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配婚令-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他知道自己事实上是裴涟君的儿子,可他却分明又不认识裴涟君。他不知她是什么模样,也未听过她的声音。有关她的所有事,他都只能从小楼里的那些书帛中得知。
    “若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我即可。”女冠子只留了这一句便出去了,小道士站在一旁抠鼻孔,想了想道:“贫道听说涟君是……”他话还没说完,便有一只手伸进来将他抓了出去。
    这时内室终于只剩了师生二人。裴渠伸手试了试她的体温,又探了探她的呼吸。体温刚刚好,呼吸也平稳,面容舒展平静,双眉并没有因为伤痛皱起,似乎当真睡得很熟。
    女冠子虽已替她换了干净白单,但掀开薄毯,却也能从衣服上看到渗出的血迹。
    宽松的袍袖遮住了手,裴渠犹豫着伸过手去,轻轻握住她凉凉指尖,将宽袖往上推了一些,忽然就紧紧抿住了唇。
    自手腕往上,伤痕累累。有愈合了一阵子的,还有皮肉还未长好的。
    他环顾四周,终于在角落里看到了她原先穿的那身衣裳。裴渠费力捡过那身衣裳,一点点铺开,上面血迹看得他牙根都疼。他忍了又忍,却只是将唇抿得更紧了些。
    过了好半天,他才叹出一口气来,重新给她盖好薄毯。
    裴渠大约是在内室中待了太久,云冠子见他迟迟不出来,便亲自过来找他。
    他原本是要来责备裴渠的,可轻轻挑开帘子,见到内室中情形,便又悄悄放下帘子走了出去。二人同榻而眠,裴渠更是侧过身轻拥着毯子和南山,睡得也很沉。
    此番景象令人不忍打断,云冠子将手背在身后走出了药室,仰头看着满天月色甚是慨然地叹了口气……这两个苦命的孩子啊。
    他才刚刚感叹完,那边小道士忽匆匆跑了来,嚷道:“师尊不好啦!山下来了一群当兵的!”他气喘吁吁说着,站直了一指不远处:“师尊看到火把了没有?!”
    “镇定些。”云冠子负手淡定地训了一句:“你带他二人去密室,快!”
    “来不及了啊师尊!人都杀过来了,密室那边早就被人看住了啊,那群蠢当兵的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密室啊?!”小道士完全没法淡定,他都快要急哭了:“呜呜呜他们不会杀人吧?”
    “怕什么怕?!什么时候道士怕过当兵的!”云冠子照训不误,道:“我去镇场子,你去将裴七郎喊醒。若实在没办法就往西边走,听到没有?”
    小道士都快吓哭了,他实在没有经历过这等事,且对师尊吩咐的“往西边走”完全没有概念。他急得团团转,反应过来要揪住师尊问清楚,结果师尊却大步流星地往道观前面去了。
    千牛卫来势汹汹,数人头至少来了二十五六个。一到观中便先封住了他们的密室,让人无后路可逃,手段可谓十分狡诈狠毒。
    云冠子到底是见过大场面,从从容容说:“开国至今,道教一直备受尊崇,圣人来了都不能太造次,今日如何轮到尔等凡夫俗子来闹事?”
    “有人举告终南山道观窝藏梅花内卫,我等奉命来查,阻拦者不论是谁都会被抓,识趣点还是自己带路的好。”领头的千牛卫嚣张说完,竟还哼了一声:“臭道士。”
    云冠子撸起袖子就要打架,领头的千牛卫一昂头:“有本事打啊!怕你不成?”
    “打!”云冠子转头便招呼一帮小道士上前打,“道观之内岂能容得尔等竖子放肆?”
    小道士多是三脚猫工夫,实在是很差劲,但胜在人数多,还能稍微扛上一扛。云冠子见双方打了起来,转头就走。他原本也只是打算让小道士们拖拖时间,并不指望他们能打赢。
    可没料领头的那千牛卫却是无比眼尖,一见云冠子往外跑,忙喊道:“不要打了!追!”
