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宁带着秦婉如,如普通香客一样,进了报国寺,在天王殿烧了香。转到报国寺后园,楚谟和封平果然已经站在那了,意外的,楚昭恒居然也在。
  秦婉如还是第一次见到太子楚昭恒,不免有些拘谨。
  “秦姑娘不用多礼。我也只是看今日天气尚好,想出来走走。这后山的桃花开得不错。”楚昭恒对秦婉如温和的说。
  秦婉如谢过,不知在要去看桃花好,还是要等颜宁好。
  “婉如姐姐,你去赏花吧。报国寺这边的素斋不错,我们吃了午膳再回去,等会我去叫你哦。”颜宁看她手足无措的样子,王氏还想让秦婉如进宫,看她这样子,进宫还不得给人活吃了。
  秦婉如自然答应,封平找了个借口,跟过去了。
  大家心知肚明,也没人揭穿他。
  楚谟虽然不满楚昭恒在这,但是论亲戚楚昭恒是颜宁表哥,论身份楚昭恒是堂堂太子,他只好恭敬地陪同在身后,偶尔哀怨不满的眼神,向颜宁看去。
  颜宁挺冤枉,又不是她把楚昭恒叫过来的,走了一段路,她终于受不了了,“太子哥哥,你不会真就是出来赏花的吧?有事你就快说啊。”
  楚昭恒看她那气鼓鼓的样子,感慨地说道,“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
  “哼,我父亲都没说呢。太子哥哥,你不回去忙政事啊?”颜宁忍不住赶人。
  楚谟听到这话,心里万分高兴,脸上连忙摆出劝说的样子,劝阻地叫了一声“宁儿”。
  颜宁看他那藏不住的笑,忍不住撇了撇嘴。
  “致远,我今日来,是有个事要麻烦你。”楚昭恒正了神色道。
  “太子殿下请吩咐。”听楚昭恒这语气,楚谟不敢再轻忽,颜宁也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我三弟孤身在皇觉寺,听说病了,我有些担心他。”楚昭恒说了这一句,不再多说了。
  “过两日我就去探望一下三殿下。”楚谟连忙保证道。
  “太子哥哥,是出了什么事吗?”
  “你别担心。”看颜宁有些急,楚昭恒放缓了语气,“只是,这么久了,他还未回来,我有些放心不下。”
  放心不下什么?是觉得现在的一切太过平静了吗?
  如今,与楚昭业相关的,也就是楠江那边的赈灾,兖州这边的战事。他这种人,肯定不会因为一个没出世的孩子,而伤心避世的。

☆、239章 三殿下抄经

  楚昭恒说了这个后,再没说其他,可也没走。
  楚谟觉得,太子殿下这是嫉妒自己,只好忍了。
  他没再用幽怨的眼神去看颜宁,颜宁就完全忘了这事了。拉着楚昭恒,说起当年自己和颜烈在报国寺玩的趣事来。
  听颜宁说还曾在这里砸下一个鸟窝,楚谟不禁想起当初两人在荒山时的事,自己那下巴的乌青,几天才褪干净啊。
  “宁儿,那个……”
  “致远,人前你还是莫要如此称呼宁儿,免得落人口实。”楚昭恒一副兄长的样子,打断了楚谟的话。
  颜宁觉得有理,“对,对,楚谟,太子哥哥说的对。”
  楚谟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听了颜宁的话,他忍不住看了楚昭恒一眼,意思是:听到没听到没,颜宁正叫我名字呢,你提醒提醒她啊,让她在人前对我恭敬一点啊,好歹我是世子。
  可惜,楚昭恒完全无视他的眼神。
  算了,没有抱得美人归之前,他一切都能忍。等颜宁进了镇南王府的门,他再重振夫纲,好好教教这姑娘何为亲疏有别。
  只要这样一想,楚谟就能笑得桃花满天飞。
  一次报国寺之行,就这么结束了。
  这一日,楚昭恒又偷得浮生半日闲,游完报国寺后园,又和颜宁他们一起吃了一顿素斋。最后,回去的路上,他还拉着颜宁,在街头挑了几样别致的东西,要带回宫送给颜皇后的礼物。
