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傻孩子。舅舅就住在这里。什么时候想见都能见着。”韩淮楚笑着对刘恒说。
※※※
这十日内,韩淮楚就待在薄府,只出门过一次。
那是向等候他消息的滕翼告知刘恒的情况。
“我那外孙竟然是个瘸腿么!”滕翼听到这噩耗,惊得呆了,顿时老泪纵横。
项羽已死项追遭难,刘恒就是他的希望。听到外孙遭此横祸,滕翼是无比的悲痛。
“滕大侠不必担心,晚辈自会将恒儿治好。”韩淮楚很有把握地说道。
韩淮楚的能耐滕翼深知。听他这么一劝,滕翼方才放心。
“治恒儿的病要什么药材,滕某这就去购来。”滕翼很上心地问道。
“无须任何药材。大侠就静心等候恒儿康复的消息好了。”韩淮楚笑着说道。
※※※
日里为刘恒疗伤耗费韩淮楚大量真元,夜里韩淮楚就打坐运功恢复耗费的内力。
这一夜,韩淮楚又坐在自己榻上,凝气运功。
夜深人静,韩淮楚这一运功,薄府内一切风吹草动尽收耳底。
一阵对话之声从东面厢房传来。
“女儿,这般晚了,你还不去睡到娘房中来作甚?”这是薄妃母亲魏媪的声音。
“女儿心中担忧,睡不着也。”只听薄妃轻轻对魏媪说道。
“你是担心恒儿吗?恒儿的腿疾大有起色,看来离康复不远,有什么担心的?”魏媪问道。
薄妃迟疑了一下,说道:“女儿并不是担心恒儿,而是住在西首的那位高人。娘以为,那是什么人?”
魏媪道:“江湖隐士,古道侠肠。能得他为恒儿治病,是丫头你上世修来的福气,有什么好说的。”
“女儿怀疑,他就是曾在平阳魏宫救女儿的韩大将军。”
薄妃一句话道出,韩淮楚心中一震。
“自己戴着纳米面具,薄妃如何能认出我来?”
只听那魏媪显得很吃惊地说道:“胡说什么!韩信被皇后诛杀,他怎会是那贼子?”
薄妃解释道:“女儿在魏宫见过韩大将军的眼神,与西首那高人一模一样。且那高人与韩大将军身材酷似,世间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魏媪还是不相信,说道:“这世上巧合的事多得去了。仅凭眼神与身材相似,如何能断定他就是韩信?”
“女儿初始也不敢断定。可是每次望见他的眼神,就想到平阳宫中救我出来的那位年轻将军。韩信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他那眼神女儿终生难忘也。”
薄妃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道出一句:“而且那韩信并未死去。”
韩淮楚听到这里,惊讶万分。
韩信在钟室死于吕雉之手那是世人皆知。薄妃一个深宫嫔妃,一向深居简出,如何知道自己未死?
只听那魏媪震惊道:“女儿,你这话从何说起?”
耳边听得薄妃悠悠道:“宫中传言,皇上与皇后一直在派人寻找韩信的行踪。若是韩信死在皇后之手,何故要派人寻找?故而宫中流传,当日死在钟室大殿的是韩信找来的一个面貌相似之人。那真的韩信用诈死之计逃过此难,早已遁迹江湖。女儿原以为谣言不足为信,如今却才知这并不是谣言。”
“原来那刘邦与吕雉早就知道我没死,原来他们一直对我放心不下,仍要致我于死地而后甘心!为他大汉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却成了他大汉皇家的心腹之患!”韩淮楚听到此处,心中一阵悲慨。
※※※
东面的厢房随即是一片沉寂,貌似那魏媪还在惊呆之中。
过了一刻,只听魏媪有点沉不住气道:“要不要禀报皇后,他便是皇后要找的韩信?”
