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宋西门庆-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下放声惨哭了起来,无依之下只是哭叫:“爸爸!妈妈!”
除了河水湍急的回旋之音,两军阵上本来鸦雀无声,突然惊起小孩子的哭叫声,旁人尚可,花荣却是心底一酸,暗道:“岂可让小孩儿成了无父之人?”当下点钢枪一横,仰天长笑。
张叔夜听花荣这一笑裂石穿云,尽显襟怀坦荡,心底先自叹了一口气,知道方才那一番劝降的言语算是做了无用工。
果然,就听花荣朗声道:“张太守好意,晚辈心领。但是——太守因恶了奸相蔡京,历遭贬官,今日越界而来,正是授奸人以柄,纵小将降顺了,事定之后,太守也脱不了一个勾结叛贼,虚报战功之罪。如今奸相当国,内监柄政,他们不做这样陷害忠良的事,反倒奇了!既如此,晚辈降有何用?哈哈!倒不如——刀明枪利聚一欢,莫非生死便心酸。男儿豪情当如此,杀场相逢亦有缘!”
张叔夜动容道:“小将军好文采哇!唉!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花荣从容道:“太守却是夸错了人——那首七言非我所能,实是我家四泉哥哥做的!”
小将军张仲熊在父亲身后,听花荣竟敢拒绝父亲招揽,心中早已不耐,此时听到他口口声声西门庆,忍不住便叫道:“花荣,你好不识羞!如今天下哪个不知道,宋江那厮做的好事?你们如今被赶下梁山,早已成了梁山的弃人,如今势穷情急,却又攀附起四泉哥哥来——恁的好壮脸!”
花荣听这番话说得刻薄,心下大怒,喝道:“竖子何人?敢如此辱我!”
张仲熊拍马而出:“吾乃小将军张仲熊是也!花荣,可敢与你家三将军一战否?”
花荣二话不说,飞马驰过桥头,挥枪直取张仲熊。小将军抖擞精神,挥枪来迎,二将大战十余合,不分胜负。
张叔夜心中暗喜:“仲熊施激将法把花荣骗离了桥头,冲击贼人的道路敞开了!”
谁知花荣心下也在思量:“我只说佯愤诈怒,冲上前借斗将之机擒了这小将军做人质,没想到这利口竖子却是一身好武艺,若要胜他,非五六十回合之外不可——这空档儿若是被张济州麾军冲上,倒厉害!我且退,只消守好桥头,张济州便有千军万马,亦是无用!”
想到此,花荣虚晃一枪,跳出圈外,复回桥头,横长枪弓箭自守。张叔夜见花荣如此知机,大失所望。
失望的还有一个张仲熊。本来他见花荣枪法也不过如此,心中大喜下,只说在此地拿下了小李广花荣,三将军可谓京东两路上一战成名!意气风发处,正准备施展全部的手段,没想到花荣却一拨马去了!
张仲熊感觉正占上风,岂肯就此善罢甘休?当下大叫道:“哪里走?”纵马也往桥上抢来。
却见花荣提起手边长弓来,向着自己瞄准。张仲熊心下一惊,猛然想起:“此人枪法虽不精,但号称小李广,弓箭上实有惊人的艺业!”
