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首辅-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倭寇作乱?不会,这样的事儿他们绝不可能瞒着不报,况且现在有俞大猷和戚继光在那,也已是败少胜多。
瞒报水灾?就更不可能呢,他们不报,难道把压力全压在自己身上?
那……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严嵩把罗龙文都派了出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五章 心生二意
观音山上,紫竹林中。
远远的传来梵音阵阵,仿佛要洗尽天下苦难。
两位俊俏少年迎面走来,一身白衣似雪,竟似不染风尘。
“萧大人,前面便是圆通宝殿了,这侧面的迷楼,却是当年隋炀帝的行宫。”翁大立呵呵笑着回过身来,向走在后面的萧墨轩招呼道。
萧墨轩颌首回应,又转过头看了看身边的宁苏儿。明清时期大家的小姐素有缠足的习俗,却不知道为何宁苏儿倒仍留着一双天足,兴许是爹娘溺爱,不忍让她受这份罪吧。
观音像下,长明灯前,萧墨轩和宁苏儿长身拜下,口中默默祷告。
“表哥求的是啥?”等出得殿外,宁苏儿回过眼来,偷看了萧墨轩一眼,唇角里,似藏着少女的秘密。
“当然是求平安。”萧墨轩俯首整了下下襟。
“哦。”苏儿似乎略有些失望的回过头去。
“苏儿在想什么?”萧墨轩见宁苏儿想的有些入神。
“我在想啊。”宁苏儿有些调皮的抬起眼来,“我那一船景泰兰运去了杭州,可有在扬州好卖,若是滞销,又该怎么寻你的事儿。”
“呵呵,这点倒是不用担心。杭州的拱震渡是京杭大运河最南边的码头,泉州和杭州本地的商人多有在那守侯着的,即使本地的商人不要,也会被贩到泉州,再运到西洋去。”萧墨轩似乎对这点倒是丝毫不担心,“那些器具运到了西洋,每件可都是难得的珍品。”
“表哥不做商人,倒做了官,倒是可惜呢。”宁苏儿没想到萧墨轩对商业上的东西也会这么了解,不禁钦佩的看了萧墨轩一眼。
正说话间,只见一个公差从山下跑了上来,走到郑必昌身边停了下来。似乎想说什么,可望了望四周的人,却又没开口。
“失陪一会。”郑必昌知道来人肯定有要事禀报,向着罗龙文和萧墨轩拱了拱手,带着刚来的公差向殿后转去。
“大人,乱了。”公差抹了把头上的汗,欠身向郑必昌报道。
“哪里乱了?”郑必昌心里一惊。
“杭州附近的几个县全都乱了,还有一帮子百姓冲到了巡抚衙门前,吵着要粮。”公差低着头,不敢去看郑必昌的眼睛。
“我不是已经叫何大人派人下去征粮了吗?难道那些大户真的敢和官差对着干?”郑必昌的眉头锁成了川字。
“何大人是派人下去了,可那些大户家里大多也遭了灾,确实存粮不多,存粮多的几家又碰不得。城里的那些米行也早就被买空了,外省来的那些粮船听说官府要强行征粮,连河口都不进,都停在太湖里头不靠岸。灾民人数又太多,从前天晚上开始,各县的粥棚就陆续断了火。”官差继续说道。
“回去和何大人说,那些个闹事的百姓里,先拣几个领头的抓起来再说。”郑必昌咬了咬牙。
“抓了,可刚抓了又被放了。”官差吞吞吐吐的说道。
“是谁这么大胆子?”郑必昌有几分恼怒,脸色也愈加的难看起来。
“是谭大人,他说这些不是刁民,只是受灾的百姓,等何大人刚一走,他就把人给放了。”官差回道。
“谭纶,他怎么也搅和进来了?”郑必昌吸了口气,又长长呼出,“他虽然兼着按察副使,可毕竟主要是巡视海道,帮着胡宗宪剿倭,难道……是胡宗宪的意思?”
