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宫熹妃传-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臣将四弟的棺杦暂时停放在宫外,待禀过皇阿玛后,再将四弟接入宫中。”不等胤禛说话,他伤心地道:“皇阿玛将四弟交给儿臣,儿臣本该好好保护四弟,可结果四弟死了,儿臣却活着,儿臣真的真的很该死,求皇阿玛杀了儿臣,让儿臣将性命还给四弟!”
  胤禛努力将眼中的热意bi退,涩声道:“当时你自己也受了重伤,历经辛苦才能从那些人手里逃出来,如何能对你。再说,就算杀了你,弘历也不会活过来。”

☆、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棺柩

  面对胤禛的话,弘时垂泪道:“可儿臣始终欠四弟一条命。”
  “欠弘历性命的,是那些杀害他的人,与你无关。”明知道胤禛不是在说自己,但当那些透着彻骨寒意的话落在耳中时,弘时仍然忍不住为之一颤,低头道:“儿臣一醒来,便让人去找四弟,可是连江县空无一人,什么都找不到。后来出现了一群人,他们说是奉皇阿玛之命来找四弟,且持有皇阿玛的金牌令箭。”
  说到这里,弘时声音一瞅,抬头小心地瞅着胤禛,后者明白他的意思,颔首道:“是朕派他们去寻找弘历下落的。”
  弘时复低下头,沉声道:“后来,他们在与连江县相邻的县城宅子中发现一具尸体,手上套着皇阿玛赐给四弟的玉扳指,那枚扳指四弟从不离身,所以……”后面的话因为哽咽太甚无法继续说下去,停了一会儿待情绪平复一些后方才继续道:“那具被烧焦的尸体应该就是四弟,他们带着玉扳指先来向皇阿玛覆命,四弟的尸体就由儿臣带着一道回京,每次看到四弟的棺柩,儿臣就恨不得死的那人是自己,儿臣实在是没脸见皇阿玛!”
  见弘时一味自责,胤禛怜惜地道:“朕说了与你无关,你放心,朕一定会找到伤害你们兄弟的人,将他们碎尸万段!”
  弘时脸色一白,抠着细密的金砖缝沉声道:“皇阿玛若找到那些人,请让儿臣亲手杀了他们,为四弟报仇。”
  因为弘时一直低着头,所以胤禛并未发现他脸色异常,点点头起身道:“起来吧,随朕一起去接弘历。”
  “是。”弘时应了一声,站起身陪着胤禛一起来到午门外,摆放着弘历棺柩的马车正静静停在宫门外。
  当那副楠木棺杦出现在胤禛面前时,眼前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手颤抖着抚上冰凉的棺木,心中是说不出的内疚与悔恨,因为他的一个决定,他最钟爱的儿子,从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具没有生气,只能永远与棺木为伍的尸体。
  胤禛抚着棺木,哽咽着道:“弘历……是皇阿玛害了你,是皇阿玛对不起你!”
  一听这话,弘时不顾地上的坚硬与冰凉,立时又跪了下来,哀声道:“对不起四弟的是儿臣,不关皇阿玛的事,若当时儿臣拉着弘历一起滚下山,又或许儿臣能拦着他们,四弟或许就不会死!”
