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宫熹妃传-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历亦是个晓事的,当下红着双眼点点头,随李德全一起走到外头。
待得屋中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时,康熙方才轻叹了一声,虚弱地道:“老四,可知朕连夜召你来所为何事?”
“儿臣不知。”胤禛跪伏在床前,泪流不止。
康熙轻斥了一声道:“忘了朕是怎么教你们的,男儿流血不流泪,有什么好哭的,何况朕还没死呢!”不待胤禛答话,他又道:“朕在位至今六十有一年,膝下有二十多位皇子,众皇子当中朕原寄希望于胤礽,可惜他位居太子之位四十余年,却依然担不起朕的期望;老大粗鄙,老三能力不足,老八倒是有能力,可他母家出身过低,而且老八这么些年来处处学朕,却处处过犹不及,朕宽容,他比朕还要宽容,朕是以宽容治国,他却是以宽容拢络人心,第一次废胤礽时,满朝文武竟有十之八九站到了他那边。”在说到这里时,他重重叹了口气,“只是这样的宽容,只会令吏治越加**,最终走向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他不是朕要的那个人。”
胤禛静静地听着,不敢接话,康熙在歇了一会儿又道:“老九老十便不说了,至于老十三,他是一个真性情,想什么便是什么,从不加掩饰,这样的人同样不适合为君,还剩下一个老十四与老十七,老十四犯的是与老九一样的毛病,至于老十七,他还太年轻,许多事都缺乏历练。至于你……能力有,手段也有,朕观你多年,所作所为,皆是以朝廷为先,这很好。不过同样的你也有缺点,喜怒不定,待人不够宽容,有时候易被情绪左右了判断,朝中说你是冷面王爷,也不算冤枉。”
胤禛闻言忙道:“儿臣知道自己尚且有很多不足,往后儿臣必定改掉这个缺点,请皇阿玛放心。”
“那就好。”康熙欣慰地点点头,从旁边费力地摸出一幅字来,上面只有一个大大的忍字,待胤禛接过后道:“把它挂在南书房,每日都看一看,别忘了朕今日的一番话。”
“皇阿玛……”胤禛愣愣地看着康熙,挂在南书房中日日相看,这代表着什么他太清楚了,皇阿玛当真要将大位传给他?
“朕晚年宽容过甚,使得朝廷这些年来吏治败坏,这是朕的过,只是朕老了,无力再去纠正,只能替大清择一位铁腕皇帝,将吏治带回正道。胤禛,你千万别辜负了朕的期望!”
胤禛又是激动又是难过,用力磕了个头,泣声道:“皇阿玛放心,儿臣就算拼却这条命,也必不会让皇阿玛失望。”
“那就好。”康熙仿佛放下了一桩大心事,眉目松开些许,望着不断飘进屋中的雪花道:“原以为,朕已经看不到今年的雪景了,没想到上天垂怜,让朕在大限到来前再看一看冬雪纷飞的美景,此生再无遗憾。”
康熙喜欢雪,因为每次下雪都会让他想起很多事,尤其是那位抚育了自己数年的女子,她死的时候,正好也是大雪纷飞的时候。
“皇阿玛不会死,不会的。”胤禛忍不住心中悲痛,大泣不止。
“痴儿,世人皆有一死,皇帝也不例外,何况朕若不死,又如何将这个皇位腾出来给你。”康熙轻笑着,并没有太多的悲恸。
“只要皇阿玛龙体康健,长命百岁,儿臣宁愿不要这个皇位。”胤禛声泪俱下,这一刻,他是真的伤心万分。
康熙摇摇头,又道:“朕已经留下遗诏,就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这个张廷玉与隆科多都知道,一旦朕驾崩,他们自会去取出遗诏。至于隆科多,你也尽可信任他,虽佟国维与老八他们走的近,但隆科多倒不曾与老八有过太多牵连,他会好好辅佐你做一个英主。”
“儿臣记下了。”胤禛心中感动,他知道,康熙为了这一天,必然在暗中做了很多准备,一切都只是为了保自己可以顺便继位登基。
“还有一件事。”康熙缓了缓气,突然用力抓住胤禛的肩膀,干枯的手指像要透过衣服抓进肉里去一般,“不论你那些兄弟做过什么,他们始终是你的手足至亲,答应朕,你登基后一定不可以伤他们性命,除非你希望朕死不瞑目。”
胤禛忍着肩膀的痛苦,郑重道:“儿臣答应皇阿玛,一定善待各位兄弟,绝不伤兄弟性命。”
“那就好。”康熙知道这个儿子,既然答应了就绝不会反悔;相反,若是老八或老十四,他们固然会答应,但一旦登上大位,还会不会守住承诺就是未知之数了,这也是他决意传位给胤禛的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弘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好好抚育他,万不要亏待了。”康熙不放心地又叮咛了一句,说了这么久的话,康熙很累了,眸中那点光芒也愈发黯淡,犹如风中的残烛,随时会熄灭……
☆、第四百零九章 夺位
此时,李德全在外面叩门道:“皇上,诸位阿哥都到了,是否现在就让他们进来?”
