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赐良配-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绍祖和王氏在后面也追赶过来,进到秦老夫人院中,秦绍祖挥手让下人们退下。这种事,毕竟关系到女儿的闺誉,他可不想让人听到。
颜宁看大舅舅的样子,想了想,站起来也想告退。
秦婉如却一把拉住了她的手,“宁儿,你不要走,你帮我,你帮我说……”她抓的死紧,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浮木。
颜宁看着她哭的眼眶通红,但是满脸倔强执拗。叹了口气,不再走开,看着秦老夫人,等她示下。
“宁儿在这吧,都是自家骨肉,又不是外人。”秦老夫人点头答应了。
秦婉如觉得松了口气,有宁儿在,她一定会帮自己说服父母的。
王氏想要反对,可是到底不敢反驳婆婆的话。
秦婉如抽抽搭搭、低着头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秦老夫人没像秦绍祖和王氏那样直接反对,而是问道:“你对他有意,那他呢?婉如,婚姻大事,关系着一辈子啊。”
“祖母,他必然是肯的,他只是怕拖累我。”秦婉如连忙说道。
秦老夫人沉吟片刻,转头问颜宁:“宁儿,这个封平,是怎么到你家的?”
颜宁也不隐瞒,直接说了封平受伤、自己搭救之事,最后说道:“外祖母,大舅舅,大舅母,封大哥是我太子哥哥都称赞的人。”
“考虑什么?他这一辈子就是白丁,他也就算了,但是他们孩子呢……”王氏气急败坏的喊道。
“母亲,天下这么多人,又不是人人都能为官做宰……”秦婉如轻声反驳道。
“那是那些人没福气!你外祖母说了,京城里济安伯、世安侯的儿子……”王氏脱口而出两个名字,又连忙掩口不言。
颜宁一听,脸色冷了下来。
她倒没想到大舅母的手脚这么快,又相中人家了,偏偏又是相中了这些人家。
秦老夫人听了颜宁的话,却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她。看她听到王氏的话后,那一脸冷意,知道王氏所说的人家,必有不妥。
秦绍祖也没想到王氏还对京城不死心,“不是让你在南边相看几家人家嘛,怎么又是京城?”
王氏闭口不言,她的女儿,精女红,熟礼仪,贤淑贞静,为什么做不了公侯人家的媳妇?王氏一心只想着自己女儿的好,她自己嫁到秦家,没受过什么波折,压根忘了高门大户的后院凶险。她觉得只要自己女儿做好本分,自然公婆喜爱、丈夫尊重。
“外祖母,别的宁儿也不能多说。但是封大哥这人的人品还是好的。等我太子哥哥入住东宫后,他必定可以成为东宫幕僚。若是封大哥和大表姐是两情相悦的话,宁儿觉得你们可以考虑一二……”颜宁索性直言。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嫁人,嫁的可不止是这个人。”王氏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
“宁儿言尽于此,这毕竟关系到大表姐的终身,总是要外祖母、大舅舅和大舅母你们长辈决定。宁儿在此多有不便,先告退了。”颜宁不想再与王氏多说,说完后直接告退离开了。
☆、116章 如愿
秦老夫人看颜宁对王氏所提的人家满是反感,又对封平一再推崇,倒是有了点好奇心。这个外孙女儿的果决和聪慧,她是领教过了。能被她夸赞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
刚才,宁儿提到封平时,提了两次太子殿下。这意思是说,这个人受太子看重?还是说,她希望婉如嫁给这个人,这样,秦家就向太子表了忠心?
秦老夫人思量一遍,还是决定要见见人再说。若这封平是个好的,孙女儿能嫁个两情相悦的人也是美事。若是这封平不好,那就算太子亲口说话,她也不能让孙女儿去跳进火坑。
“今日也晚了,婉如,你先回去歇着。明日,我叫那个封平来见见。”
“母亲,那是个白身……”王氏看婆母没有一口回绝,生怕她会答应,忍不住提醒道。
“英雄莫问出处,我的老眼还没昏花。”秦老夫人直接说道,“再说,孙女儿的婚姻大事,我老婆子过问一二,难道还不行吗?”
