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 我这一辈子

第四章 我的摆摊生涯(下)

“你手里的东西卖吗?”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我身旁响起。

“卖!”我下意识的抬起头,见到的却是一张如花面孔,霎时满脸涨得通红起来。虽说对自己的脸皮早有预见,但事到临头又遇见这么位漂亮的美女顾客,我还是难免的感到尴尬、自卑、羞赧。

“拿来我看看。”女孩跟我差不多的年纪,大大方方的说着,丝毫没有关心我的脸蛋长相,只是拿一双美目瞟向我手里握着的几件小饰品。

我机械般的站直身向她摊开手掌心。

“这都被你捏的乱七八糟了。你包里还有吗?”

于是,我又机械般的打开了旅行包,并放在地上任她自己挑选。

她挑三拣四的挑出几件小饰品,拿起来问我:“这几件一共多少钱?”

“这……两块钱吧。”我估摸着说。

女孩没有讨价还价,很是干脆的拿出两块钱递给我,然后一声不吭的扭身而走。

就这样,我的第一次交易就这么圆满结束了。后来,随着我练摊经验的丰富才知道,我卖给她的那几件小饰品,照行情来说至少要三块钱,也难怪她如此干脆付钱了。

我在这条不知名的巷子守株待兔的站了不久,果然生意慢慢的兴隆起来。而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我也慢慢变得胆大起来,脸皮的厚度也逐渐加深,喊出的价格也慢慢的往上抬,显然我的心也渐渐变黑起来了。直到夜幕降临,我完成了不下三十来起成功交易,至于没成功的当然就不值这个数了,而经过这几个小时的磨练,我基本上具备了一个小奸商的潜质。

随着夜色渐浓,我见再没什么人经过后,才收了摊。仔细一点今天的营业额居然有五十多块钱,基本上本钱是赚回来了,而包里的存货还有一半之多。这摆摊还真是一本万利呀!也难怪汇水巷摆摊的人这么多了。

我走出这条旺我的风水宝巷,在四周转了转,才知道这是哪里了。被那几个“黑猫”一通胡追,竟然跑到本县唯一的师范学校来了,难怪女孩子这么多,也难怪我的小饰品生意这么红火了。而我先前所在的小巷子应该就是连着师范学校和外界的捷径了。奇怪的是,这么个风水宝地,居然没有人在这里摆摊,实在是有些儿奇怪。

回到家,我拿出在路上买来犒劳自己的一包榨菜,就着白开水浇饭,美美吃了一顿。

第二天一早,虽然我浑身酸软,但还是坚持着爬起了床,拎着那个旅行袋就往昨天师范学校的那条巷子跑。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来到那条风水宝巷,刚站了没多久就做了好几笔生意,足有十几块钱。这些钱可是我的纯利润呀!

可正当我乐不可支的数着这十几块纯利润时,就突觉得左手臂一紧,被人死死的掐住了。

我扭头一看,差点吓得一屁股坐倒地上。不是“黑猫”还有谁?我身旁的一左一右正好堵着两个“黑猫”。我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掴子,乐极生悲了不是?就十几块的钱至于你数的这么聚精会神吗?

“你他***,还真是胆大呀!这里也敢来摆摊?刚出道的吧?”抓住我手臂的中年“黑猫”好整以暇的说道。

“大……大叔,我是刚出道的,不懂什么规矩,你这次就放过我吧,我保证再也不敢在这里摆摊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只能向他求饶。而且我从他的话里也知道了这里是摆摊的禁地,以前在这里摆摊的前辈们肯定在这里吃了无数苦头,才有了现在的摊贩绝迹,也只有我这个菜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来这里了。

“诶!你不是‘开山炮’的侄儿吗?怎么跑到这边做起这买卖了?”

我抬头看向说话的另一位较年轻“黑猫”,却一时想不起他是谁。只有苦笑道:“这位大哥,我做这买卖也是没办法。总要给自己找口饭吃吧。”

那年轻的“黑猫”不再言语,那中年“黑猫”却扭头惊讶道:“你真的是‘开山炮’的侄儿?”

