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昭业安排了多少人?竟然南北两处的信都送不过去?
  “京城内外可有异常?”
  “济安伯最近走动比较多,其他一切都正常。”姜岳如今管着的侍卫,负责监视京城内外的动向,“离京和进京的人,都没听说有什么事。”
  “有人说荆河那边,陆路和水路都不太平,可有这种事?”
  “属下问过,据说是有匪徒劫财。但是,一些商家只要愿意花点银子,就能无事。”
  楚昭恒知道,这应该是掩人耳目的做法了,看来,只要送信人身上,有东宫或颜府痕迹的,都会被拦住。
  封平在内室,也分析到楚昭业的人,是专门拦着东宫和颜府的侍卫送信的。
  “封先生,那奴婢能不能去送信啊?”绿衣听封平说那些人只拦侍卫,不由问道,“奴婢不用带什么印信,楚世子也认识奴婢的。要是找家商队,奴婢就搭在商队中离开呢?”
  这倒是个办法,封平觉得可行,“绿衣,你先带这人回府养伤吧。若是需要你往南边送信,我再到府里来找你。”
  “是,那奴婢先回去了。”绿衣也没再多问,自己带着那护卫先回颜府了。
  封平将绿衣的话告诉了楚昭恒,“微臣觉得,派她送信倒也可行。毕竟那些人对女子防范地少,而商队等都可通行。”
  楚昭恒微微点头,“还是先派几个面生的侍卫去送信。绿衣是宁儿看重的丫鬟,她离京时,还郑重托付我,要我护绿衣安全。能不让她去送信,还是不要让她去吧。”
  万一绿衣在路上伤了,他怎么对得起颜宁的重托?
  封平听太子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劝,只好和姜岳两人再去商议,看看派什么人比较好。
  这日夜里,又派出了四批人,分别往南北两地而去。
  第二日,大理寺卿游天方来报,有京郊百姓发现城外官道边有四具尸体。
  游天方亲自去查看,四人都是奔马途中身中飞镖,其中有人是当即被飞镖射死,也有看着是与什么人动手后,不敌而死。
  游天方看其中一个侍卫,竟然佩着东宫侍卫牌,不敢怠慢,连忙来到东宫,向楚昭恒报告。
  姜岳一听四人都死了,跟着游天方,亲自去看了人,的确就是昨夜派出送信的人。
  “太子殿下,这些人好像是从远而近,是不是济安伯让他们回来了?”姜岳探听到,刘琴让人给济安伯送了一块楚昭业的令牌。
  封平再次提议,让绿衣去送信。
  绿衣是个女子,又是个丫鬟,也不引人注目,她跟着颜宁到过南州,这一路也认识路。再说,绿衣去送信,也不需要带什么印信了,楚谟身边的人,应该都认识绿衣。
  楚昭恒脸色凝重,招来绿衣,让她再带个人,去南州送信。
  他又叫来姜岳,让他往京郊东营和北营去一趟,“御林军里,凡是与钱云长交往密切的,都监视起来。”
  “殿下,那济安伯这边……”
  “济安伯,不用管他做什么,只不要让他离京就行了。”楚昭恒觉得,自己抓到了些东西,胸有成竹起来。
  绿衣得了重任,回府后,找颜栓一合计,索性就和李嫂子一起走,两人扮成母女打扮,租了一辆车,离京了。
  楚昭恒怕人起疑,索性又派了几队人,直接持官府印信,带了一队护卫,往北方送信。
  这一队二十多人,倒是顺利离京了,只是,过了邙山后,就如石沉大海,连一丝消息都没了。
  到了十月二十九,连进军的商队都没了。
  一时之间,京城权贵之家,有些人心动荡。
  好像,京城,变成了一座孤岛。
  济安伯又带了一群人在宫门前闹,要求见圣上,再次被楚昭恒直接拒绝了。
  绿衣和李嫂子一路小心地到了荆河码头那边,就看那边有官兵拦路,两人只说是要去见亲戚。那拦路的官兵听她们说是要到益州,倒是放行了,让她们走陆路。
  绿衣跟着颜宁见识过不少,看这情形,心中担心。尤其是在官道驿站内,听到有北方来的人说玉阳关被围了,他们是逃到关内投奔亲戚的,不由焦急起来。
  荆河一路的官道上,有不少从北方逃避战祸而来的人。
  她不敢乱打听,只能留意着听,听到有人说他们是冀州那边过来的,本来想到京城投奔亲戚,结果被官兵拦住了,不许进京,没办法,只好转道往南去。
  居然不让进京了?