    云 冠子听到后面动静,立刻改了方向。他原是要往药室跑,这时却带着一群千牛卫往相反的方向跑。老道平日里身体练得极好,跑得也是飞快,几乎是一路领先。千牛 卫跟他绕着整座观跑了一圈才惊觉这臭老道是在坑人,于是当机立断停下来,命令道:“封观给我搜!阻拦者杀无赦!”
    素来从定的云冠子这时也忍不住捏了一把汗,也不知裴渠他们到底走了没有。
    而此时的西京城中,同样心急如焚的还有南山家隔壁娘子。她方才刚安顿好家中一对小儿女,便听得素来安静的坊中传来马蹄声。她心猛地一沉,推门出去便见灯火几乎照亮了整条街道。
    她着急得差点被绊倒,努力想要稳住心神,却看到红衣铠甲千牛卫个个都凶神恶煞地站在南山家门口。
    凤娘先前已将门给锁死,千牛卫喊了半天的门,里面也是一点动静也无。千牛卫又在外面厉声警告了几句,无果便要撞门。
    这时街坊们均被这动静吵醒,一个个探出脑袋来偷偷瞧偷偷听,千牛卫猛地将门给撞开,领头那个举了火把飞快地冲进去,却转瞬顿住了步子。
    院子里霎时安静下来,廊下有燕子低徊,还有一个人。


☆、第61章 六一迟
    数十支火把将庭院照亮;只见一人悬在梁下;脚下小案已被踢翻。
    领头的千牛卫愣了一愣,挥手命令自己下属:“快去看看!”
    下属赶紧跑去确认;一碰尸体发现已经凉了,便对站在庭院中的上官说道:“死了有一阵子了!”
    千牛卫长官闻言走出去看了看,想找个街坊来确认死者身份。他几乎是一眼便瞧见了门外面的邻居娘子;手一挥,便有两名千牛卫上前将邻居娘子拖进庭院。那娘子本就有些不大好的预感;这会儿被千牛卫拽进了庭院内;见眼前情形几乎是吓得瘫倒在地。
    白日里她还和凤娘一道吃饭,而眼下凤娘却成了吊死鬼;模样实在太过惨烈。邻居娘子回过神来,两眼已是潮湿,视界内的火把都变得朦胧起来,她看着那些嚣张的千牛卫,尽管心中呼号着不甘与愤怒,可想起隔壁屋子里正熟睡的孩子,她能做的却也只能是放声大哭。
    千牛卫见这妇人哭起来没完没了,草草问了几句南山与凤娘的事,便不耐烦地走了。
    千牛卫这一走,武侯铺的吏卒们将尸体从梁上卸下来,本打算按照无主认领的尸体来处理,却被隔壁娘子给拦住了。
    “别瞎凑热闹啦,和这家扯上关系会容易出麻烦的。又不是亲戚,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好歹也会给她挖个坟埋了的。”好心的吏卒这样劝道。
    隔壁娘子哭着拦住他们:“求求你们,将凤娘留下吧。”
    吏卒一脸的为难,小声道:“不瞒娘子说,千牛卫还打算拿这尸体当诱饵的。所以说,这尸体怎么能交由娘子处置呢。”他说着便指挥手下抬尸体,又对邻居娘子道:“万不可与旁人说哦。”
    邻居娘子懵了一懵,还没反应过来,吏卒们便已将尸体抬了出去。
    这时坊间看完热闹的人们都打算闭户睡了。坊间前一刻亮起来的灯,则很快熄了下去。这伏天里的夜晚,走入深处时,也渐渐转了凉。
    邻居娘子低头擦干眼泪,回想起许多旧事。她在南山家冷冷清清的小庭院里站了一会儿,将廊下收拾干净,又将梁下白布解下来,关好堂屋门窗,最后走时甚至还给庭院里快枯萎的瓜苗浇了几瓢水。
    凤娘不想牵累南山,以死断了南山被千牛卫要挟的可能。可却没料到,死后却无法主宰自己遗体,还是要被利用。
    邻居娘子替她家关好大门,又面朝门拜了一拜。
    佛家认为人死到转世投胎这段时日乃中阴身,但若死者太过执着,就会一直守在死去的地方不去投胎。凤娘是个执拗的性子,这辈子也过得很是凄惨,邻居娘子希望她能保佑南山的同时,也能早些放开前世这些事,下一生过得好一些。
    长安城复归平静,与之前千百个闭坊的夜晚并无不同。
    城外终南山上,搜查却还没有停。道观里鸡飞狗跳,因千牛卫动真格杀了领头打架的小道士,其余小道士们便一哄而散,甚至有些心性差的,都开始收拾包袱准备跑路了。
    云冠子则被捆住手脚丢在大殿里,想动也动不了。
    另一边,千牛卫则还在认真搜查着,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挨个来,小角落都不放过。及至药室,领头千牛卫霍地撞开门,只见一个守炉子的小道士。那小道士吓得赶紧站起来,结结巴巴道:“你、你们是何人……”
    话刚问完,便上来一个千牛卫揪住他,恶狠狠道:“老实点!”
