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衙内新传-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本衙内行市不低,现代时有人花二百多万美金拍下与股神巴菲特共进一餐的机会,今时亦有人一掷千金亦只为见我一面呐!”心里颇为受用,高强向施恩道:“施恩,你便知会石三郎,此事由他亲自照拂,我到汴京专等来人会面,只是价码要再提高一倍,黄金两千两,一钱都不得少了!这竹杠,不敲白不敲。”

施恩忙躬身应了,眼见天色将晚,便送了高强回房歇宿。

不一日到了汴京,回太尉府参见老爹高俅,上朝觐见天子赵佶,又要一一会过京中大小臣僚,还有枢密院的公务,博览会和应奉局的“私务”,高强忙得脚不沾地,直过了半个多月才算稍微消停了些。

这日,高强正在博览会三楼看帐目,挑帘进来一个人,抬眼看时,正是石秀。

“衙内,小人接了消息,那暗花发出之人亦已到了京师,衙内何时见他?”石秀开门见山,便是说得这事,虽则高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接近于玩笑,他作为高强的部下却不敢有丝毫马虎,去年扳倒蔡京之时,大相国寺一场见了血,高强性命悬于一线,这记忆可还犹如在眼前一般,俗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呐。

“我是暗花之标的所在,你才是接了暗花之人,问我则甚?你石三爷安排什么时候见,那便什么时候见罢了。”高强一脸坏笑,浑没当回事。

石秀亦笑,以他的神通,安排这么一次隐秘的会面只是举手之劳而已,纵使对方身份特殊……“衙内,今已探明了,那发出暗花之人,乃是今番辽国副使,现官居辽国北面林牙的耶律大石是也,此人当日在燕京亦曾与衙内有一面之交。”

高强点头,丝毫也不意外:“使节南来,宿于鸿胪,要把人带出来见面,都仰仗你一手安排了罢?”

石秀大包大揽:“衙内放心,凭咱们在这东京的人力,此事易与尔。”

过了两日,天宁节前两日,高强吩咐乐和在丰乐楼中觅一处隐秘的包厢,设了一桌宴席,并不要歌伎相陪,自己一个人把着酒壶,一杯一杯地自斟自饮,喝惯了现代的勾兑白酒,他对于这时代的薄米酒倒是有些情有独钟,有点象现代某些小资玩红酒的感觉。

天交二鼓,门上几声剥啄,一长两短,正是事先约定的暗号。曹正过去开了门,闪进两个人来,一前一后,俱是斗篷包了头,看不清面目。

高强见人到了,长笑而起:“贵客好大手笔,一掷千金,只为见我高某一面呐!今高某在此,何不真面目相见?”

来人冷哼一声,掀起斗篷来,当先一人直鼻阔口,大耳朝怀,一副虬髯扎里扎洒,身量魁梧高大,站在当地好似一尊石像一般:“高使相,好兴致啊,大石来的莽撞了!”不是别人,正是高强当日在燕京曾会过来的耶律大石,当今辽国的北面林牙。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五章

林牙是契丹话,翻译成汉语的话,就是翰林学士之意,只是以当日高强对耶律大石的第一印象而言,此人刚强有余,细腻不足,任怎样都难以和翰林学士这个词联系到一块:蔡攸,叶梦得,这几个都是大宋的翰林学士,谁能把耶律大石这么一条赳赳猛汉划到那堆里去?

反过来说,亦可说这耶律大石文武全才罢……心中沉吟,面上带笑,高强起身迎迓:“大石林牙,久违了!只是林牙要见高某,一句言语递出来,高某自当登门,又何苦悬红缉拿?”

耶律大石微微冷笑,且不回答,大马金刀地往桌上一坐,也不须人劝酒,端起来一饮而尽,跟着也拿起一把酒壶,斟满了酒杯,复又饮尽,如是者三。

高强看的有趣,也不答话,挥手叫石秀与曹正都坐了,自己也拿起酒壶来,跟着耶律大石的节奏,你一杯我一杯,很默契地拼起酒来。包厢里一片寂静,四个大男人默不作声,只有很有节奏的吱喽吱喽喝酒声。

不片刻,两壶酒都喝了个底朝天,耶律大石晃了晃酒壶,听不见半点水响了,往桌上一顿,忽而开言:“高兄,海量啊!”