  “李嫂子,我们要不要去玉阳关,跟姑娘说这事?”绿衣听说这消息后,就觉得待不住了。她总觉得,这种消息,应该快些告诉姑娘才是。
  李嫂子也觉得这是大事,京城进出被拦了,岂不是颜家的人也送不出信了?但是往南边送信这事,好像也很急。
  “李嫂子,要不我们兵分两路吧,我去南州,您到玉阳关去?”
  

☆、363章 城中告急

  此去南州,千里之遥,绿衣虽然是丫鬟,但是跟着颜宁,都是出入有护卫的,李嫂子有些不放心。
  “我虽然出门少,但是这车是京里租来的,走的都是官道,您尽可放心的。”绿衣知道李嫂子放心不下,慢慢分析起来,“万一我们送出去的信,姑娘都没看到,那老爷和公子们还有姑娘,对京里的事都不知道,被人蒙蔽了可怎么办?”
  李嫂子也没更好的法子了,一咬牙,“好,我跟车夫交代一下,让他送你去南州。我再雇车去玉阳关。”
  绿衣知道,李嫂子比自己出门多,又有拳脚功夫,也不和她推辞了。
  那车夫是京城里一家车行的老行脚,年纪有些大了,又是世居京城的。听李嫂子说看到流民,担心在冀州的亲戚,要去看看,还热心地劝了几句。
  他看劝不听,拍胸脯保证,“您放心,我把您女儿给你送南边家去。”
  绿衣和李嫂子两人互道小心,就在邙山分道而行了。
  李嫂子越往北走,天气越冷,遇到的流民也越多。
  过了冀州,那赶车的听说要去玉阳关,死活不肯走了。无奈,李嫂子只好买了头驴,结清车钱,自己往玉阳关去。
  转眼,到了十一月末,北燕国主自从颜烈被救走后,就跟疯了一样地攻打玉阳关。
  玉阳关城墙高达三丈多,黄土夯筑后外围还用砖砌墙,据说当年黄土都是包浆的,墙体坚固无比。北燕人只能架着云梯攻城。
  有好几次,北燕兵甚至都爬上了玉阳关的城头,满地尸体,城墙上倒着的是大楚士兵,城墙下倒着的是北燕士兵。
  为了应付北燕的疯狂,几路大军轮流守城,日夜轮班。一月下来,兵力消耗极大。
  这日,黄岐带着冀州军打退北燕人几轮攻城后,已经是夕阳西斜。颜煦带着颜家军来换防,告知颜明德等人正在府衙议事,请黄岐也过去。
  黄岐满脸尘土地走到议事厅,颜明德、楚昭业等人都在,颜宁也一身戎装地站在颜明德身后。
  自从颜宁不损一人地救回颜烈后,大家对她佩服不已,如今在军中威信更高了。
  王贤坐在楚昭业下首,他如今每日都很小心,生怕落单后就没命了。颜宁看他的眼神,毫不掩饰杀意,估计要不是颜明德拘着,颜宁都敢当众将他宰了。他没法子,如今只好紧跟着楚昭业进出了。
  黄岐看到大家脸色都有些凝重,“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
  “黄将军辛苦了,先坐下歇息会儿吧。”颜明德看黄岐一身戎装还未换下,连忙说道,又让人送了饭菜上来,大家也都没吃过。
  黄岐也不讲究,在身上擦擦手,端过饭菜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颜宁带人撤下了杯盘,楚昭业说道,“如今北燕人日夜攻城,外面大雪封路,粮草辎重等物运不进来。”他说着,食指在桌上点了点,“如今城中,粮草有些不足了。”
  粮草不足了?
