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臣年迈体弱,近日只觉精神不济,想恳请圣上答应,将王位传于犬子。”
  “皇叔年富力强,怎么要早早享清福了?”
  “不瞒圣上说,臣前几年病了后,如今虽说看着好了,可精神到底不如从前了,王府中的事,大部分都是致远在料理着。臣进京前,就想着索性将王位传于致远,臣一边休养,一边在边上督促着。”
  “皇叔既然是要静养,朕倒不好再劝了。”楚昭恒微笑着说道,又请楚洪坐下,聊了聊南诏战事。
  “皇叔,朕打算对兵将之事做个调整。”楚昭恒将颜宁的主意择了一部分说了,“自从玉阳关和南州两战后,朕觉得大楚在调兵遣将上,实在是有弊端。就想着将统兵和练兵之事分开,也免得再有济安伯谋反之事,您看如何?”
  楚洪练兵统兵都是熟悉的,听楚昭恒说完这打算,就知道,圣上是打算将军权收回,免得再有士兵跟着主将造反之事。
  现在圣上问自己意思,自然不会是管自己同不同意,而是希望自己率先表态吧?
  “圣上英明,臣觉得此法甚好。只是如此一来,练兵的将军必须得选经验老道的。”
  “嗯,皇叔所言甚是。朕打算明日早朝时,将此事让百官朝议一下。”
  “臣唯圣上之命是从!”镇南王站起来,躬身说道。
  楚昭恒满意地点头,“皇叔,镇南王府常年镇守南疆,对王府,朕很放心。将来南边,还是要靠镇南王府来镇守。”
  “这是臣的本分,为国效力,臣万死不辞!”楚洪放心了,楚昭恒终于给了句实在话。看来自己提早让楚谟继承王位,圣上很满意啊。
  楚洪回到府中,将继承王位之事,告知了楚谟。
  楚谟一愣,“父王,为何做此决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圣上是太子时,你帮圣上做事。父王早些让位,也好让你大展身手。父王今日看了,圣上比起先帝,多了几分仁心,也念旧重情。论收服人心,手段比先帝高多了。”
  楚昭恒不论是为了颜宁日子舒心考虑,还是为了朝政治理考虑,肯定都希望尽快让楚谟继承王位。
  “再说你反正是镇南王府的世子,这王位迟早都是你的。王位传给你,父王还能轻松几年,走走看看。”
  楚谟听了父王分析,知道此事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第二日大朝议上,镇南王当众又上本启奏,要把王位传给世子楚谟。
  楚昭恒准奏,让钦天监选了六月的好日子。
  众人没想到镇南王居然这么快就要让位了,都有些吃惊,看天顺帝没有挽留,直接答应了,众人有些明白了。
  有些有子侄已经为官的,不由盘算自己是不是也该告老,为家中子侄让位。
  楚昭恒没管大家心中思量,而是又将军权之事,让郑思齐当众读了,让大家朝议,“朕觉得大楚调兵练兵有些不妥之处,想按此法完善,众卿觉得如何?”
  军权变革,文官们并不关心,自然也没什么异议,叶辅国、周玄成等位高权重的几人没有开口,而是静观武将那边有何反应。
  武将这边,颜明德和楚洪为首,这两人当众表态说此法甚好,其他将军们还有什么话说?
  颜明德早就知道颜宁的这法子了。他没有拥兵自重的野心,连虎符都交了,也就不在意这个了。
  就如女儿所说的,颜家既然不想拥兵自重,不如彻底让皇家放心,谋求家族富贵就好。只要颜家子弟有出息,在军中也不怕没有出路。
  所有大臣里,只有一个心中最难受。
  安国公听了这变革之法,只觉心中很不是滋味。
  要是这法子施行了,李敬被调到英州守军去,将来也只能帮着朝廷募兵练兵了。他没有调兵权,兵练好了,交付到各处有战事的地方。
  除非圣上下旨,否则李敬永远也不能统军作战。一个不打仗的将军,还是将军吗?
  这样一算,不就等于圣上若不开恩擢升,或者李敬哪天破天荒再碰到叛军平叛,他一辈子就只是个三品了?
