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次女[封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夯孤涞们逑心兀�
回到家刘月和刘芳就收拾起车里的货物了,张氏想着刘成大概要吃饭了,就急急的去做饭了,把剩下的事全交两闺女了。一见娘去做饭了,在屋里看书的刘成这才敢出来,舔着笑脸道:“姐,你们又去做生意了,做生意好玩吗?”
第四十二章 婚事 二
更新时间2014…4…3 16:08:32 字数:3122
刘月心里就打鼓了,刘成最近就总爱问自己做生意的事,今天又突然问,难不成刘成不想读书了,想跟着去做生意吗?这可不行呀!刘月板脸道:“刘成,你可得好好读书,做生意一点也不好玩,在外面晒一天太阳,累的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你说好玩吗?”
刘成听了脸上有些挂不住,知道二姐是在刺自己,可是刘成就是很想知道做生意是怎么回事。可是一家人都盼着自己好好读书,怎么会让自己去做生意呢?
虽说自己也不是不喜欢读书,可是总是很想知道做生意是怎么回事,居然能挣银子回来。
刘成低着头小声道:“二姐,我知道读书重要,可是你就同我讲讲做生意的事吗?我好想听听呀!夫子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同我说说也好让我长见识呀!”
刘月到底是重活一世的人,知道刘成心里是好奇做生意,这样下去可不妙呀,搞不好刘成以后就不会好好读书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呀!
刘月放下手头的活,很认真的看着刘成道:“刘成,你要是真喜欢做生意,就别读书了,这样一心二用,如何读的好书,也省得浪费家里的银子。”说完就拿着账本子进屋了,也不理刘成了。
刘芳不知道刘月为何发这么大的火,还说这么重的话,虽说刘成是有些不对,可是小孩子难免有些贪玩,刘成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成儿,你不要管你二姐,好好读你的书吧!姐跟你说做生意一点也不好玩,早早的去城里跑遍整条街进上货了,再拉各村里去卖,还要不停的吆喝,还得一天的陪上笑脸,就盼着人家卖一根针,一个线,你说累不累。
渴了喝别人村里的井水,饿了吃早上家里带的冷馒头,姐觉得还是读书好,让人懂事明礼,以后更能做上大官。”
刘成听着大姐的话,心里多少顺气些了,虽说二姐说的话重要些,可也是为自己好,这做生意怎么会不累呢?看两个姐姐今天都变黑了,而且一整天在外面跑肯定累人。
先生也说得一心一意的读书,不能三心二意的,自己这几天成天念着做生意,确实没好好学习,还真对不起父母。
刘成抬起头看着大姐,认真的点头:“大姐,我明白的,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这样就能中状元,以后能做大官了,以后你和二姐就不用晒一天的太阳去做生意,娘也不用成天的忙里忙外,爹也不用天天大清早的出门,晚上月亮出来才回来了。”
刘芳看着懂事的刘成,心里很高兴,笑道:“快帮姐清点清点东西吧!娘做饭也差不多好了,正好你看了一天的书,也松书松书。”
刘成就高兴的帮起忙来,刘月在屋里自是听到外面两人说话的声音了,自己就是太担心了,所以才对刘成说话重了,这样确实不妥当,还是姐姐的性子好些。自己重活一世,有些事就太急燥了,就怕家里一个人生出其它的心思,巴不得大家按自己的意思生活,可是刘成和姐姐都是两个不同的人,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自己凭什么去逼他们走自己要求的路呢?
