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朕何尝不想突围,怎忍心看着这些兄弟陪朕同死。但虞姬病体若此,如何能将她一人抛下自个逃亡。”项羽叹气道。

“天下美色何其多也!陛下乃万民之主,岂可为一妇人而将武信君留下的基业毁于一旦!”桓楚大声力谏道。

那项羽还在迟疑,忽然从洞内走出一侍女,对项羽道:“陛下,王妃有请。”

项羽也不知爱妃找自己何事,随那侍女走进洞内。

只见虞芷雅已坐在床沿,背脊崩得笔直,两只瘦骨嶙峋的手紧按住木榻,蚕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面色蜡黄。

“爱妃,你病体刚有所好转,何故坐起?快快躺下,休要累坏了。”项羽惊呼道,急忙搀扶着虞芷雅躺下。

虞芷雅倚着枕头问道:“陛下,我墨家一门,在军中还剩有多少人?”

项羽想了一想,说道:“大概有三百人。爱妃今日何故问起这事?”

虞芷雅顿时心中一寒。

曾几何时,墨家好生兴旺,在西楚九郡,墨家弟子以十万计。在西楚各部军马中效力的“墨侠”不说一万也有大几千人。想不到而今竟只剩这么一丁点人。

自周殷被俘之后,墨家弟子多集中在虞子期军中。她的信郎彭城一战,不仅敲响了西楚帝国的丧钟,也给墨家带来灭顶之灾。身为一派门主的她,如何能无视千千万弟子死在爱郎屠刀之下这个事实?

等到那刘邦得了天下,绝不会给绑在西楚战车的墨家弟子好果子吃,一定会对墨家来个大清算。墨家前景一片黯淡!

“请陛下将众弟子招来,臣妾有话对他们讲。”虞芷雅毅然说道。

※※※

白云洞中,人头攒动,三百名墨家弟子跪在一起。虞芷雅被两名侍女搀扶,坐在床沿。

“今日召各位弟子来,是为我墨家一门前途也。芷雅年少无知,蒙先师莫庄传我钜子之位,却不能振兴我墨家一门。如今众弟子纷纷战死,我墨家即将有覆巢之危。是芷雅无能也——”虞芷雅说到此,连连喘气。

墨家弟子一起垂泪,哀声一片。

虞芷雅对着一老者手一挥,说道:“秦师叔,你且过来。”

那老者是莫庄的师弟,门中的长老,名叫秦巩,虽是虞芷雅的师叔,却恭恭敬敬走了过来,到床沿边跪下道:“钜子唤老朽何事?”

虞芷雅神色肃穆,从怀内掏出一方黄铜,上面只有一个“墨”字,形似一块大方印,递到秦巩手中,大喝一声:“接令!”

钜子令一接,那秦巩便是墨家钜子。众弟子恍然大悟,原来门主召大家来,是要传位给秦巩。

但是门主如此年轻,正是青春妙龄,还有多少年好活,如何想到要传位?大家十分疑惑,那秦巩望着伸到手边的钜子令不敢去接。

虞芷雅看他犹豫,大急,厉喊一声:“芷雅身染重疴,恐不久于人世也!”仰面一倒,昏厥过去。

※※※

过了良久,虞芷雅幽幽转醒来,只见众弟子都在,个个流泪不已。

“秦师叔,芷雅病重,生死只在旦夕之间,难当钜子重任。我墨家一门存亡,只有依仗师叔你了。师叔还不接令,更待何时?”虞芷雅又将钜子令递给秦巩,连说带喘。

秦巩老泪纵横道:“钜子师侄有命,敢不遵从。只是诸侯大军伐我西楚,我门势衰如此,老朽又有何力保全我墨家?”

虞芷雅说道:“只要师叔谨记我命,从今以后,墨家弟子只写书立说,一不准从政,二不准入伍,以汉王之仁,当不致灭我墨家。”

墨家弟子以“伸天下之大义”为己任,只写书不从政不参军,那还叫什么墨家?