  这话一出,黄岐、夏仲天等脸色都沉了下来,都说“大军未至,粮草先行”,打仗要是没有粮了,那还怎么打?
  “有没有向朝廷上奏啊?”徐阳问道。
  “前日已经让人送出去了,只是,这几天雪大,沿路不好走。”颜明德说道。
  楚昭业听说送信一事,微微皱眉,未再说话。
  “要不出城拼一场?”黄岐觉得一直守着,有些憋屈,“等没粮了再打,还不如趁现在能吃饱。”
  “黄将军,北燕人太多了,昨日颜大公子说北燕好像还在增兵。”曾成提醒道。
  昨日,颜煦在城楼上,看到北燕军营那边,还有人进来。
  城内如今是五十多万守军,北燕大军八十万,还在增兵,难怪他们敢日以继夜地攻城了。
  颜明德咳了一声,又说道,“如今粮食还可支持些时候,但是,我们箭矢,只怕这两日就要尽了。”
  守城,弓箭可以将敌人阻于城下。若是没有箭矢了,那不就等于只能和北燕人肉搏战了?
  “那怎么办?没有箭,这还怎么打?直接上刀子?”黄岐气得骂了一声娘,“处州和英州那帮人,属乌龟的吗?爬都应该爬到玉阳关了。”
  自从他们到了玉阳关后,这两支援军,就跟消失了一样,再无音讯。
  颜宁皱眉,处州的领军将军是邓宇,他和父亲颜明德少年一起从军,是生死之交,照理说,驰援玉阳关,邓宇应该来得很快才是。他麾下有十二万之众,路上出了什么事?
  几人正说着,孟良从边上走了进来,来到颜宁身边,低声说:“姑娘,虹霓在外面。”
  颜宁跟着孟良来到外面,虹霓带着她去后院,“姑娘,李嫂子来了。”
  颜宁一愣,连忙跟着虹霓快步走去,从冀州到玉阳关,路上大雪封路,一路上也没什么人烟,快到玉阳关时,驴也被雪埋了。她就靠着两条腿,走到关外。
  因为北燕人连日攻城,为了节省城中口粮,也为了安定民心,玉阳关规定,关内百姓可离城,但是规定外人不得进关。
  李嫂子一身狼狈,守城士兵开始还不肯让她进城,后来她说是找颜宁身边的虹霓,士兵们才为她通报了。
  “姑娘,奴婢见过姑娘。”李嫂子看颜宁走进房内,连忙站起来行福礼,可差点站立不稳坐倒在地。
  虹霓就在边上,连忙扶住。
  颜宁也走上前几步,拉住她。一低头,就看到李嫂子的一双手,肿得跟萝卜一样,通红通红的,有些地方还溃烂了,应该是冻伤了。再看她脚上的棉布鞋,已经看不出原来颜色了。
  “你的手,上药了吗?”
  “还好,刚才虹霓姑娘已经给奴婢拿油涂过了。”李嫂子看看一双手,说道。
  “你怎么来玉阳关了?”
  “姑娘,出事了。”李嫂子将自己和绿衣离京之事说了一遍,颜宁只觉怒火冲到心头,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处州和英州的援军,迟迟未至了。

☆、364章 谁来守关

  颜宁只觉得怒火难耐,跟虹霓交代让她带李嫂子下去疗伤,自己又冲回了议事厅。
  议事厅中,此时,几位将军都各自回营安顿,人都散了。
  “三殿下呢?”颜宁抓过一个亲兵,问道。
  “姑娘,三殿下回客院了。”
  颜宁又转头,向客院冲去。
  楚昭业所住的客院,并不在颜府内,而是离颜府有些距离的一栋独立小院。楚昭业入住后,内外伺候的都是他自己带来的人,护卫亲兵都是京郊西营中来的。
  楚昭业从议事厅出来,前脚刚进客院,李贵就禀告道,“殿下,刚才有个妇人从城外来,说是找颜姑娘身边的丫鬟虹霓,已经带进府了。奴才看那样子,好像是京里来的。”
  “京里?可打听了是谁?”