而且刘成其实很懂事,同他好好说他肯定能明白,自己却因为生气和着急,所以就不和刘成的感受,硬是说出那么生硬的话来,还真是太过份了些。
等会得跟刘成好说清楚,做姐姐的本就该护着弟弟些。而且自己会算账都是刘成教的,虽说现在字认的少,可是每天有机会刘成都会耐心的教自己和姐姐认字,自己真不应该说刘成那么重的话。
张氏做好饭了就让三人洗手吃饭,刘月再看到刘成是依旧是那幅笑脸,刘月心里就暗暗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性子好些,不能动不动就发火了,不管事情多急,都得一步一步的想法子解决,着急和发脾气对解决问题没一分的帮助,只会让自己更加的不冷静。
刘月夹起一块鸡收放到刘成碗里,刘成就对刘朋一笑,两姐弟之间的矛盾就这么化解了。正吃着饭,就听到院子里有叫门的声间,刘月立马放下碗起身,也不知道是谁来了。一出门就见到院子里的刘奶奶,刘月帮高兴的叫道:“刘奶奶,您有啥事?”
刘奶奶也没多想直接道:“家里醋和酱油都没了,这不上次你卖酱油时,我又没记得买,所以就想过来问问,你们家还有没有,我打两饼回去,也省得向别人家借。”
刘月笑了笑:“没事,家里还有呢?您要我这就给你打上,您还没吃饭吧!要不在我们家吃一点,我娘今天做了菜包子呢?”乡下人做个菜包子就是好东西了,哪家也没天天吃肉的,所以刘月自然的就叫刘奶奶一起吃点了。
刘奶奶摆摆手:“家里正等着酱油下锅呢?刘三哥今天在河里正好抓了几只小鱼。,吵着让人做给他吃,这不才知道没醋了吗?
还好你们家里不有卖的,不然向别人家借总是不好,要我说你就在家里摆个杂货摊子,平时村里哪家没盐和油什么的,正好可以在你们家里买到,多省事呀!”
刘月也没往心里去,就把打好的酱油和醋递给刘奶奶,然后亲自送刘奶奶出了院子,这才回屋吃饭。
刘月可是最爱吃娘做的菜包子了,虽说没有肉,可是菜香就够让人流口水的了。张氏看着孩子们吃的香,心里也高兴极了。一家人吃过饭,刘月又接手去清点货物和算账了,张氏则和刘月一起收拾碗盘,当然也是教刘芳如何做人媳妇,如何操持家务了。
这虽说是嫁同村,又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可是做媳妇和在家做姑娘到底是不一样的,所以张氏就想到女儿教好,省得以后嫁人了受些不必要的委屈。就算别人待你再好,你也得是个懂得感恩,懂得讨人欢心的媳妇呀!不然再好的婆婆也会容不下你,同样夫妻之间了得互相体谅才是。
张氏洗着碗细心的说着:“芳儿呀,娘什么都不担心你,就是你这倔强的脾气得改改了,夫妻之间相处这么僵着可不好。再说了李威是个男人向女人低头,次数多了心里也会不痛快的,要互相让让,你吃点亏也不怕他心里明白,只会对你更好的。
万不可跟在家里一事,不顺心就生闷气,然后跟月儿一样听风就是雨的。每家的规矩不同,你嫁过去要先想着如何适应婆家的生活,不要总往娘家跑,更不要一吵架就回娘家。这样男人觉得没面子,婆婆也会烦的,明白吗?”
刘芳红着脸,小声道:“娘,芳儿不想嫁了,不如就在家时陪着您和月儿得了,也省得麻烦,芳儿可不想受委屈。李威要是对我不好,我就跑回娘家过得了。”
张氏无奈的摸摸刘芳的头,爱怜道:“放心吧,李威不会让你委屈的,可是你也得好好待李威,要把他的心捂热了,要知道心疼他,不然他总是一头热的持你,久了也会烦。后面就会吵闹了,你看娘不是这么过来的吗?”
刘芳若有所思的想着娘的话,心里有些紧张和害怕,可是又有和种甜甜的感觉。刘芳不由脸又红了,张氏看到这样的刘芳,会心的笑了,想必女儿的日子定会比自己过的好吧!