我被他这种一脸不相信的表情,闹了个大红脸。二伯父“开山炮”的大名,怎么说在这老县城都是响当当的,尽管二伯父决斗身亡,但想来每个人的心里多少还有点尊重他,说起他时也会竖一根大拇指,赞一声“好汉子”。而我做为他的亲侄儿却在大街上练摊,实在是有损他的威名,这让我多少的有点羞愧和窘迫。

“李队,没错的,我以前一次和‘开山炮’喝过酒,这小子就在他身边,后来我听人说,这小子就是‘开山炮’的亲侄儿。”

年轻的“黑猫”这一说,我倒也对他有点印象起来了,不过我跟二伯父这半年来,陪着他请客喝酒的人多了去了,我也没留心去注意到底谁是谁,当然现在对他也谈不上什么交情。

“嗯, ‘开山炮’为人不错,我以前跟他还有点交情。既然你是‘开山炮’的亲侄儿,这次我就暂且放过你,免得被人说我不念旧情。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下次你还敢在这里摆摊的话,可就没得商量了。”

中年“黑猫”的这句话,一下子把我从地狱拉进了天堂。我忙不迭的保证道:“一定,一定,我肯定不会让你们再为难的。”

“小子,别说我没提醒过你,在我们县摆摊的话,有三个地方是不能去的,要是被抓的话,也不是罚罚款就能了事。一个是这里,一个是县府广场,再一个就是县医院门口。好了,今天算你小子运气,正好遇到我,快点滚吧。”

虽然中年“黑猫”的语气不怎么客气,但我心里还是满感激他的。再次向他道谢了一声后,拎起旅行包狼狈而去。

经过了这次意外,我“流动作案”时更加的小心翼翼起来,也幸亏了这次不大不小的教训,我侥幸躲过几次“黑猫”的追捕。最后也终于把自己进的第一批货全卖完了,净赚了六十多块钱。

而有了第一次“流动作案”的成功,我胆子也大了起来,进的货种类也多了起来。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和小心谨慎,我攒下了六百多块钱,很顺利的在汇水巷顶了别人一个小摊位,开始了固定的练摊生活。毕竟经过几次死里逃生的“流动作案”,我也有点身心疲惫了,这样安安心心的摆摊,实在是每个练摊人的共同心愿。

汇水巷百来米的路段两旁,有着大大小小七八十个摊位,虽然摊位多了点,但大家伙的生意还算凑合,就拿我来说,虽然一天的营业额没有“流动作案”时的多,但也能净赚个二三十块,有时运气好或者赶上节假日的也能赚个五六十。当然的尽管没有“流动作案”时赚得多,也不用交什么摊位费和保护费,不过相对的也没有那时的担惊受怕和辛苦了。

综上所述,在汇水巷摆摊后,我的生计终于有了着落,生活慢慢的变得安定起来。

第一卷 我这一辈子

第五章 汇水巷的老教授

“汇水巷的历史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它坐落于城东,而整座老城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每到了下雨天,这里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雨水的聚流地,这也算是汇水巷名字的由来吧。在解放前,汇水巷还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因为这里属于县中心的边缘地带,却又在县城里头。于是,慢慢的这里就变成了小商贩的聚集地,本来比起城西繁华区显得很落败的城东区也慢慢变得热闹起来。而政府部门见这块地区被这些小商贩带旺了,当然也不会傻的赶他们走,所以因势利导下汇水巷就成了小商品市场,既能规范对这些商贩的管理,又能收租收税突现政绩,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

我听着身旁这位老大爷滔滔不绝的讲古,多少的有点佩服。特别是他戴着的一副老花镜和浑身散发的书卷气,更让我有种对他肃然起劲的感觉。

“阿乐啊!现在时代不同了,你年纪还不大,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今早刚好找到本初中物理,待会儿拿给你看看,不懂的就问我。”老大爷又苦口婆心的劝导我努力学习了。我听得不由眉头为之一皱,赶忙嚷道:“教授!有人过来买书了,你快回去看看。”

老大爷赶忙住了嘴,腿脚利索的往自个儿摊位跑。他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身体还是健朗的很。

我一脸奸计得逞的坏笑着,那人都在那白看了半个多小时的书了,哪会有买书的心思?

我舒舒服服的仰身靠在藤椅上,拿起身旁的《射雕英雄传》又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这位老大爷的绰号叫“教授”,因为老大爷一直向人吹嘘,他年轻的时候在大学里教过书。当然众人对他这一说辞大都嗤之以鼻,在大学里教过书,现在怎么跟我们这些文盲一样在这里摆地摊了?

