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宫熹妃传-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危丝淘谖藁蟮娜嘶蛐砭褪亲约骸S澈焓悄抢系娜耍罂梢匀糜澈熘赋埔邮亲约焊率模贸率室庀莺Α�
那拉氏在走每一步之前,都想好了结局,棋子随时可以取用也随时可以抛弃,与她相斗,自己最不足也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不及她心狠手辣。
思来想去,竟然想不到办法对付那拉氏。
茫然间,她回到了净思居,小路子见她脸色不对,暂忍了到嘴边的话语,扶她至掌起明灯的屋中坐下,水秀亦知沏来一盏热茶,“主子喝口茶暖暖身子。”
☆、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衡
待凌若喝过茶脸色好些后,小路子才问道:“主子,嫡……嫡福晋怎么样了?”因为过于急切,许久不犯的结巴又冒了出来,水秀也是相同,眼巴巴地盯着凌若,那拉氏是一个心腹大患,不除她,主子难有心安之日。
凌若没有答话,而是徐徐转着手中温热的茶盏,直至灯罩中的烛火因为长时间燃烧而有些发暗后,方才沉声道:“咱们失败了,那拉氏毫发无损,反倒是宋氏替她背了这个黑锅,此刻已被废入无华阁。”
“怎么会这样?”小路子听得一阵发懵,明明一切都是针对那拉氏做下的布置,怎么最后扯到全不相干的宋氏头上去。
凌若叹了口气,“嫡福晋比我以为的还要可怕得多,陈庶的背叛从头到尾皆是嫡福晋一手策划而成,映红并非一个普通青楼女子。映红也好,陈庶也好,宋氏也好,皆是她手里的棋子。”
映红?水秀怔了一怔,下意识地顺道:“她与嫡福晋有关?”在此之前她甚至不曾太过注意这个青楼女子。
“何止有关。”凌若冷笑一声,理了理思路后道:“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嫡福晋一早就注意陈庶,之后利用映红去引诱陈庶入套,人一旦被感情冲昏了头,什么事都敢做出来,背弃主子自然不在话下。”
水秀与小路子均听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嫡福晋这份心机实在令人心寒,小路子想了一会儿还是有些不明白,“就算如此,又与宋福晋有何瓜葛?”
凌若将今日在含元居的事细细说了一遍,包括陈庶最后发狂咬掉映红鼻头的事,临了感慨道:“我虽然恨那拉氏,却不得不承认,她每一步都走得比我更稳,更决绝,凡事皆备下后路,且该狠时绝不拖泥带水。相较起来,我确实不如她良多,这一次也算输得不冤。”
“可是这一次,嫡福晋吃了这么大一个暗亏,必定会想办法对付主子,咱们该如何是好?”水秀忧心忡忡地道。
“不会的。”凌若放下茶盏,拢一拢袖子起身走到透着沉沉夜色的珊瑚长窗前,窗子没有关严,冷风从缝中吹了进来,拂动她衣领上的风毛,“这一次,我固然奈何不得嫡福晋,但同样她也耐何不得我,彼此都有顾忌,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会再动我。”
水秀怕冻到凌若,上前将窗子关紧,咬唇道:“话虽如此,但奴婢一想到嫡福晋害了那么多人,却至今安然无恙,就觉得上天不公。”
小指上尖利的护甲尖在窗棂上划过,留下一道细长的印子,“你没听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吗?上天充其量只是一个旁观者,世间的悲喜皆与之无关,又怎可能去指望上天来替你主持公道。”
小路子拿剪子将蜷曲发黑的烛心剪去后,拿过绘有福禄寿三星报喜图案的纱罩重新罩好明亮如初的蜡烛后,道:“奴才始终相信一句话: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像那个映红,她害得陈庶这么惨,最终不也被咬掉了半个鼻头吗?嫡福晋身上缠了那么多冤孽,终有一日要一一偿还。”
“是啊,时辰未到,且慢慢瞧着吧。”凌若扶一扶鬓角珠花徐声道,烛光明媚,却不能照见她眼底最深处的幽暗。
康熙五十年十月的这场暗斗,令那拉氏与凌若皆深有忌惮,晓得一时半会儿奈何不了对方,犹如两头猛兽一般暗自蛰伏了下来,静静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一击致命!
