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衙内新传-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盗匪们更加无所顾忌,还不是恣意妄为?!”

这人的思虑都是这样,一旦对于一件事过于关注了,往往不及其余,思路更加容易钻死胡同,尽是往不利处去想,而且是越想越多,越想越可怕,高强此时就陷入了这样的精神状态。他的脑子又是一贯比较活跃的,不片刻间思绪已经飘到了三年前的东京汴梁:若是我不设法逼走赵挺之下台,李清照也不会落魄青州,自然就更不可能遭此横祸;似她这样出身的女子,势必不能屈身事贼,恐怕人没到山寨已经寻了短见,眼下这位李易安还在不在这个世上,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咄!”耳边一声断喝,高强吓了一跳,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好似被龙卷风卷住的灰尘一样,霎时都不知哪里去了。抬头看时,却见韩世忠二目圆睁。剑眉倒竖,望着自己喝道:“事在人为,衙内只需尽力而行,成败利钝何可逆料?又何必在此婆婆妈妈,自怨自艾,岂是大丈夫气象!”

韩世忠年方弱冠,在高强身边几个心腹中年纪最轻,跟随高强也较晚,向来是比较低调的,这次居然当面指斥高强之非,几乎将这位近年来名声大噪的高衙内骂作了寻常村妇,不要说那二十多个护卫,就连燕青和许贯忠这两个老资格也都意外得很。

一时场中诸人都有些愣怔,几十道眼神都凝注在高强脸上,只看高衙内如何反应。

却见高强也是怔怔发愣,渐渐的眼中却有了一丝光彩,目光落在韩世忠年轻而勇决,亢扬而刚毅的脸上,嘴角竟露出了一丝微笑,却没有说出什么来。要说这将门铁汉的瞋目大喝,气势直逼佛门狮子吼,顿时榨出高强锦袍下的“小”来。有这样坚强的男子汉在身边作样板,倘若高强还是沉浸于那种种负面情绪中,又怎么有资格拥有这样的朋友?望着面前一双坚定刚毅的眼神,高强渐渐也重新拾回了勇气,一度几乎飘到伶仃洋的大脑又回到了眼前此刻,开始重新思考。

眼见高强嘴角那一丝微笑,韩世忠也松了一口气。他年少刚勇,在军中有万人敌的美誉,纵然嘴上不显,心中可着实是高傲无比的,又怎么能容忍自己倾心跟随的高衙内,在这样要命的时候现出软弱?要知人既没有找到,就是事有可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言放弃,这便是名将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底线。

看着高强恢复了常态,韩世忠是不会去说什么“小将惶恐,衙内恕罪”之类的废话的,彼此认可的男子汉之间的交流,原本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他只是向高强拱了拱手:“衙内,眼下赵夫人多半已经上了清风山,咱们在这里干着急就不是办法。以小将之见,兵法有云,有而示之无,无而示之有,咱们眼下兵力不足,强攻是不行的;不过咱们已经在青州城下打了个胜仗,这声势却大可虚张一下,不妨将这几个小喽啰放回山寨中,叫他们宣扬我大军击破贼兵于城下,随即便要直捣山贼巢穴。山贼不明我虚实,又新败城下,必定震恐不知所往,此时必不敢侵犯于赵夫人,衙内这边可从容部署,此乃敲山震虎之计。”

“好计!”燕青适才被高强一把挥开了手,换了别家的下人不是心存恚怒,就是谄颜相向;不过浪子乃是玲珑心窍,又明知高强对李清照颇有心绪,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此时见高强好似恢复了常态,他也安慰得很,韩世忠这条计虽不出奇,不过在眼下却是第一急务,逼迫山贼自乱阵脚,其间便有智者用计,勇者奋力的余地了。

“确是好计。衙内,想那宋江眼下就在山寨中,好似颇得这伙山贼信任,可否利用他将赵夫人放回?”许贯忠也附言。

“不可不可。”高强却摇了摇头:“世忠这计便是好计,若加上宋江这一招暗棋,却恐暴露了他与咱们的关系,有画蛇添足之嫌。”宋江这个无间道是为了梁山而设,可谓所谋者大,要是在这里就暴露的话,不但李清照无法保全,连宋江也废了。