    那小道士吓得直哆嗦,却也很识趣地不吭声了。
    “有没有其他人?”领头千牛卫边问边往里走,看到布帘子便顿住步子,警觉地辨听了一番,拔剑就将布帘子挥开。
    那小道士惊叫了一声,千牛卫便赶紧往里冲,可空间促狭的内室里哪里有人?榻上空空荡荡,案上放了一些药瓶,角落里也是什么都没有。
    领头那千牛卫立刻让下属钻榻底下去查看有无机关密道,那下属拎着灯爬进去仔细找了找,出来后呸了几声,将灰吐了个干净,回禀道:“除了灰什么也没有!”
    领头那千牛卫觉得有鬼,偏偏不信,还要亲自去查找一番,可最终也是一无所获。
    千牛卫将道观搜了个遍,最后回到大殿。云冠子见他们空手气呼呼地回来,心中便稳当了许多。老道皱皱眉,很不高兴地问道:“尔等找到了没有?!”
    “狡诈老道,快老实交代到底将梅花内卫藏到哪儿去了!”一年轻千牛卫不甘心地嚷道。
    云 冠子摆了一张不耐烦的脸:“请问各位要找的是那位?与贫道到底有何交情?贫道从来都不是乐善好施之辈,也素来懒得管闲事。贫道从未结交过内卫,又何来窝藏 一说?尔等今日大闹本观,还杀了贫道弟子,如此嚣张下了地狱定要受尽惩罚!来,本道不和你们计较了,来拜拜天尊!”
    他说着挪动了一□子,让开来让千牛卫拜神像。
    领头千牛卫不屑地哼了一声,转头就走。待千牛卫都走后,小道士才敢冲进来给云冠子解绳子。云冠子活动了一下手腕,站起来偏头问道:“人呢?”
    “照师尊说的,往西边去了。”
    “知道要往哪里藏罢?”
    小道士一懵,摇摇头:“不知道。”
    “猪!”云冠子狠拍了下他脑袋:“我前阵子不是与你说过吗?!”
    小道士被打得晕晕乎乎,无辜地说:“我不记得了呀……”
    “怎么走的?”
    “裴七郎背着那娘子走的……”
    “让他背?疯了吗?”云冠子皱了皱眉,立即吩咐道:“快去盯住那些家伙,看他们往哪边去了。”
    小道士心存将功折罪之心,赶紧跑了出去。
    这些千牛卫果真不甘心空手而归,离开道观后竟也是往西边去了。终南山上亦有住民,会有一些小房子,也是不能放过。于是一众人等边往西走边搜查,一家也不放过。山民们大多已入睡,这时都被吵起来,无可奈何地接受搜查。
    千牛卫远远瞧见一个亮着灯的屋子,便上前去敲门。敲了好半天,却迟迟不见有人来开门。两个千牛卫一对眼色,刚要撞门,门却忽被人从里打开了。
    裴渠站在门口朝外看了看,问:“有事吗?”
    打算撞门那千牛卫一愣,忙道:“我等奉命前来搜捕梅花内卫,让开!”
