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赐良配-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跟着师傅李贵离宫,在三皇子府办差,三皇子府规矩比宫里还重,府里伺候的奴才,除了自己师傅,其他人出门办差都得是两人一组的。
今日有机会一个人出来,他连忙过来送银子。
老妇身子不好,他曾想托太医看看,但是他一个伺候人的小太监,哪个太医会离他呢?他也不敢告诉李贵,师傅曾说过,三皇子最喜欢的奴才是没牵挂的奴才。
这话,他自然懂。
☆、177章 殷殷嘱咐
李祥让老妇收好银钱,看老妇走路果然利落很多,知道封平必是拿了好药。
他其实有些琢磨不透封平,他知道这人算是颜府和太子的人,找上自己,居然只逼自己做了件小事。
然后,他再没对自己有何要求,甚至,连三皇子府内的情形,都没问一句。
而且,还对阿婶照顾有加,自己出门不便,他还时时来送米面,送药材。
难道是为了将来让自己帮他做大事?
他知道,自己虽然叫老妇“阿婶”,心里,却是视她如母的,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不管阿婶。要不是阿婶,哪有自己一条命在,当年阿婶自己家穷成那样,还愣是接济自己。
罢了罢了,自己不能不管阿婶,将来,走一步看一步吧。
老妇看他来去匆匆,有些舍不得,可到底不能耽误他办差,只好将他送到门口,叮嘱道,“狗子啊,这天还冷,要多穿点衣裳。阿婶给你做了双鞋,等过两日再做两件开春穿的衣裳,你记得过来拿啊。”
“阿婶,你眼睛不好,不用赶着做,我衣裳鞋子都有呢。”李祥看老妇浑浊的双眼,连忙嘱咐。
老妇答应着,送他出了门。
门合上后,李祥留恋地看了几眼,叹了口气,四下张望了一眼。石板巷这里的住户们,白天都出去找活干,所以四门紧闭地多。偶而有几个孩子奔跑嬉戏,跑过他身边时,好奇地张望一眼。
他低头,走出石板巷,走到了西大街上,沿着西大街往宫门口走去。
李祥只顾埋头走路,没有看到,对面的街口,李贵刚好从林府出来,看到他独自从西大街往宫门那边走去,脸上闪过狐疑之色。
李祥赶到宫门时,刚听说太子殿下进了城门了,跟着太子殿下的人都还未回来。
他在宫门口外的墙角站了,守着。
宫门口是不准闲杂人等逗留的,守门的御林军知道,这人是三皇子府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楚昭恒一行人,紧赶慢赶,此时才到了城门口。
城门内外的人,看到早上才离京的太子銮驾,又仓惶不安地回来了,都知道是出大事了。但是太子之事,就是朝廷之事,谁敢乱打听?
孟秀和姜岳两人在前开道,一边大呼“让开,让开”,一边纵马疾驰。
在城门口,遇上了元帝派来的两位太医。
“头儿!姜头儿,姜侍卫长!”跟着两位太医回来的东宫侍卫,看到姜岳,大声喊道。
姜岳转头,看到是自己派回来向元帝报信的。
“头儿,圣上派了太医院两位看外伤的好手。”那东宫侍卫一指自己旁边的马车。
两位太医听到东宫侍卫的话,连忙爬到马车外,“姜侍卫长,太子殿下在哪里?圣上让我们赶来看看。”
颜宁和陈昂、蒋立淳几人跟在楚昭恒马车的旁边,走到了近前。
蒋立淳听到两位太医的话,看其他人都没翻译,连忙出来代楚昭恒谢恩,随后对两位太医说,“太子殿下的刀拔出来了,血也止住了。路上到底简陋,麻烦两位太医到东宫后,再为殿下好好看诊吧。”
元帝派出两位太医,既是关心,未尝没有怀疑的心思。
两位太医看到那辆马车,知道是太子在里面了,想要上车去把脉。
可是孙神医在马车里,他们没处落脚了。
“两位,太子殿下现在还好,还是快点赶回去看诊才好。”孙神医对两人说道。
两位太医张望了一眼,看楚昭恒脸色虽白,但伤口包扎处没有血渗出,他们不知道孙神医是谁,可此时太子殿下为重。他们自然不敢将太子耽搁在路上,连忙答应了,上了先头两位太医坐的马车。
那东宫侍卫骑马走到姜岳身边,“头儿,圣上大为震怒,让我去大理石找了游大人,让游大人亲自带人查案。”
颜宁听到这侍卫的话,心中一动,问姜岳,“姜侍卫长,刚才与刺客过招时,你们可有什么发现?”