“哪里,林牙亦是好酒量。”高强沉住了气,反正是你发出暗花,要用这种方式来见我,不怕你兜圈子,总是要说正题的吧。

耶律大石见说,摇了摇头,冷笑一声道:“不敢当啊,高兄之海量,大到了要一口吞下我大辽东京的地步,小弟只能瞠目其后了。”

在这种场合,若是玩什么虚的。那纯粹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和自己的时间。高强也不避让,微笑道:“辽东大乱,那可不是我高强弄出来的罢?邻家失火,我据墙自保,如此而已。”

“好一个据墙自保!”耶律大石霍地瞪圆了双眼,身子前倾。以他的身量,这种姿态顿时显示出强大的侵略性来:“敢问邻家失火,是该救火呢,还是该趁火打劫?”

高强巍然不动,丝毫没把耶律大石所展现出来的气势放在眼里,自打到此以来,多次亲自面对白刃刀锋,生劫死危。高强的神经坚韧已经殊非常人可比了:“邻家失火,自然当救,只是火与我不相邻,邻家不开大门。我如何救之?只好图一自保尔!”

耶律大石与高强紧紧对视,环眼瞪的都快圆了。一瞬也不瞬:“好一个只图自保,如果火势大了,是不是也想趁机夺回旧地,落井下石一番?”

高强仰天打个哈哈:“去一旧邻,添一虎狼,智者不取也!然而邻家之事,我实难插手,若是邻家肯信我时,但有缓急,我亦当援手救火,只是这救火可也不是白救的,那救火铺丁也得收点脚钱呐!”所谓铺丁,就是当时城市中担任救火任务的厢兵,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消防队了,在开封这样的大城市,已经配置了上千名专业消防队。

耶律大石神色一动,又与高强对视片刻,沉声道:“一诺千金?”

“势所必然尔!”高强身子向后,舒展了一下,又拎起一把酒壶来,慢条斯理地斟满了自己的酒杯,又待伸过去给耶律大石斟满,却被大石伸手拦住:“不必,我自有酒。”待得他环视桌上,却发现只得高强手中一把酒壶有酒了。

高强一笑:“你无酒,我有酒,须酒时,只管将酒杯来,我便斟与你也。”

耶律大石端着空酒杯,瞪视着高强手中的酒壶,半晌,忽地冷笑一声道:“天无绝人之路!这一杯酒,大石能否喝到口,端看天意罢了!”说罢,将那酒杯向怀中一揣,长身而起,向高强拱一拱手,更不多言,大步向外便走。

石秀看了高强一眼,亦赶忙跟着去了,这耶律大石身为辽国使节,其安全乃是最高级别,也就是高强手上的实力惊人,才能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来一趟。

高强坐在原地不动,默默地看着对面的空座位,手里转着那个酒杯,也不知想些什么。过的片刻,石秀便回,见高强仍坐在那里,忙上去禀报,说道一切顺当,已经将耶律大石送回了鸿胪馆驿,并未惊动他人。

高强点头,看了看石秀,笑道:“三郎,你可是见我二人适才打哑谜,多有不解?”

石秀笑道:“北地诸事,小人都不大理会,是以只隐隐晓得衙内说的是我家如何应付北地乱局的态度,却不晓得备细,亦不大懂得。”

高强哈哈一笑,将手中的酒杯向桌上随手一顿,拂了拂袍袖,也出门回府去了。

却说耶律大石回转馆驿,虽然是夜半三更无人时,他房中却有一人在相候,见到大石回来,那人急忙问道:“大石林牙,那高枢密有什么言语?辽东是否果有宋兵出没?”

