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还是故作愤愤不平道:“我还觉得他们姓项的做事不厚道。”

柳七眯着眼看我,笑问道:“那要是换了侯爷你的话,你会怎么对待当时十万众的墨者呢?”

“这有何难的?”我想也没想的就答道,“既然他们都有功的话,当然是要论功行赏。”

柳七出言提醒道:“那可是十万人啊!”

“十万人又如何?”我豪气大发道,“你们墨门不是有些擅长打仗,有些擅长手艺的吗,要我看,擅长打仗的,就将他们独立编成一支特战雄师,擅长手艺的,也可将他们集中起来,辟出专门的场所,让他们搞发明创作,制作各式机械。”

柳七更是进一步的深究道:“那你就不怕要是墨门中的首领有私心的话,会威胁你的统治吗?”

我闻言不由一呆,看着他异常严肃的表情,好像不是随口问问的样子。当下也不由收起了玩笑的心情,认真的考虑起对策来,指不定他这是在试探我的领导能力呢。我要是表现好了,可以让他刮目相看,可以大大增加我同他们墨门合作的机会。

我沉吟道:“我可以开办集众家所长的一个大学馆,请来墨家、儒家、法家、道家、佛家等等派别的首领来此讲学,再现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以避免让墨门学说一家独大,同时,我也可以派自己的心腹入墨门,便让他们在墨者的特战师中担任各处要职,避免墨门拥兵自重。如此措施之下,想来墨门既可以广开门徒,有序发展,为我所用,又可以防止个别野心之人,借墨者众生出不好的事端来。”

柳七听了我这一番制衡墨门的措施,刚开始的脸色很有些不好,明显的皱起了眉毛,不过后来,他沉思良久,神色便慢慢恢复了正常。

柳七紧紧盯着我,一脸严肃道:“我尽管对你不让我墨门独大一事有些不满,但毫无疑问,为了长治久安,你说这两条都不失为一个让我们双方都受益的好法子。”

我呵呵一笑道:“柳先生,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你可不要太过当真。再说,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我们何必深究呢。”

“侯爷你这可说错了。”柳七还是一脸的严肃,“据我观察,当今之大楚,已显衰败之象。几百年前的事,用不了多久,说不定就会重演,我们墨门一派,以史为鉴,未雨绸缪,可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定要谨慎万分的。”

我心中一动,表面却是不动声色道:“你这话是从何说起?”

柳七神秘一笑,便没有马上回答我的文化,而是反问道:“难道侯爷你这段日子来,一直扩编护卫,更是让他们轮批进山剿匪实战,就不是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大变之局吗?”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41章 天下第一才子

听柳七这墨门掌令对我这个忠勇侯的底细居然如此的下不由有些警觉起来。

“看来柳先生也是个有心之人啊。我这个忠勇侯的事情,你居然知道的如此详细。”我淡淡的看着他,“不过,我想你大概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之所以扩充护卫队,可完全是为了自保,你大概也知道,在去年的时候,我所在的陈家村当初曾遭到山贼的袭击,死了不少的人,后来,更是有蒙面刺客过来刺杀我的亲人,还害了我一个重要属下的性命,为了自保也为了能让我封地内的百姓避免山贼的袭扰,我才会扩编自己的护卫队,让他们担任巡逻的任务。而你说的派兵进山,则完全是因为郡长史的请求之故,他是郡守的小舅子,而郡守又是我小妾的亲伯父,有了这层关系,我推托不过,就派了五百人去协助他一同剿匪,这同时也是为了能保的我们毛县一方太平。”

柳七对我的说辞,只是淡淡一笑,便不予以反驳。

“据我所知,侯爷手底下已经不下于七千的人马了吧,而且其战力就是比之大楚的禁卫军也是不遑多让的,尤其难得的是,这七千当中居然有一千多的骑兵。据我得知的情况看,侯爷你麾下这七千的人马,就是正面面对万人的靖边军,也是不遑多让的。”

听得柳七对我护卫队的评价,我心下不由大喜。一直以来,尽管我是知道。自己的护卫队比之大楚地普通官兵来,其实力是好上许多的。但较之大楚的禁卫军和项老八的靖边军如何,我却是不知道的。现在听他说明,自己的护卫队比之靖边军还厉害些,当然是有些喜出望外。

