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赐良配-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福回到宫中,将颜烈的话说了,楚昭恒哈哈一笑,批复了杨宏文的奏折。
他又细细问了颜烈和颜宁的伤势,吩咐太医院的太医们,要每日禀告两人的伤势。
其实有孙神医在,太医们也插不上手。但楚昭恒秉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想法,让几个擅长外科的太医,也得去颜府问诊。
到了这日下午,秦绍祖上门了。
他昨日知道外甥和外甥女安然回京了,高兴地来探望过,现在再来,却是是受杨宏文所托,带着重任来的。
他是代杨家,上门来要聘礼的。
“五娘,杨中丞说了,聘礼先拿过去,再选日子成亲。对了,他还交代了,要是再敢提退亲,他就亲自上门,将烈儿的另一条腿也给打跛了。”
颜宁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对着颜烈比了个打的手势。
杨二本真是性情中人,女家上门要聘礼,真是视人言为无物啊。
颜烈一脸无奈,以前他说起杨二本,准没好话,现在是一个不敬的字都不敢说了。
家中颜明德等都未回来,颜烈又伤着,秦氏只好又让秦绍祖以男方身份,再跑一趟杨府。
过了两日,将聘礼收拾好了,热热闹闹地送到了杨府。
颜宁将舅舅转述的杨二本的话,告诉了楚谟。
楚谟听了她转述的话,哈哈大笑,然后又忍不住考虑,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先把聘礼送上门。
颜烈听了楚谟那意思,磨了磨牙,闲闲地道,“你送上门来吧。你送过来,等我老子回京,他能把你腿给打折了。”
楚谟觉得此事风险太大,岳丈没点头,还是别冒险了。万一聘礼没送对,不是白白让岳丈给自己记一笔?
他还是安心等颜明德回京后再商议吧,反正婚期先皇已经指定了。
颜烈的退亲之事,恍如一场玩笑,随着下聘之后,就这么了结了。
当然,因为他对妹妹发了那顿脾气,事后没少赔罪。
只是,颜宁岂是几句道歉就能打发的?
颜烈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可不能忍受宝贝妹妹的白眼。
“宁儿,我都诚心道歉了,你要怎样才能不生气啊?”
“亏我当初不怕危险,冒险到北燕军营救你,你不说感谢,还对我发脾气。”颜宁每次都会委屈地抱怨。
“你还给我下药……”颜烈想着得还击一下。
“那也是为了救你,你还跟我发火,恩将仇报,讨了媳妇忘了妹妹。”
这什么跟什么啊,他媳妇都没进门呢,再说他也不是为媳妇和妹妹生气啊。
颜烈就差彩衣娱妹了。
颜宁终于松口,指着他书房里的一口箱子说:“除非你里面的东西随我挑几样。”
那可是他几年下来珍藏的宝贝啊,颜烈肉痛,可再看妹妹那冷脸,颜二公子屈服了,一咬牙,“只能挑三样。”
“成交!”颜宁答应了,也不顾腿伤没好,自己瘸过去,拉开箱子挑东西。
颜烈看她那架势,连忙叫虹霓来扶着,生怕她再摔出伤来。
颜宁在箱子里翻找半天,最后,挑走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和两柄宝剑。
这也就算了,那把匕首颜宁觉得不错,还特意找盒子装了,送给楚世子。
颜烈只觉被剜肉般疼,这才是女生外向啊,居然挖了亲哥哥的宝贝送人。
楚谟原本就是颜宁送张纸都是好的,何况这还是把宝贝啊。
当然看到颜烈那幽怨眼神,他没敢太嚣张,找了把好刀送给未来的小舅子。
颜烈知道颜宁也是好意,这几样都是当初他与人比武赢到的。如今腿不好了,除了马战他别的就差了。
人前他能装着不在乎,其实,又怎么会真的不在乎呢?
宁儿把这些东西拿走,是怕自己触景生情吧?