前脚刚与王氏说过婉如的婚事不要再攀附高门,转眼,她竟然听了娘家人的话,打上了京城侯府伯府的主意。这个媳妇,要强的太过分了些,偏偏又不知朝廷政事。
所以听到王氏这句,秦老夫人的脸色也阴沉了。
“母亲莫气,婉如的婚事,母亲自然可以做主的。”秦绍祖看老母亲沉了脸色,连忙拉住王氏说道。
秦老夫人脸沉如水,看着王氏,“我不管你娘家有什么打算。你娘家的打算是他们的打算,婉如姓秦,不姓王。”
这,应该是王氏嫁进秦府后,老夫人说的最重的一句话了。
王氏连忙低下头,辩解道:“儿媳只是怕婉如吃苦,我是她亲生母亲,怎么会害她?刚才是儿媳情急了,不是对母亲有不满。”
“那就好,你们都先回去歇息吧。一切待明日再说。”秦老夫人抚着额头,直接赶人。
秦绍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思,拉着王氏走了。
秦婉如看祖母答应见见封平,知道有了一半指望,也高兴的回去了。
颜宁听说老夫人要见见封平,倒是对外祖母的开明和果断更意外了。
第二日,秦老夫人一早就叫人把封平叫到松荣苑。
封平不知是为了何事叫他进内院,看到颜宁在松荣苑对他微微一笑,指了指躲在角落处的身影,才明白是为了秦婉如。
封平进入屋内,屏退众人后,也不知两人说了什么。
过了约两炷香的时间,封平脸色平静的从正厅告退,走了出来。
秦老夫人叫了秦绍祖和王氏进去,直接说道:“婉如若是一定要嫁,就由她吧。这封平,心性坚定,自幼遭遇变故,却没有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将来不会差的。”
“可是……”王氏不甘心的还想反驳。
“不就是一个白身吗?你王家的兄弟,至今就是白身吧?”秦老夫人不耐烦与王氏纠缠,这一句问出去,却让王氏红了脸。她嫡亲的兄弟,不学无术,至今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倒是庶弟成才了,如今记在她母亲名下,充作嫡子。
“封平若真能得太子看重,将来新皇即位,你们还怕他没有出头之日吗?”秦老夫人叹息着又说了一句。
她是希望婉如嫁给殷实人家,最好家世比秦家略差的,也就能顺顺当当过一辈子了。但是婉如一心要嫁封平,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如此坚持。现在看,这封平本身来说,也不会辱没了秦家,对婉如也不是毫无情意。
既然这样,就成全他们吧。
封平走出松荣苑后,只觉得又是欢喜又是茫然。封家抄家灭门后,他一直浑浑噩噩的活着。直到被颜宁救到颜府,才觉得自己又活得像个人了。
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一个这样善良的女子,愿意嫁给自己,不嫌弃自己的身份,不嫌弃自己一无所有。
初见秦婉如时,他就觉得这女子美的如水,说话如水,柔柔弱弱的,可是,每一句话都能抚平人心。
自从封家没了后,他从来不敢想成家立业的事,活着,已是奢求。
他还在出神中,一粒石子吧嗒一下丢在他脚前。
“封大哥,封大哥,快过来。”
松荣苑外面种了不少花木,颜宁再一棵大树后探头,一脸取笑地向他招手。
他不禁脸色一红,知道秦婉如必定就在那里等他。
定了定心神,他慢慢走了过去。
果然,秦婉如一身淡绿衣裙,站在树后,看到他走过来,红了脸颊,低声叫了一句“封大哥”,就再也无话了。
“封大哥,我大表姐可是难得一见的好姑娘,我可跟你说哦,你要是负了她,我一定揍你……”
“宁儿!”颜宁威胁的话还没说完,秦婉如已经急的叫道。
“哦,我不说了,那你们说吧。”颜宁吐吐舌头,转身要走。
“宁儿,谢谢你!”封平叫住颜宁,却是郑重一礼。
颜宁看他那么郑重的样子,倒是不自在了,“封大哥,你好端端对我行什么礼,让我怪不自在的。”她胡乱还了一礼,走了。
