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身后,远远跟着的几个护卫,也跟着回头。
  楚宝融吃的余暇瞄了一眼,觉得那衣服上徽记有点眼熟。
  吃完烧饼,楚宝融和颜文彦终于走到了镇南王府,“麻烦禀告王府,我们两个是京城来的。”
  颜文彦总算大了两岁,觉得不能直接报上自己和楚宝融的名头,给颜宁丢脸。
  那门房看这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这是哪里来的乞丐?
  “我们是京城颜府来的,你们还不快去禀告王妃?”楚宝融看门房打量自己两人的眼神,抬头挺胸说道。
  等两人被领进府里,颜宁正坐在厅中,两人一看到颜宁,叫着“姑姑”,就想扑过去,边上伺候的两个婆子连忙拉住,颜宁看了两人半天,拿起手帕走到颜文彦边上,胡乱给抹了几把,总算看得清样子了,“文彦,你怎么弄成这副鬼样子了?”
  她再看文彦边上这位,也叫自己姑姑,换了张帕子又擦了一下,“你是……融儿?”
  “姑姑……”楚宝融只觉脸都被擦痛了。
  颜宁刚想再说话,就闻到一股酸臭味,不由嫌弃地道,“你们两个多久没洗了?快带下去,让他们泡干净了再回来说话。”
  颜文彦和楚宝融被嫌弃了,不敢再说话,乖乖地跟人下去洗漱了。
  过了近一个时辰,两人总算是洗干净擦干净,换上了干净衣服,“姑姑,我饿了!”
  “饿了?想吃什么?”
  “大白馒头配烧鸡!”
  这是什么吃法?颜宁看了两人一眼,“王嬷嬷,让人去准备些饭菜上来。”
  等到一桌饭菜上桌,颜文彦和楚宝融自小就学的礼仪,还是没能保持住,两人风卷残云般吃了三碗米饭,又将桌上的饭菜洗劫一空,才打了个饱嗝。
  “母亲,这两人是谁啊?”屋外,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
  楚宝融和颜文彦抬头,就看到街头遇到的两个孩子走进来。
  “这是你们文彦表哥和融表哥。”颜宁指着坐着的两人说,“融儿,文彦,这是你们的表弟和表妹。”
  表妹?
  刚才饥饿又恼羞成怒,除了烧饼什么都没看到了,现在吃饱了,楚宝融终于有心思抬头仔细打量了,那两个孩子头上都用红巾束发,齐眉勒着红色嵌玉抹额,穿一件银色百蝶穿花箭袖,腰间一根玉带,脖子上挂着金项圈和长命锁。
  两个孩子听说是表哥,都好奇地看过来。
  颜宁成亲后,如今已经有了一子一女,儿子楚清辉,女儿楚清月。
  因为南州路途遥远,颜宁和楚谟上次回京时,楚清辉话都说不利索,楚清月还是包在襁褓中。
  楚宝融走到个子略高长相英气的孩子面前,叫了一声“清辉表弟,”又转向面貌更精致些、刚才将饼递给自己的孩子面前,叫了一声“清月表妹。”
  那两孩子呆呆地看着他,颜宁在边上扑哧一声笑了,其他伺候的婆子丫鬟也都笑起来。
  被叫“清月表妹”的孩子,怒瞪了楚宝融一眼,“什么表妹!看清楚,看清楚,小爷是男的,是男的!”
  楚清辉几乎是大吼了。
  他是比妹妹长得好看了点,是比妹妹长得矮了点,可是,没看到他是货真价实的男孩子吗?
  他有喉结,好吧,他的喉结还没发育,目前看不出,可是,那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男子气势,就看不到吗?
  吼完之后,楚清辉只觉这两位从京城跑来的哥哥,难怪会穷到吃不上饭,太没眼色了。
  楚清辉的吼叫在楚宝融的耳边回响——男的……男的……男……他只觉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那个,你……在街头,叫他弟弟!”
  颜宁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既然叫另一个弟弟,难道她不是哥哥吗?
  被他这么一问,楚清辉闭紧嘴巴,一声不吭了。
  颜宁一听这个,没好气地揪过楚清月,“阿月,你又淘气了!”
