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下!”元帝呵斥了一句,连忙拉起了颜明德,顺手帮他拉好外袍,“你这爆脾气,还是没怎么改啊!颜烈和颜宁,估计就像了你!朕还不知道你嘛。”
  颜明德拉好衣衫,梗着脖子说道,“圣上,没功劳臣不委屈,被人诬告臣也认了,谁让颜家手里有兵呢?只要圣上明白颜家的忠心,臣就无怨。”
  他说得斩钉截铁,元帝看到他身上的伤痕,不由有些惭愧,这些伤痕里,有当年保护他而留下的。
  当年夺嫡之时,一次遇到暗杀,颜明德拼死护卫他逃出,自己却受了重伤。
  元帝只好继续安抚道,“朕自然不信,已经驳斥了那些人。”
  “圣上英明!”颜明德恭维了一句。
  “你当年是爆脾气,阿洪当年是谋定而后动,你跟阿洪要是做了儿女亲家,倒是佳话啊。”
  “臣不太愿意,楚谟楚世子那张脸,太娘了!”颜明德嫌弃地道。
  “不过,臣女儿打擂赢了,这要不嫁给楚谟,别人不知道的,以为是楚谟看不上臣的女儿呢!圣上,臣先把话跟您撂这儿了。楚洪那老小子,要是敢说看不上我女儿,我就跑南州,砸了他的王府!”
  “你放心,颜宁是朕的外甥女儿,朕肯定帮她做主!”元帝许诺道。
  一顿酒,喝了近一个时辰,最后,颜明德喝得有些多了,元帝本想让人送他。刚好在宫门碰上从皇后那出来的颜宁,一起回府去了。

☆、283章 保命

  第二日早朝上,元帝赞扬了颜家父子此次救援之功,众人没想到的是,林天虎居然也获得了元帝称赞。
  不过,元帝称赞了林天虎抵挡北燕的功劳,同时,却又把陈侍郎带回的万民折丢给了林天虎,让他上折子自辩。
  一个早朝,又捧又压,林天虎不知元帝这意思,是打算严惩自己,还是要放自己一马?
  不过,对于林天虎兵围州牧府意图加害颜明德父子之事,元帝只字未提。
  林天虎本来是打算颜明德父子要是告自己暗害,自己就拿颜宁矫诏之事提出来。
  现在,颜家未告状,他不知该如何提了。
  若是此时他告颜宁矫诏,那元帝问颜宁为何矫诏,他就得解释兵围州牧府之事。
  林天虎只觉这早朝,让他云里雾里。
  下了朝后,他求助自己的老父亲。林文裕也有些摸不准元帝此举到底何意。
  “父亲,那我们去向三殿下请教一下?”林天虎立刻问道。
  林文裕看看自己这个儿子,叹了口气,只能追上楚昭业去。
  他三个儿子,如今只剩这一个了。
  此时早朝刚散,朝臣们三三两两而行。林文裕带着林天虎跟到楚昭业身边,还未开口,楚昭业看了一眼,“舅舅,到我府里坐坐吧。二表哥也多年未见,一同聊聊去。”
  林文裕和林天虎知道,这是回去再说了,自然连忙答应着跟上。
  楚昭业边走,心里边叹息。
  林天虎在兖州本就养尊处优,颜宁却更促狭,这一路送他回来,让人每天盯着他吃饱喝足,还装在油布马车中,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就跟吹发的白面馒头一样,细皮嫩肉的。
  今日上朝,杨宏文那张臭嘴,看着林天虎,赞叹了一句“兖州的山水真养人啊”。
  这话乍听也就是句笑话,若是深思,却意味无穷。
  一路无话地回到三皇子府。
  楚昭业径直回到书房坐下,林文裕和林天虎坐下后,李贵将伺候的人带了下去,自己守在书房门口。
  “二表哥,你上个认罪折子,然后祈求辞官吧。”楚昭业也不客套,直接建议道。
  “好!啊?殿下,这是为何啊?圣上今日并没有怪罪啊。”林天虎答应了一声,才反应过来楚昭业是让自己认罪辞官,这怎么能行?