“都进来吧。”康熙强振了精神道。
李德全答应一声,走到外头,对在外面等了许久的胤禩等人打了个千儿道:“几位阿哥,皇上召你们进去。”
康熙的二十几个儿子,除却被圈禁的几个,还有带兵在外的胤祯及年纪太小的以外,余下的全在这里了,其中就有石秋瓷所生的皇二十三子胤祈。
“哼,终于轮到咱们了吗?”说话的是十阿哥胤?,他也同样接到康熙旨意,由步军衙门护送来畅春园,哪晓得一进来后,却得知康熙正在见胤禛,让他们一众阿哥都在外面等着。
众皇子中胤?是最瞧不惯胤禛的那一个,且又性子火爆,当年追讨欠银一事中就敢和奉了钦命皇差的胤禛对着干。当下哪里肯依,何况谁都晓得康熙这么晚召众阿哥前来,又出动了步军衙门的人,不可能是游园听戏,必然是康熙自觉大限将至,召众阿哥来议言传位一事。此等大事却独召胤禛一人,立时就嚷嚷着进去,李德全好说歹说,再加上胤禩的喝斥才让这位爷安静下来。
“行了,老十,咱们进去吧。”胤禩睨了胤?一眼,第一个走了进去,他心里同样担心,唯恐康熙将大位传予胤禛,不过较之胤?,他更沉得住气。
看到躺床上面色蜡黄的康熙,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众人尽皆伏在地上,泣声唤着皇阿玛,随他们一道进来的还有弘历、张廷玉及李德全。
康熙看着黑压压跪了一屋子的人,摆手让众人进来,此刻的他精神看起来似乎比刚才好一些了,但胤禛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皇阿玛他是真的走到最后一步了……
跪在地上的胤禩不着痕迹地抬头扫过跪在最前面的胤禛,眼中有深深的忌惮与忧虑。
康熙默默扫过跪在自己面前的诸多儿子,不论好的不好的,那都是流着他血脉的儿子,这一刻,唯有深深的不舍,死别之后,可就永远都看不到了啊。
“皇爷爷!”弘历第一个忍不住,扑到康熙身上大哭不止,论感情,他与康熙是最深的,三岁之后,就几乎一直抚育在宫中,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是康熙亲手所教,除却凌若之外,康熙就是他最亲的人,甚至还胜过胤禛三分。
康熙抚着他的头微笑道:“没什么好伤心的,皇爷爷只是去该去的地方,那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谁也不能例外。”
“弘历不要皇爷爷走,弘历要皇爷爷一直活着,呜!”弘历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历阿哥,皇上还有话要与众阿哥说,你先别哭了啊。”李德全小声说着拉过弘历站到一边。
此时的康熙已近油尽灯枯,连眼皮子抬着都费力,但面对一众心思各异的皇子,他还是强撑了精神道:“朕已经替你们择好了一位英主,你们往后必得好生扶持于他,不得生出二心。”
“儿臣们谨遵皇阿玛旨意。”在说这句话时,所有皇子的心都提了起来,究竟是谁,大清江山究竟会落在谁的手里?