君子报仇,十年犹不晚,何况是女子。
不止她们,年氏也有不小的忌惮,正是这样的忌惮使得王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显得风平浪静,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在凌若的精心抚育下,弘历渐渐长大,这个孩子不论走路或是说话都比一般孩子早,半岁开口,待到一岁多时已经可以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两岁开始识字,识字千余,三岁已经可以通篇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弘历过人的聪慧令康熙龙心大悦,初满三岁就接到宫中开始教其读书习字,康熙百余个皇孙,能得此殊荣的唯弘历一人。
弘历的备受重视,令凌若在府中的地位越发稳当,与之相对的是弘时,不论那拉氏怎么悉心教导,又请来博学大儒,始终改变不了这位名义上的嫡长子资质平庸的事实。
反倒是福沛有几分聪明,虽不能与弘历相提并论,却也不错了,不过年氏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她生的孩子凭什么比钮祜禄氏生的孩子差?再这样下去,岂非连世子之位都要落在他头上?
这么些年来,世子之位胤禛依然不曾立下,为着这事,她曾旁敲侧击地试探过,胤禛只道如今三个孩子尚且年幼,最大的那个也不过八岁,立世子尚且为时过早,等几个孩子都大一些后再议此事。
胤禛这些话听起来并没有问题,但年氏明白,这不过是推脱之词,当初弘晖出生未多久,就被立为世子,年龄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真相只有一个,胤禛想立的那个人如今尚不能令府中众人心服,他想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行议立。
不论是弘晖还是福沛,立世子都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唯有一个弘历,年纪最幼,序齿最小,母家出身也最低。
弘历……他就像挡在福沛面前的一块绊脚石,一日不搬开福沛就一日难出头!
不是没动过心思,可是不论胤禛还是康熙表露出来对弘历的偏爱,都令她不敢轻举妄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府中大权始终被她牢牢握在手中,不论胤禛怎么厚待钮祜禄氏都没有开口将此权分予她。
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若真到了那一步,就算再危险她也会去做,侧福晋始终只是侧福晋而已,一旦将来胤禛过世就什么都不是,怎及世子额娘来得可靠。
她不喜欢输,更不喜欢输给钮祜禄氏,所以一定要赢!
【作者题外话】:今天塔读后台貌似有点问题,一直进不去,问了编辑说到时可能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今天早点更新,先更一章,剩下的我继续写,如果到时候后台没问题就再更新,否则只能等明天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五年
康熙五十五年初秋,明澈似金的秋阳漫天撒落,带着夏末的最后一丝炎热,凌若坐在四人抬乘的小轿中往紫禁城行去。