教授的这个地摊在汇水巷“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因为他摆的是书摊,当然大多数的书都是当垃圾收购过来的旧书,不过偶尔他也卖点新书。在这小商品市场,他的这个摊位多少的显得有点另类和格格不入。

他的摊位正好在我的斜对面,我因为整天坐着看摊子实在是有些无聊,所以就经常到他的书摊蹭点书看,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慢慢熟络了起来。又因为我好歹也是小学文化,比起汇水巷其他两眼一摸黑的摊主来,我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所以这位老教授没事就找我唠嗑,而我每次用那种敬佩的目光看着他的表情,无疑的加深了他对我的好感和找我说话的兴趣。

这不,我刚看了不到一页,老教授又重新跑回我身边,还递给我一本书,说道:“喏!这本就是初中物理了,你看看,很简单的。比起你看的武打书实用多了。”

我无奈的放下《射雕英雄传》,皱眉道:“教授,我都十九岁了,还学什么初中物理?不嫌太晚了吗?”

“活到老,学到老。有什么晚的?我现在已经七十一岁了,不是还在学英语?”

“教授,我可不是你老。也没有这么好学的心思,从小学开始我每年的学习成绩都是第一的——倒数第一。”我虽然知道他是一片好心,但他的这份好心我实在是有些难以消受。

“阿乐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难道你真的想一辈子在这里摆地摊不成?你难道没想过出人头地吗?”

老教授这一问,倒是把我问住了。自从我在这汇水巷安定下来后,一个月下来不多不少也有个五六百块钱的赚头,自己勉强也能图个温饱。但要说一辈子就这么的过活,我当然是不甘心的。不过现下我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去偷去抢我没这个本事,去做大生意我没这个本钱,去正经公司和工厂应聘我没这个文凭和技术……倒最后,我琢磨出自己除了年轻、有点力气、比常人跑的快点外,实在是没什么长处。

“阿乐,如果你还想出人头地的话,听我的,趁着现在还年轻多学点知识没坏处。喏!拿着。”老教授放下了那本物理书,站起身就走了。

我看看手里的《射雕英雄传》又看看一边板凳上的物理书,犹豫了一下才拿起后者翻看了起来。

我自己也搞不明白是不是老教授给我施了什么魔法,还是我真的想出人头地,不想一辈子摆摊。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自从那次老教授的苦口劝导后,我就很自觉的在老教授督促下开始了的自我进修,主攻初中课程。

虽然我对老教授的“教授”身份也有些怀疑,但无疑的老教授确实是个好老师,他对初中课程的讲解可谓驾轻就熟,生动非常,让我完全感觉不到了在小学学习时的枯燥和乏味。从这一点上,让我可以肯定老教授以前一定是当过老师的,即使不是教大学生但小学生他肯定教过。

我和老教授这一教一学的场景,很快就成了汇水巷的一道独特风景。虽然大多数的文盲摊主对我们冷嘲热讽,但也有几个脸皮厚求上进的摊主,跟着我们这爷俩凑热闹。老爷子是来者不拒,个个给予免费教导。不过,理所当然的教那些人没有对我来的专心就是。这一时老教授也领导了整个汇水巷爱学习的风潮,冲淡了那么点铜臭味。

随着跟老教授的接触渐深,我也慢慢了解老教授的真正为人和他的一些家庭情况。老教授原姓许,据说他小的时候他们许家还是本县一个十分兴旺的大家族,有着很多的产业。不过,等到他成年的时候,经过日寇洗劫和连年内战,他们家也败得差不多了。而等到了文革时期,他们家更是被斗争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到现在曾经兴旺的老许家,只剩下他这个糟老头子孑然一身,自个儿靠摆书摊过活,也可谓晚景凄凉。

我由于现在在这县城里也算无亲无故的,当然从感情上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位有学问的和蔼老人家。慢慢的我和老教授虽无爷孙之实,也有了爷孙之情。

有次我去了老教授住的地方,是个破旧的四合院,面积却是很大,老教授说这是他们老许家的祖屋,以前这里本来住着五六户人,但后来上面政策下来,政府就把这处房产重新还给了他。他现在独个儿住在这偌大的院落里倒显得有点冷清了。