胤?最是按捺不住,问道:“不知皇阿玛替儿臣们择的英主是哪位兄弟?”
康熙看了跪在榻前的胤禛,眼中有询问之意,胤禛会意,忍着心中的悲意道:“皇阿玛放心,儿臣一定会谨记皇阿玛的话,一刻不忘。”
康熙点头,重新看着众人,虚弱地道:“朕大行之后,由……由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
随着最后一个字音的落下,康熙缓缓闭上了眼睛,六十九年了,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现在整整走过了六十九年的春夏秋冬。
终其一生,生母早逝,生父出家,八岁登基,一直由孝庄太皇太后抚育他成人,他在回忆幼年时曾说“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实乃人生一大憾”。
十四岁亲政后,擒鳌拜,定三蕃,复台湾,亲手奠下了大清朝兴盛的根基。论功绩,一生不输任何人。
康熙――取自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爱新觉罗?玄烨,终其一生都在为这八个字努力,而他做到了,六十余年的统治,换来如今的天下太平。
“皇阿玛!皇阿玛!”春晖堂内响起一片哭恸之声,一个个尽皆痛哭流涕,哀恸康熙的逝去。
就在这个时候,跪在众人当中的胤?突然拨开众人膝行上前,扶在康熙的榻前流泪道:“皇阿玛,您安心地去吧,儿臣们一定会好生辅佐十四弟做一位英主。”
胤禛心中一沉,晓得胤?一伙人开始发难,当下抹了泪冷声道:“老十,你这是什么意思,刚才皇阿玛清清楚楚说传位给我,怎得到你嘴里就成了十四弟?”
胤?回头看了一眼,目光所及之处正是胤禩跪的地方,旋即梗着脖子先声夺人,“该是我问四哥什么意思才对,皇阿玛尸骨未寒,你就要在这里争夺皇位,甚至不惜纂改皇阿玛遣诏,明明就是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祯,何时变成了四阿哥胤禛了?!”
说到这里,他还不肯罢休,起身看着还跪在地上的众人道:“你们倒是说说,皇阿玛究竟是传位给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
康熙临终声,气息将竭,声音很是微弱,除却最前头的几个,后面听得并不是很清楚,是以一下子众皇子间竟没人答话,倒是张廷玉道:“十阿哥,微臣听得很清楚,皇上是说传位给四阿哥……”
“闭嘴!”胤?牛眼一瞪,道:“你算老几,爱新觉罗家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汉人来指手画脚。”
他这番话将李德全到嘴边的话给吓了回去,连位高权重的张相都被喝斥,自己一个奴才,就算说了也无济于事,只能紧紧拉了弘历在一旁。
胤禛怒目而视,未料到胤?如此颠倒黑白,生生将四阿哥改成了十四阿哥,偏生自己与胤祯名字又相近,给了他可趁之机。不过胤禛也晓得,以胤?的头脑绝对不可能在须臾之间想到这等点子,必是得自素来以心思缜密著称的老八授意。
☆、第四百一十章 遗诏
此时,跪在后面的胤禩趁机道:“不错,我等都听到了皇阿玛临终遗言,确实是传给十四弟。”
他一出声,与他交好的九阿哥自然也跟着帮衬,言词振振,一时间倒像他们占着理一样,令那些不曾听清的阿哥摇摆不定,不晓得该听那边才是。
胤禛在一旁气得脸色发白,同时也是暗自心寒,皇阿玛刚咽气,尸骨未寒,这群兄弟已经盘算着要夺皇位,好,真是好!