    裴渠给的回应却是皱眉和沉默,僵持了好久,他才回道:“这里没有。”
    “没有?”领头千牛卫走上前,将裴渠上下打量一番,只见他衣着整齐朴素,看起来不过是个寻常士子,但却疑点重重。他遂问:“那你大晚上为何要宿在这地方?”
    这木屋看着很是简陋,平日里供往来猎人宿住,应是个无主的房子。
    裴渠淡淡地回:“某来寻亲戚,途中不幸遇上山匪,现今一无所有,加上夜路也不好走,只能在此地将就。”
    他坦荡说完,又让开来,摆明了让人进去搜查。
    领头千牛卫一挥手,便有几个小兵鱼贯而入,将屋内仔仔细细都搜查了一遍,出来后果然回禀说:“屋内并无其他人。”
    领头千牛卫闻言不语,却是疑心地自己进去又转了一圈,快转出来时,他却在地上发现了血迹。他狠狠一挑眉,盯住裴渠道:“这血迹哪里来的?”
    裴渠低头也看了看,甚是从定地说:“某如何知道?大抵是什么动物的血罢。”
    领头千牛卫琢磨了会儿,忽一挥手,示意下属走了。
    裴渠甫关上门,那领头的就小声叮嘱下属:“留几个人在这盯着,一有可疑动向就抓起来,听到没有?”
    下属赶紧点点头,将房子四边都守住,令裴渠插翅也难逃。
    裴渠这时仍站在门口,通过窗子看外面火光变化,确定还有人没走远,便不能轻举妄动。
    不过是来取个水,却没料在这当口撞上这些人。
    他心急如焚,可这时却被困此地,一时间却哪里也不能去。
    他在屋中坐了一会儿,背后伤处还在流血,伤口再次开裂比先前还疼,他咬紧牙根,细听外边动静。再过一会儿,便索性将灯也熄了,佯作睡下。
    约莫到了五更天,他听到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伴随着“守什么守嘛”、“分明就没有异常啊”的抱怨声和哈欠声渐渐远去。
    外面天渐渐明亮起来,他从角落里翻出一条薄毯当披肩用,以便挡住身后血迹。他咬牙拎了木桶,推开门,忍着伤口再度撕裂的痛楚往外走。
    晨间山谷中有隐约雾气,却格外清新,甚至有一些凉意。漫步山间本是惬意之事,对裴渠而言却很是煎熬。他很警觉地装作去打水,将周围都查看了一遍,确认那些千牛卫的确是走了,这才打了小半桶泉水往西边林子赶去。
    他顾不得肩背的伤,步子越走越快,径直走到一株生长了至少千年的大树前,将南山从树洞中抱出来。
    南山干燥的嘴唇微启,似在说些什么。裴渠忙捧了水喂她,摸着她发烫的额,心尖几被揉碎。南山很吃力地抬起眼皮,模模糊糊中能看到裴渠的面孔,她努力伸手去碰他的脸,声音无比嘶哑地说:“老师来得好迟,我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第62章 六二昔日
    南山的声音中听不出太多情绪;脸上倒是努力地撑出一个笑来;仿佛方才的话并不是责怪。她的手没法够到裴渠的脸;索性退而求其次,摸索着握住他一只手,随后缓缓收紧。
    昨晚裴渠刚将她安置进树洞;便觉一只手伸过来,抓住了他的衣角。他猛地一惊,发现南山似乎是醒了,凑过去只听得她艰难又含糊不清地说:“水、水……”
    他顾不得疼,立刻去找水。好不容易寻到一间供往来猎人住的屋子,进去后正翻找木桶,便听到外面传来的杂沓脚步声。
    火光与脚步声一同逼近,最终有人敲开了他的门。他佯作镇定地开了门;却忘了翻找过程中滴落在地的血迹。对方因怀疑他,守了他近乎一夜,导致他被困屋中,没能及时给南山送水。
    南山渴了一晚上,也迷迷糊糊地等了一晚上。她做了漫长的梦,睁开眼周围一片黢黑,一点人声也没有,夜间山林中的潮气甚至令人觉得有些冷。
    初醒的人都没甚气力,她几番想起来,却根本动弹不了。
    这一夜对于南山,抑或对于裴渠,都十分漫长。于是清早这重逢,简直令人忍不住落泪。裴渠稳了稳情绪,从袖袋里取出昨夜带出来的药瓶,将药给她服下,安抚道:“再睡一会儿。”
