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赐良配-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思齐年高望重,朝臣们赞成地很多,太子一派的文官里,又几乎以他为首。
郑思齐还在朝堂上,说太子殿下事父至孝,绝不可能发生元帝在就登基之事。有他表态,三皇子一派趁机要求查元帝病因。
楚谟私下与颜宁谈论时,嫌弃郑思齐迂腐误事,无奈文人的想法,总是讲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晋阳大长公主此时也跳出来,要求太医救治元帝清醒云云。她虽然是女子,但她是元帝的姑母,辈分高,说话也有人听。
楚昭恒没有明说绝不提前登基之语,但舆论纷纷之下,也不能立即准备登基。
表面上,京城还是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争斗不止。
元帝昏迷的消息传出,大楚周边蠢蠢欲动。
七月,南州八百里急报,南诏乐正弘率领八十万大军,陈兵边境。
楚谟无奈,只好请旨回南边领兵抗敌。
这两年楚昭恒盯着户部,让各地补上亏空,朝廷的国库也充盈不少。但是,大军一动,就是真金白银,南边征战,又一向是先由镇南王府自筹,然后朝廷再补发的。
临行前,颜宁拿了一张八十万两的银票给楚谟。
这银子,还是当初在天牢里,她从林天龙手里给榨出来的。她在家里,一直没什么用钱的地方,再说忽然拿出这么一大笔银子,秦氏非刨根问底不可。所以,她一直妥善藏着。
这银票面额,倒是吓了楚世子一跳,“宁儿,你哪儿来这么多银子?”
“别人贪的,我截胡的。”颜宁撇了撇嘴,不说是从谁那得来的,但没隐瞒来路,“这些银子,你带到南边去,若是军饷紧急,也可拿来买粮食等物。”
楚谟看着这银票,吃吃一笑,“这些银子,算是你嫁妆好了,我带回去,刚好拿十万两帮你置办庄园田地,剩下七十万两给你放银库。明年你嫁过来,就是南州城内的首富了。”
他堂堂男子汉,怎么能用未婚妻的银子?
但是颜宁为自己谋算担心,这心意可珍贵地很,抱着反正明年颜宁就是自己媳妇的心思,他拿着银子盘算起来。
颜宁听了他的话,一笑,“随你,只先别急着买,若是大军粮草告急,这点银子也能拿来救急。”
楚谟离京后,京中形势更见紧张。
楚昭恒和楚昭业,在朝堂上屡屡争锋相对。
到了九月,玉阳关和虎啸关相继六百里军情急报,虎啸关倒还好,只是又有北燕军集结之势,玉阳关却已经打了两场。
楚昭恒命周伯坚带十万军队赶赴虎啸关,以防虎啸关再落入北燕手中。
颜宁觉得形势有些不对,心中一阵阵发紧。
外患时最易内忧。想起前世文彦落入楚昭业手中,她就有些坐卧不宁。如今玉阳关很可能有战事,她不能把母亲和大嫂还有文彦送到玉阳关去,那还能送到哪儿去呢?
刚巧此时,南州来信,秦妍如要在十月出嫁了。
秦老太君觉得自己年纪渐大,想早些看着小孙女出阁。
王氏来报喜,说自己打算尽快动身赶回南州去,好料理秦妍如出嫁之事。
颜宁在边上听了,心中一动,跟秦氏说,“母亲,您和大嫂离开南州后,一直都没回去过。外祖母连文彦都没见过呢,不如趁着妍如姐姐出嫁,你们也回南州一趟?”