封平看着秦婉如,想了想,说道,“我跟老夫人说了,想让你再等我一年。等我回京后,我一定想法去建功立业,不会……不会让你委屈。”
“我……恩。”秦婉如想说我不在乎,但是没好意思说出来,只是点了点头。
“这里人多眼杂,你先回去吧。”封平怕婉如被人说闲话。
“恩,你……你保重,你们回京时,我再去送你们。”秦婉如也不敢再留,红着脸丢下一句话,也走了。
封平终于露出笑容来,如云破月出,带着几丝明朗。
秦婉如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只觉得心都飞了起来,对颜宁感激不已。
等秦妍如看着一脸甜笑的姐姐时,才知道了这么一出,直怪姐姐什么都不跟自己商议。秦婉如又是赔礼又是赔笑,才让她不生气了。
秦婉如如愿以偿,王氏却是不太高兴,对颜宁的不满就有点藏不住了。
不过颜宁对目前这状态很满意,所以,偶尔看到王氏冷脸也不在意。
倒是颜烈,觉得不太高兴,大表姐自己要嫁给封平,大舅母居然迁怒宁儿,跟颜宁念叨着:“还要等十来天,真想快点回京城去,也不知最近京城有什么新闻不。”
☆、117章 投桃报李
京城里,现在最大的新闻,自然是二三四三位皇子相继离宫开府。
皇子一般年满十五岁时就会离宫,住进单独的皇子府。
元帝的五个皇子,年龄居然相差不大,也不知钦天监怎么算的,竟然把三位皇子的开府日子定的很近,二皇子楚昭晖九月末,三皇子楚昭业十月初一,四皇子楚昭钰十月初三。
底下的弟弟们都离宫了,太子楚昭恒自然也得住进东宫。
御史台的一群御史们纷纷上奏,要求太子尽早住进东宫。这个说太子成年还住在内宫,与不合礼制。那个说哪有皇子建府太子还未入住东宫的理。
元帝准奏,让人赶着修缮东宫去。
所以,百官们这段日子,就忙三件事:恭贺、送礼、拜访。
车马往来,将三座皇子府所在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顺带着,颜家、林家这些外戚家,也被拜访了。毕竟,跟他们熟了,不就和皇子们搭上关系了?
沉寂多时的林府,又重现了往日访客不绝的盛况。林文裕这个兵部尚书,也不再时不时的称病不出了。
颜家的访客,却渐渐少了。
首先是颜明德本来就和文官们不怎么打交道。其次,刚有几家访客上门,颜明德一脸懵懂:太子殿下搬进东宫,你们来贺我干什么?
有心想走颜家门路的,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先死心,等着看看别人如何行事。
京城的热闹,让元帝也难得露了几天笑脸,不管怎样,儿子成年了,总是好事。
可惜这笑脸没挂多久,就被南州飞来的奏折和战报给打没了。
南州传来的三封奏折,分别是镇南王世子楚谟、南州州牧秦绍祖和礼部陈侍郎所写,写的内容却都是同一件事:南安侯府发现了南诏密探。
随着奏折一同上呈的,还有密探身上发现的密信等物。
三人还都很有默契的对颜烈颜宁闯侯府一事,一笔带过了。
元帝拿起战报看了一遍就放下了,毕竟,楚谟已经带兵出征,粮草也已就位,他接下来,只需等待后续即可。
那几份奏折,元帝却像看着稀罕物一样,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御前大总管康保走进来,“圣上,太子殿下和几位殿下都在外面,还有几位尚书大人都来了,等候召见。”
元帝才放下奏折,“让他们进来吧。”
楚昭恒带着三个弟弟走进勤政阁,林文裕等几位尚书跟着走进来。
元帝就甩过来三份奏折:“你们都看看吧。”
楚昭恒接过奏折,看完后又递给其他人。
楚昭钰看后脸色大变,上前说道:“父皇,这不可能,我外祖家世代忠良,为何要勾结南诏?这必定是有人陷害。”
“四弟啊,你是说有人要陷害南安侯?”楚昭晖阴阳怪气的问,“谁要陷害?为何要陷害他啊?”