  “太子殿下,您大婚在即,政务又繁忙,就由我送颜姑娘和秦姑娘回去吧。”楚谟最后,不得不出声提醒。
  “是哦,太子哥哥,你快回去吧。你说的事,我记下了。”颜宁也觉得他出来太久了。
  楚昭恒到底也是事务缠身,招寿都来几次了,“那麻烦致远送你们回府吧。宁儿,回家代我向舅母问好。”
  封平也不能久留,跟着楚昭恒回东宫去。
  他们离开后,楚谟不敢耽搁正事。
  他送了颜宁两人回到颜府,就进宫向元帝请求,也去皇觉寺烧香,顺便探望三皇子。
  楚谟这次进京,名义上是为了南诏议和之事。其实,只是元帝想早点让他进京待着,免得他威望日高,不好拘管。
  他在京城里,没有什么正经差事。只要他不离开京城范围,也没人管他。
  元帝听他说想去皇觉寺逛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
  楚谟第二日启程,带着清河和洛河等人,一路快马加鞭,到了皇觉寺。
  皇觉寺不愧是本朝名刹,山门高耸,气象巍峨。
  他们到了山门外时,山门已关,和尚们正在做晚课。
  晨钟暮鼓,最是能涤荡心神。楚谟凝神静听了一会儿,才示意敲门。
  清河敲开寺门,递上镇南王府名帖。
  皇觉寺与皇家打交道最多,当然知道镇南王的名头,原本想让人明日再来的,现在自然是快些请进。
  皇觉寺的知客僧,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阿弥陀佛,不知世子驾到,贫僧有礼了。”
  “大师有礼了,是我叨扰了。”楚谟并不拿大,还了一礼,“久闻皇觉寺灵验,一直未能来礼佛。这次离家时,家母特地嘱咐,一定要来皇觉寺烧三柱香。我今日特意从京城赶来,明日好烧个头香。”
  “王妃虔诚,世子至孝,佛祖一定会保佑的。”知客僧接待惯了高官贵族,奉承话张口就来。
  此时天色已经有点晚了,知客僧其实很奇怪,这要是哪家夫人说赶来烧香拜佛,他还相信是因为虔诚。这镇南王世子进门后,打量寺中佛像的眼神,就不像是个信徒。
  不过,只要不是在寺里闹事,他就不能把人拒之门外。
  “大师,天也晚了,我今日想在寺里借宿一夜,不知是否方便?”楚谟出来的时候,就准备在皇觉寺住一夜。
  “阿弥陀佛,世子若不嫌敝寺简陋,贫僧马上帮世子安排客房。”
  皇觉寺的后园左边,有一片客房。这些客房,为了应付不同身份的善男信女,既有大通铺,也有单间。另外还有几个清净的院子,为的,自然是身份尊贵的香客们留宿。
  知客僧探明楚谟打算留宿,就一路让着,往客房方向走去。
  一路上,碰到下了晚课的僧人们,开来往往。
  “对了,大师,我听说三皇子殿下也在寺里,不知他住在哪里?等会我想去拜会一下。”楚谟看着这一片客房,打听道。
  “三殿下就住在倒数第二个院里。”知客僧指着客房后面示意道,“只是,世子这几日恐怕都不能见三殿下了。”
  “哦?这是为何?”
  “三殿下来寺后,听我们主持方丈说了两日经文,大受启发,他发愿想要闭门十五日,抄出一千份《金刚经》来布施。这是大功德,我们主持方丈就答应了。还特意交代了,所有三皇子的访客,一定要代为说明,不能打扰三殿下抄经。”
  知客僧说得很详细,暗示楚谟不要去打扰。同时,语气里,隐隐有些自矜。才听自家方丈大师讲了两日经文,就发愿要闭门抄经。
  这说明什么?
  说明自家方丈大师佛法高深啊。
  他觉得三皇子楚昭业是受佛法感召,才会有此愿心。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明日去那院子看看。见不见就随缘了。”楚谟对知客僧的得意毫无感觉,他倒是好奇,楚昭业闭门忙什么呢?