心念电闪间,张仲熊一边勒马,一边抓起鞍侧避箭的大笠,上面护人,下面护马。谁知弓弦声响过,却不见箭来,耳听花荣哈哈大笑,才知他是虚拉弓弦,吓唬自己。
堂堂三将军,在千军万马之前,受贼人如此戏弄,岂能算了?张仲熊大吼一声,再次驱马扑上,花荣见他身手已乱,这才起手一箭,那箭闪电般横空而来,正攒在张仲熊头盔那朵斗大的红缨底根下。这一箭之威,星不及飞,电不及掣,张仲熊死里得活,胆战心惊,拨马败归本阵。
兄弟连心,二将军张伯奋见小弟败回,深以为耻,当下提起大笠,怒喝一声:“花荣休得猖狂!认得济州二太保张伯奋吗?”左手竖盾,右手横刀,催开烈马,鼓勇而来。
花荣深深吸气,奋力冲着笠后的张伯奋又是一箭。却听阵前千军天崩地裂般一声呐喊——却是花荣这一箭势若穿云,洞穿大笠之后,其势不衰,复攒在张伯奋头盔那朵斗大的红缨底根下!箭虽死物,但此际反射阳光,虽然无生无觉,亦是神威凛凛。
张伯奋大惊变色,心道这一箭若是对准了自己哽嗓咽喉,此时自己哪里还有命在?眼看花荣横弓傲立,威如天神,张伯奋再不敢桀骜,拍马败回本阵。
这两箭,阵前立威,气慑千军。张叔夜也是善射之人,他早年曾出使辽国,与辽人比射箭,首先命中目标,令辽人惊诧叹服——但此际见识了花荣弓箭,张叔夜亦不得不甘拜下风。
拜服之余,张叔夜心道:“这小李广花荣不但有勇,而且有谋。他知道若射死我儿,我必与他势不两立,那时若不惜人命,垫着尸体拼死进攻,他那百十人无论如何护不住桥头周全。因此这才弓下留情,没有伤儿郎们性命。此时他威势已成,却该如何将之打压下去?”
正思忖间,突然长子张随云指着桥那边道:“爹爹,你看!”
却见桥那头远处,尘头大起,似有无数兵马踏征尘而来。尘影里闪出一人,手摇折迭扇,青衣绾巾,飘飘然有出尘之致。此人骑一匹白马,纵马上了桥头,影在花荣身后,却把折迭扇向这边一指,大笑道:“哈哈哈——张叔夜,你中了我梁山之计!吾人身后,已经来了雄兵十万,尔等便是肋生双翅,也飞不出包围圈去——晓事的快快投降,都来山寨坐把交椅!”
张随云、张伯奋、张仲熊脸上都变色。张叔夜却是临危不惧,眼光定定地端详了一番荡起的阵云,蓦然间哈哈大笑。
对面那人,自然就是智多星吴用。他见张叔夜不惊反笑,自己先心慌起来,当下挥扇大叫道:“张叔夜,你笑怎的?须知人怕落荡,铁怕落炉,今日你中了我智多星吴用之计,还想走到哪里去?识时务的,速速下马解甲,饶你父子四人活命!”他武功低浅,中气不足,叫器到最后,已经显得声嘶力竭。
张叔夜不理他,却指着对阵款款教训三个儿子道:“临阵交锋,先观敌势。你们看那荡起的阵云,虚而无根,实外强中干也!此必有人以枝柯缚于马尾,拖拉于道路,荡起尘土,以遮无知者耳目矣!”
三个小将军听了,仔细观照,果然于那气势汹汹的尘霾里觑出无数破绽来,心中都暗道惭愧。
张叔夜又指着自家阵后道:“我军皆为骑兵,若用伏兵,必以重兵截我之后——列坚阵,竖枪林,塞于当路要津,令骑兵不得展其骏足。此时,我军前进是桥,后退有阻,只得任人鱼肉;若敌人以重兵屯于我阵前,此迷津桥我即与其共之,地势亦操于我手矣!或守或退,皆由我心,敌纵有十万众,安能犯我分毫?”
三个小将军听着,皆连连点头。张叔夜这才指着智多星吴用道:“我久闻梁山军师吴用志大才疏,百无一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令吾可发一笑!”
这几句轻蔑之言,真如几记响亮的耳光,只打得吴用头晕眼花,老羞成怒,若手下真有千军万马,此时折迭扇一挥,大家乱冲上前去,踩也将那张家父子四人踩成肉泥,先出了心头这一股怨气!
但人家确实说得没错,自己就是虚张声势,奈何?吴用把牙咬得“格格”作响,指着桥那头恨道:“张叔夜!你死到临头,还在谎言巧辩,又有何用?我梁山仁义之师,今日且不攻你,大军驻扎一夜,你细思量去!若明日还不投降,依旧这般牙尖嘴利,莫怪小生令旗一挥,万马千军刀剑无情!”