在老教授催促了几次后,我也就半推半就的搬入了这个四合院,成为这个四合院的第二个住户。

第一卷 我这一辈子

第六章 新认的干爷爷

从我搬到老教授的四合院开始,我的生活就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变化。

每天天一刚亮,老教授就早早起来了,并且会打开他那台半旧的半导体收音机,把音量开到最大。有时电台里播的是京剧,他老人家也会咿咿呀呀的跟着高叫几声。

这样一闹腾起来,我这个和他挨着门的房客当然也就没心思睡觉了。半睡半醒的等电台里的新闻播报完后,他老人家就会不客气的过来拍我的门,叫我起床。而此时往往不会超过早上六点钟。若是我听话的起来还好,不听话起来的话,他老人家也不会把我怎么样?但除非我生意不做或者马上搬离这个免费住处,不然随之一天的唠叨和痛心疾首的说教是免不了的。所以,我为了一天的耳根子清净,往往都能战胜睡魔,在老教授的拍门声中爬起床来。

“阿乐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早上就没精打采的成何体统?快点去用冷水洗把脸,清醒清醒。”

在老教授类似的唠叨声中,我洗漱完毕后,就跑到院落里陪着他练拳。不过,老教授练的是太极拳,照他说的是正宗杨式太极,而我练的是我们这里一直流传的南拳,有时也会打打二伯父教过我的军体拳。这一刚一柔、一快一慢两种截然相反的拳法,在这院落里分两边同时演示起来,让我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等我们练完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拳后,老教授就会提着个鸟笼出门散步,顺便当然也会给我带早餐。而这一点也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因为我的早餐是免费的。起先,我当然有些不好意思吃白食,硬要给他伙食费。但当他给我看了一张他属名的银行存折,见了上面的五个零后,我就马上目瞪口呆地住了嘴。敢情老教授还是位大款呢?而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他既然有这么多钱了,怎么还去汇水巷摆摊卖书?在我的旁敲侧击下,才知道老教授是在家闲得发慌,才干起了这打发时间的营生,既能赚点小钱又能每天在汇水巷这个热闹地方打发时间,何乐而不为?

我对老教授这种想法嗤之以鼻,换了是我有这么多钱,我早就回家盖房子娶老婆享福了,哪还会傻的起早贪黑的摆地摊?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但我毕竟不是他,不可能了解一个老头子的真实心境。所以,只能在暗地里羡慕老教授的丰厚身家,却又对他自找苦吃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在老教授出去散步的这段时间里,我一般都会回房去睡个回笼觉,等老教授回来再次把我叫醒。而这时往往都是七点多钟了。

等我们爷俩一起到汇水巷开市时,一般都是八点来钟,从这时间上来看,我们爷俩无疑是汇水巷最懒的两个摊主了。不过,我现在对这摆摊的生意完全提不起兴趣,当然对这时间的早晚也变得无所谓起来。这问题无疑就出在了老教授给我看过的存折身上。那么一大笔的钱,不动心的人就是傻子了。更且象我这个从乡下来的小子,恐怕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即便它们还是存在银行里头的。

我一边对老教授的存折心动不已,幻想着有朝一日老教授归了西,他又无亲无故的,而我又跟他要好,当然的他百分之九十会把这笔钱留给我,然后我就衣锦还乡,在老家盖个七八间的洋房,给家里每人一套。但另一边我也对自己这个邪恶的想法羞愧不已,老教授把你当亲孙子看待,又教你学问,让你白住他家,每天免费给你带早餐……你怎么就忘恩负义的巴望着他早死呢?

老教授也不知是不是看出了我近来的心思,在一天收摊回家后,他突然就问我:“阿乐,你最近老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当然极力否认说没有,但老教授的一句话就吓了我一大跳:“阿乐,我知道你这几天来的心思,任谁见了我存折上的数字都会心动的。但是我要告诉你,那些钱不是我的。而且现在也拿不出来。”

“不是你的!”我惊呼出声,如果那些钱不是他的,我还继承个屁呀!?

“实话跟你说了吧,那些钱包括当初国家给我的赔偿金以及我所在单位给我的一次性养老金,我打算把这些钱在我百年之后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啊!”我再次目瞪口呆起来。这么多的钱都……都捐给那劳什子工程了!?

“这件事早在好几年前我就打算好了,而且立了遗嘱。就等那笔存款到期,银行就会自动把那些钱捐给希望工程。不过,我能遇到你也算是个异数,你没什么文化却能自立自强,尽管有点奸猾世故却又不失赤子之心,这两点都是我很看重的。”

我听着老教授对自己的评价,真有点哭笑不得,也不知道他是在损我还是在夸我。

“阿乐啊!现在这世道说穿了跟我年轻时的旧社会没多大两样,尽管你现在出身低,但你只要有上进心,多学点学问,多开阔一下眼界,你出人头地的日子就不会太远。我都活了这把年纪了,见过的人也不少,你完全不必自卑自己的农民出身,你完全可以成为人上人,到那时你的家产难道只是你现在心里念叨的这曲曲十来万吗?”