我客气的拱手道:“柳先生还真是博闻广记,竟然对天下之事,都如此的了如指掌,让我由心赞佩。据先生所知。此次圣上为何要委任我为‘北方防御使’呢。在此之前我可是一没战功。二没资历,再怎么轮也轮不到我来当这个‘北方防御使啊。”

“侯爷,你可是太小看自己了。不说你白手起家,短短时日就创下偌大地家业,单说你亲身率领数十人灭掉了几千人众地白虎寨悍匪,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是个大智大勇地不世之才。还有一点让世人所称道的是你绝世文才,几日前。我也有幸拜读了侯爷你所著的《谢安平选集》,其字字珠玑,首首经典,简直惊为天人,像侯爷你这般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才,元昌帝怎能不用呢?更加重要的是侯爷你有一颗怀抱天下的仁善之心,在你因雪纸暴富之后。便不是在意自己的个人享受。而是拿出钱财积极地做善事,尤其是前段时间,侯爷开办的安平善堂。收容了千多人的孤儿,还赡养领地内的孤寡老人,即使是朝廷,都没有侯爷做的如此周到和富有爱心了。而我们墨门一直主张的兼爱这一点,侯爷你就很好的做到了。除了这些之外,侯爷你别忘了,对于大楚的权利阶层来说,你只是一个新人,即使外界一直谣传你已经拜入了五王府地门下,而且还当了五王府世孙地座师,但据我的观察,你除了在京之时,住在五王府外,回到十里集后便没有与五王府有过太多的接触,前段时间,更是听人说,你将五王府地世孙扫地出门了,这可以说明,你跟五王府的关系便不是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融洽。我想皇上也是知道了这一点,才会对你委以重任的。说起来,你这个‘北方防御使’只是个虚衔,便不是是实职,说大了很大,但说小了也很小,正是需要像你这样一没战功,二没资历,三没背景的新人来担任,最是合适不过,更何况皇上这次不是也派了个宫中的太监担任副使,从旁‘协助’你吗?”

柳七的一番长篇大论,让我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是文武双全、大智大勇不世出的天才。看来自己以前还真是有些妄自菲薄,太没自信了,只知道自己前世的身份是个小学毕业初中学识的农民工,就是这一点出身才让我骨子里一直来常常自卑。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自己的身份也不一样了,前世我只是个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农民工,如此身份的人在全国就有好几亿之多,但现在我可是站在了

层,元昌帝亲封的忠勇侯,并且还是文华盖世的绝顶间只此一个。

我心里高兴,嘴上却还是谦虚道:“柳先生谬赞了,像我这般的人,天下间还不是多的是。”

柳七闻言不由哈哈笑道:“侯爷,你这句谦逊之词可是有些太过了,以前你还未出这本《谢安平选集》之前,天下间不少的文人还会常常故意贬低于你,说你的出身不好,一两首诗写得好便不一定文才好等等之类的蜚语,但现在即使还有不少文人妒忌你的才华,但却是再也不会宣诸于口了。因为,你现在已经是天下士林公认的天下第一才子。”

天下第一才子!一听到这个称号我不由当场愣住了。要是在前世,有人说我是谢家村第一才子,我肯定会认为他这是在故意讽刺我。但在这一世,借着自己死记硬背的唐诗宋词,以及几首名论,得了这“天下第一才子”的称号,倒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的很。只是突然得了这么一个称号,心底里有点发虚罢了,毕竟我只是小学毕业初中学识,肚子里的墨水便不是很多。而且,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现在称了第一,到时指不定有些不服气的文呆子来找我挑战学识借此出名,这就有些烦不胜烦了。

我疑惑的问道:“天下第一才子?柳先生你不会是说笑的吧。我这册《谢安平选集》到现在卖出去的便不是很多,怎会天下皆知了?”