  胤禛摇头道:“世上哪来那么多或许如果,这是弘历的命,也是朕的错,朕愧对弘历!”见弘时要说话,他抬手道:“你不必安慰朕,让你们兄弟去福州,弄得一死一伤,是朕此生做过最错的决定,可惜后悔已经没用了。”
  弘时惶恐地道:“皇阿玛千万不要这么说,儿臣从未怪过皇阿玛,相信弘历也是。”
  胤禛没有说话,只是久久凝望着弘历的棺木,流露出无尽的难过与不舍,弘晖、弘晟、弘瞻,一个个离他而去,如今又轮到他寄予厚望的弘历……
  弘时跪了许久,膝盖跪得又疼又麻,可是胤禛只顾着那副棺木,一直没叫他起来,令他又气又恨,却不敢表露在脸上,只是小声道:“皇阿玛,不如先让四弟的棺柩入宫吧,落叶归根,这应该也是四弟最后的心愿。”
  弘时的话令胤禛自深痛中回过神来,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苏培盛,立刻找人将四阿哥的棺柩抬去毓庆宫。”
  胤禛的话,令弘时有些发怔,毓庆宫?那不是先帝在时,太子所住的东宫吗?自从太子被废后,毓庆宫就空置了下来,只留一些宫人在那里打扫,为何皇阿玛要将弘历的棺柩抬到那里去,这宫里又不是没地方安置。
  这个困扰在弘时心中的疑问,在看见摆在毓庆宫中的牌位时,终于得以解开。
  “宝硕皇太子弘历。”弘时缓缓念出那几个在他看来无比碍眼的字,心中像有一团火在烧一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明明说皇阿玛只是追封弘历为宝亲王,为何一转眼就变成了皇太子?
  弘时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脸色,使之看起来不那么难看,侧头轻声问着站在一旁的苏培盛道:“之前不是说皇阿玛追封四弟为宝亲王吗?怎么这牌位上写的是皇太子?”
  苏培盛瞅了胤禛一眼,小声道:“二阿哥刚刚才回京,所以还不知道,皇上已经改了旨意,决定追封四阿哥为皇太子,公告天下。”
  皇太子?还公告天下?弘历他凭什么?凭什么!
  明明他才是嫡长子,皇阿玛却去追封弘历为太子,皇阿玛看着不老,人却是已经糊涂了。这样一来,自己将来就算被立为太子,天下人也会知道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太子,他是因为原来的太子死了,所以才被立为太子。这样一来,他永远都会低弘历一头,并且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弘时紧紧攥着袖中的双手,努力将压下心中的怨恨,他也去了福州,他也受了伤,皇阿玛却问都不问一句,更不要说关心的话,实在是太过偏心了。
  呵,皇阿玛说的没错,弘历就是他害死的,若不是他这么偏爱弘历,还想将皇位传给弘历的话,自己根本不会杀弘历,一切都是他自己造的孽。
  这个时候,宫人捧了孝服进来,弘时虽然是兄长,但如今弘历被追封为皇太子,他与弘历便有了君臣之别,所以宫人将亦孝服给了他。
  一想到自己要给弘历披麻戴孝,弘时就跟吃了一堆苍蝇一样恶心,可胤禛就在旁边,他不止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还得装出心甘情愿的样子,换好孝服,与那些宫人一起跪在弘历灵前。
  在双膝及地的那一刻,弘时发誓,只要他一登基,就立刻废去弘历的追封,甚至将他从皇陵中赶出去,绝不让他受皇家一点香火。
  这个时候,凌若那边亦得到了消息,与瓜尔佳氏一道赶往毓庆宫,其间还因为走得太快,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凌若连揉都没揉一下就继续往前走。

☆、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不会松手

  待到了毓庆宫,看到摆在里面的棺柩,眼泪顿时毫无征兆的落了下来,她的弘历,她养了十六年的弘历,如今正躺在冰冷的棺木中,与她天人永隔,一世不得再见!
  泪落如雨,可再多的眼泪,也表达不出她心中的哀痛,这一刻,这一时,她真想不顾一切随弘历而去。
  可是她不能,她要活着,活着找出害死弘历的人,将他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凌若拖着脚步的脚步,来到棺木前,想要推开棺木,却发现棺盖被钉死了,任她怎么推都移动不了分毫。
  跪在底下的弘时见状忙道:“娘娘,因为弘历是被人烧死的,死相恐怖,为免惊到皇阿玛与娘娘,所以从福州运出来时,我便让人封住了棺盖。”
  凌若看也不看他,只是道:“我想见弘历最后一面!”
  弘时面露为难之色,“可是福州那边的人跟我说,棺盖封了再打开很不吉利的,还是……”
  下一刻,凌若的声音骤然变得阴冷森寒,“本宫说想见弘历最后一面,你没听清楚吗?”