“说来惭愧,刚才挂心太子殿下,没注意其他的。”姜岳在颜宁面前不敢托大,有问必答。他是个只管动手的粗人,打的时候哪会注意其他啊。
颜宁想想不放心,叫过孟秀,低声嘱咐了两句,又大声说,“孟秀,你回府去,禀报我父母亲一声,就说太子殿下安好。”
“是!”孟秀大声遵命,拨转马头,冲出队伍离开了。
城门内外的人都听到了这句话。
姜岳等人管不了颜宁,也管不了孟秀的行踪。他们只着急快些回到东宫。
陈昂忍不住催促道,“颜姑娘,太子殿下要紧,还是快走吧。”
众人不再耽搁,继续往宫门口而去。
进了京城城门,走到南街路口,一群人得在这分道了。
安国公夫人得往左行,回安国公府,楚昭恒这一行得直行回宫。
楚昭恒还昏迷着,安国公夫人和李锦娘又是女眷,颜宁让其他人继续走,自己走到安国公夫人和李锦娘所坐的马车边,为今日的援手道谢。
安国公夫人自然连声谦辞。
李锦娘忍不住满心的担心,也不顾母亲还坐在马车里,就从马车里掀起车帘,抓着颜宁的手,嘱咐道,“宁儿,太子殿下若是好了,你……你让人来告诉我一声吧。”
安国公夫人连忙叫了女儿一声,可李锦娘恍如慰未闻,她声带哽咽,只觉得满心的担心和感动。
楚昭恒会受伤,都是为了保护她。
当日那刀砍过来时,她情不自禁地想帮他,可看到明晃晃的刀,却傻了,忘了怎么闪躲,直到楚昭恒推开他。
当时,他推自己的力道有些重,有些急,但自己,还是满心喜悦。
她想起了宫宴那晚,自己要摔倒时,他扶起自己,脸带微笑,语含关心……
“宁儿,行不行?”李锦娘看颜宁不说话,又问道。
颜宁很想撇嘴,可听到李锦娘焦急的问话,只好点点头。她想起李锦娘还在车里,未必看得到自己这动作,应道,“好的,李姐姐,我先送太子哥哥回宫去,你还是安心在家等我消息吧。”千万千万别来了,太子哥哥现在禁不起别的麻烦,她心里说了一句。
☆、178章 报喜及时
颜宁心悬楚昭恒,送走李锦娘和安国公夫人后,匆匆赶到了东宫。
太医们正在内室为楚昭恒查伤,孙神医也守在内室。
颜宁赶到时,颜皇后正在室外焦急等候,双眼肿胀,一身常服。显然,她是听到楚昭恒受伤后,就赶到了东宫。
惠萍在颜皇后身边侍立,低声劝慰,看到颜宁进来,有些吃惊,连忙跟颜皇后说,“皇后娘娘,表姑娘来了。”
“宁儿……”颜明心看到颜宁,又是一阵垂泪。
“姑母,您别担心,太子哥哥必定没事的。”颜宁走到颜皇后身边,轻声安慰道。
颜皇后也不管颜宁在这是不是合规矩了,她心中恐慌,都说楚昭恒性命无忧,但是,做母亲的,哪会安心啊?她拉着颜宁的手,感觉心里踏实了些。这种时候,有人陪着她就好。
颜宁也不便多说,只劝慰了颜皇后两句,陪她等候着。
很快,几个太医出来,向颜皇后行礼后,禀告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的伤只要调养就好,晚间会有些发热,应是无妨。”
“既如此,那你们……”
颜皇后想说让太医们留在东宫伺候,颜宁捏着她的手摇了摇,颜皇后看了颜宁一眼,说道,“那你们先回去吧。”
太医们知道留在内室的老头自称是大夫,口气自负地很,又是颜家的颜宁带来的,当然知道颜皇后肯定更信任娘家人,乐得轻松。一个个行礼后,鱼贯而出。
这时,东宫外有净鞭的声音,龙驾到了。
颜宁跟着众人一起去东宫外接驾。
元帝让大家平身,又问了太医们怎么说,听说不妨事后,劝颜皇后道,“皇后也不要太担心了,太医们都说太子无碍,到底年轻,伤口养养就好了。”
“是,圣上说的是。”颜皇后应和了一句。
元帝看到颜宁也在,眼神看过来,“宁儿也在啊?听说你带了个神医来给太子看伤?”