楚昭钰语塞,南安侯没实权没实力,还真没人看得上眼去陷害。
他看到奏折的直觉,觉得秦绍祖必定有嫌疑,南安侯要杀颜宁,秦绍祖会不会帮外甥女报仇?可是,这个理由他不能说。
元帝不语,只看着楚昭钰。当初朝廷会让南安侯待在南州,是想牵制镇南王府的,可惜,南安侯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到如今,也只剩下拿着侯府名头吓吓小老百姓了。
南安侯真的和南诏勾结?陈侍郎和楚谟的奏折里,都提到在侯府书房的暗格里,有历年侯府在边境走私的账本。侯府的钱能给谁?
帝王总是多疑的,元帝也不例外,“太子,你怎么看?”
“父皇,儿臣觉得此事还需细查。”
这话,等于废话。元帝有点不满,“那你看何人查访为好?”
“前几日二弟和三弟都说想要历练,陈侍郎也刚好在南州,儿臣觉得只要与南安侯无关之人,皆可担当此任。”
楚昭晖和楚昭业自然不想现在离开京城,楚昭钰也不愿自己的皇兄去查此事,正在南州的陈侍郎,顺理成章的成了举荐之人。
这种事情上,几位尚书大人也纷纷附议。
楚昭恒不再说话,他此举也算投桃报李。陈侍郎的奏折里,对颜家兄妹大闹侯府的事,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既然他对颜家示好,自己何不给他个机会?
陈侍郎远赴南州迎接南诏使臣团,这差事等于没了。辛苦去南边,让他就近查南安侯一案,就是让他不至于无功而返。
元帝又让大家议了几件政事后,才让大家退下。
楚昭业走出勤政阁后,对楚昭恒说:“太子殿下,臣弟听说最早发现南安侯府密探时,是颜烈和颜宁呢。”
“三弟消息真灵通,我还是刚才父皇处,才知道南安侯府的事。”楚昭恒并不接招。
楚昭业也不再多说,拱手一礼后,转身离开。
李贵做了府里的总管,此时正在外面等着自家的主子。看到三皇子过来,上前低声说道,“爷,刚才府里传来的消息,说汪福顺没消息了。”
“回去再说。”楚昭业脸色不变,打马回到府中,到内书房坐下了,才问道,“汪福顺是什么时候没消息的?”
“汪福顺离开侯府后,还送了信说颜烈和颜宁冲进了南安侯府,他已经离开侯府,即刻回京。然后,再没消息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楚昭业手指叩着书桌,思量片刻,“把和汪福顺有接触的都撤换掉。”
李贵一愣,楚昭业在南州并没多少人,几乎都和汪福顺有过接触了,这要撤换掉,不就是断了联系?
“不要舍不得,万一汪福顺招出来,我父皇可不喜欢我们的手伸的太长。”楚昭业难得有心情的解释了一句。
“是,奴才明白了,这就去办。”李贵不再怠慢,连忙下去安排了。
楚昭业坐在书房里,慢慢思量,他相信南安侯府这一出,肯定是颜宁捣得鬼。楚昭钰那个蠢货可能还在那怀疑秦绍祖呢。他根本没了解,秦绍祖一向胆小怕事又谨慎,这种看着就有漏洞的事,可不敢干。
颜宁到南州时日不长,秦绍祖手里要是有南诏密探,肯定会上报朝廷,有人不露声色的在帮颜宁?