终于换来妹妹的笑脸。
孙神医想了百般办法,为颜烈调理治疗。楚昭恒又下令,国库药物只要有用的,都可取用。
最后颜烈的跛脚若不是快步奔走,都看不出了。
反正颜烈是骑马打仗的,不靠腿,颜宁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她只要想到二哥还活着,心里就很高兴了。
为这,她还怂恿秦氏,烧香拜佛,为颜烈捐了不少香油钱。
秦氏了了一桩大心事,高兴地亲自带了礼物等到杨府探望杨琼英,就等着颜明德回京好去商量迎亲了。
☆、394章 王师凯旋
在家养伤的日子,就在颜烈和颜宁的吵闹,还有楚谟不断上门探望中过着。
朝堂上大体倒还平静。
颜宁听楚谟说,楚昭恒自从京城一战后,将济安伯刘唤等人都下了大牢,就等着玉阳关战事结束后定罪了。
晋阳大长公主被送回庵堂清修了,就是苦了晋阳大长公主收养的宋知非,小小年纪,一个人住在偌大的公主府里。
前世晋阳大长公主好像一直住在公主府中,安享清福,楚昭业对她也尊重有加。不知道那时候,晋阳是不是也帮过楚昭业什么。颜宁回想了片刻,也放开了,反正今世长公主府的赏花宴,是再也没有了。
楚昭业也死了,自己何必还去想这些呢。
李锦娘这位皇后娘娘虽然还无所出,但到底年纪还轻,宫中也没特别受宠的嫔妃,所以,安国公家,如今又显赫起来。
不过颜宁想到安国公长子李敬在玉阳关的作为,忍不住撇了撇嘴。
楚谟拿这些当闲话一样,偶尔说几句,说得更多的,自然就是他拿着颜宁给的银子,为颜宁在南州修了一座王妃别院云云。
其实颜宁给的那八十万两白银,还真是救了急。
宫中,太后娘娘挂念娘家,也担心着外甥和外甥女的伤势,自己不能出宫探望,除了让宫里来人探望外,还三不五时就召秦氏进宫,问问颜烈和颜宁的伤势。
楚昭恒除了不断派人送药、又给府里送各种玩物外,倒是没有亲自问过秦氏,也没上门来探望。明福每次来府里,都说他忙。
倒是皇后娘娘李锦娘,让安国公夫人以自己的名义,来颜府探望了一次。安国公夫人倒还是很沉得住气,还是以前一样的谦逊有礼。
二十日后,颜宁的伤终于好了大半,没什么大碍了,颜烈也能走动走动了。这日,秦氏从宫中回来,满脸喜色,原来是颜明德要带大军回京了。王师凯旋,一大盛事。秦氏虽然听说丈夫没受什么伤,但是她想着颜明德年纪不轻了,又有旧伤,怎么能不挂心呢。
颜宁也很高兴。若不是她和颜烈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俩也该是站在军阵中,享受百姓们的欢呼和爱戴的。
楚昭恒倒是让明福和封平都来过,想让两人当日也一起到军阵前,哪怕坐着马车都行。
不过,就现在这样子,颜宁和颜烈都觉得,还是不要去丢脸了,哪有坐马车的将军嘛。
封平如今已经是户部侍郎了,天子心腹,少年官场得意。可他在官场里还是没什么朋友,除了颜府和秦府,都不太到别的地方去。
他听颜宁和颜烈说不想去军前,倒是很赞同,嘱咐两人好好养伤,自己回宫去复命了。
王师凯旋的盛景,颜宁和颜烈都不想错过,两人商量了,到时坐马车去城外看热闹,迎接父亲去。
到了王师凯旋这日一大早,她就起来梳洗了,要跟秦氏和颜烈去郊外迎接。
说起来,这是重生后第二次去接父亲了。只是与上次不同,这次她只能远远看一眼,因为父亲是带着大军凯旋,为了表示对功臣的重视和嘉勉,天顺帝楚昭恒会亲率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处迎接。
颜宁等人到了北城外时,这里都快赶上庙会的热闹了。
王师已经在城郊空地上,列队迎接圣驾。
旌旗招展,铠甲鲜明,军阵整齐,将士们迎风而立,不动如山。