“这些小的就不明白了。”官差抬起眼来,讨好似的朝着郑必昌一笑。
“没叫你明白。”郑必昌狠狠的回瞪了他一眼。
“是。”官差连忙又低下头去。
“没用的废物。”郑必昌一拳砸在山墙上,却把自己疼的龇牙咧嘴。
“是。”官差仍只是低着头。
“不是说你。”郑必昌回声又骂。
“老翁。”乘着萧墨轩和宁苏儿走在前面,郑必昌对翁大立小声唤道。
“嗯?”翁大立放慢了脚步,靠得离郑必昌近些。
“从你苏州府给浙江调四万石粮食可好?”郑必昌咽了下口水。
“四万石?”翁大立顿时吃了一惊,“我们南直隶也遭了灾。”
“那……那两万石。”郑必昌伸出两根手指头,“你们南直隶的存粮怎么也要比我们浙江宽裕。”
“赈灾的粮不就在河上,为何要问我们南直隶借?”翁大立心里泛起一阵狐疑。
翁大立身为一省首尊,对于京城里的风向也是颇多关注。
他这次会到扬州来,除了和罗龙文颇有交情外,也是因为听说那萧墨轩是裕王爷身边的红人。又听说郑必昌都来了,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
到了扬州以后,郑必昌一路怂恿款待,他也照做了。
可眼下郑必昌要借粮,他便犯了疑。
“若出了什么事儿,严阁老那自然会给你个交代,你怕什么?”郑必昌急得直跺脚。
“严阁老?”翁大立心里又是一动,怎么连严阁老他们都掺和进来了。
不对,这事儿不对。翁大立心里一沉。
平日里朝廷赈灾,历来只有一个赈灾使,从来没听说过会再派个副使。而且一个赈灾使是严阁老的人,一个副使是裕王的人。
难道,京城里……这浙江……
“行,我尽力帮你凑。”翁大立定了定神,决定先稳住郑必昌再说。
杭州,按察使司。
“谭大人,这臬司衙门里也有你的位子。你放人我不反对,我只想问你,是谁叫你放的。”浙江布政使何贸才双手按在桌上,冷哼一声。
“臬司衙门抓人自然是常责,可抓了人也得判个是非,在下已经查验过了,那几位确实都是受灾的百姓,放了也是常理。”谭纶似乎早就料到何贸才会来找自己问话,“这,还要有人来教在下吗?”
“哼。”何贸才被谭纶顶了下,顿时有些语塞。
“在下倒想问问郑大人和何大人,为何把灾民的粮给断了。”谭纶见何贸才不说话,自个倒开起口来。
“你也不自个看看,这官仓里还有粮不?”何贸才被谭纶这么一问,顿时急了起来。
“水灾前在下也看过官仓的帐册,上面写着还有存粮十七万石,足够用上一个月,怎么才赈了二十天就说没了粮?”谭纶不依不饶。
“谭大人,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早不问,晚不问,偏偏等到钦差要来的时候才问?”何贸才冷笑一声。
“早些时候灾民并没有断粮,我何必要问?”谭纶也是冷笑一声,“何大人刚才又提到钦差,言下之意,倒是罗大人让我问的了?”
“我没说是罗大人。”何茂才立刻跳了起来,头上的帽带也歪到了一边。
“这次的赈灾使不就是罗大人吗?”谭纶端起茶杯不急不忙的喝了一口。
“你……”何贸才一边理着披在身上的帽带一边问道,“是不是胡宗宪他叫你回来的?”
“在下从台州回来的时候胡部堂已经去了宁波,听藩台的意思,倒似我不该回杭州?”谭纶微微一笑,“况且,臬司衙门的事儿似乎不归着布政司管吧。”
“行,那我就不管,你就去叫胡宗宪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吧。”何茂才气呼呼的坐了下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六章 脚底抹油
新年快乐,鼠年大吉!
