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横竖今儿总会到家了。”秦氏到内室躺了没多久,又待不住,起来了。
  “父亲,母亲,我们回来啦!”院外,传来颜宁的叫声。
  “回来就好,快过来让为父看看,听说你落水了,有没有伤到?”颜明德的声音也从外面传来。
  秦氏连忙走出房外,颜烈一脸无奈地大步走进院中,后面,颜明德正左右打量着颜宁。
  “母亲!”颜烈叫了一声。
  “回来就好,快到屋里去暖和一下。”秦氏答应着,越过颜烈冲到颜宁边上,拉着她细看,“这都瘦了,你说你,怎么不小心点。”说着说着声音都心疼的哽咽了,“这要出个什么事,你让母亲可怎么办?”
  “父亲,母亲,我这不是好好的嘛。”颜宁对上颜烈幽怨的眼神,自己也很无奈啊。
  “母亲,儿子我也刚回家!”颜烈忍不住提醒道。
  “臭小子,回家就回家,你当自己是客人啊,快进去。我看你出门一趟,还长高了。”颜明德上去又是一掌招呼,当先走进房门。
  感情妹妹是客人啊,要你们两个左看右看的。颜烈瞪了颜宁一眼,拉过张凳子坐下,“我都饿死了。”
  “二公子,别急,这是你爱吃的椒盐酥饼,先吃几块垫垫肚子,晚上有您爱吃的菜,夫人特地吩咐的。”王嬷嬷递上点心。
  “嬷嬷,还是你好啊。”颜烈感慨着,接过点心。
  那边秦夫人终于看完了,让颜宁坐下,一一问起秦老夫人、秦绍祖等人的近况。
  颜宁一一说了,当说到秦老夫人做主,有意成全秦婉如和封平时,颜明德看了两人一眼。秦氏对自己母亲的决定却是毫无异议的。
  颜宁最后又提起了孙神医,说镇南王在他调养下从卧床不起,到如今都能起床理事了。颜明德和秦氏都惊喜万分,连说要谢谢楚世子肯放神医来京城。
  终于,颜烈吃完了一盘点心,颜宁也说完了近况,秦氏打发他们两个快点回房去歇歇。
  “等你们收拾好了,跟我到书房来一趟。”颜明德吩咐道。
  秦氏知道他们估计是要说些政事了,她虽然觉得颜宁一个女孩子掺和这种事不好,可想到老爷对颜宁的评价,也不好再阻止。
  颜烈和颜宁来到外书房,颜明德早就在等着了,看到两人进来,问道:“宁儿,你落水的事,真是四皇子下的手?”
  “是啊,父亲,他派出京办事的太监,我们都抓住了。不过这事,三皇子也有嫌疑。”
  “你们还不知道吧?刘妃怀孕了,她那胎由洪太医调理。太子殿下前两日告诉为父,他怀疑洪太医和三皇子结交。三皇子嘛,济安伯的女儿,要做三皇子府的侧妃了。”颜明德说了京中最近的两大新闻,说到侧妃时,还下意识看了自家女儿一眼。
  颜宁对于楚昭业要纳侧妃并不在意,在意的是刘琴,居然要成为三皇子的侧妃了。
  楚昭业,好快的手脚啊。
  “父亲,那您和太子哥哥的意思是?”
  “当然是不会放过南安侯和四皇子,居然敢害我颜明德的女儿,真当为父是吃素的啊。就算是如了三皇子的意,也顾不得了。”颜明德断然说道。
  四皇子暗杀颜宁,楚昭业知道后故意推波助澜,然后在颜宁拿南安侯府作伐时,趁机收拢了济安伯府,或许他还在等着颜家报复四皇子时,趁机收拢四皇子手中的势力。
  要知道,四皇子的外祖家虽然不成器,但是如今皇子们离宫开府,各自得了差事。
  四皇子,可领了工部的差事。
  就算四皇子收拢的朝臣不多,那也是一股势力不是?