北城城郊的官道两旁,一队队御林军从城门开始,三步一人守在路旁,阻止百姓们靠近。
而百姓们舍不得不看热闹,毕竟王师凯旋的盛事,可不是经常有的。他们不敢挤到御林军边上,都拥挤在管道外面一圈。
颜宁与秦氏、颜烈坐着马车,从北城城门赶到这位置,短短两里路不到,走了快三盏茶功夫,然后再也挤不过去了。
颜烈探头看了一眼,“这里连父亲他们影子都看不到。”
他们来晚了,没占到好位置,前面人多,又过不去了。
就在颜烈觉得没意思,想要叫回去时,北城城楼上,号角吹起,这是皇帝要出来了。
随后,北城城门中,天子出行的仪仗从城中缓缓而出,二十对侍卫当先领路,在侍卫们之后,一匹白马从城门走奔出。
楚昭恒没有坐着皇帝銮驾,也没有穿上广袖龙袍,而是跟着侍卫们骑马。他穿着一身明黄绣龙常服,头上戴着金冠,少年天子,意气风发。
城外百姓们,大多数还是第一次得见天颜,一看自家这皇帝年轻英俊,都看呆了去。
颜宁坐在马车上,隔在人群外,这还是她回京后第一次见到楚昭恒。只觉他瘦了不少,原本温润如玉的气质,因为脸上瘦削了,多了几分凛冽之气,而且以前见到自己时的那抹温暖笑意,如今也不见了。
也难怪,她以前私底下见得多,还是第一次见到大众瞩目之下的楚昭恒呢。
楚谟这次跟随在楚昭恒身后,陪同天子骑马出城。
他本来是想跟着颜宁来城外看热闹的,可是昨晚被召进宫去,吩咐让他跟随出城迎接,他只好答应了。
所以,楚昭恒骑马出来后,众人再一看他身后,俊美如天人的镇南王世子楚谟,还有少年高官也是英俊的封平,更加觉得赏心悦目了。
尤其是楚谟那张俊脸,吸引了不少百姓们的视线,被人指指点点着。楚谟觉得楚昭恒是有意的,拉自己过来,帮他挡挡这些指指点点的目光。
他们身后,自然就跟着太监、宫女等执仗的一群人了。
也不知谁带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声中,两边围观的百姓们,都不由跪了下去,亲眼看到皇帝,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说道的事?
颜宁在马车上,看着外面的场景,撇嘴叹了一声好威风。
楚昭恒视线一转,居然就看到了颜府的马车,也不知他有没有看到颜宁,颜宁只觉得自己刚才的动作被他看到一样,因为好像看到他扯了扯嘴角。
楚昭恒的视线并未多停留,他很快就跑到了军阵前。
☆、395章 诛心之语
去年救援玉阳关的各路大军,合起来不下四十万,如今,只回来了十万不到,玉阳关的北城外,埋下了多少枯骨。
此时站在此处的将士们,心中都有些感慨。
大军的军阵前方,颜明德带着一班将军们站立着。其中夏仲天的身上带伤,手上还包着纱布。
京城文武百官们,早就在北城外恭迎圣驾了。
楚昭恒看到颜明德等人,下马将缰绳交给侍卫后,快走几步,来到了军阵前。
叶辅国带着朝臣们跪下行礼,楚昭恒说了免礼后,安国公抢先几步走到了楚昭恒身边。
楚谟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往后退了两步,让开个地方。
楚昭恒几步匆匆走到颜明德面前,上下打量了几眼,看颜明德除了脸上有赶路的风霜之色,其他没什么伤痕后,放心了。
颜明德躬身行礼,“参加圣上!臣等甲胄在身,万望圣上恕罪。”
楚昭恒一把扶住了颜明德,“舅舅不用多礼。”
大家都知道颜明德是当今天子的舅舅,但是,眼看太子如此礼待尊崇,大家还是意外了一下。毕竟,楚昭恒自从京郊一役拿下济安伯等人后,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铁腕和雷厉风行,下旨将有关人等下狱,命令礼部一切从简准备登基大典,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就是增援玉阳关。