我被老教授这席话说的突然热血澎湃起来,以前心底深处的自卑情节也一扫而空。是呀,我是农民又咋的?那个朱元璋不就是农民吗?年轻的时候他还给地主家放过牛,后来还当过和尚呢?比起现在的我更是不如;而我们的伟大领袖也好像是农民出身,不过他后来很上进,自学成才,终于创立了新中国。我虽然没有他们那些厉害,但大家都是人,他们能闯出一番轰天动地的大事业,我为什么就不能闯出一番十里八乡知名的小事业呢?

“阿乐!我之所以给你讲这些话,就是因为我看好你。不然,我这把年纪了,也不会苦口婆心劝你上进,把你接到自个儿家里来住。”

老教授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抚了一下我有点激动的心情。

“阿乐!我年轻时走过许多的弯路,做过许多的错事,可惜都不能挽回了。而我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在十年动乱中去世了,现在能遇见你,也算你我的缘分,你愿不愿意认我这个干爷爷?”

看着老教授殷切的目光,我马上狂点着头答应。我自己的亲身爷爷早在我五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我对他的印象实在是很模糊。现在眼前这位老教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早已取代了我心目中爷爷的位置。

“哈哈哈,那就好。我老许家总算也有点人气了。”老教授,不,现在应该称呼他为干爷爷了。他一脸兴奋的拉起我的手,“好,乖孙儿,今天我就带你去拜见一下老许家的列祖列宗。跟我走。”

我有点稀里糊涂的被这刚认的干爷爷,激动的拉向内堂最里面。穿过一道漆黑的走道,开了一道木门后,映入我眼前的是两盏红蜡烛映射下的一排排灵位,少说也有好几十个,吓得我当场打了个机灵,清醒了过来。

“阿乐,你如今既然认了我这个干爷爷,就在我们老许家列祖列宗们面前磕个头,上炷香吧。”

我被这威严又有点恐怖的气氛搞的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很听话的,乖乖跪在地上的一个蒲团上,向着这些灵位拜了三拜。又顺手接过干爷爷早已点燃的两炷香,上前插在了案上的香炉里。

“好了,现在你也算是我们老许家的人了,唉,就是可惜现在要实现什么计划生育,不然你将来能多生个儿子,继承我们老许家的香火,我也就含笑九泉了。”

我听他如此一说,一时讪讪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总不能说我干脆改姓许,入了你们老许家吧。要是这样的话,我肯定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了。而要我的儿子改姓许,即使我舍得我乡下的老爸老妈也肯定会各个跟我断绝父子(母子)关系,说不定还要把我从谢家家谱中除名。没办法,谁叫我们这边的宗族姓氏观念特别严重呢?

“呵呵,看把你吓得。”干爷爷有点苦涩的勉强对我笑了笑,“我不会为难你的。我现在能有你这个干孙子就很满足了。”

“爷爷!”我有点愧疚的跪了下来,对他正式的拜了三拜。这干孙子也算名副其实了。

“好,好,好。”干爷爷很是欣慰的连说了三声好,从他的腰间摸出一个精致的小布袋,递给我,“这块玉佩,是我们老许家的祖传之物,今天我就把它交给你了,算作见面礼吧。”

我看着他手中的小布袋,他说的玉佩无疑就是在里面了。

“爷爷,这是你祖传的东西,我看还是你自个儿留着吧。”我有点不好意思收他这东西,毕竟我现在还姓谢,勉强只能算半个他们许家人。这祖传的东西还是不收为好。

“拿着。”他一把把这布袋塞入我手中,“这祖传的东西,我现在不给你还能给谁?”