第二天,李婶就请了媒婆带着聘礼来了刘芳家,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李嫁的娘家嫂子们,自家的妯娌们,这两家订亲,自然要多请些亲戚们来做个见证。
更多的也是想热闹些,所以刘柱和张氏看到李婶家带来这么多人,又送来几抬的聘礼,心里自是高兴加感激了。这可是李婶在为自家闺女做面子,表示李婶对刘芳的重视,女方自然觉得面上有光了。
不过刘月却有些担心了,昨天爹就亲自去请刘老爹和陈氏了,可是到现在陈氏和刘老爹也没见人,这不是打自家的脸吗?姐姐订亲,连一个长辈也不来,不是让人看笑话是什么。
其实昨天刘柱把二房和三房全请了,就是想今天热闹热闹,全是本家的人,自然要请来给刘芳做脸面。可这二房三房却个人影也没有,刘月就担心这些人今天根本不会来,这样李婶家的亲戚们可怎么看刘芳呢?
明白的人知道这是陈氏想落刘芳的脸面,不知道的人指不定以为是刘芳人品不好,不得长辈们喜欢呢?这让姐姐以后嫁过去,怎么走进李家的亲戚圈子呢?
可是这种事刘月还真不知道如何帮姐姐,首先刘老爹不会听自己的,陈氏更不会理自个,二房三房最是懒得管事了,这些年来,三家根本上处于不来往的状态。
这时候二房三房得了陈氏的授意,自是不会来给姐姐长脸了。陈氏果然时时都想踩着自家,这心就是太狠了,可是本来有些软化的刘老爹,却也跟着陈氏不待见自家了。
再看看李婶家的亲戚们,全都好奇的打量着自家,刘月心里就更加着急了。媒婆也只是走个过场,反正两家的都私下说好了。所以也没怎么折腾就正试下聘了,然后就等着李婶选好日子,就可以下婚书把刘芳娶地去了。
第四十三章 下聘
更新时间2014…4…4 18:05:47 字数:3254
刘芳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的红褂子,一大早刘月就给刘芳梳头打扮,今天的刘芳看着更加漂亮了,可是把李威看直了眼,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的甜呢?自己能娶上刘芳真是太好了,以后一定要好好持刘芳才是。
李家的亲戚们自是把刘芳好好的看了个遍,心里也确实满意,长相是没得话说的,站在那里同官家小姐一样好看,而且安安静静的,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确实让人满意。
李威的两个舅妈,看到刘芳亲自上前说着话:“瞧瞧小姑就会选人,这么标志的媳妇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呢?没想到让小姑寻到了,看威儿那样,八成是早就看上人家了,一个劲儿的傻笑着。姑娘你别怕,我们是威儿的舅妈。”
刘芳自然要抬起头来,小声的叫道:“舅妈好!”然后又红着脸低下了头,两人这才满意,然后拿出怀里的东西,原来是一只银镯子和一对金环子,都要递给刘芳,刘芳自是不好意思接。李婶就笑着过来拉着刘芳道:“放心吧,这是你两个舅妈给的见面礼,你就收着吧!还不谢过两位舅妈!”
刘芳这才收下,然后又道过谢,这下两位舅妈才放过刘芳。张氏和刘柱自是看到了,这李婶果然厉害,能让娘有嫂子们拿这么重的见面礼,还真是给自家闺女长脸。
张氏感激的谢过李婶,然后为难道:“你也看到了,我们家可没来半个亲戚,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陈氏这个老婆子,到现在还想着给我找不是,连芳儿这么大的日子也不来,刘柱昨天就去说过了,可是却没来半个人,我这心里真是气的慌呀!李婶你可得好好帮我解释解释,可不能让人看轻了芳儿呀!”
李婶安抚的一笑:“放心吧,你们家的事我早同她们说过了,她们心里明白着呢?咱们娶的是刘芳,芳儿好不好难不成我不清楚吗?我能放心的人,我娘家嫂子亲戚们能不觉得好吗?我李婶什么时候吃过亏,看人不准过,放心吧,大家都明白着呢?”