说完了,在张叔夜忍俊不禁的欢畅大笑声中,吴用灰溜溜地退下。
宋江见吴用精神抖擞地上去,面色灰败地回来,于心不忍地安慰他道:“加亮先生休要灰心。须知这张叔夜是人中的英雄,连西门四泉都那般忌惮他,必是十成十的智慧武艺,军师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也就是了,却万万不可自折了锐气!”
吴用眼珠一转,说道:“公明哥哥,我确实又生一计,只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江喜道:“军师计将安出?快快献来!”
吴用便悄声道:“如今花荣兄弟威震敌军,张家父子不敢越雷池一步。公明哥哥,咱们弟兄乘这个空儿,赶紧拔脚走了吧!”
一句话说得宋江瞪大了眼睛:“军师此言差矣!花荣兄弟在此独木支大厦,我辈岂能弃他独行?”
吴用花言巧语道:“岂是弃花荣贤弟独行?公明哥哥请想,你我武艺不高,留在这里,只是花荣贤弟的累赘。只消我们去得远了,花荣贤弟那时是攻是守,都由他自己,岂不便宜?他要杀出重围,谅那张叔夜只有一千来人,也阻他不住。若你我挂靠在他身边,他义气过人,必然护着你我,反倒送了他的性命!”
宋江听了,愣怔了半晌,才道:“军师此言,却也有理!只不过……”
吴用跺脚道:“事急矣!公明哥哥还只不过什么?若只是耗下去,我们能耗得过张叔夜吗?若衮州派出兵马前后夹击,你我弟兄更逃不得一个!”
宋江被他一催,吞吞吐吐地道:“只不过……咱们都在桥这边列阵,若一窝蜂的起身走了,张叔夜岂能坐视?他升官发财心切,必然不顾人命,奋兵急追,那时就算花荣兄弟浑身是铁,又能捻几根钉?官军拼着折损些人马,冲过了桥后,咱们还是跑不脱,只好束手就擒!”
吴用心中冷笑:“宋江口口声声不肯弃兄弟逃生,背地里却连逃跑时的细节都想周全了,嘿嘿……这黑厮所谓的义气,原来也不过就是一张薄纸!”
但此时口里却嘲不得心里的话。吴用把折迭扇一摇,微笑道:“哥哥,小弟有虑于此,早已设好了一计!”
这时的宋江吃一堑长一智,早已对吴用计策的成功率抱持了谨慎的态度,闻言只是道:“军师且慢慢说来,大家参详。”
吴用便附耳道:“公明哥哥,小弟这一计必保成功!你我只消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正是:
挽弓将军人堪战,落架军师计难支。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25章 金蝉脱壳
宋江得了吴用之计,马上把身边所有的人都向后派了出去,让他们拖了树枝在土地上跑步,不一会儿,后方飞扬的尘头更高了。
一边掸着身上的黄土面子,宋江一边来到花荣身后,亲自向张叔夜喊话,大意是张太守你看那尘头扬的,我梁山又增兵了,太守你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我宋江是及时雨,有好生之德,不愿意对清官刀剑相向,太守您还是赶紧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对宋江这种弱智的表现,张叔夜嗤之以鼻。
迷津桥不宽,只容两车并行,花荣临时转职做了车匪路霸,几袋箭往马身上一挂,没人敢直撄其锋。但是张叔夜不急,耗就耗,官盐还怕私盐吗?这里是通衢大道,来往的百业人等突然受阻,必然有不满的人去官府首告,不法分子武装挡道、对抗官军的消息不久后就会传到衮州府,官府必有动作,那时前后合围,本太守包你们的饺子!
宋江见唬不倒张叔夜,没奈何也只得退了回去,跟吴用拣了个地方,坐下生起了火,一圈儿人边烤火抱团取暖边发愁。
天色终于黑了下来,两边各自扎营做饭。张叔夜将三个儿子排好了班,让他们轮流盯着河对岸,无论如何,不能走了宋江。若其人有异动,说不得,也得全军突击,硬撼花荣!