  “父亲,让姑母少去刘妃那里,避避嫌吧。”颜宁却觉得,楚昭业安排的不会这么简单。
  “太子殿下也觉得要避嫌,所以你姑母去看刘妃时,是陪着圣上一起去的。送过去的东西,也没吃食等物。”
  “恩,反正万事先小心些。”
  “对了,你们两个明日进宫去给你们姑母请个安,尤其是宁儿,听说你落水,你姑母急的不知如何是好。”颜明德又交代道,“烈儿,回头圣上要是召见你,问起南州之事,你打算怎么说?”
  “父亲,你放心吧。回来的路上,宁儿和封大哥都帮我想过了。”
  颜明德听说他们已经有准备了,点头放心了,又对颜宁说道,“你大舅舅曾写信给我,提到想让你大表姐进京参选。以秦家的名头,你大表姐一个皇子侧妃是肯定能拿到的。”
  “父亲,侧妃就是妾室,有什么好的?再说大表姐性子软弱,真要进了哪个皇子的后院,可能被人吃得连渣子都不剩,万一再惹出事端,反而不好。封大哥虽然是白身,但是以后肯定会对大表姐好的。”
  “也好,太子殿下也说回头让封平去东宫做幕僚。为父也觉得秦家出个皇子侧妃,不是什么好事。”颜明德点头赞同。

☆、125章 北燕变故

  献给Linda晓洲书友的月票打赏加更
  ~~~
  “对了,父亲,还有一事,你看这个。”颜宁拿出了燕东军留下的那块鱼龙玉佩。
  颜明德久在玉阳关,自然知道北燕的规矩,看到鱼龙图案,也是一惊,“这是哪来的?”
  颜宁说了回京途中遇上的事,颜明德沉吟半晌,说道:“前些日子,接到北燕那边的密报,说三皇子苏力红的外祖部落造反,被镇压了。大皇子苏力青领兵镇压有功,已经被封为太子了。这个苏力青带兵打仗是把好手。”
  北燕虽然也有皇帝,但是他们游牧为生,皇庭远在草原深处,只在集结打仗或有大事时,才会聚集。
  各个部落划地而居,北燕皇帝说是皇帝,其实更像个盟主,谁实力强压得住其他部落,就是皇帝,所以部落造反的事也不少见。
  “父亲,对那个三皇子苏力红,您知道多吗?”
  颜家世代镇守玉阳关,对抗的就是北燕,对北燕的消息自然知道不少。
  “北燕皇庭远在草原深处,我们的消息往来不便。北燕皇帝苏哈德手段残暴,凡是造反的部族,都是男的灭族,女的充作奴隶,他自己当年是弑父兵变夺位的。现在的几个儿子里,大皇子苏力青和三皇子苏力红是最受拥戴的,两人母妃的部落都是草原大部落。现在三皇子的目族被灭了,估计日子要不好过了。”
  “那苏力青做了太子,苏力红呢?就没消息吗?他外祖造反,他也不去劝劝?”
  “传来的消息里,倒是没听到有关苏力红的。”
  “他的长相呢?知道不?”
  “你怀疑燕东军就是苏力红?”
  “恩,不过燕东军的大楚话说的很好,没听说北燕皇子有来过大楚啊。”
  “这个倒是可能的,那苏力红的外祖母,听说是个大楚女子,不知怎么流落到草原的。他要真会说大楚话,也不稀奇,可能跟他外祖母学的呢。”颜明德对这个倒不太关心,北燕国内越乱,大楚才越高兴呢,“不管他北燕出什么事,你先说说那个孙神医,医术真的很神?”
  颜宁知道父亲的意思,就算燕东军真是北燕的三皇子,他活着回北燕去跟苏力青内斗,还真算是一件好事。
  或许,两个皇子斗个你死我活,就没心思来攻打大楚了?