胤禩看到了胤禛掠过眼底的锋芒厉意,不过那又怎样,只要坐实了胤祯的皇位,区区一个胤禛又算得了什么,自有无数办法收拾他。
想到这里,胤禩爬到康熙跟前,用力磕了个头垂泪道:“皇阿玛放心去吧,儿臣等人必会好生辅佐十四弟,成为咱们大清的又一位英主,以慰皇阿玛在天之灵。”
胤禟在一旁假模假样劝道:“八哥莫伤心了,既然皇位已定,那咱们就赶紧迎十四皇弟回京继承皇位;同时也得赶紧将皇阿玛的遗体移入大内发丧才行。”
“九弟说得对。”胤禩露出恍然之色,抹泪收了那抹哀色起身待要往外走,胤禛一下挡在他跟前冷声警告道:“八弟,为人做事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胤禩微一皱眉,讽意在眼底一掠而过,口中则悲声道:“四哥这是何意,难道到了现在还想说皇阿玛传位于你吗?咱们兄弟可都是听得清清楚楚,是传给十四弟胤祯。”说罢,他又语重心长地道:“四哥,咱们都是兄弟,哪个做皇帝不是做,何必要这样腼了脸面来争抢,你这样让皇阿玛在天之灵如何安息?”
胤禛死死盯着他一言不发,那样冰冷无情的眸光纵是胤禩也忍不住心头微微发颤,但无一丝后退之意,此刻一步退却,失去的不止是皇位,还有自己这群人往后的一切,只要坐实胤祯的皇位,区区一个胤禛根本不足为虑。
“我听到了!”正自僵持不下时,一个清脆的童音倏然响起,却是二十三阿哥胤礼,只见他一脸认真地道:“我刚才听到皇阿玛说了,传位给四哥,根本就不是十四哥。”
胤?脸色一变,恶狠狠地喝斥道:“你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娃娃知道什么,一边去。”
胤礼抬着头倔强地道:“我明明都听到了,就是传位给四哥。”
“你再胡说!”胤?被他嚷嚷的心烦,扬了薄扇大的手,作势欲打,胤礼年纪虽小却是机灵,一个闪身躲到胤禛身后,大声道:“四哥救我!”
胤禛与胤礼并不亲近,不过这个时候胤礼能站出来替他说话,心中颇为感动,护着胤礼道:“放心,有四哥在,没人可以伤害你。”
与此同时,胤禩拉住胤?道:“老十,莫闹了,办正经事要紧。”
彼时,刚才被胤?喝斥过的张廷玉又道:“几位阿哥不必争执,皇上临终前已经写下遗诏,就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只要将遗诏取来自然就知道是传位于哪位阿哥,此时隆科多大人已去乾清宫取传位遗诏,还请众位阿哥稍候片刻。”
听得遗诏二字,胤禩脸色大变,若只是口头传位,那还可以指鹿为马,但若是白纸黑色写在诏书上面的,想纂改几乎是不可能,除非动用最后的手段,如此尚可能为自己几人挣上一挣。只是这手段一旦动用就不能再回头了,非生即死,他还没有做好这个决心。
胤?还在那里梗着脖子道:“皇阿玛有遗诏留下,我等怎么丝毫不知?”
张廷玉涵养功夫极佳,刚才被胤?那一阵抢白喝斥也没有动气,此刻更是淡淡睨了他一眼道:“皇上遗诏乃是千真万确的事,十阿哥若有疑问,尽可等遗诏取来后辩明究竟是否皇上亲笔所书。”
一句话就将胤?给堵死在那里,憋着气胸口不住起伏,要不是旁边九哥拉着他,他非要上去揍这个老东西一顿,不过一个汉人罢了,蒙皇阿玛宠信当了大学士,就真当自己了不得了,还敢给他这个黄带子的阿哥脸色看,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胤禛双眉皱了又皱,看老八这帮子人怕是不肯善罢干休,卫戍京城的军队主要是步军衙门及驻扎在京城西南的丰台大营,那里有最精锐的八旗军队,驻军更多达四万余人,几乎是步军衙门的一倍还有余。
隆科多是皇阿玛指定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京师内的治安短时间可以放心,至于丰台大营,虽说老十三上次给了他一份名单,其中有几人就是丰台大营的将领,可丰台大营的提督喀什却扎扎实实是老八的人,这是一个硬茬;万一老八不顾一切指使丰台大营的人入京,单靠步军衙门是万万挡不住的,至于驻扎在各地的军队,同样远水解不了近渴。
张廷玉看出胤禛的忧心,将之拉到一边轻声道:“四爷不必担心,皇上生前料到会有如今的局面,是以早在四爷入园之前便让马齐带了金牌令箭去放十三爷出来。丰台大营的人大多是十三爷早前带过的将领,有他在,京城绝对乱不起来,咱们只管安心在这里等遗诏就是。”
胤禛闻言长出了一口气,皇阿玛果有先见之明,晓得他驾崩之后,那些个兄弟不会甘心皇位旁落,所以在重病之中依然将一切安排妥当,好让他可以顺便登上皇位。
皇阿玛……皇阿玛……想到康熙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再看到静静躺在床榻上的老人,胤禛忍不住悲从中来,也终于明白了为何皇阿玛临终前要让他一再保证不得伤害众兄弟性命,就是预见到了这一幕啊!