好象听到了张叔夜的心声,宋江倒也老实,和吴用坐在火堆边,一夜不离不弃,激励着守在前线的花荣。
花荣其实是最困的。官军不敢冲锋,全仗着他的神箭震慑,别人休息,他不能休息,唯恐一个疏忽,被官军队里的骁勇之辈飞扑过来缠上了,那可就大势去矣。
终于,凄风凉露中,漫长的一夜熬过去了。张叔夜再到桥边看时,却见对面除花荣外,宋江、吴用等贼人,一个个熬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张叔夜心头暗喜:“贼子落魄,破之必矣!”
又熬了大半日,已过未时,花荣虽然人还有精神,但马力已经不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两日一夜,他的战马不但没有添肥的夜草,而且连吃饭都是把草料口袋挂在马耳朵上凑合,饥一口饱一口的,战马眼看就是掉膘的命。
张叔夜见花荣已将近山穷水尽,料到贼人必有动作。果然,就听花荣唿哨一声,他背后的小贼们一声喝,扔下了手边的东西,撒腿就跑。张叔夜猛然醒悟,大叫一声:“不好!吾中计了!”
三个儿子闻言大惊,急忙向后回头看时,却没甚么列坚阵、竖枪林的伏兵塞于当路要津,遏了自家归路;再向前看,对岸也没甚么千军万马出没的迹象,却不知老爹中计之言何解?
却见张叔夜指着对岸逃窜的宋江吴用道:“终日打雁,谁知被雁啖了眼!只恨一时疏忽,却中了毛贼的金蝉脱壳之计!”
他的三个儿子一听之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宋江锦袍绣甲,吴用折扇绾巾,都是乱人中最显眼的人物,吴用便钻了这个空儿,昨日就命两个小喽啰暗中穿了自己跟宋江的衣服,在人前坐着,他们两个早已有多远跑多远了。
宋江看似跟张叔夜说了半天蠢话,其实是在暗地里叮嘱花荣:“贤弟,若要家眷远走高飞,必得贤弟在此钉住张叔夜,能多捱一刻,家眷就多一分安全!”
花荣为妻子和妹子计,舍了性命,据守桥头一日一夜,本来人还是可以支撑下去的,可惜马力已经不行了。张叔夜是见微知著的人,花荣一见他两眼放光、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知道这位张济州必有所动,这座桥是守不住的了,又何必让背后的小弟们枉自送死?于是一身唿哨之下,众小喽啰马上风紧扯呼。
看着对面“宋江”和“吴用”那矫健快捷的逃命高脚,张家将都是猛然醒悟——原来被贼人摆了一道,真正的三脚猫宋江吴用早就跑了!
阵前被奸鬼戏弄,三位小将军这一怒实是非同小可。张叔夜却沉住了气——宋江已经轻身走了一天,谁知道他跑哪里去了?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花荣!你今日人困马乏,便与本太守留下来吧!
花荣又在桥头支撑了最后一会儿,等手下留下来断后的小喽啰都逃得没了影子,这才大笑着冲张叔夜抱拳:“张济州,晚辈告辞了!”说着,拨马下了迷津桥就走。
张叔夜冷哼一声,马鞭一挥道:“转鹤翼阵,追击!务要擒下此人!”
一千马军有条不紊地过了迷津桥,张伯奋引一队人马左面包抄,张仲熊引一队人马右路堵截,张随云伴着父亲居中接应。官军人马都是养歇足了力气的,过了迷津桥后的道路又是一片平野,花荣战马已是强弩之末,越跑越慢,终于八九里地后,被官军重重围上了。
官军虽多,但人人忌惮花荣弓箭了得,都在他弓箭射程之外徘徊;但同样的,虽然官军人人都忌惮花荣弓箭了得,却没一个人敢贪生怕死松懈阵势,给花荣放一条走路。
三层大笠保护之下,张叔夜当前临阵,大叫道:“花荣!如今你已是山穷水尽,便是肋生双翅,也飞不出去!本太守念你人才难得,只盼你临阵回头,弃暗投明,方才不负了你满腔热血,大好头颅!”
花荣早把生死置之度外,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手指一捻,羽箭扇子一般在手中捻开,大喝道:“请张济州品鉴花荣连珠箭!”