  知客僧看他毫无兴趣的样子,也有些悻悻然,接下来,话就少了。
  他带着一行人拐到一个院落前,掏出一大串钥匙,找到一个,将门打开来,“世子爷,要不今晚就在这院落将就一晚吧?”
  楚谟扫了一眼,院子不大,但是收拾的很干净。
  “这院子,和三殿下的院子……”
  “这院门出来,往右拐,第一个院落就是三殿下所住的院子了。”
  顺着知客僧的指点,楚谟看到那边院子里,灯火通明。
  “那我就住这里吧。对了,劳烦大师给安排一桌素斋送过来,我们还未吃饭呢。”
  “是贫僧疏忽了,世子爷稍等。”知客僧告了罪,下去安排了饭菜,让楚谟一行人吃饱了歇息。
  楚谟等人一夜无话,在客院中安睡。

☆、240章 往北而去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小沙弥来敲院门了。
  原来是那知客僧想的周到,昨日听楚谟说要来烧头香,就记在心里了。怕楚谟错过烧香的时辰,他赶早就让小沙弥来提醒了。
  楚谟无奈,他昨日只是随口一句话,可人家和尚当真了。他也不好说自己不去,人家也是好意啊。所以,他只好起来,匆匆梳洗后,到大殿去烧香拜佛。大殿里,和尚们还在早课,喃喃诵经声中,楚谟一脸虔诚的接过三支清香,跪拜之后,插到香炉中。随后,又向方丈和知客僧道谢。
  等他拜好,从大殿出来时,不少香客正在殿外,等候进去参拜。
  香客里有不少女眷,看楚世子一身锦衣,风姿过人,有些未出阁的姑娘们看着都红了脸,有胆子大的,那就直勾勾地盯着看了。
  清河跟在楚谟身后,世子板着脸没有左右张望,他就没这种顾忌了。看了一圈后,他捅捅边上的洛河,示意洛河也看。他心里直感慨:自家世子爷又得到了不少芳心,可惜,这些姑娘们的芳心,注定要空付了。
  楚谟烧完香,吃了斋饭,慢慢地往楚昭业所住的客院走去。
  那座客院外面,站了不少侍卫守护,偶有香客路过,都不自觉地绕开行走。
  楚谟走到可以前,只见院门紧闭。他也不用别人上前,自己上去扣动了门环。
  院门一开,一个小太监探出头来,大声呵斥,“何人这么大胆,胆敢打扰三殿下。”
  “劳烦禀告三殿下一声,就说是楚谟来访。”楚谟也不生气,微笑着说。
  那小太监没见过楚谟,但自然听说过楚谟是谁。他连忙打开了半扇院门,跪下磕头,换了一张脸,“原来是世子爷。奴才不知是世子爷,万望世子爷恕罪。”
  “行了,我也不跟你计较,快去禀告吧。”
  那小太监爬起来,骨碌一下转身,就往院子里窜去。
  过了片刻,李贵跟在小太监身后走出来,“真是楚世子啊,奴才给世子爷请安。”李贵跪下行了大礼,楚谟示意后才站了起来,“世子爷,快请进院内奉茶。”
  他说着往里引路,楚谟跟在后面,带着清河和洛河,一边走一边对院中景致品评几句。
  楚昭业住的这院落,应该是皇觉寺为了给带家眷的香客准备的,极宽敞,是前后两进院子。一条石子小路,绕着院墙,将前后连接起来。
  “这里环境清幽,景致也好,又远离俗务,三殿下住在这里,心情应该能好不少。”
  “是啊,自从三殿下到了这里,心情好多了。刚来时听主持方丈讲经,殿下还发愿要抄写一千份《金刚经》呢。每日进了书房,直到就寝才出来。”李贵絮絮叨叨说了楚昭业如何心诚、抄经等等。
  “那三殿下现在在书房里?”