  “没有,没有,我们约定了比武,谁输了谁是弟弟,他输给我了!”楚清月看母亲沉下脸,连忙辩解。
  颜宁看看楚清辉的样子,抚额长叹。
  女儿的武力值太高,儿子是好读书胜过练武,加上又是宠妹妹的,结果就是楚清月每次都提出要以比武定大小,楚清辉这书呆子又讲究守信,最后总沦为弟弟。
  颜文彦和楚宝融是偷跑出来的,颜宁打发人火速回京报信,一边先安排两人住下了。
  楚清辉和楚清月听两人是打算去舅舅那边打仗,都起劲了,摩拳擦掌嚷着要一同去北燕。
  颜文彦身为最大的,带着三只小的计量周全,藏了干粮银子,两日后,打算再次偷跑。
  结果四个小的目标太大,四人刚刚出府,就被楚谟楚王爷给遇上了。
  “清辉,清月,你们这是做什么?”楚谟就看到自家的儿女从王府角门溜出来,穿了小厮的衣服,怀里鼓鼓囊囊不知道揣了什么,再后面还跟着两个孩子。
  “快跑!”楚清月叫了一声,其余三人立即撒开了跑,只是成人都跑不过马,何况他们还是小孩,一下就被逮回府里了。
  颜宁见到这四个,没好气地说,“要打仗,去什么玉阳关,去,去南境去。”
  于是,颜文彦和楚宝融没能建功北燕,反而是混在了南方,待了大半年才回到京城。
  楚昭恒见到儿子后,听了楚谟和颜宁的近况,最后问他,“融儿,你觉得姑姑家的月儿如何啊?”
  “父皇,人家说了,要是算辈分,月儿是我的堂妹。”楚宝融一听到楚清月,就想到在南州的苦日子,才五岁啊,马步比自己还扎得好,骑马骑得比自己还好,连打个拳都比自己好啊!
  待了这大半年后,他终于知道,楚清辉为何一直只能做弟弟了,唯一能和楚清月比比的,也只有颜文彦了。可颜文彦比她年纪大,也算胜之不武。
  这妹妹,还是做堂妹吧,他还是觉得大舅舅家的敏儿可爱。
  每次见到自己,颜文敏都会甜甜地笑,叫自己一声表哥,看到自己习武,还会在边上叫好,多可爱啊。哪像楚清月,总是一副鄙视的眼神。
  “父皇,儿臣去大舅舅家找文彦,顺便把给敏儿她们的礼物送去。”楚宝融想着,叫了小太监准备出宫。
  颜煦的女儿颜文敏?
  天顺帝楚昭恒想着那个文文静静的姑娘,颜家女儿个个习武,偏偏颜文敏却是文静端庄,简直是颜家女的异类了。
  “去吧,带上侍卫,早些回宫。”楚昭恒点头首肯,让儿子去找他喜欢的姑娘了。

☆、番外5 柳暗花明

  天顺帝楚昭恒,史书上被称为明君,记录了不少其贤明事迹。
  跟随这样的君主,朝廷大臣们,觉得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的地方就不说了,君主贤明,广纳建言,说对了听,说错了也不会乱罚,脑袋就安稳了。至少不用每天上朝都怀揣着一颗上坟的心吧?