  他原本寄望李敬从英州开始,能统领一军。可这样一来,自己的打算还有什么指望?
  “圣上,若调兵与练兵之事分开,兵不知将,岂不是战时群龙无首?”他连忙出班奏道。
  “安国公多虑了。军中一向是按军令行事,若将领一换,士兵们就不会打仗了,那岂不是笑话?”楚洪直接反驳道。
  “镇南王所言甚是。军中认令不认人,方能令行禁止。”颜明德也附和道。
  这两人都是实际统军打仗的。他们没异议,安国公的反对就不算什么了。
  “此法由兵部细细谋划如何施行,大家还可再议,下次朝会时再说。”楚昭恒见没人再说话了,直接安排道。大臣们明白了,“还可再议”四字也就是说说的,毕竟都说要交给兵部谋划施行了,还议什么?

☆、412章 忘了一事

  随着军权之事讨论,楚昭恒又颁布了恩旨,镇南王府和颜府可养三千私军。
  这可是极大的荣耀了,要知道,这就等于他们两家有了亲卫营啊。颜家虽然有家将,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圣上下了恩旨,颜家的家将等于也有朝廷俸禄了。
  世人震惊于圣上对两家的宠信,而军权一事上,原本还有人想去颜家或镇南王府探探话,如今还探什么?自然是赶紧听话了。
  到了六月,楚谟进宫拜谢,领了镇南王王位。
  镇南王卧病在床那几年,楚谟十多岁就开始处置王府事务了,如今镇南王让位,对南州上下来说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楚世子也就是缺个王爷名头而已。
  到了七月中,王氏带着秦婉如回京了。她也一直想回京,可秦妍如嫁过去不久,就有了身孕,秦绍祖又传信让他们在南州多住些日子。
  王氏索性就等到秦妍如生了,再回京城了。
  绿衣也跟着王氏回京了,她当初往南州送信,路上躲过了别人的怀疑,在荆楠码头差点遇害了。楚昭业安排在沿路守候的黑衣人,看到她是往南边去,又明显是京城来的,就想下手,幸好遇到被楚谟派出打听消息的清河,被救了。
  她伤势不宜赶路,所以没跟着秦氏和秦可儿回京,待到王氏回京时,她的伤终于全好了,才跟着回来了。
  回到京城后,听说颜宁封了长公主,封平也升官了,都是喜事,自然高兴地很。
  秦绍祖的尚书府里也没什么事,她看秦氏为颜宁婚事忙碌,索性到颜府帮秦氏料理些事情。她有了两次嫁女的经验,比秦氏可老道多了。
  镇南王请了武德将军家周老太君为媒人,到颜府请期下聘。其实请期也就走个过场,谁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婚期啊。
  颜宁被颜明心一次次召进宫中试穿嫁衣礼服,她才渐渐有了要出嫁的感觉。
  这知道自己真要出嫁了,她才发现不自在了。
  看着虹霓和绿衣,她才想起来,自己身边这两个丫鬟,都还未安排出路呢。
  虹霓是不用说了,孟良就等着迎娶进门呢,绿衣怎么办?
  “虹霓,你问过孟良没?要不趁我还在京,你让他快择个黄道吉日,将你娶过门?”
  “姑娘,奴婢跟孟良商议过了,反正我们都没父母长辈了,就选了二十六日,摆顿酒就好。”虹霓倒是好不忸怩地说着自己的亲身,反正在玉阳关时,她以为孟良必死了,都打算先给孟良留种了。
  “孟良说,老爷说了,要给姑娘陪嫁护卫,他说他和孟秀想跟着姑娘。到时奴婢也跟着姑娘去南州。”虹霓想到孟良的打算,以后还可以继续跟着姑娘,倒是高兴。
  “那太简陋了,不行!”颜宁一听虹霓打算就这么草草办亲事,反对道,“你去告诉孟良,姑娘我给你准备了嫁妆呢,让他把新房准备好。”
  “奴婢不用什么嫁妆了。”
  “我找王嬷嬷帮你操持。”颜宁不管虹霓说什么,已经一阵风似地冲了出去。
  虹霓看绿衣对自己眨眼笑,不由也笑了,想到绿衣亲事还未定,不由低声道,“绿衣姐姐,你今后,怎么打算啊?”