“是啊,皇姑父。这位神医是我从南州回京的路上结识的。我本来以为他只精通治疗寒疾,没想到也懂外伤。”
“哦?带回来这么久了,也不早点请他为太子调理。”
“皇姑父,宁儿也想啊,可是孙神医说寒病热治,要治愈寒疾,得等天气暖和了。宁儿本想到时给皇姑父和姑母送个惊喜的。”颜宁说完,还颇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颜皇后拉过她,“知道你有心,这已经是惊喜了。”
颜宁才又露了笑脸。
元帝看她这样,也不再多说,和皇后两人走到内室,去探望楚昭恒。
楚昭恒此时服药后,还在昏迷中,孙神医坐在边上,看到帝后进来,就想磕头山呼万岁。
元帝摆手让他不要吵到楚昭恒,又询问了楚昭恒的外伤和如何调理寒疾之事,听说调理半年即可治愈,欣慰地一笑,“你若治好了太子,朕重重有赏。”
“草民谢过圣上,一定尽力施治。”孙神医一个头磕下去,答应道。
元帝又走到外室,叫过姜岳、陈昂和蒋立淳,细细问了上午情形,又让他们记得将这些事告知大理寺。
颜宁站在室外,听着三人回话时,东宫外,三个皇子殿下陆续都来探望了,听说帝后都在,又先过来给帝后请安。
颜皇后此时没心情说话,也就说了一句平身。
“父皇,听说太子殿下遇刺重伤了,我们是特来探望的。”楚昭晖说道。
“太子已经无恙了,你们别打扰他养伤。真有兄弟情分,就等他醒了后再来吧。”元帝直接赶人。
这时,康保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李贵。走到卧房外,李贵站在院中,康保走进房中,凑近元帝说道,“圣上,三殿下府上的李贵过来了,要急着见三殿下。”
楚昭业一听,走到房门口,不耐烦地问了一句,“何事不能等我回府说?”
“殿下,是刘侧妃,她有身孕了。刚才晕倒了,找大夫来一查,才发现是有身孕了。”李贵的声音不轻不重,刚好够这房内外的人都听见。
元帝听道刘琴有孕,叫了李贵进来,“大夫怎么说的?”