这人名唤耶律余睹,本是辽国契丹宗室中人,其妻妹嫁给当今辽主天祚帝为妃,封号叫做文妃,生下一子乃是天祚次子,封为晋王,甚是有宠。余睹为人豪雄,算得上契丹宗室中少有的人才,此番混在使节团中前来,却是隐瞒了姓名,为的就是这宋兵出现在辽东一事。

耶律大石粗中有细,先出门四下张望无人,方又进门来,将房门掩好,窗户遮上,才压低声音道:“那高强听我问及辽东之事时,并未一口否认,却说什么邻家失火,他据墙自保而已,我说他不来救火反而趁火打劫,他却说是邻家不开家门,想救火也无从救起。”便将他与高强的对话一一复述一遍。

这几句话都是用的隐喻,旁人若不知说地是什么事时,不免听得一头雾水。因此耶律大石一字一句,说得分毫不漏,连动作表情都要说将出来。那耶律余睹亦是有韬略之人,听过一遍,已知就里,不由得沉吟道:“听这高强言下之意,倒似并无背弃盟约前来攻打于我的打算,但若是我国当真大乱,局面难以收拾时,却又另当别论了。是也不是?”

耶律大石冷笑道:“余睹,你莫信这厮所言,他一声不响,把兵都派到我家辽东来,岂能毫无觊觎之心?只不过碍着两国百年盟好,他出师无名罢了,想那燕云十六州膏腴富庶,又本是他汉家江山,如何不存恢复之心?”

余睹蓦地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在屋中来回踱步,叹息道:“连年凶灾,百姓辗转难活。陛下却仍旧宠信那萧奉先,不肯勤政恤民。如今女真起兵,累战皆胜,眼见得国势危矣,如何怪得这南朝觊觎我家江山?说不得,说不得也!”言语中尽是愤懑之意。

耶律大石将桌子一拍,呼地站起身来,怒道:“人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方今都说女真出河店一战得胜,兵已满万,故而人心惶惶,我却只是不信!当日太祖龙兴之时,辽东不但有女真人,渤海人更强盛于他,又有高丽白衣兵,俱号骁勇,还不是都被我丹将士一一荡平了?莫非当年女真人也不满万?”

余睹亦是着恼,攥紧两只拳头道:“大石,你所言极是,我契丹雄踞北地垂二百年,万里疆域中尽多强兵雄城,还不都臣服于我脚下?说到底,我若不能自强,人便来欺你了,倘使今日我契丹之主仍旧是太祖那等雄主,我便作那斜轸,你可作休哥,凭他女真再多几万,也都一一扫平了,南朝又岂敢窥我疆土耶?”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俱是契丹名将,当日宋太宗北伐燕云之时,此二人一个作南院枢密使,一个为大将统兵,杀的宋兵血流成河,不敢北顾,连太宗自己都中箭受伤,端的威风了得。余睹以这两人比诸自己和耶律大石,可说其志不小。

耶律大石亦是豪强之辈,听说余睹提起契丹往日的英雄,心中一股火熊熊燃烧起来:“余睹,你说的煞是!当年历代祖先血战得来的江山,今日若丧在我等手中,他日九泉之下如何见得太祖皇帝之面?待得回转上京,便要一力打平女真,震慑群小,再塑我大辽声威!”

余睹听到这里,神情却忽地一黯:“大石,你我虽有匡扶社稷之心,奈何主上昏聩,信用奸臣,不用我等为将,如之奈何?我离上京之时,听说那来流河路都统萧嗣先在出河店一战全军覆没,八千将士只得十七骑生还,那萧奉先身为其兄,却有意为他开脱,想要求主上赦他无罪,如此军令不明,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诸军如何心服?往后有谁还肯为国家死战?”

大石呆了一呆,怒气陡盛,咬的一口钢牙咯咯作响:“叵耐萧家狗子,竟要将我大辽江山尽数送与女真奴辈乎?奸臣不除,大辽危矣!”