  再说君明臣贤,将来史书上记上一笔,也是佳话啊。
  可这不好的地方,实在太不好了,这位皇帝竟然不喜欢选秀女。
  天下多少豪门大族,就等着新皇登基广选秀女,然后将自家精心培养的女儿、孙女儿、侄女儿等等,诸如此类的美女,塞进宫廷。一招得宠,家族就能更上一层楼。
  京城安国公府,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
  原本就是个空壳子的国公府,就因为出了个皇后娘娘,如今家里的世子爷,已经是三品实权将军了。
  可惜,皇后娘娘命苦,这么多年,竟然没生下一儿半女。
  要不说皇帝长情呢,没生下一儿半女,皇后娘娘还是稳居中宫,半点没被废的苗头。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几乎每年,楚昭恒的案头,都会有一摞奏请他选秀选妃的奏折。
  李锦娘的长春宫里,每年惯例的几次命妇朝见时,也会有各府诰命们探话。
  这日,她送走了最后几个朝见的命妇后,忍不住冷笑,多少人都等着一步登天呢。她慢慢伸手,摸上自己的肚子。
  安国公夫人留在了最后,看着女儿如今日益雍容华贵的样子,直想叹气,趁着没人了,她移近了几步,“皇后娘娘,您如今还年轻,选秀之事你只管转告圣上,一切自有圣上定夺。您当务之急,还是先怀上个皇子啊。”
  “夫人,皇后娘娘可能已经怀上了呢。”织梦在边上,压低声音,喜气洋洋地插嘴。
  安国公夫人一喜,“这是真的?”
  “还未传太医来请脉,应该八九不离十,娘娘的小日子已经过了十来天了。”织梦又说道。
  “真是祖宗保佑,皇后娘娘,这可不能轻忽,应该快些传太医来看看。”安国公夫人喜得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又嘱咐李锦娘。
  李锦娘露出淡淡一丝微笑,随即,那丝微笑就消失无踪了,“母亲,就算诞下皇儿,又有什么用,皇长子可是楚宝融。”
  自从当年小产之后,她想要孩子,却一直没有怀上。楚昭恒在女色上看得很淡,但按照祖制,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歇在皇后宫中。
  这几年下来,好不容易又怀上了,可是,这孩子是嫡子,却不是皇长子!想到贤妃生的楚宝融,正在太后宫中承欢,她心中就一阵暗恨涌上。
  “皇后娘娘,先好好把孩子生下来,这才是要事啊。我回府后,就送两个懂安胎的嬷嬷进宫来伺候吧?”安国公夫人看女儿神色有些郁郁,小心地劝道,“圣上对女色看得淡。宫中也没几个妃嫔,皇后娘娘不如就劝说圣上选秀。”
  宫中人多了,贤妃这样的,自有新来的妃嫔去争斗,李锦娘也就省了不少心事。
  “母亲,这些事我自有安排,你不用担心。”李锦娘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安国公夫人看了她一眼,嘴唇嗫嚅,到底没再说话。女儿有孕了,这可是大喜的事,她觉得天顺帝这后宫,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别的不说,就看元帝时候,颜皇后倒是宽厚,可还有其他的妃嫔呢,后宫中冤死的女人并不少。就连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那日子过得也是如履薄冰。
  安国公夫人想着女儿只要顺利生下个一儿半女,以后也算有靠了,回到府中后,连忙叫了府中伺候过安胎的嬷嬷来,打算选人。
  安国公回到府中,看到后院一片欢声笑语。
  “这两个不行,手脚太粗了。”
  “这个好,先留着备选吧。”
  安国公走进正院,就听到夫人轻快的声音,这是有什么好事吗?
  他走进正房,安国公夫人看到他进来,让仆妇丫鬟们都退下后,高兴地说道,“老爷,妾身今儿入宫去请安,知道个大好消息,皇后娘娘有喜了。”
  “这是真的?”安国公原本正四平八稳地坐下来,一听这话,喜得都坐不住了,“是太医请脉确诊了吗?”
  “日子还小呢,还未传太医,但是害喜的症状都有了。”
  “这可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这若是生下皇子,可就是圣上的嫡子了。”安国公和夫人一样,喜不自禁,“糊涂,她怎么能不快些传太医呢?你刚才挑什么人?”