“你别不信。”柳七笑道,“你的《谢安平选集》至今卖出去的是不多,但是你这本册子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了,其中的一些诗篇更是,被人口口相传,篇篇传抄,这速度比起你卖书的速度可是快了不少的。更何况,现在天下各地,几乎都有你这本册子的伪书了,现在天下谁人不识君。”说到这,他向我眨了眨眼,“这一次,想必你也会赚的不少吧。现在市面上可是为求你一本《谢安平选集》而不得。好像无论你做什么生意,都会赚钱,现在已有不少的人,都视你为在世财神呢。”

这柳七还真是个智囊库,居然什么事都知道,想来他这个墨门的情报收集工作,做的十分的到位。

“这次我之所以出这本《谢安平选集》,实在是因为拗不过家中那几位妻妾的力劝,再加上安平郡主当时说,只要到时这本册子造成天下轰动话,便会让世人更加容易的接受我俩的婚事。所以,我也就将自己几首得意之作拿了出来集成了这本册子,赚钱还是次要的,怎么能让我通过这本册子,提高声名,顺利娶得安平郡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唉!毕竟他腹中已经有了我的骨肉,我是不会放弃他们母子的。”

说到这,我也不禁有了些愁绪,端起早已满上的酒盏,一饮而尽。

“侯爷你要想顺利娶得安平郡主的话,首要的就是先将皇上交托的差事,给办好了。”柳七分析道,“只要你当好这个‘北方防御使’,早一步的造好边疆的各处工事,让鲜卑人不敢南下来犯。只有如此,才能使得皇上不将秘密和亲之事进行下去,毕竟不是万不得已,皇上也不会冒着违背祖宗遗训的风险,硬逼着安平郡主与外族和亲的。皇上只要息了与鲜卑人和亲的念头,到时也就只有靖王爷这一关了,其实靖王爷这一关说难也难,说不难也很容易。说难的是,先要让他对你的看法有所改观,好在他之前虽有些看不起你的出身,但前几日他也曾读过《谢安平选集》,对你的文采也是赞不绝口的,今日,要不是你说话太有些无礼的话,想来他也是不会说那么重的话的,还有就是靖王爷最看重的便不是有文采的人,他主要看重的还是那些武勇之人,只要你适当的表现出你武勇的一面,想来更是让他对你有所改观,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你也知道现在靖王府除了安平郡主外可说是后继无人了,这也是靖王爷坚持要你入赘靖王府的重要原因,只要你答应将来若郡主诞下男婴的话,过继给靖王府的话,这一切症结也就能一一结开了。”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42章 万里江山

了柳七这一分析,我还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怎么将项兰从靖王府顺利接回十里集呢,不过现在仔细想想,如此蛮干的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先别说能不能顺利的从靖王府将项兰抢走,即使成功的话,但幽州距离毛县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项兰毕竟身怀六甲,劳途奔波显然不合适,也指不定会被靖王爷派出精骑追上,到时若争执起来,一场大战,反而有些不美了。能和平解决的话,当然是和平解决最好了。只是,又要让我自己未来的儿子改姓,我心里却多少有些不愿意了。前面的阿秀如此,紫菡如此,现在项兰也如此,这样算起来,将来自己的三个儿子都要改姓了。不过,转念又一想,让自己的儿子过继给靖王府,改姓项,立马就会有个至少郡王的头衔了,等将来项老八翘辫子了,那靖王府这偌大的家业岂不都是我这儿子的了,这便宜要是不占的话,可就有些对不起将来未出世的儿子,也对不起项老八,更对不起项兰了。再说了,这个儿子即使改姓项的话,他的身上也还是留着我谢某人的血,是我的儿子终究还是我的儿子。这样自我安慰的一想,再加上早有前例,我也就想开了。

目前看来要想用和平的方式将项兰顺利娶回家,于公于私,我还真得先将这北疆的防御工事给做好了。

柳七见我默不作声,便出言问道:“侯爷。你看我说的可对。”

我由衷说道:“柳先生说地是高见,让我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柳七摆摆手,笑道:“什么高见不高见的,只是旁观者清罢了。”

我岔开话题,请求道:“柳先生你刚才也说了,你们墨门中现今大多数都是匠人,我们这次去边界修建防御工事,可否派些你们墨门中手艺出众的工匠。一共前往?”