  弘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胤禛,后者叹了口气道:“人都已经不在了,还有什么吉利可言,启棺吧,朕也想见弘历最后一面。”
  有了胤禛的吩咐,自然不会有人再多嘴。很快,几枚长长的钉子便被起了出来,棺盖亦被移开半边,露出里面一具焦黑炭臭,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来。
  “弘历!”压抑了近月的悲痛在这一刻悉数爆发了出来,俯身自棺柩中抱起那具炭臭恐怖的尸体,将之牢牢抱在怀中痛哭不已,这是她的儿子,不管变成什么样,这都是她的儿子啊!
  整个毓庆宫都响彻着凌若悲伤绝望的痛哭声,对于天底下的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令他们感到痛苦的了。
  若可以,她愿倾尽所有,包括自己的性命来换取弘历的重生;可是不行,死了便是死了,任她做什么都不能让弘历活过来。
  能拥有弘历这个儿子,是上天赐给她最大的福气;但生在皇家却是弘历最大的不幸,若有来生,她希望弘历可以投胎去普通人家,平平安安的过完一辈子。
  胤禛一直无声地站在旁边,直至凌若哭不出声时,方才哽咽地安慰道:“若儿,事已至此,你不要太难过了,相信弘历也不愿看到你这个样子,听朕的话,放手好不好?”
  凌若没有说话,只是抱着弘历的尸体不住摇头,她不想放手,一辈子都不想放手啊!
  见凌若不肯听自己的话,胤禛强行抓开她的手,苏培盛在一旁赶紧接着尸体将其安放到棺木中。
  手中的空虚感令凌若心慌害怕,拼命挣扎着道:“松手,放开我,放开我啊!”见胤禛一直不肯放,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低头一口咬在胤禛手背上,用力地咬着。
  她这个举动将所有人都吓坏了,那可是皇上啊,熹妃这样伤害皇上龙体,不想要命了吗?
  手背上传来的剧痛令胤禛皱眉,但抓着凌若的手始终不肯放开,他不松开,凌若的牙齿亦不松开,双目犹如鬼魅一般,毫无感情地盯着胤禛,而鲜血,顺着她的牙,自胤禛手腕上缓缓滴落。
  “娘娘,快松口!快松口!”苏培盛最先反应过来,一边说着一边就要让人将凌若拉开,却被胤禛制止,同样被制止的还有已经起身,正准备过来的弘时。
  低头,带着无尽悲伤看着那双冰冷如魅的双眼,“就算你将朕的肉一块块咬去,朕也不会松手,若儿,弘历死了,再也不会活过来,该走的终归要走,勉强不得!”
  许久,凌若终于慢慢松开牙齿,而胤禛的手腕上已经多了几个正在冒血的牙印,苏培盛看得眼皮直跳,赶紧吩咐人去请太医来。
  “你可知你一句‘该走的终归要走’,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养心殿大吵后,凌若第一次主动与胤禛说话,却是满满的伤心。
  胤禛哑声道:“朕知道,所以不论你做什么朕都不会怪你。”
  这个时候,那拉氏亦到了,双目通红的向胤禛行礼,“臣妾一听说四阿哥的棺木运回来了,便立即赶过来了,还请皇上节哀。”说到这里,她看到胤禛受伤的手腕,惊呼道:“皇上怎么受伤了,出什么事了?太医呢,为何不见太医?”
  苏培盛赶紧道:“奴才已经让人去传太医了,应该很快便会到!”
  虽然苏培盛没有回答她的第一个问题,但那拉氏注意到凌若唇边的一丝血迹,顿时沉下脸道:“熹妃,可是你弄伤了皇上?”