  林文裕也有些不愿意,“殿下,没有其他法子吗?”
  “舅舅,二表哥没将颜家父子杀了,如今的局面,就是后患。如今,我父皇还是让二表哥自辩,二表哥就挑拣着万民折中的罪名,认几条,推几条,认罪辞官,才能保命。”
  “殿下,臣……我……那万民折里的罪证,都没啥证据啊,那些人证根本不足为虑。”林天虎狠狠地说了一句,心中想着,大不了派人回去,照着折子上的人,将那些灭口也就是了。
  “万民折里面的人好灭口,那何氏呢?”楚昭业重重地问道。
  “那个贱人……等我找到她,将她活剐了。”
  “何氏在颜家的手里。二表哥,舅舅派出过几批人,压根不知道他们把人藏在哪了。你先回去吧,想想我刚才说的话。”
  楚昭业一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的意思了,懒得与他多费唇舌。
  “殿下,杀颜家父子,还有北燕的事,可都是您……”
  “逆子!胡说八道什么!”林文裕跳了起来,一巴掌打在林天虎脸上,将他的话给打断了。
  林天虎这几年在兖州,说一不二,俨然是土皇帝一个。他性格本就有些自负,如今这十多年被人吹捧惯了,压根听不进什么话。在楚昭业面前,要不是记着这是皇子,估计他都能不当一回事。
  “你给我回家去,立即写认罪折子!”林文裕不让他再多说,一巴掌打完,直接踹了一脚,将他推到书房外,“立即给我回家去!待我回来,要看到你写好的折子。”
  林天虎心里再不服,老子还是怕的,他就说了几句话,楚昭业和林文裕竟然就赶自己走!他心中有些愤恨,站起来草草行了个礼,离开了。
  “殿下,您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舅舅,二表哥说得也没错,到底是为了我!”楚昭业幽幽地低沉着声音说了一句,语气似叹息。
  “不,殿下,是这逆子利欲熏心!只是,殿下啊,今日早朝圣上不发落,我这心里没底。”
  “舅舅,您回去后,先让人将天龙表哥家的孩子们都送走吧。我担心二表哥会闯祸。”
  楚昭业看了林文裕一眼,有些话,他不能告诉这个舅舅。昨日泰文殿见驾后,他这心里一直有个猜测,如今,这猜测变成了事实。
  他的父皇,已经决意让楚昭恒继位。或许,是因为发现保太子的越来越多,他若露出废储的念头,万一太子也来个兵变,那这京城里,或许真无人能挡了。
  再一个,太子楚昭恒这两年的表现,中规中矩,让元帝无可挑剔。
  而元帝,一向是个冷静自持的帝王。一旦下定决心要让楚昭恒继位,他为了大楚朝廷稳固,必定会帮太子拔除些障碍。
  自己,目前就是元帝想要拔除的障碍。而林家,元帝是绝对不会留了。
  原本,他打算保下林家,可刚才林天虎说了那些话,保林家,和保林天虎,是两回事。如今,自己的处境都岌岌可危了,他怎么还能保下林天虎这种浑人?
  再说,林家,也无用了!
  他又接了一句,“二表哥上了折子后,您就称病,也辞官吧。”
  林文裕听到楚昭业的话,心中一阵发紧,“殿下,难道林家要……”
  “舅舅,我说的,是最坏的打算。您辞官,我父皇看在您往日勤政的份上,再加上我和母妃求情,必定会从轻发落。何氏手中的密信,是要命的东西。趁我父皇还未拿出来,不如先退一步吧。”
  “殿下,不如让臣再派人试试,若是能找到那何氏和那封密信呢?”林文裕知道,楚昭业的意思,是让他弃官保命。
  他有些不甘心。这么多年,为的,是让林家更上一层楼。
  楚昭业点头答应了,“三日内若找不到,舅舅就赶紧谋后路吧。”

☆、284章 纵马

  林天虎回到家中,又气又恨,却无法说话,只好借酒浇愁。
  他喝得醉醺醺地,拉着马氏的手说,“夫人,他竟然叫我辞官,让我滚回家做个平头百姓!你说——呃——你说他有没有良心!”