……………………………………………………………………
当天的晚膳,是在扬州盐商王崇义家用的。王家是大明仅有的两家圣纲盐商之一,王崇义的三弟又是河南布政使王崇古,丰盛自不必说。只是萧墨轩心里装着事儿,脸上又得强作欢颜,那些美味佳肴进了嘴里也是索然无味。
等回了驿馆,左思右想,觉得有几分窝囊。可翁大立,郑必畅和罗龙文都在扬州,自个也不好先行离开,一身的力气竟似没地方使。于是只盼着萧四能快些到杭州,见了谭纶,兴许会有些交代。
翁大立也住在驿馆里,离萧墨轩住的地方并不远。这时的他,也是辗转反侧。
郑必昌要的粮,到底是该借还是不该借。看眼下的情形,若是借,只怕便是和裕王爷对着干。裕王爷是大明朝的储君,即使不为自己想,也得为自个的子孙想想。可若是不借,看郑必昌焦急的样子,浙江的灾民八成已经断了粮,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况且事后说不定还在严阁老那里交代不过去。
在床上直翻到了天边发白,翁大立才算拿定了主意。既然谁都得罪不起。那……只有自己脚底抹油了。
“各位大人,翁抚台吩咐下官和各位大人说一声,南京那边来报,说是水后出了疫病,翁大人担心波及京都,已经先行赶回去了。”等天亮之后,萧墨轩等人刚用过早膳,扬州知府盛仪便欠身上前说道。
“啥?他回南京去了?”郑必昌火烧屁股般的跳了起来,他走了,自己借粮的事儿找谁去。
“郑大人回去了?”萧墨轩闻言心里却是一喜。
“今个就由下官陪着几位大人吧。”盛仪又欠身笑道。
“哎,不用。”萧墨轩不等郑必昌和罗龙文开口,先站了起来,“既然翁大人已经赶回去处理水灾的事宜了,我等若仍只在此游乐,岂不有负圣上所托。”
“那……”盛仪迟疑的看了看罗龙文,又看了看郑必昌。
两人本来倒还想说两句,可却被萧墨轩先抢了话,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大的可以压死半条人命。
“那……郑大人,我们是不是先把这些粮,给运到杭州去?”罗龙文略有些迟疑的看了看郑必昌。
事到如今,郑必昌想不答应也不行了。若是赈灾的粮再不到浙江,只怕真的会乱起来。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就在萧墨轩他们一行人刚登上船的那一会,萧四也拿着张居正的亲笔信笺走进了在杭州的浙江按察使司的大门。
………………………………………………………………
赈灾船队驶出邗沟,进入长江,一路正是顺水。挂起船帆,上百条船一路疾驰,又转进太湖,天黑前便就到了杭州。
郑必昌在出发前已经派出了快船来报,所以等萧墨轩一行人抵达杭州的时候,何茂才和谭纶等人已是候在了码头上。
“胡汝贞怎么没来?”罗龙文朝码头上看了一眼,并没有看见胡宗宪的身影。
论公,他是钦差赈灾使,严阁老面前的红人;论私,自己和胡宗宪也有好几年的交情。可眼下这码头上,却实实在在没有见到胡宗宪的身影。
“胡部堂想是忙于军务,无暇来迎。”郑必昌听了罗龙文在问,心里也是一动,看了看身边的萧墨轩,把话缩回去半句。
“哦,那他便忙他的吧,我们这些无事的人,怎好屈他的尊驾。”罗龙文鼻子里哼出两股粗气,当先向船下走去。
“百姓可都安抚好了?”郑必昌故意放慢脚步,扯过何茂才问道。
“那些个百姓不过是要粮,听说朝廷赈灾的粮船来了,也都散去了。”何茂才仍心有余悸的说道。
“那就好。”郑必昌松了一口气,“下面的事可得盯紧点,切莫再闹出事儿来。”
“我这里自然是没问题,只怕……”何茂才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谭纶。
“钱粮帐册都归你布政使管,他也只能看看而已。”郑必昌把脚步放的更慢些,“再说,那个姓萧的愣头青在浙江又呆不长。”
杭州官驿。
“哎呀,少爷,可把小的给想死了。”萧墨轩刚踏进驿站大门,萧四便大呼小叫的靠了上来。
“得得得,才这一天呢,少在这装奉承。”萧墨轩冲着萧四挥了挥袖子。
“呵呵,少爷您说小的装奉承可以,可里边有位爷的熟人,可真的是念着少爷了。”萧四笑嘻嘻的回道。
“熟人?”萧墨轩有些惊诧,自己在这杭州城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之类,又从哪冒出来一个熟人?难道是前一个萧墨轩认识的?
