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遂人意-程嘉喜-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岣永喂獭!�
老尚书:“你就是怎么说,养出那样不顾大局的儿子,老夫想一次就像弄死他一次。”
好吧被气的狠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百思不得其解,他精明一辈子,怎么就养出来那么一个儿子呢,一定是哪里弄错了,要不然就是当初接生的方式不对。
华家大老爷眼皮跳动:“您不心疼老二,也该心疼五郎呀,祠堂里面到底阴暗潮湿,陪在老二身边那么长时间,连学堂都没有去呢。那孩子可是个好苗子。”
华老尚书总算是口气松了点口风,很是悠长的看了一眼大儿子,弄得华大老爷莫名其妙的,就听老尚书说道:“他对咱们华氏来说,也就是生了个好儿子。”
然后又咬牙切齿的说道:“还非得顺带生了那么一个倒霉催的闺女。”
华家大老爷望天,他爹提到这个孙女的的时候,表情总是那么丰富多彩。
他为何要跑池府里面去呀,就是为了让侄女这段时间不要回娘家,因为他老爹说了只要那丫头回来,谁也不许给开门。那不是让人看热闹吗。
华家大老爷是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的,劝不了爹,只能劝侄女最近少走动了。
不过看老爹这个样子,二弟怕是还要在祠堂里面呆上几天的。
再给朝堂上给自己同老爹老二请病假的时候,圣人的态度更让人费思,竟然批的如此痛快。说是让华爱卿好生的在府上服侍老尚书几日。
华家大老爷就不信圣人能够不知道,二弟请假是被老爹给收拾了。可见圣人也是恼了的。
华二老爷那里可是比华家大老爷想的舒服的多,身边有儿子陪着,难得有这么个机会,亲自教导儿子。
华二老爷都要被眼前的翩翩少年郎给折服了,难怪谢大先生那么远的距离,还要每月都同儿子交流功课。这样通透的弟子,谁愿意放手呀。华二老爷满意的看着儿子,就更满意闺女,看吧闺女做事就这么贴心,给兄弟找的老师这么靠谱。要不说四娘招人疼呢。
说起来还要说上一句,关于华府祠堂的事情,华府的祠堂最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地翻修中,这里面有华二老爷的功劳也有芳姐的功劳,华二老爷督促操持的认真紧迫。芳姐往里面填补银子从来不手软。
华二老爷心里明白,自家闺女同祠堂这个地方缘分不一般,鉴于此,祠堂的翻修,布置,华二老爷每年都非常重视,比翻修二房的院落都要上心,公家没有银子,还有三弟的私库呢。
转脸华三老爷去侄女那里找银子,也没手软了过,那地方修的再好,也是二房的爷两用。所以华三老爷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的,二房自己出银子都不冤枉。
不缺银子的情况下,华府的祠堂估计比任何院落都要奢华,
当然了祠堂本身还是黑漆漆的,不过里面的小院子各有特色就是了。一般人肯定想不到里面各有乾坤。
因为那地方一般人不愿意多呆的。
华大老爷也不过是祭祖的时候过来公供奉一番,真没到后面去过。
所以华二老爷带着儿子在祠堂后面的小院子里面舒舒坦坦的过着被禁闭的日子,唯一遗憾的是,没法出去安慰安慰闺女。权当是孝顺老爹好了。总要让他老人家舒口气不是。
华家大老爷携带酒菜,过来之后,找了半天就在那么一个别致,幽静,典雅的小院子里面看到人家父子站在一起一个教导,一个学习的场面,作为兄长华家大老爷那是有点不平静的,有点咬后槽牙的冲动,这事被罚吗,有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轮不到他的身上呢。