眼见衙内恢复了以往神思灵动,机变百出的常态,几名心腹都是松了口气,燕青洒然笑道:“衙内虑的周详!不如这样,咱们放这几个小喽啰回山之时,不妨将衙内的旗号也打出来,只说太尉府高衙内游军到此,襄助青州剿匪。宋江那厮既然知道了衙内到此,必定心有顾忌,该当设法保全赵夫人的清白。咱们另行筹谋,弄一个机会出来,若那宋江与我等能配合默契,救回赵夫人也不为难。”

这么三言两语,高强面前立时不复方才的纷乱不知去路彷徨,骤然见到了一线曙光:“如此用计,正是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便可速发!”

许贯忠自告奋勇,便去给几个山贼小喽啰洗脑,然后放回清风山寨,其间无非夸大砌词,说什么大军将至,俱是太尉府百战之精锐,军锋所向皆成齑粉云云,吓得几个小喽啰面如土色,抱头而去。

这边高强又为清风山贼以后的动向动开了脑筋:在水浒书中,这时秦明中了宋江的绝后计,只能山上落草,而后劝反了困守清风寨的镇三山黄信,一同前往投奔梁山入伙了。在那种累战得利,队伍日益壮大的情况下,清风寨不思进取,反而弃了山寨去投梁山,说明此间并非久留之所,若惹来朝廷大兵进剿,迟早是一个死字。

那么,换了现在的情况,秦明并没有中计,黄信所把守的清风寨就不是那么好打了,毕竟作为青州下属的紧要军事据点,清风寨的防御是较为坚固地。按说清风山众人既然大胜之后都不能立足于此。现在这种情况就更加要逃走了。不过清风寨打不下来,就又衍生出一个问题:花荣的家眷可还都在那寨里,又怎么能丢下就走?

高强想来想去,书里秦明全家被人害死了吭都不吭一声,抱着仇人的妹子就顾自享福去了,小李广花荣这样出挑的人物,大概是不会这么窝囊的,他的浑家和妹子都被困在清风寨中,断没有一走了之的道理。

“小乙,世忠,以你俩之见,这帮山贼得了咱们大军将至的消息,会如何反应?”敲山震虎这条计策,最大的作用就是打乱对手的既定部署,逼迫对手露出破绽来,因此预测对手中计之后的去向,并作出相应的部署,乃是用计的后着。

不过对于燕青和韩世忠来说,这却有点强人所难了,要知算敌必须知敌,在昨夜方才驰到青州,对于清风山贼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又怎么能预测对手的行为?不过燕青机灵得很,即便不能知敌,却能知高强:“衙内好似胸有成竹?”就给你个表现机会。

高强一笑,拿出自己在登州所接到的扈成来书一扬道:“据这信上所说,此刻清风山上有个重要人物,便是原清风寨的武知寨花荣。此人将门之后,文武双全,观乎清风山能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大破青州秦统制所率领的剿匪人马,可知此人有能。”

韩世忠精神一振:“衙内的意思是,可以设法策反此人?”

高强还没说话,燕青皱着眉头道:“不知其所以反,不能必其正咱们还没弄清花荣为何造反,就不能断定能让他反正。小乙想来,恐怕衙内是以为这伙山贼下一步是去攻打清风寨,救出花荣的家眷,而后同上梁山。”

高强大奇,自己能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原书的情节作参考,知道了花荣和宋江的铁杆关系,燕青却是怎么知道他们会上梁山的?

不过他这疑问随即得到了解答,韩世忠一拍脑袋,大悟道:“不错!清风山之乱,宋江有大力与焉,他是梁山来的人,这清风山的山贼倘若无法立足,必定是经这条门路上梁山去躲避,那里八百里水泊,形势比此间区区一座山地弹丸之地强胜百倍,花荣那厮既是武人知兵,其思虑必可及此。”

“和聪明人一起共事,何其快哉!”高强心中大快,随即道:“既然清风山贼会打清风寨,咱们该当如何应对?”