“有这个必要吗?”薄妃冷笑一声:“杀了他对我有何益处?那女人照样做他的皇后,女儿照样住在掖庭那鬼地方,韩信有经天纬地之才,留他在我母子身边,今后恒儿病好重获他父皇喜爱封为藩王,是极大的翼助。”
沉默了一下,魏媪说道:“怕只怕他费此气力为恒儿治病是别有用心。”
“你说他会是什么用心?”薄妃反问道。
“还会为什么?不过是为了兵权耳。”魏媪分析道:“等到恒儿康复重获皇上喜爱,少不了封个诸侯王据一方疆土。而恒儿幼小不懂当政,军政大事除了他这个舅爷还能指望谁?只要他手中有那么一点兵马,以他的声望只要扯旗造反定会一呼百应。凭他那般军事才能,谁能是他敌手?到时刘姓的江山就要落在他的手中。”
“母亲之言,正是女儿心中担忧之所在。若真有那么一天,恒儿已对他无用,早晚咱们母子二人要丧命他手。”薄妃说道。
魏媪接口道:“所以此人只能利用一下,切不可委以大任。将来恒儿封藩为王,他必要向你讨要一官半职。只要你这个妹子不松口,不将兵权要害部门与他,他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有何所为?”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谁稀罕你那一官半职?若不是看在追儿的份上,谁来管恒儿是不是瘸子?”韩淮楚被薄妃误解成另有目的,忍不住气往上冲。
※※※
东厢房又恢复安静,那薄妃回到自己屋中安歇,韩淮楚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自己找来一个替死鬼挨那吕雉一把竹签,殊知还是被刘邦吕雉知晓。汉廷一直没有停止对自己的追查。
谁要他被誉为战神?谁要他战必胜攻必取?连躲在海外小岛的田横刘邦都不容他活在世上,用兵如神的韩大将军又岂能幸免?
那刘邦吕雉心狠手辣也就罢了,谁知外表柔弱无助的薄妃也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简单,而是极具心机。自己满怀热忱来为恒儿治病,却被她当成可以利用的一颗棋子!
未来吕太后把持汉家朝廷,刘姓子孙惨遭荼毒黑云压城,而刘恒能够独善其身最后登上天子之位,做到这些,那薄太后能是善男信女吗?她表现出的柔弱只是因暂时不具备实力采取的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而已。
千万不要小瞧宫中那些女人。古往今来多少女子,一进皇宫那堵墙,宫廷斗争就是她们必然的选择。对于身为男儿身的那些英雄豪杰,天下之争成则为王,败尚可为寇。而处于宫廷斗争中的女人,胜则生,败则死。那就是她们的战场,没有硝烟,也是斗得照样的鲜血淋漓。
若非刘恒是他心爱的追儿的儿子,韩淮楚几乎就要袖手而去。
※※※
韩淮楚当然没有离去,而是继续待在薄府,每日为刘恒治疗腿疾。
不知不觉,半月已过。薄妃向掖庭令告的假期快要结束。
刘恒的足三阴经已经全部打通,腿上的肌肉隆生,走路的姿势也有了很大的纠正,今后的康复将不用韩淮楚操心。
“恒儿不回宫里住!回到宫里,恒儿今后再不能听舅舅讲故事了,恒儿舍不得离开舅舅!”看着薄妃收拾行装,小刘恒在屋子里哭闹起来。
“恒儿,你是父皇之子,怎能不住宫中?”薄妃厉声喝道。
“恒儿好久没看到父皇了。父皇不好,舅舅好。恒儿要舅舅,不要父皇!”被薄妃一喝,小刘恒哭得更凶。
就听堂外一声大笑:“谁说父皇不好!”门口现出一个人影,斗胸龟背,鼻梁高耸,手足长大,正是高帝刘邦。
原来韩淮楚为刘恒治腿,那跟随薄妃的太监早将这事报到宫中。刘邦刚刚巡视济北郡回来,听说儿子那不治之症居然被人治好,大喜,急着来看个究竟。
“刷”的一下,屋内跪倒一片。薄妃领着几个奴婢一起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岁。”只有那刘恒还噙着眼泪站着。
刘邦将眼向刘恒一扫。薄妃急忙将刘恒一扯,叱道:“见了父皇,还不跪下!”刘恒被薄妃一叱,又吓得哭将出来。
刘邦将手一摆:“可别吓着孩子。恒儿说得不错,做爹爹的有半年多不来见儿子,的确是我这父皇不好。恒儿,走几步给父皇看看。”
看着刘邦和蔼可亲的笑容,刘恒也就不哭。就在刘邦那殷殷的目光注视下,稳稳当当地走了一步。
刘邦一见大喜,俯下身一把抱起刘恒,问道:“是谁将恒儿的腿病治好的?”