边上的华三老爷:“就说大哥不用太过担心的吧。”
华家大老爷:“就不知道咱们华府的祠堂,什么时候里面别有天地了。”
华三老爷:“哦,那不是二哥最近几年同祠堂结缘颇深吗,所以修了又修,对了大哥怕是不会到,四娘私下里面可是在这上面补贴了不少银子的。”
华大老爷拍脑门,原来两个弟弟都糟心,什么时候华府的祠堂需要嫁出去的闺女贴补银子了,恨恨的瞪了一眼边上的老三,能不能靠谱点呀。
华三老爷扭脸不看,他被老二弄了多少的银子呀,都是有去无回的,芳姐自愿为了他爹把祠堂弄得舒服点怎么了。老大不是跟老头子一样迂腐吧。
闲话不提,哥三在天井里面喝酒,五郎手持酒盏服侍在左右。华大老爷:“二弟不用担心,芳姐那里一切都好,大哥同你嫂子还有三弟三弟妹今日过去池府做客了。”
华二老爷好感动的:‘好,那就好,四娘那孩子是个心大的。我不担心,谢谢兄长同三弟去给那孩子撑场子。’(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三章 翻天
说起来闺女,华二老爷绝对又让兄弟们都咬牙切齿的本事。在华家大老爷不耐烦之前,华三老爷开口打断:“二哥这字看着又有长进了。”
华二老爷被恭维的心情不错,关键是知道闺女过得不错:“难得能够宁心静气,专心于此。”
华家大老爷才因为三弟转移话题而松开的眉头,立刻就皱吧在一块了,郁闷,他劳心劳力的在外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呀。人家老二在这里都能静心练字了。多惬意呀。
再转头打量一下周围的环境,华大老爷忍不住腹议,老爹多不想开,才把人关在这里享福呀。这叫惩罚吗。好像自从回京以后,大半年了,他就再也没有享受过这种消闲时候的乐趣了。
华三老爷心里也不是滋味,忍不住在老二不痛快的地方刺激两句:“二哥这里倒是怎么都好,就是五郎最近可是耽误了学业了。”
五郎在边上同华二老爷一样的风雅做派,看得人心旷神怡的:“能够得爹爹教导,五郎求之不得。”小小少年已经出具风采。就是华大老爷同三老爷也要赞叹一声,老二好福气。
华三老爷的就看不得老二太舒心:“你们父子在这里可是好了,六娘可是念叨爹爹还有哥哥好久了。那丫头眼珠含泪,拽着衣袖找爹爹的样子,可是怪让人心疼的。”
华二老爷抬头,要不怎么说闺女贴心呢。那真是一点都看不得闺女受委屈的。
五郎对小妹更是上心的很:“回头儿子回院子看看六妹,带他过来这里看爹。”
儿子没有被禁足,自动跑来的,出去自然不用被限制,很是满意的点头。
华二老爷顺便叮嘱儿子:“跟你娘说,咱们华府没什么地方是六娘去不得的,别委屈了孩子。”在座诸位都明白他家老二含蓄的在表达,他虽然被禁足了,闺女可没有禁足,哪里都去的,怎么就让闺女委屈成那样呢。这是对冯氏这个当娘的不满了。
五郎到是没觉得他爹说的有什么不对,她娘就是太老实了,不知道变通,若是换成自家姐姐,大概把祠堂给另开出来一个门,也不会让六妹哭泣吧。
不过他也不会怨她娘就是了,毕竟是个妇道人家,他同爹爹都不在,娘难免心慌意乱,对六娘疏于照顾。心动就行动,五郎拱手同两位叔伯告辞,快步去接妹妹了。
华家大老爷:“胡闹,六娘才多大呀,这里到底阴气了些。还是好好地同爹认错,早些去上朝才是正理,老二呀你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做事也要多想想的。不为了别人,你也要想想五郎同六娘呀。”
华二老爷喝酒,目送儿子走出月亮门,才缓慢地开口:“四娘也是我闺女,亲闺女。”
华家大老爷瞪眼,不再纠结这个话题:“你可知道爹爹罚你抄录族谱是为何。”
华二老爷:“爹自然是有爹的道理的。”