  “是啊。哎呦,看奴才这记性,刚才光顾着来迎世子爷,就忘了跟殿下禀告世子爷来了的事。殿下交代过,他进了书房万事都不得打扰。奴才就忘了。”李贵一边自责着,一边带着楚谟到了书房外的小院。
  他亲自走到书房门口,禀告道,“殿下,楚世子来拜访您了。”
  “是致远啊?”楚昭业的声音由远及近,走到了书房外的轩窗边,推开半扇轩窗,“致远来了,本该亲陪着坐坐的。只是我答应了主持,要诚心抄经,为那无缘的孩子祈福。好在致远不是外人,就恕我失礼了。”
  楚谟看楚昭业的脸隐在轩窗边,光线暗淡,让那张脸有些模糊。他走近几步,靠近了轩窗,关切的问道,“三殿下近来消瘦了些。”
  “是吗?”楚昭业抬手摸了一下脸颊,“我自己倒没觉得,可能是一直吃素吧。”
  他不出来,楚谟不好硬闯,隔窗楚谟劝慰楚昭业要节哀云云,然后就告辞离开了。
  清河跟在楚谟后面,走出客院,看四下都没人,忍不住凑上去两步,问道,“世子爷,小的觉得三殿下身边伺候的人,除了那个李贵总管,其他的有些紧张。”
  刚才楚谟在和楚昭业说话时,清河没跟着走近,留心看了院中伺候的几个人。
  “紧张?”
  “也不是很明显,就是,就是您走过去的时候,那两个侍卫跟着都往书房那边挪了两步。”清河说了自己的观察,“那防贼似的,不知那书房里有什么东西。”
  “书房里没什么东西,你应该说,书房里少了什么。”楚谟眯眼想了想,“三殿下这招金蝉脱壳,不知是要去哪里啊。”
  书房里的那个楚昭业,和楚昭业本人很像,可惜,那说话的声音,却不是那人嘴里发出的。
  楚谟跟江湖人学艺,当然也见识过腹语和双簧,要是换个人,或许还真能蒙混过去。
  他这句话说得声音很轻,清河没听清楚,又把耳朵往前凑了凑,“爷,您说什么啊?”
  楚谟回过神来,啪的一下拍开了清河的脑袋,“没说什么,我们……唔……你去寺里说一声,就说我们今日还要住一天,明日走。”
  清河领命,去寺里交代了。
  楚谟叫了洛河过来,“洛河,你现在就回京去。去颜府告诉颜姑娘,就说真人不见了。”
  这话有些没头没脑,但是洛河话少,也不多打听,他领命回京了。
  楚谟回头,看了一眼那边客院的方向,楚昭业这么急着离京,为了何事?又是想去哪里呢?
  北面兖州战事,林天虎有了颜明德父子带兵驰援,守住兖州将北燕人赶出虎啸关,应该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听说韩望之到了英州上任后,对赈灾很尽兴,在灾民中招募少壮从军之事,也属英州进展的最快。
  楚昭业,有什么理由这么冒险?一旦被元帝发觉他竟然私自离京,可不是小事。
  楚谟摇摇头,不再多想了,返身往自己的客院回去。
  而楚昭业这边,在楚谟离开后,那院门又紧紧关上了。
  李贵来到院后一个角落里,那里,居然养着一笼鸽子。
  李贵抓出一只鸽子,将手中的纸条卷成一个小卷,塞进鸽子腿上绑着的小竹筒里,又细细将竹筒口给塞严实了。他才举起那只鸽子,往天上一扔。
  那鸽子在天上飞着打了一个圈,往北而去。

☆、241章 见微知著

  李贵觉得,楚谟应该没看出什么破绽。
  书房里的那个人,和楚昭业长相非常相似,经过刻意模仿,动作神态也有几分相像。那人站在轩窗边那位置,也是他们反复思量过的。站在那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有阴影投在脸上,更能遮盖几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人的声音,和殿下不一样。
  不过,殿下找了江湖中善于模仿人声的高手,再让两人练习配合。
