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宫熹妃传-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子能这样想就好。”在扶那拉氏回到比外头亮不了多少的内殿后,小宁子道:“主子您先坐下歇歇,奴才去给您打盆水来泡泡脚。”
  那拉氏点点头,在小宁子打了热水来,又替她除去鞋袜,将双足浸在热水中后,她道:“如今是几月了?”
  小宁子替那拉氏按摩着双足道:“回主子的话,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
  “过年……”那拉氏喃喃道:“这么说来,距离本宫被禁足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不知英格有没有照本宫的话去做?”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

  小宁子点头道:“主子放心吧,英格大人办事一向稳妥,想必一切都在安排之中,待得二阿哥重新搏得皇上欢心后就会求皇上释了您的禁足,到时候,所有的苦难就都结束了。”
  “不错,所有苦难都结束了……”那拉仰头看着顶上蒙尘不清的彩画,自从她被禁足之后,宫中便没什么人打扫,所有东西都变得残旧起来,在那样的睇视中,眸光渐渐变得狠厉如狼,“待到本宫灾噩结束之时,就是钮祜禄氏灾噩开始之时,本宫不会放过她的,这辈子都不会!”
  小宁子一边替她捏着脚一边道:“主子有英格大人与二阿哥襄助,一定会将钮祜禄氏踩在脚下,而今不过是小小失利,根本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那拉氏看着他,露出难得的笑容:“你倒是会宽慰本宫。”
  小宁子低着头道:“奴才并非宽慰主子,而是实话实说,奴才从不认为主子会输给任何人。”
  那拉氏没有说话,然她的神色无疑就如小宁子说的那样,永不服输,哪怕处在极为不利的境况下,也会想尽办法逆势而上。
  至于凌若那边,从胤禛口中得知,这大半年的功夫,弘时在河南做得有模有样,就算河南总督也多番在奏折中称赞他,凡事亲身亲为,身先士卒,完全没有身为皇子的傲气。
  有几次,乡民不懂新政,又受富户挑拨,以为朝廷推行新政,是要加重他们的税赋,故而成群跑到府衙甚至总督府闹事,弘时得知后,好言相劝,甚至有一次被乡民扔伤了肩膀也不动气,一直劝说并解释新政,直到他们全部退去为之,而之后,更是负伤办差,挨家挨户的拜访那些富商,让他们遵从朝廷的政令,莫要再与朝廷做对。
  在弘时的恩威并施之下,有不少富商已经答允遵从新政,摊丁入亩,而今约摸还剩下三分之一的富户没有答应,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在一年之期到来之时,不说整个河南省十成十的实行新政,但**成应该不成问题。
  可千万别以为这**成简单,李卫那头想尽办法,同样恩威并施,也不过才让一半的富户答应,而且剩下的一个个皆是刺头,眼见着时限快到了,李卫那头着急上火,头疼不已。
  胤禛是知道田文镜的,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不会有半句虚言,他既然能写在奏折上,就一定是事实。只是弘时的改变,着实令他有些意外,原以为弘时去那边只是因为在京城没脸待下去,没想到他竟真的用心做事,还做出如此成效来,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然这些话落在凌若耳中,却是令她心情沉重不已,弘时这个人她很清楚,资质平庸,又有些好高骛远,哪怕皇后几次三番耳提面命,也不曾踏踏实实做事。可是听着他在河南的所作所为,简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实在令人有些匪夷所思,但更多的是担心。她能够感觉到,胤禛对弘时的态度正在慢慢转变,这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若让弘时起势,然后又与那拉氏一族再次联手,那么现有的格局就会被打破,甚至胤禛很可能会释了那拉氏的禁足。到时候再要对付起来,可就难了。
  但弘时远在河南,那里的局势与情况,并不由她控制,就算再着急也无用,而且她也不能为了对付弘时而破坏胤禛的新政,摊丁入亩之政,关系着大清未来的国运,一旦在浙江与河南出现问题,就难以再推行全国了。
  幸好此刻距离一年之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容得她再想办法。
  在凌若为弘时的事担心时,弘昼那边也照着与英格说的话,主动与弘历“修好”,并且经常找借口随他一起去吏部。
  在渐趋寒冷的天气中,雍正五年翻过了最后一页,在群臣的朝贺中,新的一年缓缓拉开序幕。
  正当受了群臣朝贺的胤禛命文武百官去往乾清宫共用午膳时,小五匆匆走了进来,手捧奏折,跪地道:“启禀皇上,河南有八百里急报。”
  一听河南急报,胤禛神色一肃,连忙道:“快呈上来!”