华家大老爷:“你也过过脑子,我华氏能有今天,那是祖辈多年操劳算计,作为华氏子弟,做事之前要想想咱们的姓氏,没有祖先,哪有我等今日。至少不要让这些战战兢兢创下这片家业的祖辈蒙羞,二弟呀,大哥说的可是这个道理。你不光有儿女,你还有祖宗在呢,说句不好听的,没有祖辈那里有你,何谈你的儿女。”
华二老爷点头:“兄长教训的是。”不过再有下次,祖宗同儿女在一起比较的话,他老人家还是会紧着儿女这头就是了,死人总是不能同活人重要的吗。
他华二再婚的时候,他家闺女就同他说过,娘她是想的,可毕竟爹爹还在呢,任何事情都没有活着的爹爹跟重要。
扫了一眼自家老大,脑子果然迂腐了,竟然没有自家丫头明白呢,白活了这么大的年岁。当然了这话只能放在心里。华二老爷不傻,肯定不往外说,毕竟这个想法跟认识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接收呢,即便是这个认识真的很现实。
华家大老爷自认对二弟规劝的不错,语重心长的说道:“二弟明白就好,回头等爹爹消气了,二弟好好地在爹爹跟前认个错,事情也就过去了。本来就是池府的事情,跟咱们华府关系不大。”
华二老爷挑眉,关系不大,那可是他闺女府上。华三老爷还是知道他二哥这点尿性的:“侄女婿同芳姐虽然冲动了些,可好在也是个办法,至少现在满京城没有人敢再说侄女婿的不是了。老鸹落在猪身上,谁也别嫌弃谁黑。挺好的。五娘他们姐妹几个在一起玩的挺好的,二哥不必担心。”
华二老爷好歹没发脾气,不过把老大的话记在心里就是了,亲爹就是亲爹,就不是随便什么人能代替的,看吧他险些就把老大当成能托福照顾闺女的人了,关键时候,人家立场站的多分明呀,他华二的闺女怎么就跟华府关系不大了,幸好他还有几分眼色,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以后再也不跟老大好了。我自己家的闺女,我自己护着。再看看老三,至少这个兄弟生的闺女不错,有情有意的,能说他家芳姐比她这个当爹的有眼光吗。交友要谨慎。
华家大老爷就不知道一句话的事情就把已经收服的服服帖帖的兄弟给得罪了,而且眼看着要往叛逆的方向越奔越远。
华三老爷看到老二不咸不淡的表情就知道他大哥白操心了,人家老二不领情,端着酒杯:“难得今日我们三兄弟相聚,喝酒吧,权当是给二哥派遣寂寞了。”
华二老爷:“我可不寂寞,我这里有儿子陪着,闺女一会也就过来了,回头爹若是还不消气,我就把你二嫂也接过来,住到爹爹随心好了。”
老三吐血,你这是要让老爹随心呀,你这是逼着老头呕血狂喷呢好不好。
华家大老爷也不知道如何接口好了,这就是个混球呀,难怪老爹啥时候提起来都咬牙切齿的。
三兄弟也算得上是不欢而散,不过华三老爷走的时候,私下里面同老二说了:“老实呆着吧,别折腾,我没事就去芳姐的府上转悠一圈,放心没人敢小瞧了咱们华府的娘子。”
好吧这话让华二老爷最最贴心不过,对着三弟吩咐:‘也别去的太勤了,没得让芳姐劳心劳力的。’
华三老爷真的快乐不起来了。哪有这样的呀,他费心力费力的为了谁呀。合着还得看侄女脸色是吧。
算了老二就是读书读傻了,咱们不跟她计较。华三老爷饿每次被华二老爷憋屈的时候从来都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习惯了。
不说华二老爷把自己的禁足弄得多舒坦,弄得华老尚书本人多郁闷,恨不得把儿子亲自压着跪在祠堂里面给祖宗请罪。
只说朝堂上池二郎淡化了自己的存在,在圣人眼里,这位新贵的朝臣变了,原来交游很广阔的一个臣子,如今一心扑在公事上,其他诸事不关心了。