  “老爷,老爷,你喝醉了!”
  “醉什么!我没醉,我告诉你们,老爷没乌纱帽了,你们——你们也不许对我无礼,哼哼,都是何氏那个贱人。”
  “还有颜宁那个贱人,把人藏哪儿去了!要是找到了,就没事了,没事了……”
  林天虎在院中骂骂咧咧,最后,终于喝醉躺倒了。
  马夫人让人扶他到床上躺下,走出卧室门,看到自己的儿子站在门口。
  “大郎,你什么时候来的?”
  “母亲,父亲真不能当官了?”林大公子喝问道,“我们都在京城了,为什么还不能去找哪颜宁颜烈算账?表舅不是皇子殿下吗?姑母不是宫里的娘娘吗?”
  林大公子生下来时,林天虎已经在兖州当州牧了。所以,他从小听说的,就是林家家世显赫,宫里有宠妃娘娘,还有一个很被人推崇的皇子表舅,自己父亲是兖州最大的官。
  如今回到京城,没有玩伴,出门也没有前呼后拥,更没人见到他就磕头巴结。
  加上如今在林府里,林文裕的夫人杨氏当家,林老太君对林天虎和林天豹的几个孩子宠爱有加,与林大公子这一房的孩子,到底不是眼前长大的,论起宠爱就差了几分。
  林大公子今年才十一岁,这种由天掉到地的感觉,让他无法适应。
  “大郎,你不要胡说,这都是大人的事。”马夫人有心想告诉儿子,林家宫里有依仗,颜家宫里还有皇后娘娘呢。只是,她自来宠爱孩子,哪忍心给自己儿子头上浇冷水。
  “大郎,你才回京城,带人出去玩吧。”马夫人给了儿子银子,让他出门散散心。
  “哼——”林大公子接过银子,气得扭头就走。
  林大公子出了府,带着小厮们逛了一圈,逛到醉花楼上,喝酒,听曲,看杂耍取乐。
  他看得高兴,大叫要下面玩杂耍的再来一出。
  醉花楼的掌柜的看他是个生面孔,但带着小厮,衣着光鲜,连忙上来赔笑说,“这位小公子,我们醉花楼规矩,杂耍都是在大堂的。您要看得喜欢,不如让小的们在大堂再耍一套?”
  “怎么?你怕小爷给不起银子?”林大公子拍了一张银票在桌子上。
  “哎哟,小的哪敢啊。这不是楼里的规矩,求小公子体谅体谅。”掌柜的看他有了几分酒意,也不争执,只赔笑劝道。
  “不行,快让他上来!不上来,小爷就砸了你这破楼!”林大公子酒意上头,一直任性惯了,听到什么规矩,气不打一出来,“怎么?你看小爷刚来京城,看不起我?”
  “哪来的乡巴佬,口气这么大啊?”林大公子的雅间外,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
  “谁?哪个王八蛋?揍他!”林大公子一听别人骂他乡巴佬,哪还忍得住,带着小厮就冲出来。
  外面的人,却是济安伯府上的庶子,他今日也是多喝了几杯,又听到有人在那大言不惭,有心摆摆威风。他在京城人面熟,一听林大公子的声音,就知道是北方口音,不会是京城内的权贵。
  林大公子也是酒意上头,冲出去两方一下冲突起来。
  济安伯庶子带的人虽然不多,但他这里,还有两家府上的庶子,三人加起来,就比林大公子人多势众了。
  林大公子带的小厮看形势不好,大叫道,“我家公子是林州牧家的大公子!”
  “林州牧?没听说过啊。”
  “哈哈,以为京城是外地乡下小地方啊,一个小小州牧府的公子,都敢来京城耍横?”
  济安伯庶子这边的三人嘲笑起来。
  林大公子的小厮看自家公子爷挨了几下拳头,连忙又叫道,“我们是林尚书府上的,兵部尚书林尚书!”