弘历自满三岁后,就被康熙接入宫中亲自教授课业,每三日方才回来一次,凌若尽管不忍心与幼子分别,却晓得这个机会对幼子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以从来不曾说什么,更叮咛弘历在宫中一定要悉心听课,莫要贪玩。
不过,两年来每次弘历入宫或回府,她都亲力亲为,从不假他人之手,左右康熙已在弘历开始入宫读书那年给了她随时出入宫禁的权力。
凌若到南书房的时候正好看到康熙在手把手教五岁的弘历习字,两人都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外的凌若,李德全要进去通禀,也被凌若给拉住了。
“皇爷爷,孙儿的手好酸,剩下的能不能明日再写?”在写满一张纸后,弘历甩着发酸的手腕皱着笔挺的小鼻子脆声道。
康熙轻咳了几声,气息微微有些不畅地说道:“待会儿你额娘就要来接你了,明日可不在皇爷爷这里,皇爷爷也没法看着你习字啊。”
弘历灵动的眼珠子转了一下,一边替康熙抚背顺气一边道:“就算皇爷爷不在,孙儿也会好好习字的,保证不偷懒,等下次入宫的时候,一定将练好的字带给皇爷爷看。今天就让孙儿歇会儿好不好,真的手很酸啊。”
“这样啊……”康熙满眼笑容的看着一脸希翼的弘历,故作为难地道:“好吧,剩下的留到明日再做,只是不许忘记。”平常那些皇子皇孙,看到自己都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躲之不及,唯有这个经常带在身边的孙儿对自己最是亲近,虽也有规矩,却不死板。
“多谢皇爷爷!”弘历欢呼一声,搁下狼毫笔自麻利地从椅中爬了下来,刚一站定就看到站在外头的凌若,那张小脸顿时被喜悦所包围,欢欢喜喜地唤了声额娘。
凌若笑笑却没有说什么,而是先走到康熙面前,屈膝行礼,“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自她晋为侧福晋后,就有资格自称一声儿臣。
“起来吧。”康熙微微一笑,晓得她来意,指了弘历道:“朕这里没什么事了,将他带走吧,后日再送来就是了。”
“是。”凌若轻巧的答应一声后,从随她一道入宫的水秀手中取过食盒,取出一蛊用薄棉套子包着的瓷蛊道:“儿臣上次来的时候,听到皇上有几声咳嗽,猜测着应是老毛病又犯了,所以自作主张炖了汤来,希望对皇上的咳嗽有所帮助。”
康熙晓得她带来的必是数年前在畅春园是喝到过专治咳嗽的偏方,原本前几年咳嗽已经不怎么犯了,但今年不知怎么一回事,自入秋后又开始频频咳嗽,实在难受;这两天正念着凌若那个偏方,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她已经炖好了送过来,也算有心了。
在康熙颔首后,?若将瓷盅递给弘历,吩咐道:“快给皇爷爷拿过去。”
“嗯。”弘历乖巧地答应一声,捧了瓷盅过去,在迈着小腿蹬上台阶后,并没有直接将瓷盅往书案上放去,而是对李德全客气地道:“李公公,替我拿只碗与勺子来可好?”
康熙猜到了他的心思,眼中笑意点点,抚着弘历的头道:“皇爷爷自己会喝,赶紧随你额娘回去吧。”
“弘历怕皇爷爷忘了。”弘历不肯,执意让李德全去拿碗,康熙拗不过他只得同意,在李德全拿了一只绘有锦鲤戏水图的彩碗过来后,弘历从瓷盅中仔细舀出一碗颜色透明的汤水来,正要递给康熙忽地想起什么,自己舀了一口试过温度后方才恭谨地递到康熙面前,脆声道:“皇爷爷喝汤。”
弘历的乖巧懂事令康熙欣慰不已,含笑接过温热的汤水当着弘历面徐徐喝着。
看到康熙拿碗的是左手,凌若微觉奇怪,康熙并不是左撇子,往常拿东西都习惯用右手,怎么这一次改用左手,再仔细一瞧,发现他右手一直垂在身侧,瞧起来不太自然。
待得康熙将汤水喝尽后,凌若犹豫了一下问道:“皇上的右手没什么事吧?”