  她有点恶意的想着,嘴里回道:“恩,医术真的很神。那个燕东军病的都快死的样子,荆楠码头那边的大夫都说没救了,孙神医扎针之后,马上就醒过来了,第二天就能说话下床啦。”
  “好!那就好!哈哈,宁儿,你这趟南州之行,还真没白去。”颜明德抚掌大笑,太子楚昭恒的病体,牵动颜家的心啊,“孙神医没有官职,不能进宫。唔……这事最好也先不要声张,改天为父请太子殿下来府,就让孙神医先在我们府中为太子殿下诊治看看。”
  “恩,父亲想的周到。”颜宁也觉得没必要先声张。
  “这玉佩还是你收着,别给外人见了。对了,孙神医的姓名是……”
  这个问题问出来,颜烈和颜宁都是神色古怪,忍笑道:“父亲,孙神医,姓孙,名字就叫神医,听说是杏林世家。”
  “咳咳,这个名字……取的好啊。”
  竟然有人这样取名?
  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爹的先见之明,取名时就知道儿子能成神医吗?
  颜烈也是听楚谟说的。
  原来孙神医家世居南边,祖上几代行医,可是每代医术也只能说平平。
  孙神医的爹生下儿子后,立志要儿子为孙家扬名。从小带着他走遍大江南北,到处访医求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神医终于成了名医。
  他医术超群,大家都当是赞誉,也就“孙神医”、“孙神医”地叫着,反而不知这是他本名了。
  “那为父……该怎么称呼他?”总是直呼人家名姓,是不是不太礼貌啊?
  “父亲,就叫孙神医好了,一路上我们都是这么称呼的。”颜烈大咧咧地说道,“我和妹妹急着回家,一路骑马回来了。他老人家还在路上,估摸着要晚间才能到了。”
  “你们糊涂,怎么不跟为父说一声,神医到府,好歹我得亲自去迎接才是啊。”颜明德一听急了,他可不觉得自己一个大将军去亲迎大夫有失身份,转头吩咐道,“来人,备马,我去城外迎接去。”
  “父亲,您这一出去,京里还有谁不知道神医到京啊。”颜宁连忙阻止,“等下二哥去迎接好啦。”
  大冷天的,自己还得骑马跑一趟啊,颜烈心里哀叹,嘴上可不敢说不去。
  到了晚间,颜烈去城外接了孙神医和颜栓一行人到府。
  颜明德站在大门内,亲自迎接孙神医。
  他看到一个矮胖老头,圆脸寿眉,雪白长须,一身棉布衣袍,,看着倒还有点仙风道骨的模样。
  “孙神医请,我摆了一桌水酒为您接风,未能远迎,还望海涵啊。”颜明德爽朗的笑着,往正厅引去。
  孙神医对当朝大将军颜明德自然是闻名已久,如今一看,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将军,一脸爽朗,毫无架子,让人一见倒是很有好感。
  他打量了颜明德一眼,仔细看了看脸色,笑着说道,“将军声音爽朗,但是中气略有不足,肺气不足,是肺部受过伤疤?还是少喝酒,多休养为好。”
  颜明德可不就是肺部受伤后,一直未能完全复原才回京休养的么?这件事颜家人都知道,外人尤其是民间,可没人知道。
  孙神医一语中的,露了这一手。大家对他的医术,立时赞叹不已。
  “神医真是神医啊,竟然就这么看两眼,就知道我的病了。”颜明德一愣之下,大喜道,“神医医术,佩服佩服!”