难怪刘邦会有这么一问。自从刘恒得了这小儿麻痹症,宫中几位名医,还有那杏林圣手沈渭难都来为刘恒看过病,无不束手无策。今日居然见刘恒走得如此稳当,顿时他好奇之心大起。
“是臣妾的兄长薄昭。”薄妃跪在地上回答道。
“原来是爱妃的兄长,那可不是外人啊。薄昭何在?速召来见朕。”刘邦立马说道。
※※※
不多久,韩淮楚被招来,泰然走到刘邦面前,跪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薄昭见过陛下。”
韩淮楚换了一副面具,刘邦认他不出。而刘邦的兴趣也不在他的相貌,而是他如何治好刘恒。
“都是一家人,免礼免礼。薄昭,你是如何治好恒儿的顽疾的?”
“病者,不通也。草民只是用针灸之术刺激恒皇子的穴位,再用打通他的足三阴经,原也无甚把握。能治好恒皇子,实属侥幸。”韩淮楚很谦虚地说道。
“原来大舅也会武功。薄昭啊,你可曾学过兵法?”刘邦问道。听他语气,是要栽培一下自己这位“舅爷”。
薄妃很狐疑地望着韩淮楚,心想他混到薄府不就是为了兵权吗?
“草民只学过武功,并未研读兵法。”韩淮楚很干脆地答道。
“可惜可惜,朕本要封你一个郎中,让你去带兵打仗。你不懂兵法,只好作罢。如今你治好恒儿,你要如何赏赐?”刘邦问道。
“恒皇子是草民外甥,治好他是分内之事。草民不求任何赏赐,只求恒皇子能像其他皇子一样,得到陛下钟爱也。”韩淮楚答得越发爽快。
其他皇子得到刘邦怎样的钟爱?都是小娃娃被封了王。小娃娃年幼是不能当政的,就像陈豨被刘邦挑选做赵国丞相一样,自会给他们派遣得力能臣打理国事。
“说得好。如今恒儿的病好了,做个诸侯王并不碍事。朕就封恒儿为代王,统领代郡。薄昭,那代国丞相,你可愿当?”
“刘恒果然被封代王!”韩淮楚心中一震。
“草民一介田舍郎,并不懂治国之道。一国丞相重任,如何敢当?”韩淮楚又是推辞。
那薄妃听了疑心更重,“这韩信将军不做,代国丞相也不做。他治好恒儿的病,究竟是何居心?”
刘邦封韩淮楚为代国丞相也是一时兴头,主要还看在他是自己大舅子份上,还不知他有没有这个才能。听韩淮楚再三推辞,也就作罢。只待回去后再择能臣。
于是刘邦载了薄妃母子,一同回宫,合家欢庆不提。
※※※
治好了刘恒,韩淮楚如释负重,便去见那滕翼。
“滕大侠回去见到追儿,就说他孩子一切安好,且被汉天子封为代王。”韩淮楚说道。
知道外孙的喜讯,滕翼也是十分喜悦。
“仙人求是求不来的,骊山老母不见现身也就算了。淮楚,你不想随滕某回大漠见见追儿吗?”滕翼临走之时问道。
韩淮楚摇摇头道:“追儿心智迷失,见到她晚辈只会更加痛苦。从今以后,我就守在恒儿身边,只到他长大成人,做一个真正的君王。”
韩淮楚说的君王并不指刘邦封的那个代王,而是君临天下。
将刘邦扶上天子之位的韩淮楚又将为刘邦的儿子——刘恒的天子之路保驾护航。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
北方传来捷报,陈豨部将见时势不利,暗杀陈豨,献首级与绛侯周勃。周勃攻克代郡,至此北方叛乱全部平定。