康熙放下已经空了的碗,右手动了一下,似想抬起来,但终还是放弃了,涩笑道:“有几日了,这右手一直使不上劲,连字也写不了,只能用左手代替。”
“太医怎么说?”凌若关切地问道。
“太医也说不上是什么原因,针炙了几日倒是好些了,但一时半会儿还是使不上力气。”说到这里康熙重重叹了口气道:“年纪大了总是这样的,时不时会有些莫明其妙的毛病出来,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此时的康熙与凌若第一次见面时,确是苍老了许多,身形也更渐清瘦,十二年的岁月流逝,终是在他身上刻下了无情的痕迹。
何况这些年来,皇子之间各种倾轧斗争从未停止过,大皇子、二皇子、十三皇子,先后被废被圈禁,康熙虽然事后从来不提,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去想,那都是他的亲生儿子啊,二皇子胤礽更曾寄予他厚望。
他还活着,可是那些亲生儿子却一个个只盯着他座下那张龙椅。亲情,在天家变成了最奢侈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凌若与弘历没有矫揉造作的关切才显得弥足珍贵。
康熙握有整个天下,是九五至尊,但他依然可悲……
凌若不知道该说什么,站了许久方才道:“皇阿玛当要放开怀抱,如此病痛才不会久缠于皇阿玛之身。”
“放开怀抱……”康熙的神色有些发怔,然下一刻已失笑摇头,“此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罢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了,你快些带弘历回去吧。”
“妾身告退。”见熙不愿再说下去,凌若只得牵过走到她身边的弘历叩首离开南书房。
在回府的路上,弘历自怀中取出一个小油纸包,打开来里面是几颗桂花酥糖,他献宝似地递到凌若嘴边,弯眼道:“额娘吃糖。”
弘历是懂事的,才五岁就知道关心康熙的身体,将好东西留着给额娘吃。凌若含了一颗在嘴里,感觉甜意从嘴里一直蔓延到心间,她此生最大的成就或许就是生了这么一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哪里来的糖?”凌若随口问道。
等凌若吃了之后,弘历才捡了一颗放在嘴里,细细品了一下他最喜欢的甜味后道:“昨日在御花园玩耍的时候碰到静嫔娘娘,是她给儿子吃的。”
☆、第三百九十三章 聪慧
静嫔――听得这两字凌若微微一惊,复问道:“她与你还说了什么?”
弘历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道:“也没什么,只是问了儿子几句额娘的情况,还说额娘这些日子都没去她那里坐坐,甚是想念。”
“那弘历是怎么回答的?”石秋瓷的背叛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凌若心里,日复一日,被迫接受却永远都不会习惯这种感觉。所以,这两年她虽常出入宫禁,去石秋瓷的地方却不多,反倒是常去方怜儿处。可是眼下弘历的话却提醒了她,自己这样下意识的疏远迟早会令石秋瓷感觉到异样,也许这一次,她就是借着弘历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康熙五十二年时,石秋瓷生下皇二十三子,取名胤祁,不过她并没有因此再得到更高的晋封,不论是德妃还是宜妃,都不愿再有人与她们平起平坐。
在康熙五十五年初时,方怜儿与生下皇子的知县王氏之女一道晋升为嫔,如今也是一宫之主了。杭州的那番经历令她一夜之间成熟,再加上选透前凌若的劝告,这五年来,方怜儿在宫中小心谨慎,虽说不上步步为营,却也不曾吃过大亏,再加上她以一片赤子之心待康熙,没有太多算计经营,康熙凡有病痛,皆侍奉榻前,使得康熙格外怜惜于她,即便没有子嗣也给了她与有皇子的妃嫔并列的荣耀,令无数女子望而不及。
弘历舔了舔嘴角的糖渍后仰头道:“儿子说额娘心里一直记着娘娘,只是这些天舅母要生孩子,额娘忙着要给她备礼,所以无瑕来看望娘娘。额娘,弘历说的对不对?”