安国公看到楚昭恒对颜明德温和有礼的样子,心中一寒,他抬头,目光在颜明德身后的那些将领中搜寻,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长子李敬。
李敬接触到自己父亲的目光后,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颜明德转身,从身后的亲兵手中接过了一个木盒,“圣上,玉阳关一战,臣等幸不辱命,北燕国主首级在此。”说完,他低头双手上举。
这就是颜宁冒死砍杀的北燕国主首级?楚昭恒低头,看了招福接过的木盒,打开看了一眼。
这人头保持的不错,天气严寒,倒是没有腐烂。北燕国主的脸上,那不可置信的神色都还能看出。
楚昭恒恨不得将这人头丢出去喂狗,可是,他是天子,已经不能任性行事了。
北燕国主死后,北燕太子和五皇子先后领兵回到国都。五皇子指责北燕太子勾结大楚杀害父王,北燕太子说五皇子临阵脱逃,留在后方驻守的四皇子则坚不让两人入城。
三人吵闹缠斗,北燕太子苏力红手上兵将最多,硬是率兵攻破国都,将四皇子打跑了,又血洗了五皇子府,四皇子和五皇子各自带人逃离。
北燕国内,苏力红虽然坐上了国主之位,可是四皇子和五皇子不肃清,国内就是四分五裂。
苏力红为了搏个孝顺的美名,向大楚求和时,要求拿回北燕国主首级。
大楚国内,也需要休养生息,楚昭恒自然答应了。
现在,看着北燕国主首级,他也只好看了一眼,让招福拿下去妥善保管着,等北燕来使后交给他们带回。
待招福下去后,楚昭恒退后几步,躬身向颜明德等将士们行了一礼,“诸位为国征战,辛苦了!朕多谢诸位将士们浴血奋战!”
天子一礼,谁人敢生受?
颜明德等人不顾甲胄在身,连忙跪下还礼。他们身后的士兵们,也都跟着跪了下来,有些人想到埋骨异乡的兄弟们,红了眼睛,甚至,有人低声地啜泣哽咽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一场征战,更多的却是再回不来的壮士。
“为国杀敌,是臣等本分。”颜明德站起后,颤声说道,“臣等愿为圣上,誓死杀敌报国!”
“誓死杀敌报国!”身后军阵中,传来阵阵呐喊。
呐喊声渐渐低下去时,军阵中,忽然又传来一声呼喊,“誓死跟随颜将军!”
这一声,在安静的旷野中,格外响亮。
有兵士们听到这一声喊,涌起的热血还在沸腾,不由也跟着喊了起来。
颜明德只觉得心中一寒,转身挥手,军阵中立时鸦雀无声。
安国公站在楚昭恒身后,看不到天子的脸色,但想必不会太好看。看大家都没说话,他上前一步,笑着说,“颜大将军真是令出如山啊,将士们对您真是忠心耿耿。”
“安国公过奖了!”颜明德不是善于言辞之人,说了一句后也不再说话。
楚谟走上前来,“伯父辛苦了。”又转头对安国公说道,“军中要令行禁止,将士们要是对领军的将军不忠心,那这支军队才真没法带了。”
他说着抬眼在军阵中张望了几眼,“安国公,怎么不见大公子啊?我带兵到玉阳关救援时,还多亏您家大公子就守在南城门,我一敲门他就开了,不然我还真不能及时赶上战场呢。”
有些和安国公不对付的朝臣们,听到这话,忍不住就低笑出声了。
楚世子这话粗听没什么,细细一想,可就太刻薄了。
玉阳关北城外,颜宁等将士们正在和北燕浴血奋战,安国公的大公子李敬不在沙场杀敌,跑到玉阳关的南城门做什么?
楚谟一敲城门,李敬就立即打开城门了,还就站在城门口,这不是等于说,李敬正带人时刻准备逃命吗?