南州有镇南王府在,颜宁相信,有镇南王和楚谟坐镇,想在南州城里动秦氏等人,应该没人有这么大的本事。
母亲和大嫂文彦走了,自己留在京城,凭自己的武功,也能帮得上太子哥哥的忙,真有不好,跑也比带着母亲等人跑得快啊。
秦氏听了颜宁的话,有些动心,可是想着最近听到的玉阳关可能要打仗的事,又想留在京城听信。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玉阳关,她总想着离他们越近越好。
“母亲,您待在京城也没用。不如这样吧,女儿留在京城,若是玉阳关战事真起来了,我就把战报发到南州,让您知道,您看怎么样?再说,如今北燕在虎啸关派兵,或许北燕人还是想跟上次一样,打虎啸关呢。”
颜宁欺负母亲不懂兵事,信口胡诌。
王氏听颜宁说让秦氏和秦可儿一起去南州,倒是赞同,也劝说道,“五娘,母亲她老人家一直念叨你呢,还有可儿,不如像宁儿说的,你们也跟我一起去南州?横竖待个两个月就回来了。”
“婉如姐姐,不如你也去吧。你在京城,妍如姐姐一出嫁,更没什么见面机会了。”颜宁又游说秦婉如。
秦婉如当然要和封平商议后再定。
秦可儿也有些想念祖母和母亲,她嫁到颜家后,秦老太君和苏氏,也只有书信往来了。
“母亲,外祖母可七十多了,难得这次有机会,又能和大舅母一同去,路上也有照应。再说到了南州,妍如姐姐出嫁,也许您还能帮忙呢。”
“好吧,那宁儿你也一起去吧?”秦氏答应了。
“母亲,我前年去过南州了,再说家中总要留个人照应,有我在,您和大嫂就放心去南州吧。就算待到过年都没事。”颜宁当然不会走。
秦氏觉得留女儿一人在京不放心,可想想女儿这两年的事,她又觉得自己多想了,也就答应了。
☆、332章 留京心安
颜宁送秦婉如回府,特意与封平说了自己的意思。
封平有些顾虑,毕竟这种时候送走家人,万一楚昭恒生了疑忌呢?
刚巧招寿找到封宅,看到颜宁,高兴了,“表姑娘也在,省的奴才再跑一趟了,太子殿下请您和封先生去一趟呢。”
这种时候,不知楚昭恒找自己什么事,颜宁不敢耽搁,让人回府给秦氏送信,自己和封平来到东宫。
楚昭恒正在书房等二人,看他们到后,直接说道,“宁儿,我听说秦尚书夫人要回南州,你二表姐要成亲了。这是喜事,舅母应该也很多年未回南州了吧?不如你带舅母她们回去一趟?”
他又转向封平说道,“永均,你家夫人妹子成亲,你也让夫人带孩子回去看看?”
秦婉如去年,生下了一个女儿。
封平一听,不由面红耳赤,对上颜宁戏谑的目光,不由更是惭愧。他对着楚昭恒长揖作礼。
“永均,这是为何?”楚昭恒有些奇怪。
“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惭愧不已。”
颜宁和楚昭恒说了自己的打算,最后说道,“不过,太子哥哥,我让母亲和大嫂带文彦去南州,我不去,我要待在京城。”
楚昭恒听秦氏已经准备去南州了,欣慰了些,听颜宁不去,“宁儿,你也去南州吧,等京中局势稳定了,我再派人接你们回来。”
颜宁摇摇头,“太子哥哥,你身边朝臣不少,可没几个懂武的,我要在京城陪着姑母和你。再说,我还答应母亲,要打听玉阳关的信儿送去南州呢。再说,南州有楚谟呢。”
楚昭恒听到颜宁说要留在京城陪自己,心中一暖,可他怎么能拖着颜宁犯险呢?
元帝骤然昏迷,京中流言直指颜皇后谋害。
京城,如今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已经斗个不停了。
他虽然相信自己不会输,但是何必要颜宁陪在京城冒险?
他张开还欲劝说,颜宁已经一口回绝,“太子哥哥,我若是去了,我母亲担心父亲和大哥他们,就不肯去啦。如今京城万事都好,让我母亲带着大嫂她们去南州好了。您别说啦,难得出门,我去宫门碰运气,若是姑母有空我见见姑母去。”
颜宁说完,说了声告退,直接转身走了。
随着楚昭恒监国,也只有一个颜宁,敢在他面前说走就走,都不等他给个回应。
楚昭恒外表温文尔雅,可处置二皇子宫变时让人见识了铁血手腕,如今他可是储君,元帝此时要是驾崩,太子强势登基,谁敢不敬?