  “奴才还没打听到,那妇人很脸生。只是她那身衣服,看着是颜家下人的衣服,包袱很小,看样子只带了冬衣,所以奴才想着,必定不是从南州来的。”
  楚昭业在议事厅议事,李贵在府外等着,看到李嫂子跟在几个士兵后进来,在府门口见到虹霓后,虹霓看着与她很熟稔。他花了一番功夫打探,玉阳关这边伺候的人,不认识李嫂子,但是他从李嫂子的包袱行李和穿着,还是有个猜测了。
  楚昭业听了李贵的话,心中一个咯噔,“她怎么从京里出来的?”
  “她一个妇人,那些人……会不会没盯着老幼妇孺?”李贵知道,楚昭业下令过,颜宁带着大军离开冀州后,就截断京城的通信,只要是京城东宫和颜府的人,踏出京城就格杀勿论。
  这些废物!
  楚昭业一拍门框,跟李贵说,“马上送信出去,不论男女老幼,从京城出来往南州和往玉阳关的,都要截住。”
  楚昭业一向是喜怒不行于色的,如今忽然暴怒,李贵不敢怠慢,转身出去安排,一走到院门,看到颜宁气冲冲地过来。
  “颜姑娘,您怎么来了,待奴才为您……”李贵上前两步,请安道。
  “你走开!”颜宁一把推开李贵,冲进了客院。
  李贵招呼的声音很响,楚昭业在屋内已经听到了,“宁儿,你这是怎么了?”他走出屋子,含笑问道。
  “怎么了?”颜宁双眼直要喷出火来,看着眼前浅笑的脸,一拳挥去,“我打死你这混蛋!”
  楚昭业也是自小习武的,虽然身手比不上颜宁,但是反应还是迅速,连忙后退闪避。
  颜宁含怒之下,没留力气,身手又敏捷,一拳落空,抬腿又踢。
  李贵看她一副拼命的架势,不敢离开。客院护卫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想上前动手。
  孟良带着几个人,追着颜宁而来。
  一看颜宁和三殿下在动手,三殿下的手下打算上前助拳了
  “不要脸,打算以多欺少吗?”颜六叫了一声,跳过去就开打。
  孟良几个也上前,一时打成一团。
  “颜宁,你要以下犯上?”楚昭业趁着躲开的瞬间,喝道。
  颜宁只是紧咬嘴唇,一句话不说,闷头招招往楚昭业要害打去。
  “住手!都住手!”颜明德获知消息,赶了过来,一看院子里打成一团的两帮人,厉声叫道。
  孟良和颜六等人听到颜明德声音,不敢违抗大将军,只好停手了。颜宁却是疯魔一般,一拳向楚昭业太阳穴打去,楚昭业此时被她逼到一边,眼看无法闪避了。
  颜明德吓了一跳,叫了一声“住手”,自己上前截住了颜宁这一招,看楚昭业只是脸上挂了点彩,其他没有大碍,暗暗松了口气,沉下脸对颜宁说道,“宁儿,你疯了!竟敢冒犯三皇子!”
  他没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女儿忽然来找楚昭业拼命了。
  在玉阳关这些时候,颜宁对楚昭业虽然谈不上敬重,在人前从来没有失了礼数,也一直是克制有礼的样子,今日是怎么了?
  颜宁被颜明德架开一拳,转身还想攻去,颜明德一把拉住她胳膊,“宁儿!”
  颜宁不能跟自己父亲动手,停下手,怒声叫道,“父亲,没有援兵了!这个混蛋,要拿这里五十多万人命做儿戏!”
  她说着,好像忽然回过神来,转身对孟良说道,“孟良,快,点兵!我们回京城,对,快些回京城去。”
  颜宁心里知道,此时赶回京城,可能来不及了,只是,她怎么甘心?