安国公听到那些低笑声,老脸有些挂不住,哼了一声,“楚世子真爱玩笑,犬子也是听令行事。”
邓宇就站在军阵前,他听到军阵中传来的那声喊,想了想位置,应该就是京郊南营那帮人所站之处,转头看李敬正低着头。
他和颜明德是生死兄弟,听了楚谟的话,哈哈大笑着说道,“还多亏李副将守在南城门开门,不然楚世子您要没这么快进城来救援,我们就全得死在北城外了。对了,李副将,我听说您当日自愿守城,是不是神机妙算,知道楚世子会来,等在那开门啊?”
这下,不止是朝臣这边低笑,颜明德身后的武将群中,也有人笑了。武人们可没文官含蓄,要笑就是开口哈哈大笑。
楚昭恒偏头看了安国公一眼,那一眼里,寒意如冰,安国公只觉心中一颤,不敢再说话了。
☆、396章 敬酒三杯
“舅舅治军有方,爱兵如子,在朝中大家忠心于朕,在军中,自然要忠心于大将军。若是士兵不听从将令,还谈什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楚昭恒淡淡说了一句。
朝臣们听到这话,只能低头恭维,“圣上英明!”至于各自心中怎么想的,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武将将军们听到这话,却是暗暗点头。
楚昭恒这次迎接王师,特意让人带了宫中珍藏的好酒。
他见无人再说话后,让人抬上了一坛坛好酒,“王师凯旋,应该痛饮庆功酒!朕今日请大家喝喝宫里的酒,尝尝这酒怎么样?”
随着他话音落下,姜岳带着几队侍卫们,一排排将酒倒到每个将士的碗中。如今,姜岳已经是宫中侍卫统领了。
宫中珍藏的佳酿,当然不是普通烈酒可比的,酒香浓郁,香气扑鼻。
围观的百姓中,有好酒的,忍不住踮起脚尖狠狠吸了几口,“这酒可真醇厚啊,喝上一口,死也值了。”
“那你也去打仗啊,打赢了就能喝上了。”边上有人听不过去,刺了一句。
“咳,这不是说说嘛。将士们能喝上这酒,是他们拿命换来的。”那人嘀咕了一句,怕犯了众怒,没再敢开口了。
楚昭恒也端起一碗酒,双手平举前伸,含笑说道,“这杯酒,朕敬大家,谢谢大家为国浴血杀敌!”
“谢圣上!”颜明德带着将士们谢过圣恩,一饮而尽,那酒味,直入咽喉。宫中的好酒,果然香醇。将军们还不稀奇,那些士兵们,可是第一次喝上宫中御酿,一碗下肚,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招福上前又倒上第二碗酒,楚昭恒肃然道,“这杯酒,敬大楚所有的将士们,有大家在各地守土保平安,才有大楚的太平盛世。”
这次,连楚谟都大声回道,“这是臣等本分。”
大家很快又倒上了第三碗酒,等着入口。
招福也帮楚昭恒倒上了第三碗酒,递上,楚昭恒却没有马上喝。
他看了眼前的将士们一眼,又看向了远方,“各处边关,无不是白骨谎坟。朕虽然未能走过大楚的边关,但是也一直听人说起,将士们在边关苦寒之地的辛劳,还有御敌的英勇。这第三杯酒,要敬那些埋骨边关、不能还乡的将士们!”楚昭恒举起第三杯酒,并未入口,而是缓缓倒在了地上,“朕不会忘了他们!百姓们不会忘了他们!大楚——也不会忘了他们!”