颜宁离开东宫,叹了口气,太子哥哥是好意,可她这心里怎么放心得下?若是楚昭业登基,别说他们待在南州,就是待在南诏,可能都太平不了。她不亲眼待在京城,看着太子哥哥登基,她这心里就觉得不安。
元帝的晕倒,是意外,还是人为?
颜宁来到皇宫,求见颜皇后。
如今虽然流言纷纷,但是还没人闹到明面上,颜皇后自然还是后宫第一人。
颜宁在皇城外,等人进宫向颜皇后请示。
钱云长带着一队御林军巡视,与颜宁擦肩而过的瞬间,他向颜宁微行一礼。
颜宁如今可不止是颜家姑娘,还是三品抚远将军,军中又讲究军职高低。比她职位低,自然都得行礼问安。
颜宁看了一眼这位钱统领,“钱统领辛苦了。”
不等钱云长说什么,宫里一位凤禧宫伺候的太监,出来迎接颜宁。
元帝晕倒在凤禧宫,但是,在晋阳长公主带着宗室众人探病之后,要求将元帝移到乾坤殿的寝宫。
其实,乾坤殿虽然是帝王寝宫,但元帝登基后,很少待在那处,大半时间倒是宿在勤政阁。
颜皇后担忧元帝身体,每日大半时间,都守在乾坤殿处。
颜宁此时,就跟着那位太监来到乾坤殿。她是第一次来这里,左右打量了一下,一样的殿宇巍峨,少有人声喧哗。
颜皇后在乾坤殿的偏殿见了颜宁,问道,“宁儿,你今日怎么想到进宫来了?”
“多日不见姑母,我担心您。”颜宁仔细打量颜皇后,只见她眼皮浮肿、满脸憔悴,眼角,还有哭过的痕迹。
她心里不由又叹了口气,姑母,是重情之人。不管元帝对她如何,姑母心里,对元帝是有感情的。这若是换个女人,等不及要做太后了吧?自己这姑母,却生怕元帝出事,恨不得片刻不离地守着。
颜家门里出来的姑娘,都是死心眼的傻子。
颜宁心里,狠狠唾弃了一下,却无法改变死心眼的事实。
“姑母,您自己也要保重,看您脸色都不好了。现在,还是要您撑着呢。”她只好劝了一句。
颜皇后苦笑道,“我没事,唉,苦了你太子哥哥。他还瞒着我,外面那些流言,我都知道了。我就盼着圣上能醒过来,也好澄清这些事。”
世上的黑白,有时是在人嘴里定的。颜宁知道颜皇后觉得委屈,若是当年的自己,或许也会觉得委屈,然后一心为自己求个清白。
颜宁又与颜皇后聊了几句,心里的话,却不能说出来。
“对了,你母亲近日在家可好?”
颜皇后倒是想起了秦氏。
颜宁将秦氏和秦可儿会带着文彦去南州之事说了一遍,颜皇后点点头,“去趟南州也好,你在京也无事,不如一起去吧。”
姑母原来也不是不知道啊。
“姑母,我刚才与太子哥哥说了,我要留在京里呢。让母亲他们去吧。”颜宁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
颜皇后看她主意已定,也不再劝了。
颜宁告辞离宫,“姑母,我到皇姑父的寝宫外给他磕个头吧?”