看到张廷玉与胤禛在那里窃窃私语,胤禩等人脸上均是不太好看,虽然有丰台大营做后盾,隆科多也与自己有所交往,来之前更是已经布下一切后手,但他们同样担心康熙会有后手布下,虎死威犹在,不到生死存亡关头,谁也不敢轻易踏出那一步!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丰台大营
“八哥,他们鬼鬼祟祟在说什么呐?”胤?最是沉不住气,扯了胤禩的袖子问道。
胤禩同样好奇,不过张廷玉刻意回避,他也无法,只是说了一句,“静观其变。”
时间在铜漏声中一点一滴逝去,炭盆里的银炭已经烧得看不到一点火星,没有了用来取暖的炭,十二月的夜格**寒。
“这鬼老天!”胤?嘀咕一句,将冰冷的手往袖子里拢了拢,待看到有窗子没关严,立时倒竖了眉毛骂骂咧咧道:“哪个不长眼的奴才开的窗子,想把爷冻死不成?”
“奴才这就去关上。”李德全惶恐地应了声,顶着不住吹进来的寒风与冷雪将窗子给关上。这窗子是康熙吩咐他开的,如今康熙刚死,这些个皇子阿哥就为了皇位闹得不可开交,真是看着都心寒。
这样想着,李德全的眼里不由得带上了一丝红意,不想被胤?看到,当头就是一阵喝骂,“怎么着,爷说你几句还不行了,居然还敢给爷脸色看,不过一个奴才,还反了天了!”
胤?在胤禛和张廷玉那里受了气,正无处撒呢,现在逮着机会可是使劲的发挥,将满肚子的怨气都撒在李德全头上,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不够,还伸出大脚丫子用力踢在李德全身上,把已经一把年纪的李德全给狠狠踹倒在地,犹不解恨,还待要踹,一直没吭声的三阿哥胤祉道:“老十你发的是哪门子疯,又骂又踢的这是给谁看呐?”
胤?素来是个牛脾气,除了胤禩哪个人的帐都不买,当下梗了脖子顶过去道:“我就教训这个奴才了,怎么着,三哥要是不喜欢尽可不看,没人逼着你。”
胤祉被他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气得拂袖不理他;这个浑老十,跟他说道理,那简单就是对牛弹琴,能把人活活气死。
又等了一会儿,连胤禩都开始不耐烦时,外头终于有脚步声传进来,这个声音令得众皇子皆是精神一振,目光尽皆望着门口。不消一会儿,一身从一品武官朝服的中年男子携一身风雪寒意大步进来,正是刚刚被封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的隆科多,他手上捧着一个长条形的明黄色匣子,所有人的目光在触及这个匣子时均是微微一缩,或贪婪或凝重。
与此同时,同为保和殿大学士的马齐在一众步门衙门将士护卫下来到十三阿哥府,他有康熙所赐金牌令箭,无人敢挡,直入阿哥府,在看到尚未反应过来的胤祥时,高举金牌令箭大声道:“奉皇上旨意,释十三阿哥胤祥出阿哥府!”