这话出口,却是一阵沉默。
有风拂过脸颊,带来春日的一点点温暖,甚至还有花香,这些,那些兄弟们,却再也看不到了。
“敬不能还乡的兄弟们!”军阵中,将士们高声呼着,高举了双手,也跟着将酒倒在了地上。
一时之间,原本在空中飘荡的酒香,更是四溢了,只是,无人再有心去闻这酒香。
据说三日后,京城北郊这块地上,还有酒香飘荡,这块地方,后来就被成为将军坡。
楚昭恒敬了三杯酒后,放下酒碗,跟颜明德等人说道,“舅舅,下午朕在宫中为大家摆了庆功酒,您带诸位将军们进宫来。士兵们都放假三日,让大家都歇歇吧。”
以前听颜宁提过,凡是打了大胜仗,军中都会停三日操练,让将士们休息休息。
颜明德听了后,带着大家谢恩领旨了。
叶辅国等文官们,此时不论品级高低,走到军阵前,冲这些将军们行礼,这是将士们用血汗换来的敬重!
这场被史上称为玉阳关大捷,也称天顺大捷的大胜仗,让大楚国力一下远超了北燕和南诏,最后,大楚能打下这两个国家,也是因为北燕和南诏在此次大战中伤了元气,国内又争斗不休。
当然,现在,大家都还不知道这将来的事,他们只管眼前,该回家的回家,该领功的领功。
楚昭恒一马当先,带人率先回城去了,其他大臣们也跟着回城。
颜明德则带着大军回到安营处,这十来万人,有京郊两营的,有京畿道的,有处州兵,也有颜明德从北境带回来的颜家军。
颜明德让夏仲天等将军们各自带兵回他们各自的驻地,又安排了暂时不能回防地的士兵们,然后,才带着将军们回城。
回城路上,邓宇催马赶到了颜明德身边,“大哥,你可得小心安国公那孙子。我觉得他对你不怀好意。刚才喊那屁话的,我查过了,是京郊南营那帮孙子先喊的,然后西营的跟着叫了。”
颜明德苦笑了一笑,“我知道了。”
“我看圣上还不错,到底是你亲外甥,应该没往心里去。”邓宇又安慰了一句。
其实,这些将军们还是第一次接触楚昭恒这个新君,对楚昭恒的印象都不错。别看这新皇帝看着文文弱弱的,说话上道,做事够气魄啊。
颜明德想到楚昭恒今日的表现,也是与有荣焉。今日之后,将军们对楚昭恒这个新登基的皇帝,应该会忠心了。
李敬跟在将军们身后,被若有若无地孤立了。
他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残酷的搏杀。在玉阳关守城后,他才知道,北燕人竟然是如此凶残的。他亲眼见过一个士兵,被砍了半个身子后,抱着敌人跳下城楼同归于尽。
所以,那日要出城搏命的时候,他怕了,他跑去跟颜明德说自己想要留下守城,而颜明德也答应了。
自那以后,李敬一直觉得有心病,那些将士们看自己的目光里,分明带着蔑视。
但是,他是安国公长子,是未来的安国公,怎么能随便搏命呢?自己又不像颜煦,颜煦有了儿子颜文彦了,自己却只有女儿啊。
回京路上,他接到了父亲的密信,让他安排人,在圣上犒劳三军时,喊几句话。只要颜家倒台了,凭他是皇后娘娘的大哥,是当今天子的大舅子,自然有机会独领大军了。
可是,喊是喊了,他怎么觉得,圣上好像没有在意呢?李敬有了心事,对别人若有若无的孤立,也没发觉到。
☆、397章 如何应对
颜宁和颜烈在马车上,也听到了军阵中传来的那声“誓死跟随大将军”的呼喊。
颜烈只觉得有点不对劲,可哪里不对劲,却说不出来。
颜宁却不像颜烈不知这严重性,这话,是能置颜家于死地的啊!要不是新君是楚昭恒,就冲这一声喊,君王心里就会扎下一根刺,鬼知道什么时候这刺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可就算楚昭恒此时不在意,那将来呢?日复一日的谗言,三人成虎,他还能信颜家吗?
颜宁有心想去查查,看看会叫出这话,是意外还是有心人的人为,可此时他们困在马车上,想叫人去问话也不方便,只好按捺了焦急的心态。
待到楚昭恒带着文武大臣们先行离开,围观的百姓们才纷纷散去。
颜宁叫了护卫过来,吩咐护卫去军里找人问问。
秦氏听颜宁让人去问这些,有些担忧,“宁儿,你去查什么,还是告诉你父亲去,让他去处置这事吧?”