余睹冷笑道:“萧氏自然须得除去,待我回转上京,便即着手。只今南朝若能袖手盟约,不与女真约定夹攻,于我却是大大有利,倘若两家联手,则真个大事难说了。方今南朝便是这高枢密用事,若此人果真愿意仍旧守盟,倒不妨拉他作个盟友,金帛子女尽可与他,只须叫南朝莫要背后捅我一刀。此人如此年轻便做到枢密院高位,想必是个宠臣幸臣,必定贪财,好收买得紧。”

倘若高强在此,听了这话定是笑得要死,放眼当今天下,比别的他未必强似于人,比钱多的话,高衙内认第二,只怕没人敢认第一了,象他这样的人,难道还会被金钱收买?只不过他那些理财的手段,大多都是超越了这个时代人的认识,比如钱庄这种东西到底能赚多少钱,又是为什么能赚钱,有几人能完全说的清楚?因此上,也就没多少人能弄清衙内的身家几何了,也难怪余睹会有这样的念头,南朝文官贪财武将怕死,此乃契丹人在与大宋打交道过程中所得出的一般结论。

耶律大石好歹是和高强见过两次面的,多少对这位南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枢密使的器量有所了解,迟疑道:“我看这高枢密,倒不似那等鼠目寸光之人。他当日出使我大辽之时,言语之中便隐有大志,其时还只弱冠年纪而已。如今宋兵出辽东,我这里也只是隐约收到些风声,那复州以南数百里,竟是风雨不透,一点确凿的消息也打探不到,可见其布局非小。似这等人,纵然能用金帛收买,那值价恐怕也不比寻常人,以你我如今之力,怕是……”

余睹听到这里,不免焦躁:“女真大敌当前,若是这南朝又在背后窥伺,如何抵挡?适才听你言语之中,他却说及救火之事,不知何意?莫非他有意借兵,助我扫平那女真不成?”

大石“呸”了一声:“你道他有这等好心么?岂不听他说的明白,救火便是救火,这脚钱可少不得,若是真个向南朝借兵,纵使打平了女真,我家燕云十六州亦难保全矣!这山前山后之地民殷国富,兵精粮足,我家正因得了此地,方能雄长北的二百年,一旦失了燕云,便与亡国相去不远矣!”所谓燕云十六州,乃是分别以燕京和云州为中心的两块地盘,中间隔着一座太行山,因此称为山前八州和山后八州。

此地是契丹国本所在,余睹又如何不知?只不过南朝毕竟是文采风流,千年大国,那北的女真却本是契丹奴辈,往日都是予取予求,不敢反抗的,两者权衡之下,余睹倒还情愿便宜南朝了,说到底,这燕云十六州原本也是汉地不是?只是见大石如此愤激,他也不好说出口。叹了一息,便道:“说到底,终究是自家朝政不修之故,当务之急,还是回转上京,斥逐萧奉先为要,凭我大辽百年基业,若能由你我兄弟掌握大权,料想区区女真亦不能跳梁矣。”

大石点头称是,又说了会南北大势,直到快四更时分,二人方散了。

却说次日天宁节,那朝中自有一番热闹,高强身为枢密使,又是得赵佶宠信,御前一刻也少不得的人,如何得空?直忙到晚间方得脱身,又到博览会来。

到得此间,看罢帐目,许贯忠问起昨日与耶律大石见面的经过,高强便一一说了,引得许贯忠大笑不止:“酒者,救也!衙内向他敬酒,说的乃是愿意出兵救援之意。衙内这哑谜打得妙,耶律大石亦是个妙人,揣起酒杯便走,彼此都留了点退步,当真有趣。”

高强亦笑道:“咱们只要收复燕云,谁理他北面异族谁家称霸?若是依我心意,最好塞北各族打个生生死死,永世难分高低,那时节咱们才能过安生日子了,否则的话,北的土地贫瘠,人民困苦,若不向外攻杀掠夺,如何得存?”按照现代地质学家竺可的理论,这北宋末亦是一个寒冷期,中原还算好的,北边却是一年冷似一年,出产会越来越少,那些异族除了向温暖富庶的南方掠夺之外,更无其他出路。说到底,这也只是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罢了,后世有人不明其意,愣说什么狼图腾牛图腾的,当真狗屁不通。

许贯忠点头称是,却道:“衙内,咱们现在已经往辽东派兵,倘若再要索回燕云,那便是辽国五京得其三,那契丹如何肯应?”