  见凌若默认了自己的话,那拉氏声音比之刚才又严厉了几分,“本宫知道因为四阿哥的死,你很难过,甚至大闹养心殿,责怪皇上派弘历去福州,但谁都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论伤心难过,皇上不会比你少,你怎会为此责怪皇上,还伤了皇上龙体,你可知单凭这条罪,本宫就可以夺你妃位。”
  凌若没有说话,反倒是胤禛有些不悦道:“皇后言之过重了,熹妃毕竟失了儿子,一时悲痛之下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来,也是情有可原,你该谅解才是。”
  见胤禛如此坦护凌若,那拉氏眸底掠过一丝隐晦的冷光,口中却惶恐地道:“皇上说的正是,臣妾也是因为担心皇上龙体,才会苛责熹妃。其实四阿哥的事,臣妾等人心里都很难过,只是逝者已矣,生者就算再伤心也不会令逝者重生,反而会因一味沉溺于伤心中,而难以自拔。”
  那拉氏的话令胤禛面色稍霁,出言道:“总之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以后谁都不许再提。”
  既是胤禛开了口,自然不会有人那么不开眼的反对,纷纷垂首答应,唯独凌若不言不动,只是怔怔看着已经合起的棺木。
  在太医赶到为胤禛包扎了伤口后,那拉氏道:“前朝政事繁忙,皇上还是先去忙吧,这里有臣妾在就行了。”

☆、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追问

  “也好。胤禛正要离开,一直不曾作声的凌若忽然欠身道:“臣妾有事要说,请皇上暂且留步。”
  胤禛依言停下脚步,温声道:“熹妃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
  瓜尔佳氏心中一跳,猜到了凌若想说什么,连忙上前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妹妹,现在并不适宜提这事,还是晚些再说。”
  凌若没有理会她的劝说,径直道:“刚才皇后娘娘说逝者已矣,生者就算再伤心也不能令逝者重生,臣妾很是认同;但若是因为不曾查清楚真相,致使死者走得不明不白,那么不论对生者还是死者,都是一种伤害。”
  胤禛眼皮微跳,道:“熹妃觉得什么不清楚?”
  在那拉氏与弘时的注视下,凌若缓缓吐出四个字,“弘历的死!”
  谁都没想到她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均是一脸诧异,当中又以那拉氏与弘时惊意最盛,前者犹豫了一下道:“已经查实是那些发疯的连江县百姓害死了四阿哥,还有什么事情不清楚?”
  凌若神色淡然地道:“这一点臣妾也知道,但总觉得事情还有些不清不楚,所以臣妾想再问一遍二阿哥关于当时的情况,不知二阿哥是否方便?”
  那拉氏自然不愿就此事多提,以免弘时露出马脚,可是凌若这么说了,她也不好直接反对,只得迂回道:“弘时才刚回来,这些事还是等过几日再说吧。”
  凌若面无表情地道:“可是臣妾现在就想听,二阿哥虽然赶路辛苦,但应该不至于连说件事也困难。”
  不等那拉氏再说,胤禛已经道:“弘时,朕之前是看林学礼奏报知道的,你既是回来了,就亲口说一遍给朕听。”
  “是。”弘时偷偷瞥了那拉氏一眼后,忍着心下的不安将事先编排好的说词讲了出来,与林学礼奏报上的说词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出入。
  凌若一直认真听着,待他说完后道:“林学礼不过是一个文官,可说手无缚鸡之力,为何他能逃得掉,你们两个学过武的阿哥却逃不掉?”
  “当时兆惠他们是想护着弘历……不,太子爷先走的。”弘时改了称呼后继续道:“但太子不想留下我与林大人,所以拉着我们一起后,可是后来的情况越来越不利,无奈之下,只能让林大人先走,我与太子爷留下抵挡。”
  凌若狐疑地盯着他道:“你说他们有很多人是不是?”
  “是。”弘时话音刚落,凌若便追问道:“既是有那么多人,为何看到林学礼逃走,却不派出一部份人去追,由着他逃走?”
  弘时没想到凌若如此细心,连这么一点小事也看出了问题,强自镇定道:“那些村民一个个看起来跟疯子一样,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衡量他们,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娘娘提的这一点。”
  “他们既然知道在抓了你们之后,派人看守,应该不至于如此无脑,是否有什么事是二阿哥你没注意到的?还有,二阿哥你被抓了之后,真的认不出关押你与弘历的地方吗?”