“难道我竟算不得熟人?”窗户前转出一拢绿色的官袍。
“元川?”萧墨轩顿时有几分惊喜,“你不是在淳安吗?”
“别提了。”鄢盛衍无奈的摇了摇脑袋,和萧墨轩一起走进屋里坐下。
“我这到任才半个月,就遇见这事,还是百年难遇的大水。”鄢盛衍摊着双手,脸上满上苦闷。
“那元川不在县里忙着,怎生到了杭州?”萧墨轩觉得,这个当口县里的几个主要官员似乎不应该这么闲着。
“我这不是要粮来了嘛。”鄢盛衍冲着萧墨轩一笑,“见到子谦你带着粮船来了,我也放心了,就更不急着了。”
“浙江的存粮都在杭州的官仓里?”萧墨轩顺口问了一句。
“哪呢。”鄢盛衍摇了摇头,“我们淳安的粮早就用光了,灾民从前天晚上开始就断了粮,全挤在县衙门口前,我向县里的堂尊请了个命,说是来杭州要粮,其实也算是来躲一躲。”
“断粮?省里边不给你们淳安调粮?”萧墨轩猛然间闻到一丝异常的味道。
“省里哪里有粮,若有粮,也早就发了。”鄢盛衍摆了摆手,“十几个县的人,都在杭州等着你们来呢,连县衙里头喝的都是野菜粥。跑到杭州指望能吃几顿饱的,谁知道这驿站里头供的还是野菜粥。”
“户部给我的案卷上,不是说浙江有粮十七万石,足够用上一个月吗?”萧墨轩没想到浙江全省已经困到了这个地步。若是真到了这样,那为什么郑必昌还要在扬州呆上这许多天,就连今天来的时候,似乎都有几分不情愿。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七章 西湖钓鱼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行辕门口两尊玄武岩刻成的石狮,张着血盆大口,瞪着门前来来往往的行人。
十几匹快马踏着密集的马蹄,像一阵风一般卷到了行辕门边,浙直总督胡宗宪巡视宁波归来。
“钦差已经到杭州了?”胡宗宪从马上跃下,就手把手中的马鞭丢给一边的亲兵。
“临晚前刚到。”谭纶拱手立在道边。
“嗯。”胡宗宪应了一声,抬脚就要往门里边走。
“部堂。”谭纶也跟着向前迈了一步。
“有事?”胡宗宪回身看了谭纶一眼,见谭纶欲言又止。
“进来说吧。”胡宗宪把头转了回去,继续向里面走去。
“胡部堂。”谭纶跟着胡宗宪进到公房里头。
“哎。”胡宗宪抬手又止住了谭纶,对一边正在沏茶的杂役说道,“把茶放下就出去吧。”
杂役应了声以后,放下托盘里的茶水,退了出去,顺手掩上了门。
“下面的县,断粮已经有两日了吧。”不等谭纶开口,胡宗宪倒先说起了话。
“部堂知道?”谭纶有些惊愕。
“你去一趟驿站,去把那个萧钦差给我请过来。”胡宗宪揉了揉满是血丝的眼睛。
“是。”谭纶应了一下,又立刻问道,“那郑大人那里,是不是要避着些?”
“不用,他要怎么想,也随他去吧。”胡宗宪摆了摆手。
杭州官驿。
宁苏儿面前放着个小算盘,十指拨的飞快,直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苏儿,你可累吗?”萧墨轩见她保持这个姿势已经足足有一个时辰了,更何况,算术是萧墨轩最怕的学问,她却整得津津有味。
“嗯?”苏儿好奇的抬起眼睛,看了萧墨轩一眼,“怎么着表哥倒似不喜欢银子?”