  “妾身打算挑两个老成持重又懂安胎的嬷嬷,给皇后娘娘送去伺候。”
  “好,好,你快些挑,今日就把人送去,告诉娘娘,快些请太医来请脉。”安国公倒是比他夫人更急,皇后嫡子,身份贵重,千万疏忽不得。
  李家儿子,老二在国子监,至今还未能搏个出身,看样子只能求个恩荫挂个闲职了。
  老大李敬,在英州已经快五年了,自己年事渐高,安国公府总得后继有人。
  若是给李敬请封了世子位,那过个两年李敬就得回京承爵,京中实权将军都有着落,怎么算也挨不到什么好差事了。
  若是不请封世子位,李敬这几年都没能动过窝,英州如今治下太平,将军靠的是军功,没有军功,军中威望又不高,李敬升迁无望。
  可是,皇后娘娘有喜了,若是皇后娘娘生下嫡子,那身份可就贵重了。皇长子楚宝融如今养在太后跟前,占了长字。可贤妃娘家没落无靠,宫中说是母凭子贵,可皇子小时,却是子凭母贵,到时皇后娘娘的嫡子身份,自然得比楚宝融更胜一筹。
  “我得到祠堂去,将这好消息告诉祖宗们,祖宗保佑,真是祖宗保佑啊!”他被这困局困了这几年,如今柳暗花明,眼看着李府又有新指望了。
  安国公夫人本就心急,听了安国公的吩咐,更加不敢怠慢了,连忙选好了两个嬷嬷,下午又递牌子进宫求见。

☆、番外6 贤妃之忧

  李锦娘留下了安国公夫人送来的两位嬷嬷后,依言让织梦传了太医来诊脉,结果自然也诊出喜脉了。
  皇后娘娘有喜的消息传出,贺者如云。
  安国公第二日就代李敬上奏折,说明皇后娘娘和李敬兄妹情深,安国公也已年迈,求圣上天恩,将李敬调任回京。
  楚昭恒看了这奏折一眼,有些好笑,刚刚发现女儿有孕,就来求恩赏了?
  “安国公年迈了?”他丢下奏折,好笑地问明福。
  “回圣上的话,安国公今年五十四,要说老爷能说。不过,安国公身子康健,奴才听说,上月还纳了个妾室呢。”明福说了最近的传闻。
  他是真没想明白,安国公这么急干什么,皇后娘娘才有一个月的身孕,十月怀胎,生下来还得九个月呢。再说到时是皇子还是公主,都在两可之说。
  “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楚昭恒看不出褒贬地说了一句,拿过下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圣上,皇后娘娘身边的宫人,送了点心过来,正等在勤政阁外。”殿外走进一个小太监,走进殿中下跪禀奏。
  “明福,你去一趟,点心留下,就说等我晚些,去看看皇后娘娘。”楚昭恒拿着手里的奏折,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明福连忙带了那小太监出去,在勤政阁外的正是织梦。
  织梦是李锦娘带进宫的心腹,这么多年跟在身边,一心一意为李锦娘谋划。
  她一看到明福出来,脸上堆了笑,上前一步赶着行礼,明福自然不会受她这个礼。
  明福是御前大总管,织梦是长春宫的管事姑姑,论品级明福高一级,可一个是皇帝面前的,一个是皇后面前的。
  若是受了这个礼,李锦娘知道后,心里必定会不痛快,明福在宫中人缘好,其中之一是向来不给人难堪,所以,他连忙走前几步,“织梦姑姑不用多礼。这点小事,怎么不打发个小宫人来,反而让你亲自来呢?皇后娘娘身边,可是最离不得你了。”
  “明大总管客气了。皇后娘娘想着圣上辛劳,特意亲自准备的东西,让别人来不放心,看我还算勤勉,就吩咐我来送了。”
  织梦承认自己得了李锦娘青眼,又强调了李锦娘会吩咐自己来,是因为对圣上的事情特别上心。
  明福笑着接过了食盒,“圣上说辛苦皇后娘娘了,圣上现在在看奏折,说晚些时候去看皇后娘娘呢。”
  织梦得了这句话,放心了,“那就有劳明大总管了,我先告退了。”她说着,在殿外磕头告退,慢慢退出几步,转身离开了勤政阁。
  走到外面,她转身,看了那高高的殿堂,暗自叹了口气。国公爷一听说皇后娘娘有孕,就让夫人来传信,让皇后娘娘趁这机会,为大公子争取回京。
  皇后娘娘心中对国公爷有怨,不愿先为大公子谋划,而是想着趁这机会,拉下贤妃和她生的大皇子。
  宫中多年不闻婴啼,除了贤妃所生的大皇子外,只有杨嫔养了个公主,如今也才一岁多。
  前朝宫中孩子少,是因为宫中的孩子难成活。本朝孩子少,是因为圣上大半时间不在后宫。
  织梦回到长春宫,发现宫里却有人来了。
  贤妃、杨嫔等人听到皇后娘娘有孕之事,都不敢怠慢,特来恭喜。
  李锦娘看到贤妃那难掩黯淡的神色,只觉出了一口恶气,“原本只有妹妹养育了大皇子,宫中总是寂寞了些,我原本喜欢融儿,贤妃妹妹挂念太后娘娘,我也不能与太后娘娘争啊。”
  贤妃眼神闪烁了一下,面上还是恭敬地道,“能得皇后娘娘喜爱,是融儿的福气。说起来,融儿本就是皇后娘娘的孩子,如今皇后娘娘又有喜了,真是可喜可贺。”
  李锦娘被堵了一下,的确,宫中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叫自己母后才是,可是,贤妃仗着生了唯一的皇子,在宫中可没少嚣张。
  杨嫔听着两人打擂台,只当自己是聋子,反正她只养了一位公主,这火一时也烧不到自己头上。不过,若是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斗得厉害,或许,圣上也会注意到其他人了?