  孙神医笑着点点头,一点没自谦的意思。
  小松拎着医箱,抬头挺胸的走在前面,与有荣焉的得意样。
  墨阳在后面看他那尾巴上天的样子,恨得牙直痒痒。这个小屁孩,你师傅医术厉害又不是你厉害,你得意个什么劲啊。
  孙神医既然说颜明德不能喝酒,秦氏和颜宁连忙不许他喝了,让他喝茶陪客。
  颜明德和颜烈两人作陪,陪孙神医吃了一顿接风酒。

☆、126章 高拿轻放

  献给莫挽香书友的月票加更
  ~~
  第二天,颜皇后果然派人来宣两人进宫了。
  颜烈和颜宁拜见颜皇后后,正在闲话,康保来传了元帝的旨意,宣颜烈去勤政阁觐见。
  颜烈和颜宁对视一眼,知道必定是要询问南州之事了。
  “二公子,圣上还等着呢。”康保对颜烈倒是很客气的提醒。
  “好的,劳烦康总管带路。”颜烈说着,又回身向颜皇后行礼告退,“姑母,等下我就不再进宫向您面辞啦。”
  “好,去吧,快去吧,别让圣上等你。”颜皇后点头,催促道。
  颜烈跟着康保来到勤政阁,发现里面几位大臣,太子和几位皇子都在。
  他连忙上前行礼:“草民见过圣上!”说完老老实实地磕了几个响头。
  元帝点点头,稍微露了一丝笑模样,说:“起来吧,一段日子没见,倒是长壮实了。”
  因着颜皇后的缘故,颜烈见到元帝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倒也没什么惶恐之情。
  他左右看了一下,颜明德居然也在,又老实的叫了一声“父亲”,退到边上去了。
  “颜烈,听说南安侯府里发现南诏密探时,你也在他们府上?”元帝拿起陈侍郎的奏折,慢慢问道。
  楚昭钰听了,有点略略不满。只是,在元帝面前,他也不能多言。
  “是啊,当日南安侯府千金刘姑娘,在街上和舍妹起了冲突,要打舍妹,后来南安侯又出来拉偏架,草民不服,要和南安侯讲理,他就跑了……”
  这话一说,在列的都忍笑忍的很辛苦,还有视线落到了楚昭晖身上。
  楚昭晖听到颜烈说“讲理”,就肉痛,头痛,气的心口痛。
  楚昭钰忍不住插嘴问道:“颜烈,你确定你是要和南安侯讲理?”
  “对啊,父亲回京后,一直跟我说以理服人才是王道,所以,草民是想跟南安侯好好讲理,告诉他女孩子吵架,大人不要掺和。没想到他一看到草民,就跑了。草民急了,就追到侯府。”颜烈可不管别人反应,义正言辞的继续说道,“后来,就在南安侯府发现一个南诏人,那南诏人见到大家,居然咬舌自尽了。”
  “你擅自跑进南安侯府?”楚昭钰将话题拉回到颜烈如何进侯府这点上。
  “不是擅自啊,我让人通报了的。”颜烈心道,只不过门房都被我打趴下了。
  “父皇,南安侯府发现南诏密探一事,儿臣觉得还需细查。近日儿臣听到的消息,是说颜烈和颜宁带人大闹侯府,哪会这么巧,他们到了侯府,侯府里就发现密探了?”楚昭钰又向元帝说道。
  “圣上,草民冤枉啊!四殿下,南安侯是您外祖父,可是,那您也不能冤枉草民啊。当日在侯府外面的百姓们都可为我作证,我们去侯府拜访时,可没带着南诏人进去。”颜烈急的叫道。
  “咳咳,放肆,御前怎么能失仪,大声吵嚷?”颜明德在边上训斥了一声,又出列说道,“圣上,犬子虽然失仪,但是臣相信犬子不会陷害南安侯的。四殿下,犬子和小女只是到南州做客,和南安侯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没理由陷害他,您说是不?”他重重地说了近日无仇四字,那眼神却是如钉子般钉在四皇子身上。
  颜烈心里嘀咕,到我这是犬子,到宁儿那就是小女啦。
  “怎么会无仇?刚才颜烈不是说,侯府姑娘和颜宁在街头起了冲突?”楚昭钰心中惊疑,面上还是不露声色,笑着说道,“大将军也不能太偏颇了。”
  “圣上,当日侯府刘姑娘要推舍妹摔下楼梯,还好丫鬟挡了。若说冲突,草民原本是想问问南安侯爷,为何对舍妹下此毒手。哪知侯爷就是不肯说啊。若说陷害,圣上,您是知道草民和舍妹性子的。”
  这话出来,元帝也撑不住笑了,的确,颜烈和颜宁揍人倒是常事,陷害?那还真是新闻。这两人就没长这根筋吧?
  楚昭钰知道,父皇是信了颜烈的话了,相信他们两人不会陷害南安侯。
  其实,刚接到外祖父信时,他也纳闷,那么,这主意会不会是颜明德,甚至是太子出的?自己让人暗算颜宁,被他们发现了,他们就想杀了南安侯泄愤?