  弘时额角微微见汗,低着头道:“他们将我与太子爷关在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实在认不出那是什么地方,否则我必会告诉林大人,让他派人去救太子爷,要是当时去了,太子爷或许就不会死。”
  凌若盯着他的头顶道:“你们是一起逃出来的,为何最后你逃脱了,弘历却被人烧成了焦尸?”
  “我在逃跑中被人不慎砍中后背滚下山,想不到就因为这样捡回一条性命,太子爷他……”弘时还没说完,凌若便厉声打断他的话,“既然滚下山可以逃得性命,为何弘历不像你一样滚下山?为何?”
  “我……我……”正当弘时紧张思索着该如何圆话时,那拉氏cha话道:“滚下山,可能是生路也可能是死路,弘时活着,只能说他命好,避过这一劫。”
  凌若想也不想便大声道:“那为什么弘历没有命好地滚下山,没有避过这一劫?”
  见凌若越问越不像话,那拉氏不悦道:“各人命数不同,本宫如何回答的了你。弘时已经将自己知道的事都告诉了熹妃你,可熹妃却像审犯人一样,不停地审问着弘时,是否熹妃觉得弘历死了,弘时也应该死,他根本就不应该活着回来。”
  凌若别过头道:“臣妾没有这样说过。”
  “你是没有说过,可言语间却尽是这个意思。”那拉氏沉下脸道:“你失去了弘历固然难过,可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弘历固然是你视若性命的儿子,弘时何尝不是本宫的性命,本宫宁愿自己有事,也不想他受一点伤害。”
  瓜尔佳氏见状,连忙上来打圆场道:“娘娘息怒,臣妾相信熹妃娘娘不是这个意思。”
  那拉氏没有理会她,而是一脸难过的对胤禛道:“皇上,因为弘历一事,弘时已经很内疚自责了,可熹妃却还要百般针对弘时,甚至觉得他不应该活着,实在令臣妾无法接受。”
  “就像谨嫔说的,熹妃并非此意,只是一时口快,所以才有这个误会罢了,皇后不要放在心中。”安慰了那拉氏一句后,胤禛道:“朕还有事,先回养心殿,晚些再过来。”
  在经过凌若身边时,胤禛脚步一顿道:“你随朕同去,朕有话要与你说。”
  凌若瞥了他一眼冷然道:“臣妾想留在这里陪弘历,而且臣妾不觉得还有什么话要与皇上说。”
  听着凌若毫不客气的顶撞,瓜尔佳氏暗自捏了一把汗,唯恐胤禛怪罪下来,幸好担心的事没有发生,胤禛只是附在凌若耳边轻轻说了句话后,便离开了毓庆宫;至于凌若在犹豫了一会儿后,竟然也跟了出去。
  到了养心殿,意外看到允祥正等在殿外,看到胤禛过来,上前见礼后道:“臣弟得知二阿哥回来并且带回了太子爷的棺枢,便想着来祭奠一番。”说罢,他看到了跟随胤禛一道过来的凌若,轻声道:“太子爷的事还请小嫂子节哀。”

☆、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坦言

  因为胤禛圣旨已下,礼部晓喻全国,是以所有人都已改了称呼,唤弘历为太子爷。
  凌若微一点头后,转头看着胤禛道:“皇上说有关于弘历被害的消息告诉臣妾,究竟是什么?”
  “进殿再说。”待要进殿,看允祥还站在原地,神色有所犹豫,道:“老十三,你也一道进来吧,有些话你说比朕说更有用。苏培盛,你在外头候着。”
  听着胤禛有些无奈的声音,允祥点点头,跟随进了养心殿,至于苏培盛,则依着胤禛的吩咐候在养心殿外。
  进殿之后,胤禛道:“你认为弘历的死有所可疑?”