“这……”萧墨轩被她这么一问,也愣住了。银子……谁不喜欢。
“钱可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岂有主人不想把家里的宠物养大的?”宁苏眨了两下眼睛,里面满是俏皮。
“这……”萧墨轩又是一阵语塞,这个远房表妹似乎总是两掌朝上,别人家的闺女,包里装的都是脂粉绣针,她包里装的却是算盘帐簿。
“已经安排了萧四和宁义就在杭州附近就近多收些生丝,茶叶什么的。这当口,卖的人多。”宁苏儿又低下头来盘算着。
“苏儿……”萧墨轩听宁苏儿这么说,心里顿时有几分不悦。
由于刚遭了水灾,所以浙江的灾民都把抢下来的一些生丝和茶叶拿了出来,指望换点银子好买粮。商人们也抓住灾民们想立刻出手的心思。纷纷乘机压价。平日里一斤生丝可以卖三钱三分左右的银子,可眼下一斤生丝却只能卖两钱不到的价。而浙江的粮食已经涨到了二两银子一石。
虽然这也是市场上的实情,可是萧墨轩一想到苏儿和那些商人一样乘机压榨灾民,心里毕竟有几分不快。
“小姐,生丝和茶叶都已经联系好了,生丝三钱一斤,茶叶得看成色定价。”正想着,宁义掀起门帘走了进来。
“三钱一斤?”萧墨轩又是一愣,这价钱足足比现在杭州市场上的价格高出了五成。
“不是吩咐了按照平日里的价格收的吗?”宁苏儿微微皱了皱眉头。
“说了,可是那些灾民说,现在别人都是二钱银子一斤的收。我们家出的价钱已经是够高的了,怎么着也不肯再多收了。”宁义怯怯的朝宁苏儿笑了一下。
“苏儿……”萧墨轩这下才知道刚才差点就误会了苏儿。
“表哥可有话说?”苏儿冰雪聪明,又岂猜不到萧墨轩的心思,转过脸来,也不点破。
“我只是想,这杭州的山水甚好……若有了闲暇,不妨游上一番。”萧墨轩憨憨的笑一下,“杭州的西湖,倒也是出名呢。”
“哦,西湖。”苏儿丢下算盘,蹦到了萧墨轩面前,一双俏眼直盯着萧墨轩,“西湖倒是个好地方,那可得表哥陪苏儿过去才是,顺便带杆鱼钩去钓几尾鱼上来。”
“钓鱼?”萧墨轩觉得苏儿说的话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现在杭州吃的东西吓死人的贵,多钓几尾,若是吃不完还可以拿去市集上卖。”苏儿点了点脑袋,似乎是拿定了主意,又把目光转回到萧墨轩身上。
“呃……”萧墨轩实在弄不明白苏儿的脑袋里装的都是些啥东西。
“你莫要这般看着我。”萧墨轩被苏儿看得满身不自在。
宁苏儿被萧墨轩一说,脸上也红了半边。扯了扯裙带,却又怕弄落了荷包,连忙护住。
“苏儿。”萧墨轩被苏儿的小动作撩拨的有点心猿意马,“你笑的可真好看。”
站在一边的宁义,也被两人的言语逗得不禁笑出声来,却换来宁苏儿的一瞥眼。宁义顿时吓了一跳,连忙退出屋去。
宁家里的下人最怕的就是宁苏儿,即使以前宁老爷在的时候,虽然脾气不好,但也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可小姐不一样,她很少斥责下人,她只会……身体力行。比如,让你一个人把整个晒谷场的稻子都扛回仓库里去。
萧墨轩饶有兴趣的看着宁苏儿,算起生意来的宁苏儿和在船舱里那个娇羞的宁苏儿简直是判若两人,若不是亲眼所见,还当真难以把这两个形象叠合到一起去。
眼下的宁苏儿,虽然身着男装,但是仍掩不住那份俏丽。身上散发出若隐若现的香气,让萧墨轩不禁有几分沉醉。
“不让我看你,你又看我做甚?”宁苏儿尽力的躲避着萧墨轩的目光,那两道目光里,似乎有几分火热,让自己有点窒息,于是干脆侧过脸去,不去看萧墨轩的眼睛。
“少爷,谭大人求见。”萧四在外面的传报声打破了这一幕尴尬的场面,想是宁义适才也叮嘱过他,所以他并没有进门来。宁苏儿顿时也松了口气。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八章 海不扬波
杭州官驿,会客厅。