被李婶这么一劝,张氏总算安心下来,刘月看正屋里差不多忙活完了,接着要开席了,今天娘请了村里人过来帮忙。要在家里办上三桌,不少人家只办一桌的,
可是娘说不能委屈了刘芳,就办了三桌,后罩房都是同村人的大妈们,帮着一起做菜。刘月觉得没陈氏那群恶心的人,才更好呢?李婶是明白人,定不会给姐姐委屈受的。
刘芳一直都有感受到了李威投来火热的眼神,这下刘芳更是羞红了脸,连头都不敢抬。刘月就中声的打趣了:“姐,你再低下去,小心脖子呆会痛。”刘芳听到妹妹打趣的话,一下的连脖子也跟着红了起来,别提多好看了。
就这么高兴的折腾了一天,总算是把客人全送走了,家里也慢慢收拾好了。满村也知道李家跟刘家订亲了,选好日子就可以成亲了,刘芳是李威的媳妇了。
刘芳因着订了亲,自是得在家里好好的待嫁,至于去城里卖菜的事就全落到刘月头上了,张氏因着担心刘月自然是跟着去了。
刘芳虽然很想去,可是待嫁女是不能轻易出门的,,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在家里做事了。两人也因为订了亲就不能再轻易的见面了,刘芳倒是无所谓,就安心安意的在家里养鸡种菜,
晚上就绣自己的嫁妆,乡下人大多数的东西都要靠女方亲自绣,有钱些的就会请人帮着绣了。虽说绣活很多,张氏也帮上忙一起绣了,可是却还有很多东西实在是忙不过来。张氏也是着急,只能请村里相好的几家帮着一起绣了。
乡下人做绣活的手艺本就不好,但是为了绣的更好一些,下每一针都特别的细心,所以绣起来也就格外的慢了。通常大家都会互相帮帮忙,一起帮着新嫁娘把绣活做完,这样听说还可以沾上喜气呢?
所以村里绣活好的,常被左邻左舍的请着帮做绣活,村里人也会送上自己准备的谢礼。
有了村里人帮忙,刘芳就不大担心日子订下来时,自己的绣活还没做完了,也不必担心绣的不好让人看笑话。每天晚上点着灯一针一线的做着绣活,看着灯下的姐姐,刘月就觉得这样的姐姐才是幸福的,也一定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虽然未来的生活可能也会磕磕碰碰的,也会有争有吵,但是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也能守来夫妻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刘月看中了城里首饰铺子的一支钗,是金包银的,如果买全金的刘月现在还真没那么多银子。所以刘月想以后隔三差五的就跑一次货,这样也能多挣些银子了。可是以后姐姐嫁人了,自己就只能跟娘两个人去卖货了,做了别人家的媳妇可不能像现在这么自由了。
就这样刘月做完家里的活就又要去外面跑货,忙的不可开交,张氏也跟着忙前忙后的。现在是大闺女在这家最后的日子了,能让她舒坦几天就几天,做了媳妇就享不到这样的福了。
张氏自然是希望刘芳再家多留几年,可是李婶家却盼着刘芳早些进门,所以最后还是把刘芳的婚期订在了年后,让刘芳在娘家陪着父母过最后一个年。
张氏和刘柱自是很高兴,养这么大的闺女总归要嫁人了,这心里真是百味俱在呀!不过还好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总算能让刘芳再家多呆些日子了。
这订了日子自是要给亲戚们报个信了,张氏头一个不让去自个娘家报信,刘柱却觉得还是应当通知一声,不然也是自家的礼数不周全了。
张氏无法只得应下了,说过两天同刘月一起去,刘柱点点头就道:“城里的四姑奶奶家就让我亲自去吧!不管她待不待见咱们,咱们可把礼数做全了,省得让四姑奶奶又挑出咱们的不是来,回娘家又胡说一通,想想就气人。”
张氏也觉得在理,这四姑奶奶同陈氏一个样,就是爱生自家的不是,事事针对自己不说,还常常在村里人面前说自己不孝什么的。
还好村里人也不是个个不明事理,大多只是听听并不当回事,但也有爱生事非的,听风就是雨的,把这事到处说还说的有声有色的,可是把自己气的够呛,可是一个嫁出去的姑奶奶。做大嫂的总不能寻上门去吵架吧!