柳七哈哈一笑道:“侯爷你客气。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如此的。早在我们之前,我已经知会门人,抽调了千人的熟练工匠赶赴平胡关了。等我们到的时候,他们想必也差不多都到齐了。毕竟,修建防御工事,抗阻蛮胡入侵,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墨门当然是当仁不让,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我一听他早就抽调人手,而且还是一千名之多地工匠,当下差点流出口水来,要是这一千名地工匠都归我所用,那我岂不是发达了?看来一定要跟眼前这个墨门掌令地柳七搞好关系才行。

我连忙恭维道:“柳先生,你们墨门还真是人才济济啊。居然能一下子调集千名的熟练工匠。实在是让人佩服。”

“人才济济?”柳七有点苦涩的笑道,“自古来,士农工商。我们墨门的这些手艺人,可算不是什么人才?现在即使比起那些末位的商人来,我们墨门这些匠人也是有些底气不足的,谁叫这些工匠普遍只能温饱,没有那些商人有钱呢。”

“要我说,这士农工商的排列纯属扯淡。”我想起在前世受尽白眼地农民工身份,当下不由大大咧咧的驳斥道,“那些当官的读书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凭什么排到农户头上去,而那些辛辛苦苦种地的农户,(奇…q*I*s/u*u…。*c/O*m…書)干嘛一定要受那些当官的欺压,这是好没道理的。而那些工匠,他们凭自己的手艺生活,那些商人也凭自己头脑和能力生活,其实都差不多,大家同样都是人,没有谁比谁就高人一等地,难道那些当官地都两个脑袋,四条腿不成?”

我的这番话当场就将柳七给震住了,只见他瞪大着眼睛问道:“那侯爷的意思,是世人平等了。那如果人人平等地话,我们的国家该如何管理呢,岂不是乱套了。”

我这才想起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人权至上的“民主社会”,而是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这人人平等的观点,显然有些不切合实际。

我有些尴尬的笑道:“这只是我平时的一些瞎想,在现今这个时代,要想人人生而平等,显然有些不现实。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

柳七还是怔怔的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看得我浑身有些不自在。

“如此看来,侯爷对工匠和那些投机商人都是不存偏见了。”柳七再次露出了笑容,“不瞒侯爷,现今我们墨

徒除了匠人外就是商人了。这座双喜楼,就是我们一,掌柜包括伙计都是我们墨门的门徒。”

原来如此,难怪他非要拉我来这呢,原来是他墨门的一个秘密窝点。只是先前柳七做作,一副恐隔墙有耳的样子,实在是有些拙劣了。

“哦!”我故作惊奇的问道,“那这么说,你们墨门天下间,有不少产业了?”

“多也不多。”柳七微微自得的笑道,“只是基本上无论大楚、汉国、还是鲜卑、匈奴、更甚至羌地都有我们的产业。当然,其中,主要的还是大楚,几乎每州每郡每县都有我们墨门的分点。”

我一听,差点正式的流出口水来。***,这么大的网络,也难怪这柳七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这要是全部归我所用的话,再结合黑风组的白堂,再辅以特工组,让他们因地制宜的发展地下势力,那岂不是等于间接掌控了整个天下了。我心中顿时有些意淫起来。

我当下也不知道什么叫含蓄了,直接就问道:“不知你们墨门现在可有于谁合作?你即为靖王府的客卿,不会已经和靖王府合作了吧?”

柳七想必早已料到我有此问,不疾不徐的拿起酒坛给我们两人重新满上,这才笑眯眯的说道:“我虽为靖王府的客卿,靖王爷也知道我墨门掌令的身份,但我也只是一个客卿而已。若真要说合作的话,这次因鲜卑暗中遣人来犯,靖王爷所请,我才事先同意了派出墨门的千人工匠赶赴边关,帮助朝廷修建防御工事。侯爷,你此问,不知何意?”

不知何意?你这个柳高人难道就听不出来,看不出来吗?一定要我主动说出来?我心下暗恼,脸上却丝毫不敢表露。

“柳先生,其实,我们安平商团完全可以和你们墨门合作,达到双赢的。”我开诚布公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我们安平商团现在缺的就是工匠和懂得经营的商人,只要我们两家合作,我自信可以将我的商团扩大十倍不只,在天下各地都开设分号。到时,安平商团即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你们墨门的门众也不必再过苦日子了。你看如何?”

“只是如此而已吗?”柳七伸手摸了摸,嘴角的两撇胡须,笑意隐然的看着我。

“那先生以为呢?”我的眼睛不由一亮,灼灼的盯着他。

“我们墨门已经沉寂了四百多年了。”柳七的脸色突然一肃,目光毫不避让的盯着我,“我这人掌令,便不想它再这么一直沉寂下去。”说到这他突然站了起来,狂气十足的伸手一指前方,“侯爷,你可曾想过这天下?这万里江山?”