  若真是这样……再看颜明德那眼神,他觉得后背有冷汗渗出。
  元帝也不信是颜家兄妹陷害了南安侯,可陈侍郎的奏折里,也提到了颜家兄妹当日闯入南安侯府,才凑巧发现了南诏密探,“昭钰,你还怀疑是颜烈陷害你外祖父?”
  他转头,看着站在下首的四皇子楚昭钰,问道。
  “儿臣只是不信南安侯会与南诏密探勾结,倒不是怀疑颜烈陷害。”
  “那个密探,街上百姓都说,是以前一个南诏美人密探,举荐给南安侯的,在南安侯府下面的店铺做了好几年掌柜了。哦,那个女密探,前几年被当街处斩了。”颜烈又给南安侯飞了几刀。
  “这事,朕也知道了。”元帝拍着那奏折,点头道,“南安侯身为侯爵,不思谨言慎行、报效朝廷,理应重罚。不过,刘妃有孕,不宜受刺激,朕也想为幼子积福,就先将南安侯降为伯爵,革除世袭吧。昭钰,你看这处罚如何?”
  他不问别人,单问楚昭钰。自然是知道南安侯为自己犯不上违法,若真勾结了南诏,那必定跟自己这第四子有关。
  若是深查下去,他担心最后会是楚昭钰勾结南诏,那到时,难道要自己杀子吗?
  虎毒尚且不食子,元帝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下不了这手。
  何况,刘妃又怀上身孕,在后宫苦苦请求,太医说都动了胎气。
  元帝只好做一次糊涂人,对南安侯之事,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楚昭钰看到元帝那幽深的目光,自然知道自己这父皇心中的怀疑,的确,若南安侯坐实通敌之罪,无论谁,都会怀疑是和自己有关啊。
  他连忙点头道:“父皇英明,自有圣断。儿臣听父皇的。不过,颜烈擅闯侯爵府,藐视朝廷命官,应该严惩。”
  这种时候,退缩也不能退的太多,他越是一副理直气壮要为外祖讨个说法的样子,越能说明他问心无愧。

☆、127章 杨中丞妙招

  “四弟,要不是颜烈去了一趟侯府,那南诏密探也不会被发现。说起来颜烈还应该是有功呢。”楚昭业说道。
  南安侯降爵,只是听起来罚的重,却没伤什么筋骨。真要按通敌罪论处,就算满门抄斩也不为过。
  看来,父皇心里,对自己这几个儿子都还在观望,所以,舍不得打压哪一个啊。
  既然父皇要做个慈父,那他们这几个儿子,也只能到此为止,不再多提了。
  楚昭恒和楚昭晖自然也看出元帝的意思,南安侯府发现南诏密探一事,就到此为止了,也不再多话。
  楚昭恒是因为其中还牵扯到颜烈和颜宁,这可是他的表弟表妹,多说显得他公报私仇。
  楚昭晖是没把楚昭钰放眼里,这个四弟,在他心里,离皇位不说差个十万八千里,那也是比自己差了一大截,南安侯更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是南安侯还是南安伯,压根没差别。
  “三哥,若照这么说,以后都可以仗着勇武擅闯朝廷命官府邸了?太子殿下,您说呢?”楚昭钰听到楚昭业的话,不服气的辩驳,又直接问站在上首的楚昭恒。
  楚昭恒说道:“颜烈是不是擅闯侯府,我们在这说也不算。不过,若他真的擅闯侯府了,那自然是有错的,但他发现南诏密探又是有大功的。父皇,儿臣觉得,不如就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杨宏文,你看呢?”元帝不置可否,转向右边问道。
  右边,站着几个尚书,杨宏文这个御史中丞也赫然在列。
  颜烈刚才就看到杨宏文了,一看到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就暗暗头痛。现在听到元帝问他意见,头更痛了。
  果然……
  “圣上,臣认为无心之功不为功,所以,颜烈就算有功也不当赏!至于说擅闯,臣看南安侯和颜烈的说辞,也无法判断两人何人的话可信。”
  这话,看过南州来的奏折的几人,都是点头认可。
  毕竟陈侍郎的奏折里提到,他查访过当日亲见的百姓,都说没看到颜二公子闯门。又暗示颜烈有功,幸好他们在侯府发现了南诏密探云云。
  颜烈听了,暗自欣喜,今天这杨二本,是打算大发慈悲,放自己一马了?