盼了十余年,可真等于这一刻的时候,胤祥却犹在梦中,不敢相信圈禁了自己整整十余的禁足已经消弥不再;直至马齐将金牌令箭双手奉到他面前,方才惊声道:“是否皇阿玛出了什么事?”
“皇上病重,已决定将大位传予四阿哥,又担心四阿哥一人势单力薄,不足以应付大位传承,所以特命老臣释十三阿哥,以助四阿哥继位登基。”
康熙病重的事胤祥早已从胤禛口中得知,虽极为惦念康熙,却还分得清事情轻重缓急,想也不想便接过金牌令箭,对随马齐同来的那些将士肃然道:“你们,且随我去丰台大营!”
马齐既能带着步军衙门的人来,可想而知步军衙门必然是在掌控之中,如此一来,真正会威胁到四哥继位的就只有丰台大营,上次四哥便说过丰台大营如今的提督喀什是胤禩的心腹,他必须要在胤禩发难之前控制丰台大营。
这么多年,府中头一次来人,且还是这么一队将士,早有人将消息告诉后院的墨玉,她匆匆赶到的时候,恰好看到胤祥拿了金牌令箭上马。
墨玉望着他,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十三爷万事小心,奴婢在这里等十三爷归来。”
胤祥点头,一挟马腹,当先从紧闭了十余年的王府大门中冲了出去,直奔驻守京城西南的丰台大营。
此时,丰台大营内亦是戒备森严,一众将士正肃容集结在里面,整装待发,这一幕令刚刚赶到的胤祥暗自心惊,老八果然是备着随时动手。
“什么人?!”胤祥刚下马就听得头上有人喝问,却是炮台上值夜的兵卒,胤祥懒得理会,把马绳一甩径直走了进去。值夜的兵卒见来人不答理自己,又问一次,还是没回音,当机立断吹响了号角,这是有敌袭进攻时的讯号,丰台大营为军防重地,凡无上令擅闯丰台大营者一律视做敌袭,杀无赦。
里面一干整装待发的将士,听得号角声均是神色一变,连正在对一众副将、参将、都司训话的喀什亦停下了声音,将目光投将大营入口处,难道有人先一步动手了?
数百名士兵手持利刃如潮水一般涌向大营入口,然片刻之后又如潮水一般退开,而且身子躬垂,带着深深的敬畏,自动让开一条路供来人进入。
“何人敢闯我丰台大营?”喀什话音刚落,脸色就蓦然一僵,虽然带头走进来的那个人模样变了许多,但就算化成灰他也照样认得出来,十三阿哥,是十三阿哥,旋即另一个疑问出现在脑海中,为什么他会在这里?
在他发愣的当口,底下那些将领已经齐齐跪地朝缓步进来的胤祥行礼,“末将等人参见十三阿哥!”
胤祥的脸上从始至终都挂着一抹淡然的笑容,对唯一一个站在自己对面的喀什道:“喀什,好本事啊,爷管着丰台大营的时候,你还只是个小小参将,如今竟然爬到了提督总军的位置,真是能耐啊。”
此时,喀什也回过神来,晓得这位爷不是个善茬,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道:“想不到十三爷还记得末将,说来末将能有今日也是托了十三爷的洪福,却不知十三爷深夜来我丰台大营所为何事?还有,若末将没记错的话,十三爷该是被禁足在阿哥府中才是。”
☆、第四百一十二章 最后
胤祥对他的话置若罔闻,慢然道:“提督总军,呵,好生威风啊,还置问起爷来,咯什,爷就算养条狗看到主人来也会摆头叫几声,你却是比狗还不如!”