“奴才回禀圣上,大夫说刘侧妃怀孕一个多月了,还要好好养着,奴才不敢耽搁,只好来找殿下。”
“你先回去,等下朕指着太医过去看看。”
“儿臣多谢父皇了。”楚昭业连忙跪下谢恩。
“平身吧。”元帝被楚昭恒受伤一事,只觉得心力憔悴。如今听说刘琴有孕,这要是个儿子,那就是自己第一个皇孙啊,心里有些高兴,脸上也难得有了丝笑意。
但是又想到刘琴晕倒,又有些责怪,“你别守在这里了,回府去看看。让刘氏好好养胎,皇家的第一个皇孙,不可轻忽了。”
楚昭晖和楚昭钰听到这,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自然都要恭喜楚昭业一番。
伺候的奴才们,以康保为首,都磕头向元帝贺喜,又向楚昭业恭贺。颜宁也只好跟着恭喜。
一时之间,因了皇家第一个皇孙的喜事,屋里屋外,从刚才的肃穆严肃中,又变成几分喜气洋洋了。
颜皇后只觉得有些寒心,有些气愤,她的儿子还重伤躺在里面。她重重吸了口气,想张嘴说话。
颜宁一直站在她边上,听到颜皇后呼吸急促,知道姑母必定心里气愤,看她要说话,她抢在了颜皇后之前,忘形地抓住了颜皇后的胳膊,笑着说道,“姑母,您要当皇祖母了呢。”
颜皇后被她一抓,心神清醒了,只是脸色还是有些僵硬。
惠萍也笑着说,“恭喜圣上,恭喜皇后娘娘,恭喜三殿下。奴婢们也要沾光讨赏了。”
颜皇后被两人打岔,脸色转圜过来,点头说道,“是啊,皇家要有喜事了,圣上,臣妾恭喜您了。”
她心中有怨,这话,难免带上了一分讥讽。
元帝看到她双眼红肿,笑意勉强,终于,从喜得皇孙的惊喜中恢复了几分。
颜宁又笑着说道,“皇姑父,您可得好好赏一下刘侧妃,最近事情那么多,她这喜,报得可真及时呢。”
☆、179章 乌木木牌
颜宁自小出入宫廷,可说是元帝和颜皇后看着长大的,在帝后面前说话,比起其他臣女来,就多了几分随性,这样插话,也没人训斥。
她这话,说得并没错。
但是,听在人耳中,却觉得意味深长。
楚昭晖笑着说,“三弟啊,你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乖觉的,知道太子殿下重伤了,他就闹动静了。”
赶在太子殿下重伤时,特意让人赶到东宫来报喜,这是刘琴不懂事?还是,这是三殿下在炫耀?在提醒大家?
选一国储君,若皇子们都很优秀,那就看皇孙了。楚昭恒年纪最长,却是别说有子,连个通房好像都没有?
宫中皇子们到了一定岁数要安排教习嬷嬷和宫女,楚昭恒身子弱,皇后直接免了。
这要是在朝臣眼中,要是有人觉得太子殿下体弱无后,就失了人心了。
“是啊,三哥,这侄子聪明,将来肯定得人疼。”楚昭钰也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刘氏到底是有福的,不过,可得好好安胎。不要像我母妃那样。”
这话,却是赤裸裸地诅咒了。
元帝看了楚昭钰一眼,淡淡说道,“”你们手上不是有差事吗?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楚昭业听到颜宁说恭喜时,看她意味深长的眼神,初为人父的自豪和喜悦,淡了。
现在,看元帝喜悦的神色减淡,颜皇后僵硬着脸说恭喜,他转头,对李贵训斥道,“刘氏不知外面的事,你这奴才,也越来越不晓事了,还不滚回府去。”
李贵连忙磕头说,“奴才犯蠢了,奴才知错。”
“你快点回府去,告诉刘氏,回头会有太医给她诊脉。”
“刘氏怀胎,要好好安胎。惠萍,去拿一柄玉如意来,就说是本宫赐给她安胎的。”颜皇后只是心情激愤,人并不傻,她撑出了笑意,又对元帝说,“圣上,臣妾想在太子这里多留一会儿。三殿下有了这大喜事,不如,让人去告诉林妃一声吧?也让她高兴高兴。”