  刚才这两人在楚谟面前,配合的很好。
  只是,楚谟居然从京城中来皇觉寺。他对外说是为了代镇南王妃来拜佛的,但是,知道镇南王府内情的,都知道,世子和王妃名为母子,情分上可没这么好。
  再说,若真是受了嘱托,没道理在京城待了这么久,现在才来。
  他应该是受了太子或颜府的托付,来探望自家殿下的。
  幸好,殿下想的周到。
  李贵看着鸽子飞远了,又将刚才的事琢磨了一遍,确定没什么破绽,才安心下来。他慢慢离开鸽子笼,沿着院墙溜达了一圈。
  洛河领了楚谟的命,打马赶回京城。几百里的路,虽然他路上连口水都没喝,赶到颜府时,还是下午了。
  颜宁一听真人不见了,心中有些惊疑。楚谟既然敢这么说,应该是有十成把握才是。
  她在房里走了半圈,拿定了主意,“洛河,你歇息一会儿,还得辛苦你再赶回去。跟你家世子说,麻烦他在寺内再多留一天。”
  “颜姑娘,我家世子是说明日才回京的。”
  “嗯。京中会再去人,麻烦他在那,待到京中的人到了后。”
  “是,小的明白了,小的这就去回去。”洛河连忙领命。
  颜宁吩咐人备马,往东宫跑去。
  楚昭恒见她这个时辰还来,知道肯定有急事。
  “太子哥哥,三皇子不在皇觉寺,他私自离京,这事,应该让圣上知道才是。”颜宁跟着楚昭恒走到书房门口,就忍不住说了这消息。
  楚昭恒沉吟片刻,“这事,确实吗?”
  “楚谟既然敢这么说,应该是有十足的把握才是。”
  “要拆穿这事,只怕不是这么容易。他只在房内抄经,不见客,也不出门。”
  “但是,圣上若是知道三皇子心情郁郁,派太医去看诊呢?”颜宁有些压抑不住的兴奋。她恨不得拖着元帝到皇觉寺,再把那个假楚昭业拖出来,丢到元帝面前。
  因为宫变时护驾有功,元帝对这三儿子日渐看重。
  又由于太子楚昭恒锋芒渐露,元帝对楚昭业,更多了几分额外的扶持。
  帝王,总是时刻警惕着。楚昭晖敢兵变逼宫,安知楚昭恒不会?所以,近来,元帝对太子的训斥多了不少,而对三皇子则青眼有加。
  就拿刘妃闯宫这事来说,最后,元帝觉得这事是刘琴之错,但并未波及楚昭业。
  而刘琴马车中的汪福顺,已经疯了。
  元帝当然知道楚昭业对皇位也有野心,但是,这是好事。他觉得,让楚昭恒时刻知道有人在边上虎视眈眈,才能更老实的做个好太子。
  现在,要是元帝知道,他看重的三皇子,借着祈福的机会,居然不知去向了,那岂不是大妙?
  皇子私自离京,可不是小事。
  “太子哥哥,你让楚谟关注三皇子,是不是也怀疑皇觉寺里没人啦?”
  “我又不是神仙。我只是觉得,兖州战事不是小事,可林尚书往皇觉寺送战报的人,竟然不是很及时。”
  就如楚昭业安排人盯着颜府和东宫一样,楚昭恒自然也会安排人,盯着三皇子府和林府、济安伯府等处。
  兖州战事,是如今朝廷内的头等大事。而兖州州牧,又是林文裕唯一的嫡子林天龙。于公于私,林文裕和楚昭业都应该很关注。
  若是楚昭业是因为刘琴之事,想要暂避风波,他此时待到皇觉寺也说得通。但是,就算要暂避一下百官关注,他又不是隐居,朝廷中的事肯定还是关心的。
  楚昭业刚离京时,林文裕每天都会派人往返于林府和皇觉寺。可是,这几天,林府还是每天往皇觉寺派人,但是派出去往返的人,速度没前面那么快了。甚至,还有一个下人离京后没马上去皇觉寺,还有余暇在路上的驿馆里喝了一顿酒。
  楚昭恒和封平觉得,若是正经办差,绝无人敢如此轻忽。只有一个理由,这些下人是做个样子,身上,其实没什么紧要差事。
  “太子哥哥真是见微知著。”颜宁由衷夸了一句,“现在消息来了,那得尽快让圣上知道啊。”
  “恩,这事我来安排,你不用急。”楚昭恒心里有了安排,“晚了,要不要留在这和我一起用晚膳?”