  当年她和贤妃一样是侧妃,只因为儿女差别,如今,自己只是一个嫔,而贤妃,却已经是四妃之一了。
  李锦娘和贤妃两人你来我往了几句,看杨嫔呆坐一旁,贤妃笑着说,“杨妹妹,好久没见大公主了,听说圣上很是喜爱公主殿下呢。皇后娘娘若是生了公主,那圣上肯定也高兴。”
  “贤妃娘娘说笑了,是嫔妾无福,皇后娘娘若是为圣上添了嫡子,圣上一定更高兴。”杨嫔不愿平白被拿了当借口,连忙说道。
  李锦娘哼了一声,没有接口。
  织梦走进殿中,向贤妃和杨嫔行礼后,禀告道,“皇后娘娘,圣上听说娘娘有喜,非常高兴,说晚些时候要来探望您。”
  李锦娘点点头,看了看贤妃和杨嫔,这两人当然也不好意思再留下去。
  李锦娘瞪视这贤妃的背影,自己的儿子,就要屈居在这个女人的儿子之下吗?
  贤妃和杨嫔走出长春宫后,“杨妹妹,当年在东宫,我们受她辖制。以后等娘娘的嫡子生下来,我们的日子,可就更难过了。”
  “我倒还好,反正大公主一个女孩子,碍不到别人什么。姐姐您可要当心啊。”杨嫔关切地说了一句。
  贤妃一时无语,两人默默无语地走到岔路口,各自回宫去了。
  贤妃一路走,一路不由捏紧了手中的锦帕,她送出亲生儿子,忍受着同在一宫却母子分离之痛,为的,不就是融儿有更好的机会吗?现在,李锦娘有孕了,要是也生下皇子,凭着安国公府的支持,融儿将来哪还有什么机会?
  虽说现在看,太后娘娘和圣上看着都宠爱楚宝融,但是要是有了嫡子呢,还会一样吗?
  贤妃只恨自己没有有力的娘家母族支撑,不然,也就不怕李锦娘了。

☆、番外7 皇后训示

  到了晚间,楚昭恒驾临长春宫,和李锦娘一道用了晚膳,又嘱咐她好好安胎之后才离开了。
  李锦娘目送楚昭恒离开,当年宫宴看到的那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如今面容还是英俊,只是,自己的心,却再不复当初的喜悦。
  想到当初,就想到当年颜宁给自己的屈辱,自己堂堂太子妃,被她一个下臣之女,说打就打了。
  “皇儿,母后一定会疼爱你,让你得到该得到的一切。”她摸着自己的肚子,暗暗发誓。
  楚昭恒离开长春宫后,带着明福几人,慢慢走到御花园,来到观花亭中坐下。
  今夜月色晦涩不明,一弯勾月,在云中忽隐忽现。
  明福看楚昭恒坐在观花亭中,送了件薄披风过来,“圣上,水边天凉。”
  “明福,你觉得宫里的人怎么样?”