她自从女儿从玉阳关回来后,天天悔恨自己让女儿沾染这些政事,一想到女儿差点要战死在沙场,死于乱军之中,心里就难受。
“母亲,放心吧。女儿只是先让人去查查,等父亲回家了,这事告诉他,如何处置自然是听父亲的。”颜宁知道秦氏的担忧,连忙表态,又暗暗踢了颜烈一脚。
颜烈摸摸脑袋,插嘴说,“母亲,一样从战场上回来的,怎么不见您对我多关心关心。”
“关心?哼,你都有能耐自己退亲了,还需要我管么。”秦氏听颜烈说话,就没好气。
颜烈无奈又讨好地看了秦氏一眼,转头看了颜宁一眼,意思是看到没,为了让你脱身,把我自己绕进去了。
颜宁深表满意地点点头,悠然地掀起窗帘一角,一边看着外面的风景,一边听着秦氏开始数落颜烈,最后,还不忘火上浇油。
“母亲,您别说二哥了,这些都是小事。您还不知道呢,”她往秦氏方向凑了凑,压低声音说道,“二哥会被北燕人抓了,是他自己违抗军令,父亲回来,还有得要收拾他呢。”
秦氏一听违抗军令,恨得又瞪了儿子一眼。她在玉阳关也待了那么多年,当然知道违抗军令是什么意思,又恨又有些担心,倒是没再数落颜烈了。
颜烈听到违抗军令几个字,只觉刚长好的皮肉又开始痛起来了,他怎么忘了这茬啊。一想到颜明德执法如山的样子,他这心里,就惴惴不安。
去打听的护卫没过多久就回来了,还带回了楚谟的小厮洛河,说是世子爷吩咐他来送颜宁她们回家。
秦氏想着颜明德没多久也要回府了,也急着赶回府中去。
她回到府里,面上看着还是镇定,可是却把正院服侍的人使唤地团团转。
颜宁和颜烈知道秦氏心里担心父亲,往年玉阳关战事,都没有此次凶险,再说当年几场大战,秦氏都在玉阳关,她亲眼看到就不担心。
这次却是只能听着人传言,在那里打仗的有她的丈夫儿女,所以其实心里是格外忧心的。她叫人做事,不过是想着等会就要见到颜明德了,心中更加坐立不安了,这也算是近乡情更怯的意思吧。
颜宁也不去打扰秦氏,跟秦氏说了一声后,带着洛河回到蔷薇院,细细问了刚才劳军时那些话是怎么传的。
洛河当时就伺候在楚谟身边,自然谁说了什么都一清二楚,最后说道,“姑娘,我家世子爷说了,那安国公一看就冒坏水,他说您要是想出气,说一声,他去收拾去。”
为了表示亲近,如今洛河叫颜宁,都跟着虹霓她们一样,不叫颜姑娘,而是叫姑娘了。当然他觉得要是能直接叫世子妃更好,省的这种还会倒春寒的天气,还得跟着世子爷跑几条街来颜府。
颜烈坐在边上,听了洛河这些话,有些生气。
他那段日子过得昏昏沉沉,后来又被颜宁喂药赶出玉阳关了,对邓宇所说的事倒是不知情,“宁儿,邓叔父说的是真的吗?那李敬贪生怕死,不敢出关打仗?”
“这事是真的,父亲念着他是皇后娘娘的大哥,安国公也算堂堂公侯之家,为他留几分颜面,这事也没声张出去。”
“这是当我们真是好欺负的吗?自己贪生怕死,还敢在这种时候给我们家背后下刀子进谗言。”颜烈只觉一股怒火上涌。
“人家没背后啊,而且人家可是在向父亲表忠心呢,”颜宁冷冷说道,“安国公真是好计谋,这可是当面想让圣上对我们家不满啊。”
“那怎么办?”颜烈恨不得冲出去砸了安国公府,只是,这种大事,打一顿好像不能了结吧?他想不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