高帝封庶子刘恒为代王,定都中都。(北方平定之后,刘邦将太原郡划入代国,以便统一防备匈奴,改晋阳名为中都。)而刘恒只是一个三岁大的孩子。一个尿裤子的儿童,当然不能当政。那代理人——代国丞相就成了极其关键的角色。
经过韩王信,陈豨这么一折腾,大汉建国之初有点起色的代国如今是满目疮痍。能不能恢复生产积聚人丁,全靠那代国丞相的能力。
匈奴大单于冒顿娶了大汉“公主”做了刘邦的女婿,每年一车车的贡品送到匈奴,汉匈签订了和平友好协定。但是匈奴各部落并不将那合约当回事,对汉国边境该袭扰照样袭扰。对此冒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何防备匈奴,便成了那代国丞相的头等大事。
天高皇帝远,大权在握,那陈豨反了。刘邦决不允许再出现一个陈豨。对他的忠心,便成了代国丞相人选的考核指标。
刘邦挑选来挑选去,将目光定格在建信侯刘敬身上。
刘敬农夫出身,发展生产最为内行。
刘敬多次出使匈奴,与匈奴高层能谈得拢,对汉匈边境情况了解颇深。
经过那白登之战的生死考验,刘敬对自己的忠心无须怀疑。
于是刘邦当庭宣布,任建信侯刘敬为代国丞相,即日离京前往中都。
那刘敬虽得刘邦器重封为一国丞相,在满朝文武眼里还是一个农民。尤其是那沛县一帮老臣,对他压根就瞧不上眼。
“刘敬一介耕夫,如何能治理国事,抵御匈奴?”有希望但是没有被刘邦挑中的几名文臣武将,谈起这事就酸溜溜充满嫉妒。
于是刘敬离京之日,就只有薄妃母子为他送行。
※※※
“匈奴雄踞大漠,当年皇上都险些为胡虏所擒。丞相去往中都,将如何抵御匈奴铁骑?”临别之时,十里亭处薄妃问诘于刘敬。
“为臣当效舞阳侯(樊哙)连庄之法,修筑长城,以烽火传递警讯。一旦有匈奴袭扰,则周边皆知,互为救援。”刘敬的回答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
“丞相之言甚善。”薄妃颔首嘉许道:“然匈奴骑兵以游击战法著称,往往袭扰得手劫掠人丁财物立即遁去。其来去如风,令我汉军追之不及。舞阳侯防御匈奴之法,虽国土不致沦丧,然边民深受胡虏之苦。这几年来,也不知有多少村庄被匈奴洗劫,多少儿女落难异邦。丞相对抵御胡虏,还有良策乎?”
想不到一个宫闱中的妇道人家竟有这般见识。那刘敬被薄妃问得一身冷汗,惶恐道:“为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些。不知娘娘有何计教与为臣?”
“匈奴强在有骑兵之力,而我汉军多为步卒战马稀缺。丞相去后,当不遗余力繁殖马匹加强贸易,争取三年之内建成一支骑兵劲旅。只要来袭扰的匈奴人被重创一次,再不敢有余人踏我国境。”薄妃不慌不忙说道。
刘敬闻言大为敬服,说道:“娘娘慧眼如烛,见识远在为臣之上。为臣去后,当谨记娘娘之言。”
※※※
那薄妃如何有这般见识?原来是韩淮楚所教。
那日刘邦封刘敬为代国丞相,薄妃又告假回到娘家,专程来向韩淮楚请教守边之法。
“吾乃江湖一飘萍客也,不通兵事,如何能为娘娘献策?”韩淮楚支吾道。
“先生谦逊也。想先生世外高人,必有异于常人之高见。既为恒儿之舅父,便是我薄氏一家,安忍代国黎民受胡虏之苦?”
