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配婚令-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凤阁思绪一下子岔出去很远,他是个不喜欢假设的人,不会去想若当年怎样怎样如今就可能怎样怎样,他只是感到遗憾,并且伤心。但上了年纪的人,伤心也是与少年人不一样的,愁滋味谁都尝过,但如何消化吞咽则是需要练习。
    三十五岁的沈凤阁看起来风平浪静,好像极少有事能撼动到他。松华的早逝虽令他难过,但那些也早藏在心底,不会再歇斯底里表达出来了。
    他出神之际,十六娘忽伸出手去,迅疾又调皮地擦了一下他的脸,随后朝他亮起手指:“这是眼泪吗?爹爹哭了吗?”
    沈凤阁只偏头看看外面淅淅沥沥的雨,说:“是雨水飘进来了吧。”
    十六娘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舔了一下指头道:“是咸的呢,雨水也是咸的吗?”
    小崽子的狡诈简直从头体现到脚,她毫不客气戳穿沈凤阁的面皮,却又一本正经地说:“将军爹爹说我与松华娘亲长得有些像,台主爹爹方才是看着我想起松华娘亲了吗?想她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呢,我也很想她。”
    沈凤阁却回:“也只是长得有些像罢了,远没有你生母好看。”又岔开话题道:“我不是台主了,不要再那样喊我。”
    “唔。”小十六娘似乎有一点点失落,“可还是台主爹爹喊起来好听。爹爹为什么不做台主了呢,做台主好像很神气的样子。还有……如果不那样喊的话,要如何区分呢?”她爹娘似乎实在有些多。
    沈凤阁也没辙,无可奈何说:“你若愿意这么喊就这么喊吧。”
    “太好了!爹爹就算不做台主了,也是我的台主爹爹。”问题解决,小崽子愉快地从袖袋里摸出一个小包来,在台主爹爹眼皮子底下从小包里掏出一块饴糖迅速地塞进嘴里面。
    沈凤阁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她,心想就让她吃一回解解馋,遂没有再干预。
    马车外的雨仍旧淅淅沥沥下,也不知何时会停。
    南山重新躺下来裹着毯子做梦,梦境短暂而逼真,醒来后听着外面雨声,有诸多错觉涌进脑海,便再睡不着。她起了身,从药瓶里倒出药丸服下,撩开帘子朝外看。很多年前她也曾路过这里,如今这些树木似乎长得更高更葳蕤了。
    她俯身从藤条筐里取出包袱,解开那包袱,掀开层层衣物,最后是一本血迹斑驳十分陈旧的手抄《洛阳伽蓝记》和一件同样惨不忍睹的旧外衫。她那晚探望过老师,离开西京前又去老师家将书与衣裳取来,便算是彻底告别了长安。
    昔日她带着这本书和血迹斑斑的衣裳来到长安,如今她带着这些回故乡,走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原地。
    ——*——*——*——*——
    这时的裴渠仍被困吴王府,吴王待他也没什么苛刻的地方,一日三餐按时送来,甚至送过伤药,大概是希望他能早些康复。
    自那日得知裴渠姓李而非姓裴,吴王的态度便转了许多。李氏一脉这些年死了多少人,废了多少人,简直难以估量。为了皇位内斗不已,好像已成了李氏一族的噩梦,这其中还掺杂着各方臣子利益,谁赚谁赔,并不能简单估量。
    这 些天旧臣们显然也并不好过,即使派出千牛卫剿杀梅花内卫,可他们仍旧身陷各种危险之中。这支秘密卫队实在是盘根错节,很难连根拔起,他们没能抓到南山,便 几乎失去了深入了解这个组织的可能。南山虽然不熟悉内卫中的每个人,但她到底知道太多人的底细与真实身份,据说她身上还有一本册子,是梅花卫的组织名单。