  颜宁吐吐舌头,“不用,我还是回家去吧,在这里吃一顿,回家去得被母亲骂。”
  有了秦婉如这个榜样,秦氏更加觉得颜宁太没规矩,不知避忌,管得更严了。
  楚昭恒知道颜宁最近,正被舅母拉着学规矩,看颜宁苦着脸,笑了,“你还不知足。前两日舅母还想找母后借个宫中的教养嬷嬷呢,我母后打算选人的,还是我帮你给拦了。”
  “太子哥哥最好了,不枉费我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你。”颜宁觉得楚昭恒很够义气,“我先回家啦,明日等你消息。若是要派人去皇觉寺,我也跟着去。”
  “你还是待在京里吧。”楚昭恒让颜宁安心等消息,送她离宫了。
  明福陪在楚昭恒身后,送颜宁离开后,往周围看了一眼,“殿下,前两日奴才奉命去安国公府上送东西时,安国公拉着奴才,打听颜姑娘的事呢。”
  楚昭恒脸色冷了一下,又恢复如常,“你让人准备一下,我要进宫去给父皇母后请安,顺便送些小吃进宫。”
  他走了几步,又交代道,“安国公若是再打听,你就说宁儿与我一起长大,兄妹情谊深厚。”
  明福知道,楚昭恒是不高兴有人想防着颜宁了,他连忙应声,又叫人准备楚昭恒要带进宫的东西。

☆、242章 暗箭伤人

  颜宁心满意足地回到府里。
  到了晚上,东宫来人,给颜宁送了消息,元帝和颜皇后担心三皇子,又伤心未出世的皇孙,明日派康保去皇觉寺看看。
  康保,是元帝的第一心腹。他知道了,就等于是元帝知道了。
  颜宁一想到明日,就可以揭穿楚昭业私自离京的事实,她就觉得松了口气。
  她披散了头发,打算就寝。
  秦氏却匆匆赶进她的院中,“宁儿,宁儿,出大事了!”
  颜宁披了衣裳,匆忙挽了头发,从房中出来。
  秦氏见女儿这样,倒是定了心神,拉着颜宁走回房里,“宁儿,你父亲……你父亲重伤了!”
  “母亲,哪里来的消息?”
  “是孟秀赶回来的,他正在前院呢。”秦氏想到孟秀说颜明德性命垂危,忍不住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
  秦氏平时端庄稳重,听到这消息,却是急的不行。这一两年里,颜明德总是拉着颜宁说政事,如今丈夫、儿子都不在身边,秦氏心中惊慌之下,不自觉的心里就倚靠起女儿来,希望女儿能告诉她这消息不是真的。
  “母亲,是怎么回事?战报上说战事顺利啊。”颜宁也是意外,她下午刚才东宫回来时,楚昭恒说没有最新战报过来,但前几日来的战报上,明明是说战事顺利的,“母亲,这事您要先隐瞒一下,您先不要急。家中,还要靠您稳住呢。”
  秦氏被女儿提醒,才想起来,颜明德受伤之事都没人提起,连忙擦了擦眼睛。
  绿衣早醒过来,看颜宁要去前院,找了披风让颜宁披上。
  颜宁扶着秦氏,王嬷嬷和绿衣掌灯,也不惊动其他人,来到前院。
  孟秀满脸风霜,胡子拉碴,身上的衣裳也是脏得不行。
  他正坐在前院书房的小厅中,听到开门声,颜宁走了进来。
  五大三粗的男人,忍不住带着哭音跪了下去,若不是颜宁是姑娘家,他可能恨不得扑到脚前痛哭。
  孟秀是颜宁一手从家将中提拔起来的,对颜宁一向信服,看到颜宁,只觉万事都能迎刃而解了,“姑娘,快点去救救元帅和二公子吧。姑娘,我们上当了,大将军被人害了……”他说得语无伦次。
  “我父亲,他怎么样?二哥呢?他们……还活着吗?”颜宁几乎是咬着牙,问出“还活着吗”四个字,随后,紧紧盯着孟秀,生怕从他嘴里,吐出自己不想听到的消息。
  “二公子还好,只是沙场上受了点轻伤。大将军,大将军中了暗箭,受了重伤。末将回来时,箭已经拔出来了,军医说性命应该无碍。”孟秀连忙说道。
  秦氏刚才见孟秀时,没听清楚,就被催着叫颜宁出来。现在她听到军医说性命无碍,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受重伤没事,只要人活着就好。
  颜宁吐出一口气,“谁让你回来的?是有什么事?”