    他将腿借给她当枕,低头仔细拨开她额间散发,看山林中晨雾散去渐渐热起来。这山林中似乎鲜有人来,也相对要安全一些,只是……好饿。
    因眼下吃不出味道,裴渠对食物的要求变得十分低。他四周看了看,树上有些野果子,看着应当还未熟,但充饥果腹却是没有问题。
    可南山枕着他的腿在睡,他不方便起身,于是伸长手捡了地上一只略有些*的果子,也顾不得脏,低头悄无声息地将果子完好的部分吃了下去。
    南山似乎总在做梦,有时不知梦到什么便忽然不自控地动一下,像是受了什么惊吓。她睡得极不稳当,最后竟胡乱抓到了裴渠的手,便再没有放开。
    日头渐渐升起来,山林中却还算凉爽。裴渠背后的伤口不再流血,疼过之后是长久的麻木,便不觉得太难受。
    林中忽响起脚步声,裴渠仔细听了听,微抿了抿唇却没有着急喊醒南山。那脚步声渐近,裴渠便隐约瞧见那人模样。
    来者着交领大袖深色道袍,步子略急,一看便是云冠子。
    裴渠并不意外他会找来,只他眼下不方便起身,便也只干看着他往这边走。
    云冠子显是瞧见了他们,快步跑了来,仔细瞧了瞧,问说:“还好吗?”
    裴渠太累了,且声音是哑的,于是只点点头。
    云冠子又看看南山,小声问道:“难道醒过?”
    裴渠又点点头。他哑声道:“昨夜醒的,但之后我被一些事绊住了,没能照料好她。早上服了药,睡了有一阵子了。”他抬头看向云冠子,几将能说的都交代了。
    云冠子见他亦十分憔悴,日光底下脸色更差,便说:“在这儿待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有个旧友在京城有座小宅,倒是可以去那里住一阵。就是怕……”云冠子皱皱眉:“西京城中如今实在不太平,局势太乱了。不过灯下黑,或许也最安全。一切看你如何取舍了。”
    裴渠低头看看南山,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南山,眼下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养伤,这深山老林必定不适合。而道观眼下也已经不安全,千牛卫既然起了怀疑或许早晚都会再杀回来。
    他思索良久,抬首回道:“这些时日多谢道长收留救命之恩,裴某无以为报。裴某在京城倒是有个去处,便不劳道长再安排了。”
    这种时候多牵连一个人便更麻烦,且不说知道的人多了不好,就算那人信得过无恶意,但万一他们出点事,却要将帮忙的人牵连进去,实在是有违初衷。
    云冠子沉吟一番:“也好,我这就命人送你们下山。”
    裴渠再次致谢,云冠子又道:“昨日那小道并未告诉你要往这里走,你如何知道这里有树洞可躲?”
    裴渠手搭上南山额头,抬首回道:“她曾在手札里记过,我印象深刻。”
    他口中的“她”便是裴涟君了,云冠子闻言抿了抿唇,一时未说话。转念一想,裴渠倒也真是涟君翻版,就连过目不忘这一条都十分相像。
    这样聪明的孩子,在人生路上可千万别像他的母亲。
    云冠子未再说什么,只速速折回观里安排人护送裴南二人下山。保险起见,他甚至挑了一条平日里根本无人知道的小路。弟子们都纷纷惊呼:“原来师尊还藏着这样的秘密不说!这山难道是师尊的嘛?”
    云冠子不理他们,又与裴渠叮嘱了几句,这才同他们告别。
    裴渠这时却又喊住他,小声说了毒药的事。云冠子听完后沉吟道:“令人丧失味觉的毒药的确不止一种,涟君琢磨过不少。她通常能将解药琢磨出来,但也不是每回都能解开。若是连她也解不了的,我也没办法。”
    裴渠闻言未语。
    云冠子又道:“不过涟君当时之所以琢磨这种毒药,好像也是因为那人想用。再深究便是权谋之争了,令人丧失味觉当是一件很残忍的事。食之无味是比许多刑罚更残酷的事,经年累月的无味人生更是可怕的消耗。”
    “是因为那人想用?”