    千牛卫费尽气力去抓她,可她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自那场大火后便无影无踪。即便封锁了城门,却还是没有能捉到她。资深内卫的本事简直通天,好像根本没有什么能拦住他们。
    仍有旧臣秘密死去,纵然他们将自己保护得再好,只要在名单上,便逃不过被暗杀的命运。内卫神出鬼没实在令人惴惴不安,而对于裴良春来说,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
    裴良春被上远捞出来之后,便一直受上远默许与内卫组织保持来往。旧臣势力被削弱,是上远乐意得见的事,她几乎是默认了内卫对旧臣一派的暗杀,裴良春更是为了能爬上去忠心耿耿做一条狗。
    旧臣对此恨得要命,裴良春自从爬上了御史中丞的位置,便更像只疯狗,但这只疯狗受上远庇护,便也不是很好动。而且即便除掉裴良春,也是治标不治本,上远随时可以扶植另一条狗继续控制内卫残余势力,只要她想。
    东都洛阳不过是淅沥小雨,长安城内却是风雨如晦,像是盛夏时节突如其来的暴雨。庭院内树枝东摆西摇,树叶刮落一地,裴渠打开门站着,走廊里没有看守的人,他便走了出来。
    大概是人少的缘故,吴王府内总有些寡淡冷清的意思。裴渠沿着走廊一路往前走,终是在山亭中看到了孤零零的吴王。
    他穿过葡萄藤架,畅通无阻地走到山亭在吴王对面坐下。
    吴王抬头淡淡看了他一眼,继续摆弄着棋盘上的棋子。他肩裹薄毯,神容倦懒,看起来仍旧病怏怏,似乎再没有了好转的可能。他开口问裴渠:“伤好些了吗?”
    “好些了。”
    “万 年县的裴明府见你迟迟不露面,似乎很着急,甚至往上递了折子,让好好查查你是不是被人暗杀了。”吴王从棋盘中捡起一颗白棋拿在手里把玩,又道:“反观裴家 其他人,倒是没有什么表示,似乎也不担心你的安危,一点动静也没有。裴相公辞官后,更是久不露面,听说要回河东去了。”
    裴晋安真 是深谙为官之道,这时候退隐贸一看好像很亏,但却是明智之举。毕竟参与逼退先帝、扶立幼帝这等事,已远越过了身为臣子的本分。就算能一时得势,继续留朝恐 怕将来也是后患无穷。他不是得意忘形之辈,明白自己要什么,令先帝退位的目的达到,他连辅佐储君的位置也未争,便收拾行装打算回河东老家。
    保全裴家是他的责任所在,不过他似乎已经放弃了脱缰的裴良春。
    他这位兄长已大有劝不回来的架势,本来就快红了眼,眼下爬上御史中丞的位置,完全像是失去了理智。如此下去,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对面的吴王轻叹出声,忽道:“我许久未见佳音了。眼下朝中人心惶惶,旧臣们脾气恐怕更差,他应当也不好过,还有什么办法吗?”他如今惦记的似乎只有佳音,至于和上远翻脸,问裴渠索要国玺,都好像是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
    他心中的确是不甘心的,拖一副病体挨过这么多年,还要被亲姊姊算计,换谁也不好过。他被病痛逼红了眼,也有过非常不理智的想法,但他毕竟没法再好起来,逞一时意气可能对佳音也并不好,便渐渐收敛了戾气与不甘。
    裴渠看出了他的变化,遂回道:“公主借裴御史之手掌控了部分内卫势力,默许对旧臣一派的暗杀;而旧臣们的反击办法则是以暴制暴,时间一长,两边都杀红眼,只会两败俱伤,对佳音也不好。”
    “所以呢?”吴王抬起了头。
    “杀戮不停,谁也不会好过。”裴渠淡淡地说:“旧臣那派,殿下可以说得上话;公主这里,则由我去阻止。”


☆、第70章 七零果 