喀什自坐上这个位置后,何曾被人这样奚落过,当下气得满面通红,粗声道:“十三爷愿意怎么说末将无权干涉,不过今日之事,末将一定会如实上报朝廷。”
“无所谓,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请你这位提督总军看样东西。”胤祥满不在乎地耸耸肩,旋即目光骤然一冷,取出在大营门口已经展现过一次的金牌令箭。
在看清的下一刻,喀什脸色大变,其他人则再次跪地,口称“皇上”,金牌令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所到之处犹如皇帝亲临,可以先斩后奏。
胤祥的气势在这一刻攀升到了极点,压得喀什喘不过气来,“我奉皇上之命,接管丰台大营,所有将军听令,随我入畅春园勤王护驾!”
不等众将答应,喀什先一步道:“慢着,我才是皇上亲封的丰台大营统帅,哪个敢动,我扒了他的皮!”
“哟,还学会耍横了,喀什,你这本事可是见长啊!”胤祥在笑,然火光下那双眸子却冷若冰霜。
在他的逼视下,喀什下意识地想往后缩,但脚步刚要动便停住了,他是八爷的人,若就这么放胤祥带了丰台大营的人离去,不说别的,就是八爷也绝对不会放过他,想活命他就必须一步不退地守住丰台大营。
“很好!”胤祥突然拍手,在满面笑意中唤道:“王莽!”
“末将在!”一个腰跨金刀,满脸络腮胡子的将领上前,他以前是跟着胤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胤祥最是忠心不过,胤祥被禁足前他是游击参将,如今却还是个参将,想来这些年被压制的极狠。
“从现在起,由你暂代提督一职!”胤祥的话很简单,却令喀什满面惊惶,脱口道:“十三爷,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胤祥冷笑道:“意思就是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丰台大营的提督,等爷护驾回来后再好生处置你!”
说完这句,胤祥不再看他一眼,着王莽带齐人马随他前去畅春园,四哥还在园子里等着他。
“慢着!”就在王莽点兵的这会子功夫,喀什也回过神来,急急道:“丰台提督总兵一职岂是十三爷说撤就撤的,即便你有金牌令箭再手也不行。你,还有你,全部都给我回去,没我的命令,谁都不许出这个门!”
“喀什。”胤祥终于连浅显的笑容也不愿挂了,阴声道:“别在这里敬酒不吃吃罚酒!”
喀什是清楚这位十三爷的,以前被叫做拼命十三郎,发起狠来可是谁都惹不起的主,只是他还有退路吗?没有!正富贵险中求,无论如何他都要拼这一把!
“我们走!”胤祥一挥手,示意王莽与他带的人随自己走,还没出丰台大营门口,就听得背后一声惨叫。转头看去,只见随胤祥来的其他一个士兵正将染血的长刀收回鞘中,而喀什两眼圆睁,缓缓倒在地上,在他胸口有一个被捅空的窟窿,正咕咚咕咚地往外冒着鲜血。
“你……”喀什只来得及说出这个字,就彻底断了气倒在地上,他的右手正按在已经抽出一半的刀柄上。
胤祥冷冷扫了已经尸体的喀什一眼,大步离去,他本不愿在此刻要喀什的命,可惜他自寻死路,怨不得他人。
此时,畅春园内,众阿哥都死死盯着隆科多手上那个匣子,胤禟悄悄碰了碰神色复杂的胤禩手肘轻声道:“八哥,皇阿玛准备了这么一手,对咱们可是大大的不利,还有隆科多这老家伙,眼下看来似乎已经跟老四一伙了,这遗诏可是不能让他读,否则真让老四坐实了大位,咱们再动手于情于理可都是处在下风了。”见胤禩不言声,他有些焦急地劝道:“八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那你有什么法子不让他宣读遗昭?”胤禩也是心乱如麻,此时的情况就如上了弦的箭,不是他想不发就能不发的。
胤禟点子不少,就在隆科多刚走到前头,准备从匣子里取出遗诏宣读的时候,他突然捂了肚子在地上打滚,大声叫道:“唉哎,痛死人了,怎么突然这么痛啊,要命了!”
胤禩在一旁假意关切道:“老九,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晓得,就知道突然一下子肚子痛得像抽筋一下,哎哟,八哥,好痛啊,赶紧替我找太医!”胤禟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