“要他应许作甚?我这里只要一个出兵的借口而已,若不是要让燕民心服,本衙内才懒得去管那狗屁盟约哩!”这收复燕云,牵涉极广,根本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因此高强才谨慎从事,并没有指望单纯用武力就能解决。

俩人正议论间,忽然石秀到来,一进门便笑道:“衙内,这可有趣了,昨日刚刚收进了黄金两千两,今日又有人出了同样的暗花,也是要见衙内一面,只在今夜便行。衙内,不是小人说嘴,那丰乐楼白行首枉称大宋第一名妓,渡夜的缠头却也无有你这等行市哩!”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六章

能让下级开玩笑的领导,该算是好领导吧……一面这般安慰自己,高强一面问道:“昨日是耶律大石,今日又是何人?”不大可能还是耶律大石,这家伙是辽国宗室的最强硬派,历史上即便是契丹灭国了,他也能一支孤军穿越万里大漠,到西域去建立起了西辽帝国,指望他在现在辽国仍旧基本完好无损的情况下生出异心,等于痴人说梦。

当得知对方仍旧是契丹人时,高强心中一凛,与许贯忠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一丝期待。以与耶律大石同样的方式发出暗花要求会面,又是在自己与耶律大石见面之后的隔日发出,这个会面请求必定与耶律大石有关,然而却又不是耶律大石,难道说,自己昨日所表明对辽国相对“友好”的态度,已经获得了某种积极的回应?

“见!”援辽抗金,胁取燕云,这本来就是高强的既定方略,为此必须取得与辽国上层的某种默契方可。原本在这方面,他主要是倚仗赵良嗣的关系,他的那位昔日好友李处温,近日已经作上了南面枢密使,当辽国大败于女真,诸部离心之后,这一只棋子便可发挥作用,对于宋军顺利进军燕云当有莫大效用。只是李处温此人热中名利,须得时势到时方能动用,此时却还不可尽信他。倘若今次来人果真抱有与大宋合作的态度,对于高强正是求之不得。

见面之地仍旧是昨日那间包厢。只是来得急了,酒席来不及备办,只弄了一壶酒,几样小菜而已。待得来人亮出字号,高强暗吃一惊,这厮居然就是历史上从辽国叛投女真的最高级别将领耶律余睹!

“看样子是个软脚货色,比耶律大石要好沟通一些吧?只是历史上此人奔金,是因为天祚立嗣一事与萧奉先争权失利,不容于辽而出奔,对辽国倒还称得上忠心,却不可当他是一心卖国之辈了。”高强之所以对此人印象较为深刻,乃因这耶律余睹堪称女真灭辽的引路之人。自打他投了女真之后,辽国上下虚实尽数被女真所窥,终至于灭亡,可算是头号辽奸,如何不牢牢记取?

只是真人当面,见这余睹倒生得一副好皮囊,雄壮处比之耶律大石亦不相上下,高强暗地喝一声采:似此方是大叛徒的料子。比方秦桧、汪精卫,哪个不是生得好样貌?面上不动声色,微微道:“耶律都统位高权重,使节名单中却不曾见闻。想必是隐姓埋名来我大宋,不知意欲何为?”耶律余睹此时官居辽国皮室副都统。故而高强称呼他的官名,亦表示自己对其知之甚详。

余睹一愕,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回道:“宋兵入我辽东,亦不曾通报,不知意欲何为?”此话一出,高强浑不在意,他身后的曹正却有些着恼,单手已经按上了刀柄,类似于现代黑帮老大谈判讲数之时,发飙的总是旁边的小弟,一般无二。