对于圣人来说,臣子太活泛了,人缘太好了,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所以池二郎在圣人眼里,虽然惹了点乱子,那都是内宅妇人惹出来的,这个内宅妇人还是他家华爱卿的爱女,若是从平民百姓那里论的话,也算是世交的女儿,要知道现在他手里还有两张金卡呢。
他有什么理由怪罪池二郎这个间接受害者呀。再说了平心而论,那东西惹出来的乱子虽然大,可用处也大,
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给他这个高坐庙堂的圣人呈现了大梁的局势图。
也可以说他从这张蜘蛛网一样的图上,看到了大梁不同大小的势力分布图,包括他儿子们的。
这份功劳虽然不能明着给,可圣人却没忘记。就像当年池二冒着风险去引雷山一样,他老人家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份不能记在功劳簿上的衷心。
众位看着京城风向的大臣们,竟然久久没有等到圣人的动作,心里多少都明白,怕是圣人惜才,舍不得收拾从东郡回来的池大人呢。
还有就是华侍郎本事够硬实,盛宠不衰,竟然让圣人看面子,轻易的饶了这个扰乱朝廷根基,乱遭舆论的姑爷。多少人在心里把华二老爷同池二郎从新定位呀。
池二老爷下山头一件事就是,扔了侯府门口烂菜叶子。
定国候倒是想着在朝堂上参奏一番老二呢,这事好歹他占着大义公理呢,可惜人家池二老爷从来不去朝堂,圣人能为了这么大的点事,下旨斥责池二老爷一个名满京城的浑人吗,显然不可能,定国候在一次的暗气暗憋了。
定国候府内部更是随着定国候世子百日之期过后,把未来世子的人选问题,提到了明面上,老三老四带着众位子侄,把定国候堵在了大堂里面。
池三老爷不客气:“侯爷,世子百日都已经过了,我侯府总要请封新的世子,不知道侯爷中意哪位小辈。”
池四老爷更是当仁不让:“还请侯爷明示,未来的世子早些定下来,我定国侯府也好有个期盼,小辈们也好同世子多多交流。”
定国候脸色阴沉,如今他都嗑药在贵妾肚皮上卖命了,就为了能有个儿子,怎么这些人就见不得他好呢,这是逼着他加大药量呢,这是催命呀。
话说当初被池二老爷捅破,他堂堂定国候被小妾给下了药之后,这位定国候除了看着小妾的眼神冰冷了些之外,竟然就这么装作不知道了。
惜命吗,他也惜命,可儿子都没了,男人雄风不在了,不管基于什么原因,能够找回来刹那间的自信,这位侯爷也默认了,总比对着女人说我不吃你的药就不行的好。
而且万幸能有个儿子,那就是老天开眼了,定国候还在做儿子梦呢,再子嗣上面,定国候的心病要比定国侯夫人还重,不过定国侯夫人一直都放在明面上,定国候都放在心里,自己都看不到的地方而已,如今怕是都要成了心魔了。
怎么能准许有人在他还充满着希望一举得子的时候,惦记他儿子的世子之位呢:‘放肆,你们也说了我是侯爷,这定国侯府我说了算,世子还没瞑目呢,你们就想着取而代之,你们居心何在,相当世子,也不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造化,老三老四你们有本事倒给我找出来一个合适的世子人选呀,可别说你们房头那些乌七八糟的儿子。’
这话彻底把底下的子侄给惹毛了,再看这位定国候大伯的时候,脸都是绿的,他们各种各样的破名声传出去,还不都是这位大伯的贵妾折腾出来的,
有人心中冷哼,就不信憋了几十年没憋出啦一个儿子,换个女人就能再生一个,这位大伯还真是相信他的实力,也不怕老了之后没有捧瓦摔罐的,竟然把一众子侄都给得罪了呢,好本事。
池四老爷:“侯爷别忘了,您确实是定国候,可定国候府那也是祖宗们打下来的,祖宗们难道就看着定国侯府从此绝嗣了不成。”
定国候恨的咬牙:“不劳费心,定国侯府不会在我这里绝嗣的。”
池老三:“侯爷还真是有信心,莫非还真以为,您这个岁数还能喜获麟儿不成,侯爷还是把后院看好了的好,莫要让人乱了咱们侯府的血脉传承。”