西湖龙井的茶香让谭纶的情绪略微平静了些,他仔细的回想着张居正那封信上的内容。自从嘉靖三十七年,自己领军大破倭寇,得蒙圣上召见并委以浙江按察副使以后,已经有数年没去过京城了。只听别人说的一些事,毕竟不能详细。
马上要见的这个萧墨轩,不但是裕王爷的亲信,还是刑部萧尚书的公子,更是好友张居正的得意弟子。一层层耀眼的光环下面,却不知是怎样的一位角色。
“萧大人。”谭纶见萧墨轩转进厅来,整了整身上的大红官袍,拱手相迎,心里却暗暗诧异。虽然早就知道萧墨轩年纪不大,可看眼前这位少年,竟似二十岁都还不到,又生得白净,看上去就是无害。这么一个小子,可能搅得动东南的这锅浊粥?谭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哎,谭大人客气了。”萧墨轩右手轻摆,请谭纶坐下,“在下是张大人的学生,谭大人是张大人的故交,论起来谭大人该叫我一声世侄。”
萧墨轩轻描淡写似的一句话,立刻把自己和谭纶的关系拉近了几分。
“呵呵,既然萧世侄不见外,在下也就不谦了。”谭纶略一颌首,心里顿时对萧墨轩生了几分好感。
“看张大人的信上说,萧世侄是受了裕王爷的托来浙江的?”谭纶轻轻移开茶杯上的杯盖,吹开浮在水面上的碎沫。
“在下此次是陪着罗大人奉旨赈灾,既然是奉旨,自然是受了皇上的托。”萧墨轩微微一笑,目光里并无半点异动。
好个深藏不露的小子,谭纶心里又是一番赞叹,
“萧世侄可想过,这浙江的灾,兴许不仅仅是天灾。”谭纶低下头,喝一口清茶,“兴许还有人祸。”
“既然是赈灾,自然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萧墨轩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只是不知谭大人所说的人祸,到底是指怎么回事。”
“萧世侄可知这浙江的灾民断粮已有两日?”谭纶觉得萧墨轩有些过于平静了。
“适才略有耳闻。”萧墨轩似乎仍是不温不火的样子。
“还有一事萧世侄定然不知,五月二十日那天,曾经从江西来过一批粮船,载了两万石粮食,说是江西先前向浙江借的。”谭纶站起身来,继续说道,“浙江这地方,七山二水一分田,百姓又多,年年是靠产了丝绸、茶叶和外省去换粮,又怎会有余粮去借给江西。”
“谭大人的意思是,浙江帐册上的存粮和实际官仓里的数字不符?”萧墨轩脑海里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不错,而且相差甚多。”谭纶点了点头,“依在下想,这约莫就是严嵩急着举荐罗龙文来这里的原因。”
“那差的那许多粮食去了哪?”萧墨轩抬起头,看了谭纶一眼。
“在下虽然虽然兼着浙江的按察副使,但这钱粮的事,一向归总督,巡抚和布政使衙门管着,所以在下并不清楚。”谭纶迎上萧墨轩的目光,“这事儿,想是萧世侄比我更想知道吧,裕王爷派萧世侄来这里,想要知道的,也就是这些事儿吧。”
“依在下看,萧世侄来的倒是有些早了。”谭纶不等萧墨轩开口,又微微叹息一声。
“来早了?”萧墨轩有些疑惑,就这样浙江都断了两日的粮了,若是再来得迟,怕真的要出了人命。
“这浙江的官员都是严嵩的人,严嵩这么急着派罗龙文下来,想是这事里也脱不了干系。”谭纶略凑得萧墨轩近些,“若真出了人命,朝廷追查下来,也少不得牵连上他们,不死也得伤了元气。”
“谭大人,只怕裕王爷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萧墨轩心里惊了一下,“若真有什么事儿,慢慢查便是。”
“萧世侄有所不知。”谭纶摇了摇头,“严党枝大根深,别说你想在浙江查出些什么来就不简单。即使查了出来,兴许也只能砍几只替罪羊,却动不了其根本。只有死了人,才能把事儿捅到天上去。”