再说了如果自己真这么干了,陈氏指不定怎么收拾自个了。虽然不怕陈氏,可是张氏却怕陈氏无事生事,这样到最后还是自己吃亏。
“他爹,婆婆和公公那边你也要报个信,虽说村里人都知道了,可是他们是长辈,咱们还得再亲自去说一次,我就不去了,你看是带上月儿还是成儿一起去。”
刘柱自是点头应下,就这么的一晚上两夫妻慢慢把要通知的人都理出来,等到后半夜两人才睡下。
刘月和张氏今天进的货少一点,所以转了两三个村子就差不多卖完了。正要回家张氏却道:“去张家村吧,你爹说要去张家村把你姐订好日子的事报喜给你外婆们知道。”
说完张氏面上就有些不自在了,当年的事好像又在眼前了,刘芳当年暗地里没少受人白眼。这也是自己一直不敢提与李威婚事的原因,没想到今天又要来了。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呀!
刘月看出了娘的犹豫和难过,劝道:“娘不必担心的,反正两个表姐出嫁时,您都送上礼金了,再说了每年的节礼舅妈们也都收了,您去了是送订亲的喜饼和酒水,舅妈们总不会不收吧!”
张氏真不知道自己这个闺女是太聪明还是太笨,把自己娘家人说的这么清楚,不怪月儿确实就是如此,有东西他们肯定会收的,但是想看好脸色肯定是没有的。
听说因着几年前的事,两个舅侄女的婚事,可是拖了好几年才嫁出去,听说嫁的也才一般。想想张氏心里又自责又无奈了,总不能委屈芳儿吧!
算了当年的事不管如何,都是两个嫂子和娘太贪心了,惹出的事也是她们自找的,怨恨自己也不怕,自己问心无愧。
刘月扶着娘下了牛车,然后去敲院门,立马就听到了二舅妈厚重的声音了。
张氏突然有些不敢进去,算了自己也没打算进去,把喜饼和酒水送上,就走人。反而进屋也是挨娘的骂和打,自己的闺女都要嫁人,何必再委屈自己呢?
反正这些年不来往也过来了,反而更省心不必担心娘家又寻自己要钱呢?
林氏打开院门看到张氏立马脸就拉下来了,再看看边上的小姑娘八成是当年的刘月吧!心里更恼火了,自己的闺女嫁人后,可是让婆婆处处刁难,防她跟防贼一样,就怕她贴补娘家,也不让她轻易的回娘家。
每次闺女过年过节回来,都要哭上好久,想想林氏这心里就恨极了张氏了。不是她把这事闹大,咋会让自己闺女嫁的这么委屈呢?还让自家成了村里人的笑话,好长时间都没人同自家来往,这种被人当笑话和孤立的日子,到这几年才好起来。
林氏冷冷的一笑,脸上的折子全皱在一起了:“我道是谁呢?这不是当初说要同娘家断绝来往的刘张氏吗?
今天还敢回来,你要脸不要脸呀?快走吧,这里可不是你娘家了,你敢欺负娘家人,说出同娘家不来往的话来,今天咋还有脸来呢?是不是让男人休了,真是老天开眼呀!”
重生之毒妻
第四十四章 奇葩舅母
更新时间2014…4…5 15:44:38 字数:3146
张氏立马白了脸,冷冷的放下手里的蓝子,“二嫂,芳儿订下亲事了,就是同村的李婶家二小子,明天开春就成亲。”说完就拉着刘月走了。
林氏听说刘芳订亲了,这心里的火就更大了,刺刺的笑道:“我还以为你把闺女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呢?到头来也就嫁个乡穷小子,还好意思上门报喜,现在要闺女要成样,要咱们送礼钱了,就巴巴的过来。
送这么点破喜饼,也好意思拿出手,真是不要脸。”林氏骂的正带劲呢,没想到张氏根本不理自己,而是拉着刘月就走,头也没回。
林氏忙跑出院子追了几步,扯大嗓门瞪着眼骂:“跑啥跑呀!你还有脸呀?女人连娘家都不要了,老娘都不管,还算个什么东西呢?