林妃,自从年前被禁足后,连除夕宫宴,都未能出席。
颜皇后这话,是劝元帝解除她的禁足了。
只是,她这么当着大家的面,明晃晃地说出来,又有楚昭钰的话摆在那,元帝就算有心,也不能立即答应了,“林妃还在禁足,这事,先不用打扰她了。”
楚昭业听了,一丝神色波动都无,就好像帝后在说的人,不是他母妃一样,待元帝说完后,他才躬身说,“父皇,儿臣先去办差了。”
“恩,去吧。你母后既然说赐一柄玉如意,朕也赐她一柄,凑个成双吧。”
“儿臣多谢父皇母后。”楚昭业跪下磕头谢恩后,离开了东宫。
他一走,楚昭晖和楚昭钰自然不能留了,也告辞离去。
元帝打量了一眼,对颜皇后说,“你担心太子,就多留一会儿吧,朕先回勤政阁去。”又转头对明福等人说道,“太子殿下醒了,立即来报朕。”
没有元帝首肯,颜皇后就算贵为皇后,也是不能随意离开内宫,在外逗留的。哪怕,是她亲生儿子的东宫。
有了元帝的口谕,颜皇后谢了恩后,坐在这,想等楚昭恒醒来。
颜宁听孙神医说过,楚昭恒今日必会发热的,但是孙神医既然敢说无妨,想来自有其手段。楚昭恒依昏迷,有些事,只好自己去办了,跟颜皇后告辞。
为了免得颜皇后过于担心,她悄声说道,“姑母,孙神医医术很高明的,他说太子哥哥寒疾要根除,得静养段日子。趁这段时日养伤,刚好能调理好。您也别太担心,太子哥哥这一静养,还得靠您主持局面呢。”
颜皇后知道这是宽慰的话,“姑母知道了,刚才,幸亏你提醒了姑母。”
“宁儿知道姑母过后能想到的,只是,姑母,那么多人看着您呢。”
“姑母知道了,你离宫去吧。跟你父母亲说一声,恒儿没事了。”颜皇后只当是颜明德挂念楚昭恒,又不便立即进宫,才让颜宁过来。
颜宁也不多说,含糊答应着。
楚昭恒为免颜皇后担心,很多事并未与他母后详说。
颜宁离开皇宫,看到孟秀正在外面等自己。
她慢慢走过去,孟秀拉了马过来,颜宁接过缰绳时,孟秀急着想说话,“这里是宫门,回家再说吧。”
孟秀只好把嘴边的话,硬生生憋了回去。
两人纵马赶回府中,秦氏也听说了太子遇刺的事,正焦急地等着消息。
听颜宁说太子重伤,不过性命应是无忧,秦氏长出了一口气,直呼老天保佑。
颜宁苦笑,心中翻着白眼,老天保佑个鬼!
“母亲,我还有些事,先走啦。”
“好,你有事去你父亲书房那边说吧。你父亲说了,以后那书房,你进出说话都方便。”秦氏觉得女儿老是叫孟良和孟秀到内院吩咐事情,有些不像话,跟颜明德报怨。
她本意是想说让颜明德管管,女儿到底是闺阁女子,哪能热衷掺和政事。
颜明德压根没明白夫人的意思,大手一挥,这好办,以后颜宁找人说话,都到我书房好了,又不用出入内院,又不耽搁她说事。
秦氏还能说什么呢?
颜宁听了秦氏的话,转了个弯,带着孟秀来到颜明德的外书房。
“姑娘,属下赶到那边时,大理寺的人还没到。我找了一下,在那里找到了这个。”孟秀说着,掏出了一块乌木牌,牌子上,有二皇子府的标记,“姑娘,那几个刺客,是二皇子派来的?”
颜宁拿过木牌,也不回话,问道,“留守的几个东宫侍卫有没有看到这个?”
“没有,他们搜了刺客什么,那身上什么都没有。听说有一个蒙面人本来只是重伤,没死,结果他们的人撤退时,直接给了他一刀。”
孟秀觉得这些死士行事够利索。
颜宁点点头,死士可能真是三皇子派来的,但他哪有这么傻,还让死士身上带这种东西?
“属下回来时,碰到大理寺卿游天方了。”孟秀又说道。
☆、180章 苦肉计纰漏
游天方,是有名的游泥鳅,但是,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至少,前世里,楚昭业即位,他还是稳稳地做着自己的大理寺卿。
“姑娘,我哥说自己办事不利,想跟您请罪。”孟秀又说道。
“今日之事,纯属意外。孟良他们都回来了?回来路上还顺利不?”