我无奈的接受了这份见面礼,又被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今天,我们爷俩要好好庆祝一番,一醉方休。”

在老爷子的一声呼喝中,我们爷俩就出门抬来了一箱子啤酒和几瓶老白干,炒了几个下酒菜,在四合院的正堂上你来我往的吃喝起来。

老爷子大概好久没喝过酒了,一杯下肚后就满面通红,嘴舌打结起来。

不过,酒后吐真言,我也断断续续的对自己现在这个干爷爷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从最初的爱国青年到解放后的人民教师、黑五类、走资派、反革命分子,他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他妻死子亡后的迷惘绝望,他现在的唏嘘洒脱。

第一卷 我这一辈子

第七章 飞鹰帮的覆灭

时间过的飞快,我在干爷爷家一住就是半年多,这半年来对我人生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在这位慈祥而不失严厉的干爷爷督促之下,我很顺利的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并且顺利的通过了干爷爷的考核,现在我的学识水平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初中生了。

如今我刚刚好年满二十岁,而我在汇水巷摆摊的生涯也已经差不多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里,我慢慢的从一个农村青年蜕变为合格的县城小贩,特别是在失去了继承老爷子那“巨额”遗产的希望后,我平时就有点斤斤计较的本性在生意场上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时我会为了一把板刷的价钱和那些大娘大婶们“讨论”半天,等双方口干舌燥后我才会“认输”的让利对方一毛钱;有时为了使一些小玩意卖的贵一点,我就琢磨着给它们弄个十分漂亮的包装盒,宣称这些是香港或台湾进来的水货,那时候港台货吃香,往往这一宣扬,这些小玩意的价钱立马涨一倍而且销售一空,但当然的这点小伎俩便不能维持多久,过不两天整条汇水巷卖小玩意饰品的商贩们,各个都会拿着包装精美并且印有繁体字的“港台货”,这样一来,那些顾客当然不是傻瓜,最后价格立马又降回了原位,成本却是增加了许多。我虽然在他们前头赚了第一笔钱,但恶性竞争和跟风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都没得赚。所以,通过这件事之后,我的一些小聪明只能乖乖的藏在心里,不敢拿出来,最多也就是赶在同行的前头进一些稀奇又赶潮流的东西,在他们跟风冒进之前狠狠的赚一笔。

无疑的通过我在汇水巷一年多的努力,我当之无愧的成为汇水巷的风云人物,成为同行眼中的能人和地摊王,当然随之带来的经济利润也是很可观的,我的整年业绩几乎是同行的一倍有余,足足赚了一万多块钱。我拿出一半的钱寄给了乡下老家,堵住了他们在得知二伯父“病故”后让我回家务农的嘴,再从剩余的钱里拿出一半存进本县的唯一一家银行,最后剩下的我当然就拿来自个儿享受了,说起这享受还是我这半年多来慢慢养成的,若是我把这享受告诉老家里的人,肯定会让他们个个目瞪口呆、瘫软在地,因为我这享受就是买书看。老爷子无疑是个十分合格的老师,通过他的教导和熏陶,以及我自己的一颗不甘平凡之心,我慢慢的和他一样爱上了书,平时和老爷子一起收垃圾收过来的旧书虽然很多,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但禁不住我这半年多来孜孜不倦的努力,慢慢的它们的更新速度就跟不上我的看书速度了,我只好到外面租书店租书看,奈何这个小县城里的租书店里一般都是武侠言情的书,在老爷子知晓后,当然就禁止了我的租书行动。于是,剩下的一途就只能买书,这个方法老爷子倒是很支持我,还资助了我一点钱,但我实在是心疼书钱,就几张纸的价钱,够我卖出几十把板刷的所得利润了。再加上老爷子的“巨款”不能动弹,我一般都只能在新华书店看个半天才买下一本,而这一本无疑是我精挑细选和价格最便宜的。

就这样我从一个从小就经常逃课,上课就爱睡觉的家伙,一跃而成为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新时代知识农民。这变化不只别人会奇怪,连我自己每回抽空想起都会有种恍如春梦的感觉。最后,只能把自己现在这种行为归结于自己现在这个干爷爷的熏陶。干爷爷的书卷气和人格魅力无疑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正当我在许家大院过着平凡学习生活的时候,一天的早晨,两个不速之客的来临,无疑打破了这份宁静。

“你叫谢怀乐,对吧?”当先的一个大盖帽确认道。

“是……是的。”我有点不确定的回答着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就琢磨开来,警察上门可不是什么好事,我回忆我的前半生好像没干过什么缺德的事呀,最多也就在老家偷过王家的地瓜,李家的西瓜,陈家的番薯、张家的西红柿……还有就是经常的用拳头跟同龄人交流感情,“借”点他们的零用钱……在跟着二伯父混黑道的半年我也没有什么欺压良民的举动,最多也只不过买东西不给钱,吃些“孝敬”的水果点心……对了,难道是二伯父的事发了!?我又惊又喜的想着时,那大盖帽果然又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