燕青想了想,伸出左手来,屈起第一根手指:“咱们的应对,一是救清风寨,以咱们这些人马的精锐,若是抓住机会从后突击,当可大败贼军,清风寨可保平安,不过呢”,他摇了摇头,又把那根手指收了回来:“咱们人马太少,虽然可胜,不能全胜,乱军之中更加不能保证救回赵夫人来,保一清风寨,与我何益?况且一旦邂逅不利,衙内无功有过,此计不可行。”

他屈起第二根手指:“然则清风寨不可救,咱们的目标是救回赵夫人,还得设法让衙内与那宋江秘密会面,因此只能任其去攻打清风寨,伺机行事;一面可请这位”,下巴向旁边一扬,不远处正坐着那位除了能打就没多大本事的霹雳火秦明:“回青州去整顿人马,前来接应衙内,料这青州迭遭匪乱,而无一丝一毫之功,该当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高强乍听之下颇为失望,这计划等于没计划么。不过转念一想,他却又有了把握:在那水浒传中,清风山贼打破清风寨后前往梁山途中,宋江不知为何脱队先行,结果在野店中遇到了石将军石勇,接到了其父亲的传书。既然有这样的情节,说明让宋江落单是大有机会的事,自己就算最后没什么办法,也可以兜到前途去,派人假冒带信的人给宋江送个消息,再设法里应外合救援李清照——行军途中,要送个消息还不是小事一桩?

这边计议已定,高强唤过秦明,请他回城去整顿兵马,三次前来。秦明二番无功,心里一股火正不知何处去发,却听高衙内说道还有立功的机会,当下满口答允,也不管回城后要被慕容彦达喷上多少口水,扬鞭飞驰青州而去。

那边许贯忠也打发了几个小喽啰,高强一行收拾停当,离了大路,往清风寨方向而去。

高强行了几步,见韩世忠恰好经过身边,挺直的身躯的马上端坐,犹如标枪一般的挺劲,忽地冒出一句话来:“世忠,多谢。”

韩世忠闻言回头,眼神在高强的脸上转了转,忽地也笑了笑:“衙内,不必。”

“哈哈哈~”高强心怀忽畅,好似有一股风吹进了怀中,也吹进了心中。他双腿一夹马腹,那照夜狮子宝马如离弦之箭一样直射出去。

直披衣襟,以当迎面之风,苏东坡所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其之谓乎?

第八卷 梁山中篇 第二三章 花荣

深夜时分,高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遥望远处灯火阑珊处,便是清风寨。

身后传来脚步声,俄尔韩世忠的语声响起:“衙内,小的们来报,那清风山贼大队已经离此不远,想必要趁夜攻打清风寨。”

高强点了点头,并不回答,只将袍袖拂了拂旁边的一块石头,韩世忠会意,一手拄着朴刀,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目光也落在了清风寨方向。

“依你看来,清风山贼们此番攻打清风寨,成败如何?”

“禀衙内,小将之见,必胜无疑。”说到军事上的问题,韩世忠的语声永远是充满强大的自信,这一句论断也不例外。“据小的们前后禀报,这伙山贼晌午后才得到了我等让那些小喽啰送去的情报,不久便行动起来,山寨中扰攘不休,虽惊不乱,入夜时便有大队下山往清风寨而来,足见其计议明确,行动果断。以世忠看来,其必定已经谋定而后动,单等打破清风寨后,便全伙拔营起寨了吧。”

高强颔首,临时变更行动计划,却不见忙乱,这就是山贼中难得的素质了。又听韩世忠道:“小将以为,那清风山贼原本不闻有什么大作为,如今却两败官军,计谋数出,想必其中必有知兵能者,此人非花荣而谁?既然此人知兵,又前为清风寨知寨,熟悉地理以及此处布防,此番趁夜来攻,必定是成竹在胸,故而小将期之必胜。”

高强默然无语,对于花荣之有能,在书中是着实有一番渲染了,天罡星数中占了一个“天英星”,令人印象深刻。在自己这个时空的花荣,从其之前的一贯表现来看,丝毫没有减了天英星的名头,甚至犹有过之。如此能征惯战的良将,却不思为朝廷效力,而甘愿追随宋江落草,这不得不说是朝廷政治腐败的一个表征。

他侧眼望望韩世忠,却见这位一脸的跃跃欲试,颇为不解,想了想才明白,不由微微一笑道:“世忠,可是颇想会一会这位小李广?”