但众弟子皆体会出虞芷雅说这话的苦心。墨家一直与汉王作对,早已被刘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那刘季若是做了皇帝,哪会启用墨家之人?只有低调行事,才能免灭门之灾。

秦巩接过钜子令,哽咽道:“钜子师侄之命,绝不敢忘。”

谁都能听得出,虞芷雅那话,实是遗命。看着虞芷雅传位秦巩,一个个弟子跪在床前,哭得如泪人也似。

“从今日起,师叔便是我墨家第八代钜子也。芷雅当会恳求项王,让各位平安离去。芷雅已身心交瘁,各位好自为之。”虞芷雅手一拂,示意众人退去。

※※※

混在墨家弟子中的韩淮楚,凝视着病体垂危的佳人,是泪眼滂沱。

麾下悍将灌婴枪挑虞子期,他一直负疚于心,早想找个机会来向佳人表白,自己绝不是无情无义之人。梦里萦回的,唯有佳人而已。

而那战争的形势,不容他轻易离开军营。等到收拾完项声季布的兵团,韩淮楚率军赶到九里山东麓,找了一个借口将军务委与灌婴,便只身上路。

一个诸侯大王溜号,为见佳人一面竟冒生死危险,简直是色胆包天!他又找了什么借口?觐见汉王商讨灭楚大计。

就在那楚军下寨的山下,韩淮楚将战神宝驹放逐山林,自个戴上纳米面具,施展鬼魅般的轻身功夫,神不知鬼不觉混进了楚军驻地。

这事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步步惊心。那楚军在山上是戒备森严,错非韩淮楚有绝世轻功,换了别人早被楚军擒下拘到那项羽面前一刀咔嚓。

他虽打探得佳人住在白云洞,虽然那白云洞离他藏身之地也不过百十米距离。但自从上次楚军闹事要杀了妖女虞姬,那小小的洞口前日夜皆有警卫站岗,韩淮楚一直得不到机会混入洞中。就这么过去了一日一夜。

今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打听到佳人要召见墨家弟子,半路上点了一名落单弟子的穴道,剥下他身上的褐衣麻鞋自个换上,就这样终于见到了每日魂萦梦牵的佳人。

看着佳人一病如斯,病如膏肓,想来都是因为虞子期被杀之事让她深深伤心。韩淮楚心如刀割,只恨那挥军彭城的一幕并未发生。

大错已经铸成,韩淮楚如何能让虞子期死而复生?他只有望着佳人以泪洗面,深深地忏悔。

泪水几尽干涸,突然听见佳人一声启齿,要大家退去。韩淮楚心中一怔。

退去容易,要再见到佳人,比登天还难。韩淮楚如何舍得离开?

※※※

墨家弟子鱼贯退出洞外。韩淮楚磨磨蹭蹭,将身退到队列最后,突然将身一旋,藏在一口钟乳石柱之后。

他做的这一切无人察觉,韩淮楚心中却是砰砰乱跳。只要有人看见,立马便会发现他这个让墨家弟子视为大仇人的齐王韩信!

白云洞中安静下来。佳人倚在枕上,一喘一息牵动着韩淮楚的心。

“芷雅呼吸如此紊乱。盛夏季节,芷雅竟盖如此厚的被衾!看来真如她所说,恐怕不久于人世也!”韩淮楚心中大为揪心。

佳人得的是心病。心病要用心药来治。而能治疗佳人心病的韩淮楚,却不敢露出半点行藏。只因为在那白云洞中,还有两名侍女正在掩帐。

急冲冲的脚步响起,项羽那伟岸的身躯出现在韩淮楚视野之中。

“爱妃,你正当青春,为何传位与他人?”只听项羽问道。

佳人“嗯”了一声,说道:“臣妾做这钜子做得太辛苦,早就想卸下肩头这副重担。”

项羽爱怜地望着帐中的佳人,说道:“不做这钜子也罢。爱妃今日累了,早点安歇吧。”说完转身欲走。

“臣妾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依准。”佳人说道。

项羽闻言一个错愕。那佳人与他成亲数年,还是第一次听她求自己什么。转过身来问道:“爱妃有何请求?朕一定答应。”

“请陛下放我墨家弟子下山,不治他们临阵脱逃之罪。”佳人犹豫一下,吞吞吐吐说道。

项羽脸上现出很痛苦的表情。

临阵脱逃,那可是军中大忌。按照军法,绝对是杀无赦。

第一次听见佳人恳求自己,竟然求的是这桩事!连心爱的妃子也不愿让门中弟子为他殉葬。只差一句话她没有道出:自己已经穷途末路。

沉默一下,项羽故作轻松地笑道:“十几万将士都做了逃兵,朕也未作追究。你门中几百人要去,就让他们去好了。莫非爱妃也要随他们离去?”