  “嗻!”小五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将奏折放到胤禛手中,在胤禛展开奏折细阅的时候,底下的文武百官也在暗自猜测,河南用八百里急报呈送奏折,难不成是那边的新政出了问题?
  允祥心中也是这个疑问,见胤禛一直没说下,他拱手道:“皇上,不知河南那边出了什么事,需要用到八百里加急?”
  此时,胤禛已经看完了整本奏折,脸上并没有百官以为的凝重,反而嘴角抿着一抹难掩的笑意,“河南确实有事发生,不过却不是坏事。”不等允祥猜测,他已然道:“这封奏折是弘时所写,他说河南的富户已经全部同意新政,无一人反对,无一人有异议!”说到这里时,胤禛声音中透着惊叹之意,一月前,田文镜的奏折中还说尚有三分之一的富户不同意新政,没想到弘时竟然在这短短一月之中,全部劝服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但奏折千真万确就是这么写的,相信弘时不会为了邀功而故意这样写,因为这件事太过明显,且有那么多人盯着,谎言顶不了多久就会被撕破。所以这件事应该是真的,弘时真的劝服了所有富户。
  不止如此,奏折中还提到那些以农为生的平民与佃户,在多番解释之下,他们已经完全明白了新政的好处,再没有任何抵触之情,全部安心种地。
  当允祥等人听得胤禛那番话时,皆是诧异不已,新政之难,他们都心知肚明,当初胤禛选河南与浙江为试点时,他们根本不看好,认为只会引起民乱,根本不会有成效,可现在河南那边居然真的成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百官之中,英格是最先回过神来的,也是最为高兴的,虽然让那些富户同意新政,会令他们每年的孝敬少许多银子,但能将弘时重新扶持起来,也算是值了。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立下大功

  想到这里,他当先拍袖,双膝跪地,大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英明仁厚,令得天下归心,实在可喜可贺!”
  被他这么一嚷,文武百官也回过神来,连忙下跪,齐声恭祝,不过各自心中究竟是个什么滋味,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些人当中,不少皆与富户有所关联,那些富户之所以可以大肆圈地,令百姓状告无门,就是因为有些人暗中相助,而做为回报,富户们也很知趣的每年拿出一部分银子,送到他们手上,谓之曰:冰炭敬。
  而今,河南顺利推行新政,只要浙江那边也是如此,那么新政必然要推行全国,改土归流,到时候他们手上的银子可要少上一大截了,这可实在是要他们的命了,也不知能想什么办法。
  不管那些大臣是何想法,至少胤禛此时是欣喜的,扬着那些薄薄的奏折道:“新年伊始,朕就接到这么一个好消息,实在是一个好兆头,看来新政之事必定可以推行全国。”
  这大半年来,新政一直是压在胤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新政推行下去,但朝中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使他不得不改为在河南浙江试行,这两个地方的成功与否,直接意味着新政能否真正推行下去。而今,终于是听到了第一个好消息,哪怕是他,也不禁激动万分。
  待得起身后,英格假装不解地道:“皇上,河南一地的新政推行,为何会如此顺利?”
  “这个朕也很意外,原以为至少要等一年期满之后才会有消息,实在是没想到,弘时……”提到这个名字,胤禛感慨不已,这次弘时真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之前他说要去河南,还真是去对了。
  听胤禛提起弘时,英格连忙趁机道:“臣记得二阿哥当时主动去河南推行新政,如今新政已落实,二阿哥是不是该回朝了?”
  允礼在旁边睨了他一眼道:“英格大人很着急让二阿哥回来吗?”