  “我——我也总是要跟着姑娘的。”绿衣想到亲事,微微垂下眼。
  她在荆楠码头被清河救下时,当时为了躲避追杀,她又受了伤,也顾不得避嫌,清河背着她逃命。
  到了南州,清河对她说想要娶她,自己却一直未拿定主意。
  其实,清河是楚世子身边第一心腹长随,自己又是姑娘身边的丫鬟,若是结成一对,也不错。
  虹霓看绿衣说了那话后,脸上难掩的羞意,走过去轻轻推了推绿衣,“我有什么事可从未瞒你,你要是有找落了,也不能瞒我。姑娘对你好,你要是看中了谁,她肯定会为你做主的。”
  绿衣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世子爷身边的清河,他说,等姑娘嫁进王府后,他就求世子爷做主。”
  虹霓想了一下,清河也是个面貌清秀之人,做事灵活干练,“清河就是话多了些,不过刚好,你话少。”虹霓想着,不由吃吃地笑了起来,“这样,我们将来还是在一起呢。孟良说反正南边也有战事,他想跟着姑娘去南边。”
  “有了玉阳关的军功,以后老爷和姑娘,肯定会为你消籍的。”
  “你若想消籍,只要开口,姑娘必定答应的。”
  “清河说过,他们家是镇南王府的世仆,他是不会消籍的。那我也不想消籍。”绿衣低声说了自己打算。
  清河和孟良不一样,孟良从军有军功,本身又不是奴籍,虹霓消籍后,将来若有造化,就算是诰命也有指望呢。
  虹霓听绿衣这么说,想想也觉得有好处,“你们不消籍,倒也好。毕竟以后在王府,日子也不会难过。”
  “正是这么说呢。对了,姑娘说要为你办婚事,你嫁衣可绣完了?”
  虹霓听到问这个,倒是红着脸点头。
  颜宁到正院和秦氏一说虹霓的婚事,秦氏虽然忙颜宁的婚事忙得团团转,颜宁一开口,还是不舍得让颜宁失望,叫了王嬷嬷去为虹霓操持婚事。
  孟良得了这消息,原本打算将自己所住的那屋子粉刷一下也就算了,现在可就不能简陋了,买了些家具物件。
  颜宁不知道婚事该准备些什么,直接拿了二百两银子,让王嬷嬷看着准备,又给了虹霓一套头面首饰。
  有钱有人就好办事,颜府如今全家都在京,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了。
  家将们都说这可是玉阳关大战后第一场喜事,不能怠慢了,帮着孟良收拾。
  到了成亲那日,虹霓从颜府西院发嫁,轿子抬到了东院。虽然只是府内转一圈,但颜府占地甚广,这一圈走下来可也耗了不少时间。
  颜宁到颜府西院看热闹,害得西院伺候的下人们,都没敢怎么闹新娘。
  孟良接亲时,西院的下人们才到院门口堵着热闹起来,拦着不让新郎进院子接新娘子,出着各种各样的难题。
  颜宁在边上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帮着出主意。
  虹霓盖着红盖头,听着姑娘不停地说着说那,急的连拉了绿衣好几次,想让绿衣去阻止。
  偏偏绿衣只做不知,跟着颜宁起哄。
  好不容易孟良才接到新娘子,绿衣和王嬷嬷送虹霓上轿,王嬷嬷看着虹霓坐上轿子,感慨地跟孟良嘱咐,“以后你若是发达了,可不许委屈我们虹霓。”
  “那是当然,我这辈子,就虹霓这一个人!”孟良拍胸脯保证。
  颜宁听到孟良这话,才想起,自己居然忘了一件事。

☆、413章 谣言如草

  颜宁听到孟良的话,想起来,镇南王府可是能纳妾的。镇南王自己就有正妃侧妃还有妾室。
  前世她嫁给楚昭业,好像那时觉得三皇子娶自己,自己就满足了。
  如今要嫁给楚谟,她却忽然不知足起来。
  她有些闷闷不乐地离开西院,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绿衣回到院子,看自家姑娘坐在院中石桌上,双手托腮,两眉紧皱,眼睛看着前方,却不知在看什么。
  “姑娘,您怎么了?虹霓说,等三日回门的时候,她反正也没娘家,就来给姑娘和夫人磕头呢。”她以为颜宁是看虹霓嫁了,不高兴了。
  颜宁幽幽地叹了口气,“绿衣,你说孟良会不会纳妾啊?”