  听了李嫂子的话说,她忽然明白为何英州军迟迟不至,楚昭业必定是让英州大军在荆河码头待命,打算出其不意攻入京城。
  而玉阳关这五十多万人,就算想救援,天高路远也来不及了,再说外还有北燕大军虎视眈眈。
  楚昭业在冀州想开溜,可能是打算亲自带兵的,被自己阻了后,他来到玉阳关,等着京城传来捷报吧?
  若是兵变成功,京城里济安伯等人可以先遥遥拥立他为皇,然后带兵赶到玉阳关打退北燕人。
  他还能得个御驾亲征的美名。
  若是玉阳关破了,有京郊西营这支人马,他退回京城还是没问题的。
  再说,阻断了京城往南北的消息,楚谟可能也和自己这边一样,正在傻乎乎地与南诏人打吧?
  不对,或许楚昭业还会等楚谟对南诏传来捷报后,再动手。这样,玉阳关之围,就可由南边带人来解了。
  若是楚谟不来,就要承担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骂名。若是来了,打完北燕,楚昭业刚好将镇南王府和颜家,一起收拾了。
  颜明德听颜宁说了这些,也是一愣,他没有想到,楚昭业为了皇位,竟然拿五十万人命,来做这场豪赌?自己这些人,被他将在这儿了?
  “父亲,您还犹豫什么?我们现在赶回去,也许还来得及,只要南边还在打仗,也许他们不会这么快攻打京城的。”颜宁急着喊道。
  颜明德却是冷静下来,看了楚昭业一眼,对颜宁说道,“宁儿,我们不能走!我们走了,谁来守关?”
  “谁要江山就让谁来守!我们赶回去救人!”颜宁怒声叫道。

☆、365章 谁人可依

  “宁儿,我们不能走!玉阳关一破,就是关内百姓遭殃!颜家军自从在玉阳关驻守以来,从未离开玉阳关一步!”颜明德却大声喝道。
  颜宁看看父亲,再看看楚昭业,心中只觉得有团火在烧。
  父亲这反应,也在楚昭业的计算之内吧?
  他明明知道父亲一心为国为民,前世,却还是害死了父亲。
  现在,他们在这守城,就为了等着楚昭业继位后,再让颜家族灭?
  “那我先杀了他!”颜宁抢过颜明德身边一个侍卫的腰刀,就想拔刀。
  “宁儿,外敌当前,不能动摇军心!”颜明德却又拉住了她。
  如今,城中官兵们,都还等着援军到来,等着京城来信。若是楚昭业这安排传出去,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
  颜明德转身对楚昭业说道,“三殿下,外敌当前,望你以天下百姓为重!玉阳关中,经不起任何动荡了。”
  楚昭业明白颜明德的意思,点点头,“颜大将军一心为国,我既然在这里了,自然也是盼着玉阳关牢不可摧才好。”
  颜宁还想说话,颜明德已经拉着她走出客院,“宁儿,让其他几位将军知道又如何?若是三皇子篡位成功了,其他几位将军不知情,就可继续为国效命。你若是告诉他们了,将来,他们也难免一死!”
  “那您呢?颜家呢?就该等死吗?”
  “皇后娘娘是颜家的女儿,知不知道这消息,颜家,都是与太子殿下休戚相关的。”颜明德平静地说道,“再说,你为何认定三殿下能成功?你不是一直说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吗?自家人,当然要相信自家人。”
  颜明德这话,其实也是骗自己。不然,他怕自己定不下心,来处理眼前的战事。
  颜宁当然觉得太子哥哥很厉害,但是,前世,是楚昭业登基了,这世,若还是他登基为帝,那自己重来一生有何意义?
  太子哥哥宅心仁厚,没有楚昭业的冷酷,没有他不择手段啊。
  她不知该如何说,满心凄惶,喃喃问道,“可是,那是十万精兵啊?姑姑怎么办?太子哥哥怎么办?”
  颜明德看女儿如无枝可依的雏鸟,忍不住将她揽住,“别怕,父亲在,有父亲在!”