百姓,又是百姓。萧墨轩心里泛起一阵悲哀,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萧世侄,我这次来,还有件事便是奉了胡部堂之命,请去行辕一叙。”谭纶见萧墨轩不再说话,也停住了口。
“既然是胡部堂相邀,那便立刻动身便是。”萧墨轩虽然不知道胡宗宪要见自己是为了什么事儿,但想来大抵也和浙江的这场水灾有些干系,于是立刻站起身来。
因先前约了鄢盛衍共进晚膳,萧墨轩叫了一个公差去知会一声,自个带了萧四,随着谭纶出得门,直向总督行辕而去。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萧大人赈灾东南,替皇上分忧,本该由在下去见,奈何倭寇作乱,却是分不开身,竟要钦差过来见我。”胡宗宪站在堂前,对着萧墨轩拱手笑道,心里也是微微一惊,没想到这位钦差这么年轻。
“胡部堂为国尽劳,在下早有耳闻,钦佩尚且不及。”萧墨轩一边回着礼,一边跟着胡宗宪向大堂里面走去。
“剿灭汪直,徐海两名倭酋之后,这海面上算是清净了些。”胡宗宪伸手请萧墨轩坐下,让杂役奉上茶来,“不过剩下的倭寇却也化整为零,反而更难追剿了。”
胡宗宪长叹一口气,继续说道:“近来又有吴平等匪首在海上盘踞,聚集散匪,大有继汪直、徐海而立之势。”
“吴平?”萧墨轩略有些惊诧的问道,“这倭寇大多是由从倭国流出来的浪人所组,为何这些匪首的名字倒似我汉人?”
“哈哈,萧大人有所不知。”胡宗宪哈哈一笑,“倭寇虽然多是倭国浪人,但他们毕竟是异藩蛮夷,又不熟悉沿海地形,所以他们领事的却大多是我大明犯事的奸凶,逃去了海上,便也成了海寇。”
“原来如此。”萧墨轩点了点头。
“萧大人可有兴趣听老夫谈谈这倭寇之乱?”胡宗宪眼里射出两点精光,随手拿起一份案卷来。
“这……”萧墨轩不明白胡宗宪为什么不和自己谈赈灾的事情,却一直往倭寇的事情上面扯。
“听听也是无妨。”胡宗宪微微一笑,翻开刚才拿在手里的卷宗,不等萧墨轩再开口,先念了起来。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倭寇六千余人流劫温州,杀百姓两千七百余人,毁屋六百间。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初一始,倭寇出动战船数百艘,转掠江北,复流窜嘉兴,杀百姓四千四百余人,毁屋千间。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初四,新倭自浙江温州、台州二府窜入,皆登岸焚掠而去。六月十九日,新倭攻陷金华县,擒知县叶宗文,劫库狱,杀百姓二千余人,焚毁官民廨舍四百余间…………
嘉靖三十九年间,沿海倭寇共在浙江犯事二十余起,杀害军民近两万,毁坏屋舍六千余间,被劫粮食、财物无数。”胡宗宪也不去看萧墨轩,自个照着案卷上缓缓读来。
海不扬波。萧墨轩的双眼直直的盯着胡宗宪背后高悬着的匾牌,也不禁握紧了手里的拳头。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九章 疑心渐起
“都说天下钱粮,半出东南。”胡宗宪略显清瘦的脸上浮现出一层异色,转过脸来对着坐在一边的谭纶说道;“谭大人自嘉靖二十七年始,便是台州的知府,浙江的事情应该比我更清楚。”
“不错。”谭纶欠了欠身,接过话来,“只说台州那地方上,有民六十七万,耕田三十万零四千亩,每年所产的稻谷,再缴了三分的赋税,最后摊到每人的头上,每天也只有十一两,还得每日劳作不息。若是遇见水灾,倭患,就连这十一两也没。”(注:所有斤两,全部按照古制核算,采取十六进制,一斤为十六两。)
十一两,每年的口粮也只有二百五十斤,即使按照京城的粮价核算,也只折合现银十钱左右。这便是浙江一个普通百姓一年的消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