“好,你跟我来吧。”颜皇后当然不会阻拦,带着颜宁来到元帝寝宫外。
此时,元帝寝宫外,康保和孙神医正守在门外,见到颜宁,两人招呼了一声。
颜宁就在院子里,对着元帝寝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也算请安过了。
康保扶起颜宁,欣慰地说,“颜姑娘,难得圣上昏迷着,您还记得要给圣上请安。”
☆、333章 当机难断
颜宁看了这位御前大总管一眼,笑道,“康公公,您辛苦了,姑母和太子哥哥都说,康公公对皇姑父这份忠心,真是难得的。”
康保一愣,随即满脸堆笑地说,“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过誉了,都是奴才应当的。”
“康公公是御前大总管,皇姑父最信任的人,以后,肯定也是姑母和太子哥哥的左膀右臂。”
“颜姑娘太抬举老奴了,老奴只求个心安。”
“如今,能有个心安就难得了。听说康公公老家是益州?家中还有什么人不?康公公对圣上忠心,一定能得个心安的,将来还能回家享福呢。”
康保笑着说,“多谢颜姑娘吉言。”
康保是元帝御前总管太监,深受元帝信任。如今,元帝乍然倒下,太子和三皇子对他都多有拉拢。
但是他是个明白人,如今两边拉拢自己,只是因为自己此时说的话值钱。
他看了颜宁一眼,这颜姑娘,比起皇后娘娘,可难缠多了。
颜宁又问康保,“康公公,我父亲蒙孙神医赐药后,身子好了很多。如今父亲远在玉阳关,我想再跟孙神医打听一下……”
“哦,姑娘稍等。”
颜皇后听颜宁说起颜明德,问道,“宁儿,你父亲身子可是又有不适?”
“没有,姑母,只是我想着孙神医既然在,就问他一下,求个安心。您去忙吧。”
颜皇后苦笑,她如今有什么可忙的,不过元帝刚吃完药,她得去看看,所以她留下惠萍送颜宁出去,自己走进元帝寝宫。
孙神医走了过来。
颜宁对他使了个眼色,问道,“孙神医,您当初离京的时候,给我父亲留的药,快吃完了,不知是否还要配些?”
“那药啊,姑娘跟我来,我给你带些调理身子的丸药。”
“惠姑姑,您稍等,我去一下就回来哦。”
颜宁跟在孙神医身后,来到孙神医暂住之处。
因为颜皇后和太子殿下都对孙神医的医术信任有加,所以,如今元帝的身体,主要由孙神医调理,太医院每日来两个太医辅助。
孙神医进了自己院子,找出一个小瓷瓶,递给颜宁,“看姑娘有些上火,近日夜里也没睡好吧?此药可安神祛火。”
颜宁苦笑着收了,最近,自己怎么睡得着?
“孙神医,圣上的病,还能好吗?”
“中风醒来的也有很多,但是要恢复如初,得看机缘了。”孙神医对颜宁回答的直截了当。
颜宁预料地也差不多,她看了孙神医一眼,又问道,“中风的人,病中,会不会再醒不过来?”
这话,孙神医一惊,抬头,看颜宁两眼盯着自己,眼神黑亮。
“圣上的身子,元气本就大伤了。”
孙神医说这话,心里,却是翻江倒海,这颜宁,打算让自己弑君?
他不由又补上一句,“只是,皇后娘娘每日都会让老夫和两个太医一起诊断开药,圣上进药前,康总管都会亲自尝一口。”
颜宁明白了,太医的医术没孙神医高明,只是,救人害人还是能看出来的。
姑母要元帝活着,自己能怎么办?
颜宁犹豫了片刻,“孙神医先好好给圣上看病吧,若有事,我再跟您联系。”
非常之时,当机立断才是上策。可是,她能枉顾姑母的意思吗?
孙神医看颜宁暂时打消了这念头,暗暗吐了口气,他虽然忠于镇南王府,只是,看着一个小姑娘,面不改色地与自己商讨弑君之事,心里还是很有压力的。
颜宁也未嘱咐他不能乱说,一来孙神医既然是楚谟信得过的人,那自然可用;二来这种事口说无凭,孙神医除非打算投到楚昭业那边去。
只是,现在这种情势,不是想官位想疯了,应该都不会跟着楚昭业一起疯吧?
就像晋阳长公主,虽然站出来说话了,可也不敢明着偏袒到三皇子这边。
颜宁走出乾坤殿,沿着御花园离宫,宫中往日花团锦簇、宫人内侍穿梭往来的热闹,如今不复见了。各宫娘娘们,恐怕都在担心圣上若是熬不过这一茬,自己该如何立身了。
走到宫外,颜宁坐上马车,又有些后悔。
孙神医用药高明,她若坚持要下手,孙神医总能想出法子来的。
算了,既然现在已经出来了,就不要想了。
一个救人活命的神医,自己何必要逼人做害人之事呢?