韩世忠被高强一语道破心机,嘿嘿一乐:“衙内知我!此人能兵善武,有良将之风,更听说他箭术了得,人称小李广。样样都合小将的脾气,若不是碍着衙内的打算,不能去救清风寨,倒真的是想会会他。”语气中不胜遗憾。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高手遇到高手,不期然就会产生这样竞争的意念,一点也不奇怪,高强拍了拍帐下爱将的肩膀:“少安毋躁。天地既生英雄,便有用武之地,此人若陷身贼中,贼势必张。我等身在朝廷,早晚有与他对阵的时候,世忠你只需把眼光放远,等着那一天到来就是。”

他这里话音刚落。那清风寨方向陡然一声炸响,原先一片寂静的寨子内外。因这一声响而陡然换了个天地,十几个火头几乎同时燃起,喊杀声四下里响成一片,清风寨犹如煮开了锅一样热闹。

高强这里离那清风寨有数里之遥,又是在另一个山头上,所谓望山跑死马,那里的喊杀声清晰可闻,却不会波及到这里。两人好整以暇地看了会热闹,韩世忠点头赞道:“清风山此战胜得漂亮!那花荣想必是用了内外呼应的计策,约好信号一时俱发,先乱了寨中守军的阵脚,复用大军掩杀,直欺寨中守军人少,统兵的都监黄信又素不知此地驻军,不能调度自如,想要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

他一面瞭望,一面口中说个不停,一会指着东边说这里火头虽旺,杀声未闻多少,想必乃是佯攻,一会又指着西边说那里火光不显,却惨叫声不绝于耳,必是战斗最紧要处。这等良将点评战事,好比现代前足球明星在电视直播中解说精彩赛事,听的高强津津有味。

不过也只说了一盏茶的功夫,韩世忠忽然叹了口气:“杀声渐息,火头也不再燃起,四下却不闻退兵之声,清风寨大势去矣!”

果然那山寨中的动静渐渐小了下去,火头也次第熄灭,有几处还亮起了灯光,想必是清风山贼们已经控制了局面,正在打扫战场,清理战利品,那亮灯处不是花荣家小的所在,就是寨中要紧的去处。

又看了一会,眼见清风寨中逐渐恢复了平静,高强摇了摇头:趁夜突袭,以山寨乌合之众,攻打官军壁垒森严的军事要地,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战斗,一者可见花荣有能知兵,二者可见大宋的国防军事建设的孱弱无力。他自从去过辽国回来以后,不时以女真强兵为忧,要是用现在这样的豆腐兵去抵挡女真人的铁骑,那真和土鸡瓦犬没有两样。韩世忠之所以叹气,恐怕也是为了这一点担忧吧?

他叹息一声,眼望清风寨内外几处还没有熄灭的火头道:“此战之中,不知清风寨的百姓有多少遭殃的。”按照原书中的说法,清风寨在上元节时能扎起一座小鳌山来,自夸与京师上元节的盛况相比拼,可见此处的热闹繁华,人丁兴盛。一旦遭了这次兵火之灾,百姓不知要受到多大的损失。

“衙内放心,那花荣在此寨为官之时,据说官声颇佳,今次又是只为解救自己家小而来,料来不至于残害地方。”随声而来的却是许贯忠。

高强心下原也虑到此节,这时也就放开了,转身道:“清风山那里有什么动向?”在几人的分工之中,许贯忠就负责监视清风山上留守山贼。

“贯忠便是特来禀报衙内,那山寨中留守之人二更时分已经离山而去,看方向正是像梁山而行。”

高强有些诧异:“可做得准么?山贼全伙都已经弃山寨而去了?”按照他的预想,这边花荣攻打清风寨的战果出来之前,山寨留守的贼人总该等等消息才对,怎么会这样自行其是?