什么人都可以走,什么人都可以弃自己而去。只有心爱的虞姬不能。项羽说出这话,心中忐忑不安,深恐爱妃的回答让自己失望。

“只要陛下不难为我门中弟子,臣妾愿随陛下同生共死。”佳人泰然说道。

项羽听了心中一阵滚烫,道声:“爱妃早作安歇。”旋身而去。

韩淮楚在石柱后乍听佳人说出同生共死这四字,心中大震。

书中写的是虞姬在垓下为项羽殉情拔剑自刎,韩淮楚一直想不出来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佳人有什么理由为那暴君殉葬。今日终于知道了理由,韩淮楚满心悚然。

“这里不是垓下,垓下在灵璧的东南界内。还有机会阻止那一幕惨景发生。”韩淮楚对自己说道。

※※※

那佳人的回答让项羽心中滚烫,但是佳人的病体却让项羽下不了突围的决心。

白云洞外,响起了项羽悲怅的歌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那歌声是如此的彷徨无计,如此的情深意切,不禁那楚军将士听得是泪眼婆娑,在洞中的韩淮楚听得也是心酸不已。

何曾想到,一个战友的儿子,从当初一个睥睨群雄的天之骄子,只经过短短五年,就走到今日的末路穷途?

那纱帐中传来窸窣的声音,却是佳人正在披衣。

“王妃刚刚睡下,为何要起身?”两名侍女连忙过来服侍。

“洞中可有菱镜?”虞芷雅喘息着问道。

“王妃素不爱照镜,故奴婢们未备镜子。”一侍女答道。

“娟儿,去洞外找面镜子来。”虞芷雅说道。

那叫娟儿的侍女依言走出洞外。不多久,端了一八角菱镜来,说道:“大王听说王妃要寻镜子,将自己帐中的镜子给了奴婢。”

※※※

望着那镜中的消瘦憔悴,佳人泪水长流。

“娟儿,可有额黄傅粉,胭脂口红?”虞芷雅又问。

“王妃素来不着妆饰,奴婢虽自备了一些饰品,却低劣得很。恐怕王妃看不上眼呢。”那娟儿说道。

“拿来!”虞芷雅对着镜子说道。

※※※

化不化妆就是不同,从白云洞中莲步姗姗走出一位俪人,活脱有几分昔日出尘脱俗的影子。看得项羽惊喜交加,揉揉眼睛道:“爱妃,你莫非痊愈了?怎如此精神?”

他却不知道,心爱的妃子看上去精神,实是回光返照。

“臣妾为陛下作一剑舞,陛下愿看乎?”佳人问道。

项羽喜不自胜道:“与爱妃成亲数年,却还是头一次见爱妃为朕作舞。朕如何会不愿?”

“哗”的一下,无数楚兵楚将围拢过来,都想大饱眼福,欣赏大王的爱妃舞蹈。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随着那寒光闪烁,舞姿翩跹,佳人的朱唇中吐出凄切的悲歌。

一个声音在韩淮楚心中呼喊而出:“糟糕!”

霸王别姬那一幕,并不是发生在垓下,而是在今日这白云洞前!

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

佳人香消玉殒就在今日!

韩淮楚已顾忌不得太多,那身躯如兔起鹘落,疾往洞口飞插而去。

侍女和警卫皆在欣赏大王的爱妃舞蹈,谁也未意识到白云洞中突然冒出一人。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韩淮楚来到洞外。