  这三人听到是林文裕府上,面面相觑,想起来林天虎不就是兖州州牧吗?
  那小厮看这边住手了,冲进混战堆里将自家公子拉了出来,“大公子,我们先回家!”
  “你们——你们等着,有种不要跑!”林大公子捂着打肿的脸,怒声大叫道。
  醉花楼的掌柜想上前来看看,被林大公子一脚踢在膝盖上,痛得倒地大叫。
  林大公子冲出门外,上了马,策马狂奔起来。
  他本就喝醉了,又是盛怒之下,飞鞭打马,就在大街上飞奔起来。
  此时,大街上正是人多的时候,他这一冲,街头货担被踢倒,满街的人四处躲避。
  一家脂粉铺前,一个孩子被人流撞倒了,倒在地上,吓得大哭起来。
  “大公子,小心人!小心!”林家的小厮追在后面,眼看要伤人了,喊得喉咙都破音了。
  林大公子被风一吹,脑子也清醒了些。他清醒过来,就看到马前有一个孩子,一惊之下连忙拉紧马缰绳。
  脂粉铺里有个带着围帽的女子,正好走出店门,想要上马车,看到那孩子,大叫“小心”冲了几步,她后面的两个丫鬟看自家姑娘就这么扑出来,吓得连忙跟上。
  不想那姑娘还没冲到倒地的孩子那,林大公子忽然拉紧缰绳,那马吃痛之下,转了方向,直直向这个姑娘的方向冲来。
  “姑娘——”
  “救命啊——”两个丫鬟惨叫起来。
  那带着围帽的女子却吓傻了,不知移动。
  眼看马就要撞上人,旁边打过来一只拳头,打在马眼上,硬生生将那马给打得转了一下头,扑通一下倒地了。
  林大公子的腿被压在马身子下,痛得哎呦叫唤。
  他的小厮们总算赶了过来。
  那马却嘶鸣几声,就倒地死了。
  几个人合力将那马移开,林大公子站了起来,脚有些崴了,他刚想喝骂。
  刚才那个女子却冲到他面前,指着他喝问道:“你是谁家的子弟?京城街头竟敢胡乱纵马,差点闹出人命!你当京城没有王法吗?拿到大理寺去,按大楚律例第三卷二十七条,应该治你恶意伤人之罪!”
  那女子义正辞严,说起大楚律,居然还能指出林大公子犯了哪卷哪条。

☆、285章 怪人

  林大公子被她指着鼻子骂,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
  “哪里来的泼妇,居然敢骂本少爷,你知道我是——”他刚想大叫你知道我是谁吗。
  边上一个声音接口道,“你是什么东西?小爷知道,你又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吗?”
  那声音,林大公子绝不陌生,果然,一转头,就看到颜烈站在那。对上林大公子的视线,颜烈甩了甩胳膊,对着拳头吹了口气。
  显然,刚才那一拳打死飞马的,正是颜二公子颜烈。
  一看到颜烈,林大公子只觉又怕又惧,浑身都作痛起来。
  林大公子身边一个老成的常随忙走上来,对颜烈作揖问好,“颜二公子,我家大公子也是一时控制不住马,不是有意伤人啊,您大人大量……”
  “不是故意,也有管理不当之罪,按大楚律第二卷民事卷,牲畜伤人主人有责。”那女子,却又接口说了一条罪。
  那常随愣了,少有女子张口就能说出律法的,这女子是谁啊?