    裴渠与吴王谋完对策第二日便离了府。他没有直接回裴宅;却是去了一趟长安县南山家。他过去时大门虚掩着,他略疑惑,小心推开门,只见庭院里有人正背对着门在给植物浇水。
    放晴之后的长安城日头仍有些毒;正午时分庭院里的植物也有些委顿。浇水之人正是隔壁娘子,她听得身后动静;直起身转头看,见是裴渠;竟有几分局促:“裴郎君如何会……”
    “过 来看看。”裴渠神色平淡;径直往里走。庭院里一派郁郁葱葱;若是不知内情之人,甚至会以为这里仍住着人。走廊地板上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裴渠脱了鞋子进堂 屋,除了少几分人气,屋内陈设皆与之前一样。他又往南山的卧房去,刚推开门邻居娘子便冲过来,握着水瓢解释道:“这屋先前被官府的人翻过,还未来得及收 拾……”
    裴渠知道千牛卫在找南山手里那份传说中的“名册”,所以看到屋内这混乱情状也未表现出太多惊讶。他转过身与隔壁娘子道:“多谢大娘照顾院中这些植物,麻烦了。”
    隔壁娘子猜他应是知道了南山及凤娘近来遇到的事,心中叹着原本一桩好姻缘竟是这样给毁了真是可惜,便说:“南娘子也总有回来的时候罢,如此一想,便觉着要将这院落打理干净才好。”
    隔壁娘子说完便很是识趣地道别离开,廊下便只剩了裴渠一人。他进了南山房间,看到昔日两个人一起埋首工作过的小案被踢翻在地,径直走过去将其翻过来扶正。
    他动手收拾了整个房间,将那些扒拉下来的书重新整理摆回书架,将地上丢得乱七八糟的衣裳悉数捡起来放进竹篓子里拿去洗了,趁着这好天气又曝晒一番,直至日暮时分,这才收了衣裳独自坐在房里一件件叠。
    有些衣裳很有年头了,像十一二岁孩子穿的;有些衣服则是近年的,但也因穿得太频繁旧得不行。衣裳都叠好放进柜子里,一片灰扑扑,只有一件红色襦裙格外显眼。他记得她穿过这件,在曲江的时候。齐胸红裙白色上襦,与她很多年前沾满血迹的那身衣裳一样,总令人印象深刻。
    犹豫半天,他将那身衣裳又拿了出来,这才关上了柜门。外面街鼓声已快落尽,他像是在自己家一般烧水做饭,一举一动里都透着无比的熟练与寻常。他习惯这样的生活多年,换个地方也还是如此。
    庭院里有瓜已熟,用过晚饭他便坐在廊下切了一只瓜,不是很甜,但也清爽可口。中秋将近,院中铺满月光,坊间安静得只闻得犬吠,偶有一两声发脾气吵架的声音,但很快也就歇了。
    夜渐渐深,他洗完澡将帐子压好,刚躺下来,耳边嗡嗡声便不停。比起前阵子,这时节晚上要凉快许多,蚊子却不见少,反而有更加猖獗的架势。他又想起南山拍蚊子的模样,心中便多添了几分怅然与想念。
    辛苦一整天大概是太倦了,他也顾不上蚊子乱舞,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甚为踏实,若不是早上咚咚咚的街鼓声,他恐怕要睡到日头晒屁股才醒。
    穿衣洗漱,一切如常。他又从南山妆奁下面的小屉里寻到几枚零钱,锁好门窗拎着包袱离了坊,在巷中小铺买了一块蒸饼吃完,径直往万年县去。
    一路上人来人往,还没到万年县廨,半路却遇上了裴良春。裴良春如今已换了绯衣公服,配银鱼袋,看起来官架子十足,很是威风。反观裴渠,却是一身青袍,素寡得像久不得志的士人。
    “七弟这阵子去了哪里?”裴良春说话间面上含笑。
    裴渠风平浪静地回:“四哥不知道吗?弟弟受了些伤,才稍好些。”
    “原是受伤了。”裴良春一边唇角微妙地挑了挑,“哪儿受的伤?”
    他本意是问裴渠在哪儿受的伤,裴渠却故意曲解他的意思,侧过身指指肩部与后背,不咸不淡地说:“多谢四哥关心,伤了这里。”
    裴良春差点轻哼出声,却佯作关切道:“知道是谁伤的吗?”