楚昭业将南州的人想了一遍,只有镇南王世子楚谟,才有这实力。
楚谟帮颜宁,那就等于帮太子了?
☆、118章 男婴肚兜
献给碎缘34书友的打赏加更
~~
楚昭业原本希望,就算楚谟不帮自己,只要能不帮其他人就好。他这次进京时,自己与他多次聊天,确信在几位皇子里,他还是看好自己的。怎么一回南州,就变卦了?
还有,颜宁去南州,真的只是为了给外祖母拜寿?若不是,南州有什么吸引颜宁的东西?
楚昭业拿出一份密报,细细看了一遍,镇南王!送行?
李贵吩咐后,自己又回来伺候,看到自家主子正在沉思,也不敢打扰,守在书房门外。
楚昭业思索了片刻,“来人!”
李贵连忙走进去。
“把洪太医请来,帮我请个平安脉。”
李贵楞了一下,连忙去太医院请人了。
洪太医来的很快,楚昭业在皇子府的正院等着,看他快步进来,后面的小太监背着药箱紧随其后。
洪太医看楚昭业坐在正院廊下,神清气爽,不像有病的样子,作势要请安。
楚昭业连忙抬手示意免礼,“洪太医,要麻烦您来给我请个平安脉了。”说着起身,往屋内走去,坐到了屋内的圆桌旁。
“三殿下,请伸出右手,下官先给您把把脉。”洪太医走到旁边,打开小太监呈上的药箱,拿出药枕。
楚昭业把手放在药枕上,又对李贵说:“李贵,你请这位小公公去外面等候吧。”
那个小太监倒没有因为殿下的意思就走,而是看着洪太医。
洪太医点头说:“你先下去吧,等下回去的时候我再唤你。”
小太监才跟着李贵出去了。
洪太医知道楚昭业支开人,应该是有事要对自己说。
“洪太医,刘妃娘娘的胎养的如何了?”
洪太医一惊,刘妃请他去诊脉也不过是这几天的事,而且因为还未显怀,并未声张,这三殿下好快的消息。
“三殿下,这个……”
“刘妃娘娘年纪也不小了,这胎,应该怀的不稳吧?”楚昭钰又幽幽的问了一句,目光变的幽深,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洪太医一惊,“殿下,刘妃娘娘这胎安好……”
楚昭钰慢慢的从袖袋中拿出一块肚兜,放到桌上,又慢慢的摊平,掸了掸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
洪太医的话戛然而止,惊讶的看着那肚兜,脸色变了,“殿下,这……这……”
“这个啊,是我府里一个人出去闲逛,看到有个男婴长的可爱,尤其是这肚兜,绣着长命百岁的图案,很少见,就拿回来给我看看了。怎么,洪太医也觉得这肚兜好看?其实,能不能长命百岁,绣这种花样子是没用的,你说呢?”
洪太医年轻时医术出众,一心想要进太医院扬名天下,无奈,论起名望他又不够格。后来娶了前太医正的侄女儿,才进了太医院,混到如今。
他妻子善妒,又觉得他是靠着自己娘家才有今日的,虽然自己只生了几个女儿,却依然容不得洪太医纳妾生子。
洪太医年过半百,眼看洪家就要在自己这代断根了,不甘心的咬咬牙,买了个女孩儿置为外室。这女孩儿倒是好生养的,才一年多,就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中年得子,又来的这么不容易,他爱如眼珠子。如今,三皇子的手里拿着的,分明就是自己儿子的贴身肚兜啊。
“殿下,殿下,求您开开恩,饶了小儿吧。”洪太医扑通一声跪下,就要磕头。
“洪太医,你这是干什么?额头肿了,出去别人问起可怎么好。”楚昭业抓住他肩头,又将他拎坐在凳子上,“我们不是好好的在说话吗?怎么好端端的磕起头来?”
