指挥官一直都在看着。直到他们都上了城墙,吩咐手下人说道:“叫一个过来,我要问话。”“是。”手下的随从答应一声,向那伙人走去,不一会儿带过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兵士。
“你叫什么名字?”指挥官面向着城下,缓缓的说道。“回大人,小的叫郭七。”“郭七。”指挥官回头看了看这个年轻人,虽然跪在那里,但是可以看的出来个子应该不矮。长相虽然谈不上漂亮,但也说不上难看,而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兵卒在面对自己的时候,竟然凛然不惧,一双眼睛直直的望向自己,全然没有普通士兵,那种对上委琐或者是献媚的表情。
而他通过这双眼睛看到的竟然是精明和睿智。不知道为什么,指挥官从第一眼开始就对这个小兵抱有好感。因为他能够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稳重感。而这种感觉甚至传染给了自己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要是好好调教,几年之后应该是个人才。”指挥官在心里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哪的人?”指挥官问到。“陕西。”“陕西?”“是,京兆府带管,钟南山的人。”“是吗,那可是个好地方。传说有帝王气呀。”指挥官说道。
“多谢大人。”士兵说道,那声音不高不低,语气不卑不亢。在指挥官听来觉得浑身舒服。
“下面的情况怎么样?”指挥官用手向下面一指说道。“回大人,蒙古军损失了几百人,看的出他们对袭击毫无准备,尸体都是成列倒下的。显然在遭到袭击时冲在前面的先锋应该是全数被歼灭了。”
“好。”指挥官满意的点一点头,又接着问到:“那飞箭都装好了吗?”“是,飞锁暗箭都准备完毕,敌人再来管叫他有来无回。”“好,你们作的不错。”指挥官点点头深表赞许。回头对手下说道:“赏他五贯钱。安排他们好好休息。”“是。”随从答应一声引领着上城的金军向城下走去。
此后的一夜平安无事,城上金军的警惕性也放松了不少。人人都想着,蒙古军晚上吃了硬亏,绝不敢在冒险攻城了。说不定已经连夜退走了也说不定。因为蒙古人一向都是来去如风,从来不打既抢不到财宝,又损兵折将的消耗战的。
但是,他们想错了,就在东方微微露出鱼肚白,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城上的金军发现蒙古军又一次的开始集结了。兵士们立刻大叫:“大家准备,蒙古鞑子又来了。”不一会儿,蒙军就展开队型向城门展开了冲锋。
“喂,你们这些没有脑子的野蛮人,难道不知道我们飞锁暗箭的厉害吗。今天你们就要全部死在这儿。”城上的金军疯狂的大叫。他们对自己法宝的信任已经到了迷信的地步了。全城所有的人都挤到了城墙上,等着看蒙古军人仰马翻的好戏。
大家都屏息凝神的看着,只见,蒙古铁骑离城还有五里,进入峡谷了,还有三里,领头冲锋的那个蒙古大汉已经看的清清楚楚了。正是昨天的那个蒙古军将领,他的箭法当真是出神入化,把金军射的心惊胆战。
只是可惜昨天差一点就能消灭他了。不过,没关系今天他是再劫难逃了。距离城门还有两千步,飞锁暗箭该发射了。‘哎,怎么回事。’城上的金军人人都惊的说不出话来。那百试百灵的飞箭竟然没有发射。
就在众人一楞的刹那间。一个金兵疯了一般跑上城头,跑到指挥官面前,顾不得行礼就喊到:“大人,不好了蒙古奸细把城门打开了。”“什么。”金朝指挥官听到这个消息,仿佛是被人猛击了一拳似的,在瞬间呆在了那里。
但是他们毕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了。短暂的停顿之后,他立刻明白了眼前的形式,已经到了危急的最后时刻,一丁点儿的延误都会使全城的人死无葬身之地。他抽出腰刀发疯一般的嚎叫到:“弟兄们,拼了。”
城上的金军也终于清醒过来了,拿起手边的一切武器叫到:“拼了,拼了。”一起冲下城墙。最先冲下城墙的指挥官,也看到了最精彩的一幕。只见在敞开着的城门口,几十个身穿金军服装的人在四下里散立着。中间站着一个年轻人,却原来就是昨天晚上自己召见的那个人。
金军指挥官看到这里,把牙咬的咯咯直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说道:“好手段。”就一举刀想那个少年冲去,但是他又看到了有生以来想都没想过的的奇迹。只见那个少年人双手报肩,全然没有把这些凶猛而至的金军放在眼里。而在他身后,在城门口,那些昨晚被射死的蒙军尸体竟然一个个又活了过来,从身子下边抽出暗藏的弯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进了城门。
在他们的身后,是滚滚而来的蒙古铁骑。看到这里金军指挥官的心中明白,现在已经是大事以去。乌沙堡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但是他并不肯就此放弃,咬着牙,发着狠。双手轮刀向拖雷砍去。拖雷闪身躲开这一刀,伸脚在对方的脚踝上一勾,向内轻轻的一用力。右手在他的腋下一推。这员金将只觉得,身子被两股大力,前后夹攻。下盘被人狠狠的向前拉,上盘则被人向后推。立刻就失去了平衡,一跤跌倒在地。
他刚想再爬起来。却不料被对方一脚踩在前胸上。尽管他使出全身的力气却也动弹不得。这员金将气的大叫:“喂,蒙古狗赶快杀了爷爷。不然老爷我必报今天之仇。”
那个蒙古少年却不怒反乐了。“哈哈,那倒是好的紧,我今日第一次和人动手打架。竟然打败了一个大英雄。你有这样的志气那是很好。不如我这就放了你,咱们也不要说什么有仇没仇的。日后如果有缘相见就算是交个朋友。你看怎么样。”
这员金将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什么,什么你一个蒙古人要和我一个金朝人做朋友。”“不错,朋友,听你的口音你应该是汉人吧。”“不错,在下是河北人士。”“请问兄台尊姓大名。”“好说,在下有个小小的名号叫——‘镇河间’史天泽。”
“史天泽。承上天之恩泽。果然是好名字。但不知老兄既然是汉人,又为什么要替女真人卖命呢。”“咳,说来话长。金国侵占中原日久。到今天也有近百年了,我们汉族百姓,要想求取个功名富贵无外文武两途。当今皇上是女真人,使用的朝中大臣也都是女真一族,其他的还有契丹,西域等等胡人。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