“都回来了,只是,差事没办好,我哥说太子殿下要是怪罪,他以死谢罪。”孟秀嘟囔着将孟良的话转述出来。
他也觉得今日这事不怪他哥他们,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呢。
“太子现在还没醒来,就算醒来,有什么差错,也该是我一力承担才是。”封平匆匆赶到书房,听到了孟秀这话,沉声说道,“我考虑事情不周,才出这种纰漏。”
封平是真的内疚的,他初为太子幕僚,觉得要解太子如今困局,只有铤而走险。
颜宁也大为赞成,在派谁扮蒙面人的人选上又细细斟酌。
计策是楚昭恒和颜宁同意并完善的,封平是实际的操作者,而孟良,则是带人埋伏。
如今出了纰漏,孟良固然有错,他也有置主子于险境又考虑不周之错。若不是今日进不去东宫,他都想去楚昭恒面前请罪。
颜宁摇摇头,“封大哥,今日之事,你也不要太记着,若真觉得有愧,以后就对太子殿下将功补过好了。”
看封平还是一脸沮丧,“将军都是百战练成的,哪有一战就士气低落、溃不成军的道理。封大哥,你有谋,但是韧性还得够哦。我父亲曾说,为将者,越是败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是!多谢姑娘教诲。”封平抱拳长揖,倒让颜宁不好意思了。
自从封平成了东宫幕僚后,他对颜宁和颜烈,坚持要称姑娘和公子,对颜明德和秦氏称老爷夫人,就怕哪日连累了颜家。
颜家人劝了几次,也只好由他了。
“封大哥,你看这个。”颜宁将孟秀带回的乌木木牌递给封平,“二殿下不是傻子,这是有人生怕大家不知道凶手呢。”
“这是三殿下做的?”
“八九不离十。”
游天方找到了这乌木牌,元帝会想的无非是两种,要么相信是楚昭晖对太子下手,那自然要严惩楚昭晖。要么怀疑是太子苦肉计嫁祸,那么,太子就失了君心。
对楚昭业来说,楚昭恒和楚昭晖,倒下哪个都不错。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楚昭恒这次,还真打算来一出苦肉计。只不过中间出了纰漏,这苦肉计玩大了。
“我去找李祥问问?”
“这种时候,先不要去找他。封大哥,我这就让人把你送回东宫去,你就留在东宫别出来了。和东宫明福总管一起,将东宫内外看好。外面的事,你不要管了。”
东宫里,事情也多,有封平一起看着,颜宁也好放心些。
“好。”封平领命,“姑娘放心,我一定护好太子殿下。再有纰漏,我也没脸见姑娘了。”
“封大哥,你们大家都要好好的。”颜宁笑着嘱咐一句。
楚昭恒重伤,她心中着急,但是她既然是大家的主心骨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颜宁叫了墨阳来,让他带着府中的侍卫,送封平去东宫。墨阳伺候颜烈,在宫门那进出多次,在御林军里也混了个脸熟。
“姑娘,我哥他们三个可以回府了吗?”孟秀看封平被送到东宫了,急着问。
“他们不要回府了,你去给孟良收拾一下东西,他们三个先回玉阳关去。”苦肉计一事事关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先离开京城。
孟秀一听孟良能去玉阳关了,双眼都亮了。他们兄弟日夜想的,就是到玉阳关,上沙场建功啊。
颜宁看他一脸热切地看着自己,嘴唇嗫嚅,知道他想说什么,直接摇头道,“孟秀,我还要你帮我在京城办些事情。你放心,将来必定也让你去沙场建功去。”
“属下知道了。嘿嘿,姑娘,您越来越神了,属下还没说,您都知道属下想说什么了。”孟秀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憨厚一笑。
你听到玉阳关后,那一脸放光的样子,我要不知道才是蠢到家了。颜宁心里说着,摆摆手,让他快去帮孟良三人收拾东西了。
“虹霓,你去跟母亲说,我打算让孟良三人去玉阳关,给大哥大嫂送东西,问她有什么东西要送不?要快,东西要请便些的。”颜宁又将在屋外守门的虹霓叫进来吩咐道。
虹霓听说孟良要去玉阳关,有些舍不得,“姑娘,您等会要出门吗?奴婢……奴婢能和您一起去吗?”