颜宁觉得,自己重生后,往日刻在心里的忠君爱国之念,好像都淡了。
若是今日不是元帝死,就是自己家人死的话,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弑君。
现在,还没到生死关头,姑母,又一定要让元帝活着。
颜宁苦笑了一声,自己到底比不上楚昭业。
虹霓和绿衣看颜宁忽然苦笑,有些奇怪。
“姑娘,怎么了?”绿衣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绿衣,”颜宁看着虹霓和绿衣,忽然想起,虹霓有孟良了,自己,还没给绿衣安排过呢,“绿衣,文彦身边照顾的人,我觉得王嬷嬷年纪大了,其他人没你细心,要不,你……”
“姑娘,您再嫌弃奴婢,奴婢也要留在您身边多留几年。”绿衣却是微笑着摇头,“奴婢不放心您,虹霓比奴婢做事爽利又有武功,可是她做事大大咧咧,姑娘的东西收拾等等,还是奴婢在的好。”
虹霓忽然听到颜宁要送绿衣走,不等颜宁开口,就说道,“绿衣姐姐说的是,奴婢做事没绿衣姐姐细心。不过,姑娘,不管您有什么打算,奴婢总是要留到您出阁以后的。”
“姑娘,是……是有什么不好吗?”绿衣压低声音问道,她和虹霓给颜宁守夜,当然知道自家姑娘最近,晚上睡得越来越晚,南边的战报北面的消息,姑娘经常一看就发呆大半天。
“没事,一切都还好。”颜宁不想让她们跟着担心。
“没事就好,离回府还有些时候,姑娘,您歇歇吧。”绿衣拿了一个靠枕,给颜宁靠在后面,又拿起团扇,轻轻摇着扇风。
颜宁靠在车壁上,居然真的睡了过去。
☆、334章 护人为重
秦氏离京之事,很快,就很多人都知道了。因为,颜府压根没隐瞒消息。
颜宁劝说秦氏,既然要有段时间不在京城,有些相熟人家,也该告辞一二。
所以,秦氏带着秦可儿,特意进宫跟颜皇后说明去南州之事,又到武德将军府等几家走了一圈。
终于,三日后,王氏和秦氏都收拾妥当,秦可儿带着文彦,秦婉如带了女儿,一同离京上路了。
颜宁跟秦绍祖说过,希望王氏和秦氏此行走官道南下。
“宁儿,官道可是要多好几天呢。”王氏奇怪地说道。
的确,从京城往南州,从荆河走到经南码头上传,是最快的,而且坐船总比马车要舒服些。
“大舅母,我听说荆河马上要运送粮草物资,到时河道上难免鱼龙混杂。走官道,也就比水路多个四五天,反正你们如今回南州,时间也充裕。要是在河道上,被堵住了,那等起来可烦了。”
秦绍祖也知道,朝廷最近是在荆河运送东西。
王氏听了这话,觉得有理。
所以,最终,王氏和秦氏就带着车队走陆路南下了。
颜文彦虚岁四岁了,说话利索很多。
他这两年,几乎就是颜宁的小尾巴,也不知是不是前世留下的缘分,对颜宁比对秦可儿还亲。如今他听说颜宁这个小姑姑不和自己一起走,大闹了几场。
跟着母亲坐在马车里,还没离京,他已经哭着抱着颜宁说,“文彦要是想姑姑怎么办?”
颜宁被他哭得心疼,连忙抱着哄他。文彦哭得跟一只花脸猫似的,也不出声,就抽泣几下,拿手背抹了眼泪,然后继续抽泣继续抹泪。
“文彦,你这眼泪水怎么怎么多呢。不哭啦,姑姑带你骑马好不好?”