“殿下,谋害皇子可是灭门的大罪啊,下官……下官……”
“刘妃娘娘只是胎像不稳,哪来什么谋害?胎像不稳,你只管给她保胎,听她安排就是了。再说,都还未显怀,怎么知道是皇子?”楚昭业不慌不忙的说,“哦,刘妃娘娘找你诊脉,是想过几月让你看看是男是女吧?”
洪太医还是有点真才实学的,其中有一手绝活就是五个月后,他能从脉象看出男女。
“是,是,殿下……”洪太医不知道楚昭业到底要自己做什么,跟刘妃说胎像不稳,然后自己就帮她安胎着?照理说就算刘妃这胎是个男婴,也碍不着楚昭业这个成年皇子的事啊。
“洪太医,你只管去给刘妃好好保胎,你家儿子自然会长命百岁的。”楚昭业收起肚兜,显然,谈话已经结束了。
洪太医不敢违拗,失魂落魄的走出正院。
李贵送他们师徒离府,走到府门口,看洪太医还没回神,咳了一声:“洪太医,您这是怎么了?看着这么没精神啊?”
洪太医才惊醒过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振作起来,“没事,没事,刚才想事情出神了,让李总管见笑了。”
“好说好说,洪太医,这是我家殿下送您的诊金。”李贵递过一个荷包,又拿出几两碎银,递给那个小太监,“来,这是殿下赏你买糖吃的。”
洪太医接过荷包,入手一捏,触手柔软。坐到马车上,仔细一看,这荷包赫然是刚才楚昭业拿出的那块肚兜,若不听话……他捏紧了肚兜。
李贵送走洪太医后,再回去伺候,他其实不明白,洪太医在宫中口碑不错,也是给太子看寒疾的人。自家主子费了这么多功夫拿捏住他,就不痛不痒的为了刘妃这一胎?不过,别看自家主子才十五岁,谋划长远,他一个做奴才的,自然不敢多问。
没过多久,宫中传出刘妃怀胎的喜讯。
这消息传出,其他正受宠的新晋宫妃们嫉恨不已,孩子,是宫里每个女人都想要的。这刘妃还真是好命啊,四皇子已经成年离宫,居然又老蚌生珠,怀上了。
元帝则是高兴不已,宫中已多年不闻婴啼。他虽然儿女都有好几个了,人过中年,还能添子,对男人来说,到底是件有面子的事。所以,那赏赐就如流水般,飞入刘妃的齐芳殿,还指定洪太医为刘妃安胎。
皇后娘娘、柳贵妃、林妃等人,也各自送了贺礼去齐芳殿。
太子楚昭恒听明福说是刘妃请求,让洪太医专为她安胎的,眼神瞬了瞬,笑着跟明福说:“你去一趟齐芳殿,替我送份贺礼给刘妃娘娘吧。”
☆、119章 上路返京
献给鱼鱼豆豆书友的打赏加更
~~
明福如今日益受楚昭恒的重用。
忠心,能干,最关键的是,他很善于打探消息。
洪太医为三皇子请平安脉后,回到太医院神色有异,还关在房中独处了一会。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明福这里。
他把这消息报给楚昭恒时,楚昭恒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只是一时不知楚昭业的用意。
现在,听说洪太医专为刘妃安胎。楚昭业,看来对刘妃娘娘这胎很关注啊。
他关心的是未出生的婴儿,还是因为是刘妃的才关心?
“四皇子最近进宫多吗?”
“四殿下前些时候进宫少,最近倒是每日都会请旨进宫,向刘妃娘娘请安的。”
“看来宫外有什么让四弟不安的消息啊。”楚昭恒喃喃低语,低头沉思起来。
“殿下,颜府传信过来,说颜二公子和颜姑娘,要回京了呢。”
招福从皇后娘娘那边听到消息,兴冲冲地跑进书房,大声嚷了一句。
颜皇后挂念颜烈和颜宁,时不时差人到颜府问询归期。
颜夫人收到南州来人带的信,知道颜宁他们十月十五启程返京,连忙告知了皇后娘娘。
明福拼命对招福打眼色,怕他惊扰了主子。
“这两人,终于知道回来了,我还以为他们要赖在南州过年呢。”
楚昭恒被招福的大喊打断思绪,本有点不悦,听完这消息,倒是一点也不以为忤了,高兴的抱怨了一句,又问道,“消息确实不?”