    “不知道。”裴渠表示茫然,“都着黑衣蒙脸,实在是辨不清。”
    “近些时日内卫很是猖獗,很可能是内卫所为。”裴良春睁着眼说瞎话,他知道内卫的确出手暗杀裴渠,可因南山那丫头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中作梗,以至于派出去的杀手回回都是惨败而归。裴良春低估了南山的本事,曾一度轻敌,没料眼下这死丫头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丫头知道的关于内卫的事太多了,万一被旧臣一派抓到简直要完蛋,早知道就应当以前就弄死。
    裴渠没有接话,裴良春接着道:“七弟知道你那位‘学生’是内卫吗?若知晓她行踪隐而不报,是要以窝藏罪论处的。若有人举报你与她有来往,到时候我也是无能为力,知道吗?”
    他还是唯利是图的老样子,只是面目看起来越发陌生。裴渠虽恨他先前逼迫南山与凤娘,但见一起长大的兄长变成了如今这模样,到底觉得难过。
    裴良春在骊山行宫便吃过一次苦头,若不是上远捞他出来,他如今恐怕已是刀下鬼。栽了那样的跟头却一点都不长记性反而变本加厉,实在令人不解。
    裴渠站在人潮涌动的街头与一身绯服的裴良春道:“四哥若还在意四嫂安危,诸事或许还是多作考量为好。”
    裴良春的夫人素来是他的痛脚,平日里根本没有人敢提,裴渠这样说出来,自然令他十分不高兴。他怒气正要上来时,不远处忽传来一声“云起啊……可急死我啦……”
    裴渠还未来得及反应,便有一只绯服小蛇妖扑了过来,搂住他哭哭啼啼道:“我还以为你死了呐!”
    听这语气和声音,闭着眼都知道是徐妙文。裴渠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声,徐妙文死死拖住他又嚎了几声,末了装模作样擦擦眼泪:“你快跟我来,我有许多话要同你说。”
    徐妙文不由分说拽着裴渠往西边巷子走,算是避开了裴良春。至小巷中,徐妙文压低了声音道:“你可真是敢呀,都不怕那咬人的疯狗将你咬死呐,他家娘子是能胡乱提的吗?”
    “不能。”裴渠说完还往巷口看了一眼。他很希望裴良春能听进去,不至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艰深,最后回不了头。
    “你就别替他操心啦,你爹都已不管他了,你还管他做什么。”徐妙文恨恨道,“就是一只疯狗而已啦,早晚会被人弄死。来来来,我有正经事要问你。”
    徐妙文又拽着他往前走了几步,直截了当问:“一你到底是谁家儿子,二你眼下是不是在弄毒药,三你一定知道南山那丫头在哪对不对?”
    “眼下我哪一个都无法回答你。”
    “你连我都要瞒着!”徐妙文立刻垮下一张脸来。
    “不要像小孩子一样。”裴渠绕过他拎着包袱往前走。徐妙文见他的确是不高兴,遂在后面跟着,嘀嘀咕咕道:“我只是听了许多闲言碎语担心你罢了。”
    “我知道。”裴渠走在前面淡淡地回,“你是真心,但凡事都求说个明白太累了也不实际,有些事我不愿讲你也不要强求。”
    得了这一句“我知道”,徐妙文心中立即好受多了,他跟着裴渠一路走,最后竟是到了东市,反应过来正要问,却见裴渠已是拐进了一间大衣行。
    “云起你要做衣裳吗?”
    “对,所以借我钱。”
    裴渠说着伸出手,手心向上是要钱的姿态。
    徐妙文搞不懂他要做什么,暗自嘀咕了一声便从袖兜里摸出钱袋子来给他。
    裴渠打开看了看,觉得还不够。
    徐妙文嚷道:“天呢,你要做什么哦?”
    “做嫁衣。”他平平淡淡说着,跟着衣行大娘去挑了料子,最后将手中包袱放在柜台上:“按照这身尺寸来做。”待衣行大娘量好尺寸,又付了定金,这就要走。
    “哎——”衣行大娘喊住他,“这位郎君可打算何时来取?”