“好。”文彦抽泣了几声,点头了。
颜宁抱着他,骑上自己的枣红马,十五岁的小姑娘,面前抱着一个细皮嫩肉的小娃娃,看着分外可爱。
颜宁一边催着马,跟在秦氏马车边上,一边跟颜文彦说,“文彦,这次去南州,可只有你一个会武功的男子汉,祖母和你母亲,都得靠你保护啦。”
颜文彦去年,就跟着颜宁一起扎马步了,如今,歪歪扭扭,还可以打出一套拳来。
文彦听了这话,骑在马上,豪气顿生,“恩,姑姑放心,我一定会保护祖母和母亲的。”
“好,有文彦保护着,姑姑就放心啦。还有啊,男子汉不能哭鼻子,过段日子姑姑就来南州,接你们回家。”
颜文彦听说颜宁会亲自来接自己回家,高兴了,“姑姑,父亲也要来接文彦才行。”
“行,到时候你父亲、祖父和叔叔,都来接文彦,文彦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威风吧?”颜宁摸着文彦柔软的头发,温柔地答应。
颜文彦一高兴,差点从马背上跳下去。
“找摔啊,别动!”颜宁连忙搂紧他,“你到了南州,可不许调皮。要听祖母和你母亲的话,你要是不听话,让我知道了,打你屁股哦。”颜宁又威胁了一句。
“姑姑——我会很想你很想你的。”颜文彦吐着舌头,转头撒娇,“姑姑,跑快点,我们到城外等。要像上次那样,让马飞起来。”他难得有机会骑马,不满足小跑了。想起上次颜宁带他跑马的速度,立时要求起来。
“好,抱紧了。”此时已经出了城门,颜宁一抖缰绳,纵马跑了起来。
颜文彦高兴地大喊大叫。
两人一马,直接跑到官道上,颜宁才勒住缰绳,抱着颜文彦下马。
她跟颜文彦指着,告诉他玉阳关在哪边,南州在哪边,闲聊着,等了好一会儿,秦氏等人的马车才跟了上来。
秦氏看到颜宁就嗔怪道,“宁儿,也不看看文彦才多大,万一吹着风可怎么得了。”
颜宁笑着将颜文彦塞到秦氏的马车,“母亲,快抱好您的宝贝孙子。女儿是根草,孙子才是宝。”
“姑姑是文彦的宝。”颜文彦立即接了一句。
秦可儿上前,从颜宁手中抱过文彦。
颜宁又去和王氏告别,秦氏拉着颜宁,将这几日嘱咐的话,恨不得从头再细说一遍。
颜宁怕她唠叨,连忙将她扶回马车,“母亲,快点赶路吧,不能错过下个驿站啊。”
秦氏无奈,只好叫过李嫂子,嘱咐了她一遍。
此次秦氏去南州,颜宁留下了颜栓夫妻两个。
颜宁看秦氏上了马车,又叫过侍卫头领,让他们路上务必小心,晚上歇驿站,宁可走得慢,不可在荒郊野地过夜。
颜家家将大多都跟着颜明德父子到玉阳关了,此时,留在京中的,只是些家中护卫,其中还有四个是楚谟留给颜宁的人。
为了确保安全,家中两百多个护卫,颜宁派出了一百五十人,又让楚谟留下的四人跟着南下,“到了荆楠码头后,会有镇南王府的人来接,到时,你们几个再回来。”
颜宁想想,又低声吩咐,“路上若是遇到事,记得,无论发生何事,你们一概不理,只管守在夫人她们身边。若是有事,护着人马上走,东西丢了就丢了,切不可因小失大,中了别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那四人领命,“姑娘放心,我们必定护卫夫人们安全。”
“好,你们自己也要小心,到了荆楠码头后,尽快回来。”
官道之上,马车扬尘,颜宁带着虹霓、颜栓几人,等秦氏的车队都看不到影了,才翻身上马,回城去。
快走到城门口时,颜栓走近颜宁,往城楼上示意,“姑娘,您看,那是三皇子殿下啊。”
颜宁抬头,果然看到楚昭业正站在城楼上,他所面对的方向,恰是秦氏等人离开的方向。
楚昭业感觉有人在看自己,一低头,就看到颜宁正仰着头,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己,他微微一笑,对颜宁招手示意。
颜宁也含笑点头,心中所有思绪,都藏在了这笑容之下。
楚昭业走下城楼时,颜宁带着虹霓骑马等在下面,好像正专程等着他。
☆、335章 聪明自扰
楚昭业看看颜宁,见她脸上离愁还未能完全收住,“送秦夫人离京?”