  英格不动声色地道:“怡亲王误会了,我只是觉得二阿哥既然已经完成了他的事,那么再待在河南也没意义,而且河南总督是田文镜田大人,若二阿哥一直待在那里,岂非让田大人很为难?”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便趁势接上来道:“英格大人说的正是,二阿哥立下大功,若皇上还任由其留在河南,只怕会令人误解皇上的圣意。”
  允祥听着他们各自的言语,朝胤禛拱手道:“皇上,臣弟以为,二阿哥虽然应该召还回朝,但如今河南那边局势刚定,还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只有田总督一人,万一出些事,怕是不易控制,所以臣弟觉得应该让二阿哥在河南多留一阵子,待得局势完全稳定后再回京。”
  允祥这一番话说得四平八稳,哪怕是英格他们也挑不出错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胤禛道:“老十三说得有理,也罢,就让弘时在河南再多留一个月,若期间再没有事情发生,就立即动身回京。”
  英格与户部尚书互相看了一眼,各自有些无奈地低头应声,不过还好,只是多留一个月而已,待得初春之时,弘时便可回京,到时候本就属于他的东西,便可以一一夺回。
  从始至终,弘历都没有说话,因为他晓得以自己的身份说什么都不合适,然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时隔这么久,弘时终于还是要回来了,虽然皇阿玛没说什么,但无疑对弘时在河南的所作所为很是满意。
  他一直有让人盯着弘时,却发现弘时真的是在推行新政,没有任何异样,而且为了新政的推行,简直可说吃尽了苦头,却没有任何怨怼之言,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这与他认识的弘时,根本就是两个人。
  这一整日,胤禛的心情都极好,在午膳上喝了许多酒,又与众大臣一一说话,直至酒意上来,身体不支,方才让四喜扶他去歇着。
  待得午宴散去后,弘历往后宫行去,令他没想到的是,允祥也跟了上来,他停下脚步道:“十三叔,你这是准备去哪里?”
  允祥笑笑道:“有段时间没见熹贵妃了,趁着等会还要用晚宴,便去给熹贵妃请个安。咳咳!”
  听得允祥咳嗽,弘历连忙扶住他道:“十三叔当心身子,额娘经常跟我说十三叔是国之栋梁,正是因为皇阿玛有十三叔辅佐才能稳坐天下。”
  允祥摇头道:“你额娘说得太过了,皇上文韬武略,就算没有我这个病痨鬼,一样可以稳坐江山。”说罢,他瞥了弘历一眼道:“好了,说说你自己吧,是不是在为刚才的事担心?”
  弘历没有否认,沉默了一会儿道:“十三叔认为二哥在打什么算盘?”
  允祥眸光微眯,看着堆在两边未及化去的雪,轻声道:“你与他都是皇子,你在想什么,他就在想什么。”
  弘历皱一皱眉道:“那十三叔可觉得他还有机会?”
  “机会这种东西,你说它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当初二阿哥被卷入命案的时候,谁都认为他死定了,哪怕不死也是半废,永无复起之时,可现在……呵呵,你也看到了。”
  “这大半年间,我一直有派人盯着他,二哥的转变实在令人心惊,简直就像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一般。难不成那场牢狱之灾,真对他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一点,弘历始终想不明白,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这句话放在弘时身上,却不适用。
  允祥笑一笑道:“十三叔又不是他腹中的蛔虫,哪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见招拆招就是了,待会儿见了额娘,咱们几个且商量看看有什么办法吧。”
  “也只能如此了。”这样说着,弘历不再说话,搀着允祥一路来到承乾宫,巧得是,瓜尔佳氏也在,看到允祥甚是惊讶,执帕笑道:“十三爷也来了,许久不见,身子可有好些了?”
  “多谢谨妃娘娘关心,臣这副身子骨还过得去。”说到这里,他就着弘历的搀扶,跪下道:“臣给二位娘娘请安,恭祝二位娘娘凤体安康,福寿长延。”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百思不解

  凌若点头道:“十三爷有心了,弘历,快扶你十三叔起来坐。”待允祥咳嗽着坐下后,“晚上还有家宴,十三爷也别回去了,就待在本宫这里吧,若是十三爷觉得累了,本宫让水秀将暖阁收拾出来,让你歇着。”
  “多谢贵妃娘娘,臣没什么事,倒是今日在给皇上请安时,河南八百里加急送来一封奏折。”允祥知道凌若与瓜尔佳氏要好,所以并未避着她说话。
  “河南……”瓜尔佳氏微一蹙眉道:“本宫记得二阿哥就是在河南,那封奏折是不是与他有关?”
  “不止有关,那奏折子根本就是二阿哥派人呈入京的。”允祥目光一转,对站在一旁的弘历道:“四阿哥你将刚才的事说与你额娘还有谨妃听。”
  弘历点点头,当即将刚才的事重述了一遍,听得凌若与瓜尔佳氏面面相觑,惊诧不已,皆有些不敢相信。
  瓜尔佳氏先一步道:“四阿哥,奏折之中,当真是说河南富户已经全部同意新政了?”