“弘历真乖。”弘历的回答令凌若心中一定,她虽然不曾在弘历面前透露过对石秋瓷的厌恶,但还是怕弘历年幼无知,说出什么不该的话来,所幸弘历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已经晓得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该讲。
昔年荣禄因为江氏一事与家人闹翻,后来凌若给他做主,在京中寻了一户身家清白的,让江氏认做父母,说来也巧,那户人家竟也姓江,倒是不用改姓了。那户人家只得三个儿子,一直想要一个女儿侍奉膝下,如今江氏的出现令得他们老怀安慰,待江氏犹如亲女一般。
凌柱原本是怕江氏出身不正会影响儿子仕途才迟迟不肯答应,其实对江氏并没有太大恶感,如今江氏犹如重生,又有凌若在一旁劝解,也就默许了,在康熙五十一年时,荣禄郑重其事娶其为正妻。
江氏入门后,对夫君关怀体贴,对公婆孝顺恭敬,几年下来,凌柱夫妇心里最后一点芥蒂也消失的无影无踪,由衷地接纳了她。
夫妻恩爱四年后,江氏终于有了身孕,合家欢喜不已,盼着她能生一个大胖小子,如此凌家也好有后。
凌若得知后也是替大哥大嫂高兴,估摸着江氏临盆就在这几天后,她便着手置礼准备到时候送去。
“额娘,你不喜欢静嫔娘娘吗?”弘历将油纸重新包好后,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来,一时间倒令凌若不知道怎么回答,抚着脸道:“弘历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每次说起静嫔娘娘,额娘都会犹豫一下,而且您去咸福宫时,比去翊坤宫要拘谨许多。”翊坤宫是方怜儿晋为熙嫔后居住的宫殿,弘历虽然只有五岁,但心智却比一般同龄孩子成熟许多,又有敏锐的观察力,连这一点细微的区别都能够留意到,甚至胜过大人。
凌若抚着弘历梳得整整齐齐的辫子沉吟不语,她并不准备将自己与石秋瓷的恩怨告诉弘历,他还太小,哪怕再聪明依然改变不了是一个孩子的事实,虽然身为王府阿哥往后必定少不了勾心斗角,兄弟争权的时候,但那是往后的事,如今她想尽量让弘历过得开心些。
许久,她想好了说辞,婉转道:“额娘不是不喜欢静嫔,只是她是你皇爷爷的妃子,又是二十三阿哥的亲额娘,在她面前不可太过随便。不止额娘如此,往后弘历见了静嫔娘娘也要规规矩矩的知道吗?”
“嗯。”弘历乖巧地点头,旋即又疑惑地道:“可是额娘在熙嫔娘娘面前,并不见太过拘谨啊,她不也是皇爷爷的妃子吗?”
对于弘历这种追根究底的问法,凌若一阵头疼,却还是不得不继续应付道:“熙嫔娘娘性子活泼好动,所以与她处着相对自在些,弘历不也更喜欢去翊坤宫吗?”
对于这一点,弘历倒是深以为然,每次去熙嫔都会拿出很多好吃的给他,还会带他玩,一点架子都没有,他很喜欢这位年轻的娘娘。
凌若想了想,在轻晃的轿子中道:“既然静嫔娘娘这般说了,那改明儿额娘送弘历入宫的时候,一道去看望一下静嫔娘娘可好?”
“好!”弘历答应一声,想想又有些不放心,道:“静嫔娘娘说喜欢荷花,可如今荷花都谢了,儿子明日给静嫔娘娘画幅荷花送去,让她也高兴高兴,这样娘娘就不会怪额娘这些日子没去看她了。”
凌若笑抚着弘历没有说话,这个儿子聪慧近妖,却又极其孝顺,从出生那一日起,就没有让自己操过半点心。拥有弘历,实在是她此生最大的幸运!
坐得久了,又兼轿子摇摇晃晃催眠一般,天未亮就起来的弘历不由得有些犯困,倚在凌若身上打盹,迷迷糊糊间他好像感觉轿子停下了,揉了揉眼睛直起身道:“额娘,到家了吗?”
凌若捡起没落的桃红色披风重新覆在他身上,轻言道:“嗯,到了,弘历若是觉得困就再睡一会儿,额娘抱你下去。”
“不用。”弘历用力在自己脸颊上拍了几下,一下子清醒了许多,不等凌若再说什么,先一步从轿凳上跳下,借着水秀掀开的帘子跑了出去。
凌若知道他是不想自己抱他,五岁的弘历已经有近四十斤,上次也是这样睡着,偏生中途抬轿的轿夫又扭伤了脚,抬不了轿子,她与水秀两人就换手抱着弘历一路走回雍王府,接着两日里,她与水秀都酸得抬不起手,从那以后,弘历就再没有让自己抱过,不管怎么打盹,等轿子落地时必定会醒来。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卫回京
“主子。”早早等候在府外的水月走上来扶凌若下轿,仔细看了会发现她双唇抿在一起微微上翘,带着掩之不住的笑意,一旁打轿帘的水秀也是相同的表情,至于一早跑到外面的弘历则不知为何发出一声欢呼。
细致若柳叶的双眉轻轻一蹙,奇道:“怎么了?”