  哪知道杨宏文看了他一眼,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就算颜烈此次未曾擅闯,但是防患于未然还是可行的。圣上若是先赐他法典一部,让他细细研读。臣相信,有了御赐法典,颜烈必能成为知法守礼之人。”
  颜烈一听杨二本这建议,苦了脸,法典啊!
  《大楚法典》开国时沿用前朝法典,经过太祖那代召集名儒和刑官一一推论,重新编撰誊写,如今一共二十卷,堆起来厚厚一摞,可是能砸死人的。
  大家一听杨宏文这建议,倒是新奇,关键,不偏不倚,也不能说错啊。
  颜烈一听,苦着脸叫道:“圣上,草民真的冤枉啊!南安侯府的门房可以作证,草民真的是让他们去禀告过的啊。”
  楚昭钰哼了一声,“难道南安侯冤枉你了?他说被你当街殴打,闯入府邸,侯府体面荡然无存。”
  “四殿下,您不能因为那是您外祖父,就逼草民认下这错啊。他说草民殴打他,草民还说他殴打我呢。要不,让南安侯爷进京,让太医验验伤?”
  这……这简直是无赖啊,楚昭钰气得仰倒。等刘唤进京来,那伤还能验出来吗?就算打断的是骨头,估计都要长好一半了吧?
  颜烈看他不做声了,又对元帝求道,“圣上,草民真的冤枉啊,好歹我还抓到个南诏密探,这要在两军阵前,抓到密探可是一等功啊,您看那法典……”
  元帝听了他和楚昭钰两人的话,已是笑着摇头,如今再听他这话,笑了,对颜明德说:“明德啊,我记得阿煦当年可是文武全才,你可不能让阿烈荒废了。”
  皇后颜明心是颜煦和颜烈的亲姑姑,论起亲戚来,元帝是他们的姑父。所以,元帝有时也跟着皇后叫颜家几个孩子的小名。
  不过颜煦也好颜烈也罢,在元帝面前一向谨守君臣之礼,只称圣上,倒是颜宁,偶尔会叫元帝皇姑父。
  颜明德躬身道,“是臣教子无方,待回府去,一定督促他好好读书。”
  就冲着抓密探的功劳,颜烈就算真闯了南安侯府,也没法重罚。所以,元帝乐得听从杨宏文的建议:“杨宏文这建议好,朕准了!颜烈,朕赐你大楚法典一部,相信好好研读后,一定能成为知法守法之人。”
  “是!草民谢过圣上,一定不负圣上厚望,回府好好研读。”颜烈不敢放肆,只能领旨谢恩。可脸上那苦意,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早听说颜大将军的次子不喜读书,果然如此啊。
  “今日就议到这里吧,你们都下去吧。”元帝看看议的也差不多了,让大家退下。
  看颜烈转身要走,他倒想起一事,“明德,阿烈今年十五了吧?明年你打算让他去玉阳关?”
  颜家的男孩子,从小等于是在战场上长大的,到了十五岁,肯定是要到军中历练的。
  听到是问颜烈这事,这也算是颜家家事了,几个尚书大臣纷纷告退了。
  其他人走后,颜明德回到:“回圣上,打算过完年,开春就送他去玉阳关,跟他哥哥一起历练历练去。”
  楚昭业插嘴说:“颜烈还年轻,大将军真是忍心啊。何不让他在禁卫军中历练历练,再到边关呢?”