  “是的。”弘历沉眸道:“按二哥在奏折中所有,全省无一名富户反对,皆全力配合新政的推行。”
  “这可就奇怪了。”瓜尔佳氏绞着手里的帕子道:“那些平民佃户支持新政本宫能理解,富户支持……本宫着实不能理解,要知一旦按着新政的税收法来算,他们每年的利润银钱,至少要少一半以上,怎会如此轻易同意。说句不好听的,若换了本宫是他们,除非被迫,否则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姐姐说的正是。”凌若在旁边应了一句后,对允祥道:“十三爷,除此之外,奏折中可还说了什么?”
  允祥在椅中欠身道:“回娘娘的话,四阿哥已经全部说了,并无遗漏。”因为瓜尔佳氏他们都在,所以允祥并没有如独处时那样以小嫂子相称。
  凌若徐徐敲着扶手,在一下又一下略有些发闷的声音中道:“二阿哥好大的本事,居然有本事给皇上送上这么好的一份新年贺礼,看这形势,一个月后回京,他就不是二贝勒,而是定亲王了。”
  瓜尔佳氏闻言,忍不住道:“要本宫说,若不是那些富户集体得了失心疯,就是二阿哥给他们灌了什么迷药,否则哪会如此配合,这根本不合情理。”
  凌若垂目道:“本宫之前接到过李卫的信,他说浙江那边局势很不好,好几次富户集结百姓聚众闹事,险些发生暴乱,他虽四处游说,但肯配合新政的不足五成,哪怕是到了皇上说的一年之期,肯配合的富户也不会超过六成,而剩下那四成,都是最难说服的。”
  允祥接过话道:“按说河南民风比浙江更加彪悍,既然浙江都这样,河南怎会如此顺利。”
  瓜尔佳氏想了半晌,道:“十三爷,按你的看法,二阿哥会不会为了刻意讨好皇上,所以故意夸大其事?”
  “河南总督田文镜是个一板一眼的人,而且对皇上极其忠心,以臣对他的了解,不论二阿哥许他怎样的好处,他都是不会撒谎骗皇上的。若二阿哥真是弄虚作假,只要田文镜奏折一到,就会被拆穿,根本藏不住,所以二阿哥若是耍这样的花招,只能自取灭亡。”
  瓜尔佳氏拍着扶手道“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可真是让人想不通,何时二阿哥变得这么有能力了,有句不敬的话,就算是皇上亲去,也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办成此事。”
  凌若没有说话,只低头抚着已经凉了的茶盏,允祥看了她一眼道:“娘娘在想什么?”
  凌若回过神来道:“二阿哥那封奏折应该是真的,本宫只是在想,二阿哥到底使了什么法子,能让那些富户全部舍弃一半的身家听他的话。”
  “会否是阳奉阴违?”弘历这话刚一出口,便被凌若否认,“不会的,再过半年就要开始征税了,到时候若收不上税来,皇上一样会怪罪二阿哥,他好不容易才复起,又怎么甘心再次跌倒。”
  凌若眸光微冷,凉声道:“他如何做到本宫不知道,但本宫知道他为何要这么做,他果然是没有死心。”
  众人都知道凌若说的是何意思,帝位,一直到现在,二阿哥都不曾对帝位死心,依旧念念不忘。
  弘历思索道:“额娘,儿臣觉得,二哥能在河南将新政推行得这般顺利,应该非他一人之功,那拉氏一族在暗中也出了不少力才是。”
  瓜尔佳氏在一旁道:“也不知英格用了什么办法哄回二阿哥。”
  这话却是让允祥记起一件事来,道:“娘娘可还记得二阿哥遇到的命案?”
  凌若讶然道:“自是记得,十三爷为何突然提起这件事?”