颜宁却已经收敛了情绪,点点头。
楚昭业面含浅笑,“说起来,宁儿,你也好久没去我府上坐坐了。”
这话说的,熟络地很,好像颜宁经常去三皇子府一样。
“那今日三殿下有意请我做客?”颜宁微微歪着头,不经意间,显出了一丝灵动。
楚昭业只觉胸中一窒,刚正的脸上,笑容更加绽开了些,“看你今日心情不太好。”
他说着接过李贵递过来的马缰绳,翻身上马,与颜宁并排而行。
颜宁微微落后一个马头的距离,慢慢跟在边上。
到了三皇子府,门房看到先吓了一跳,上次这姑娘来府里,把自己这些人揍了一顿,那疼的啊。所以,门房行礼之后,立即躲远些。
楚昭业带着颜宁,到自己内书房外的厅中坐了,将李贵等人留在外面。
颜宁直接让虹霓等人等在府外,压根就没让他们进来。
“难得宁儿你如今还肯到我府上坐坐。”
“原本是不敢来的,只是,今日看到三殿下在城楼上,不敢不来啊。”颜宁一笑。
楚昭业忽然出现在城楼,是要引自己注意?还是一种警告?若只是监视,随便派个什么人,相信他手底下的人比他自己可更精于追踪吧。
“宁儿为何送你母亲去南州?难道是对太子殿下没信心?”
“我太子哥哥身为储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我是对殿下没信心啊。”颜宁端起李贵送上的茶,慢慢抿了一口。
虹霓原本想提醒姑娘小心,可还没等她有动作,颜宁已经喝下嘴了。
“这话怎么说呢?”
“到时候我太子哥哥赢了,殿下恼羞成怒,到处泄愤可怎么办?”颜宁毫不客气地揭了一句,“三殿下,您就凭着钱云长,还有济安伯那一家?”
“不是我说哦,就济安伯家刘岑那种人,文不成武不就,要多废物有多废物。”颜宁撇了撇嘴,轻蔑地说了一句。
“刘岑和你大哥当然不能比,不过,他也没这么一无是处吧。”楚昭业对于颜宁的贬低毫不在意,“宁儿,此去南州,千里之遥,只怕路上也不安全啊。”
“如今太平盛世,路上哪会有什么不安全?”
“英州那边不是闹过匪患?若是行船,宁儿你不是在河上遇险过?”
“三殿下提醒的是,我家中护卫都派出去了,要不三殿下您借我几个人,追上去提醒我母亲她们一声?”
“我的人,宁儿相信?”
“是不太信。”颜宁直接说道,“不过聊胜于无啊,打杀的时候多个挡刀的也好。”
“可惜,我现在也派不出什么人。”
“那就算了,对了,三殿下,您这三皇子府占地这么大,就您府上的侍卫,守得过来吗?京城现在宵小也多,像我上次跟太子妃上个香都遇刺。要不,我最近帮您府外转悠转悠吧?”
“宁儿你现在可是朝廷的三品抚远将军,帮我看守府邸,不是太轻看了吗?”
“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您可是皇子呢。就这么定啦,您要是不好意思,这样吧,我派人守着,就穿我家护卫的衣服,您跟府上的人招呼一下,可别认错人杀了我的人啊。”颜宁听了楚昭业刚才那警告的话,心中不快。
“三殿下,我心急您的安危,这就先告辞,回去派人来,到时给李贵管家认认人?”
楚昭业端起桌上的那杯茶,茶水热气袅袅,透过那薄薄的水气,看着颜宁有些模糊的脸,宠溺般一笑,“宁儿还是如此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