  绿衣一愣,照说男子纳妾也是正常的,可孟良今日当众保证了,应该不敢吧?“他今日都保证只有虹霓一个了,自然不会了。”
  颜宁听了,却更有些胸闷了,孟良肯为虹霓下这个保证,楚谟呢?
  她连着几日闷闷不乐,家人以为她是因为虹霓出嫁而难过了。
  颜烈看几日都不能让她开颜,忍不住了,“宁儿,你若是想虹霓,让人传回来就是了。孟良那小子若敢说话,我收拾他!”
  “这关虹霓什么事?”
  “你不是因为虹霓出嫁而不乐?”
  “乱说,虹霓出嫁,我高兴着呢,我是想到别的事。”颜宁实在无人可问了,对二哥的脑子虽然不太相信,但从小到大,她有心事无人可说时,都会忍不住告诉颜烈。
  “二哥,你说楚谟将来要是纳妾,我该怎么办?”
  “纳妾?他敢!”颜烈愕然,娶到自己这么好的妹妹,致远还敢纳妾?
  “那谁知道啊!镇南王府几代王爷,听说都有妾室的。”
  “趁着还没嫁,走!我们去找致远说清楚,他若是敢纳妾,就不嫁给他。”颜烈觉得,这不是什么事,直接把话说开了就好。
  “万一他说他会纳妾,那怎么办?我们这婚事可是先皇定的。”
  “宁儿,你婆婆妈妈个什么劲?你在这想破头,也没用啊!想想咱们颜家的老祖宗……”
  颜烈刚想说说颜家爽快的家风,颜宁跳了起来,“二哥说得对!”
  她说着冲回房中,不过片刻功夫,换了一身劲装,拿着宝剑出来了!“二哥,我去镇南王府找楚谟!”
  颜烈瞪大了眼睛,宁儿是要去打架?
  宁儿是要去打架!
  他脑中转了一圈,兴奋起来,“快,快,墨阳,帮我换衣裳,走!我们去镇南王府打架去!”
  不过片刻功夫,颜宁、颜烈先后穿着劲装、拿着兵器离府了,去的方向,是镇南王府别院。
  这么一行人在街上,当然引人注目。
  “那是颜府的公子和姑娘吧?”
  “是的,是的,我见过,那是颜府的二公子和他们家的姑娘,他们姑娘如今已经是公主殿下了。”
  “这公主出门,就带这么几个人?还自己骑马?”有路人想不通。
  “颜家的姑娘,出门都是骑马的,这有什么奇怪的,人家可是上阵砍了北燕国主脑袋的。”
  “这么厉害啊,那他们拿着兵器要去哪儿啊?”
  “看那样子,好像来者不善啊。京城里还有敢惹他们的?”
  街上的行人,最是喜欢看热闹,现在看颜宁和颜烈去势汹汹,都起劲了。
  看人打架,一向是闲人最喜欢的娱乐,有些人不由远远追着他们后面看。
  颜宁和颜烈不知道身后跟了围观的人,他们先后来到了镇南王府别院,进去了。
  后面围观的嘴巴都长大了,“他们去镇南王府打架?”
  “不会吧,再过二十多天,颜家姑娘要嫁给新任镇南王了啊。”
  莫不是婚事有变了?
  颜宁和颜烈去镇南王府打架了!这消息,跟风吹一样,不过片刻功夫,就传开了。
  卸了王爷位置的楚洪,这日正难得轻松地到拖着颜明德,醉花楼喝酒。
  两人喝得正起劲,听到楼下大堂有人喊,“快走,快走,晚了就看不到了!听说颜家和镇南王府打起来了!”