  这让他怎么说?明福一愣,“奴才跟在圣上身边,接触到的人,感觉都不错。”
  楚昭恒一笑,“是啊,都不错。”
  宫中人人脸上带笑,可谁知道那笑脸下,藏着什么?
  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让李锦娘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安国公家急躁浮躁的家风,若是李锦娘生下公主还好,若是生下了皇子,那前朝后宫都会多生事端。
  只是,从李锦娘索要大皇子之事后,他想着李锦娘到底是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人。他对李锦娘没有男女之情,可却还有夫妻之义。
  想到当年那个官道上想救自己的女子,他心软了,还是决定让李锦娘有个孩子。
  这么几年的宫廷生活,还有自己对她的态度,楚昭恒觉得,李锦娘应该学会安分守己了。现在看,自己好像还是不了解女子。
  也是,他不能当人人都像颜宁,大气直率,没有多少阴谋诡计。
  李锦娘没有学会安分守己,反而是学会了一点隐忍,还积累了更多的怨气。
  深宫寂寥,不能学会自己打发日子,不能学着认命,苦的就只能是自己。
  他自小深受宫中内斗之苦,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经历自己当年的委屈。所以,他觉得楚宝融资质不错哦,就刻意让他疏远内宫女子的争斗,跟着自己听政,亲近贤臣诤友。
  若是李锦娘有了皇子,会不会把楚宝融拖进内宫争斗中?
  还有安国公府,李锦娘才刚刚发现有孕,安国公居然就上折为李敬求官选职了,当年还觉得李继业有些胆色,胆色倒是真有,可惜脑子糊涂了。
  楚昭恒独自在观花亭中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寝宫。
  李锦娘第二日,到慈宁宫向太后娘娘请安。
  颜明心知道她有身孕了,怜惜地让她坐下,又一一询问了最近害喜的症状,嘱咐织梦等宫人要好好照顾。
  “儿媳多谢母后关心。儿媳惭愧,嫁入皇家这么多年,都未能添个一儿半女。这次若能生下嫡子,也算让儿媳愧疚之心稍减了。”李锦娘半低了头,羞涩地道。
  “皇子公主都好,先开花后结果,先结果后开花,都是好事。”颜明心是喜欢孩子的,怕李锦娘心中担了心事,笑着安抚道。
  李锦娘听了她的话,脸上笑容却是一淡,这是不喜欢自己生的皇儿?
  “太后娘娘,大皇子来给您请安了。”惠萍身后,跟了正穿着深红色箭袖劲装的楚宝融。
  “儿臣给皇祖母请安,儿臣给母后娘娘请安。”楚宝融走进殿中,看到李锦娘也在,有些意外。
  若是以往,他走进殿中,给皇祖母请安后,就会跳到皇祖母边上腻着。现在有皇后娘娘在这,他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地行礼。
  “免礼,快起来,点心给你摆在后面,快去吃吧。”颜明心见到孙子,一叠声叫起,又让惠萍快带楚宝融去用点心。
  楚宝融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开始习武了。楚昭恒指了姜岳教他入门。
  每日卯时二刻,楚宝融就要起来去练武半个时辰,用些早膳,然后再读两篇文章,才回到慈宁宫来。
  颜明心知道他练武必然容易饿,所以偏殿里一直备着点心,楚宝融一回来,就先用点点心。
  “皇祖母,等下次和文彦比武,孙儿一定不会输了。”楚宝融听到颜明心的话,大声说道。
  “好,下次若是再输了,皇祖母罚文彦。”颜明心笑着取笑了几句。
  “你看看融儿,年纪不大,如今习武可刻苦了。”她看着楚宝融走到偏殿去,一边跟李锦娘称赞道。
  李锦娘看着面前这祖孙融洽的样子,手心指甲刺痛了掌心。