    裴渠站定,想了半天才回:“我不知道。”
    “啊?”大娘轻呼出声。
    “呸呸呸!”徐妙文眼下已明白裴渠这是在做什么,连忙同那大娘道:“别听他瞎说,我们会来取的,你且尽快做好就是了,定金都付了一半,还怕余下的钱不给吗?若他不来取,你就送到裴相公府上去,总会有人收的。”
    “裴相公府上?”那大娘惊了一惊,“那这位是……”
    裴相公家也只有这一位郎君没有成婚啦,如今却跑来做嫁衣,这是要摆脱旷男身份嘛?!
    大娘笑嘻嘻八卦道:“哎呀是哪家娘子竟是嫁到裴相公府上去了呀?”
    徐妙文嘴碎地接了一句;“还能有谁嘛!肯定是倒霉鬼嘛!嫁给旷男有什么好的?大娘可千万别声张这件事啊。”他说着迅速翻了个白眼,拖着裴渠便出了门。
    “都来做嫁衣了,人家问你何时来取,你又为何说不知道?”
    远处的云如绵延山脉,高高低低,翻涌而来,好像又要变天。裴渠抿着唇,转过身来看着徐妙文淡淡地说:“都说以暴易暴难有善果。我不能确定自己会得到善果还是恶果,但我没有别的办法了。”
    “你要对付上远?”


☆、第71章 七一阻拦
    徐妙文回衙门后思量良久,坐立不安;他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从衣行出来后不久;裴渠未与他谈论太多事便先行离开;而他也因公务在身不能在外多耽搁;下午便赶回了衙门。
    远处沉甸甸的云终于翻滚而来;长安城的天色倏忽陷入晦暗之中;顺义门大街上刚种下去不久的槐柳被风刮得像是要被连根拔起,豆大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大理寺门口很快积起了水。
    徐妙文从公房里探出脑袋去瞧;却被忽然掉下来的竹帘子给砸了后脑勺,他吃痛地一皱眉;低首揉了揉;霍一抬头;就瞅见一张年轻逼人的脸,那脸的主人不是旁人,正是徐妙文弟弟徐九郎。
    徐九郎外裳几乎湿透,晦气地拍拍衣甲上的雨水,呸道:“好好的天又下起雨来,真是烦死人了!”右千牛卫衙门位于含光门街东侧,紧邻右监门卫和四方馆,要跑过去还有好一段路,徐九郎实在讨厌淋雨,便冲进大理寺衙门到哥哥这来避一避。
    他未征得徐妙文同意便兀自进了公房,瞥了一眼窗户道:“哥哥快将帘子放下来,我要脱衣裳,免得被有心御史看了去。”
    他一边无视衙门规矩,又不想因此被弹劾,简直和徐妙文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徐九郎脱了外裳便只剩一身红衣,他将袖子往上一卷,露出新伤来。徐妙文瞅见了,道:“这是抓内卫时伤的?”
    “可不是,那些家伙用暗器简直绝了,稍有不慎就会中招,若不是运气好,我那天可能就被扎死了。”他说话间也迅速翻了个白眼,“哼哼他们的日子也快要到头了,上官下达了新任务。”
    “新任务?你们的任务不就是满长安城抓他们吗?”徐妙文揉揉后脑勺,抱住温热的茶盏不急不忙地套话。
    “那自然不是,这回可是大招。”徐九郎接着吊徐妙文胃口。
    “噢。”徐妙文翻翻白眼,“什么大招?”
    “这个嘛……”素来大咧咧的徐九郎这回竟是变得精明起来,他琢磨良久,最后道“不能说。”
    徐妙文忍住泼茶的冲动,转了转手中茶盏,委婉问道:“难道你们上官想到了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
    徐九郎机智地发现阿兄在狡诈套话,果断往后退了退,离徐妙文挖出来的坑远了些,这才回:“那就不知道了,上官的指示总是没有错的。”
    徐妙文仍旧不死心:“你们上官现在到底听谁的话?若不是公主,那是……”
    “哥哥就别与我拐弯抹角了,自己猜猜得了,非要到我这来求证也不会有结果的。”他话音刚落,窗帘子忽从外被掀起,一张大脸出现在那窗户口:“就知道你小子跑这躲雨来了,快给我出来!”