“爱妃!你为何要寻死路?”只见那项羽双臂紧紧抱住佳人,肝肠欲断大喊一声,泪水如同泉涌。

一柄寒铁插在佳人的胸口,却不是书中所说的引颈自刎。殷红的鲜血染透罗裳,脸色凄艳至极。

“臣妾受陛下厚恩,无以为报。今陛下为臣妾一人而令大军滞留于此。臣妾愿一死而绝陛下之念,只指望臣妾之死,能让大军得而突围也。”佳人很安详地说道。

“谁说朕之爱妃是妖女?谁说虞姬是汉军奸细?究竟是谁说的?”项羽抱着佳人大吼一声,重瞳喷火逼视着周围众人。

“哗”的一下,周遭的楚军将士齐齐跪倒,皆低着头颅不敢面对项羽那咄咄逼人的目光。

混在人群中的韩淮楚随着大家一起跪倒,那双滂沱的泪眼却一直盯视着佳人,充满恋恋不舍之情。

佳人就将魂断于此,能看一眼便是一眼,能再凝视一瞬就是一瞬。韩淮楚心中的痛苦,绝不下于那怀抱佳人痛哭流涕的项羽。

就算佳人与他心心相印一度花开并蒂,就算那项羽练成霸王神功不能沾染佳人之身,但是佳人名分上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死在霸王的怀抱之中。史书上记载这一出,只会记载到项羽与虞姬头上,凄美的绝唱将流传千古。

而那佳人临死之前,脑中还有他这个信郎的影子么?香魂一缕,犹记得他们二人之间镂心刻骨的往事么?

※※※

韩淮楚与众不同的抬头凝视,别人看见了也就是说这人大胆而已。

看见了,佳人在临死之前看见了自己的爱郎。虽然韩淮楚戴着面具,穿着墨家弟子的褐衣。但从那熟悉的眼神,佳人一眼就辨出那热泪如柱跪地的挺拔汉子正是她朝思慕想的爱郎。

就算是烧成灰,佳人也能认出来者是谁也。

从一认出爱郎开始,佳人的清眸就不再看向别处。天与地之间,只有信郎是她凝视的焦点。她只想从爱郎的眼神中,辨出他究竟是负心薄情,还是一如从前那般情真意切。

读懂了,佳人从爱郎的泪眼中,读懂了他绝非负心之人。能冒着奇险混入白云洞,只是为了来看自己一眼的人儿,绝不会心中无情。

周围的众人都在哭,佳人却已笑了。笑得是那样从容,那样的无怨无悔。那笑容留给在场的人们的记忆,就像是一个圣洁的仙子要飘向天国。

“虞姬!”随着佳人逐渐冰冷的娇躯软绵绵地倒在项羽的臂弯中,项羽大喊一声,盖世的英雄心都要撕裂。

※※※

墨家主张节葬,佳人冰冷的身体就裹在项羽那大红的战袍之中。就算那项羽想以王妃之礼厚葬佳人,在诸侯军重重围困下项羽也是有心无力。

一口新坑早就挖好。项羽抱起那被战袍裹缚的佳人,小心翼翼地安放在穴中。动作是那般轻柔,貌似深恐惊扰了熟睡中的爱妃。

一捧捧的泥土洒落到佳人身上,一块墓碑在众人眼中戚戚然立起。

“永别兮芷雅,永别兮虞姬。你将成为几千年来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女神。这一幕《霸王别姬》将被载入青史成为绝唱,这是霸王项羽与爱妃虞姬两个人的舞台,我有什么理由给这一幕绝唱增添杂音?”

韩淮楚默默看着那墓碑立好之后,潸然而去。

※※※

霸王的爱妃为大军突围而死,若不突围岂不辜负了她的牺牲?

却说八镇诸侯将楚军四面包围,那项羽能从哪里突围?

却是哪八镇诸侯?汉王刘邦,军马二十万;淮南王英布,军马五万;梁王彭越,军马十万;赵王张敖,军马四万;燕王臧荼,军马三万;临江王共尉,军马五万;衡山王吴芮,军马五万;加上来九里山参战的齐军十八万,共计七十万大军。

若想逃回江东,必须向南,要走灵璧这块地方。向东向西向北只能是越走越远。但南方有英布,吴芮,共尉三支兵马,如何杀开一条缺口逃回江东?