这话毒呀,就差说你定国候生不出来儿子,不要让人带了绿帽子了。
定国候气的当场就摔了杯子。池老三池老四能怕他吗,怕就不会把人堵在这里非得要找出来一个世子了,他们也想开了,三房四房斗了半天,,把子孙都给折进去了,现在好了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声都臭了。
赶紧的弄个世子出来,让侯府传承下去,子孙有个依靠就成了,怎么也不能让一个妾生的儿子,生生的压他们一头。何况还是一个有旧怨的。
池老四的儿子本来都不错的,都是让倒霉催的死女人给弄得,恨恨的说道:“我同老三确实不如意,儿孙不争气,世子之位就不想了,不过是老了身边有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掉俩不一定真心的眼泪嘎达而已。不像侯爷将门虎子,生出来的子孙更是龙章凤姿,可侯爷,你也总得生出来不是呀,不能让祖宗们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呀。无后那可是大罪呢。”
这是亲兄弟吗一个比一个狠,都是往伤口上插刀的,哪疼往哪扎。定国候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两人给撕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四章 收惊
大概是被这位侯爷憋得年头太久,定国候都要被气的背过去了,就这样三老爷还跟着补刀说道:“侯爷,可不能对不起祖宗呀。”
定国候那个恨呀,究其原因就是他没有儿子,竟然被两个蛀虫挤兑到如此地步:“放肆,你们当真以为我拿你们没办法吗。”简直欺人太甚。
池三老爷同四老爷脸色僵硬:“怎么侯爷,还要打压兄弟,让咱们侯府子孙全无不成。侯爷就不怕国法了吗。”
若是换成池二老爷,定然来一句,你也不怕祖宗夜里排队过来找你聊天。
定国候脸色铁青:“哼,别忘了我是定国候,三弟四弟就不怕我上书朝廷,举族避世吗。”
威胁*裸的威胁,要知道老三同老四可不是定国候,还有一堆的儿孙呢,避世,那不是从此与仕途绝缘了吗。
池三老爷咬牙切齿:“你,你敢,族老那里就能容你,侯爷莫要忘了,那么多的族人,池氏可不是你说了算的。”
族老,想到那些族老定国候更是心火缭绕,就是那些族老在背后,给池二郎撑腰,才让他如此有恃无恐。
定国候:“哈哈,三弟四弟也说了,如今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死了之后,连个供奉香火的都没有,我怕什么呀,族人同我有关系吗,想要怎么样,三弟四弟可得想清楚。莫要逼人太甚。”
说完一声冷哼,摔着袖子走人了。剩下池三老爷同四老爷领着一群的儿孙,差点把厅堂给差了,直接就去了族老那里,这样的侯爷,他们池氏是不是还能容下呀。哪怕是换个旁系的,也比这个亲的靠谱。
被人扎了心口的定国候,回到院子,直奔贵妾的屋子,就不信造不出来一个儿子。憋着劲的生儿子,这劲头年轻的时候都没有过呢。
暴怒的激情过去后,定国候四肢平躺在凌乱的床榻之上一阵一阵的昏眩,脱力了,想念儿子了,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嫌弃过自家儿子病歪歪的,可到了如今才知道,就是有那么一个病歪歪的儿子,就没人干戳着他脊梁骨说他无后。
身边瘫软的贵妾进气少,出气多,一身的青紫伤痕,已经没有了进府之时少女的娇嫩,只剩下浓浓的疲惫苍白。