  禁卫军是天子亲卫,也算天子近臣了。
  楚昭业这提议,听起来倒是好意。
  楚昭晖觉得他是向颜家示好,忍不住嗤笑一声,“三弟,你为颜烈考虑的还真周到。”
  楚昭钰也觉得他是示好,暗自可惜,怎么就没把颜宁杀死呢?若是她死了,楚昭业再示好,也没有指望了啊。
  颜明德回禀道,“多谢三殿下好意。只是犬子无状,还是让他去边关吃点苦头,或许能长进些。”
  元帝不置可否的笑笑。

☆、128章 有赏有罚

  看到元帝未再说话,颜明德拉着颜烈告退,几个皇子也跟着告退离开,各自去办差了。
  如今,太子楚昭恒跟着自己学习朝政,楚昭晖在兵部,楚昭业在户部,楚昭钰在工部,各自学习办差。
  走出勤政阁,颜明德走在前面,颜烈跟在父亲边上,老实的低头,显然在听他父亲训斥。
  元帝失笑地摇了摇头,撇开颜烈颜家人的身份不谈,他倒是挺喜欢他的赤子之心的。
  他的目光又转向自己那几个儿子们的背影,几人离开勤政阁后,各自有礼的告辞分开,分道而行。
  兄友弟恭?对皇家子弟来说,那只是个美梦而已。
  自己渐渐老了,儿子们却已经成年了。
  现在,都离宫建府,忙着办差建功立业,或许,还忙着收拢朝中势力?元帝自然知道,他的儿子们虎视眈眈,都盯着自己身下这把椅子呢。
  太子楚昭恒身后有颜家,三皇子楚昭业身后有林家,楚昭晖和楚昭钰背后的势力单薄了点,但是也会不甘心罢手。
  他自己是怎么登上皇位的,还记忆犹新,自己的儿子们,也要开始厮杀了吧?
  接到南州的奏折后,他也曾怀疑,是不是一向胆小的秦绍祖,也站队了?
  楚昭恒这个太子声望渐起,其他几个皇子们不甘心。太子趁着颜烈南下的机会,收拾一个无关轻重的南安侯,给楚昭钰一个下马威。顺便,也警告其他皇子不要觊觎太子之位?
  只是,若不是太子安排的,那……南安侯府的南诏人,是真如南安侯自辩的,糊涂的任用了,还是他是明知故犯、故意包庇呢?
  现在,看颜烈那样子,他想这可能真是凑巧了。
  颜烈和颜宁,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那性子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再说,那个南诏密探在南州隐匿多年,秦绍祖若知道,早就抓了,哪可能等颜烈和颜宁到了再下手?量秦绍祖还没这个胆子。
  刘莹和颜宁闹的两出,也瞒不过人。南安侯那女儿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哪知道颜烈和颜宁在京城都没多少人敢惹啊。
  颜宁本就是不肯吃亏的性子,颜烈一看到宝贝妹妹被欺负,当年连楚昭晖都敢揍,脾气上来,哪管南安侯是什么侯爷啊!
  康保看元帝心情很好,换上一杯茶水后,凑趣地问道,“圣上,奴才等下就给颜二公子把《大楚法典》送去?”
  “恩,越早送过去越好。”元帝想到颜烈那张苦着的脸,难得有点恶作剧的心情,“就说朕说的,让他好好看书,下次朕还要考他呢。”
  “哎呦,那颜二公子非愁白头发不可。估计他下次再也不敢鲁莽了。”康保夸张的叫道。
  他是元帝身边伺候的老人了,当年元帝还是皇子时,就已经跟在身边了,所以也敢和元帝闲聊几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下次要是再有人挑衅,他还会照打不误。颜烈啊,就是匹野马,还护短。颜宁那不肯吃亏的莽撞性子,一半是颜明德宠的,还有一半,就是她这两个哥哥宠出来的。”
  “什么都瞒不过圣上的眼睛,南安侯,哦,不,南安伯,现在可能后悔死了。”
  “哼!这么多年,他们在南州坐井观天,镇南王府又没人主事,南州就属他南安侯爵位高。以为天大地大,他南安侯府最大呢,刘唤不成材啊。”
  说起颜宁,元帝想起陈侍郎奏折所提到的,在迎接南诏使臣的接风宴上,琼玉公主对大楚的诰命们无礼,还是颜宁绑了那女官,大大的杀了南诏人的威风。
  当时陈侍郎以为是秦绍祖夫人王氏下令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颜宁下的手,奏折里连着一起提了。
  元帝觉得,颜烈也好,颜宁也好,在小事上胡闹,在大是大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