跟你说,这些东西送来也是白送,我们可不会去的,更不会送上一文钱,还不如喂白眼狼呢?”刘月真想回过去好好骂骂林氏,可是张氏却死死的捏着自己的手,只顾着往前走,好似根本没听到后面林氏的叫骂声。
这都是些什么舅妈呀,成天的盼着自家过不好,盼着娘让爹休了,这样对她们也没半分钱好处呀!
自家还会要她们的礼金吗?不想想从娘嫁到刘家,就没收过娘家的一针一线,真好意思说出来,不怕人笑话。算了,这种人少见一次能多活几年,还好当年把事闹僵了,不然估计年年都要受这闲气。
左邻右舍的听到林氏的叫骂声,自然要出来看看,可是立马又关上门了,想必也是不想管这闲事。省得让林氏记恨上,还真是划不来了。
张氏一路上都没再说话,刘月知道娘心情不好,依在张氏的身后:“娘,您别难过了,现在咱们一家不是过的好好的吗?爹也不像着爷爷那边了,二婶和三婶也不同咱们来往,虽说冷清了些,可是以后李婶一家可就同咱们最亲了,娘您说呢?”
张氏也没回头,赶着车道:“月儿,你说娘是不是错了,为啥你外婆就是不待见娘呢?
娘真是不明白,同样是她生的,为啥就不想着娘好呢?娘可是盼着芳儿月儿嫁的好,以后过的好,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想你们受一点儿委屈,吃一点儿的苦头。”
刘月很少听张氏道委屈,今天看来娘实在是难爱了,这才把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了。“娘,您觉得外婆又把您当样闺女吗?月儿觉得你跟外祖母不仅长相不像,而且性子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说外婆重男轻女吧!外婆对几个亲孙女不是很疼爱吗?月儿倒是觉得不是亲生母女这样的解释最说的通了。”
张氏被刘月这话吓了一跳,忙问道:“月儿,你这话是听谁瞎说的呀!你可不能学村里人乱嚼舌头,女儿家的学这些东西,以后性子肯定不好。”
刘月无奈的点头称是,明擂的事还是自己瞎说吗?是娘您不愿意承认罢了,这要最是自欺欺人了,可是娘心里也这么怀疑过,只是不愿相信罢了。刘月也不再多言了,有些事还得娘自己想清楚,不然谁劝也不行的。
林氏骂够了,觉得张氏肯定走远了,这才拿起蓝子里的东西进院子。心里正盘算着这些东西正好可以偷偷拿到自个屋里,没想到刚进院子就看到守在一边的吴氏了,林氏不由尴尬一笑:“这张氏大闺女送来的喜欢饼,我寻思你们也不要,不如我拿了得了,省得你们看了心烦。”
吴氏故意放大声音,然后尖笑道:“这是张氏家大闺女订亲的喜饼呀!倒是难得了,弟妹想一个人拿了吗?娘这几天就想喝点小酒了,这里有两小坛吧!
正好给娘送去,省得娘花银子去买了。”林氏只得看着吴氏把东西拿走了,心里极是不服气,可是给婆婆的,自己还能抢回来吗?吴氏也是让自己去打头阵,得了便宜却是她的,婆婆就是太偏心眼了。
刘月和张氏一回家,刘芳就上来帮着牵走牛去喂水,刘月自是要把车上的东西好好收拾,张氏一直心情不大好,就往自个屋里去了。
刘芳把牛安排好回来,刘月这才把今天的事同她说了,刘芳听了很同情也很心疼自个娘,可是娘也太想不开了,这样的娘家真没什么好想念的。不过刘芳相信以后自己出嫁了,娘一定会更疼自己的,娘可不像外婆那样。
刘芳想似想到什么,搬着车上的东西道:“月儿,今天又有好几人来家里买东西呢?不过多是些平时要用的小东西,正好家里都有存货,倒是方便。”
刘月不由就想起了刘奶奶前几天说的话,能在村里随时买上东西,还真是方便呀!如果自己在村里挂下招牌,就像填上的铺子一样,在家里卖些各家都要用的东西,虽然挣不上多的钱,可是也能方便大家呀!