我听得不由眉头一皱。天下!万里江山?***!难道柳七想鼓动我造反不成?老子现在高官厚禄,娇妻美妾的,生活过得正滋润,至于要干这么冒险的大事吗?

我嘴角一撇,淡淡道:“想这些干嘛?我想的只是怎么让我自己和我身边周围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的这句回答,显然大出柳七的意外,就如让他一记重拳打在了空处,使得他怔在那里好一会儿都没有缓过劲来。

“侯爷你……唉!”柳七总算是恢复了平静,叹了一口气,重新落座,举杯一饮而尽,闷不做声了。

见他如此我怕双方的合作告吹,不由追问道:“柳先生,你对我刚才所提的合作之事,意下如何?”

柳七淡淡的回了一句道:“我们墨门只同胸怀天下,志向远大之人合作。”

我一听,当下便气得不轻。***!这是什么话?难道老子就不是胸怀天下,志向远大之人吗?

我故作不理解他的反话,双手一拍道:“那就好了。说句不谦虚的话,我就是胸怀天下,志向远大的人。你们墨门和我们安平商团合作,准没错的。我看先期,你就先派给我们商团百名的经商能手,千名的工匠,就先从在大楚建造敬国神厕和开办安平粮油铺开始,你看怎样?”

柳七当下也不由被我气乐了,斜着眼笑道:“侯爷,你真的确信自己是胸怀天下,志向远大之人吗?”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43章 井底之蛙

也不想跟柳七闹得太僵,当然适可而止就行了,不然门的合作就要告吹了。见他明显有些不客气的发问,我便笑着回道:“柳先生,我真的很有诚意跟你们墨门合作,我想你们墨门也是需要我这么一位朋友的。我们双方一起合作,一起赚钱,一起过上好日子,不是皆大欢喜吗?我想这跟我是不是胸怀天下,志向远大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吧。”

柳七白了我一眼,气道:“侯爷,难道你的志向仅仅只是限于你的封地,限于怎么赚钱,怎么过日子吗?甘做井底之蛙,这也太让我失望了。”

我心想你还真是说对了,我目前还真是这么想的,现在在有了毛县九个乡镇的封地后,相对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做一下井底之蛙又如何了?整个“井”都是自己的。只要将自己这个“井”——封地内的九个乡镇都建设的好了,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我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掌控整个毛县,再依次的将附近的几个邻县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才是整个广平郡,整个冀州……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现在就想着什么胸怀天下,万里江山的显然有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也得至少等老子完全掌控了整个广平郡或者说整个冀州才有会进一步的考虑。再说,现在大楚虽然内忧外患,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造反终究是没有什么好出路的。

我苦笑道:“柳先生。我现在只不过是个小小地县侯,即使有了‘北方防御使’的头衔,也只不过是名不副实罢了。你认为,我现在这个忠勇侯,要如何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做人要看清自身的实力,不要做超出自身实力范围内的事,这样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柳七听完我这番话。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再次目光灼灼的盯着我。说道:“忠勇侯你的言外之意是说,若你有了足够的本钱,便能胸怀天下了?”

在他希翼地眼神下,我原本有些戒备地心理便不由松开了,暗一咬牙,回答道:“也可以这么说吧。目前我只是个小小地县侯,封地也不过是几个穷乡僻壤而已。手中的可战之兵也不过数千,勉强足可自保,如何还能有其他不自量力的想法呢。”

我这番话也算是说的诚恳之至了,要不是实在是眼馋墨门的势力,拉他合伙,我实在不会如此的对他推心置腹,说出在这时代如此明显大逆不道的话。

“不自量力?”还真是审时度势地很啊。”说到这。他冲向我压低声音,“难道你以为我蛊惑你造反不成?”