外表粗犷项羽并不是不会用计谋。张子房四面楚歌一夜驱散十万楚卒,项羽将计就计令大将蒲耳诈逃,混出诸侯联军包围圈,神不知鬼不觉才插到了临江军身后。就等着项羽突围来个前后夹击。

柿子要找软的捏。自从项羽戏下分封,那临江兵就再未打过仗。而那共尉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纸上谈兵的角色。当拂晓红色的旋风刮到了临江军的阵地,面对楚军困兽犹斗般的凶猛反扑,临江军彻底崩盘。

偏偏那站在一个战壕的英布,吴芮都不发兵救援,就任共尉一支孤军与项羽死磕。

火光之中,那共尉被五花大绑带到项羽面前。

“斩了!”项羽看也不看那浑身捣糠的共尉,大喝一声。

“小王糊涂,陛下饶命!小王糊涂,陛下饶命啊!”共尉哀声乞求道。

依项羽的脾气就把那共尉一刀斩了。钟离昧谏道:“而今天下俱反我西楚将士若是兵败,则无立锥之地。不如放这厮回去,收容我楚军儿郎也。”

项羽一想也是,遂逼共尉发誓永不再叛。放降卒自回临江,不提。

※※※

撕开了临江军的阵地,并不等同于前方一马通途。前堵后追,天网恢恢,诸侯联军又结成新的绳索,将突围出来的楚军逼入垓下。

大致说来,垓下在睢水、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此地区当南北要冲,能容百万大军厮杀,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汉军颐乡大营,旌旗猎猎,各诸侯王均来拜见汉王。

忽听一声:“齐王驾到!”刘邦忙不迭引众诸侯出寨迎接。

少不得杀猪宰牛,大会将士。

有梁王彭越道:“天下诸侯虽然兵多将广,但各处将士号令不一。若不是淮南王与衡山王不救共尉,临江军断不会致败也。若不择一德才兼备之士为主将,不能成事。”

英布道:“齐王国士之风,世无二者。除了齐王,谁敢做这诸侯军大将?”

韩淮楚谦虚道:“淮阴小民,赖汉王不弃,独领一军,尚力不能当,万万不可当此重任!”

众人皆道:“齐王自为汉将,一往无前,每战必捷。今日灭楚之战,百万大军非齐王不能调度也。”汉王刘邦亦道:“众人推戴,齐王再勿推辞。”

韩淮楚便道:“既是众诸侯抬爱,韩信若再是推辞,便是矫揉造作也。”即受了那斗大的诸侯军大将印信,令剑。

既然做了这个总司令,韩淮楚便要拿出总司令的威风。登上高坛,谓天下诸侯道:“西楚项羽兴乱作虐,上弑故主,下掠民众,罪恶滔天,世人共愤。故天下义士共聚颐乡,替天行道,共诛国贼!今韩信受汉王嘱托,诸侯推戴,得令为三军大将,自是日起,大小将校,各路军士,皆听我之节制,律令如山,不能违命。若有犯触,印、剑在此,可先斩后奏,休怨无情!”众皆道:“谨受命!”

众诸侯情绪高涨得很,纷纷请战。韩淮楚笑道:“楚军困兽犹斗,项王神功盖世。恐诸位皆不是其对手也。”

就听座下一诸侯哇哇大叫:“那项羽只有十万兵马,吾等有百万大军,齐王怎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说话之人,却是燕王臧荼。

那军师张良折扇一摇,说道:“彭城一战,天下诸侯何尝不兵多将广,却被三万楚骑杀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齐王谨慎得好。”

于是众诸侯问道:“齐王今有何良策破敌于垓下?”

韩淮楚嘿嘿一笑,说道:“请诸君按韩信号令布下一阵,楚军必败。”

众人齐问:“这阵竟如此厉害,究竟是什么阵?”

韩淮楚微微笑道:“这阵名叫十面埋伏。”

大家听那名字怪怪,心想阵法学了不少,怎从未听说有什么“十面埋伏阵”。这韩信又在闹什么玄虚?

※※※

当韩淮楚在巨大的沙盘上用黄豆摆出那“十面埋伏阵”,立马有赵王张敖叫道:“这不是那秦国武成侯在巨鹿一战摆下的鱼丽九阵么?”

巨鹿一战,秦将王离在城外摆下声势浩大的鱼丽九阵,却弄巧成拙,被项羽率七万楚军一阵阵地冲破。最后王离大败而死。

这齐王难道不信邪,也摆出这么个十面埋伏阵出来。十面埋伏,就是将队伍分成十支,难道那齐王不知拳头要收紧的道理?会不会那项羽再发神勇,如巨鹿一战般将诸侯军杀得大败?