再说了也不是多费力的事,就是让刘成写一个“货”字,然后做成招牌挂在门口,这样大家都知道可以在自家买东西了,有时候缺个什么也不必着急,更不用去别人家借了。
刘月心里慢慢盘算着,想着待会同姐姐好好把这事说说,明天就可以着手办这事了,不过最好能做好一些,让邻近的几个村子,也能上自家来买东西。这样至少人多一些,东西也卖的多一些,单靠一个村子肯定挣不到什么银子。
本来还以为要等自己挣上银子了,才能想到去城里也开一间铺子,没想到现在在自家就可以开第一间铺子,刘月心里突然很有成就感了。不管可行不可行,至少这么做一点也不费力,而且没什么成本,相信爹也不会反对的。
晚上刘月就把这事同姐姐好好说了一遍,刘芳一听也觉得可以试试,立马就让刘成动手写好了招牌。就等爹同意了,帮忙做装框,再明天一大早就点上鞭炮,让大家围过来看看,这铺子就算开张了,虽然简单些,可是好歹也是有了自己的店铺了。
刘成听完两个姐姐的想法,心里自然很赞同,立马就认真的写起字来,就怕自己定的不好,可是刘月说差不多就行,村里有几个会认字的,只要明天鞭炮一响,嗓门一扯这事就算成了。
刘成觉得二姐说的在理,这村里人去城里买东西,可没人会去看人家的招牌写什么,好像很早就知道各家铺子卖什么了,所谓的招牌就成了一个摆设。自家在村里开铺子,只要能让村人知道要买东西上刘月家,这样就成了。
刘柱和张氏自然是无所谓,现在刘柱听张氏说过几次拉货的事,也不大管刘月怎么折腾了。虽说姑娘家得安静些,可是闺女能凭本势挣银子,以后不管到哪里也饿不死。
这年头女人也不能只在家里种地吧!能学会做生意,可比种地强的多了,月儿说的好,再会种田挣的银子少,一样让婆婆看不起,只要能把生意做好,挣到银子了,去哪儿也不用受气。
这些日子张氏跟着刘月一起,东奔西跑的,虽说累些,可是挣的可比自己多了。张氏现在成天的都说自己月儿多出息,多会做生意,这嫁人都嫁亏了。
刘柱听着心里虽高兴,可是却还是希望闺女好好过日子,现在挣足了嫁妆,以后也能嫁个好人家,最好嫁到城里做生意的,这样月儿也就不算亏了。可是城里的人家也看不上乡下人,刘柱就很操心刘月的婚事了。大闺女开春一嫁,月儿的事就得上心了。
刘柱做好的招牌,还细心的做用家里的多余的木头尾料,做了两个小货架子,正好入在屋里摆货用。好看又实用,刘月看了喜极了,立马就把家里的货一件一件摆上货架,这样明天村里人来时,就能一眼看到了。
张氏觉得刘柱现在通情达理多了,对月儿提开铺子的事,也不反对了,倒是乐意顺着月儿的性子来。张氏心里也高兴刘柱的变化,晚上两人睡觉时,张氏把回娘家的事说给刘柱听了,刘柱自是把自己去二房三房和刘老爹处的事,也一一说与张氏听了。
两人心城都很不是滚味,所以刘柱很强烈的觉得三个孩子和张氏才是与自己最亲的人,能让三个孩子过的开开心心的,不管自己多累多苦都值得。
为着别人劳力受累真是不值得。想想以前自己除了张氏的原因,能忍下陈氏很重要的,就是不想刘老爹为难,希望刘老爹也能过的顺心些,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