  “是,臣妾觉得不论是奏报还有二阿哥的话,都有好几处地方不详细,甚至不合情理,所以臣妾有理由怀疑弘历的死并非意外。”
  胤禛没有就她的话说什么,而是道:“所以你才会在毓庆宫对弘时咄咄相bi?”
  凌若迎着胤禛的目光,一字一句道:“是,若皇上觉得臣妾做的不对,尽可处置臣妾,但这件事臣妾一定要查个清楚,弄明白弘历的真正死因。”
  “怀疑弘历死因的人并非你一个。”胤禛突然冒出的这句话令凌若诧异不已,不明白他这么说的意思。允祥见状解释道:“不瞒小嫂子,其实早在多日前,皇上就在暗中调查二阿哥与四阿哥在福州遇到的事了,而且已经查到了一些眉目。”
  听到这句话,凌若眸中闪现激动之色,盯着胤禛道:“当真吗?”
  “朕有何理由要骗你!”这般说着,胤禛从御案暗格中抽出密折递给凌若,“朕原想等查清楚后再告诉你,没想到你也疑心此事,还在毓庆宫如此问弘时。朕知清楚你的xing子,一旦有所怀疑,必会追根究底,若不与你说清楚,不知后面会闹出什么事来,不过此事万不能外传,否则一旦让加害弘历的人有所准备,想再查出线索来就难了。”
  “臣妾知道。”在应了一声后凌若迫不及待地翻开折子看了起来,里面果然记录了许多关于弘历遇害的事,最令凌若意外的,莫过于埋葬了百多人的尸坑,而奏折中也提到了怀疑,既然那些尸体没有被当成粮食吃掉,那么连江县百姓疯狂吃人肉的说法便不成立,再加上找到的断桥碎片上有人为痕迹,更是疑上加疑。
  看完手上的几封折子后,凌若沉思良久道:“据此看来,连江县之事,应该是有人刻意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要弘历的性命。”
  “不止弘历,弘时也是他们目标之一,只不过他幸运一些,从那些人手里逃了出来。”说到此处,胤禛语气一沉道:“朕知道你疑心弘时,但他当时也是险死还生,受了许多伤,且为了这件事,他一直心存内疚,不断自责。若圈套是他设下,那他大可以让弘历一人去连江县,而非自己以身犯险。”
  凌若凉声道:“或许这根本是他施的苦肉计,为的就是摆脱嫌疑。”
  胤禛知道凌若此刻一心记着弘历被人害死的事,听不进劝,逐不与她多加争执,只是道:“朕知道,所以朕才要追查下去,直至查清楚在连江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允祥在一旁劝道:“是啊,小嫂子,为了太子爷的事,皇上将密探全派去了福州,相信很快会有结果,还请小嫂子再耐心等候一阵。”
  凌若目光在允祥脸上一转,复又落在胤禛身上,徐徐道:“皇上可是希望在查明真相之前,不要再针对二阿哥?”
  “是。”这是胤禛给予凌若的回答,而凌若在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也给了胤禛一个回答,“臣妾可以答应皇上,但做为交换,皇上一定要查出究竟是何人害死弘历。”
  胤禛郑重地道:“这不止是你的心愿,也是朕的心愿!”
  见凌若点头,允祥不失时机地道:“恕臣弟多嘴,小嫂子,其实皇上对于太子爷的死,真的很懊悔很难过。再说,若非有人故意破坏了去连江县的桥,凭着皇上派去暗中保护太子爷的人,太子爷根本不会有危险。臣弟知道太子爷是小嫂子的心头肉,但又何尝不是皇上的心头肉,只看皇上追封太子爷一事,便可看出皇上有多重视太子爷。”
  允祥的话触动了凌若的心事,神色戚戚地道:“追封又如何,弘历始终不能活过来。”
  “是,现在不管做什么都不能令太子爷活过来,但至少皇上已经竭尽所能了。臣弟甚至可以放肆的说一句,若此刻有所选择,皇上甚至会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太子爷的重生。”敢这样的说的,也就一个允祥了,换了其他大臣,不管多得胤禛倚重都不敢说了这样放肆的话来。
  在无言的沉默中,胤禛执起凌若的手,认真而凝重地道:“不是甚至,是一定会,因为朕不想看到你这么痛苦。”
  胤禛简短但却满怀真挚的话,犹如一道清泉一般,缓缓流入凌若被仇恨禁锢的心灵,令那道禁锢有所松动,亦令凌若重新审视胤禛,审视这个一直被她不断推开的人。良久,她道:“若皇上不曾让弘历去福州,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臣妾……”
  不等凌若说下去,胤禛已经抬手道:“朕知道你现在无法原谅朕,朕也不会强迫你,一切等抓到害弘历的凶手后再说。”
  正在这个时候,外头响起叩门声,只听苏培盛道:“皇上,福州有密报送来。”
  胤禛精神一振,连忙道:“呈进来!”