闭着眼睛心里想着匆匆一眼的如玉郎君,才能在这种无尽头的日子里面多撑些时候,儿子,只要有了儿子,她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所以两个人的目标完全一致。在怎么疲惫没有欢快滋味,两人还是全力以赴的在闭门造子。趁着身边的侯爷药劲还在,拼着命的爬起来,扑过去为了有个儿子而奋斗,少有人会把爱做的这么不要命的。这么拼尽全力的。疯魔了呢。
定国候夫人穿的素淡,盯着小院都不曾关严实的门,阴沉的都能滴下水来,仰头深呼吸,哼,折腾吧,作践吧,可劲的作践吧,有了儿子,看我不弄死你个小贱人。
头一次定国候夫人后悔自己曾经的手段过于狠毒,若是那时候给定国候留下一半个孩子,何至于被人欺负至此,哪怕是庶子,留在身边,只要拿捏住,那也是她的孩子。
恨那时候年轻,看不透,如今看透了,这人却老了,一子难求。
屋里屋外三人,出力的不出力的都盼着能整出来一个带着定国候血脉的儿子,可谓众志成城,从来没有这么齐心合力的时候。
可惜的事,对于定国候来说,那真是有心无力,嗑药都要过量了。
应该说,小妾下的药,定国侯夫人下的药,还有定国候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狠心吞下的药,已经超量了。
偏偏结果还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妾身就是做不到。也不知道定国候还要为难自己到什么时候。
定国候的压力不光来自家庭内部,还有朝堂,御史那里也没闲着,人家冯老御史也不是白当的,身不动板不摇的就有人看着老大人的脸色自行揣摩,把这位得罪了老大人玄外孙女的定国候给盯上了,随时等着补刀呢。
催着定国侯府另立世子的折子,就没有断了过。
圣人看着定国候的眼神一日比一日阴沉,就没看过这么不识趣的。你一个堂堂的定国候,难道亲侄子还能错待了你,怎么就连点顺水人情都不会做呀。
芳姐那里每日里在厨房琢磨着新奇的吃食,指点厨娘做出来各种特色菜肴,往华府流水一样的送,他爹都被老祖父给禁足了,可不能在吃喝上在委屈了。
同样修养病假的华老尚书恨不得把华府大门用砖头给堵上,对着伺候在身边的老夫人还有大儿子怒吼:“华府却他吃的,却他穿的了,非得这么折腾,嫌弃咱们华府名声不够响亮是不是。”
华家大老爷低头,他爹最近情绪有些暴躁,不过换成谁肯定也淡定不下来。
老尚书已经上书圣人,正式退出朝堂了,虽然圣人把折子给退了回来,言语里面挽留之意诚恳,可谁都明白,这不过是面子上让老尚书退的好看些而已。
老尚书是打定了主意趁着圣人对华府还有些情分的时候给儿子让路了。
混到定国候那个份上图什么呀,不过作为权倾一时的男人来说,说退就退即便是自己愿意的,失落那肯定也是在所难免的。
一腔的怒火都冲着二儿子去了。
老夫人没说什么,只是耐心的陪着自家老头子,难得有个轻快地时候,这人怎么就非得跟自己过不去呢,芳姐那孩子在怎么让人闹心,可就是让人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不错的,样式新颖不说,做法也新颖,而且荤素搭配很讲究养生的。
就是这孩子不太会来事,孝顺他爹没错,就不能顺便把老祖父给孝顺了吗,不然也不至于让老头火气这么大,昨天那道菜好像就是败火的,要不要让人做了给老头子试试呢。
华家大老爷想的是劝劝老二,别老扎老爷子的眼,顺着点吗。在人家华二老爷看来,同老夫人差不多,闺女不会来事,赶紧把闺女送来的东西,给老父亲送去一半,让老父亲感受一下他闺女的孝顺纯良。
华家大老爷看着老二的抽风举止,能说什么呀。诚心要把老爷子给气死呢呀。
等回头知道老爹吃的还算不错的时候,华家大老爷都跪了,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事呀。真心的醉了。他爹不是那样的人呀。