韩淮楚笑指着那十面埋伏阵道:“赵王可看清楚了,韩信这阵与那鱼丽九阵不同。”

张敖仔细一看,便看得分明。原来那十面埋伏阵虽说也是呈鱼丽状,可是每一阵都安排了战败退走的通道。

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一改,设想决战时那西楚霸王项羽挥师猛斗,众诸侯不敌,从那准备的通道逃走,不至于像巨鹿之战一般前阵的败北拖垮后阵。

众人皆是叹服。于是那垓下平原,每日黄沙滚滚,百万诸侯联军在韩淮楚带领下练那“十面埋伏阵。”

※※※

项羽的战书下到了颐乡诸侯军大营。韩淮楚欣然批复:“明日午时决战!”

汉王刘邦为振作士气,悬赏千金,邑万户买项羽的人头,对那项羽是必除之而后快。

虽说那项羽神功无敌,但双拳难敌四手。保不定他战累了,那万户侯的好事降到自己头上,可就捡到了宝。

金戈铁马,垓下平原上,V型的战阵一阵托着一阵,一浪撑着一浪。十万楚军在百万诸侯联军之中,只如大海一角。

但楚军将士无人怯战。怯战者早被张良四面楚歌打发回了楚国老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留下来的都是对项羽忠贞不二的楚国儿郎。

那乌骓马上,身先士卒的便是那霸王项羽。望着老对手韩信摆下的阵势,项羽实在是看不懂。

“这么一个鱼丽阵法,在巨鹿一战让秦军大败。那韩信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究竟是为什么?”项羽轻松地对周围众将说道。

“陛下休要大意。为臣看这阵透着古怪。”钟离昧沉思一下,说道。

“对啊,韩信用兵如神,知道那鱼丽九阵有致命弱点,如何还会摆这阵?”众将说道。

真是树的影,人的名。那韩信不论做什么,哪怕摆下一个曾经被楚军击得粉碎的鱼丽阵法,楚营众将都心中惴惴,生恐他又布有什么奸计。

这一次没有奸计,却是堂堂正正的阵法。

项羽天龙破城戟高高一擎,喊一声“杀!”挥动铁骑向着那十面埋伏第一阵冲去。

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

古往今来,布阵都是为了战场取胜。偏偏韩淮楚这十面埋伏阵反其道而行之,专门是来吃败仗的。

绵延百里的垓下战场,诸侯六十五万联军(号称百万)摆下十面气势磅礴的V型战阵。从空中鸟瞰下去,如同一道道并排的箭头。

却是哪十面战阵?

第一面:淮南王英布;

第二面:汉王族弟刘贾;

第三面:赵王张敖;

第四面:衡山王吴芮;

第五面:燕王臧荼;

第六面:梁大将军田横;

第七面:梁王彭越;

第八面:汉雍乡侯樊哙;汉怀德侯周勃;汉武城侯郦商。

第九面:齐上将军灌婴,左将军傅宽,右将军利苍;

第十面:汉王刘邦,齐王韩信。

若是细心看去,会发现这十面战阵,越到后面兵力越多战斗力越强。

“以纵深消耗楚军的锐气,以车轮战法战得楚军精疲力竭。在楚军最疲惫之时出动精锐予以致命一击。”这便是十面埋伏阵的精髓。

拥兵百万的韩淮楚若是连十几万楚军也干不过,干脆一头撞死好了,还称什么战神兵仙?

但是这十几万楚军绝不是想象中的一盘菜。一群在项羽已经穷途末路仍舍命追随的汉子,在那战场之上斩将摩旗如探囊取物的项羽率领下,面临绝境将会爆发出多大的战斗力?韩淮楚实难预测。

而所谓的百万联军,其中一半是乌合之众。连那刘邦麾下的汉军实力都逊楚军一筹,真正能招架住楚军亡命冲击的,只有韩淮楚自己带出来的齐军。人多并不意味着那胜利一定属于你,搞不好那些诸侯军的乌合之众一败,反将军心搅乱引起骨牌效应,而控制不住整个战局。