    “应当是,涟君没有在手札里写吗?”云冠子道,“那人这些年应给不少人下过这毒罢?私以为眼下还没有人能解开这毒药。这种毒若掺在食物中,吃着吃着便没味了,起效非常快。你问这做什么?”
    “没什么……”裴渠缓缓回了一句,却陷入了非常久远的回忆中。
    云冠子没有再继续这话题,又另外叮嘱了几句便让他们走了。
    ——*——*——*——*——
    沈凤阁现今已能下床走动,但也不能有太多活动。他亦知外面风声很紧,千牛卫如今恨不得挨家挨户搜寻内卫踪迹。
    不过旧臣一派虽纵容千牛卫这般放肆,但十二卫中亦是存有派系,相互制约之下,千牛卫也不至于太过横行跋扈。
    加上现在新君登基,年轻一派都野心勃勃,上远更是摆了一副要积极推新政的架势,甚至将裴良春这颗棋子重新捞出来用,御史台中人员大变动,纠弹一事上竟是比之前还要严苛。
    上远几乎控制了御史台的一大半势力,十二卫中有近乎一半都是她的人,旧臣们也不得不忌惮。
    沈凤阁也只听蠢仆说了一些零碎消息,便将当前局面都拼凑修补起来,将大致情况都猜了个清楚。
    他对权力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他眼下最担心的,竟是太师府中那小小孩子。但他却没法将她接来,毕竟他在对付小孩子一事上,能耐基本为零。又何况,这孩子在袁家生活了那么些年,有爷有娘,想来也不会肯认他。
    沈凤阁虽劝说自己想开些,可他却又一直放不下此事。
    他在平康坊小宅中等消息时,终于有人敲响了门,随即便传来裴渠的声音:“是我。”
    沈凤阁许久未得他消息,赶紧令蠢笨小仆前去开门。
    马车行至门口,裴渠折回车中将南山抱下来,径直便往宅中走。他来不及与沈凤阁解释太多,只将南山安顿妥当,这才出了房间。
    沈凤阁已在外候了多时,裴渠却径直绕开他,手中拿着白布药瓶走到屋中坐下来,开始旁若无人地脱外裳。
    沈凤阁见他脸色奇差,便猜到他身上有伤。果然,他解下来的布带上血迹斑斑,看来的确不算什么轻伤。
    因伤口在后面,裴渠换起药来极不顺当,沈凤阁抿抿唇,索性走过去帮他换药,并趁着当口,问明了情委。他听完甚至还说了风凉话:“我曾让你们暂时避得远一些,都当耳旁风么?”
    裴渠没接话,任由他怎么高兴怎么说。沈凤阁动作利索地给他换好药,将他外裳拉上去,却听得沉默了许久的裴渠问道:“南山从何时吃不出味道?”
    “在你去国离家之前。”沈凤阁语气冷淡,已没什么情绪可言。
    果然,是在去国离家之前。
    裴渠原先一直以为她是离开裴府之后不小心误食了什么才致此,可万没想到,竟错得这样离谱。
    他想起离开长安之前某晚,宫中有人送了精美菓子来,说是圣人为他践行。
    他忙着收拾行李,菓子盒就放在桌上,朝歌趴在桌前面看他收拾东西,顺手便拿了吃。
    那时他收拾东西费了好长时间,转过头再看趴在矮桌前的朝歌,见她已不吃菓子,便问她是不是不好吃。朝歌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又伸手拿了一只菓子。
    她沉默着不说话,他却以为是因为近离别的缘故,所以格外照顾她的情绪,走过去时却见那菓子盒中只剩下了最后一只。
    他恰好也饿了,于是顺手拿起那最后一只菓子,正要吃,朝歌却将手伸过来,费劲地掰开他的手指,拿走他手里抓着的最后一只菓子,睁大了眼睛当着他的面一口一口吃下去。
    盒子空空,菓子全进了她小得可怜的胃。
    那时候他苦笑笑:“好吃到这地步吗?一个也不肯留给我?”