“主子您看了就知道。”水月刻意卖了个关子。
“你这丫头。”凌若轻斥一声,扶着她的手下了轿子,刚站稳还没来得及看清周遭的情况,就见到一个穿着灰色长衣的男人大步走到自己跟前,拍袖跪地朗声道:“奴才李卫给主子请安,主子万福金安!”
李卫?凌若倏然一惊旋即化为重重喜悦,定睛看去,果然是一年未见的李卫,怪不得他们一个个都那副含笑的样子,连忙亲自扶起他道:“快起来,何时回来的?”
李卫脸上挂着激动的笑容,“奴才刚到京城没多久,想着给主子来请安,哪知王府的人说主子去接历阿哥了,奴才便在这里等主子回来。”
凌若点点头,朝四周看一眼,并不见轿子或马车,倒是有一个女人牵着男孩儿站在不远处,神色有些局促,弘历正好奇地打量着比他还小一些的男孩儿,料想应该是李卫信中提到的妻儿,李卫在江阴县上任后没多久在凌若的催促下讨了房媳妇,第二年便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倒也和和美美,“你们怎么过来的,轿子呢?”
李卫嘿嘿一笑没有答话,倒是水秀在一旁抿嘴道:“回主子的话,李卫原本是雇了轿子来的,不过他说自己是是王府出去的下人,若是大摇大摆地乘着轿子到王府门口,岂非对王爷和主子的不敬,是以在前街就下了轿,一路走到这里。”
凌若嗔怪地睨了他一眼,“以前倒没看出你这人这么迂腐来,从前街到这里少说也得走上大半个时辰,你一人倒是算了,可你妻子与孩子呢,可不是要累到他们吗?”
“主子放心,小翠做惯了农活家务,这些路累不着她,虎子有奴才和小翠抱着更是不打紧。”他一边说着一边催促女人与孩子上来见礼。
不等他们跪倒,凌若已扶住含笑道:“李卫名义上是我奴才,但在我心里却是拿他当家人看待,自家人不必行这些个虚礼。”
小翠见跪不下去,只得拉着虎子福了一福道:“多谢福晋。”
弘历悄悄走到李卫身边,拉了他的袖子小声而兴奋地道:“李叔,待会儿给我讲讲你判的案子好不好?”
说来也奇怪,李卫至至多一年来王府一次,往常更多的是书信来往,但弘历与李卫就是极为亲近投缘,这一点甚至胜过整日见面的小路子。尤其是自弘历懂事后,每次见到李卫都让他给自己讲任县丞乃至县令时遇到的各种奇难案件,每一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而那时他才不过三岁而已,当时李卫还怕自己说的案子他听不懂,尽量捡了简单的话语来讲,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多余了,弘历的理解能力很好,即便偶尔有听不懂的也会立刻问他。
对他的称呼,李卫受宠若惊,“奴才说过许多次了,历阿哥唤奴才名字就是,李叔二字奴才实在担当不起。”
“无妨,他喜欢叫就让他叫着吧,你如今也是朝廷命官了,没什么担不担得起。”凌若笑言了一句又道:“好了,都别杵在外头了,进去再说。”
凌若刚要迈步,李卫已经过来扶住她的手,自然的像还在王府里当差一样,“奴才扶主子进去。”
他的这份心意与忠诚令凌若很是感动,手却是收了回来,“都说了你是朝廷命官,就得有朝官的样子;哪还能像以前一样侍候我这个旧主,可是没个样子。”
“莫说奴才现在只是个县令,就算将来做了知府、巡抚乃至总督,那也是主子的奴才,没有主子,就没有奴才今日,能侍候主子那是奴才几世修来福份。”李卫很坚决,手一直伸在半空中不曾收回。
小翠是第一次见凌若,难免有些紧张拘谨,但在这一刻也忍不住插话道:“启禀主子,奴婢自从跟了李卫之后,他就一直在奴婢面前念主子的好,总盼着能够有机会侍候主子。”
凌若眼眶微红,无奈地摇摇头,戴着玳瑁嵌珠宝花蝶护甲的手轻轻搭上了李卫的手背,就像以前在王府中一样。