那薄妃抬出刘恒来,韩淮楚实在不能推辞,便给薄妃说出这策略。
打造骑兵劲旅,以骑兵对付骑兵,那是武帝时汉大将军霍去病抗击匈奴之法。
樊哙搞的那连庄之法,只能消极防御。只有拥有一支同样来去如风的骑兵,干掉一支匈奴来袭扰的队伍,才能让匈奴各部落望而生畏,不敢轻易南下。也只有打造出一支比匈奴骑兵更强大的骑兵,才能改变汉匈两国的军力对比,彻底将匈奴击溃。
这是韩淮楚游历匈奴时做出的结论。只是刚刚建国的大汉朝,战马实在太少。江山代代人才出。战胜匈奴的梦想,只能深埋在他心中,靠后世那些英雄来实现了。
※※※
夏去冬来,雪花簌簌飘舞。骊山石瓮谷中,千枝披霜。午间,又出现了韩淮楚的身影。
好久没有去探望张良了。这一次张良随刘邦巡视济北回来,韩淮楚便想到去看一下伊人。
还是藏在那瀑布处,还是学了三声狗叫。信号传出,却不见张良出来。
韩淮楚细耳一听,那茅庐中只有跟随张良的女婢,并无张良在内。
“大雪天这般寒冷,良妹去了哪里?”韩淮楚疑惑地观察着茅庐的四周,只见一串脚印沿阶而下,直通到谷下一座石桥。
这脚印是张良所留。在踩出的脚印旁,总有那么被拐杖顿出的印痕。
“良妹那身子骨,大雪天只身出外,可别要冻着。”韩淮楚对张良甚是关心,循了那脚印直向那石桥寻去。
※※※
这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也不知什么年代修筑,桥身斑驳显得甚是古老。就在那从石桥下行的途中,耸立着一块大石。那大石的周围有洪水冲刷的痕迹,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次山洪暴发将泥石卷入山下,那大石却稳稳当当立在这儿,巍然不动。
就在那大石的对面,挂着一树琼枝。韩淮楚那老情人张良,就站在树下,呆呆地望着那块大石。
雪在下,风在吹。张良身上披了一件白氅。虽然树枝虬密能挡住飞雪,那白氅上依然落下了一层厚厚的雪花,也不知她在树下站了多久。皑皑白雪与她身上的白氅,那俊俏的玉脸交相辉映,宛如童话之人。
※※※
一声咳嗽,张良猛一抬眼,见韩淮楚出现在她面前。
“原来是你。信郎啊,这般冷天,你还不忘来看小妹么?”张良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这话我要问你,这般大雪天,你不在屋内避寒,却呆呆地站在这里作甚?”韩淮楚反问道。
“呀,原来已到午时。我居然在这里站了一个时辰。”张良仿佛被惊醒,连连跺着那被雪水冻得僵硬的莲足。
韩淮楚走过去,将她背心一按。一股暖流从张良后背直贯而下,顿时张良靴上冒出腾腾的热汽,一阵温暖洋溢在她心头。
张良转过头,向正在给她发功的韩淮楚嫣然一笑:“够了,够了。小妹已不觉寒冷,别再浪费你的功力。信郎,你今日拜了老母么?”
韩淮楚摇头道:“为兄拜那骊山老母三年,也不见仙人现身。这些时日,早就懒得去拜了。”
“你不坚持去烧香许愿,如何能显出你的虔诚?项姑娘还在蒙受心智被迷的痛苦,仙人有知,见你这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算想救她也不救了。”张良数落道。
张良一提起项追,韩淮楚心中一噤,说道:“良妹说得是。待会为兄就去敬香。”
他这话说完,将手向那大石一指,问道:“这石头有什么好看的,你竟在这里呆呆地望了它一个时辰?”
“这不是寻常的大石,而是二郎真君称骊山的秤锤石。小妹每日都要来此望它几眼,不料今日看得久了。”张良笑道。
韩淮楚闻言顿时一呆。
这块石头竟然是二郎神称骊山重量的秤锤石,多半是世人的传说。
一块传说中的大石,像寻常游客一般欣赏一下也就罢了,而张良居然天天来看。
这只能说张良慕仙之心更坚,就算那传说中仙人留下的一点仙迹,也将她深深吸引。
老情人立志想成为一个女神仙,韩淮楚怎能不忍痛斩断情丝,做她求仙之路的绊脚石?
韩淮楚鼻子酸酸的,问道:“良妹随皇上去巡视济北郡,见过毅城山下那块仙石么?”