  “姑娘,是二公子,二公子叫末将回来的。林天虎,林天虎说二公子战场上后退,是逃兵,要拿下二公子。大将军带去的人当然不依,末将来的时候,林天虎说他要具奏上奏。”
  “那你带了折子回来了吗?”
  “末将……末将没带……没人写……”孟秀声音低了下去,他压根没想到这茬。颜烈也压根没想到要让人写战报,让孟秀带回来。
  “你回来时?我父亲和二哥在哪?”
  “在兖州城里。大将军和二公子,在兖州城外和北燕人作战,北燕人败了鸣金退兵的时候,有人背后放冷箭,伤了大将军。二公子急着看大将军伤势。林天虎就说二公子是临阵脱逃……”
  “你回来用了几天?”
  “末将一路上换马不换人,从兖州回来,用了三天。”
  “过伏虎山的时候,有没有见到周将军?”
  “小的没去见,直接拿通关文书通关,混在百姓里回来的。二公子说,让末将一路上谁也别说,回府告诉姑娘。所以,应该没人知道末将回来了。”
  颜烈是怕武德将军也不可靠,所以才这么嘱咐孟秀的。
  孟秀是个实诚汉子,还有些鲁莽,这样嘱咐,倒是安全。
  颜烈能想到这些,颜宁很高兴,二哥到底不再只是那个鲁莽的少年了。
  兖州和京城,相距上千里,孟秀等于是日夜不休赶了三天才回来,再赶回去,最快又要三天。
  颜宁只觉得在家里再待不住,“母亲,我要去兖州,看看父亲和二哥。您明日一早,就去东宫,将孟秀这些话,告诉太子哥哥,不要告诉其他人,大舅母和婉如姐姐这边,您也不要说。”
  “宁儿,那是沙场,你一个姑娘家……”
  “母亲,父亲受了重伤,二哥要是被人抓了害了怎么办?大哥在玉阳关脱不开身。”
  “那我们去找太子殿下,让太子殿下禀告圣上,派人过去。”
  “母亲,孟秀没有带战报回来。是非黑白,我们说什么,圣上未必就信什么。”颜宁未说出口的是,圣上要的是战场上的捷报,林天虎若是送出捷报,同时说颜烈临阵脱逃,那元帝肯定是信林天虎多些的。
  现在,林天虎手里,有足够的兵,若是北燕人又刚好撤兵,那颜明德父子不仅劳而无功,反而可能有过。
  这,对颜家来说,是一个劫。
  楚昭业难道离开皇觉寺,就是为了布置这件事吗?
  颜宁只觉手脚有些发冷,前世,颜烈万箭穿心而死的消息,今世,二哥不会死!
  “母亲,您听女儿的,等会女儿就带几个人走。明日若是有人问起,您就说是女儿任性离家了,您急得一夜未睡。然后,去东宫求见太子哥哥,将这些事告诉他。还有,您一定要瞒着父亲受伤的消息,最好,不要让人看出来。”
  秦氏看颜宁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是担心,“可你怎么能去,沙场上刀剑无眼……”
  “母亲,女儿到兖州,又不是一定要上沙场的。女儿只是去,帮父亲和二哥盯着那些小人。”颜宁安慰了秦氏几句。
  秦氏挂念着颜明德和儿子,自己拿不定主意,又拦不住颜宁,只好答应了。

☆、243章 被围

  颜宁连夜收拾了行装,虹霓伤势已经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