  “是啊,听说颜家二公子拿着刀,将镇南王府的门房给砸了!”
  已经要结亲的两家人,交恶了?
  这打架的还是镇南王府和颜府,这个大热闹,谁会错过啊?
  醉花楼的酒菜杂耍,拦不住大家看热闹的心,不过片刻功夫,醉花楼的大堂,就空了一半多。
  楚洪和颜明德的长随,听到楼下人的议论,面面相觑,随后,抢着冲进雅座。
  “王爷,王爷,听说颜公子和姑娘去咱们府上砸东西了。”
  “老爷,老爷,有人说二公子和姑娘,被楚世子给打了!”
  好端端地,怎么忽然打起来了?
  楚洪和颜明德举在手中的酒杯,吧嗒一声落了地,连忙跳起来,“走,去看看!”
  等两人赶到王府别院,别院大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人。
  楚洪的长随连忙赶人,“走开,快让开路!”一边叫着一边推人,给楚洪和颜明德腾出路。

☆、414章 再胜不喜

  等两人的长随挤出一身汗,楚洪和颜明德才回到府中。
  这么多人,是哪里冒出来的?
  府门内,也是一群人,有颜家跟过来的人,有秦绍祖府上、武德将军府上、安国公府上派来的,甚至,还有大理寺游天方派来的差役。
  “致远呢?”楚洪看了一眼,看到洛河正在和大理寺的衙役说话,他走过去,抓了洛河的肩膀,硬生生让他原地转了个圈,转到自己面前,才问道。
  “回老爷的话,王爷正在练武场上呢。”洛河被这一圈转得有些晕,幸好脑子还清醒,立马说道。
  “真是打起来了?”
  “二公子没和王爷打,颜姑娘正和王爷打得不可开交呢。”洛河不敢隐瞒。
  这话声音有些大,大门外的人,有耳朵尖的,听到这句话,连忙跟旁边的人传话,“二公子是来帮忙的,颜姑娘正和王爷打架呢。”
  颜明德听着只觉脑中一阵疼痛,自家这姑娘这是又闹哪出啊?难道是忽然觉得楚谟不好,不想嫁了?
  楚洪听说楚谟和颜宁在练武场,大步走进去,颜明德也连忙跟上。
  有好事地想要跟上,被王府的侍卫拦住了。
  楚洪和颜明德走到练武场,果然,颜烈站在一边看着,场内,颜宁带着面纱,和楚谟正打得热闹。
  楚洪有些惊讶,以自家儿子对颜宁的看重,怎么还会打起来?
  颜明德看女儿没落下风,不急了,管她打什么呢,以前打过没输,现在应该也不会输!
  楚洪看了边上看得津津有味的颜明德一眼,知道他是不急了,自己也一直听致远说颜宁身手不错,现在看看,果然不错。
  当年楚谟和颜宁比武时,他没在京,不知道颜宁身手高低,如今现场看了,颜宁倒真是能和儿子比个旗鼓相当!
  楚谟和颜宁又打了大半个时辰,颜宁到底是女子,有些微喘了。
  楚谟不知道颜宁这是闹哪一出,一大早来到别院,说要再跟自己较量比试,就逼着自己和她比武。
  以前不是比试过了?难道她又新学了新招式?
  比起几年前,颜宁的身手的确更好了。但是,她学的是军中的招式,上阵杀敌更管用。
  楚谟是先跟着江湖师傅学武功,回到镇南王府后才又跟着家中士兵们操练的,身手自然比颜宁要小胜半筹,只是,以前没胜过,现在他看着颜宁一脸凝重地和自己比武,自己好意思胜这半筹吗?
  眼看颜宁力气有些不继了,他想往后退半步,败下来好了。可是,眼角扫到父王在边上观看,这要是败地难看,会不会让父王对宁儿不满?