“当然。”张良道:“小妹去到济北,专程去那毅城山下,果然寻到一块裂开的黄石。”
“天池真人云那黄石乃毅城仙翁神之所寄,良妹看那石可有奇异之处?”韩淮楚随即问道。
张良答道:“这事小妹正要对信郎说起。那块偌大的黄石碎成一地,路边行人过来过往,乍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小妹因记得真人的话,故而留了心,在一堆碎石中仔细翻捡,却看到一块石头背面纹路竟似一副画。”
韩淮楚听得好奇,问道:“那是什么画?”
张良摇头道:“小妹也看不懂。想是仙翁给小妹的什么启示,故而将那石头带回来了。”
“那石头在哪里?”韩淮楚立马问道。
张良道:“就在茅庐中。待小妹取来给你瞧瞧,或许能看出点名堂。”
※※※
于是二人拾级而上,穿过石桥,又回到石瓮谷中。张良回至茅庐之中,不多时端着一块黄褐色的石头出来。
那石宽如方砚,厚有一寸半。张良右手端着那石,左手拄着杖,向瀑布边行来,手中颤抖显得十分吃力。
韩淮楚疾步上前,从张良手中接过那石。见那石正面也无异处,翻转过来,果见纹路错杂,却又有脉络相连,貌似是一副图画。
那画正中是云絮状,却见几段直线组成人的四肢,一根粗线代表躯干,一个圆圈好似人的头颅。那人头下脚上,正从云端坠下。
而在云端之上,又立了一人,却是把手长长伸出,似乎想抓住那坠下之人。
韩淮楚一见之下,心弦激荡,口角猛烈抖颤。哇的一下,一口鲜血喷出,溅得雪地一片淋漓。
“信郎,你怎么了?怎变得这般难看?”看着韩淮楚惨白如纸的模样,张良失声问道。
韩淮楚仿佛还沉浸在巨震之中,一时并未回答。张良又连叫几声,韩淮楚方将一双眼睛投到张良身上。
那是一双充满血丝的眼。望着张良的目光,好像百般怜爱,又似痛楚万分。
※※※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座下有五员神将,分别是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冠以五极战神之称。那五极战神,个个修成大罗金仙,法力堪比那玉虚宫十二弟子。
要做天仙,首先要绝情绝欲,不得有半点情爱纠葛。这就是亘古以来的天规。
这灭绝人性的天规定下,也只约束天庭那些臣子,却框不住仙界主宰——天帝。玉皇大帝能娶王母,膝下便有一箩筐的儿女。那太极天皇为仙界“六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也娶妻生有儿女。
人性是约束不住的,尤其是男女间的情爱。千纪万劫间,有无数天仙犯禁。结局是统统贬往下届,投身为人。
这一年又有两位天仙犯禁,一位便是那太极天皇殿下的北极战神,一位便是太极天皇的四公主碧霞仙子。
在天上有情人谈情说爱可不敢公开,都是偷偷摸摸。但这秘密很快被太极天皇知道。
按照天规,那北极战神与碧霞仙人就要一同贬下人间。可是碧霞是太极天皇的女儿,他就藏了私心眼,不敢上报玉皇大帝,只想将一对有情人拆散,独罚北极战神一个。
正巧玉帝下旨,令太极天皇在五极战神中挑选一个,去下届匡扶人间帝王,创立新朝。太极天皇毫不犹豫选择了北极战神。
鸳鸯两分,有情人生生拆散。一个在天上独自饮泣,经受那万世寂寞。一个下届投身为人,再也见不到他的爱侣。
就在黄巾力士将北极战神从云端往下一推,那闻讯赶来的碧霞仙子急冲而来,想拉住北极战神却已不及。
就在众仙一片惊讶中,那碧霞仙子纵身一跳,也随北极战神落入人间。
这一下私情曝光,太极天皇再也瞒不住,只好将实情上奏给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好生震怒。
那北极战神下届本是带着开创新朝的使命,一旦任务完成就功德圆满回居本位。结果玉皇大帝下旨,北极战神削去仙籍,永世不得再回天庭。
天规也是看人打发的。因是太极天皇的女儿,玉皇大帝就网开一面,允许那碧霞仙子度过今生“情劫”,回到他父母身边。