我微微一愣,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柳七再次哈哈大笑。见我脸色微有不悦,他才停了下来,肃容道:“侯爷,你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刚才说的‘胸怀天下,志向远大’,便不是想让你造反,不管怎么说,大楚已经传承了四百余年了,而且,现在皇上这两年也打算励精图治,重整朝纲,尤其最近这段时间,他正在厉兵秣马,大肆的扩充军队,若现在国内有人跳出来挑战他的皇威,无疑于以卵击石。但是,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们大楚现在的这位元昌圣帝,毕竟已经七十高龄了,他剩下的时日屈指可数,指不定哪一天就要大行了,到那时……哼哼……肯定就要天下大乱了。而在我地预估中,元昌帝驾崩之后,才是天下真正地大变之时,至时,诸皇子肯定是要相互倾,内耗不止,无论鲜卑还是汉国,都将趁此良机,与我大楚开战。若届时,诸皇子中能有一人力挽狂澜,匡扶项楚将倾,那倒也罢了。但据我墨门的观察,元昌帝所生的这几个皇子,都不具备这种雄霸天下地气势,倒是那个汉国的少年皇帝,年纪轻轻,却有着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实为难得。可惜,此子效法当年的秦始帝嬴政,注定是个暴君,终将不得善终。”

我多少听出了一些眉目来,不由问道:“那柳先生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就是,我们大楚真要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就需要一位能担重担的人站出来,对外率领大楚民众抗击外辱,对内荡清政局,重振山河。而在我看

观当今天下,届时能堪当此任的非侯爷你莫属?”

听得柳七这话,当下我心头不由怦怦乱跳起来。***!老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如此有王霸之气了,还真看得起我,居然要我担当救世主的任务。我原本还以为来到这个封建时代,自己已经够高看自己了,现在居然还有人比我自己更高看我这个暴发户出身的小小县侯。

“柳先生你还真是看得起我。”我一脸苦笑的看着他,“别人不知道。我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我这人生来就知足常乐,可没有你说的什么雄霸天下的气势和野心。我只要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能安安乐乐的过一辈子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柳七冷笑一声道:“真要到了那时候,天下大乱之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这个大楚的县侯,又能如何安安乐乐的过日子?”

我一想这倒也是,真要碰上这么个乱七八糟的时局,自己要想作壁上观,继续过太平逍遥的日子,显然有些不可能。看来在此大变之前,自己还是要进一步的尽快加强自身的势力了。先不说当不当救世主,总得有在乱世中自保的能力才行。

“在柳先生的眼里,我这人真有这种匡扶天下的能力吗?”我还是有些不怎么自信的看着他。

柳七理所当然的点点头,淡淡一笑道:“侯爷,你就是太过妄自菲薄了。就凭你当初只身率数十人突袭有数千人悍匪的贼寨这份胆识,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做到,更何况最后你还全歼了那些山贼。侯爷,你也别忘了,你这个忠勇侯只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可单凭双手家财万贯,而且还拥有了不下于禁卫军战力的数千私兵,这一点,纵观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我被他这么一夸赞,还真有些飘飘然起来,好像……好像我谢怀乐是有些了不起,短短一年的时间还没到,我就在这古代攒下了偌大的产业,封侯赏爵,娶妻纳妾,手底下还养着数千人的打手。这种境遇,在前世就是做梦也梦不到的。

我略显迟疑道:“我们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一点?我们还是先谈谈具体该如何合作吧?”

“凡事都要未雨绸缪,我们墨门沉浮了数百年,但却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此故。我想侯爷你之前大力扩军,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吧。我刚才也说了,我们大楚的元昌帝已经七十高龄了,而且据我所知,他从年初开始,便患了失眠之症,在经过太医局秘密诊治后,虽略好了一些,但却时常反复,最近的消息,是十天前,皇上已经两夜未曾踏实睡过了,因此,这段日子来,朝会也都没有开过了。皇上下了封口令,现下已知晓此事的屈指可数。”

我一听心下不由暗惊,即吃惊于墨门的神通广大,居然得知宫中如此隐秘之事,又惊讶于元昌帝居然得了失眠之症,这种症状即使在前世那个医疗科技发达的时代,也是很难根治的,因为这主要是个人的心理问题作樂,现在这个神神叨叨的封建社会,显然还没有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什么的,更是难以根治了。元昌帝这老王八都七十岁了,还天天失眠,可想而知,若是这样一直持续下去的话,活的过活不过今年都很难说了。而他一死的话,首先哪个没啥本事也没啥实权更是体弱多病的皇太子肯定坐不稳龙椅,而其余的皇子又各自结党营私,谁都不让谁,大楚国内不大乱才怪。这政局一不稳,野心勃勃的少年汉恒帝当然不会放过,而北方那只养不熟的白眼狼——鲜卑,当然也会趁火打劫。

从他的话里我听得出来,这柳七对元昌帝显然有些不待见,殊无太多敬意,当下我也就少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