  随着胤禛的话,苏培盛手捧密匣走了进来,在将密匣放到御案上后,他知趣地退了下去,虽然对密匣里面的东西很感兴趣,但处在他这个位置,可不能由着兴趣控制自己,否则随时会没了性命。
  在苏培盛退下后,胤禛自密匣中取出折子细阅了起来,在看完后,他长出一口气,将折子递给了凌若,带着震惊之色道:“朕虽想到那些人不会是连江县百姓,却没想到,他们为了谋害朕的两个儿子,竟然丧心病狂地将连江县的百姓全部都杀了,除却饥荒时饿死的,还有整整一千零八十九口,竟然一个都没有留下!”

☆、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线索

  在凌若与允祥分别看完折子后,均明白了胤禛话中的意思,胤禛派去的密探,细堪了坟场,终于在另一个地方同样发现掩埋了许多人的大坑,经过清点发现有一千零八十九具尸体,因为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辩知身份,但根据他们各自的服饰可以看出应为普通百姓。如果是饥荒死去的人,不会一下子埋那么多人。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就是幸存下来,但又失踪不见的连江县百姓。
  有人杀了他们,将他们埋在这里,然后又故意装扮成他们的样子,引弘历两兄弟来此,袭击二人。
  不过密折中出指出,线索到这里就全断了,不论他们如何仔细认真,都难以再查到一丝有用的线索。
  允祥沉吟道:“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有着很精密的布置,能够布置出这个局,而又心狠手辣到这等地步的,绝对不简单。不过臣弟现在倒是更好奇,此人究竟是从何时开始设局的。”
  “心狠手辣……”凌若喃喃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后,忽地道:“臣妾听皇上说过福州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饥荒,皆因两批运粮船在附近海域沉没是吗?”
  在胤禛点头后,她走了几步道:“既然布局者心狠手辣的可以随时杀上一千几百人,那么要他弄沉运粮船造成福州大面积的饥荒应该也不是什么下不了手的事。”
  允祥与胤禛对视了一眼,脸上均带着浓浓的惊意,他们两个心里最清楚,当初胤禛之所以会派弘历他们去福州,就是因为怀疑运粮船沉没一事是有人故意为之,所以才将他们两个当作诱饵,引幕后者露出真面目,只是后面发生的事令胤禛引为终生之憾。想不到,凌若的想法竟然与他们不谋而合。
  在压下惊意后,允祥道:“小嫂子觉得有人从福州饥荒就开始布局?”
  “不错,这个想法虽有些匪夷所思,但两批运粮船接连沉没,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说到此处,她看着胤禛道:“我不知道皇上为什么没有怀疑此事,由着弘历去福州。”
  “其实……”允祥犹豫着没有说下去,因为他想到后面的话可能令凌若对胤禛误会更甚,而这显然不是他所愿看到的。
  正当凌若奇怪他为何吞吐着不说下去时,胤禛忽地道:“老十三,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不必再为朕藏着掖着。”
  见他这样说,允祥方继续道:“其实皇上当时已经怀疑了,但许多大臣一力举荐太子爷,再加上皇上想引出造成这场**的真凶,所以才假装中计,让太子爷与二阿哥出任钦差。”不等凌若说话,他连忙又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