“做的准的,那伙山贼离山之前,已然放一把大火将那山寨烧了,小人也曾命两个从人去打探清楚,不过那火转眼间已经烧的甚旺,根本靠近不得。贼人既然将巢穴焚毁,必定是不再回头了。”这弃寨而去时烧毁山寨,乃是盗伙中不成文的规矩,盖盗亦有道,留着这片山寨的话,便可能成为后来盗贼的渊薮,贻害地方,因此须得一把火烧了,以绝后患。

高强愕然,难道说这清风山的山贼居然拆伙了?要是这样,那李清照到底在哪一队山贼中间?“莫非花荣前来营救家小的举动没有得到其余贼人的响应,他乃是自行其是?”

许贯忠摇头道:“不然,想那花荣在山上素无根基,所用的都是原有的喽啰兵,倘若两下掰了伙,花荣哪里来的兵马攻打清风寨?多半是贼人被咱们的敲山震虎之计震慑了,抓紧时间逃走,两下里分头行事,约好了时间地点再行汇合,跟着一同上梁山去吧。只看那山上大队行程甚缓,可知一二。”

韩世忠也同意这一揣测,高强立时决定,眼下要盯紧的就不是花荣的清风寨这里,而是山贼大队了,毕竟分兵行事的话,花荣这边是要攻打清风寨,不大可能携带女眷辎重,应当都是在那一队中。

留下两个从人继续监视,高强等人上马又向西方而去。

数十里的路程,纵然在夜间,快马行来也只有个把时辰。等到高强等人沿着路上的接应人员,与燕青汇合时,才是四更刚过,五更不到。

燕青接着了,约略说了那山贼大队的情形,大约一来夜路难行,二来辎重女眷颇多,三来恐怕是要等候花荣那队赶上。因此几个时辰过去了,到这时候居然才全队下了清风山,正向这边大路行来。

高强知了这情况,也晓得这山贼是分路行事,约期汇合了。当下众人计议,要如何营救李清照。

众人在道旁商议一会,都觉如今秦明虽然是回去搬兵了,大队就算出发,非得到天明才可,等到清风山这里时,就得天黑了,更何况秦明新败之余,青州府还有多少兵可用,青州知府又能不能再把兵交给这个将军。都是未知之数,因此秦明这路军多半是指望不上了。

高强咋了咋嘴,骂道:“该死的山贼,怕死归怕死,跑的倒快,也是咱们疏忽了一下。想不到山贼会分头跑路,还以为他要先去打清风寨,否则将那几个喽啰扣上一天,到天明再放上山去,也多了一天的功夫缓冲。”

燕青笑道:“衙内何须心焦,咱们虽然算漏了这山贼分头逃走之举。不过那贼人既然要去打清风寨,再来与这里大队汇合,也便走得快不到哪去。况且咱们是要救赵夫人,若是大军掩杀,玉石俱焚,恐怕对赵夫人的安危无甚裨益。”

这些道理高强也知道,便不多纠缠,转道:“小乙,你已经探查了此去梁山的路径,计算时辰之下,咱们若要用计,还有多少余地?”

燕青掰了掰手指,道:“若是那攻打清风寨的贼人果真如衙内和世忠所见,四更时已经得胜,天明便好出发,不事掳掠不带辎重,要追上这大队贼人,也须到今夜晚间,之后贼人合兵一处前往梁山,路上约行七日。若要用计,便在这八天之中。”

算定了时间,眼下却没什么好作的,众人便在道旁一个树林中打起了野营,这些从人都是训练有素的,不片刻便安排好了明暗岗哨,各人或倚着战马,或铺起毛毡席地而卧,横七竖八便睡了下来。

按下高强这边不表,却说那宋江。他在清风寨惊魂之后,却好得到清风山贼燕顺一伙的营救,不但脱困而出,更如愿将自己极为器重的小李广花荣拉了下水,实现了自己原先计划的收罗党羽目标,心中不无得意。

不过当他把目标转向前来剿匪却被擒拿的秦明时,计划却出了大岔子,听山下逃上来的小喽啰禀报,那王英所率领的烧杀抢劫小分队在青州城下惨败,居然是吃了太尉府高衙内的大亏!