  颜烈也有些惊讶。
  那带着围帽的女子,围帽的纱巾长度及膝,将大半个人都盖了起来,看不到样子,但听声音应该不大。
  受到惊吓之下,居然没有吓哭,还能井井有条地说人犯了什么律条,倒是胆大有趣。
  不过,看她穿戴,再听她说话的声音,感觉这是一个严谨自律的姑娘。
  这时,大理寺接到人报案,有五六个差役走过来。他们不认识林大公子等人,却是认识颜烈的。所以,走上前来请安道,“二公子,听说这里有人纵马伤人,我家大人派我们来看看。”
  “按大楚律,大理寺差役办差,应该先拿出官方文书和令牌。”那姑娘却又接口说了一句。
  这几个差役不知这姑娘是什么来头,不敢呵斥,差役头儿赔笑说,“姑娘教训的是,小的糊涂。这是小的奉令文书和令牌。”
  “就是那个,你们带回去吧。刚才这位姑娘说了,这位林大公子犯了大楚律第三卷二十七条,让你们游大人好好查查。”颜烈冲着林大公子方向努努嘴,说了那姑娘的话。
  “这位公子,请跟我们走一趟吧。”大理寺的差役,走到林大公子面前,伸手一请。
  那姑娘还想说话,后面的丫鬟叫了一句,“姑娘,夫人交代过——”
  那女子略转了转头,好像还在喃喃自语,只是声音低得让人听不清。
  林大公子底下,有两个机灵的小厮,找到张抬椅,将他抬起来,跟在差役后面走了。
  原本,林大公子是不会这么老实的,但是,颜烈在这。他宁可受委屈跟着大理寺的差役走,也不要站在颜烈面前。
  跟颜家人一起回京这一路上,吃的苦,受的惊吓,让他看到颜烈就浑身僵直。
  幸好颜宁不在,估计若是颜宁在,他就要哭着求着大理寺的差役把自己带走了。
  颜烈看人被带走了,转头看看那带着围帽的女子,“喂,你没事吧?可以走吧?”
  那女子摇了摇头,人忽然往边上一歪。
  她歪倒的方向,正是颜烈这边。颜烈一伸手拉了一把,又想起男女授受不亲,连忙松手。这一松手,那女子却直接往地上倒去了。
  颜烈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家脸朝地摔下,只好又伸手,拉住她的胳膊。
  一停一顿之间,那女子的围帽落地,露出一张苍白的小脸,嘴唇不停地开合着。脸上神情应该是受惊吓后的苍白,她两只玉白的手死死绞在一起,眼睛直瞪瞪地看着身前的地。
  那女子的丫鬟这时才反应过来,一个连忙上前扶住她,另一个丫鬟捡起围帽,连忙给自家姑娘戴上。
  颜烈有些目瞪口呆。
  他练武之人,耳力很好,那女子嘴唇不停开开合合,居然在背大楚律?
  这女子莫不是有病吧?
  刚才他在街对面,看到有孩子要被马踩了,跳过来救人,就看到这女子居然比自己还快。
  待马转向,她却不动,才发现这女子不懂武功。
  等马倒地后,这女子振振有词说得条理分明,连林大公子犯了哪条律令都出来了。
  他还以为这女子和宁儿一样胆大,她却又吓软了脚?
  可寻常女子吓软了脚,不是应该直接晕倒或者尖叫吗?这女子没有叫救命,没有晕倒,居然在背大楚律?
  真是个怪人!
  颜烈有些不知所措,他和这女子素不相识,站在边上好像不合适,可是人家瘫软在地,身边又只有两个小丫鬟,他要是甩手走了,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那个——你们是哪个府上的?我帮你们叫辆马车?”他问一个丫鬟道。
  “我们就是来这等家里的马车过来的。”一个丫鬟说道。
  这时,那女子已经缓过气来,扶着丫鬟的手站了起来。
  “请这位公子稍等。”她有礼地说了一句,又扶着丫鬟的手走回身后的首饰铺子。
  颜烈不知人家还有什么事,只好站在店门前。
  那女子过了好一会才出来,显然是重新梳理过了,居然连裙子的褶皱都抚平了。
  她走到颜烈身前,蹲身行礼,“多谢公子救了小女子,家父官居御史中丞,不知公子如何称呼?也好让家人代为致谢。”
  御史中丞?
  “你是杨二本的女儿?”颜烈脑中转了一圈,才反应过来这女子的身份,一句话脱口而出,然后才反应过来,对着人家女儿叫人家父亲的外号,有些不恭。
  他咳了一声,“原来是杨中丞家的姑娘,不用多礼了。那个,那是你家的马车吧?我先走了。”
  他看到一辆带着杨府标记的马车过来,知道没事了,连忙闪身走人。
  杨二本恩将仇报,杨二本的女儿竟然是有病的!