  “因为臣当时觉得命案发生的有点奇怪,所以派人暗中查了一下,发现行凶之人,手段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拖泥带水,而且都是一刀毙命,不像是一般江洋大盗所为,倒有些像是专门杀人的刺客。而且衙门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抓到行凶之人,且毫无踪迹可查,像是凭空消失一般。”允祥顿一顿,再次道:“而且在二阿哥入狱之后,又连着犯案两起,仿佛是在刻意为二阿哥洗冤一般。”
  他这番话语,听得众人眼皮直跳,虽说允祥说得比较隐晦,但站在这里的,哪一个不是心思多多之人,焉有听不出之理。
  弘历仔细想了一遍后,迟疑着道:“十三叔是不是说,根本没有什么江洋大盗,而是有人派刺客杀了那些妓女?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允祥摇摇头,根据他查到的事,这件事疑点不少,但终归只是疑点,根本无法凭借这些疑点还原出事情的真相,否则他也不会一直拖到现在才说。
  “会不会二阿哥真的杀了那妓女,然后英格他们为了帮二阿哥摆脱嫌疑,所以派出暗卫,再次杀了两个妓女,为二阿哥洗清嫌疑,而事情证明,他也确实如愿了,二阿哥被无罪释放。”说到这里,瓜尔佳氏眸光微亮,“若真是这样,一旦让咱们抓到二阿哥杀人的证据,他便无从抵赖了。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阴德

  允祥微一点头道:“有这个可能,但臣总觉得这样仿佛还有些说不通,应该有其他隐情。”
  “那若是一切都是英格布下的局呢?”一直未说话的凌若突然语出惊人,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徐徐道:“十三爷刚才说过,三个妓女身上的致命伤都是一样的,一刀毙命,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那么姐姐所提到的,英格替二阿洗清嫌疑一说,就不成立了。所以,我怀疑这全部都是一个局,唯有这样,才能让二阿哥解开心结,与那拉氏一族重修旧好。”
  瓜尔佳氏催促道:“究竟是什么局,你快说来听听,可是要急死人了。”
  “想要与二阿哥解开心结,最好的办法就让他身历死境,然后再将他从死境边缘拉回来。而对于有诸多暗卫的英格来说,要杀一个妓女根本不成问题。”
  弘历思索道:“额娘是说,那个叫香容的妓女是英格派人所杀?”
  “不错,本宫记得二阿哥被关押在牢中的时候,英格曾去看过他,在二阿哥随时会性命不保的情况下,若英格告诉他,有办法相救,二阿哥定会感激涕零,不论英格说什么他都会相信,心结自然也就解开了。”不待众人说话,凌若再次道:“若真如本宫所猜这般的话,二阿哥回京之后,必然会求皇上释了皇后的禁足,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制约本宫与弘历。”
  瓜尔佳氏冷声道:“虽然皇后已经不得皇上信任了,但放她出来,还是会很麻烦。得赶紧想个办法才行,不能由着他们如愿。”
  弘历接过话道:“皇阿玛说一个月内若无异事发生,就召二哥回京,要想阻止,便得赶在这一个月里才行,否则就来不及了”
  凌若起身在殿中走了几步,搁在角落里的炭盆中闪烁着忽明忽暗的光芒,不时传来“哔剥”的一声轻响。
  在这种异乎寻常的静寂中,凌若眸光落在允祥身上,道:“十三爷,你可有什么法子?”
  允祥拱一拱手道:“臣心中倒确有一法,但太过残忍,而且万一被皇上知道,不论是娘娘还是四阿哥,都将万劫不复,所以臣认为还是不说为好,也请娘娘千万别去想,毕竟这种事太过伤阴德。”
  凌若一怔,旋即露出一抹苦笑,低头道:“本宫明白,是本宫一时想偏了,多谢十三爷提醒。”
  其实在起身的时候,凌若就想到了一个永绝后患的办法,就是派人杀了弘时,就像当初弘时与允禩联起手来害弘历一样。
  可弘时再坏,毕竟是胤禛的子嗣,她已经迫于无奈害过一个了,实在不想再害第二个了,哪怕弘时早已经是罪不可恕。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才会问允祥,哪知允祥竟与她想到一会儿去了,还出言提醒,以免自己行差踏错,将来后悔。
  瓜尔佳氏虽未开口,但以她的心思,对于二人之间的哑謎多少也猜到了一些,道:“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凌若正要说话,弘历先一步道:“额娘,我总觉得河南新政推行的如此顺利有古怪,儿臣想去一趟河南。”
  “你如今管着吏部,官员考核又快到了,你皇阿玛不会让你去河南的,至于你说河南那边古怪……”
  不等凌若说完,允祥已是道:“这个臣倒是可以派人去查,娘娘意下如何?”
  凌若闻言连忙道:“十三爷肯帮忙,本宫自是感激不尽!”
  “娘娘言重了。”这般说着,允祥又忍不住咳了起来,连着喝了好几口水都没有止住,反而都呛了出来,直咳得脸都红了。待得勉强止住了咳嗽后,允祥的精神看着比刚才差了许多,不住地喘着气,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凌若见状,道:“水秀,快扶十三爷去暖阁中歇着。”
  “不必了,臣……臣没事!”这里到底是后宫禁苑,哪怕允祥与凌若相识多年,也不敢过于随便,万一让人拿着作文章,可是麻烦了。
  凌若怎会不知道允祥在想些什么,当下道:“十三爷尽管宽心,没事的。”
  在凌若的坚持下,允祥只得由着水秀扶他去暖阁中,而且刚才咳嗽得利害,胸口着实有些疼,唉,这副身子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不知能撑到什么时候。他知道四哥还有许多事没做,他希望自己可以撑久一些,尽量多的帮四哥做些事。
  待得允祥去歇着后,凌若对弘历道:“弘昼那边怎么样了?”