  颜宁明知父亲也没办法,却觉得眼泪不可阻止地流下来,然后跟着颜明德回府走去。
  一个人影,在颜家众人走后,从雪地中飞起,往客院走去。
  楚昭业听他回禀了颜明德的话后,松了口气。他没有估计错颜明德,幸好,玉阳关里,有颜明德在。否则,颜宁若不管不顾地带兵回京救援,那大楚的江山,真要危矣。
  他缓缓松开攥紧的拳头,手心里,都是汗。
  李贵看楚昭业没有说话,让那人退下后,自己打算去将刚才殿下的吩咐传令下去。
  “李贵,不用了。若是有妇孺往南州传信,那估计追不上了。你让侍卫们平时不要出城,每日到城门那边等消息即可。”楚昭业改了主意,又吩咐道。
  颜明德劝住颜宁,不让她来杀自己。但是,以颜宁的性子,不杀自己,可不会不杀自己的侍卫。
  这时候,自己要是派人出城,估计一个个都会被颜宁给杀了,何必白白损失人力?
  此时已经入夜了,呵气成冰的时候,楚昭业慢慢走回房中。
  他还是很羡慕楚昭恒的。
  生下来就是太子,颜明心没太多心机,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千般疼爱万般宠。
  长大了,又有颜明德护着。
  后来,还有颜宁这样的傻子,一心为他打算。
  自己从生下来,就被母妃寄予厚望,自小习文练武,从无一日懈怠。从小时走到今天,哪一步不是靠自己小心谋划?
  楚昭恒只要等着就好,自己呢?
  楚昭业慢慢吐出一口气。
  “殿下,刘副将今日送了封家书过来,奴才看他那样子,可有些不好。”李贵跟着楚昭业进屋,从书桌上拿了刘岑送来的家书,递给楚昭业。
  楚昭业看了一眼,直接扔到了脚边的炭盆中,看着火苗蹿起,将那封信慢慢烧着,“让他安心待在这儿。”
  “是,奴才下次会跟刘副将说的。”
  刘岑在京城养尊处优,何时吃过这种苦头。再说,他本来以为自己只是跟着楚昭业来边关走一遭啊。
  李贵看楚昭业这样说,就明白了。
  济安伯刘家,事成之后,或许就是三殿下拿来向天下交代的替罪羊了。
  想起颜宁说自己的话,楚昭业绷紧脸,拿过玉阳关军中的文书看了起来。他想当皇帝,他也想守住玉阳关。
  玉阳关中,如今粮食还可支撑一阵,可箭矢一尽,守城伤亡就要大了。
  按他原来的预计,五十万人守关,只要不出关的话,至少可支撑三月。到时,京城中胜负已决,不论是他胜了,还是楚昭恒胜了,都会派兵来解围。
  他看着屋外的积雪,他离开冀州时,给韩望之留的令是让他等在荆河码头,等南州传来捷报时立即发兵攻打京城,现在已经打草惊蛇了,韩望之就得立即动手才行了。
  还有玉阳关这里,也不能继续坐等了。
  “走,去找颜大将军。”他匆匆写下几行字,跟李贵说道。
  李贵觉得,自家这殿下,胆子真是大。刚刚颜家父女含怒离开,现在就去找他们?他不怕走进颜府后,被颜宁给暗害了啊?