高强摆了摆手,示意曹正勿燥,微微笑道:“都统倒也有趣,闲话休说,不知寻某家所为何事?”他却留了个心眼,不提昨日见过耶律大石之事。

余睹自昨日从耶律大石那里知道了高强对北地乱局的态度之后,一夜之间转过了无数念头。他年纪较长,不似耶律大石那般热血,对目下辽国的危殆情势认识则更加悲观一些。以如今辽国的处境来说,内则连年大灾,国力损耗伤及根本,北有女真作乱,兵势强盛,契丹两败之后,如今连一个敢于领兵出征的将领都找不出来;南面大宋近来国势日盛,打的西夏束手无策,连岁币都减了一半去,这边又出兵辽东,旬月之间,辽东三州糜烂的不可收拾。听说去年宋夏达成和议,西北已经偃兵息武,那大宋健马强兵都在西北一带,如今若是大举东来,趁辽国之虚而争燕云,如何抵挡的了?

因此余睹即便明知这般来见高强,等于是太阿倒悬,将主动权都交到了对方手里,却也无法可想,一则大势逼迫,二则他难得来到南边,更少有单独行动的机会,不日就要回国了,能见到高强的机会仅有今夜天宁节而已——耶律大石等正式使节都须得应邀出席节庆的盛宴,无人监视于他。

既然想的明白,也就不再兜圈子,余睹暗中叹了口气,拱手道:“相公,实不相瞒,某家听闻相公有意援手邻家救火,不胜欣然,但不知相公所谓脚钱几何?”

换了个人来跟我谈啊,果然这头号辽奸的脑子比较活络……高强心中暗笑,却不忙抛出自己的条款,慢条斯理地拿起酒壶来斟酒,口中曼声道:“这救火嘛,脚钱自然少不得的,只是若要索讨脚钱,也须得寻那能当家拿钱之人吧?”这意思说的明白,谈我是愿意谈的,不过是不是跟你谈,那可就两说了。

余睹心想怪道这高强年纪轻轻就做到枢密使高位,干下偌大事业来,果然不比常人,至少这谈判技巧就颇有水准。却不知现代信息海量,什么成功学啦职场技巧啦商务书籍满天飞,大凡出来打工的,谁没看过几本?高强这一记反客为主,也只是逼对方先亮出底牌而已。

所谓形势比人强,到了这份上,余睹也没什么好拿捏的余地了,斟酌半晌,便道:“高相公,某虽不才,亦是大辽宗室,吾妻妹配于当今天祚皇帝为文妃,所生晋王深得国中人望。如今天祚不恤国政,民不聊生,外有女真搅乱辽东,我意欲联结大辽宗室忠臣,立嗣晋王,逼使天祚还政,则大柄得操。到了那时节,集大辽之力,区区女真何足道哉?”反正这里是异国,面前这家伙就算卖了自己也未必有什么好处,耶律余睹索性将自己的打算都亮了出来。

他这一亮牌不要紧,高强却有些意外了,却不料这位历史上的大辽奸有这样改天换日的大图谋,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大奸与大贤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决定你成为什么人的,不是你想什么,而是你作什么……“咳咳,若真如此,都统有定策拥立大功,自可手握大权,力能拔山超海,又何必我出手相救?”不妨继续装样,反正主动权操在我手。

余睹暗自咬牙,说到底他现在还没有掌握权力,不够资格与高强作对等的谈判,况且辽国的局势恶化到什么程度,他也瞒不过高强,人家不知道多少兵马都已经派到辽东了!“相公,南朝人不知北朝之事,国人虽有心怀忠义者,却多尚力为尊,一旦女真得志,必将合大兵南侵,到时南朝二百年繁华不免毁于兵火。相公岂不思之?援我大辽底定河山,亦是等如援救大宋也!”

高强不由得讶异,这余睹竟是少有的明白人,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到宋辽之间的利害牵连,想必此人能下定决心来与自己谈判,也是看准了这一点吧?只是还须得试他一试,看看此人是否真值得自己下注在他身上:“都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大辽纵使国势烂,终不成都去依附那茹毛饮血的女真人,倘若辽人都能心存此念,那女真再勇,终不成将契丹人尽数杀绝了。”

余睹闻言,已自冷笑:“相公休要作态,若非看准了女真将成我大辽的心腹大患,相公为何会出兵辽东?想那辽东之地,与大宋相隔大海,波涛难测,纵使能派兵往来,终究无法得其地而治之,相公出兵辽东,无非是为了分女真之势而已,既然大家同以女真为忧,何不携手抗敌?”