李卫很激动,身子微颤着扶着凌若进去,一直到净思居方才放下,凌若转身坐下后,看到李卫一家还站在那里,示意水秀去端了绣墩来,摆手道:“走了一路也累了,都坐下吧。”
“奴才们没事,站着就是了。”李卫这般说道。
不等凌若开口,弘历已笑嘻嘻地道:“李叔,既然额娘是你主子,那你就该听额娘的话才对,否则可就是不敬了哦。”
李卫没想到弘历会给自己扣这么一顶大帽子,只得斜签了身子坐下,小翠也是一般,至于还有些懵懂的虎子,早被弘历拉到身边一道坐,不时将摆上紫檀几的点心递给虎子让他尝尝。
李卫接过一个面生侍女递来的茶好奇地问水秀道:“这些是新来的下人吗?”
“嗯,你们走后,陈庶又背叛主子被打死了,净思居缺人手,便让高管家抽调了几个过来,留意了一阵子,倒还老实。”有了陈庶的前车之鉴,他们择起人来自然更加小心。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在这王府中,最怕的就是身边的人不声不响在背后捅刀子。
凌若啜了一口清香四泽的茶对李卫道:“这次来准备待几日再走?”
“奴才这次是回京述职的,怕是要多呆些时日,也不晓得吏部考绩之后会让奴才留任还是怎么的。”吏部考绩李卫倒是不太担心,这些年他在江阴县的政绩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江阴县原本有流盗作乱,抢粮食夺女人,令百姓苦不堪言,但他们每次做完之后就躲到深山之中,极难抓捕,反而折了不少人手,于是此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只是此患不除,江阴县就永无宁日。李卫任县丞后就曾向当时的县令献计再行抓捕,但时任县令的孙大人是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再加上任期又快要满了,他怕再闹出事来会影响自己仕途,是以拒绝了李卫的提议,左右这些流盗早几任县令在的时候就有了,也怪不到他头上来。
☆、第三百九十五章 请安
如此,一直拖到他离任,李卫出任县令一职,在经过周密的计较后,一鼓作气将那么做乱多年的流盗剿灭,使得百姓额手称庆,担惊受怕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安心睡个觉了,不必再担心半夜会有人提刀冲进来。之后,李卫深入了解民情体会百姓疾苦,断案公正清廉,从不刮民脂民膏,三年下来,百姓皆传其青天美名。
“那你自己又是个什么心思?”
“奴才倒想着留在京城,也好经常来给王爷和主子请安,只是这事儿不是奴才能说了算的,朝廷委派到哪里奴才便得去哪里,纵然是蛮荒之地也得去啊。”最后一句,李卫带了些玩笑的意味,不过倒也是真实,君令不可违,既然拿了朝廷的俸禄就得遵照朝廷的命令办差,违逆不得。
凌若想一想道:“等王爷回府后,你过去给王爷请个安,若是王爷问起,就提一提此事,若王爷肯帮你打声招呼,事儿会好办许多。”
“请安是自然,只是奴才这点小事不敢劳烦王爷。”李卫如是说道。
彼时,有侍女端了时令的水果进来,是龙眼与葡萄,堆成尖塔形,旁边各放了几枝银签子。
虎子还是小孩子,看到有水果吃,黑亮的大眼睛顿时放光,不过他也晓得这里不是自己家中,不好随意去拿,只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小翠。
小翠犹豫了一下朝他摇摇头,虎子失望不已,低下头把玩着自己刚剪干净指甲的小指。
凌若看到他这模样哪有不晓得的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