    徐九郎闻声吓得跳起来,赶紧捡湿衣裳往身上套。来者正是右千牛卫中郎将,他过来将徐九郎揪回去,整个过程连声招呼也没同徐妙文打,完全无视他这个少卿的存在,徐妙文翻白眼翻得都快眼皮抽筋了。
    裴渠这会儿也是到了家,大约是下雨天的缘故,府中看起来竟有几分萧瑟之感。他撑了把伞往小楼去,走到门口却见锁不见了,而门也是虚掩着。推开门,瞥见里面搁在墙角的一把伞,心中便顿时有了数。
    楼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许多东西也都装了箱,看来已做了整理。裴渠拾阶而上,到了阁楼,却见裴晋安正站在柜子前整理裴涟君留下的书帛。裴晋安闻得声音,偏头朝楼梯口看了一眼,却是一点也不惊讶,声音平淡无奇:“回来了。”
    裴渠也只淡淡应了一声,便走过去帮忙。裴晋安眯眼辨认蝇头小楷,道:“涟君的字果真是随性得很。”他合上书册将其放进脚边一只箱子里,又道:“能留下这些多东西,或许她一生也过得很是充足吧。”
    裴晋安今日这态度倒是令裴渠有些惊讶,平日里裴晋安绝口不会提裴涟君,若是旁人提到了他也一定黑脸不高兴。裴家人素来看不上误入歧途的裴涟君,更别说整理其遗物,且还说出这般感慨。
    “父亲为何忽然这样说?”
    这一声“父亲”喊得一如往昔,并没有什么不同。裴晋安却叹道:“你若真是我儿子就好了。”他说着唇角微抿,有些遗憾:“可惜不是。”
    裴晋安说完,又将一本书册放进箱子里,岔开话题:“家里已收拾得差不多,只剩这一栋小楼,赶在天凉下来之前回河东是最好。你要与我们一起走,还是留在京中?”
    “我在京中还有些事要处理。”裴渠边整理书帛边道。
    裴晋安自然知道他要处理的那些事是什么,遂道:“你要去冒这个头我不会管,不过……”他顿了顿,手中动作亦跟着停下:“少伤一个性命也是少造业,你记得这点。”
    “我明白。”
    裴晋安原还想再提朝歌的事,但最后到底是打住了。
    他知道眼前这个“儿子”已很懂得拿捏分寸,心中也颇有主见,已不再需要他牵着往前走。念至此,倒是有一点点的怅然呢。
    外面雨声如筛糠,将长安淋得满城湿嗒嗒。尽管如此,这天气却阻挡不了新君前往骊山行宫的脚步。
    小皇帝得了风寒迟迟未好,医官建议去行宫泡汤,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往骊山去了。
    吴王没有陪伴佳音,反而是上远伴在小家伙左右,与之一同去了骊山。
    雨下了一整日,到傍晚时终于歇下来。一道密旨自骊山行宫传出,连夜穿过昭应县城门抵达万年县裴相公宅中。
    裴渠等这道旨意已等了整整一天,他接旨时裴晋安就在旁边。裴晋安看看他刚换上的青袍公服,意味深长嘱咐了一句:“一切小心。”
    裴渠撩袍跨过门槛,袖中沉甸甸。
    穿行在夜雾弥漫又阒寂的长安城里,像是行走在鱼类的巨大腔腹之中。马蹄声哒哒哒响个不停,抵达时分又飘起迷蒙雨来。
    这时已至四更天,李佳音还在寝殿内睡得昏昏沉沉,对裴渠的到来根本一无所知。
    行宫里四处挂着的灯笼都还亮着,天仍是一片黑。雨渐渐大起来,落在繁密枝叶上沙沙作响,听起来格外干净。庭院里雾气将散,走廊中除了侍卫便没有旁人。裴渠一路畅行无阻,但还没走多久,就迎面遇上了上远。
    上远并不是一早就知道他会来,她到三更天才得知消息。她素来疑心病很重,因不知旧臣与裴渠一派到底要做什么,便早早起来等着,这会儿也终于在裴渠去往李佳音寝殿的半途将其截下。
    上远将他打量一番,青色公服,面色惨淡没甚血色,贸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她敏锐注意到他今日没有行礼,这不太符合他一贯的姿态。
    “裴少府如何会到行宫来?”