宋江平生会了好汉无数,唯独对着这位高衙内的时候,那是缚手缚脚,压根就没什么反抗的余地,更何况自己落草为寇,多数也是出自这位高衙内的安排,如今乍闻高强来到此地,宋江第一反应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心中何其惶惶。

苦于心中这个大秘密无法与别人分享,宋江只得继续他的无间道生涯,一面劝说燕顺一伙弃了此间清风山的基业,与自己同上梁山去;一面又支持花荣带一队精干的喽啰兵,前去夜打清风寨,救出其家眷来;那赵夫人李清照既然已经被高强的传言点了名,宋江自然不敢慢待了,叫几个婆子陪着看的死紧,务必不能出了意外。

大队在青州州界上等了一天,花荣那一队总算是赶了上来,这还是花荣顾全大局,打破清风寨之后只收取了一些军械马匹,并百十个自己体己的军士,不曾允许众喽啰在寨中抢劫的缘故,否则的话,再多一天也未必能赶的上来。

眼见花荣那挺拔俊朗的身形出现在眼前,宋江总算宽了些心。要知他这次前来青州,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文武全才的把弟,如今能顺利将他拉上梁山去,再加上捎带的燕顺人马,也算是拉起了自己的班底,对于要从晁盖手中谋取梁山大权这个艰苦的任务,又多了几分把握,起码不会像刚上梁山那样举目无亲,连个体己使唤的人都找不到。

“只可惜我计不成,那秦明秦统制多半是不得上梁山的了。”念及此节,宋江颇为遗憾,眼下他一心为自己搜罗党羽,象秦明这样的人武力可用,又懂得行军布阵,草莽中是难得的人才。

“哥哥休要叹息,小弟这次打破清风寨,拿了那青州兵马都监黄信,其人久闻哥哥大名,得知哥哥便是他当日所擒拿的郓城虎张三时,既惊且愧,情愿输诚归降,哥哥又多一员大将了。”花荣年轻英俊,笑起来脸上犹如阳光灿烂,叫周围人都生出一丝暖意。

第八卷 梁山中篇 第二四章 传讯

听说黄信归顺,宋江也是一喜。他在梁山上见了晁盖等人整顿山寨法度,一众喽啰兵进退有法,浑然不似草莽乌合之众,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忌惮,晓得要夺晁盖之权,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待到在白虎山见到武松,见到他所率领的二龙山喽啰兵也是用正规兵法部勒,严整异常,当时宋江就认定了,要想培植出足够强硬的班底,通晓兵法、拥有正规军队经验的人才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他如此重视花荣,又想尽办法逼迫秦明也落草的缘故。

如今虽然针对秦明的绝后计被高强破了,不过得到黄信投降,这人官居本州兵马都监,一应军中事务也都通晓,若不论其本身武力的话,比那草包秦明恐怕还要有用几分,怎叫宋江不欣喜?

当下宋江来到花荣队中,小李广将黄信引荐了,果然是正统军官派头,手中兵器乃是一把宝剑,不似江湖好汉多用朴刀花枪等属,只不过这剑大而且厚,有些与众不同。

宋江把黄信好言抚慰,他是结交惯了江湖好汉的,收买人心是拿手好戏,再经过高强的包装培训,装出义气干云的气概毫不为难。那黄信本是一介武夫,不免沾染些江湖气,也早听闻了及时雨的大名,现在见宋江名不虚传,深觉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提升,当下心也安了不少。