  颜烈想到刚才这姑娘闭目喃喃背大楚律的样子,就啼笑皆非。再想起见过几次杨二本的儿子,那个严谨啊,难怪杨二本参奏别人违法头头是道,感情他们家里,拿大楚律当闲书看?
  这女子正是杨宏文的女儿杨子秋琼英,她看自己自报家门后,这公子居然一下就跑没影了,她有些目瞪口呆。
  这人不是有病吧?真是个怪人。

☆、286章 有女

  幸好,颜烈在京城,可是很出名的。
  杨琼英的丫鬟一打听,就知道这是颜家的二公子,大名鼎鼎的颜烈了。
  两个丫鬟扶着自家姑娘上了马车,回家后没敢隐瞒,一五一十向杨宏文的夫人安氏禀告了。
  安氏听说后,后怕不已,连忙让人套车备礼,前往颜府感谢。
  结果,到了颜府门前,安氏让身边的人上前递名帖报了家门,颜府的门房,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杨二本家的夫人,来颜府干什么?
  在颜家下人眼里,杨宏文这个御史中丞绝对是忘恩负义的典型,这门房还因为没栓好狗的事,被好一顿责罚呢。
  不过,来者是客,他一个做下人的,也只敢心里嘀咕,让人往里通报了。
  秦氏听说杨宏文夫人安氏来访,也有些意外,她正往外送客,连忙让人请安氏进门。
  这位夫人出门,安氏被人迎进门,两人走了个顶头撞。
  那夫人打量了安氏一眼,不屑地说道,“安夫人,您家杨大人没有同来啊?您家女儿还是莫想了。”
  安氏看这人说话阴阳怪气,有心不理。只是提到自己女儿,做母亲的总是敏感几分,她不由问道,“我家女儿如何?”
  那夫人却是冷笑一声,不再说话,直接往前走了。
  安氏夫人一头雾水,走进颜府。
  秦氏早就在垂花门处迎着了,看到安氏夫人,笑着往里让。
  安夫人坐到客厅后,直接让人送上礼品,感激颜烈从马下救了自家女儿,“多亏了颜二公子,不然我家女儿只怕要重伤了。这些薄礼,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说到后面,有些不好意思了。
  秦氏听她说得恳切,看东西也只有几包,也就不推辞,让王嬷嬷去接过来。
  王嬷嬷一看,差点笑出声来,这果然是薄礼啊,没见谁家感激别人救命之恩,居然是送几包土产的。
  安夫人也是无奈,她出门时刚好遇上了回家的杨宏文。
  杨宏文听说她要往颜家感谢救命之恩,直接说颜家此时刚受圣上称许,不宜风头太过,将她准备的半车礼品,减啊减,就减成这几包了。
  自家老爷不通庶务,她有心等老爷走了再增添些东西,没想到杨中丞还亲自看着装车,送她出门了。
  秦氏看安夫人有些窘迫的样子,她是听人说过安夫人的。
  安夫人和杨宏文是贫贱夫妻,她出身农家女,嫁给杨宏文后才做了这诰命夫人。
  杨宏文发迹后对发妻还是敬重有加,家里人口简单,儿女双全,没什么糟心事,不少夫人还都挺羡慕她的。
  在京城贵妇圈中,说起这位安夫人,说她好的,都赞她性情平和温顺,就是话少了些,人也老实。说她不好的,就会取笑安夫人土气、出身低贱、粗俗。
  “那个……秦夫人,我先告辞了。”安夫人还得第一次到颜府。她平时如非必要,也很少到其他府邸做客,有些局促。
  秦氏觉得安夫人是个好人,倒是乐于结交,“平日请都请不到的客人,哪有这就走的。”
  “本就是来感谢二公子的,今日真是多亏了他,那马,听说就要撞到我家女儿身上了。”安夫人翻来覆去就说这句话。
  “临危救助,本就是应该的。安夫人别说这客气话。我家这儿子,粗鲁顽劣得很。”