话音未落,弓弦急响,如奏管弦,张叔夜身前人喊马嘶,一堵堵人墙纷纷倒塌,虽有大笠遮护,却宛如后朝的法制——形同虚设。
原来大笠挡住了人身,却疏忽了马蹄,花荣批亢捣虚,箭箭皆中在战马蹄寸之上,一匹匹战马接二连三地摔倒,刹时间张叔夜身前的盾阵层层崩溃。
张随云大叫一声,急抢到父亲身前保护,谁知座下马一声悲嘶,也是扑地倒了。眼看张叔夜暴露在花荣箭锋之下,性命只在花荣指动之间。
若是旁人,此时早已吓得惊心破胆,但张叔夜少年从军,在兰州抗击羌人,多少次生死锋镝,早已心硬如铁,虽是花荣箭法通神,也动摇他不得。面对神箭威胁,张叔夜只是将盾牌一竖,大呼道:“弩!”
他麾下军士训练有素,听主帅命令一动,几百具特制的弩箭扬起,四面八方对准了花荣。
直视着花荣箭锋,张叔夜大声道:“花荣!善泳者溺于水,善射者亡于箭——尔可记得前朝养由基否?若不归降,必然后悔!”
花荣弯弓如满月,直指张叔夜,凛然道:“张济州如今性命,只在花荣一念之间,何不各退一步,免得玉石俱焚?”
张叔夜斩钉截铁地道:“大丈夫为国讨贼,只知马革裹尸,不知各退一步!花荣,你一箭射来,未必能制我死命;我万弩齐发,你却躲哪里去?晓事的,速速归降,免得腥手污脚!”
花荣眼神变幻,终于黯淡下来。突然间只听“嘣”的一声,众人一惊间,却是花荣两膀叫力,竟然将手中铁胎弓拉得折了。
哈哈大笑间,花荣掷开断弓,仰天长叹道:“四泉哥哥说得是——为国思贤,当求一木支大厦!如今国运艰难,花荣岂能为己一命,而损一贤臣?”
一长臂,已绰点钢枪在手,倒转枪头,对准了心口。就听花荣大叫道:“可恨今生缘浅福薄,有眼无珠!不得追随于四泉哥哥麾下以成大事,恨甚!恨甚!”说着,双手加力,就要一枪往心口戳下。
张叔夜却早已将马鞭一挥,喝道:“放!”就听几百响弩箭机括声联成一片——箭如雨下。
与此同时,梁山上转出一支军马,直取衮州道上来,为首大将,正是三奇公子西门庆。
原来西门庆得报,震三山黄信把羽书送到了济州府张叔夜幕府之下,不由得吃了一惊。张叔夜可以说是宋江宿命中的终结者,金圣叹水浒中又隐约地安排他做了梁山的掘墓人,对这位张长弓者,西门庆素来敬惮十分。
虽然平日和张叔夜相安无事,但西门庆知道这位张太守不是好惹的,因此派出不少密探斥候,打探济州动向,知道张叔夜整军讲武,实有图谋,非苟安之人也。今天探子来报,张叔夜兵马出动,目标直指宋江。
黄信借刀杀人,把宋江卖到张叔夜手里去,若只有宋江、吴用、王矮虎一众家伙,西门庆也懒得管了,大可幸灾乐祸,看看热闹,但如今小李广花荣却掺在其中,不由得不叫人挂心。
花荣虽有一身本事,却从不以技骄人,梁山众兄弟都和他交好,听到他有难了,一个个眼巴巴都把眼看着西门庆,甚至连始作俑者震三山黄信都反应过来后悔了。
西门庆当机立断,心念一动,写了一封书信后,点起一彪精骑,亲自率领,左右大将呼延灼、呼延庆、韩滔、彭玘,纵马直取衮州道路。
行到济州和衮州交界处,正好迎头撞上了张叔夜人马。原来张叔夜解决了花荣的麻烦,却面临一个难题——这宋江追是不追?
宋江已经逃跑了一日一夜,再追,就追进凌州或沂州地界去了,却往哪边追呢?何况,越界入衮州,已是违理,一为已甚,岂可再乎?