二人闲话之时,宋江随口问起了这丧门剑的来历,此乃黄信手中的吃饭家伙,他却也找人问过。原来这所谓的丧门星,也就是指的蚩尤,按照古人传说。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这便是剑之起始。铸造这柄剑的匠人取古法造剑,样式与今不同,这取名上头也标榜了一下,意思这丧门剑才是剑正宗。

众人说笑一会,又说起黄信那镇三山的绰号,这绰号原本是他吹牛,若真有这么大的能耐,怎么不见他去踏平一座山头,却反被人困在清风寨中,最后还兵败投降?因此现在这外号是不敢叫了,只顾与原清风山的两个头领陪笑脸。

说到三山,宋江却又想起一件事来,随即唤过两个机灵的喽啰道:“我等既然在青州闹得大了,朝廷必定要调兵围剿,今我等见机的快,已然拔寨去投梁山泊了。朝廷大军多半要拿其余几座山头开刀。今当命人去通知本州其余几座山头,若有愿意者,可同去投托梁山泊入伙,便有不愿者,也通个声信,显得你我兄弟的义气。”

众人齐声赞叹,及时雨宋公明果然名不虚传,义字当头,事事想着江湖上的兄弟。其实宋江这一招棋,效用是没有多少的,这么差一个小喽啰去报信,人家山寨未必就会有多少重视。再加上二龙山、桃花山等与宋江素无交情,更加不会因为这一件报讯的事就跟着他上梁山去。不过这消息报与不报就有所不同,二龙山与桃花山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日后朝廷大军进剿时,也会念到宋江的好处。若是要跑路时,多半也会选择上梁山,那时还不是来投托宋江门下?这便是宋江的谋略处,预先埋下了线索。

遣了几个喽啰兵分别去二龙山与桃花山报信后。宋江又拉过一个小喽啰来,亲笔书写一封书信。命他赶去送交白虎山的孔家兄弟,将此间战事约略说了,叫他们俩也举寨一同前往梁山去。这两个兄弟是宋江的徒弟,正宗的心腹嫡系人儿,现在宋江要搭建自己的班底,可缺不得这样的体己人。

宋江大队押解着几十辆大车的辎重,还有女眷若干,自然是走不快的,夜间还得觅地休息。那几个喽啰兵骑了快马,分头连夜赶去报信。

单说这前往白虎山一路的喽啰,此人唤作张小闲,白净面皮嘴头伶俐,山寨贼兵结伙逛窑子时多半以他为首,乃是个盗伙中的小小风流人物。他为宋江送信,心知是得了一件美差,宋江手头阔绰,凡为他做事的都能得到不少好处,山寨喽啰人人尽知,这一封书信送去,回来少说也拿个一两贯文的打赏,下次又可去瓦舍窑子中充一回豪客了。

这家伙道路熟悉,胯下坐骑也快,来去白虎山六十多里地,再加上送信和要回书,居然天明时分就被搞定。

眼看还有七八里路就能与宋江大队汇合,丰厚赏钱就在前方向自己招手,张小闲在马上一路急奔,心里想得美滋滋,口中不由得哼起小调来:“小妹妹你作床头,哥哥我……”一句调子还没唱完,突然间马失前蹄,那马一声悲嘶摔倒在地,张小闲冷不防,登时从马上直飞出去,吧嗒摔在地上,浑身骨头架子像散了驾一样,一时挣扎不起。

“夭寿!赶了一夜黑路,这驽马不见有夜盲眼,天亮了道路也不看清楚,害得老子摔跟头!只望不要摔断了腿,耽误老子送信发财才好。”张小闲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心里只顾乱想。

哪知他脑子里才刚转动,道旁蹭蹭窜出两条黑影来,其中一个拉住了那匹马,另一个窜到张小闲近前,手腕翻处,一柄雪亮钢刀已经压在他的喉头,低喝一声“别动!”

“好汉饶命,小的决计不动!”张小闲心中叫苦,不想终年打眼,今日叫雁牵了眼去,堂堂清风山的好汉,也叫人截了道了!

那两个劫道的好汉却不多话,抽出一条绳索来将张小闲捆了结实,又用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