    “下官覆圣人之召而来。”
    “哦。”上远淡应了一声,紧接着道:“圣人病了,眼下应还在休息,裴少府不妨去我那里坐一会儿。”
    裴渠似是迟疑了一下,最后却只是应了一声:“叨扰了。”
    明面上的你来我往结束,关上门便自然而然扯掉了假面皮。此时屋中没有侍卫,没有内侍,只剩各怀鬼胎的两人,上远说话也顿时变得直来直去起来。
    “佳音不可能召见你,密旨是谁拟的?”
    “下官不知道。”裴渠倒还保留着几分官面上的客气,“有旨意自然就来了,难道有什么做得不当之处?”他说着甚至取出密旨来,放在小案上给上远看。
    上远将那道密旨看了看,从寥寥数字中完全辨不出是谁的字迹,只认得出上面盖的印。
    她淡淡笑了一笑,道:“密旨也未必是这里送出去的。若国玺当真在你手中,假造一份密旨也没什么难度。所以,你今日过来做什么?”
    “劝公主收手。”裴渠竟是开门见山。
    “劝我?”上远似笑非笑,“劝我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国玺交给我。”
    “公主要国玺是为了那个位置吗?”
    “是又如何?”
    “佳音成为新君,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公主就算有国玺在手,就可以坐上那个位置吗?”
    “无真正国玺在手,都不算真正坐上那个位置。我得不到,他们也休想得到。就算我坐不上那个位置,也要让他们坐得不踏实。”
    “公主的心里话么?”
    上远盯住他:“若是,你难道会将国玺给我么?”
    “不。”裴渠稍顿,“公主不会得到国玺。”
    “为什么?因为我是个女人吗?不可以有野心,不可以算计,不可以杀人?”上远显然有些怒气上冲,“你生父杀了那么多人你都未去阻止,现在却来劝说我收手?他能做我却不能?人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相比之下,裴渠则还是风平浪静的一贯模样。
    他动也不动,毫无表情地淡淡开口:“他能做的事,我也可以去做;没人拦着他,也就一定不会有人拦着我。好像听着很有道理,但人世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道理,人都想一样,却从来没有能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如此。”他抬起头:“公主难道不明白么?”
    上远霍地起身,她本是要反驳,这时却眼尖地注意到了他右手一直收在袖子中。
    没有伸双手作揖行礼,拿密旨时只动用了左手,他在右手藏了什么?
    上远眉间紧蹙,霎时俯了身。


☆、第72章 七二遽变 
    上远的动作十分迅疾;只转瞬间便掀了两人之间的矮案,将裴渠按倒在地。裴渠因肩背伤还未好全,手上的气力甚至不及她。上远一把按住他右手;唇角登时浮起一丝冷笑:“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么蠢的打算……”
    她言语中有几分讥讽意味;手上却默默用力;隔着衣袖紧握住裴渠的拳,咬牙掰转角度。裴渠落了下风,背后皮肉伤疼得令人忍不住倒抽气;他却仍然神色从定。
    沉默的角力之间充斥着猜疑、算计与不解。上远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裴渠会携匕首见她;刚发觉是匕首时她满心以为裴渠是想要出其不意杀了自己;而这番角力之中她却隐隐察觉事情并非这样简单,于是骤然感到一阵不安。
    屋内气氛霎时紧张起来;上远喊人进来帮忙;外面却是什么回应也没有。在外值守的侍卫也好,小仆也好,一时间全不见了踪影。她得不到回应,心中已是有了诸多揣测,便越发觉得这是个圈套。
    安排来行宫这种偏僻的地方是圈套,裴渠深更半夜到行宫来佯作面圣也是圈套,她三更天准时收到眼线消息更是筹谋好的……裴渠的矛头分明是指向自己而来,这匕首亦是为她所备,外面诡异的安静更是令人疑窦丛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