  弘历躬身道:“还是老样子,儿臣正想着该如何弄些纰漏出来,好让弘昼取信英格。”
  凌若微一点头道:“动作尽量快些,哪怕是不能阻止弘时复起,至少也可以改而从英格那边下手。”
  弘历连忙答应道:“儿臣明白,儿臣会尽量想办法。”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杨海进来道:“主子,燕常在、徐常在还有许答应来给你贺岁请安。”
  “请她们进来吧。”这三人便是此次选秀入宫的秀女,分别册了常在与答应,除了燕常在之外,余下两人皆为汉女子,皆是秀约婉资,不过入宫至今,一直未得胤禛召幸,令三人心里甚是难受,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她们对凌若均是诸多奉迎,希望她可以帮着自己在胤禛面前多加美言。
  这三人均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或丰腴或纤秀,且一个个身上皆透着青春的气息,令人眼前一亮。
  三人进得殿中齐齐下跪,口中道:“臣妾给贵妃娘娘请安,给谨妃娘娘请安,祝二位娘娘新年如意,凤体安康。”
  在凌若命她们起身的时候,瓜尔佳氏抿嘴笑道:“娘娘听听,一个个都祝咱们凤体康安,看来咱们真是老了,想想咱们刚进府的时候,可是也与她们一般年纪呢!”
  凌若笑瞥了她一眼道:“岁月不饶人,哪里还能总是不老呢!”
  听着她们的对话,许答应道:“恕臣妾多嘴,二位娘娘还是与以前一样青春貌美,根本看不出一丝老意。”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新秀

  一听这话,瓜尔佳氏似笑非笑地道:“你看到过本宫与贵妃以前的样子吗?”
  许答应有些尴尬地回道:“臣妾虽未见过,但猜想应是与现在一样的。”
  燕常在一旁轻笑起来,凌若朝她看了一眼道:“燕常在笑什么?”
  燕常在不急不徐地施一礼道:“臣妾觉得许答应这话不尽不实,臣妾听闻贵妃娘娘刚入府时,才不过十五岁,如今二十余年过去了,怎还会与现在一样,要臣妾说句实话,当时的贵妃娘娘一定比现在更美。”
  她的话令瓜尔佳氏来了几分兴趣,抬眼道:燕常在是说贵妃娘娘现在不美了?”
  燕常在低头道:“从出生到老去,最美的容颜往往就是集中在十五至二十岁时,所以若要让臣妾说实话,那么贵妃娘娘的容颜确实不及年轻时;但臣妾以为娘娘雍容华贵的风资定然远胜年轻时。”
  凌若看着她,意有所指地道:“燕常在很会说话。”
  燕常在飞快地抬了一下头,道:“臣妾不是会说话,只是实话实说罢了,若有惹娘娘不喜之处,还望娘娘见谅。”
  看着她在凌若面前进退有序,许答应露出些许鄙夷之色,不过她忘了刚才自己也是这样讨好凌若二人的,只是燕常在的话比她更得体,抢了她的风头而已。
  这三人之中,徐常在显得异常宁静,任凭她们在那里出风头也不说一个字,只是安静地站着,当初殿选时,她也是胤禛随手指的,当时她就像现在这样低着头,凌若甚至没有看清她的容貌。
  “许答应为何不说话?”听得凌若唤自己,徐常在受宠若惊地道:“臣妾……臣妾不知该说什么。”
  凌若笑笑道:“且把头抬起来让本宫看看,自你入宫后,本宫都没见过你正脸。往后若是见了,却不相识,岂非笑话。”
  听得凌若的话,徐常在怯怯地把头抬了起来,当那张脸完全展露在视线中时,不说凌若,便是瓜尔佳氏与弘历也愣了一下,因为这张脸有些像一个人――索绰罗佳陌,弘时的侧福晋,徐常在与她长得有几分相像,不过五官之间,徐常在显得更为明媚立体一些。
  凌若正要说话,水秀忽然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进来,带着一丝哭腔道:“主子,不好了,十三爷在暖阁里吐血了。”
  凌若陡然一惊,连忙道:“好端端的怎么会吐血?”
  “奴婢也不知道,奴婢扶十三爷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