韩淮楚已经为诸侯军预设好,准备吃楚军的败仗,军心自不会乱。楚汉之争这盘棋已到收官时刻,韩淮楚奕来越发谨慎,绝不会让那项羽得到翻盘的机会。

※※※

战场之上,经过漫天的对射,红色的楚军与蓝色的淮南军接触在一起。一边是咬牙切齿誓要再创一次彭城之战的辉煌,一边是漫不经心见招撤招。曾经是两小无猜亲兄弟,如今不共戴天仇深似海。

那项羽果然神武,一杆天龙破城戟舞得如有千钧之重,发一声呐喊如龙吟虎啸震耳欲聋。一人酣战二十余名淮南军战将,丝毫不落下风。

楚军是全师出击,十余万精兵VS五万淮南军弱旅,绝对战了上风。

忽听“哧溜”,桔色烟火如流星划过苍穹。淮南军转身即走。却是雁走两侧,分别往左右退去。

为何要用烟火讯号发号司令?战场太大,击鼓鸣金的老办法已经不适用。

楚军攻破第一阵,士气大振,也不追杀败逃的淮南军,中宫直突,向第二阵杀来。

只有突破诸侯军十面战阵,杀到那刘邦韩信面前,这场决战才能取胜!

彭城一战,项羽以三万铁骑杀得诸侯联军溃不成军。如今项羽麾下尚有十余万精锐,足以支撑项羽取胜的信念。

※※※

十面埋伏,阵与阵之间是广阔的空地,正是弩手发威的好战场。俟那楚军到达三百米内,汉将刘贾一声令下,万弩齐发,飕飕之声不绝于耳。

诸侯军有八十万之众,就算那箭矢的命中率一样,楚军也是绝对耗不起!更何况诸侯军在守,楚军在攻。攻击的一方必然被箭矢伤亡的几率要大一点。

没有意识到这十面埋伏阵诡异的楚军依然在冒着箭雨向前冲。携有长弓劲弩者也以利箭还以颜色。就在这时,又听“哧溜”一声,一枚黄色焰火升空。那虽败不乱的淮南军一见,立马向楚军身后疾插,两队人马合拢一处,锁断了楚军的后路。

“陛下,这阵绝对有蹊跷,速速退兵吧!”楚军中钟离昧冲着项羽大叫。

楚军已经在劲弩的射程内,已经无法转身,一转身就将后脑勺喂给了敌手的利箭。项羽发一个狠,叫一声:“继续向前!”

悍勇的楚军在无敌的项羽带领下很快又攻破诸侯军三面战阵,可是也付出了两万人的代价。其中一大半皆是死在箭矢之下。

盾牌已经变少,若要再往前攻伤亡比例只会更大。

那项羽已是骑虎难下。楚军已被十几万诸侯军插到了身后,陷于诸侯军的汪洋大海之中。除了向前杀到那韩信刘邦面前,别无取胜之法。

※※※

又攻破了三阵,楚军的伤亡已达到五万之数。那呼啸而至的利箭劲弩,无情地夺走战场上一个个生命。十面埋伏,就是西楚将士的不归之路!

锐气?连攻五阵,那锐气早就消磨殆尽。体力?被诸侯联军如戏耍一般的车轮战,体力早就衰竭。而遇到的敌手是越来越强,每攻破一阵的代价也是越来越大。而那齐王韩信与汉王刘邦两位贼魁,还远得没影,连照面都没看到。

“陛下,再不退军,我军将全军覆没也。”钟离昧高声喊道。

项羽重瞳瞬时黯淡下来。

退军?战场上争的就是一股士气。一旦退军必军心大乱,必将遭到诸侯军的围追堵截,已经折损无数的楚军儿郎还有几人能够生还?

※※※

从前方不断有消息传来,听得那汉王刘邦心花怒放,对韩淮楚说道:“齐王真是不世出的天才也。若是彭城之战有齐王在,摆下这十面埋伏阵,寡人何至于大败?”

美人军师张良含笑说道:“齐王曾自夸带兵多多益善,今日一见果不虚言。你看这百万军马,在齐王调度下是丝毫不乱也。”

韩淮楚淡淡笑道:“项羽已攻破七阵,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现在夸赞韩信为时过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