于是张叔夜长叹一声,引兵收队回济州去,这一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虽然收获也有,但几车财帛,一个花荣,比起宋江来,总是差了一些儿。
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刚来到衮州济州交界处,就看到了严阵以待的梁山兵马,而且领兵的,还是名震天下的三奇公子西门庆。
西门庆当先出阵,也不废话,直接就问:“张太守今番出猎,成果如何?”
张叔夜心道:“西门庆这厮到底沉不住气,知道我做了他的杀人之刀,现在问我事情办得如何了?若知道我没替他办成,却不知他脸上表情又将如何精彩?”
当下实话实说:“虽无大得,亦有小获。失了一姜(江),折得一花,也可聊以自安了。”
西门庆听得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花荣居然折在张叔夜手里了?当下厉声喝道:“张太守,我敬你是国之良臣,所以一向不敢怠慢,但今日却不得不得罪——你把我家花荣兄弟怎么了?”
一看西门庆变了脸,张叔夜倒是颇出意料之外,心道:“西门庆这厮,过完河拆桥,念完经打和尚,是要借题发挥、杀人灭口吗?世上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
当下凛然道:“花荣已落入我手,如今正要擒入济州,交由天子发落。”
听到花荣性命还在,西门庆松了一口气,历史上就是张叔夜破宋江,“擒其副贼,江乃降”,难道这回花荣被擒,真应了上天之宿命?
放眼一扫,没见花荣,也不见宋江,西门庆便问道:“花荣兄弟被擒,却不知那义气宋江何在?”
张叔夜鄙夷地“哼”了一声:“宋江留花荣替他断后,自己却跑得无影无踪——此人之义气,却也有限!”
西门庆“哦”了一声,原来宋江居然在张叔夜手中逃过了一劫,真是难得啊!这算不算自己在这个世界大肆帮人逆天改命的丰硕成果?
不过眼前最紧要的,是把花荣的命从张叔夜手中逆过来才对,幸亏自己来时料到了可能有这一出,因此早有准备。
于是西门庆恭恭敬敬地向张叔夜一躬身:“张太守,花荣兄弟何在?可容我一见?”
张叔夜淡淡地道:“欲见何为?”
西门庆道:“兄弟情深,牵挂使然。”
张叔夜心道:“装!还装!梁山上先是有一个假仁假义的宋江,现在又出了个更胜一筹的西门庆!”
他心爱花荣才具,有心收服其人,岂肯在这里送羊入虎口?当下冷着脸喝道:“我为朝廷太守,君为梁山反贼,道不同不相为谋,君虽有请,吾不受也!”
西门庆也不恼羞成怒,只是淡淡地道:“张太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世事峰回路转,或许今日你官我贼,明日就是你朋我友,时局如棋,万象常新,太守何不明察?不过在此之前,花荣兄弟务必要亲眼见见!”
张叔夜心道:“都说西门庆文武全才,能说会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下无虚。唉!为何这般英才,都要上梁山造反呢?”
心中喟叹,口中却冷笑道:“本太守不许你见,你又能如何?”
西门庆叹了口气,说道:“君为朝廷太守,我为梁山反贼,名位不辖,能将太守如何?不过——小可来时,已经在济州城下安排了一支人马,计有两万余人,城中内应,取四门易如反掌。若今日见不到花荣兄弟,说不得,打开了济州城,孩儿们快活一番,留个烂摊子太守自己向朝廷折辩去吧!”
张叔夜一听,倒抽一口凉气。西门庆用兵如神,屡胜官军,虽然前些日子新败在梁中书手里,但张叔夜冷眼旁观,其中颇有值得玩味之处,只是没有证据而已。
如今西门庆只带一支轻骑来拦截自己,如果说他没有后着,张叔夜自己都不相信。如果西门庆真的在济州城下埋伏人马,如今城里无重将坐镇,临乱时人心惶惶,只怕是一鼓即下,那时可就糟了。
张叔夜变色道:“西门庆!我敬你屡行惠民之政,非那类残民之贼可比,因此心底常高看你一眼!今日何以丧心病狂,竟以满城百姓要挟本太守?!”