当然,从人变成仙不是那么简单,必须要经过一番修炼。
※※※
见到那黄石公在石上的启示,刹那间前世之事韩淮楚统统都回忆过来。
张良就是那碧霞仙子,自己就是北极战神。可怜良妹,为了不负那海誓山盟,她不惜牺牲别人梦寐都难求得的天仙之位,自甘下届来追随自己。
难怪自己在遇到张良之前会时时做那怪梦,难怪在语嫣山庄初见她便显得那般亲切,这是前世的情缘今世来还。
“北极战神,原来自己前世就是战神,在战场上的一个个对手,遇见战神焉能不败?为刘邦打下万里江山,就是自己的使命。”韩淮楚苦笑一声。
使命已经完成,大汉帝国如今过了四个春秋。
再回仙界自己是永世无望,而张良却是天路为她敞开,只要她能度过“情劫”。仙凡殊途,自己与她生生世世将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是二人被上天注定的命运。
自己能将如何?只能成全她,不做她成仙之路的绊脚石,祝福她早日回到天庭,与天齐寿与日同辉。
就不知她那“情劫”何时度完,何时才能将她的信郎从心头彻底放下。
韩淮楚看着张良,心中充满苦涩。
“信郎啊,你刚才模样怎会变得这般恐怖?”韩淮楚面色缓和下来,张良犹在疑问。
“没什么。只是这石头让我一时想起了仙翁他老人家。现在已经没事了。”韩淮楚支吾道。
“这副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仙翁留给小妹的什么启示?”张良将目光又转到韩淮楚手中那块石头,盯着那画若有所思。
韩淮楚等了一会,见张良还在盯着那石头看,忍不住道:“天这般冷,你在外面站了好半天,还是回屋去吧。”
张良“嗯”了一声,从韩淮楚手中接过石头,转身刚要回屋,又转过头来,说道:“石头上平白生出一幅画来,你说奇怪不奇怪。小妹有个预感,这石头与我此生大有关联。信郎你觉得是这样吗?”
张良虽在问韩淮楚,却并不指望能得到他的答复。说完之后继续向前行去,离开水潭,只到消失在韩淮楚视线之中。
第三十五章 见醢而反
张良要修仙了道做个女神仙,纵是韩淮楚成全她斩断情丝,那君王之命依然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留侯”,就是刘邦封给张良的爵位。除非刘邦翘了辫子,今生张良休想离开他身旁。
刘邦虽说年纪渐老有老寒腿的病,可是在那长乐宫中养尊处优,伺候他的太医都是会调养人身体的能手。刘邦的身体现在好得很,看样子就是再活上十年也不在话下。
要真是这般,历史上“牝鸡司晨”,太后吕雉把持大汉朝政的局面也不会出现。
一场比陈豨造反来势更大的叛乱让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不甘心步韩信彭越后尘的淮南王英布,又将战火燎原楚国大地。
※※※
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
当英布食下长安使者送来的肉羹,虽然那肉羹味道酸酸的并不比淮南王宫的厨子做的更好吃,那英布还是赞不绝口。
“如此美食,英布平生以来第一次品赏也。不知是何料所炖?”英布问使者道。
“这是彭越尸身所炖也。圣上下旨,以彭越之醢遍赐天下诸侯,以慰去岁共灭陈豨。”使者皮笑肉不笑说道。
“哇”的一下,英布将咽下喉咙的肉羹悉数喷出,脸色苍白无比。
※※※
大汉立国,最大的功臣是谁?就是韩信,彭越外加他英布。
韩信死了,彭越死了,都是一个理由阴谋造反。可是那理由根本就没有证据。
“韩信彭越是被冤杀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英布心中是又怒又恐。
刘邦剪除异姓诸侯之心已经毕露,高悬的利剑已经举到他头顶,只要抓到把柄,韩信彭越的下场就是他英布的下场。
拍案而起起兵造反?
英布已经快三十岁,历经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