  “哪有,二公子这人心好,还能干。我家老爷都夸说恩公家的子女,个个都是好人,还能干。他还要我家琼英多学学颜姑娘呢,说这样才不会吃亏。”安夫人一张嘴,说起杨宏文在家说过的话来,不知不觉就说多了。
  秦氏倒是笑了,她听颜明德提过杨宏文的性子和为人,后来又有颜宁跟她分说。所以,在心里,她对杨宏文一家是亲近的。如今听了安夫人这话,更是觉得杨宏文这人有趣。
  她与安氏聊起儿女,又说起当年在南州时,跟着父母在南州乡下田庄的日子,安夫人人实在,说起这些更是滔滔不绝。两人倒是聊得投机。
  安夫人直待了近一个时辰,外面又有人来报有客上门了,“哎呀,耽搁您这么老久,我先告辞了。”安氏这才发现居然说了这许久,不好意思地告辞。
  秦氏有些无奈地笑着说,“还想留您好好说话,今日看来是不行了。”她本想说以后有空多来家中走动,又想起杨宏文的避嫌,改口说,“以后有空了,我约夫人一起出门逛逛。”
  安夫人自然答应着,秦氏又亲自送她出门。
  安夫人上了马车,“今日来得不巧了,没想到秦夫人这么忙。”
  “听说是因为不少人家,这几日上门保媒说亲的多呢。”安夫人身边的婆子凑趣说了一句。
  “啊?可颜姑娘不是打擂赢了,要嫁给镇南王世子了?这些人来保媒,不是白费功夫么?”安夫人也是听过颜宁的消息的。
  “不是颜姑娘,是颜二公子。奴婢听说啊,颜二公子还没定亲。京城不少人家,都想嫁女呢。今儿来的几个夫人,要么是自家有女儿的,要么是帮人保媒的。”
  “啊?难怪那夫人说那些话。”安夫人想起刚来时碰上的夫人,说的那些怪话,终于知道原因了,心里不由有些羞恼。
  杨琼英的婚事,一直是她的心病。
  她和杨宏文也不求男方门第,只求男方人好对女儿好,得是个人口简单的人家,家境不求多好,只要过得去就行。
  只是,京城这里,有几家是人口简单的啊?这就少了一批人家。
  有为官的上门提亲,杨宏文还要看看人家是不是官声好的,这又少了一大块。
  好不容易遇上合适的人家,一相亲。
  人家年轻公子恭维杨宏文为官公道。杨琼英很实在地说他说话不实,按大楚律,御史风闻奏事当不得公道二字,刑官才能当得公道二字。
  这还如何相亲啊?
  杨琼英针织女红样样出色,相貌也不错,也会操持家务,只是性子太实在了。
  相亲几家后,如今都没人上门提亲了。
  安夫人心里怨怪杨宏文,没事就在家读大楚律,别人家女儿看女戒,自家女儿倒好,背大楚律令。

☆、287章 再遇

  安氏有安氏的苦恼,秦氏也有秦氏的苦恼。
  晚间的饭桌上,秦氏跟颜明德抱怨,颜烈的亲事,他这个做父亲的一点也不上心。
  这几日为颜烈保媒的太多,可秦氏总觉得不够合心意。
  颜烈听着母亲说着这家姑娘如何,那家姑娘如何,听得头都痛了,直接想找个借口开溜。
  颜明德不能溜,正襟危坐,听着夫人将连日来的事说了一遍。
  听到颜烈要走,他一把提了回来,“这是你的终身大事,怎么能不听听?”
  秦氏难得觉得颜明德做事合自己心意,点头数落颜烈,鲁莽闯祸,和人打架,末了想起今日安夫人来感谢的事,终于赞了一句,“今日你救了杨家姑娘,这事做的不错。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救人于危。”
  “杨家姑娘?怎么了?”颜明德还不知道这事。
  秦氏将安夫人来访的事说了一遍,颜明德也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