颜宁看她那样子,笑着说,“要不,我让你一起去玉阳关?”
“姑娘!您真是,过年大了一岁,这嘴越发没个准数了。”虹霓红了脸,跺着脚埋怨了一句,“奴婢去夫人那里传话去了。”转身,一溜烟跑了出去。
颜宁看着,笑得不行,一边笑一边走出书房门。
绿衣看她那样子,真为虹霓难受,“姑娘,您这么捉弄虹霓,干什么。”
“我没捉弄她啊,她舍不得孟良,又不肯快点成亲。那只好忍着这相思之苦了。”
“什么相思不相思,姑娘,虹霓听见了,跟您闹,奴婢可不管啊。”绿衣实在是怕了姑娘和虹霓。
就为了取笑虹霓和孟良,两人三天两头追闹,虹霓有一次还被姑娘给羞的,都不肯跟出门伺候。
颜宁可不管,逮到机会就要把孟良和虹霓说几遍,孟良现在除了正事回话,都不敢在姑娘面前走动了。
“绿衣,你到母亲院子里等母亲回话吧。让虹霓回蔷薇院去收拾东西,她给孟良偷偷做鞋,当我不知道呢,对了,还做了衣服。让她快把鞋啊袜啊衣服啊,给孟良包好,带去玉阳关,这一去,没个一年半载可见不到了。”颜宁笑完了,吩咐绿衣。
绿衣答应着,丢下颜宁,跑到正院去将这些话告诉虹霓去。
“见不到谁啊?”颜明德回家,听到女儿最后一句话。
☆、181章 一封家书
“绿衣,你去后院传话吧。”颜宁先吩咐绿衣下去,才转头跟颜明德说,“父亲,我在说孟良呢,我打算让孟良带两人去玉阳关送些东西。”
“听说太子殿下重伤了?杀手有两批?”颜明德也不管颜宁的话,直接问道。
“是!”
“你的主意?还是太子的主意?”
“我的主意。”颜宁低头,小声说道。
“胡闹!”颜明德一听急了。
“父亲,这是在院外。”颜宁看父亲急了,连忙提醒了一句。
“哼!你给我进来,你怎么敢出这种主意!”颜明德怒气冲冲地走到书房,又不得不压低了嗓子,“你这是将太子殿下置于险境,你知不知道,若是太子殿下有个好歹,怎么办?”
颜明德天生大嗓门,这么压着声音说话,气势就弱了不少。
“女儿知错了!是女儿考虑不周,回头女儿就去向太子哥哥请罪。”颜宁低着头,声音低微,双眼看着自己的脚尖,“等太子哥哥醒了,我就跪到东宫去请罪,恩,女儿带着鞭子去负荆请罪。”
“好了,你啊!”颜明德看女儿一副自责内疚到极点的样子,又不忍心再说了,听到负荆请罪,想到她在颜家祠堂跪的事,“什么负荆请罪,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事啊。”
“是,还是父亲明白,女儿考虑不周。”颜宁连忙拍了个大大的马屁。
“行了,别装了。为父知道太子殿下伤了,你心里也不好受。本来不该再说你,只是,这事,事关重大,你事先怎么不跟为父说一下?”颜明德是又气又急,这种事万一扯出来,就算自己愿意去金銮殿负荆请罪,朝臣们也不肯放过颜宁啊。
颜宁知道父亲的心意,“女儿知道了,以后有事,一定和父亲商议。父亲,我打算把孟良三个送到玉阳关去,您给大哥写封家信吧?”
“哼!知道了,去研墨。”颜明德看女儿转瞬又笑嘻嘻地,忍不住气哼了一声,指使道。
颜宁自然乖巧地磨墨,又在书桌上铺好纸,将毛笔蘸好墨,双手递给颜明德。
颜明德看她那样子,哭笑不得,拿过笔写了封家信。信中提了太子殿下今日在京郊被刺客重伤,幸好上天保佑,性命无碍等等,又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