西门庆又恭恭敬敬地躬身道:“为了兄弟,偶尔做做坏事也说不得了。小可承诺——只要花荣无事,济州城便稳如泰山。”说着,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叔夜。
张叔夜当机立断,大声道:“抬花荣!”手下立即行出两匹骏马,马中间拉着软兜,兜里一张软床,花荣苍白着脸躺在床里,昏迷不醒。
西门庆一见之下翻了脸:“张叔夜!你敢伤我家花荣兄弟?”一声号令,两下里顿时剑拔弩张。
花荣阵前要自杀,情急之下,张叔夜喝令放箭。他军中的弩箭,都是特制的,箭头并不锐利,厉害处全在其上涂的麻药。张叔夜知道梁山多猛将,因此专门准备了这一等捉将的利器。今日花荣有幸首开纪录,成了张叔夜的第一个靶子。
张伯奋张仲熊弟兄二人心感花荣箭下留情之恩,二人不约而同,两箭都射在花荣手腕上——这是花荣身上最重的伤了——花荣手上失力,再握不住长枪,跟着身上皮糙肉厚处接连中箭,跟着麻药发作,再据不住马鞒鞍,“噗通”一声,摔落于马下。
见这大虫倒了,张叔夜急忙派军中医官上前救护。后来不追宋江,搭起绳床,携花荣回行。
这番曲折,西门庆哪里知晓?眼见花荣全身包裹,形容狼狈,西门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从了事环上拽下虎头枪,这才要当先冲阵!这正是:
金蝉义浅脱空壳,主将情深批逆鳞。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26章 化干戈为钱粮
西门庆都抄家伙了,底下人还客气么?呼家将一声令下,麾下轻骑都把兵器扬了起来;对面张家将一看你们想干什么?不甘示弱下一声号令,官军也是刀枪并举,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眼看流血在即,却听花荣突然一声大叫:“且慢!”关键时刻,花荣终于清醒了。
其实,花荣压根儿就没深度昏迷过去。张叔夜那些弩箭制作精巧,但箭上的麻药质量却属无法恭维,花荣中箭后一直晕晕沉沉,但身边张叔夜等人的关照,还能一一听在耳里,对这位张太守并不以囚犯相待自己的盛意,花荣心存感激。
接着又听到了西门庆熟悉的声音,花荣心下正感慨时,两边已经亮家伙要玩儿命了。这可不好,两下里无论伤了哪一个,花荣心里都过意不去,这才勉强振奋起精神,提气一声大喝。
双方你瞪我、我瞪你地暂时收住了手。西门庆要听花荣说话,自然收手;张叔夜看到梁山人马不但人多,而且甲坚器利,打起来自家必然吃亏,也乐得偃旗息鼓。
西门庆问花荣道:“兄弟有何委屈?说出来哥哥替你出气!”
花荣摇头,将前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张济州不负哥哥所重,确实是人中的好男子,难得的良臣——哥哥万不可负一时的意气,却伤害了这样的人,否则岂不愧对山寨‘替天行道’四字?”
西门庆听了,向张叔夜改容相敬:“张太守,难得你善待我家花荣兄弟,刚才是西门庆鲁莽了,恕罪恕罪!一事不烦二主,花荣兄弟这边,我们梁山接走了,你可通融吗?”
张叔夜听了心道:“哼!我能不通融吗?真跟你们这群反贼打起来,我军只能突围,哪里还顾得上花荣?更别说,在我济州城下还屯着一群恶狼,想想就替百姓们焦心啊!”
当下肃容道:“西门庆,花荣便还与你,但本官有条件!”
西门庆听了饶有兴趣地问道:“甚么条件?张太守请说。”
张叔夜道:“西门庆,你向来善待黎民,京东两路,都传你的好名誉,九仞之山,岂可功亏一篑?还望你传令撤了济州城外军马,生全了多少百姓性命!”
西门庆听了,正色在马上坐端正了,向着张叔夜深深一揖,诚恳地说道:“太守大人在上,恕晚辈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晚辈只好如此向您赔罪了!”
张叔夜愕然道:“汝何罪之有?”
西门庆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张叔夜,说道:“那个所谓的济州城下人马,都是晚辈随口说来骗人的。其实,晚辈出动得急,只带了身后这两千来人马。没想到信口开河之下,倒要太守大人捉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