  心中念头滑过,他硬生生将想后退的脚改成了往边上迈了一步,装着是躲闪慢了被颜宁剑尖指上。
  颜烈在边上欢呼一声,“宁儿,你武艺越发好了。”
  楚洪看了看儿子,再看看颜家三口那高兴劲儿,算了算了,儿子要做妻奴,他管什么。
  他咳了一声,“颜家侄女啊,你武功不错啊。”
  颜宁刚刚就顾着闷头和楚谟比试,现在看到颜明德和楚洪,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温顺地向楚洪行了礼,“见过伯父。”
  颜明德这才想起来,女儿可是定亲的人,“宁儿,你也太胡闹了,怎么忽然跑这里来比武?”
  “姑娘,姑娘,宫里的明总管来了!”颜宁还没回话,跟着来的孟秀冲进来禀告,洛河跟在身后也连连点头,在他们两人身后,正是明福。
  明福几步走到几人面前,先向楚洪、颜明德、楚谟、颜烈和颜宁一一行礼请安,才又跟颜宁说道,“公主殿下,圣上听说你带人砸了王府……”说完,他嘿嘿笑了几声,“奴才过来才知道,都是谣言,谣言,只是,那个,圣上让您进宫一趟。”
  自己砸了王府?
  颜宁有些晕,颜明德瞪了她和颜烈一眼,没舍得骂女儿,抓了儿子骂道,“你妹妹小不懂事,你也小?怎么带着宁儿胡闹?你给我回府去,看我怎么罚你!”
  这也要罚自己?
  “父亲,是宁儿来,我……”我只是不放心,跟着过来的。
  “你什么你?难道不是你的错?给我滚回去!”颜明德根本没听他把话说完。
  颜烈摸摸鼻子,不辩解了,跟楚洪和楚谟告辞,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颜明德很低姿态地跟楚洪说,“阿洪啊,都怪我教子无方!宁儿就是听她哥哥的话,这事,回去我一定狠狠罚那个逆子!”
  “那个……不用,不用,没事,没事,比武嘛,正常,正常!”楚洪难得有些话不成句,实在是有些想笑,看颜烈那一脸表情,看来是挨骂挨惯了。
  这边,楚昭恒召颜宁进宫,颜宁不敢耽搁,跟着明福走出来,愣了!这么多人,从哪儿冒出来的?
  外面围观的人,一看到宫中来人,没人敢放肆。
  颜宁上了明福带来的马车,进宫去了。
  正主儿都走了,围观的人也渐渐散去了,据说京城中还有好事者开了赌局,赌颜宁到底为何怒砸王府。
  这些颜宁是不知道,她被马车带到宫里,才回过神来,拉过明福说,“我就是去找楚谟比个武!”
  “那个,姑娘,您已经和楚世子比过武了!”
  “那次不算,那次他让了!”
  那这次让没让啊?明福很想问,可看看颜宁那明显不高兴的样子,不敢去开口。
  楚昭恒在御花园等着,一看到颜宁,挑眉问道,“听说你把王府砸了?”
  “胡说八道,都是谣言!我就是去比个武!”
  “你们不是比试过了?”楚昭恒脱口而出,问了和明福一样的话,“这次谁胜了?”
  颜宁沮丧地说,“还是我!”
  楚昭恒听她那低落的声音,打赢了还这么不高兴,“胜了怎么还不高兴?”
  “他又让了我半招!皇兄,你帮我找几个绝世高手,我要再练练,一定要用真本事,亲手把他打趴下!”颜宁想找到了救命稻草,双眼闪亮地看着楚昭恒。
  她父亲已经都教她了,还要精进,就得找高手,天底下,还有比皇帝找高手更容易的吗?

☆、415章 怜他孤独

  楚昭恒有些想笑,微微转开口,手握空拳,抵在嘴边,轻咳了一声抵制笑意。
  颜宁看他不开口,急了,“皇兄,你都不帮我啊?”
  “你都已经胜了,还找什么高手啊?”