天知道老尚书也是为难自己,解着恨的吃呢。嘴里咬的不是吃食,那是老二,那是倒霉孙女。
第二日早朝之上,圣人再次留老尚书无果之后,遗憾的让老尚书顺利告老了。
华家大老爷摸把汗,圣人这深情戏演的实在让人冒汗,终于结束了。可以不用这么来回折腾了。
就听圣人说道:“对了老尚书在府上可以安心养病,修养身心了,华爱卿也能放心些,一心扑在朝堂上了。家国天下,难为华爱卿为了我大梁,孝道都要靠后了,实在是我大梁少不得华爱卿那样的栋梁之才,也只能委屈老尚书大人了。”
华大老爷脸颊不自动的颤抖,每每听到圣人的华爱卿,他就身上冒鸡皮疙瘩。想想老二那德行,圣人眼瘸了吧。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爹没法在把老二关在祠堂里面了,也省的池府的侄女整天的折腾。终于一大家子能够消停了:“谢圣人恩典,是圣人看重,父亲身体已然大好,我们兄弟感念圣人恩德,定然为了我大梁,为了百姓鞠躬尽瘁。”
圣人满意了,自家爱卿被老尚书关的也够久的了,合该在朝堂上露个脸什么的。知己吗,怎么也要在爱卿危难之际,伸伸手拉一把不是。
圣人就想了,就不能让手上的金卡白搭了,回头就给他们皇家子弟也带过去一块看看,听说那会所里面的玩意,很是有些讲究的。
兵部尚书不止一次提议让他这个圣人亲自过去走走看看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兵部尚书眼瘸了,竟然对一个女子为了疼宠孩子弄出来的玩意这么上心。
圣人是非常没法理解的,不过鉴于臣子往日的谨慎小心,还有沉稳,圣人还是要走一趟的。
还有就是,池府虽然闹腾的厉害,还得罪了满京城的勋贵,别看大臣们嘴上不说,面上不显,可对于把他们府上不为人知的事情暴漏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池府那肯定是不待见的,有机会肯定要踩上几脚的,
可中间的便宜偏偏就让他这个圣人得了。圣人思量再三,这个恩典要怎么给送出去。
想到华氏女子的聪慧刁钻,圣人不得不承认,这些画着彩线的蜘蛛网,是人家有意无意的给他这个圣人的。不过够聪明,人家一声不吭,全凭自己看,谁都不得罪,看出来也是他这个圣人真知灼见,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他这个圣人就蠢了。
圣人不是得了好处,没有表示的人,一个妇人的便宜他也不稀土沾。
索性这件事情过去了月旬,是时候表示一下了,圣人跟着说道:“华爱卿委实是我大梁朝的栋梁之臣呀,朕听御史们奏报,池大人在衙门里面每日战战兢兢的当值,连同僚聚会都少有参加,一心扑在我京城安危之上,不愧是华爱卿的姑爷。”
听听,人家是侯府的郎君好不好,再好能说成是华二郎的姑爷吗,圣人的心果然事偏的,华二盛宠依然不减。通过圣人的一句话,重臣看到的是风向,朝堂的风向。
众人把视线都看向御史上大夫的冯大人,没法子,御史台能上朝的就那么几个人,他们没奏过这个呀,想必事老大人举贤不避亲,在圣人跟前说的呗。
冯大人脸色不变,一把胡子无风自动,要冤枉死了,这事他占都不愿意占,他那个玄外孙女可不是个东西的很。
也不知道谁这么没眼力见,上奏给圣人的都是什么玩意呀。
就听圣人开口说道:‘池大人如此上进,就跟在九门提督身边打打下手好了。’
这是怎么个情况,这算是极品。重臣都望着圣人迷茫了。
圣人也想到自己说的不错:“年轻人吗,总要历练一下,跟着老人总结一下经验什么的吗。可是不要耽误了衙门的正事。”
就是说穿着三品的朝服跟在一品的九门提督身边学习经验,在看看如今的九门提督,年岁确实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