高强哈哈大笑,手中端了许久的那杯酒此时方送了出去,递到桌子中央,口中道:“都统既是坦荡,我亦当坦诚相告,无论如何,契丹与我大宋百年盟好,如今国势艰难,我亦不愿落井下石。所谓唇亡齿寒,女真若是能倾灭辽国,下一个就轮到大宋陷于兵火,既然早晚要打,我情愿与大辽并力平定女真。只是这般出兵相助,用我大宋男儿的鲜血为北国平乱,势必难以叫我大宋人心服,除非都统一力担保,平定女真之后,辽国许可将唐末以来所占汉地尽数归还,全我汉家故土,方始能安众心。”

余睹面色铁青,来之前已经预料到有这样的结果,但高强的胃口还是比他想象的要更大。所谓的唐末所占汉地,当然是包括了燕云十六州,然而这十六州之地乃是后晋石敬塘割让给契丹的,此前则契丹对南朝的侵略已经无时而已,早在唐末兵乱时,契丹便已经从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手中夺取了平州,占据了榆关天险,而高强所说的,便是将这些不属于燕云十六州,却又历来是汉人土地的地方尽数包括在内了。

想要讨价还价一番,然而自己现在所应许的已经是空中楼阁了,又哪里还能计较许多?望了望高强递到面前的酒杯,余睹一咬牙,伸手过去接了过来,一饮而尽,狠狠道:“也罢,就依相公,然而到时候除此之外,北国再不可有一寸宋土。”

高强笑眯眯地点头:“收回燕云乃是我朝上下二百年誓愿,除此之外,塞外之地贫瘠苦寒,我大宋要来何用?就依都统!”说着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向余睹作势敬了一下,也饮了下去。

耶律余睹见他答应的爽快,心下稍安。却听高强又道:“此番回转,都统便要设法夺取权力了吧?某家这厢有一桩忠告,女真连胜之后,为收拢兵力,故而权且不出,一旦再出,势必直指东北重镇黄龙府。黄龙府一旦失守,则国本动摇,人心瓦解,局势再也不可收拾,虽智者亦不能为契丹设谋也!都统若要作为,计可速发!”

听见高强将北地战局娓娓道来,如同掌上观文,余睹心下更惊,与这样一个人作卖国的交易,究竟是对还是错?然而大势当前,他却别无选择,现在宋兵出兵辽东,要想和女真接触已经不无可能,一旦惹恼了高强,大宋和女真联起手了,这雄踞北国二百年的大辽可就真的没救了!

余睹缓缓点头道:“相公运筹千里,某心中佩服之极,只望相公言出如风,若我当真求援之时,能信守然诺,助我大辽击贼!”说罢,伸出手掌来。

高强亦伸出手去,三击掌为誓,这便是敲钉转脚,不能改易了。余睹定下约定,转身正要离去,将将走到门口,冷不防听见身后高强传来一句话:“闻说大辽目下乃是北院枢密萧奉先用事,都统若要争权,先就得除去此人罢?若是都统得胜,自当尊奉前约;若然有不测之失,都统可持这一面令牌,去到平州南门内一个卖南朝醇酒的商铺,寻一个名唤杜兴之人,庶几能援手一二。”

余睹转身过来,迎面一件物事掷将过来,他伸手一抄,接在手中,细看时乃是一块木牌,用金漆描线,正面一个大字“秀”字,翻过来看时,见刻着一头豹子,形态威猛生动,如同活的一般。余睹微微一惊,这莫非就是江湖上传闻法力无边的秀字令牌么?他虽然身在北地,却仰慕南朝风化,也曾从南来北往的客商口中听说过这秀字令牌的种种事迹,却直到今天才见了真容。

他用手指摩娑了一下,涩声道:“谢过相公好意,只是这面令牌,恐怕余睹用不上,还是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