    小孩子却拼命点头,因为努力吞咽而涨红的脸上,浮现出一个很勉强的微笑。
    这些年他一直不明白这勉强中的真正意义。
    直到今日,他终于明白,那时朝歌吃着吃着渐渐嘴里没味,警觉的她猜想点心可能有些问题,又怕他误食,情急之下便将它们全部吞下。
    那努力吞咽,真是这世上最令人难过的事。


☆、第63章 六三选择
    黄昏左近;沈凤阁给裴渠换完药,径自点了灯。裴渠独自吞咽旧事,沈凤阁亦有事情琢磨,屋中便是长久沉默。
    这沉默以北曲的歌乐声为背景,断断续续。琵琶声凄婉又生涩;歌者的嗓音也不是十分动人;凑在一块儿;听起来便格外不舒服。
    沈凤阁起身走到庭院中,四下看了看;又转回头去,对屋中沉默的裴渠道:“你先前种下的瓜苗都快晒枯了;种下去便不管了吗?”
    裴渠都快忘了院中瓜苗。近来遭遇太多事,以至于在农事上也荒了许久。但他只要想起多年前朝歌吃菓子的情形;心中便堵得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那时她还只是个幼童,虽经历过残酷世事,但吃不出味道那一刻也一定恐慌无比。他难以想象她吃完菓子默不作声伏在矮桌上时内心的孤独与斗争。
    因怕他知道,怕这件事困住他即将远行的脚步,所以在知道菓子有毒后仍旧全部咀嚼吞咽下去,那小小脑袋里做出这样的决定耗费了多少勇气,之后又克服多少恐惧,都是他所没有体验过的事。
    何况那时她还面临即将离府的未知前路,此后又历经种种变故,承受过诸多他所不知的痛与血泪,却依然这样活下去。他专司种植这么些年,也从未见过韧性至此的植株。他无法体会她这些年的经历,也无法知道是什么支撑她走到现在,但这一切,都令他心痛不已。
    相较之下,后背的伤痛根本算不了什么。
    裴渠很少这样难过,哪怕那时知道生母的事,也未曾这样失控。只因他曾经手握那个孩子的命运,却又半途抛开。
    这时沈凤阁已折回了屋内。他走到裴渠面前,忽然递过去一瓢水。
    裴渠没有抬头。
    沈凤阁波澜不惊淡淡道:“既然瓜苗已种了下去,该做什么你应比我这个从不事农活的人更清楚。”他说着懒怠地看了看外面:“这时节天热,放任着不管大约就真会枯死了。不论心情如何,还是去浇瓢水为好。”
    沈凤阁言语之中似乎意有他指,气氛顿时陷入一片凝滞之中,可却被突如其来的敲门声给打破。裴渠陡一蹙眉,起身看了一眼沈凤阁,沈凤阁亦眯了眯眼,细辨了一下敲门的节奏,迅速得出结论——陌生人。
    裴渠从容接过沈凤阁手中水瓢道:“西边卧房柜子后面有暗门,你带南山先在那里避一避。”
    若只是例行搜查,理论上不会搜得太仔细。于是裴渠对外应了一声,握着水瓢走出屋门,走到庭院里,回头见沈凤阁已往西边去了,再磨蹭了一会儿,这才给外边的人开了门。
    裴渠一眼便瞧见了暮色中的红衣铠甲,来者正是千牛卫。领头千牛卫看了他一眼,裴渠很快认出了他:“九郎?”
    “裴哥哥!”徐九郎也是认出他来,又惊又纳闷:“裴哥哥不在家住,如何搬到这里来了?”
    裴渠握着水瓢道:“家中容不得我种菜,我便搬了出来。且这地方离万年县廨更近,也方便一些。”
    徐九郎想了想回道:“这倒也是。不过裴哥哥似乎许久未露面了,我阿兄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的确遇上一些事,还受了些伤。身体不大好遂没有再去过县廨,一直在这里养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