  “那不一样,上次不知道,这次他是真的让了我,我这是胜之不武!胜之不武,我就不好意思开口!”颜宁嘟囔道。
  “开口?你开什么口?”楚昭恒好奇了。
  颜宁看了他一眼,想了片刻,撇了撇嘴,御花园中微风吹过,让她面纱刮到了脖子,她才想起来自己还带着面纱呢,一把拉下面纱,走到楚昭恒边上坐下来,指着面前的杯子,“能用不?”
  “你喝吧。”这杯本就是为她准备的,一番比试,又是这种热天,肯定渴了。
  颜宁也不客气,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一杯喝一杯,一连喝了五杯,才长出一口气,“渴死我了!”
  楚昭恒早就见怪不怪了,这姑娘从来都不懂品茶。
  喝完茶,颜宁苦恼地坐在那半晌,才跟楚昭恒说,“我不想让楚谟纳妾!不止是纳妾,别的女儿一个都不想要!”
  这话题转得太快,楚昭恒一时没接上,“你怕他纳妾,心情不好,所以才比试?”
  “不是,我这两年武艺又精进了,我想看看现在的身手,能不能靠真本事把他打趴下。然后,逼他发誓不纳妾,就像我们家老祖宗那样。”
  “这样啊……”楚昭恒笑了,“那你现在胜了,可以说了啊!”
  “不是靠真本事赢的,我没脸提!皇兄啊,我难得求你事情,你就帮我找找高手嘛!”颜宁难得如此柔声细语地求人。
  楚昭恒笑了,“高手一时找不到,不如我帮你下道圣旨,让致远以后不许纳妾?”
  颜宁摇头拒绝,“不行,我不能以势压人,这是小人行径!”
  楚昭恒一摊手,那他没办法了,高手一时之间让他上哪儿去找啊,要是高手还没找到,楚谟已经纳妾了呢?
  颜宁也苦恼,她恨恨地一击掌,“反正他现在没纳妾,以后想纳妾的时候,我就说要比试三场,三局两胜,嗯,就这么定了!”
  颜宁说完,痛快了!看边上伺候的明福一脸佩服地看着自己,楚昭恒是似笑非笑地诡异,她想了想,这法子好像是不好,自己的脑子绕不出来了!
  “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回头让人找致远探探话,看他对纳妾怎么看,不就行了?”
  “也是哦,还是你聪明!”颜宁一高兴,翘了下大拇指。
  边上明福咳嗽了两声,颜宁回过神,吐吐舌头,“圣上——英明!”
  好好的恭维话,被她这种时候说出来,怎么就觉得怪呢?楚昭恒瞪了一眼,“你到时要不要从宫里发嫁?”
  “不要了,您给我封了个公主,父亲已经暗地里跟我叮嘱了几回,让我记着他才是我老子,亲生的!”颜宁毫不避讳地将颜明德私底下的话卖了。
  楚昭恒想到颜明德耿直的性子,和他对颜宁的宠爱,倒是一笑。这么疼颜宁的舅舅,为了守住玉阳关,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冲进北燕军阵,当时,舅舅一定是心如刀割吧?
  想起颜明德回京时,神色憔悴,平时说起颜宁,语气里总多了分小心翼翼。舅舅这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吧?
  颜宁不烦了,有心思左右打量了,御花园这里,她来过不少次,最后一次,是将康保吊死在那边的树上。
  现在的御花园,人比以前好像少了不少,她想想刚才一路进来,路上都没遇到几个宫人,由宫人不由想到了李锦娘,想到了贤妃。
  这宫里的几个女人,她现在都见过了,真要说特别喜欢谁,还真说不上。
  大哥说做了皇帝,称孤道寡,享无尽荣耀,可是,也只能一个人享受荣耀了。
  她看看对面的楚昭恒,瘦了很多。自己那些记忆,现在,是完全用不上了,将来会如何,都得靠太子哥哥自己拼了,自己没什么能帮他了。
  只是,她觉得这样独自赏景的楚昭恒有些可怜,就像,当年她第一次进宫时,看到他独自一人躺在宽大的床上,看着窗外的景致。
  再过半个多月,自己就要嫁进镇南王府,然后,就要到南州去了。
  “皇兄,你知不知道炒黄豆的滋味?”她对楚昭恒眨眨眼,一脸神秘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