“肯定没错,是颜夫人收到南州来的信了,奴才听惠萍姑姑说的,十月十五启程呢。”
“十月十五啊……”楚昭恒盘算了一下日子。
“殿下,颜姑娘他们腊月就能到京啦,从南州到京城,要是走水路速度还快呢。”
“恩,是差不多腊月前就能到京了。”
招福得意地看了明福一眼,怎么样?这么多年的近侍不是白当的,真当自己不懂规矩啊?
明福也不与他一般见识了。
被楚昭恒念叨的颜烈和颜宁,此时已经在南州整装待发了。
日子说慢是慢,真过起来却是很快,十月十五,转眼即到。
因着南边战事,秦府的气氛略显低沉。但是,到颜烈和颜宁走的这天,大家还是一早就为他们忙活着送行。
秦老夫人昨夜已经拉着颜烈和颜宁,嘱咐了路上注意之事。
一早上,又将颜烈和颜宁叫到面前,从头细细嘱咐了一遍。
秦绍祖唯恐颜宁路上再出意外,叫了颜栓过去商议,又亲自拿了几张官府文凭,让颜栓带着。
王氏虽然不满颜宁插手秦婉如的婚事,可想到小姑秦五娘,倒是把那不满收了几分,打点了三大车南州的土产土仪,让颜烈和颜宁带回京去分发。
秦府的其他人,如苏氏、云氏等,自然也是嘱咐的嘱咐,送礼的送礼。
最意外的,就是镇南王府居然也知道了颜烈和颜宁返京的消息,昨夜镇南王府的管家,代镇南王给颜烈和颜宁送了几箱东西当饯别礼。又分别拿了两个小箱子,说是世子爷出征前准备的,交代等他们走前,送给颜烈和颜宁做礼物。
颜烈连忙代表妹妹一起,拜谢了王爷的好意。
秦家姐妹两人和颜宁处了这段日子,更是舍不得。
秦妍如昨夜就恹恹的,这日早上来到松荣苑送行时,眼眶都红了,“宁儿,我可真舍不得你走。”
她拉着颜宁的手不放,惹得颜宁也差点红了眼眶。
秦婉如更是眼皮浮肿,她舍不得颜宁,又想到封平也要回京了。今日送别,却连一面也见不到。她恨不得跟着一起上路才好。
原本她还偷偷为封平做了一双鞋子,想今日亲手送给他的。可是如今见不到面,只好把颜宁拖到花厅外,把包袱塞给她,“你……你帮我交给他哦。”
“他是谁啊?”颜宁促狭地问。
“宁儿!”秦妍如不依地瞪过来,只是那眼神,一点威慑都没有。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一定亲手交给封大哥,行了吧?”颜宁笑着答应。
秦婉如才把手从包袱上移开了。
颜宁拿着鞋子,一看就做的很精心,心里一阵嘀咕:昨夜外祖母还拉着自己说姑娘家得学点针织女红,大表姐这是显摆自己女红好吗?一双鞋子,随便让哪个丫鬟给封平送去就是了,还偏要自己转交。
她让绿衣把包袱收好,送到自己的马车上,又走回花厅。
秦老夫人看众人还拉着颜宁说话说个没完,倒是催促道:“好了,你们别误了他们出门的时辰,如今冬天了,日短夜长。要是耽搁了时辰,晚上就错过宿头了。”又对秦家姐妹说,“你们两个,送你们宁儿妹妹到二门去。也别舍不得了,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就去京里见面了。”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秦婉如可不是要进京的?
颜宁看着大表姐直笑,秦婉如脸都红了,偏还不能说什么。
王氏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却勉强了很多。
“我也送宁儿出门去吧。”云氏站起来,主动请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