  “能得到母后的怜惜,都是大殿下的福气。”李锦娘到底在宫里待了这么几年,说话上长进很多,她摸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母后,听人说孩子和孩子最亲近。儿媳想着,若大殿下有空了,多来儿媳的殿中坐坐,也好让二殿下和大殿下多亲近些。”
  颜明心其他时候都不在意,可一听到这话,心中却是一凛。当年,她生下楚昭恒,就是没有防备人,让人带着去玩,结果楚昭恒被人大冬天里推下池塘,才会得了寒疾。
  她看了李锦娘一眼,“你这法子,听起来倒像招子了。不如有空的时候,多来慈宁宫坐坐好了,大皇子虽说沉稳,到底还小,万一冲撞了,反倒不美。”
  “是,还是母后想得周到。”李锦娘压下了胸中涌上的怒气,硬撑着说完这句话。
  颜明心看她脸色有些难看,“你如今才刚有孕,也回去多歇歇吧。”
  “儿媳还好,母后不用担心。”李锦娘以为颜明心想趁机再不让自己沾手宫务,“儿媳觉得,孩子挺乖的,一点没让儿媳难受。”
  “好,那就好,不过还是要多歇歇。”
  “是,那儿媳就先告退了。”李锦娘不想再听这个话题,连忙告退了。
  走到慈宁宫门口时,碰上了来宫中的颜文彦。
  颜文彦如今十来岁了,跟着招寿走进宫门,看到皇后娘娘带着十多个宫人,花团锦簇地走出来,连忙行礼问安。
  李锦娘看了他一眼,只觉颜文彦的眉目之间,竟然有两分和颜宁相似,“不用多礼了,你好好陪大殿下去吧,只是记着,宫中的规矩不可错!”
  颜文彦愕然听了这句训示,“草民谢皇后娘娘教导。”

☆、番外8 看她造化

  李锦娘回到长春宫中,一路走回,心情却还是没能好转。
  听说朝廷上下,已经将楚宝融默认为储君之选了,若是自己嫡子生下来后,岂不是生生就矮了一头?
  而且,贤妃的儿子,凭什么踩到自己头上?
  李锦娘回到长春宫的时候,正好是退朝的时候,安国公向楚昭恒请命之后,到宫中探望女儿。
  父女相见,都是愁容,心情郁郁。
  安国公上的奏折,被驳回了。
  楚昭恒这次没有留他面子,直接批了“先公后私、先国后家”八个字,意思是李敬就算与皇后娘娘兄妹情深,但是身上担着英州守军主将的职责,就应该安心当差,怎么能因为妹妹怀孕,就要求回京补实缺呢?
  这份折子,虽然没有明发,可是安国公还是觉得被当众打了脸一样。
  “娘娘啊,李敬不能回京,在京城,娘娘就没有臂膀啊。”安国公坐下,待李锦娘将伺候的人打发出去后,将今日早朝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
  “父亲,大哥不能回京这事,女儿能有什么法子?”李锦娘有些不高兴。
  “昨日圣上来看您时,您没有提一下您大哥的事?”
  “父亲,女儿身在后宫,怎么能议朝政呢?”李锦娘没好气地道,“再说大嫂那张嘴,若是回到京中,只怕还是会生是非。”
  “有你母亲教导着,莫氏也生不了什么是非。但是,若是你大哥一直不能回京,就得钉死在三品任上了。娘娘,若是将来二殿下出生,他两个舅舅都不能支持的话……”
  “还说什么以后?父亲,您又不是不知道,圣上对大殿下寄予厚望,如今都带着出入勤政阁了。”
  “嫡庶有别,当初皇后娘娘您未怀孕,那圣上宠爱大皇子也情有可原。待二殿下出生后,朝臣们不会坐视不理的。”
  “嫡庶有别,可还有句话是长幼有别呢。大殿下可占了个长字。”李锦娘提醒安国公,“自古皇家立嫡立长,大殿下再过两年就知道事情了,到时,又有太后娘娘的宠爱,又有圣上撑腰,外面,还有颜家呢。”
  李锦娘觉得楚昭恒对贤妃母子真是偏心,“当初在东宫时,也未见圣上对贤妃有什么。自从贤妃生了大皇子,圣上对她越来越宠爱了。如今宠着大殿下,这不是打着主意以后要让贤妃踩我头上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