  楚昭业披上大氅,来到颜府,就看到颜府内外有几分喜气,走进议事厅,听到里面很是热闹。
  “颜大将军,你家大公子,真是有勇有谋啊。”黄岐大笑着夸奖道。
  “这是有什么喜事吗?”楚昭业在议事厅外接了一句,含笑走进厅中。
  “三殿下来了!”议事厅中几人都站起来迎接。
  “不用多礼,快请坐吧。这是有什么喜事了?”楚昭业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含笑又问了一遍。落座时他扫了一眼,厅中颜明德、颜煦、黄岐等几位将军都在,颜宁没在厅中。
  颜明德看到他,倒是一如既往的恭敬。
  原来一向传言耿直的颜大将军,做起假来也很像那么回事。他心里对自己,应该是恨的,但面上,可一点看不出来。
  “三殿下,今夜颜大公子带人夜袭了北燕军营,大胜啊。”

☆、366章 天下皇室

  原来颜煦今夜带人驻守城楼。
  他看连日困守,城内的将士们士气有些低落。再一看北燕人今天没有夜袭,篝火都在营地腹地,显然守备松懈。
  他让人准备了吊索,带着三百人换上黑衣,摸到北燕军营中偷袭了一把,撤回来后,三百人完好无损,只有一人轻伤。
  难怪黄岐要大力称赞了,先有颜宁闯营救人,又有颜煦带兵袭营,颜明德这一儿一女,真要羡煞将军们了。
  “今日去北燕军中,发现他们的马深夜还在啃草根,只怕,北燕的粮草,也是不足的。”颜煦待大家静了些,说出自己偷袭时所见的情形。
  这消息,比他偷袭成功,更让人振奋。
  “北燕若是粮草不继,那是不是会退兵?”曾成先到了这个。
  “只怕没这么快,他们毕竟还在运粮。”夏仲天站在城楼上,曾见过北燕运粮入营。
  楚昭业看大家不再说话后,缓缓说道,“北燕国主此次亲征,带了太子和五皇子。这两人不和,若是北燕国主亡故,那北燕大军必退无疑。”
  他未打过仗,但是,他对于北燕皇室,还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千军万马之中,要杀了北燕国主?
  这简直是玩笑啊。
  众人一时默然。楚昭业所说的话有理,只是,实现可能性太小。
  颜煦听了他的话,沉思片刻,却是说道,“或许可以一试。我今晚偷袭时,北燕士兵有人叫着‘快保卫太子’,有人叫着‘保护国主’,人群有所分散。”
  “若是战场之上,北燕国主遇险,北燕太子未必会全力营救。”楚昭业又说了一句,“北燕国内还有四皇子在镇守,国主若是死于战场,那太子就可即位了。”
  颜明德看楚昭业侃侃而谈,将北燕几位皇子的想法点说了一番,他心中感慨,天下皇室一样黑啊!
  “当然,此为下策。城中粮草还可支撑一月有余,我们还可等等。”楚昭业最后说了一句。
  黄岐想要问援军,想想大家都没消息,何必多问,让人丧气呢?
  颜煦心中一动,“箭矢之事,我倒有个法子,我们可先向城中百姓借铁器,命工匠连夜锻造。”
  这办法可行,众人都觉得不错,商议之后先各自回去歇息了。
  没人之后,颜明德将颜宁的话,慢慢告诉了颜煦。
  颜煦听说援军没有了,再听颜明德说了颜宁的话,心里也是愤怒。只是,他自小稳重,也和颜明德一样,以守护玉阳关为己任,觉得父亲所言有礼。
  父子两人正在商议,有士兵跑来说,“大将军,少将军,城外来了一队人马,说是处州援军。”
  颜明德不敢怠慢,亲自到了南门,南门外,一支明显疲惫不堪的队伍,“你们将军呢?”
  颜明德看了面前几人,问道。
  “大哥,小弟在此。”一个清亮的声音说道,队伍后,一人骑马慢慢上前,盔甲上甚至还有冰渣子,“小弟惭愧,来晚了。”
  颜明德一看,正是处州将军邓宇。邓宇当年也曾在北地从军,两人是一起上过沙场的过命交情。
  颜明德看邓宇人困马乏的样子,“你们怎么搞成这副样子?快先进城歇歇。”
  邓宇也不推辞,他也的确是累得很了,跟着颜明德进城后,还不等黄岐等人来,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颜明德看他这样子,先让人将他抬到后院客房去歇息,又将处州过来的这支大军安顿好。
  颜煦让人到几位将军处告知处州军来了,自己又带人回去守城。
  黄岐等人听说处州大军来了,不觉精神一振,城中上下得知又有一支援军来了,都是高兴异常。这些时日,一直被北燕人压着打,实在太憋屈太窝囊了。
  邓宇一觉睡到第二日下午,是在北燕攻城的喊杀声中,惊醒过来的。他一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可是带着粮食辎重,行军还是缓慢了。而越靠近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